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蓄水美化工程的环境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炜[1](2020)在《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到:水与绿色的再生将成为城市复兴工作的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既有城区的复兴,既有城区的河涌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际大都市既有城区的河涌水系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昔日硬质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休闲、工作一体化的后工业场所,重塑了河涌及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及休憩活动等功能。在我国,“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却依旧阻碍着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到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将必然成为往后国土空间规划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以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模式;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的梳理,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运用耦合模式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案例东濠涌的精细化调研及访谈调研,总结其耦合的经验与不足;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对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章节,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关于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综合确定耦合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及管理协调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包含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及系统性四大特性,管理协调维度则包含规划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保障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则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实践等资料,研究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现状程度。总结出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水利部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在加总时考虑齐全,但实践中行业规范没有成功跨部门进行指引,导致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管理协调维度下各层面均有待提高。第五章则利用总结的耦合模式框架对实证案例东濠涌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总结出其经验与不足。第六章为总结提炼,结合上述所有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教训,探索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规划范式的变革与原则,并从空间规划维度与管理协调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具体策略。
刘学[2](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董瑾[3](2020)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高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环境问题的产生。棕地是历史遗留问题,工业发展后土地遭到废弃形成了棕地,棕地内部存在着大量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品质。矿业棕地是棕地的一种,它往往占地面积大,地形丰富,可以为城市内部稀缺的绿地资源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契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走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以景观和生态的方式解决城市内部问题,将矿业棕地变“棕”为“绿”、取之于自然又归还于自然,重新融入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之中,从而改善城市品质、调节城市区域气候,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休闲活动空间带来生机。本文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为指导、矿业棕地再生为基础、我国城市范围内矿业棕地公园为研究范畴,为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从景观设计和艺术层面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构建框架:首先,对矿业棕地现状进行总体概述,分析其具体特征进而研究景观都市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将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的相互关联做总结概括。其次,研究国外优秀矿业棕地公园总结其优势之处,从实践出发以汤山矿坑公园为研究主体对国内矿业棕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归纳目前国内矿业棕地公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适用性指导意义,结合调研评价从景观、文化记忆、艺术等层面探讨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的策略方法。本文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更加细致深入的融入我国矿业棕地再生设计之中,将西方理论文化与我国现实问题做结合,分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创新性的建立了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出矿业棕地对社会、自然、文化的关联影响机制,从全方位入手做出相关研究,以总结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方法。城市目前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景观破碎化的挑战,本文将矿业棕地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促进城市与自然共同发展,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王俊莉[4](2018)在《可持续视角下的高原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年楚河为例》文中指出流域是带动城市发展的载体,也是影响城市发展形态的空间要素。其特有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性,通常会成为展现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但近年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改造流域,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刻不容缓。本文将以日喀则城区的年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根据特定高原地域背景,利用生态技术,进行年楚河城区段流域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并且围绕,日喀则年楚河及河道两岸的城市滨水空间、城市风貌、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论述。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流域治理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同时针对流域生态修复案例及湿地净化污水案例分析研究,归纳了案例中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专业特点,对流域的生态修复技术与高原流域景观设计的运用做一个整体性的概括。在整体论述过程中,不仅围绕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水生态综合治理进行研究,还包括如何将呆板的流域景观设计为生动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如何将项目特定地域文化元素介入项目设计中、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项目中高原流域生态等问题,提出一套可行性的生态修复措施,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年楚河流域生态规划的载体,来打造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经过分析论述研究后,制定出一套年楚河城区段滨水景观设计解决方案。在设计方案中不仅解决了流域的生态修复问题,重建了日喀则年楚河生态水系,且充分体现日喀则藏区文化,提升了日喀则城市形象,有助于发展藏区旅游,将日喀则打造为生态休闲宜居城市。
覃少阳[5](2017)在《人工湿地公园水环境治理研究 ——以孝义胜溪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发展和建设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不可避免地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近年来由于污染和城市扩张,湿地被侵蚀和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湿地恢复与建设和人工湿地的运用得到社会极大关注。人工湿地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天然湿地缺失和分散破碎的问题,并能够更加高效地净化水体,改善区域内的水环境。本文以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湿地的概念总结,并对国内外人工湿地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人工湿地的建设类型和功能特征,以及人工湿地的景观化建设方式,探寻人工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功能在河道生态系统修复中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和国外湿地公园建设的优秀案例,对人工湿地的景观化应用进行策略研究和总结。通过对人工湿地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案例研究,本文最后以孝义市胜溪湖湿地公园为例进行实践设计研究。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净化区域水环境为目标,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文化资源,将其建设成一个可承担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社会功能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倪丽丽[6](2016)在《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文中认为伴随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与各类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气象灾害发生频率与强度也日渐增长。近年我国各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时有发生,对市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引起了人们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的广泛关注。而当前我国城市防涝过于依赖市政排水设施,且城市排水系统自身问题也层出不穷,城市防涝措施单一、防涝能力低下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虽为提升城市防涝能力、改善城市内涝现状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单纯依靠对城市局部的低影响开发设计改造及设施提升,难以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城市内涝隐患,降低内涝灾损。因此,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城市暴雨内涝,构建系统、生态、弹性、可持续的城市内涝防控体系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核心和难点。本文以北方典型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其动力学机制、梳理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演化规律、掌握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现状、剖析北方典型城市内涝规划防控体系中的各类问题等,对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的成灾机理、风险格局及规划防涝薄弱点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国外先进案例为目标,以智慧评估技术为支撑、城市规划系统防涝与城市应急系统减灾互补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内涝防控规划体系的运行,以灾害的智慧风险评估为依据,以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城市防涝规划设计手段及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法为前提,以系统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为支撑,实现了内涝灾害的全过程防控。另外,本文还重点探索了仿真模拟技术等智慧技术在城市内涝防控规划体系中的运用,系统阐述了前沿智慧技术在防涝体系中的运用途径和重要作用。文章最后以石家庄市局部城区为例,通过MIKE水动力软件的使用和城市精细模型的构建,对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其内涝的主要成因及规划防控中问题,并为研究区内涝防控的改善提供了具体的城市规划体系提升策略和规划设计改进方案。
高艺园[7](2016)在《基于AHP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水利风景区是21世纪初我国结合国情研究设立的以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综合利用为主的一类风景区,景区集水利、生态保护、旅游和科研科普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水库型是水利风景区六大类型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典型的水利特征,也是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先锋。近年来国家对现代水利事业综合发展日益重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逐步提上日程的大背景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宗旨。因此研究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当前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成果与不足之处,将引导各地景区对其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当前国内学者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权重评价体系,并结合定量研究对南湾湖和泰宁水利风景区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总结了两处景区的发展成效、个性差异和存在的不足。(1)本文阐述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评价研究的意义和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相关概念,总结了当前在景区建设、管理和评价方面的文献研究状况。阐述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概况,总结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内容、类型和特点等。(2)明确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引入层次分析法进行建设与管理评价研究的意义,阐述评价方法与过程,并经过评价指标初选、专家筛选形成了最终的指标层次体系,其中建设评价体系分为景观建设、文化建设、旅游开发、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五个基准层共25项指标,管理评价体系分为管理体制、运营管理、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四个基准层共17项指标。经过30位专家赋分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并提出结合问卷调查的综合性实例评价研究方法。(3)选取南湾湖和泰宁水利风景区作为实证评价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方法得出两个景区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各项指标的发展建设现状。研究得出南湾湖水利风景区和泰宁水利风景区总体发展良好,积极顺应社会发展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较高的重视,需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南湾湖景区地域文化建设成效较好,而泰宁以水上丹霞为主要特色,共同不足是水利文化和科普文化建设缺失。(4)本文依据定量评价结果思考总结了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中的良好经验和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其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叶宏[8](2015)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园林设计与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地球的臭氧层也逐步的遭到破坏。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越发明显,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低碳是在全球气候日益下降的大背景提出的新概念,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宣传、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已逐步渗入至社会各行各业。低碳园林理念源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它伴随着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以及温室气体的过量生成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发生率增加等问题而备受世人关注。它是一种园林建设新理念,逐步的发展为缓解气候危机的一种措施,也将成为今后园林建设的一个主流方向。本文对低碳及低碳园林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建设低碳园林的背景进行了剖析,对实施低碳园林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总结出低碳园林设计与营造应遵从的四大原则,从稳固碳库、降低碳耗、提升碳汇、控制碳排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四个原则。从降低碳耗、提升碳汇两方面总结了低碳园林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从地形设计、水体设计、植物设计、建筑小品设计等项目分别阐述了具体的设计方法。最后引入石景山区的莲石湖景观工程项目,阐述该项目的设计者及管理者如何通过三年的时间充分体现这一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将低碳园林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各类方法运用于该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另外,通过分析查找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借用低碳园林的原理提出解决措施。总之,以上论述内容为低碳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将来对低碳园林营造提供了借鉴。其目的旨在运用园林绿化更好的降低碳耗、增强碳汇,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王艳华[9](2015)在《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作为基础性和服务性的产业,它的建设一方面大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路域的水文生态因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影响水文生态,水文生态变化又影响人类生存环境,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和水文生态问题密不可分。水文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课题。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高速公路路域水文生态问题实现其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的水文生态因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动物和植被等,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总体来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地阐述了全国高速公路及其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国内外水文生态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高速公路水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其水文生态因子在对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可能出现的水文生态问题。2)对不同水文生态因子采取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有针对性行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定量研究主要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涌水量及水质指标;茅台高速、仁遵高速以及仁赤高速的路面径流;西汉高速6处服务区的污水处理情况;国内14条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动物致死效应等的研究。3)在深入研究隧道工程对地下水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衬砌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对围岩渗流场的影响,建立了7个不同隧道渗流分析模型,从而得出衬砌渗透系数与涌水量的关系,提出采用衬砌自防水的隧道工程方案。4)通过比选四种不同水文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地方经验、资料的可靠性以及调查洪痕分析等因素,确定采用贵州省交通雨洪法经验公式进行水文计算结果验证,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做进一步论证。5)针对高速公路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沿路收集分段排至雨水处理系统的方案。其工艺流程为:进水→格栅→配水井→沉淀池(或应急池)→人工湿地→蒸发池。该研究成果已在仁赤高速正式投入使用。6)针对高毒烃类危化品的处置问题,本论文通过实验研究,以一种高毒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提出混凝螯合共沉淀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7)提出出水用于农业回灌或景观环境回用的理念,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一方面保证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威胁,填补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路面径流处理技术的空白,另一方面经集中排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路面径流水可用于农田回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8)对集中排水处理装置进水及出水各指标进行取样监测,其处理率在83.17%以上,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这一结果说明集中排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可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决策支持。
侯晓凡[10](2015)在《绿地规划对县级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怀仁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城市空间急剧扩张,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和人们对现代化都市生活的切身体会,认识到现代城市很脆弱,而且常显病态,如空气污染、城市流行病等。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如何根据城市特点,建设符合城市肌理、结构优化的绿地系统,是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建设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市貌以及经济发展。政府修建公园,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修建和维护,属于公益事业。由于县级城市财政收入有限,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到绿地建设中,这就要求城市绿地建设要有新理念。绿地既要有生态效益又要有经济效益。绿地建设要成体系,像太原的汾河公园、森林公园等,已经形成绿地系统。不仅仅有生态效益,而且拉动了周边地价,推动了旅游业发展。本文结合山西省资源型县级城市——怀仁县,提出通过绿地建设,改变过去的黑色经济,搞好生态环境,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本文的创新点是绿地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绿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怀仁县绿地建设的实例研究以及绿地建设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蓄水美化工程的环境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蓄水美化工程的环境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导致城市河流问题频发 |
1.1.2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治理与管理亟需关注 |
1.1.3 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城区河涌 |
1.4.2 城市空间 |
1.4.3 耦合的概念界定 |
1.4.4 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空间规划和城市河涌水系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河流健康理论 |
2.1.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管理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 |
2.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实践案例 |
2.3.2 管理协调维度实践案例 |
第三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模式研究 |
3.1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内涵 |
3.1.1 理论启示 |
3.1.2 既有城区空间环境优化的紧迫性 |
3.2 耦合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尺度 |
3.2.1 河涌空间 |
3.2.2 滨河空间 |
3.2.3 城市空间 |
3.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内涵 |
3.3.2 耦合的四大核心特性 |
3.4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4.1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内涵 |
3.4.2 三个层面多种措施的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法规视角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研究 |
4.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及河涌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 |
4.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2.1 安全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2 生态性方面:城市空间生态性在规划实践中欠缺考虑 |
4.2.3 公共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4 系统性方面:系统性的考虑缺失 |
4.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3.1 规划层面: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管控及指标控制较弱 |
4.3.2 治理层面: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缺位 |
4.3.3 保障层面: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现状的研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
5.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演进与整治建设背景 |
5.1.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的历史演进 |
5.1.2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建设与整治的历程 |
5.2 实证案例选取——东濠涌及其流域范围内城市空间 |
5.2.1 案例选取原因 |
5.2.2 研究范围及河涌定位 |
5.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精细化调研 |
5.3.1 安全性现状 |
5.3.2 生态性现状 |
5.3.3 公共性现状 |
5.3.4 系统性现状 |
5.4 管理协调维度的访谈调研 |
5.4.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5.4.2 规划层面 |
5.4.3 治理层面 |
5.4.4 保障层面 |
5.5 经验与不足 |
5.5.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5.5.2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探索 |
6.1 规划范式的转变与主要原则 |
6.1.1 规划范式的转变 |
6.1.2 规划原则 |
6.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规划策略 |
6.2.1 安全性策略 |
6.2.2 生态性策略 |
6.2.3 公共性策略 |
6.2.4 系统性策略 |
6.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策略 |
6.3.1 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 |
6.3.2 与法定城市规划衔接 |
6.3.3 协同的组织管理 |
6.3.4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3.5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1.3 人口经济概况 |
2.1.4 基础设施概况 |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
2.5 本章小节 |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
3.3.4 实际案例 |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3.4.3 实际案例 |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
3.5.4 城市节水方案 |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环境效益分析 |
3.6.3 实际案例 |
3.7 本章小节 |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3)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 |
1.1.2 我国矿业棕地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景观都市主义与矿业棕地再生的相关概述 |
2.1 矿业棕地的相关概述 |
2.1.1 矿业棕地的概念 |
2.1.2 矿业棕地的产生 |
2.1.3 矿业棕地的种类 |
2.1.4 矿业棕地的特征 |
2.2 再生设计的相关概述 |
2.2.1 “再生”的起源 |
2.2.2 景观再生的概念 |
2.2.3 景观再生的内涵 |
2.3 景观都市主义概述 |
2.3.1 景观都市主义的概念界定 |
2.3.2 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 |
2.3.3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内容 |
2.3.4 景观都市主义的表现形式与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矿业棕地状况分析及案例研究 |
3.1 国际中的矿业棕地现状概述 |
3.1.1 世界遗产中的矿业棕地与矿业城市 |
3.1.2 不同阶段下国外矿业棕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 |
3.2 历史传承——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延续 |
3.2.1 场所精神体现与场所文脉延续 |
3.2.2 以历史文化传承为重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美国斯特恩矿坑公园) |
3.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3 让自然做功——“人工自然”结合意境营造 |
3.3.1 用自然的方式解决自然出现的问题 |
3.3.2 “人工自然”方式为主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巴黎肖蒙山丘公园) |
3.3.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4 艺术融合——艺术手法渲染场地情感 |
3.4.1 艺术与自然的灵魂沟通 |
3.4.2 艺术介入的矿业棕地案例分析(盖尔森基兴北星公园) |
3.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矿业棕地的景观调研及分析 |
4.1 国内矿产资源现状及景观再生模式 |
4.1.1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
4.1.2 中国矿业棕地景观再生模式 |
4.2 国内矿业棕地调研分析与评价 |
4.2.1 调研对象 |
4.2.2 调研方法 |
4.2.3 实地调研 |
4.2.4 问卷调查 |
4.3 国内城市中矿业棕地再生设计存在的问题 |
4.3.1 定位不明、政策稍弱 |
4.3.2 文化忽视、价值缺失 |
4.3.3 形式有余、功能不够 |
4.3.4 生态不足、城市失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观都市主义之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策略 |
5.1 景观都市主义对于我国矿业棕地的指导意义 |
5.1.1 对场地的凝思 |
5.1.2 对生态的侧重 |
5.1.3 对艺术的实践 |
5.1.4 对人居的重视 |
5.2 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体系构建 |
5.2.1 矿业棕地场地状况的分析 |
5.2.2 矿业棕地历史文化因子的提取 |
5.2.3 矿业棕地自然过程的融入 |
5.2.4 矿业棕地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化 |
5.2.5 矿业棕地引入时间维度的升华 |
5.3 设计结合自然过程 |
5.3.1 地形重塑 |
5.3.2 土壤恢复 |
5.3.3 水体治理 |
5.3.4 植物设计 |
5.4 矿业棕地文化记忆再生 |
5.4.1 有限接触 |
5.4.2 新旧共生 |
5.4.3 细节呈现 |
5.4.4 语汇转换 |
5.4.5 区域共生 |
5.5 矿业棕地再生的艺术介入 |
5.5.1 多元的表现方式 |
5.5.2 简洁的设计形式 |
5.5.3 最小干预的创作方式 |
5.5.4 时间维度的引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Ⅱ |
(4)可持续视角下的高原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年楚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生态问题的紧迫性 |
1.1.2 西藏地区的特殊性 |
1.1.3 日喀则独特的自然性 |
1.1.4 藏地文化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探索生态规划在高原流域领域的作用 |
1.3.2 流域生态建设过程对民族文化的的促进作用 |
1.4 课题任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案例调研 |
1.6.3 实地查勘 |
1.6.4 综合归纳 |
1.6.5 GIS分析 |
1.6.6 头脑风暴 |
1.7 设计项目及要求 |
1.8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1 国外流域景观综合治理研究现状及成果 |
1.8.2 国内流域景观综合治理研究现状及成果 |
1.9 国内外案例研究 |
1.9.1 临汾市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案例分析 |
1.9.2 拉萨拉鲁湿地国家级保护区案例分析 |
1.9.3 美国休斯顿水牛河景观改造项目案例分析 |
1.10 小结 |
第二章 可持续景观在流域生态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可持续景观概念、实现途径及运用 |
2.1.1 可持续景观概念 |
2.1.2 可持续景观实现途径 |
2.1.3 可持续的滨水景观设计针对本项目中的运用 |
2.2 流域生态修复研究 |
2.2.1 生态修复概述 |
2.2.2 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2.3 流域生态修复作用 |
2.2.4 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分类 |
2.2.5 流域生态修复针对本项目设计中的运用 |
2.3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2.3.1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 |
2.3.2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
2.3.3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工程技术措施 |
2.3.4 滨水景观生态性设计与运用 |
2.3.5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景观营造 |
2.3.6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在特定青藏高原背景项目中的运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日喀则年楚河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3.1 基础现状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市域交通 |
3.1.3 用地现状 |
3.1.4 城市建设 |
3.2 自然条件 |
3.2.1 气候 |
3.2.2 日照 |
3.2.3 风向风速 |
3.2.4 水文 |
3.2.5 地形地貌 |
3.2.6 高程 |
3.2.7 坡度坡向 |
3.2.8 土壤 |
3.3 空间分析 |
3.3.1 山水格局 |
3.3.2 视线分析 |
3.3.3 城市演变 |
3.4 生态分析 |
3.4.1 生态环境分析 |
3.4.2 生态红线 |
3.4.3 水土流失 |
3.4.4 河道污染分析 |
3.4.5 景观资源分布 |
3.4.6 基地常用植被 |
3.4.7 建设用地适应性分析 |
3.4.8 保护用地分析 |
3.5 人文条件 |
3.5.1 西藏印象 |
3.5.2 日喀则印象 |
3.5.3 景点分布 |
3.5.4 现状旅游资源 |
3.5.5 旅游区位 |
3.5.6 旅游发展现状 |
3.5.7 旅游发展问题 |
3.6 文化解析 |
3.6.1 西藏历史文化研究 |
3.6.2 日喀则历史文化研究 |
3.6.3 建筑文化研究 |
3.6.4 色彩文化研究 |
3.6.5 经济价值分析 |
3.7 场地SWOT分析 |
3.7.1 Strength优势 |
3.7.2 Weakness劣势 |
3.7.3 Opportunity机遇 |
3.7.4 Treat威胁 |
3.8 小结 |
第四章 日喀则年楚河城区段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4.1 项目背景 |
4.2 项目区位 |
4.3 项目愿景 |
4.4 规划总则 |
4.4.1 规划依据 |
4.4.2 上位规划 |
4.4.3 设计原则 |
4.5 设计理念 |
4.6 方案设计概念分析 |
4.6.1 主要解决问题 |
4.6.2 设计需求 |
4.6.3 设计框架 |
4.6.4 通过分析提出问题与策略 |
4.7 功能分区 |
4.7.1 规划构思 |
4.7.2 规划结构 |
4.7.3 功能板块 |
4.7.4 景观结构 |
4.7.5 动静分区 |
4.7.6 景观架构 |
4.7.7 方案总体设计与分析 |
4.8 总平面图 |
4.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4.10 道路系统规划 |
4.11 竖向规划 |
4.12 水系梳理 |
4.13 岸线规划 |
4.14 绿地规划 |
4.15 生态规划 |
4.15.1 流域生态系统 |
4.15.2 生态设计 |
4.15.3 水系统生态设计 |
4.15.4 植物护坡 |
4.15.5 固土技术 |
4.15.6 湿地污水净化流程 |
4.15.7 水生植物净化能力分析 |
4.15.8 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
4.16 专项设计 |
4.16.1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4.16.2 种植设计 |
4.16.3 植物种植在各功能板块的应用 |
4.16.4 剖面设计 |
4.16.5 雕塑设计 |
4.16.6 景观小品设计 |
4.16.7 意向图 |
4.17 小结 |
第五章 日喀则年楚河城区段滨水景观主要节点设计 |
5.1 车行道设计 |
5.2 水溪漫步 |
5.3 森林浴场 |
5.4 指针广场 |
5.5 停车场铺装 |
5.6 树荫广场 |
5.7 景墙设计 |
5.8 廊架设计 |
5.9 道路铺装 |
5.10 木栈道设计 |
5.11 花坛大样图 |
5.12 效果图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成果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设计作品获奖成果 |
(5)人工湿地公园水环境治理研究 ——以孝义胜溪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系统论证方法 |
1.3.2 案例分析方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1.3.4 实践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2 基本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人工湿地公园基本概念 |
2.1.1 湿地 |
2.1.2 人工湿地 |
2.1.3 人工湿地公园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2.3 国内研究概况 |
2.4 小结 |
3 人工湿地净水功能研究 |
3.1 人工湿地生态功能 |
3.1.1 人工湿地的环境净化功能 |
3.1.2 人工湿地的物种保护功能 |
3.1.3 人工湿地的气候调节功能 |
3.1.4 人工湿地的生态游览功能 |
3.2 人工的湿地净化机理 |
3.3 人工湿地的类型 |
3.3.1 表面流人工湿地 |
3.3.2 潜流人工湿地 |
3.4 人工湿地净水功能存在的问题 |
3.4.1 受气候影响较大 |
3.4.2 基质使用寿命有限 |
3.4.3 具体去污效果数据不够完善 |
3.5 小结 |
4 人工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
4.1 人工湿地水景观 |
4.1.1 水体 |
4.1.2 水岸 |
4.1.3 河道 |
4.2 湿地植物的配置 |
4.2.1 以生态保育为特征的植物配置 |
4.2.2 以湿地展示和过渡为特征的植物配置 |
4.2.3 以服务游憩活动为特征的植物配置 |
4.3 游览系统 |
4.3.1 结构分区 |
4.3.2 游览空间 |
4.3.3 道路系统 |
4.4 小结 |
5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
5.1 宁波生态走廊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方法 |
5.1.3 可持续设计 |
5.2 微山湖湿地公园 |
5.2.1 项目简介 |
5.2.2 设计方法 |
5.2.3 低影响开发 |
5.3 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 |
5.3.1 项目简介 |
5.3.2 设计方法 |
5.3.3 生态设计与适应性设计 |
5.4 伦敦湿地公园 |
5.4.1 项目简介 |
5.4.2 设计方法 |
5.4.3 湿地保护与游览开发的关系 |
5.5 纽约Long Dock河岸公园 |
5.5.1 项目简介 |
5.5.2 设计方法 |
5.5.3 阶段式生态恢复 |
5.6 案例分析总结 |
6 孝义市胜溪湖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
6.1 总述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区位 |
6.1.3 规划背景 |
6.2 项目分析 |
6.2.1 用地现状分析 |
6.2.2 社会文化条件分析 |
6.2.3 SWTO分析 |
6.2.4 项目定位 |
6.2.5 分析总结与规划策略 |
6.3 规划设计理念 |
6.3.1 设计依据 |
6.3.2 设计原则 |
6.3.3 设计理念与目标 |
6.4 总体设计 |
6.4.1 游客容量设计 |
6.4.2 景观结构分区 |
6.4.3 功能布局 |
6.5 专项设计 |
6.5.1 种植设计 |
6.5.2 竖向设计 |
6.5.3 夜景照明设计 |
6.5.4 标识系统设计 |
6.6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 |
7.1 结语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图纸目录 |
附件 |
(6)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基础理论研究 |
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其动力学机制 |
2.1.1 城市灾害与城市暴雨内涝 |
2.1.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相关动力学机制 |
2.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规划应对 |
2.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 |
2.2.2 风险评估与灾害规划应对 |
2.3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规划防控 |
2.3.1 传统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范式 |
2.3.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体系防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
3.1 北方典型城市的筛选及特点 |
3.1.1 北方地区暴雨内涝特征梳理 |
3.1.2 北方典型城市筛选及特点 |
3.2 基于成灾机理与演化规律的内涝风险辨识 |
3.2.1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成灾机理 |
3.2.2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演化规律 |
3.2.3 城市化背景下孕灾环境的致灾演变 |
3.3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分析 |
3.3.1 北方地区旱涝风险总体时空格局 |
3.3.2 石家庄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
3.3.3 济南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
3.3.4 郑州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及规划设计理论方法 |
4.1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构建 |
4.1.1 北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建设现状及其核心 |
4.1.2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构建 |
4.1.3 智慧技术运用对灾害防控规划体系的支撑 |
4.2 科学的灾害防控规划设计理论 |
4.2.1 自然高效的空间规划避灾 |
4.2.2 可持续的功能布局防灾 |
4.2.3 系统的物理性态控制消灾 |
4.3 生态的城市海绵雨涝系统构建方法 |
4.3.1 城市海绵雨涝系统组成 |
4.3.2 城市海绵雨涝系统构建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家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现状与局部城区风险评估 |
5.1 石家庄城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特征 |
5.1.2 城市发展目标与特征 |
5.1.3 石家庄城区排水防涝现状 |
5.2 石家庄局部城区MIKE雨洪模型的构建 |
5.2.1 精细模型与快速模型的规划应用路径 |
5.2.2 石家庄局部城区雨涝模型的构建 |
5.3 基于石家庄市局部城区暴雨径流模拟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
5.3.1 基于2005年城市数据的暴雨内涝模型分析 |
5.3.2 基于2011年城市数据的暴雨内涝模型分析 |
5.3.3 快速城市化对研究区域的内涝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家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设计与防涝规划体系提升 |
6.1 石家庄市区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现存问题梳理 |
6.1.1 源头控制系统缺失、排水防涝系统低效 |
6.1.2 忽视规划内涝防控、疏于雨涝协调管理 |
6.1.3 功能布局与竖向设计欠佳、有利调蓄能力丧失 |
6.2 基于风险评估模拟的石家庄市局部城区防涝初步规划设计改造 |
6.2.1 基于风险评估的研究区初步规划提升方案 |
6.2.2 基于模型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升与完善 |
6.3 基于现状的石家庄市暴雨内涝灾害城市规划体系防控提升 |
6.3.1 城市总体风险评估是城市规划体系防涝的重要前提 |
6.3.2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防涝提升 |
6.3.3 石家庄市各专项规划防涝提升 |
6.3.4 石家庄市城市详细规划防涝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AHP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 |
1.1.2 现代水利事业的综合发展 |
1.1.3 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快速发展 |
1.1.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1.2 相关概念 |
1.2.1 水利风景区 |
1.2.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
2.1 水利风景区发展概况 |
2.1.1 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
2.1.2 水利风景区建设目标 |
2.1.3 水利风景区的类型介绍 |
2.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发展概况 |
2.2.1 水库与水库景观资源 |
2.2.2 国家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数量与分布状况 |
2.2.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特点 |
2.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概况 |
2.3.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要求 |
2.3.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类型 |
2.3.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内容 |
2.3.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特点 |
2.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概况 |
2.4.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管理特点 |
2.4.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 |
2.4.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内容 |
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 |
3.1.1 综合评价方法对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评价的意义 |
3.1.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1.3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及步骤介绍 |
3.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目标 |
3.2.2 评价体系构建 |
3.2.3 评价体系的构成 |
3.2.4 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及结果 |
3.3 结合问卷调查法的综合评价方法 |
4 基于AHP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实证评价研究 |
4.1 评价对象 |
4.2 问卷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 |
4.3 信阳南湾湖水利风景区 |
4.3.1 景区概况 |
4.3.2 景区总体发展状况 |
4.3.3 景区建设现状分析 |
4.3.4 景区管理现状分析 |
4.4 南湾湖水利风景区综合评价 |
4.5 泰宁水利风景区 |
4.5.1 景区概况 |
4.5.2 景区总体发展概况 |
4.5.3 景区建设现状分析 |
4.5.4 景区管理现状分析 |
4.6 泰宁水利风景区综合评价分析 |
4.7 南湾湖与泰宁水利风景区比较评价与分析 |
4.7.1 建设指标对比与分析 |
4.7.2 管理指标对比与分析 |
4.7.3 总体评价 |
5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总结与对策 |
5.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成效 |
5.1.1 大力发展典型景区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
5.1.2 积极向生态旅游靠拢 |
5.1.3 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
5.2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的不足之处 |
5.2.1 景观建设缺乏特色 |
5.2.2 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 |
5.2.3 科普教育工作缺失 |
5.2.4 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明显 |
5.2.5 开发与保护难以协调 |
5.2.6 设施建设不够合理 |
5.3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管理成效 |
5.3.1 景区不断提升管理的规范性 |
5.3.2 体制改革创新,提高市场运作 |
5.3.3 逐步实施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 |
5.4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管理的不足之处 |
5.4.1 管理体制复杂,权属不清 |
5.4.2 资金投入不足 |
5.4.3 规划编制不规范 |
5.4.4 建设管理粗放 |
5.4.5 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 |
5.4.6 社区参与管理不到位 |
5.4.7 法律效力不足 |
5.5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应对策略 |
5.5.1 提升景观建设,彰显文化内涵 |
5.5.2 开展科普旅游,发挥教育功能 |
5.5.3 改善服务质量,引导复合型生态休闲旅游 |
5.5.4 提升环境质量,凸显生态文明 |
5.5.5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制度保障 |
5.5.6 注重营销策划,激活资金渠道 |
5.5.7 加强资源监管,实施科学规划 |
5.5.8 打造智慧景区,提高社区参与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8)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园林设计与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
1.1.2 低碳理念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相关概念及解释 |
2.2.1 低碳的概念及内涵 |
2.2.2 低碳园林的概念 |
2.2.3 碳排放的概念、产生原因及降低碳排放的途径 |
2.2.4 碳源、碳汇的概念 |
2.2.5 碳库的概念 |
2.2.6 能耗及碳耗的概念 |
2.3 实施低碳园林设计营造的作用和意义 |
第三章 低碳园林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 |
3.1 国外城市实施低碳园林设计营造的现状 |
3.1.1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较为突出的实例 |
3.1.2 在增加碳汇方面的成功经验 |
3.2 国内实施低碳园林设计营造的现状分析 |
3.3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实施低碳园林设计营造的现状 |
3.3.1 园林绿化行业30年时间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方面取得的成果 |
3.3.2 园林绿化行业30年在增加城市碳汇方面取得的成就 |
第四章 低碳园林的实施原则 |
4.1 因地制宜,稳固碳库 |
4.2 持续发展,降低碳耗 |
4.3 正确选材,控制碳量 |
4.4 生态环保,提升碳汇 |
第五章 低碳园林规划设计营造的具体方法 |
5.1 降低碳排应贯彻于园林规划设计和营造运维的每一环节 |
5.1.1 地形设计环节应采取的具体方法 |
5.1.2 水体设计环节应采取的具体方法 |
5.1.3 植物设计环节应采用的具体方法 |
5.1.4 园林构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应采用的具体方法 |
5.1.5 设施小品设计环节应采用的具体方法 |
5.1.6 园林施工及后期养护中的具体方法 |
5.2 增加碳汇要重点实施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植物景观配置层面 |
5.2.1 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方法 |
5.2.2 植物配置的具体设计方法 |
5.2.3 立体绿化的具体设计方法 |
5.2.4 生产型园林景观的应用及具体设计方法 |
第六章 莲石湖景观工程项目(石景山段)低碳理念的运用研究 |
6.1 项目建设背景 |
6.2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6.3 永定河莲石湖景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低碳理念的运用 |
6.3.1 降低碳排放具体方法的实践 |
6.3.2 增加碳汇具体方法的实践 |
6.3.3 永定河莲石湖景观工程项目在低碳方面的不足 |
第七章 成果、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之处 |
7.2.1 低碳效应与其他环境效益 |
7.2.2 低碳效应与植物景观的使用功能 |
7.2.3 低碳效应与植物景观的美学价值 |
7.2.4 低碳效应的综合评估要根据景观类型区分对待。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理论分析——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问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3.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
第二章 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 |
2.1 地下水问题 |
2.1.1 隧道施工 |
2.1.3 路堑开挖 |
2.1.4 路堤填筑 |
2.1.4 桥梁施工 |
2.1.5 粉煤灰带来的水文问题 |
2.2 地表水问题 |
2.2.1 桥梁施工 |
2.2.2 隧道施工 |
2.2.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
2.2.4 建筑材料与弃渣 |
2.2.5 路面径流 |
2.2.6 危化品运输泄露 |
2.2.7 服务区的生活污水 |
2.2.8 融雪剂的水文问题 |
2.3 土壤问题 |
2.3.1 土壤侵蚀 |
2.3.2 重金属污染 |
2.4 动物问题 |
2.4.1 阻隔作用 |
2.4.2 污染问题 |
2.4.3 致死效应 |
2.5 植物问题 |
2.5.1 工程占地 |
2.5.2 施工粉尘污染 |
第二篇 实例研究——以仁赤高速公路为例 |
第三章 仁赤高速公路自然地理位置与区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象与水文 |
3.1.3 生态环境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层岩性 |
3.2.3 地质构造 |
第四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资源现状 |
4.1 地表水 |
4.1.1 河流 |
4.1.2 湖库 |
4.1.3 井泉 |
4.1.4 地表水分析 |
4.1.5 现状监测 |
4.2 地下水 |
4.2.1 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
4.2.2 地下水类型 |
第五章 仁赤高速公路的水文生态问题分析 |
5.1 地下水问题分析 |
5.1.1 施工期的地下水影响分析 |
5.1.2 运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
5.2 地表水问题分析 |
5.2.1 施工期的地表水影响分析 |
5.2.2 运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
5.2.3 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
5.3 动物问题分析 |
5.3.1 施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
5.3.2 运营期动物的影响分析 |
5.4 植物问题分析 |
5.4.1 对沿线陆生植物种类的影响分析 |
5.4.2 对自然植被生态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4.3 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分析 |
5.4.4 隧道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分析 |
5.4.5 工程占地引起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分析 |
5.5 土壤问题分析 |
第六章 仁赤高速公路水文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 |
6.1 施工期的防治对策 |
6.1.1 水环境保护 |
6.1.2 植被保护的保护措施 |
6.1.3 动物保护 |
6.2 运营期的防治对策 |
6.2.1 水环境保护 |
6.2.2 高毒危化品泄露处置技术 |
6.2.3 其他水文生态因子的保护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绿地规划对县级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怀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1.1 遥感影像分类理论 |
2.1.2 景观格局理论 |
2.1.3 边缘城市理论 |
2.1.4 都市景观生态理论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 紧凑城市中的绿地规划 |
2.2.2 城市绿地舒适度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科学 |
2.3 成功案例 |
2.3.1 中新天津生态城 |
2.3.2 美国波特兰市的应对气候规划 |
2.3.3 德国的城乡空间整体规划 |
2.3.4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 |
2.3.5 鲁尔区发展转型研究 |
2.3.6 大连市绿地对经济的提升发展 |
第三章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
3.1 相关概念解析 |
3.1.1 城市景观 |
3.1.2 城市绿地 |
3.1.3 城市生态资产 |
3.1.4 碳汇 |
3.1.5 湿地 |
3.2 绿地分类 |
3.2.1 按功能的内容与范围分类 |
3.2.2. 按空间形态分类 |
3.3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
3.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对绿地的要求 |
第四章 怀仁县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研究 |
4.1 背景概况 |
4.1.1 山西省概况 |
4.1.2 怀仁县概况 |
4.2 怀仁县绿地规划方案 |
4.2.1 怀仁县城镇化发展模式 |
4.2.2 怀仁县绿地环境建设总体目标 |
4.2.3 怀仁县生态景观空间格局 |
4.2.4 区域建设管制中的禁止建设区 |
4.2.5 怀仁县环境保护规划 |
4.3 怀仁县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现状研究 |
4.3.1 怀仁县绿地系统现状 |
4.3.2 怀仁县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演变 |
4.4 怀仁县绿地系统的效益分析 |
4.4.1 生态效益 |
4.4.2 经济效益 |
4.4.3 社会效益 |
4.5 建议 |
第五章 怀仁县实例分析——以新发湿地为例 |
5.2 新发湿地度假区规划 |
5.2.1 项目背景 |
5.2.2 规划板块 |
5.3 新发湿地度假区的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绿地规划对县级城市发展的影响 |
6.1 绿地对县级城市的效益分析 |
6.1.1 绿地对县级城市的生态效益 |
6.1.2 绿地对县级城市的经济效益 |
6.1.3 绿地对县级城市的社会效应 |
6.2 建议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评汾河蓄水美化工程的环境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D]. 陈世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景观都市主义下的矿业棕地再生设计研究[D]. 董瑾.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可持续视角下的高原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日喀则年楚河为例[D]. 王俊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人工湿地公园水环境治理研究 ——以孝义胜溪湖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覃少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D]. 倪丽丽. 天津大学, 2016(02)
- [7]基于AHP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评价研究[D]. 高艺园. 福建农林大学, 2016(10)
- [8]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园林设计与营造研究[D]. 叶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高速公路对水文生态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王艳华. 长安大学, 2015(02)
- [10]绿地规划对县级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怀仁县为例[D]. 侯晓凡.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