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木种子质量高于往年苗木质量与往年持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继军,斐晖平[1](2022)在《西北制种基地成本提高对玉米种企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对甘肃张掖、武威等地玉米制种基地的亩产值、制种面积和收获等情况的考察,结合2011-2020年的玉米制种面积、制种产量、种子库存、大田种植面积、产量等情况,对2021-2022年度玉米种业进行了判断和预测,并给种业同行提出了建议。
杨其享[2](2021)在《新疆野杏种群健康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常馨月[3](2019)在《巨柏种子质量和发芽测定条件的研究》文中认为巨柏(Cupressus gigantea)作为西藏林芝市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特有孑遗树种,对研究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更好地实施巨柏的人工扩繁与濒危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家一级濒危物种巨柏为试验材料,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解剖,研究巨柏种子的发芽条件,以及影响巨柏种子质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浸种温度影响种子的吸水过程,浸种温度越高,种子吸水量越大,吸水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浸种温度影响种子的发芽过程,巨柏种子浸种的适宜温度为50℃,浸种时间为36.5h。沙培法进行巨柏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条件为:25℃恒温,相对湿度为60%,发芽势测定时间为7d,持续发芽时间15天。如果水分条件可以得到保障,采用沙上法以控制光照;如果水分条件保障困难,则采用沙中法优先保障水分。(2)巨柏球果大小和部位、树冠方位和部位、树龄、立地类型和采种时间等因素影响巨柏种子质量。巨柏球果越大,种子质量越好;巨柏球果下部种子质量优于球果中部和上部的种子;不同树冠方位采集的巨柏球果,其种子质量表现为南面最高,且规律表现为南面>东面、西面>北面;巨柏树冠中部的种子质量优于树冠上部和下部的种子;胸径为22.80cm的巨柏母树,其种子质量优于胸径为96.75cm的巨柏母树;不同立地类型下,巨柏种子质量的规律为山麓坡地>阶地>阶地斜坡>水线。(3)巨柏种子成熟过程发生一系列形态变化,包括球果增大、种子增重、色泽变化等。巨柏开花授粉当年4~7月是巨柏球果的速生期,第二年早春3月种子重量明显增加;球果颜色最初为绿色,10月部分球果局部变棕色,第二年3月变为棕褐色。巨柏种子第二年3月形态成熟,4月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4)自然条件下巨柏种子中未发芽种子所占比率高达34.00%~62.67%,主要表现为正常未发芽、发育不全、虫粒、空粒、木栓和涩粒等6种类型,占未发芽种子的比率分别为17.30%~38.57%、4.14%~19.34%、0~8.62%、5.52%~27.40%、11.70%~38.40%和2.56%~24.47%;巨柏球果大小和部位、树冠方位和部位、树龄、立地条件等因素影响巨柏未发芽种子的数量。(5)巨柏种子的质量与球果大小和部位、树冠方位与部位、树龄、立地类型、采种时间等因素均有关系。综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影响因子为采种时间、树冠部位、球果大小和树冠方位。
王成录,李树春,单永生,邵丽丽,韩宝军[4](2016)在《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种子发芽性状的测定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柳河五道沟林木种子园2014年采集的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种子为材料,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性状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分别为65%、19%、7.1 d和10.8。种子发芽率分别高出国家标准和吉林省地方标准20个和15个百分点,种子活力实际使用价值分别提高了44%和30%,发芽性状遗传品质显着高于一般商品种子。
赵静[5](2014)在《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随着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特别是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面临森林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及管理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目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人们对各类自然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入,在森林资源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中药材、山野菜、油茶、竹类、食用菌类和野生动物蛋白等。非木质林产品在维持农户生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出口贸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不但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多种渠道的经济来源、就业机会以及食物和药材保障,同时,随着近几年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在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加林业产值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非木质开发开发利用对区域林业经济及林区农民收入的影响,以期构建非木质林产品产值增加及林农增收的利益驱动机制,并对当前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潜力展开综合评价,最后对目前的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政策制度体系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可利用的非木材林产品几乎涵盖所有的产品类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存在着诸如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不健全等问题;第二,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等初级利用明显下降,逐渐向非木质林产品的采集、种植、养殖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资源高级利用方式转变,在带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影响了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使得第一产业在林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降低,逐渐调整了林业三大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通过改变原来相对单一的林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林业产值的增长及经济的发展。从整体来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增加了林业产值,优化了林业产业结构,将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第三,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有显着影响,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区域间及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第四,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采取ST战略,辅助SO战略。本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对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重视,而且将对发展林区经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志强[6](2012)在《臭椿在呼和浩特市城区的适应性及培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了解和掌握引种树种-臭椿的适应性及培育技术,为今后臭椿引种栽培和育苗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物侯观测、生长量测定、实地调查、田间育苗试验等方法,对臭椿的生长发育、对低温的适应性,以及育苗和栽植技术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臭椿的生长发育规律臭椿在呼和浩特市区的物候较晚。在4月20日左右萌芽,展叶期为4月30日至5月18日左右,花期为6月2日至6月14日左右,约12d,幼果在6月16左右出现,8月底果实开始成熟。臭椿种子成熟较好,发芽率最高为79%,发芽势最高为39%。臭椿栽后一直保持其速生性。臭椿栽植8a内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97m,连年生长量最高可达1.56m,树高总生长量可达7.72m。9a内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6cm,连年生长量最大可达2.8cm,胸径总生长量14.05cm。(2)臭椿对低温的适应性臭椿受低温危害及小气候的影响、,保存率差异很大,平均为51%,最高(庭院)为93%,最低(街道)为2%。年越冬成活率市中心比市缘平均高82%。东西向街道的路南与路北和不同绿地类型(庭院和街道)的年越冬成活率变化不大。不同栽植年龄的臭椿越冬情况差异很大,年越冬成活率随着栽植年龄增大而升高。遇到极端低温年份越冬死亡率明显上升,与普通年份相比,最大相差9%。冬季大风对臭椿越冬的影响很大,在风口处的越冬死亡率较高,比背风处平均高62%。(3)育苗技术覆膜与种子贮藏时间对臭椿出苗和苗木生长影响显着。覆膜技术明显提高了种子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出苗率、地径、苗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1.34%、5.0mm、12.7cm。贮藏0.5a比贮藏1.5a的种子出苗率、地径和苗高分别提高了17%、4.3mm和22.7cm。(4)栽植技术臭椿在壤土中的生长优于砂壤土,适宜栽植在背风向阳的小环境中。栽植技术是引种树种成活的关键,栽植过程需注意栽植深度和踏实土壤等环节。栽后管护要做到合理灌溉,特别在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灌溉的次数。人为向树池内倾倒污水和机械损伤对臭椿生长破坏很大,特别在商铺集中的地段,需要加强提示和保护。在引种栽培时加强检疫,防止臭椿沟眶象等病虫害的危害。
黄红兰[7](2012)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种群生态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目前面临资源破坏较严重,濒危局势日趋严峻。在自然保护区内,其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同样面临缩减趋势。本文以江西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种群层面研究分析其有性、无性繁殖特性与种群动态变化特征,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以及林窗对其种群天然更新的影响,寻求制约其种群繁衍更新的关键因子,初步揭示其致濒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调查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现存虾公塘与大丘田2个毛红椿天然群落,分析其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毛红椿占据优势地位,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本层,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类多、结构较复杂,科属组成较为分散;分别共有维管束植物63科、95属和138种(含变种)和62科,94属,128种(含变种)。(2)以虾公塘观测站毛红椿人工林为参照,通过天然群落结实标准株的野外花期观察和分析表明,毛红椿花期为5月底至7月初,2010年单枝花序开花数200朵以上,但天然林林分落花率超过70%,结实率较低。开花位置是影响毛红椿结实格局的主要因素,蒴果常集中在主花轴的中上部,垂直分布以树冠中、上层为主,水平分布东、南向居多。主成分分析表明,以结实母树数量、结实母树比率、乔冠层林分密度、母树胸径作为单株母树种子产量的测产依据。结果枝的结果数、结实率、单果种子数、种子饱满率均较低,分别在12-44、7.99%-13.19%、23~43、2.9%-40.4%之间,遗传变异系数2%~37%,单果枝结果数的遗传变化最大。(3)毛红椿天然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等研究表明,种子雨散布时间为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高峰期为11月中下旬。2010年种子雨强度251.6~284.7粒.m-2,以22.6-34.3粒.m-2完好种子供土壤萌发更新。天然种群的种子雨强度空间差异性不明显,随时间变化表现一定的差异性。种子库以3-6m树冠内的地表枯落层空间分布的种子密度最大,不同方位间种子的腐烂量及其腐烂率差异显着,北部居高。土壤种子储量取决于结实量、鸟类取食和种子活力保存等因素,鸟类取食是其种子储量大幅下降的首要因素;种子不耐储藏以及大量腐烂,有效贮藏期不足1个月。12月天然林不同种群结实单株种子库8.8~15.7粒.m-2,平均萌发数≤2株.m-2,次年1月土壤种子库种子量最少,6.7~11.8粒·m-2,平均仅萌发为0.4-0.6株.m-2,与林下实生幼苗分布极少吻合。(4)林窗对毛红椿天然群落更新研究表明,天然林窗下种子发芽率5.98%,土壤湿度过高是影响种子发芽低的重要因子,光照是其主要影响因子,但不一定与其种子发芽率正相关。林窗内幼苗数量变化经历5-6月的第1次高死亡率,6-8月和越冬期间又出现第2和第3次较高死亡,其余月份间趋于平稳,12月毛红椿实生苗存活率仅2.89%。(5)毛红椿种群动态及其生命活动的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种群变化以第Ⅰ龄级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死率,进入Ⅱ龄级及以后,死亡率和致死率曲线总体变化趋于平缓,在Ⅶ龄级、Ⅷ龄级的死亡率和致死率小幅度上升。毛红椿天然种群结构波动性较大,幼龄个体数量少,中老年个体大,属衰退型种群。大丘田毛红椿天然种群以有性生殖为主,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天然有性生殖能力弱;虾公塘毛红椿天然种群以无性生殖为主,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具有一定的无性更新能力。
杨俊嫒[8](2011)在《刺槐在呼和浩特市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引种刺槐的成功度和最适生长环境,为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采用物侯观察、抽样测定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实地每木调查不同立地和管护条件刺槐的生长状况等方法,研究刺槐在呼和浩特市市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应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刺槐的物候较晚,萌芽期一般在4月10日左右;开花在5月1日左右,至5月24日,花期较长。8月底9月初果实开始成熟,其果实的成熟度较高,平均发芽势为86%,平均发芽率达到92%。刺槐在栽植后的1~5年为生长速生期,树高连年生长量最高可达2.2m,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1.7cm。(2)刺槐在适应性方面,表现出的特征为:①刺槐在呼市整体保存率不高,平均为42%,不同地点差异性很大。②刺槐对低温的适应性除了受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不同的年份温度的差异、不同的栽植年龄、苗木产地、苗木规格密切相关。冬季的极端低温会导致刺槐的越冬死亡率、枯稍率和冻裂率明显上升。正常年份,不同城区位置的越冬情况差异不大;同一地点,东西向街道的越冬成活率路北比路南高31%,南北向街道无明显规律;栽植在庭院中的刺槐比在街道上的越冬性好;栽植的年龄越大刺槐对低温的适应性越强;引种时,来自较近的种源地且规格较小的苗木(5~8)越冬性好。③刺槐不适合栽植在风大空旷处,会出现严重的枯稍和劈裂。④高温干旱的夏季,在土层薄、土壤质地差的地段容易发生叶黄、落叶,高生长量较小。⑤人为向树穴倾到污水会对刺槐的生长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邵长勇[9](2010)在《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种业市场竞争关系已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市场关联度明显增强。由于我国种子出口目前还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面临着那些具备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新阶段、新环境,对我国种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国际市场种子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关系,用实证来检验中国种子出口规模和结构的贸易模式,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组织策略和政策建议,弥补已有研究实践操作性不强的缺陷,用来指导中国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提高种子质量、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及时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借助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学等理论根基,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组织策略和政策建议。论文包括以下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做出分析总结和评论判断;介绍本文研究的视角、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并阐述论文主要贡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明了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概念,对贸易理论作了系统的回顾,提出了种子出口贸易研究的设计依据,为后文详细分析我国种子出口贸易作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研究中国种子产业的基本特征。从经济学、产品经济学角度,通过对现阶段中国种子市场的总体特征,提出了我国种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对中国种业市场的市场特质、经济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论述。第四部分着重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几章分析需求因素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第五部分是研究世界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通过数据资料分析,考察了中国种子出口结构的变动与世界种子进口需求变动的关系。第六部分运用恒定市场模型,就世界种子进口需求的变动因素对中国种子出口规模与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不同的世界种子出口市场,就进口市场的规模、产品和市场分布结构、产品竞争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出了对中国种子出口影响不同因素和发展趋势。第七部分从中国种子国内需求的总体情况着手,详细分析了水稻、玉米等八类作物种子的国内需求规模变动与特征情况,运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模型,就中国种子国内需求变动因素对中国种子出口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第八部分分析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对种子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第九部分从国外种子进口需求规模和需求变动角度,分析和提出了改进和优化中国种子出口贸易格局的发展建议。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中国种子的出口总量和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与世界种子的进口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世界种子需求的变动对中国种子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2、从整个世界种子的进出口贸易市场来看,中国种子的出口贸易与主要出口国之间既存在的激烈竞争,又与主要进口市场的具有互补性和适应性。3、世界种子进口需求的扩大是带动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增长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种子的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种子的出口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中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子产品较少,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必须狠抓核心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张俊风[10](2010)在《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采自陕西省的柠条、油松、沙棘和酸枣种子为研究对象,以壳聚糖、多菌灵杀菌剂、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杀虫剂、保水剂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以上种子在包衣剂各种成分单独处理时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筛选出种衣剂成分单独处理时的最佳处理浓度,确定种子包衣剂的成分及用量,然后用人工方法进行种子包衣,对包衣种子检测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然后将包衣种子常温下贮藏1个月,测定贮藏前后种子的发芽和膜透性变化,检测包衣种子的耐藏性。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以上种子,均能从不同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增强萌发过程中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不同种子所需的最佳壳聚糖浓度不同,吴起柠条、榆阳柠条、淳化油松、桥山油松、沙棘、酸枣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0%、0.5%、0.1%、0.2%、0.1%、0.1%。2.适宜浓度的的杀菌剂单独处理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多菌灵0.15g·ml-1时效果最好。3.适宜浓度杀虫剂单独处理种子后,对种子萌发无显着影响,但能显着降低种子的发霉率,其中氯氰菊酯0.03g·ml-1,阿维菌素0.02g·ml-1,氯氰菊酯与阿维菌素复配0.03g·ml-1时效果最好。4.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比处理种子时,能显着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降低种子的发霉率,其中以0.090g·ml-1多菌灵+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复配为最佳选择。5.一定浓度保水剂处理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对后期幼苗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增大幼苗根系的表面积,在所选保水剂浓度中,5%保水剂处理以上种子效果最好。6.不同种子经以上筛选出的种衣剂包衣后,其包衣合格率油松最高,沙棘和酸枣的最低,可能与种子的大小、形状有关,而包衣牢固度均在92%左右。发芽试验表明,包衣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的生长指标均显着提高。7.包衣种子常温下贮藏一个月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着降低,本试验所研究的种衣剂包衣种子后要即刻播种,包衣种子不宜贮藏。
二、林木种子质量高于往年苗木质量与往年持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木种子质量高于往年苗木质量与往年持平(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制种基地成本提高对玉米种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2021年度销售转暖,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 |
1.1 商品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玉米种子库存几乎清零,需求量大幅增加 |
1.2 2020年库存种子进一步降低 |
1.3 2021年玉米种子总需求量为近3年来最高 |
2 2021年玉米种子生产情况 |
2.1 玉米制种面积达18.07万hm2(271万亩) |
2.2 玉米种子有效库存进一步降低 |
2.3 玉米制种授粉普遍不好,制种产量偏低 |
3 玉米制种总体情况 |
4 2021-2022年玉米种业的判断和预测 |
4.1 种子成本大幅度提升已成定局 |
4.2 玉米种子供需达到紧平衡 |
4.3 主导品种会大幅度提价 |
5 玉米种业市场启动情况 |
5.1 疫情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运和加工 |
5.2 市场启动提前,加工跟不上成为主要压力 |
5.3 主导玉米品种价格上涨 |
6 对未来市场的判断 |
6.1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机遇与困境并存 |
6.2 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加剧 |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改,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6.4 2021年度是我国玉米种业的拐点 |
7 给种业同行的几点建议 |
(3)巨柏种子质量和发芽测定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巨柏种子研究现状 |
2.1.1 巨柏概述 |
2.1.2 巨柏研究概述 |
2.1.3 巨柏种子研究 |
2.1.4 总结 |
2.2 种子质量研究 |
2.2.1 种子质量评价 |
2.2.2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
第三章 巨柏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浸种温度和时间对巨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发芽床湿度和覆盖对巨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温度对巨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4 光照对巨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巨柏种子浸种的最适条件 |
3.3.2 巨柏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 |
3.3.3 发芽试验条件讨论 |
第四章 影响巨柏种子质量的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球果大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2 球果部位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3 树冠方位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4 树冠部位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5 树龄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6 立地类型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7 采种时间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
4.2.8 巨柏未发芽种子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9 影响巨柏种子质量相关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巨柏种子质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4.3.2 巨柏的成熟过程 |
4.3.3 巨柏球果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讨论 |
4.3.4 巨柏未发芽种子的类型 |
4.3.5 影响巨柏未发芽种子数量的因素 |
4.3.6 巨柏未发芽种子形成原因讨论 |
4.3.7 影响巨柏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种子发芽性状的测定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方法与内容 |
1. 1 研究材料 |
1.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不同贮藏方法种子发芽率 |
2. 2 其他发芽性状 |
2. 2. 1 发芽势 |
2. 2. 3 发芽指数 |
2. 3 种子质量评价 |
3 结论 |
(5)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林产品 |
1.3.2 非木质林产品 |
1.3.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 |
1.3.4 森林资源 |
1.3.5 森林可持续经营 |
1.3.6 林业产业 |
1.3.7 收入 |
1.4 研究内容的构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1.6.1 数据来源 |
1.6.2 样本获取 |
1.6.3 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
1.7 可能有的创新及不足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非木质林产品研究进展 |
2.1.1 非木材林产品分类研究 |
2.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研究 |
2.1.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方式研究 |
2.1.4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效益研究 |
2.1.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2.1.6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3.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资源基础 |
3.2.1 森林资源禀赋 |
3.2.2 植物资源禀赋 |
3.2.3 动物资源禀赋 |
3.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社会及生态环境分析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人口状况 |
3.3.3 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状况 |
3.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情况分析 |
3.4.1 非木质资源利用种类及产量分析 |
3.4.2 非木质林产品重点发展项目分析 |
3.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产业发展水平低 |
3.5.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5.3 制度缺位导致资源的无序利用 |
3.5.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充分 |
3.6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优势产业分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2.1 各区域的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分析 |
4.2.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布局分析 |
4.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4.3.2 指标选择 |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对林地及区域林业的贡献度分析 |
5.1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林地生产力增长的分析 |
5.1.1 林地生产力定义 |
5.1.2 林地生产力计算过程 |
5.1.3 结果分析 |
5.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区域林业产值的贡献值分析 |
5.2.1 林业总产值分析 |
5.2.2 林业第一产业 |
5.2.3 林业第二产业 |
5.2.4 林业第三产业 |
5.3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
5.3.1 灰色系统理论 |
5.3.2 林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
5.3.3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4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5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6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 |
5.3.7 林业产业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关联度分析 |
5.4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4.1 影响因素选取及确定 |
5.4.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5.4.3 模型结果分析 |
5.4.4 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分析 |
6.1 宏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1.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 |
6.1.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产业的制约因素 |
6.2 微观视角: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
6.2.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发展动力分析 |
6.2.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1 优势 |
6.3.2 劣势 |
6.3.3 机遇 |
6.3.4 威胁 |
6.3.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的SWOT-AHP分析 |
6.3.6 江西省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的战略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7.1 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差异分析 |
7.1.1 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对比分析 |
7.1.2 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
7.1.3 区域收入差距分析 |
7.2 江西省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1 农民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
7.2.2 不同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
7.3 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7.3.1 计量方法的选择 |
7.3.2 指标的选取 |
7.3.3 结果分析 |
7.4 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被调查农户收入水平的关系分析 |
7.4.1 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对比 |
7.4.2 弋阳县拥有非木质林产品利用收入的被调查农户收入结构 |
7.4.3 弋阳县非木材林产品利用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分析 |
7.5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区域内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
7.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7.5.2 模型结果分析 |
7.5.3 收入差距变化分析 |
7.6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1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分析 |
7.6.2 非木质林产品利用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 江西省的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 |
8.1.1 资源培育及利用的相关政策 |
8.1.2 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 |
8.1.3 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8.1.4 科技扶持的相关政策 |
8.1.5 市场信息的相关政策 |
8.1.6 财税优惠的相关政策 |
8.2 现有政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8.2.1 政策实施部门方面 |
8.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
8.2.3 资金扶持方面 |
8.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
8.3 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评价研究 |
8.3.1 调查设计与研究方法 |
8.3.2 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指标构建 |
8.3.3 农民对增收政策满意度及重要度分析 |
8.3.4 满意度及重要度的IPA象限图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产业保障体系 |
9.2.2 制度保障体系 |
9.2.3 风险保障体系 |
9.2.4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臭椿在呼和浩特市城区的适应性及培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臭椿的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1.1 臭椿的分布及栽培范围 |
1.1.2 臭椿的形态特征 |
1.1.3 臭椿的生物学特性 |
1.2 臭椿研究概况 |
1.2.1 生理学研究 |
1.2.2 生长规律 |
1.2.3 栽培技术 |
1.2.4 臭椿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现实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2 城市环境特征 |
2.2.1 气温特征 |
2.2.2 立地特征 |
2.3 呼和浩特市绿化现状及引种概况 |
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3.1 臭椿的生长发育规律 |
3.1.1 物候观测 |
3.1.2 生长量测定 |
3.1.3 种子品质检验 |
3.2 对低温适应性调查 |
3.2.1 保存率调查 |
3.2.2 冻害调查 |
3.2.3 小气候观测 |
3.3 培育技术研究 |
3.3.1 育苗技术 |
3.3.2 栽植技术对臭椿成活生长的影响 |
3.4 数据与处理 |
3.5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臭椿的适应性 |
4.1.1 臭椿的生长发育规律 |
4.1.2 臭椿对低温的适应性 |
4.1.3 风对臭椿生长的影响 |
4.2 臭椿培育技术的研究 |
4.2.1 育苗技术 |
4.2.2 栽植技术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适应性 |
5.1.2 培育技术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种群生态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
1.1.1 种群动态 |
1.1.2 种群天然更新 |
1.1.2.1 种群繁殖与天然更新 |
1.1.2.2 无性繁殖与天然更新 |
1.1.2.3 林窗与天然更新 |
1.2 毛红椿研究概况 |
1.2.1 生态生物学特性 |
1.2.2 地理分布及其分布特性 |
1.2.3 人工林培育 |
1.2.4 物种保护 |
1.2.5 濒危分析 |
1.2.5.1 群落结构、居群研究 |
1.2.5.2 更新状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区域概况 |
1.3.3 研究目标 |
1.3.4 研究内容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群落特征 |
2.1 试验地概况及其研究方法 |
2.1.1 九连山毛红椿天然群落自然概况 |
2.1.1.1 地理分布 |
2.1.1.2 地质地貌 |
2.1.1.3 土壤与植被 |
2.1.2 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 |
2.1.2.1 研究方法 |
2.1.2.2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毛红椿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 |
2.2.1.1 群落乔木层主要特征 |
2.2.1.2 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 |
2.2.1.3 群落草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 |
2.2.2 天然毛红椿群落物种多样性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群落物种组成 |
2.3.2 群落层次结构 |
2.3.3 物种多样性 |
第三章 毛红椿开花和结实特性 |
3.1 样地设置与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研究方法 |
3.1.2.1 花序间结实格局 |
3.1.2.2 果序、种子结实格局 |
3.1.2.3 种子千粒重和产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开花特性 |
3.2.1.1 花序形态与开花动态 |
3.2.1.2 花枝构件特点 |
3.2.2 结实状况及其影响分析 |
3.2.2.1 结实状况 |
3.2.2.2 结实影响分析 |
3.2.3 蒴果、种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性 |
3.2.3.1 蒴果、种子特征 |
3.2.3.2 蒴果、种子的空间分布特性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1.1 花期 |
3.3.1.2 花期构件 |
3.3.1.3 结实特性 |
3.3.1.4 蒴果与种子特性 |
3.3.2 讨论 |
3.3.2.1 有性生殖开花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3.3.2.2 有性生殖结实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
3.3.2.3 蒴果、种子形态学特性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
第四章 毛红椿天然林种子雨、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
4.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毛红椿天然林种子雨基本特征 |
4.2.2 毛红椿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 |
4.2.3 毛红椿天然种群幼苗动态与分布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1.1 种子雨特性 |
4.3.1.2 土壤种子库 |
4.3.1.3 幼苗更新库 |
4.3.1.4 种子雨、种子库与天然更新 |
4.3.2 讨论 |
4.3.2.1 毛红椿种子雨散布动态特性 |
4.3.2.2 毛红椿种子库储量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
第五章 林窗对毛红椿自然更新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1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5.1.1 林窗样地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林窗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2 人工遮荫环境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毛红椿天然种群繁殖更新及其种群动态分析 |
6.1 研究方法和调查处理 |
6.1.1 研究方法 |
6.1.2 调查处理 |
6.1.2.1 有性繁殖幼苗调查 |
6.1.2.2 无性繁殖幼苗调查 |
6.1.2.3 龄级划分 |
6.1.2.4 生命表编制 |
6.1.2.5 种群生殖力表的编制 |
6.1.2.6 谱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毛红椿种群生命过程分析 |
6.2.1.1 生命表数据处理、编制与分析 |
6.2.1.2 种群年龄结构 |
6.2.1.3 存活曲线 |
6.2.1.4 死亡率和致死率曲线 |
6.2.2 毛红椿种群生存分析 |
6.2.2.1 种群数量动态 |
6.2.2.2 谱分析 |
6.2.3 毛红椿种群生殖能力分析 |
6.2.3.1 有性生殖能力 |
6.2.3.2 无性生殖能力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1.1 种群生命过程及其特征 |
6.3.1.2 种群动态变化及其繁殖能力 |
6.3.2 讨论 |
6.3.2.1 幼树缺乏与繁殖策略 |
6.3.2.2 种群动态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2.1 有性繁殖更新与种群动态变化 |
7.2.2 无性繁殖更新与种群动态变化 |
7.2.3 种群更新限制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刺槐在呼和浩特市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刺槐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
1.1.1 刺槐的形态特征 |
1.1.2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刺槐在国外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刺槐在我国的研究发展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城市环境特征 |
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3.1 刺槐的生长发育规律 |
3.1.1 物候观测 |
3.1.2 生长量测定 |
3.1.3 种子质量测定 |
3.2 适应性调查 |
3.2.1 保存率调查 |
3.2.2 对低温适应性调查 |
3.2.3 风对刺槐适应性的影响 |
3.2.4 刺槐对土壤适应性的研究 |
3.2.5 管护条件对刺槐适应性的影响 |
3.3 数据与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刺槐的生长发育规律 |
4.1.1 刺槐的年生长发育规律 |
4.1.2 刺槐的物候观测 |
4.1.3 刺槐大周期生长规律 |
4.1.4 种子质量 |
4.1.5 小结 |
4.2 刺槐的适应性 |
4.2.1 刺槐的保存率 |
4.2.2 低温对刺槐适应性的影响 |
4.2.3 风对刺槐适应性的影响 |
4.2.4 刺槐对土壤的适应性 |
4.2.5 不同管护条件对刺槐适应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物候观测 |
5.1.2 适应性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种子出口贸易的相关研究 |
1.3.2 种子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种子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3.4 种子出口结构相关研究 |
1.3.5 国内种子消费需求的相关研究 |
1.3.6 贸易壁垒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影响相关研究 |
1.3.7 国内外应用CMS模型分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3.8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价 |
1.4 种子出口贸易国内外发展动态 |
1.4.1 国外发展动态 |
1.4.2 国内发展动态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数据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范围 |
1.6.2 数据说明 |
1.6.3 技术路线 |
1.7 拟解决的问题 |
1.8 研究的主要创新 |
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需求角度的贸易理论 |
2.2 需求影响贸易发展及其结构变动的机理 |
2.2.1 需求的概念 |
2.2.2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
2.2.3 需求模式的贸易效应 |
2.2.4 需求模式与贸易结构的关系 |
2.3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的设计依据 |
2.3.1 研究视角的选择依据 |
2.3.2 研究途径的选择依据 |
2.3.3 实证方法选用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种子产业的特征 |
3.1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国有种子公司 |
3.1.2 民营种子企业 |
3.1.3 育种科研单位 |
3.1.4 跨国种子企业 |
3.1.5 小结 |
3.2 中国种子产业的市场特质 |
3.2.1 市场结构二重性 |
3.2.2 种子需求价格弹性 |
3.2.3 行业进出门槛 |
3.2.4 消费主体购买行为 |
3.3 中国种子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
3.3.1 中国种子产业交易费用特征 |
3.3.2 中国种子产业需求特征 |
3.3.3 中国种子产业供给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特征 |
4.1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状况 |
4.1.1 我国种子出口贸易概况 |
4.1.2 我国种子出口前景 |
4.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特征 |
4.2.1 产品结构特征 |
4.2.2 市场结构特征 |
4.3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种子出口量少,出口国家与地区狭窄 |
4.3.2 种子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增强 |
4.3.3 国家对种子技术及产品出口的限制增强 |
4.3.4 种子质量较差,品种不优 |
4.3.5 缺乏出口核心种子企业 |
4.3.6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4.4 本章小结 |
5 世界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1 世界种子进口需求变动规律 |
5.1.1 世界种子需求特征及其结构变动 |
5.1.2 世界种子进口需求特征 |
5.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与世界进口需求变动关系 |
5.2.1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与世界进口需求规模关系 |
5.2.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与世界进口需求结构关系 |
5.3 主要进口市场的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关系 |
5.3.1 日本种子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3.2 美国种子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3.3 欧盟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3.4 东盟种子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3.5 巴基斯坦种子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3.6 孟加拉国种子进口需求变动与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关系 |
5.4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与世界种业市场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 |
5.4.1 中国种子的出口贸易与主要出口国家的竞争性 |
5.4.2 中国种子的出口与主要出口国家的互补性 |
5.5 本章小结 |
6 世界进口需求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世界种子进口需求影响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变动的实证检验 |
6.1.1 数据说明 |
6.1.2 模型分解结果分析与评价 |
6.2 主要结论 |
7 中国种子国内需求变动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影响 |
7.1 中国种子国内需求总体情况 |
7.1.1 中国水稻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2 中国玉米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3 中国小麦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4 中国花生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5 中国豆类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6 中国油菜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7 中国棉花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1.8 中国蔬菜种子国内需求变动与特征 |
7.2 影响中国种子国内需求的主要因素 |
7.2.1 效益低是影响种子需求的最大制约因素 |
7.2.2 种子商品化率低 |
7.2.3 种子跨区自由销售仍有壁垒 |
7.2.4 种子质量意识淡薄,品种不优 |
7.3 中国种子国内需求与种子出口贸易关系协整 |
7.3.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7.3.2 种子出口总量与国内总需求的协整关系及因果关系 |
7.3.3 实证结果分析及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影响 |
8.1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国内种子市场的影响 |
8.1.1 对种子可获性的影响 |
8.1.2 对种子市场结构的影响 |
8.2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出口的影响 |
8.2.1 进出口总量波动分析 |
8.2.2 分品种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
9.1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优化 |
9.1.1 依据世界进口规模变动的种子出口结构选择 |
9.1.2 依据竞争力变动的出口产品结构选择 |
9.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优化 |
9.2.1 依据进口需求规模的出口目标市场选择 |
9.2.2 依据竞争力的出口目标市场选择 |
9.3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区域贸易结构优化 |
9.3.1 区域贸易结构变动分析 |
9.3.2 区域贸易市场战略调整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及研究展望 |
10.1 几点建议 |
10.1.1 农业先进国家种子出口的成功经验 |
10.1.2 发展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的对策思考 |
10.2 主要结论 |
10.2.1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规模显着扩大,但存在结构问题 |
10.2.2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与世界进口需求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 |
10.2.3 世界进口需求变动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影响显着 |
10.2.4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中国种子出口贸易影响不显着 |
10.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成果 |
(10)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1 种子包衣概述 |
1.1.1 种子处理的概念 |
1.1.2 种子包衣的概念 |
1.1.3 种衣剂的概念、分类及特性 |
1.1.3.1 种衣剂的概念 |
1.1.3.2 种衣剂的分类 |
1.1.3.3 种衣剂的特点 |
1.1.4 种子包衣方法 |
1.2 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1 农业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 种子包衣研究效果 |
1.2.2 林业种子包衣研究进展 |
1.2.2.1 研究现状 |
1.2.2.2 林木种子包衣研究较少的原因 |
1.3 种子包衣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1 种子包衣中存在的问题 |
1.3.2 种子包衣研究展望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种子产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树种简介 |
2.2.2 试验种子的来源及品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种子质量指标测定 |
2.3.1.1 种子净度测定 |
2.3.1.2 种子千粒重测定 |
2.3.1.3 种子含水量测定 |
2.3.1.4 发芽试验 |
2.3.2 壳聚糖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2.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
2.3.2.2 种子处理 |
2.3.2.3 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4 种子萌发过程中脱氢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5 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6 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 |
2.3.2.7 幼苗形态指标测定 |
2.3.2.8 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3.3 杀虫杀菌剂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3.1 杀虫杀菌剂配比浓度 |
2.3.3.2 种子处理 |
2.3.3.3 种子发霉率的统计 |
2.3.4 保水剂浓度的筛选方法 |
2.3.4.1 保水剂的保水率 |
2.3.4.2 种子处理 |
2.3.4.3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4.4 幼苗根系指标的测定 |
2.3.5 包衣种子检测 |
2.3.5.1 种衣剂配方的确定 |
2.3.5.2 包衣合格率测定 |
2.3.5.3 包衣牢固度测定 |
2.3.5.4 包衣种子发芽试验 |
2.3.5.5 幼苗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5.6 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5.7 幼苗叶片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5.8 包衣种子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壳聚糖浓度筛选 |
3.1.1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1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
3.1.1.2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
3.1.1.3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平均发芽速率的影响 |
3.1.1.4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3.1.1.5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1.6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1.7 壳聚糖处理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2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2.1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2.2 壳聚糖处理对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3 壳聚糖的最佳浓度 |
3.2 杀菌杀虫剂筛选 |
3.2.1 杀菌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杀虫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3 杀虫杀菌剂的最佳配比 |
3.3 保水剂浓度筛选 |
3.3.1 保水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3.2 保水剂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3 保水剂处理对幼苗根系的影响 |
3.3.4 保水剂的最佳用量 |
3.4 种子包衣效果检验 |
3.4.1 包衣种子质量检验 |
3.4.2 包衣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3 包衣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4.4 包衣种子贮藏后种子发芽指标的变化 |
3.4.5 包衣种子贮藏后种子膜透性的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林木种子质量高于往年苗木质量与往年持平(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制种基地成本提高对玉米种企的影响[J]. 李继军,斐晖平. 中国种业, 2022(03)
- [2]新疆野杏种群健康状况研究[D]. 杨其享.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巨柏种子质量和发芽测定条件的研究[D]. 常馨月. 西藏大学, 2019
- [4]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种子发芽性状的测定与评价[J]. 王成录,李树春,单永生,邵丽丽,韩宝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16(01)
- [5]江西省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林业及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D]. 赵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6]臭椿在呼和浩特市城区的适应性及培育技术研究[D]. 刘志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7]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种群生态学特征[D]. 黄红兰.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6)
- [8]刺槐在呼和浩特市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适应性研究[D]. 杨俊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9]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 ——基于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D]. 邵长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10]四种林木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D]. 张俊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