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梅[1](2021)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与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的互动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更多地着眼于提供数据素养教育服务。高校教师由于职业特点,对数据素养教育有特别的诉求。为满足这一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应该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形成良好互动,构建往复型上升的模式,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要满足教师的数据素养教育诉求,另一方面教师需求倒逼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最终两者统一作用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产出优质的教育。
卢晓琳[2](2019)在《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孔子是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将修身思想言传身教,启发其众多弟子实现理想人格,引导着后人修身养性,其修身思想在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积蓄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成为各高校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党和国家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倡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孔子修身思想可以为推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提供指导和借鉴。因此,本文通过挖掘孔子修身思想,为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研究拓宽了视角,在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自我教育与孔子修身思想的概述。主要阐述自我教育的内涵和方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涵和主动性、创造性、社会性、终身性的特性,孔子修身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的主要内容,仁人君子、圣人贤者的修身目标,立志、自省、改过、力行的修身方法以及以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孔子修身思想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推动孔子修身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第三部分是当前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教育方面主要存在思想基础不牢、能力不足以及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自身发展不平衡、校园自我教育环境待优化、趋利以及现实理想差距大、网络复杂环境的干扰。第四部分是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策略。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实践和周围环境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增强大学生弘扬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开展大学生自我修身教育实践,以孔子修身思想优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在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同时,积极发挥孔子修身思想的引导作用。
周海凤[3](2017)在《哈他瑜伽对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公平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身体病残弱的学生进入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的必修课,担负着增强体质、提升心理健康的双重重任。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的特殊体育课也是高校体育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瑜伽是当今时尚潮流下的运动宠儿,其康复理疗效果也逐渐在健身界崭露头角,而哈他瑜伽以其灵活的练习方式和简单多变的体位法成为经典的瑜伽流派。高校病残弱学生由于长期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其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均处于中下水平,且长期的服药和治疗使他们长期处于低落、压抑的心理情绪中。本文选取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两项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具有不同难度梯度的哈他瑜伽体式,选取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水平作为课程评估指标,并辅以线上运动监督平台,从微观课程设计的视角研究哈他瑜伽课程对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的影响。以福建师范大学15级的身体病残弱新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哈他瑜伽对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的影响。首先,广泛收集文献,对我国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有关瑜伽干预特殊人群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的研究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理论支撑。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有助于提高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的哈他瑜伽课程,并将课程设计进行专家评价表,广泛征集意见。最后,以哈他瑜伽课程的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为范例,通过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论证。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前实验对象的身体自尊水平与平衡能力无显着差异:实验对象的身体自尊水平的五个维度均处于低等水平,平衡能力属于中下等水平,近20%的实验对象有跌倒的风险。2:通过10周哈他瑜伽的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身体自尊维度中的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和运动能力(分量表)有显着差异,平衡能力中的静态平衡能力有显着差异。3:通过14周哈他瑜伽课程干预,实验班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五个纬度相比于实验前均有显着性差异。4:通过14周的教学实验干预,实验班学生的静态平衡和身体自尊的五个纬度相比于对照班的学生均具有高度显着性。可见,本研究所设计的梯度性哈他瑜伽课程有利于提高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身体自尊水平。研究发现由于高校身体病残弱群体的多样性、特殊性和复杂性,他们的体育课内容最好设计不同梯度,以适应不同身体障碍学生的运动需求;同时,他们的身体素质普遍处于低下水平,因此高校病残弱群体一周一次的体育课程对于提升他们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保健体育课应辅以课后监督和反馈平台。
罗成[4](2016)在《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下,海外留学、出国访学、海外博士后工作等国际化经历越来越受高校和教师的重视,具有跨境国际化经验的教师在聘用和晋升中也备受高校青睐。本研究借鉴奈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框架,调查高校教师对国际化的理解和态度,分析他们参与国际化的动因和参与障碍,研究跨境国际化经历对他们学术职业的影响,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教师在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过程中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会与挑战,以探讨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与学术职业有效融合的途径。本研究主要在我国中部某省两所重点大学进行,于2014年12月-2015年6月,对10位具备留学、访学、博士后工作等跨境国际化经历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全程录音,并整理转录成文字,进行分析,探讨跨境国际化经历对高校教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使这些跨境国际化经历与高校教师的学术职业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于国际化的理解不全面,但是具备较强的国际化参与意识和意愿;他们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主要是出于职业竞争和晋升、文化理解和视野拓展、教学与科研等经济、社会/文化、学术方面的动因;他们的实践受到家庭、语言文化、知识和能力、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跨境国际化经历对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产生影响,影响的方面和程度因教师个人具体情况而异;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受到来自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的影响,要使教师的国际化经历同学术职业有效融合,需要教育部门、院校、高校教师个人在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投入和综合能力三方面共同努力。
李燕[5](2015)在《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文中提出以陕西省4所民办本科院校80名外语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办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队伍结构发展不平衡,教师职业倦怠初见端倪,在教学、科研方面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发展认识与行动不一致。在此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两方面出发,应在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提高科研水平,以及积极参加师培研讨创造和谐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宋俊骥[6](2015)在《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毋庸置疑。但是,高职教育处于“二流教育”,甚至“N流教育”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家长、学生和市场对高职教育的接纳度和认可度低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高职院校的“合法性”危机没有完全消除。高职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和发展阻力也一直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这种压力和阻力既有来自组织外部场域的,包括政府、市场等,也有来自组织内部的,包括组织的历史和传统,组织文化-认知等。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既影响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也影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应对世界工业革命的不二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为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仅停留在专科层次,没有本科层次,更勿提硕、博层次的职业教育,这既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不相符,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因此本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应该而且必须转型。这种转型不能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相混淆,这种转型意义更大,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社会的受益面更广。本研究突出过程性关注,研究以江西某高职院校为例,全面回顾了案例院校所经历的建校、停办、复校以及升格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这个过程中学校为了获取“合法性”和内外部各方的支持,如何调整办学目标、组织结构,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研究运用组织研究的制度主义视角,从历史逻辑的线索,结合组织场域环境,探索当前高职院校转型的制度化过程及其困境。借助研究者身份优势,以质性研究为分析取向,综合应用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人经历叙述和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解剖案例高校,力图从个案中寻求中国高职院校,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未来走向,以此为中国的高职院校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和理论支撑。研究按以下框架和思路展开:绪论:围绕“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五个方面展开,是论文的一个总体概况。第一章:“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全面叙述了W学院在50年办学历史长河中的纷纷扰扰,受大气候的影响,学校走过了“建校—停办—复校—升格”的曲折历程,但是每一次转型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第二章:“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分析了W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跨越所经历的内外环境变迁,以及学院的应对,以此获得生存和发展。第三章:“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这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章,重点介绍W学院升格为高职之后,为了获得“合法性”,摆脱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改革,以及由此给W学院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为进一步向“应用技术大学”大学转型带来的影响。第四章:“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这一章是基于前面三章的基础,总结W学院历次转型,特别是由中专向高职转型过程的成功经验,为下一章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提出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与世界接轨,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转型需要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自身要加强内功修炼。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三个15%”的转型模式和“3-3-5”的转型时间表等观点。结语:高职院校转型是中国教育的大事,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文化是国家昌盛的深层本源。高职院校和所有大学一样承担着维持人类精神文化价值、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崇高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环境的改善。高职学院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之路必须要走。
崔熠峰[7](2014)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高校道德教育直接关系到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甚至是国家的兴衰。近年来,虽然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愈加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高校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多元文化在全球的蔓延和渗透使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解决现存的问题,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的。选题的目的旨在通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有助于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道德教育成为文化的开拓者,承担其应有的使命。选题的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它的实践意义在于能使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文献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道德教育和多元文化的内涵,阐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多元文化的特征,追溯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多元文化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关系,深入剖析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未来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具体对策,旨在提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调查问卷和综合分析,深入剖析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未来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使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郭妮妮[8](2014)在《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依托。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将专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的重要途径。近年,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由量的扩充向质的提高转变、云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等一系列变化,对云南师范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云南师范大学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的特殊性,使云南师范大学在发展水平、速度、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其专业结构调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剖析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才能发现专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调整策略,使云南师范大学这样一所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进而增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借助分析2007~2012年云南师范大学的就业数据,将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对本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理论基础的梳理与分析;第三部分,云南师范大学专业调整的环境分析,主要从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先概述云南师范大学专业设置情况,接着对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生专业分行业就业结构与云南省就业结构进行适应性分析,了解云南师范大学各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应市场的状况,然后再对各个学科专业就业率进行分析,结合访谈内容进而提出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专业数量增长速度较快,非师范专业增长比例大;2、教育学、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法学类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不够;3、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类专业规模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4、工学类专业建设水平不高;第五部分针对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访谈内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控制专业数量增长;2、加强教育学、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法学类专业内涵建设,凝练教师教育专业特色;3、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调整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加强工学类专业建设力度。本文力图通过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实现云南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及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因为本人研究能力有限,所以文章研究内容不够丰富、问题剖析不够深入,仅希望本研究能为相关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宇楠[9](2012)在《浅析我国高校公共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教育就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大学教育则是教育金字塔顶端的部分,目的是通过教育传授给学生一种理念,一个思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这么说,中学教育是基础知识的储备阶段,而大学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让你的知识储备更好地为社会所用,尽可能的激发潜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对大学里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作为高校里从事公共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瑞芳[10](2013)在《BD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1999年以来,独立学院经过十四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兴起到蓬勃发展的独立学院,扮演了平衡社会高等教育需求的角色,扩大了社会效益。2013年,是独立学院面临生死存亡的一年,能否让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市场立足并稳步发展,独立学院教师是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由于经济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独立学院教师对事业和学校的忠诚度呈现下降趋势。在夹缝中生存的独立学院如何从聘任制度、组织文化、福利待遇、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教师对工作对学校的忠诚,增加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一支热情、高效、高素质的坚如磐石的教师队伍,是目前独立学院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天津市一所独立学院BD学院为研究对象,从外部环境、学院整体情况、工作与职业发展、人事制度与福利、人际关系、领导力、个人归属与价值七个维度对BD学院教师忠诚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据porter的组织承诺度量表结合BD学院实情,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深度访谈和发放205份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揭示了院教师忠诚度存在的问题。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利用SWOT分析法对学院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深入剖析影响BD学院教师忠诚度的因素及其原因,针对性提出BD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的对策和建议。希望给BD学院以及类似独立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总体发展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与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的互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图书馆服务与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的互动模式 |
2.1 服务转型升级推动教师数据素养教育,并作用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 |
2.2 教师人群的特殊性,倒逼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
2.3 构建教师的数据素养教育与图书馆服务升级的良性互动模式。 |
3. 基于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教师数据素养培养策略 |
3.1 培养教师积极的数据利用态度。 |
3.2 采用明确而高效的素养培训模式。 |
3.3 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馆员培养应立足数据素养教育服务。 |
4. 结语 |
(2)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自我教育和孔子修身思想的概述 |
2.1 自我教育的概述 |
2.1.1 自我教育的内涵 |
2.1.2 自我教育的方法 |
2.1.3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涵 |
2.1.4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性 |
2.2 孔子修身思想的概述 |
2.2.1 孔子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2 孔子修身的目标和方法 |
2.3 以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
2.3.1 孔子修身思想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完善 |
2.3.2 大学生自我教育推动孔子修身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3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 |
3.1.1 大学生自我教育思想基础不牢 |
3.1.2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 |
3.1.3 大学生自我教育形式单一 |
3.2 大学生自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大学生自身发展不平衡 |
3.2.2 校园自我教育环境待优化 |
3.2.3 趋利以及理想现实差距大 |
3.2.4 网络复杂环境的干扰 |
4 以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对策 |
4.1 自觉增强弘扬优秀文化的意识 |
4.1.1 充实自我教育理论知识 |
4.1.2 树立明确的追求目标 |
4.1.3 锻炼自我修身意志 |
4.1.4 陶冶自我修身情操 |
4.2 开展大学生自我修身实践 |
4.2.1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
4.2.2 开展修身社团活动 |
4.2.3 开展主题班会 |
4.2.4 参观传统文化遗址 |
4.3 以孔子修身思想优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 |
4.3.1 弘扬优秀的社会道德风范 |
4.3.2 创新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
4.3.3 建立孔子修身思想的网络教育平台 |
4.3.4 创新教育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哈他瑜伽对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我国对高校特殊体育的相关研究综述 |
3. 国内外关于瑜伽对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
4. 国内外关于瑜伽对特殊人群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综述 |
5. 文献述评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1. 研究对象 |
2. 教学实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教学实验法 |
4.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伦理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1. 身体自尊量表 |
2. SPORTKAT 4000动静态平衡测试仪 |
第二章 哈他瑜伽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方案设计理论依据 |
第二节 教学方案设计 |
1. 预实验教学设计 |
2. 实验教学设计 |
3. 对照班教学设计 |
4. 预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设计对比 |
第三节 教学方案实施与控制 |
1. 教学实验进度安排 |
2. 教学实验控制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
1. 实验对象身体自尊、平衡能力现状的分析 |
2.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自尊、平衡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教学实验反思与启示 |
1. 课堂观察 |
2. 课后反馈 |
3. 教学反思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三节 建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现状 |
1.2.2 教师参与国际化问题 |
1.2.3 国际化与教师学术职业的研究 |
1.2.4 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国际化经历 |
1.3.2 学术职业 |
第2章 研究设计和理论基础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2.1.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
2.1.4 研究内容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 |
2.2.2 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理论 |
2.2.3 SWOT分析理论 |
第3章 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的现实状况 |
3.1 高校教师对于国际化的理解和态度 |
3.1.1 高校教师对于国际化的理解 |
3.1.2 高校教师对于国际化的态度 |
3.2 高校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动因 |
3.2.1 经济方面的动因:职业竞争和晋升 |
3.2.2 社会/文化方面的动因:文化理解和视野拓展 |
3.2.3 学术职业方面的动因:教学与科研 |
3.3 高校教师获得跨境国际化经历的阻力和障碍 |
3.3.1 家庭因素 |
3.3.2 语言文化因素 |
3.3.3 知识和能力因素 |
3.3.4 行政体制制约 |
3.4 跨境国际化经历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影响 |
3.4.1 跨境国际化经历对教学的影响 |
3.4.2 跨境国际化经历对科研的影响 |
第4章 跨境国际化经历与学术职业发展相融合策略探讨 |
4.1 高校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SWOT分析 |
4.1.1 SW:高校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优势与劣势 |
4.1.2 OT:高校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机会与威胁 |
4.1.3 高校教师获取跨境国际化经历的SWOT矩阵模型 |
4.2 国际化经历与学术职业的有效融合 |
4.2.1 强化国际化意识 |
4.2.2 增加国际化投入力度 |
4.2.3 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和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跨境国际化经历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影响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C 跨境国际化经历对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影响研究访谈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5)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的职业态度 |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教师的科研能力 |
(四)教师专业发展态度与现状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 教师队伍结构发展不平衡 |
2.教师职业倦怠初见端倪 |
3.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 |
4.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发展不平衡 |
5.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行动力不足 |
(二)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
1.教师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 |
2.学校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 |
五、结语 |
(6)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工作实践的困惑与反思 |
(二) 对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高职院校面临服务面向转变的困难 |
(四) 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进行转型 |
二、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是理论导向下的实证研究,重点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
(二) 本研究的分析和结论为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职业院校转型研究现状 |
(二) 大学组织转型研究现状 |
(三) 组织转型定义及组织制度理论概述 |
(四) 高等教育分类及应用型大学(本科)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探索与发现:W学院转型发展历史 |
一、建校(1964-1966)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建校历程 |
(三) 停办(1966-1968) |
二、复校(1982-2003) |
(一) 复校缘由 |
(二) 复校过程及分析 |
三、转型:升格为高职院校(2003-至今)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升格转型过程 |
(三) 组织转型的驱动力——知识、政府和市场 |
第二章 应变与定位:环境变化及目标调适 |
一、转型后环境的变化与应对 |
(一) 政府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W学院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
(二) 管理体制给组织转型带来的危机与应对 |
(三) 文化-认知及市场之困与应对 |
二、办学目标定位与调整 |
(一) W学院组织目标变迁历程 |
(二) 目标定位的焦点:特色与生存的矛盾 |
(三) 有目的之无预料后果:专业特色的重新确立及其影响 |
第三章 阵痛与超越:结构调整及配套管理制度改革 |
一、分分合合为何求:组织管理机构调整 |
(一) 知识衍变中的系部和专业调整 |
(二) 仪式与效益:虚华与实用并存的机构调整 |
二、开发与探索:迎评估、建示范、树品牌、促升级 |
(一) 全面接受评估检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对学院发展的影响 |
(二) 内涵提升:示范建设的动机与影响 |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校企合作到集团化办学 |
(四) 转型预演:升格为副厅级别和试办本科班 |
三、应用至上:配套内涵建设 |
(一) 人才是关键:“两化一型”工程 |
(二) “一体化”教学改革工程:国际商务系的故事 |
(三) 研究是基础:科研提升工程 |
第四章 经验与启示:对W学院成功转型的省思 |
一、W学院发展与外部环境有效耦合是其成功转型的外因 |
(一) 政府重视高职教育是W学院发展的保障 |
(二) 经济转型呼唤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
二、组织专有能力是组织成功转型的内因 |
(一) 组织发展欲望:W学院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 领导力:W学院发展的引领者 |
(三) 组织文化:W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
三、W学院转型模式分析 |
(一)“行政主导”的治理模式 |
(二) “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 |
第五章 转型与走向:W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转型 |
一、新常态:发展高层次应用技术大学是时代的要求 |
(一) 职业院校不断升格转型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
(二) 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 高职院校转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本身发展需要 |
(四)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高职院校转型提供了契机 |
二、进位转型: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一) 高职院校成转型主体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 |
(二) 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决定高职院校应成为转型的主体 |
(三) 高职院校成为转型主体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稳定 |
三、建立多维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
(一) 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相应法律 |
(二) 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
(三) 加强内功修炼,实现人才培养要素转型 |
(四) 转变组织领导,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
(五) 建立共同愿景,实现组织文化转型 |
(六) 制定评价标准,转变评价机制 |
四、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制度设计 |
(一) 边界与维度:建立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二) “三个15%和3-3-5”模式:高职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比例和步骤 |
(三) 恶与善:理性看待高职院校转型的动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课题研究情况 |
后记 |
(7)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与不足 |
2 高校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1 高校道德教育的概念 |
2.2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
2.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
2.4 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3 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
3.1 多元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
3.1.1 多元文化的含义 |
3.1.2 多元文化的特征 |
3.2 多元文化的类型 |
3.3 多元文化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
3.3.1 多元文化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带来新契机 |
3.3.2 多元文化使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
4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
4.1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基本调研与分析 |
4.1.1 基本调研 |
4.1.2 学生调查问卷整理 |
4.1.3 教师调查问卷整理 |
4.1.4 访谈情况 |
4.2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成就 |
4.2.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道德教育 |
4.2.2 我国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 |
4.3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1 高校道德教育问题分析 |
4.3.2 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4.4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
4.4.2 高校自身工作的缺陷和不足 |
4.4.3 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原因 |
4.4.4 网络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 |
5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对策 |
5.1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
5.1.1 国外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启示 |
5.1.2 中国特色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模式的建立 |
5.2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 |
5.2.1 社会 |
5.2.2 高校 |
5.2.3 教师 |
5.2.4 家庭和学生自身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8)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专业 |
二、 专业与学科 |
三、 专业与职业 |
四、 专业结构 |
五、 专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教育内外部关系理论 |
二、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 |
一、 政策分析 |
二、 云南省产业结构变化 |
三、 云南省分行业就业人口情况 |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调整的内部环境 |
一、 办学定位与目标转变 |
二、 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
三、 学科建设的发展 |
第四章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毕业生专业分行业结构与云南省就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
一、 专业设置概况 |
二、 毕业生专业分行业就业概况 |
三、 毕业生专业分行业结构与云南省就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
第二节 云南师范大学学科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
一、 教育学类 |
二、 文学类 |
三、 理学类 |
四、 管理学类 |
五、 艺术学类 |
六、 经济学类 |
七、 其他学科门类 |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专业数量增长速度较快,非师范专业增长比例大 |
二、 教育学、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法学类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不够 |
三、 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类专业规模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 |
四、 工学类专业建设水平不高 |
第五章 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一、 控制专业数量增长 |
二、 加强教育学、文学、理学、历史学和法学类专业内涵建设,凝练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
三、 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调整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类专业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四、 加强工学类专业建设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云南师范大学现设学科专业情况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浅析我国高校公共音乐师资队伍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首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事业有一颗热爱的心 |
(2) 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
(3) “一专多能”的音乐知识结构应该是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该而且是必须具有的 |
(4) 教师应当学会熟练的操作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 |
(5) 另外科研与创新能力也是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
(10)BD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际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2.1 高校教师及其特征 |
2.1.1 高校教师角色内涵 |
2.1.2 高校教师是高校拥有的重要“资本” |
2.1.3 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 |
2.1.3.1 高层次需求为主的复杂需求动机 |
2.1.3.2 实现自我价值是最好的激励动机 |
2.1.3.3 对成就有更高要求 |
2.1.4 高校教师的特征 |
2.1.5 独立学院教师的特性 |
2.2 高校教师忠诚度理论研究 |
2.2.1 高校教师忠诚含义研究 |
2.2.1.1 国内外对“忠诚”的定义 |
2.2.1.2 高校教师忠诚度含义 |
2.2.2 高校教师忠诚类型的国内外研究 |
2.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2.3 本文研究的忠诚类型 |
2.2.3 高校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 |
2.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3 本文研究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 |
2.2.4 高校教师忠诚度测量的国内外研究 |
2.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2.5 高校教师忠诚度表现的研究 |
2.2.5.1 教师忠诚度提升的表现 |
2.2.5.2 教师忠诚度下降的表现 |
2.2.5.3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的诊断 |
2.2.6 高校教师忠诚度提升对策的研究 |
2.2.7 高校教师忠诚度的影响 |
2.3 高校教师忠诚度研究理论基础 |
2.3.1 内容型激励理论 |
2.3.1.1 需求层次理论 |
2.3.1.2 双因素理论 |
2.3.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3.2.1 期望理论 |
2.3.2.2 公平理论 |
2.4 激励理论对高校教师忠诚度的启示 |
第三章 BD 学院现状及分析 |
3.1 BD 学院现状 |
3.2 BD 学院现状分析 |
3.2.1 BD 学院的内部条件 |
3.2.1.1 BD 学院具有的优势(strength) |
3.2.1.2 BD 学院具有的劣势(weakness) |
3.2.2 BD 学院的外部环境 |
3.2.2.1 BD 学院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 |
3.2.2.2 BD 学院面临的威胁(threat) |
3.2.3 BD 学院的 SWOT 分析结果 |
第四章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BD 学院教师队伍总体情况及分析 |
4.1.1 年龄性别结构分析 |
4.1.2 学历结构分析 |
4.1.3 职称结构分析 |
4.1.4 岗位结构分析 |
4.2 BD 学院人才流失情况及分析 |
4.2.1 BD 学院人才流失情况 |
4.2.2 BD 学院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
4.2.3 BD 学院人才流失情况分析结论 |
4.3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4.3.1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4.3.1.1 问卷设计 |
4.3.1.2 问卷构成 |
4.3.1.3 调查时间 |
4.3.1.4 调查对象 |
4.3.2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 |
4.4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外部因素影响 |
4.4.2 学院自身状况因素影响 |
4.4.2.1 BD 学院硬件条件的影响 |
4.4.2.2 BD 学院管理因素的影响 |
4.4.2.3 BD 学院学术氛围不浓厚,教师晋升困难 |
4.4.3 学院提供教师发展机会因素影响 |
4.4.4 领导因素影响 |
4.4.5 薪酬制度因素影响 |
4.4.5.1 薪酬管理不公平 |
4.4.5.2 绩效考核不公平 |
4.4.6 人际关系因素影响 |
4.4.7 教师个人因素影响 |
第五章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对策 |
5.1 用人管理机制的完善 |
5.1.1 以忠诚为导向,完善招聘机制 |
5.1.2 柔性约束机制的建立 |
5.2 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 |
5.2.1 具有学院特色的薪酬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 |
5.2.1.1 消除 BD 学院薪酬福利的外部不公平 |
5.2.1.2 落实绩效薪酬制度 |
5.2.1.3 实行薪酬福利管理透明制度,消除内部不公平 |
5.2.2 刚柔并济的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 |
5.3 教师发展平台的创建 |
5.3.1 适合独立学院学术成长的科研平台的搭建 |
5.3.2 教师学习培训体系的建立 |
第六章 BD 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保障措施 |
6.1 领导团队要成效亲民 |
6.2 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的积极构建 |
6.3 舒适的工作环境建设 |
6.4 加强师德建设 |
6.5 教师忠诚度的自我提升 |
6.6 教师忠诚度问题应对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BD 学院 2007-2012 年离职人员情况分析表 |
附录B 教师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 |
致谢 |
四、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与教师数据素养教育的互动模式[J]. 张晓梅. 文教资料, 2021(18)
- [2]孔子修身思想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 卢晓琳. 西华大学, 2019(02)
- [3]哈他瑜伽对高校病残弱学生平衡能力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D]. 周海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高校教师跨境国际化经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罗成. 湖南大学, 2016(03)
- [5]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 李燕. 职业技术教育, 2015(29)
- [6]高职(专科)院校转型研究 ——以江西省W学院为例[D]. 宋俊骥.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研究[D]. 崔熠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研究[D]. 郭妮妮.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浅析我国高校公共音乐师资队伍建设[J]. 宇楠. 青年文学家, 2012(24)
- [10]BD学院教师忠诚度提升对策研究[D]. 田瑞芳.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