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甲烷氯化物工业状况及其差距(论文文献综述)
宋泽康[1](2021)在《CMS多氯化反应器的模拟与结构设计》文中认为多氯化反应器是生产甲烷氯化物的核心设备,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换热能力低、反应器内温度场及压力场分布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氯化反应的效率。本文以CMS多氯化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多氯化反应器的缺点,根据多氯化反应器的温度、压力等工况条件,对多氯化反应器关键部件进行模拟及优化设计,实现多氯化反应器在换热能力与稳定性方面的提升。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一氯甲烷多氯化反应的合成设备及工况,分析了一氯甲烷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一氯甲烷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规律,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内构件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不同。在反应过程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05℃~120℃、压力在2.55MPa~2.65MPa范围内,才能使一氯甲烷的转化效果达最佳。(2)基于多氯化反应器的设计参数,设计了CMS多氯化反应器的整体结构方案改善反应器换热能力不足与内流场稳定性。设计环管式气体分布器改变了气体进料方式,促进了Cl2在反应器中均匀分布;换热装置采用沉浸式盘管换热装置,解决了反应器内换热能力不足、温度场与压力场波动大的缺陷。(3)针对换热能力不足问题,对圆管型、三叶型、水滴型三种不同类型换热盘管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换热装置采用水滴型盘管在出口温度比其他两种类型盘管高出了3.7K~5K;在PEC指数上水滴型盘管高出了4.3%~5.2%。换热装置采用水滴型盘管,并对其结构参数及缠绕方式进行优化,有效的强化了换热装置的换热能力,提高了一氯甲烷的转化率。(4)针对反应压力与温度波动大问题,通过对不同开孔直径的气体分布器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在反应剧烈区域,开孔直径为8mm的气体分布器在气含率方面高于开孔直径为10mm的气体分布器约0.08;开孔直径为10mm的气体分布器,反应器中的压力比开孔直径为8mm的气体分布器高0.1MPa,温度平均高出3K~5K,且变化平稳,有利于一氯甲烷的转化。综合考虑气体分布器对反应工况的影响,选择了开孔直径为10mm作为氯化反应器的分布器,并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对其具体参数进行优化,保证了多氯化反应器稳定的运行状况,实现了产能提升。
胡斌航[2](2020)在《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气化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能量再利用的有效可行途径,在单独进行气化反应时,存在气化效率较低,气化炉稳定性较差,合成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等问题。相对于固体废弃物单独进行气化反应过程,生活垃圾与具有其他优势的原料协同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协同作用,弥补了两种原料单独气化反应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突破了气化反应原料选择上的限制,丰富了协同气化原料和产品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提升气化反应过程碳的反应活性,有效控制焦油量的产生并降低二次污染物的排放。然而目前面向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的工艺基本特性和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都较为匮乏。基于此,本课题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与高碱煤或生物质协同气化的三段式系统,旨在解决生活垃圾一级气化工艺所得合成气焦油、氯化氢和二恶英污染物含量高,热值低,工艺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望深入了解多级式协同气化工艺的基本特性和协同作用机制,为高含氯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一条可行性高的协同气化途径,并具有较强的市场化前景。本文首先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与高碱煤或生物质协同气化的三段式系统。采用高碱含量的煤焦或生物质热解焦炭同时作为焦油催化裂解的催化剂,脱除酸性HCl污染物的吸收剂和协同气化的反应物,将一体化气化系统分为三个反应器。结果发现,合成气的稳定产气组分为氢气41.9 vol.%,一氧化碳29.3 vol.%,甲烷7.49 vol.%,二氧化碳3.90 vol.%,计算的低位热值为12.2 MJ/Nm3。合成气产率最高达到1.57 Nm3/kg,从而获得最佳的冷煤气效率(89.4%)和碳转化效率(90.3%)。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氧化阶段的水蒸气气体浓度从15.7 g/Nm3增加到18.5 g/Nm3。氧化反应阶段排放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在ER为0.45时达到最大值18.1 g/Nm3,而在0.25的ER下水蒸气含量降至14.6g/Nm3。总体来说,H2含量、焦油含量和低位热值均随ER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的还原温度下,可燃气体组分CO和H2含量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合成气低位热值的降低。协同气化系统的冷煤气效率、碳转化效率和合成气低位热值都随着还原温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在还原温度为1000oC时分别降至55.4%、66.0%和10.6 MJ/Nm3。Boudouard反应和水煤气反应的强度比值在所有工况条件下均小于1,说明在三段式协同气化系统还原阶段中水煤气反应起了主导作用。然而,随着还原温度的不断升高,Boudouard反应相较于水煤气反应的占比越来越大,水煤气反应逐渐减弱。针对生活垃圾高含氯的特性,进一步研究了氯对复杂生活垃圾组分衍生焦炭反应活性和焦炭结构影响。选取三种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组分:淀粉类餐厨垃圾、木质素类木制品垃圾和纤维素类垃圾,系统性地研究了无机氯(NaCl)和有机氯(PVC),对相应热解焦炭的基本理化特性影响。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组分在共同热解过程中对相应热解焦炭活性和结构的交互作用影响。结果发现,无机氯通过抑制晶体C(002)和C(440)的形成从而削弱了热解焦炭的氧化反应活性,热解焦炭样品的表观活化能均小于其与PVC混合物的热解焦炭。对于木质素焦炭来说,PVC的添加会使其在拉曼光谱中的ID/IG的比值下降,C结构更趋于有序化。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热解过程中挥发作用相对较为强烈。木质素与纤维素的交互作用提高了碳结构的有序度,导致木质素+纤维素焦炭样品中晶体碳峰C(100)的出现。拉曼光谱分析解释了淀粉和木质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石墨畴的尺寸和厚度增大。而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相互作用使微晶的平面尺寸变小,而对石墨畴的厚度没有影响。另一方面,混合炭样品的能带面积比ID4/IG值均介于两个相应的单炭样品之间,说明sp2-sp3杂化过程并没有产生交互作用。基于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合成气基本特性分析,针对气化过程中两种关键污染物焦油和氯化氢的生成特性和脱除机理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在还原阶段采用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的“准东”煤焦,可大大提高合成气品质,同时可将生活垃圾气化过程中两种关键性污染物焦油和HCl浓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最低可将合成气中焦油和HCl浓度分别降至9.56 mg/Nm3和17.4 mg/Nm3。金属氯化物结渣对煤焦反应活性的影响大于还原温度的提高对焦油高温热裂解反应的提高。在800oC还原温度下的焦油去除率达到了90.9%,而900oC还原温度下的焦油去除率降低至84.6%。金属吸附剂在捕捉HCl气体的能力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减弱,并且CaCl2化合物在高温下稳定性较差。因为较高的温度(超过750oC)促进了CaCl2的分解反应,随之促进金属氧化物与HCl的可逆反应,从而推向逆向反应产生更多的HCl酸性污染物气体。在还原反应阶段,显然CaO对HCl的吸附作用在HCl脱除反应中起了主导作用。而在还原反应区,要同时进行高温催化裂解气化焦油和进行Boudouard反应以产生合成气,则需要高于800oC的还原温度。然后,这两种氯化物的颗粒自行熔化、团聚或胶合,导致放置在还原区里的煤焦床层物料发生坍塌。因此,随着还原温度从800oC逐渐升高到1000oC,还原反应后煤焦的BET比表面积由127.6m2/g降至74.9 m2/g。研究了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二恶英排放特性,以高碱含量煤炭和生物质炭两种不同的热解焦炭为还原区域的反应物,在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系统上研究了PCDD/Fs的排放特性。结果发现,还原反应阶段后,由于缺氧气氛和高温降解反应,二恶英毒性当量值在该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装置中可以控制在0.0680.085 ng I-TEQ/Nm3之间。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均随还原反应温度从800oC升高到1000oC而降低,这是由于二恶英在350oC以上的高温降解反应增强所致,低氯PCDDs(TCDD和PeCDD)在还原阶段更容易转化为高氯PCDDs(HxCDD、HpCDD和OCDD),而稻壳焦炭则相反。还原反应过程中氯酚前驱物反应对稻壳热解焦炭样品的主导作用增强。煤焦还原反应倾向于生成高氯化度的二恶英,而稻壳焦炭还原反应更容易形成低氯化度的二恶英。还原段中水煤气反应,Boudouard反应等气化主体反应使得H2为主的重要合成气组分的浓度显着增加,这使得二恶英前驱物A和前驱物B分别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两种二恶英的关键高毒性同系物2,4,7,8-TCDD和1,2,3,4,7,8-HxCDD的在所有毒性二恶英同系物中的占比。此外,HCl的减少对推动自由基逆向反应的作用大于H2的增加对推动自由基正向反应的作用,导致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实验中还原反应后二恶英的关键高毒性同系物1,2,3,7,8-PeCDD的下降。
袁祎倩[3](2020)在《印染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与氯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主要工业之一,但其产生的印染废水产量大(2018年排放约19亿吨),排放量居全国工业行业第三位。在纺织染整工业中常会用到有机氯化合物或者产生部分有机氯化合物副产物,有机氯化物大多具有毒性或致癌性,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目前污染物控制目标主要为常规的废水排放指标,如COD、氨氮等,但其中含有的毒性和致癌性有机物仍没有成为控制目标。针对印染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潜在污染危害,选取珠三角地区印染废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印染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录,将印染废水中的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和氯苯类化合物(CBs)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索AOCl与CBs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水平和去除特性,并对排放水中CB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吸附-高温裂解-离子色谱法测定印染废水处理厂不同单元中AOCl的污染水平,分析了各单元对AOCl的去除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比较了四种吸附手段,即振荡吸附、超声吸附、填充活性炭柱吸附和石墨化碳黑小柱吸附对AOCl的吸附效率。确定底氯值最低(17.7μg/L)且回收率最稳定(加标回收率为87.5-113%,相对标准偏差<10%)的石墨化碳黑小柱吸附为吸附方法后开展实验。(2)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有机氯化物常用于纺织染整工业,但原始印染废水中的AOCl含量属于较低水平,为436μg/L-2130μg/L,远低于制药废水和制浆造纸废水等其他行业工业废水。在常规的处理流程中,整体AOCl呈下降趋势,出水中AOCl含量为310μg/L-975μg/L,皆小于国家限定的印染废水AOX特别排放限值(8 mg/L)。虽然印染废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的AOCl去除率都由厌氧-好氧工艺贡献,在32.57-51.97%之间。经过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后直到排放,废水的AOCl值变化波动不大,在后续的处理工艺中只有二沉池对AOCl产生明显的去除效果(17%)。发现有排放水中AOCl浓度稍微高于前一处理设备的现象,这是由于排放前投加了含氯消毒剂,导致有机氯化物的含量有增加。(3)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12种CBs在印染废水处理厂的污染水平,结合AOCl的实验结果和印染废水的总有机物指标值分析了CBs在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三氯苯(3种),四氯苯(3种),五氯苯和六氯苯在纺织印染废水中普遍存在,且由于浓度低,CBs在AOCl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低于0.5%)。在油-水混合状态的原废水中的发现六氯苯含量高达9.277μg/L,比其余原废水的六氯苯含量高出上百倍。其余原废水中的CBs浓度水平相似,皆低于0.1μg/L,并且组成相似。未检测到一氯苯和二氯苯,这可能与其强挥发性、生化特性和弱仪器灵敏度有关。(4)CBs的去除仅发生在厌氧系统,主要由厌氧生物的生物降解和污泥的吸附起去除作用,对AOCl、总有机物有优异去除效果的好氧系统对CBs没有相应的作用。因此,CBs并没有随总有机物或AOCl有着相同去除趋势。在处理过程出现CBs浓度增加的现象,推测是混凝剂和工艺选择不当造成对去除CBs的消极影响。尽管处理厂的个别工艺不同,但排放水中CBs的含量和成分分布相似,三氯苯是主要污染物,占整体CBs的38.68-39.19%。由于常规废水处理厂无法改善废水中CBs的污染,排放水中CBs含量和组成与进水时相比没有明显差异。(5)通过水环境影响程度(Amibient Severity,AS)和风险商(risk quotients,RQs)评估了纺织印染废水中CBs的生态风险。根据AS的评估结果,单独或整体的CBs都不会导致印染废水排放水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性(AS<1),但整体CBs的AS值比单个AS值高出一个数量级。根据RQs的评估结果,尽管常规处理后印染废水中的CBs浓度非常低,但仍对生态环境构成中等风险(0.1<RQs<1)。
殷实[4](2020)在《辽宁某工业园区地下水风险评估与污染模拟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建国70周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科技产品陆续上市,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工业生产导致的地下水污染也日益严重,国家越来越重视工业污染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辽宁某工业园区,是省内老牌工业园区,具有建园早,企业多的特点,主要产物为以芳香族氟化物为主,多年来由于生产产生的气体味道重,地下水水质下降等原因,多次有居民上访,因此急需对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情况开展评价研究。本文将辽宁某工业园区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地下水基本方向,在研究区范围内布设10个监测点,其中包括背景点1个和监测点9个,通过地下水质量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以及地下水污染预测模拟多种手段,开展了研究区的地下水研究工作,得出结论:(1)利用单指标联合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背景点BJ1点的地下水水质为Ⅱ类,水质较好,工业园区附近地下水水质为Ⅴ类,水质类别很差,研究区南侧村庄附近地下水水质为Ⅳ类,水质较差。(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水质的15个主要控制因子中,汞、三氯甲烷、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的污染来源为化工工业生产,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污染来源为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氟化物、铬和砷的污染来源属于本地地质条件。(3)利用污染指数Pki法对研究区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8个点位污染级别都达到了最高的Ⅵ级,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程度极重;Ⅵ级的因子包括: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锰、耗氧量、氨氮、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砷、氟化物、碘化物、汞、铬、三氯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五氯酚共19项。(4)利用US.EPA推荐的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村民可直接饮用地下水,地下水中的相关污染物不能引起癌症。(5)利用GMS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污染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按照现在的污染扩散速度,研究区下游村庄在十年内将被工业园区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所污染,届时的地下水属于劣质水,不能直接饮用。
雷健[5](2019)在《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氮族元素由于其独特的ns2np3价电子构型,易与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受到了配位化学工作者的广泛青睐。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一些含氮、锑、铋元素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该领域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金属中心与配体不匹配,无法构建稳定的配位键,导致配合物极易分解,严重地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拓展;(2)部分构建金属配位键的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原子经济性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3)有关配位键成键过程中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较少,导致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缺乏理论指导;(4)从分子水平对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研发绿色、高效的金属配位键构建方法,探究配位键成键过程的本质以及配位键与化合物性能的相关性,对创制高附加值的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构建金属配位键的策略以制备系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含氮、锑、铋等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采用核磁、单晶、元素分析、光电子能谱、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组成以及成键过程进行分析。探究了它们在有机合成、路易斯酸催化、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从分子层面探究了各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研究结果和结论:1.基于8-氨基喹啉的配位辅助作用发展了一类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体系简单、底物适用性广的Cu(OAc)2催化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C(sp3)-H/N-H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了多种N,N-二取代膦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动力学研究首次发现了反应体系中生成的催化量醋酸副产物能够有效地加速C(sp3)-N自由基偶联反应。在无氧化剂的情况下分离出了金属活性中间体C46H40CuN4O6P2[(PN)2Cu],通过化学计量反应与DFT计算证实了醋酸在C(sp3)-N自由基偶联反应的加速作用与中间体配合物(PN)2Cu的形成有直接联系。上述加速现象在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底物拓展实验中也得到了良好的重现,证明了羧酸副产物反馈效应的普适性。此外,该方法在50倍放大实验和连续合成实验反应性较好,具备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2.基于分子内配位辅助的策略实现了铜(0)促进P(O)NH化合物和芳硼酸的C(sp2)-N交叉偶联反应,高效地制备了系列N,N-二取代膦酰胺类化合物。该反应体系无需使用任何外加配体及酸碱添加剂,在室温氧气氛围下利用廉价、易得的铜粉即可实现C(sp2)-N的构建,并可适用于多种具备不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芳硼酸以及二芳基次膦酰胺、二烷基次膦酰胺、膦酰胺等P(O)NH底物。控制实验证实该反应不涉及自由基历程,且选择合适的配位辅助基团对C(sp2)-N交叉偶联反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基于XPS的实验结果推测了在上述反应历程中铜组分会经历Cu(0)→Cu(I)→Cu(II)的转变,且二价铜组分是反应体系的静息态。3.基于八元环状锑的母体结构,通过调变配体结构以及对应阴离子设计制备了12种有机锑(III)配合物,考察了各配合物在胺、醛、酮的区域选择性Mannich反应,醛、酮的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醛、胺、炔芳构化反应以及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中的路易斯酸催化性能。结合各配合物的氟离子亲和力强度的计算结果,建立了N→Sb配位键与路易斯酸强度及其催化性能的相关性。还发现3种有机锑(III)氟化物不仅能够依赖锑(III)金属中心起到路易斯酸催化作用,而且与锑(III)中心相连的氟原子能够作为受体与反应底物或中间体的活泼氢形成氢键实现协同催化。催化性能最优的配合物CyN(C6H4CH2)2SbF(Sb4)在上述4类反应中具备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以及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而且在50倍放大实验中仍然能保持高效的催化效率,兼具优越的循环使用性能。4.通过CCK-8法评价了上述12种有机锑(III)配合物对4种人类实体瘤(HepG2肝癌细胞,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HeLa宫颈癌细胞)细胞以及正常的HEK-293胚肾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建立了N→Sb配位键与抗肿瘤性能的相关性,发现配合物Sb4具有最优的抗肿瘤活性。细胞周期实验证实配合物Sb4能够诱导细胞周期中的S期发生阻滞。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和台盼蓝排斥实验发现配合物Sb4可呈时效依赖性和量效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最后,通过使用分光荧光计评估了MDA-MB-231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证实了配合物Sb4的细胞毒活性取决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5.研发了6种具备分子内配位作用的环状有机铋(I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核磁、单晶、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CCK-8法评价了各配合物对4种人类实体瘤(A549肺腺瘤,SMCC7721肝腺瘤,SGC-7901胃腺瘤,SW480结肠瘤)细胞以及正常的16HBE14o-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遴选出生物活性最佳的配合物O(C6H4CH2)2BiONO2(Bi2),研究了其抗肿瘤性能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显微成像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Bi2可呈时效依赖性和量效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印迹法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配合物Bi2能够通过Bcl-2家族与caspase家族参与的相关凋亡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常岳春[6](2019)在《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生成及燃烧产物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烷基化油在商品汽油中的添加比例不断增大,但其传统生产工艺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到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的限制。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工艺是一项环保高效的新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生产的烷基化油的含氯问题进行研究,探究离子液体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氯代烃的生成机理,并对含氯烷基化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后的产物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探明抑制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生成及其燃烧产物中有害气体生成的条件。本文借助实验、热力学分析及过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离子液体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种类、形成机理及含氯烷基化油燃烧产物的分布情况。使用微库伦仪、盐含量滴定仪和配备有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烷基化油中的有机氯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热力学计算判断各种有机氯化物生成的可能性,并通过Aspen Plus进一步模拟烷基化反应及烷基化油燃烧反应的具体产物的平衡组成,改变条件探究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及产物的生成量。本文的研究对于有效控制烷基化油中的氯含量、脱除烷基化油中的氯化物以及改进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江罗[7](2018)在《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催化剂无汞化是发展方向,但受制于昂贵的制备成本和较低的催化活性,因此难以工业化。目前通过催化剂低汞负载、汞再生及回收是汞减排的主要手段。化工尾废气的处理逐渐从无害化变为化工资源的再利用,尤其资源高值化,成为更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低汞催化剂将PVC副产氯化氢尾废气中乙炔杂质转化为氯代烃,结合连续精馏将轻、重组分杂质脱除的工艺制备电子级氯化氢(HCl),是实现尾废资源高值化及减少汞排放的有效途径。电子级氯化氢气体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外延工艺,控制HCl气体杂质含量是从尾废气体中制备电子级HCl气体的关键指标。由于乙炔(-84℃)与氯化氢(-85℃)沸点非常接近,通过催化反应使乙炔转化为氯乙烯(-13.9℃),再通过精馏方法脱除杂质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乙炔氢氯化反应中所使用低汞催化剂的高效、稳定是整个工艺的关键技术。载体活性炭的物性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负载分布有着较大影响,对催化剂性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制备活性炭载体过程中,通过改变褐煤(HM)和宁夏太西煤(TX)比例、炭化温度、KOH活化剂比例、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添加辅助活化剂Fe304等因素,考察其对活性炭孔结构及孔径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TX有利于活性炭微孔的形成,HM则有利于活性炭中孔的增加;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比表面积先增后减,在450℃时达到最高的1882 m2/g,孔容达到最大值1.09 cm3/g,中孔比例为59.8%;随着KOH添加比例(R)的增加,活性炭比表面积在R=2.0%时达到最高的1995 m2/g,孔容达到最大值1.38 cm3/g,中孔比例达到65.1%;在活化温度为T=800℃时,比表面积及孔容能够达到较优的1908 m2/g和1.23 cm3/g,同时中孔率、活性炭强度及活性炭收率也能达到一个较佳值;在活化时间为40 min时,比表面积及孔容能够达到2054 m2/g和1.39 cm3/g,同时活性炭强度及收率也较优;辅助活化剂Fe304的添加将活性炭比表面积及中孔率分别增加至2195 m2/g及72.3%,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中孔率,同时也能增强活性炭强度。本文采用多步骤负载活性中心工序,提高其在载体表面及孔道中的分散性,这一方法对提高催化剂整体性能有着明显的作用。不同催化剂载体研 究 表 明,催 化 剂 活 性 顺 序 为 K-TX-O<K-WG-O<K-S20-O<K-S40-O<K-Fe0.8-O,中孔率高的活性炭载体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添加活化剂Fe304后形成的孔结构有利于增强催化剂寿命;添加辅助剂氯化钾,能够将载体中微孔“堵住”,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氯化汞的分散性。同时氯化钾能与氯化汞形成共价配合物增强固汞效果,将催化剂活性下降时间从140小时提高到180小时;通过多次负载法浸渍活性中心氯化汞,使得其分散性得到提高,杂质乙炔剩余含量由0.38 ppm下降至0.29 ppm。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40℃、氯化氢质量空速为0.4 h-1、反应压力不低于0.5 MPa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能将原料中乙炔降低至0.1 ppm以下,达到催化反应除杂要求指标。通过对部分失活催化剂及完全失活催化剂的原位红外研究发现,部分失活催化剂失活原因主要是有机物在活性炭载体孔道内的累积,包覆载体表面的活性中心,从而降低了催化剂中活性中心的催化作用,使得催化剂性能下降,完全失活催化剂则还伴随着氯化汞的大量流失。本文利用高纯氯化氢强极性特征,在高温下与有机物形成键合作用,并将其带离载体孔道及活性中心表面,从而恢复催化剂相应活性。原位红外研究再生过程发现,随着再生过程的进行,部分失活催化剂中有机物得到逐步脱除,催化剂载体孔道得到逐步释放,催化活性有所升高;通过考察再生温度、再生氯化氢空速、再生时间等参数得出,优化再生条件为温度220℃、氯化氢空速500 h-1,时间60 hr;通过对完全失活催化剂进行原位氯化氢再生后再体外补汞的研究可知,完全失活催化剂经过体外再生后,其催化性能达到新鲜催化剂水平,寿命与新鲜催化剂相差约12%,再生效果明显。本研究将活性炭载体制备、低汞催化剂制备及催化反应-精馏工艺相集成的技术应用于制备电子用氯化氢中。经过模拟计算,在优化的脱轻组分精馏塔中,在塔板数为28,进料温度为17℃,回流进料比为2.3,经济能耗Y值达到最小,系统条件最优。在脱重组分精馏塔中,当塔板数达到16时,重组分杂质含量下降到设计规格以下,此时进料塔板最优为第12块,回流比为0.45。工业化产品HCl杂质组分达到电子级氯化氢国家标准值以下,满足微纳电子使用要求。连续生产的氯化氢产品稳定性分析结果为,氧、甲烷、一氧化碳、乙炔等杂质Cpk值均大于1.67,氮、二氧化碳、水分杂质Cpk值处于1.33与1.67之间,整体工艺处于A级水平。集成工艺已成功应用在淄博万达利电子氯化氢工业装置中,为国内外电子企业提供数百吨产品。
于振华[8](2018)在《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和空分装置的先进控制开发及应用》文中认为甲烷氯化物(CMS),是工业中必不可少的有机氯产品和化工原材料,也是氯碱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耗氯产品。国内甲烷氯化物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甲醇法生产工艺,需要经过两步反应和连续精馏获得精制的甲烷氯化物产品。由于生产流程长、化学反应复杂、控制变量与干扰变量较多、反应及精馏装置较多,导致采用传统的点对点的单回路调节控制效果难以满足过程控制中多变量协调优化控制的需求。空分装置(ASU)作为气体分离设备,其气体产品在许多行业内作为重要的生产辅助原料使用。其生产过程以空气为原料,采用深冷技术,利用各组分沸点的不同,通过精馏,最终分离出氧、氮、氩。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负荷常常需要配合下游用户的氧气需求量而进行频繁调整,同时受生产工艺和其他扰动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控制变量较多,生产过程较难控制。针对以上两套装置的生产过程,工业实践表明采用传统的单回路PID控制策略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针对实际工业过程需求,本文研究了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以及空分装置的先进控制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甲烷氯化物和空分的实际生产装置,分析生产工艺和现场生产情况,确定先进控制目标、实施范围、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案。对实际生产装置实施阶跃响应测试,收集、处理并分析测试数据。建立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和空分装置的控制模型,为先进控制的实施奠定基础;(2)基于先进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案,利用已建立的控制模型,运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开发了甲烷氯化物及空分装置先进控制系统,通过工业实践证明了所开发的先进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先进控制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使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多变量先进控制工业应用软件,同时进行了先进控制软件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4)针对先进控制中出现的模型失配和被控系统进入稳态后的优化问题,提出基于相关积分优化的方法,实现先进控制实施过程中稳态的在线实时优化。利用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的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陈杰,赵众[9](2017)在《自适应扰动估计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当系统扰动与调优变量相关时,在迭代优化的过程中,目标函数难以收敛到最优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用于稳态操作调优.基于数据驱动稳态模型,构造了自适应扰动估计器用来估计扰动均值,对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得到的调优变量梯度均值进行补偿,并修正调优变量,确保目标函数在调优的过程中收敛于最优值.仿真对比及工业应用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杰[10](2017)在《相关积分的实时优化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对于化工过程,针对化工工艺的改进与针对生产过程的稳态优化是两种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前者从化工工艺的角度,通过对工艺不断的摸索,然后对装置的升级改造,由此带来的理想改进对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巨大的。但是从成本上来考虑,首先,化工工艺的摸索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工艺人员和科研人员等长期的经验积累与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对装置的升级改造带来的成本增加往往也是巨大的。而相比于工艺的改进,对生产过程的稳态优化,则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手段。他不需要对生产工艺的的深入理解,并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生产设备的条件下,仅仅通过改变稳态工作点的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并且应用价值很高的技术手段。相关积分优化作为一种稳态优化的方法,已经不少的前人对其的过程优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功案例。它具有以下的有点:不需要建模便可以进行优化;对噪声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很强的鲁棒性;可以进行在线优化。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摸索,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述:首先,本文就相关积分的原理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积分的算法实现,包括递推算法的实现、梯度估计方法以及调优算法进行了说明。其次,针对相关积分的应用型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针对传统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在非线性非高斯过程的情况下的局限性:首先,采用了Volterra级数作为数学工具,对非线性情况下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其次,针对扰动项与调优变量相关的情况,构造了自适应扰动估计器用来估计扰动均值,对最小二乘方法计算得到的调优变量梯度均值进行补偿,并修正调优变量,确保目标函数在调优的过程中收敛于最优值。再次,应用研究作为本文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主要针对甲烷氯化物的多氯化反应器的操作优化进行研究,包括以模拟软件中连续搅拌反应器模块为反应器模型的仿真研究,以及针对氟化公司的生产装置中的多氯化反应器的工业应用研究。最后,以相关积分原理为基础,开发了 CIM-Tuner多变量优化控制系统,文中对其进行了介绍,包括:系统配置,通讯方案,软件结构,以及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
二、国内外甲烷氯化物工业状况及其差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甲烷氯化物工业状况及其差距(论文提纲范文)
(1)CMS多氯化反应器的模拟与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甲烷氯化物合成工艺介绍 |
1.1.1 甲烷热氯法 |
1.1.2 甲醇氢氯化工艺 |
1.1.3 一氯甲烷深度多氯化工艺 |
1.2 我国CMS多氯化工艺发展状况 |
1.3 鼓泡塔反应器特性与CFD在鼓泡塔中应用 |
1.3.1 鼓泡塔反应器的简介 |
1.3.2 CFD简介 |
1.3.3 气液两相数值模拟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
2.1 CMS多氯化反应的具体工艺与工况分析 |
2.2 内构件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2.1 气体分布器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2.2 换热装置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3 反应工况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3.1 反应温度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3.2 反应压力对一氯甲烷转换率影响分析 |
2.4 其他因素对一氯甲烷转化率影响分析 |
2.5 液相氯化反应器设计参数设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MS多氯化反应器的设计 |
3.1 CMS多氯化反应器总体结构 |
3.2 气体分布器方案设计 |
3.2.1 分布器的设计 |
3.2.2 分布器的参数的确定 |
3.3 CMS多氯化反应器换热装置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MS多氯化反应器换热盘管模拟与优化设计 |
4.1 换热盘管的控制方程 |
4.2 盘管的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4.2.1 盘管的物理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4.2.2 盘管网格划分方案及边界条件 |
4.2.2.1 盘管网格划分方案 |
4.2.2.2 盘管的边界条件 |
4.3 换热盘管速度场研究分析 |
4.3.1 圆管型换热盘管速度场分析 |
4.3.2 三叶型换热盘管速度场分析 |
4.3.3 水滴型换热盘管速度场分析 |
4.4 盘管温度场及PEC指数研究分析 |
4.4.1 圆管型换热盘管温度场分析 |
4.4.2 三叶型换热盘管温度场分析 |
4.4.3 水滴型换热盘管温度场分析 |
4.5 不同类型盘管的换热性能对比分析 |
4.5.1 反应器压力与阻力系数对比分析 |
4.5.2 反应器温度与努赛尔数对比分析 |
4.5.3 PEC指数对比分析 |
4.6 CMS多氯化反应器换热盘管优化设计 |
4.6.1 水滴型换热盘管尺寸参数的确定 |
4.6.2 水滴型换热盘管缠绕方式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体分布器对转化率影响模拟及结构优化 |
5.1 气体分布器对转化率影响模拟 |
5.1.1 气体分布器的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5.1.2 气体分布器的基本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5.1.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5.2 分布器对转换率影响分析 |
5.2.1 不同时刻轴截面气含率对比分析 |
5.2.2 气体分布器对不同高度处径向气含率影响分析 |
5.2.3 分布器对反应器中压降影响分析 |
5.2.4 分布器对反应器中温度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 |
1.1.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产量 |
1.1.2 固体废弃物的组分特征 |
1.1.3 固体废弃物热处置方法 |
1.2 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技术 |
1.2.1 气化炉型影响 |
1.2.2 运行工况影响 |
1.2.3 协同作用机制 |
1.2.4 污染物控制 |
1.3 新型协同气化方案研究现状 |
1.3.1 气化和合成气净化一体化 |
1.3.2 热解和气化集成 |
1.3.3 气化和燃烧集成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基础特性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2.1.2 实验原料预处理 |
2.2 三段式协同气化装置介绍 |
2.3 测试方法及实验工况 |
2.3.1 热重分析法 |
2.3.2 氯元素测定法 |
2.3.3 气相色谱分析 |
2.3.4 固相热解焦炭分析 |
2.4 主要产物产率分析 |
2.5 主要影响因素 |
2.5.1 热解温度的影响 |
2.5.2 空气当量比的影响 |
2.5.3 还原温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对生活垃圾热解焦炭反应活性和焦炭结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物料准备 |
3.1.2 实验样品制备方法 |
3.2 无机氯对焦炭结构和活性影响机理 |
3.2.1 焦炭微观结构分析 |
3.2.2 焦炭反应活性分析 |
3.2.3 焦炭碳结构分析 |
3.3 有机氯对焦炭结构和活性影响机理 |
3.3.1 焦炭氧化反应活性 |
3.3.2 焦炭结构SEM分析 |
3.3.3 焦炭结构拉曼分析 |
3.4 不同组分废弃物的交互影响 |
3.4.1 焦炭能谱分析 |
3.4.2 焦炭活性分析 |
3.4.3 焦炭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焦油及氯化氢协同脱除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4.1.2 测试方法及条件 |
4.2 焦油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分析 |
4.2.1 焦油含量分析 |
4.2.2 还原温度的影响 |
4.3 氯化氢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分析 |
4.3.1 HCl含量分析 |
4.3.2 还原段煤焦吸附HCl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装置及过程 |
5.1.2 二恶英采样方法及实验物料制备 |
5.1.3 二恶英预处理及测试方法 |
5.2 二恶英浓度和毒性当量分析 |
5.2.1 还原温度的影响 |
5.2.2 煤焦和稻壳焦的对比 |
5.3 二恶英同系物分布 |
5.3.1 毒性当量分布 |
5.3.2 氯酚前驱物在还原段生成二恶英机理分析 |
5.3.3 二恶英浓度分布 |
5.3.4 PCDF/PCDD及氯化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段式生活垃圾协同气化工艺流程设计 |
6.1 工艺流程设计 |
6.1.1 处理对象 |
6.1.2 装置介绍 |
6.1.3 流程方法 |
6.2 设备平台介绍 |
6.2.1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设备 |
6.2.2 智能炉排垃圾热解焚烧设备 |
6.2.3 循环流化床垃圾气化焚烧设备 |
6.2.4 生活垃圾催化还原设备 |
6.3 技术可行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研究总结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作者简历 |
(3)印染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与氯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概况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性质 |
1.1.2 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组成分析 |
1.2 可吸附有机氯化物(AOCl)的研究进展 |
1.2.1 AOCl简介 |
1.2.2 环境中AOCl的研究 |
1.3 氯苯类化合物(CBs)的研究进展 |
1.3.1 CBs简介 |
1.3.2 环境中CBs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印染废水取样 |
2.1.1 印染废水处理厂地理位置 |
2.1.2 印染废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和取样点 |
2.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3 水样采集及预处理 |
2.4 样品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方法 |
2.4.1 测定AOCl的前处理方法 |
2.4.2 AOCl的 IC分析方法 |
2.4.3 测定CBs的前处理方法 |
2.4.4 CBs的GC分析方法 |
2.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 |
第三章 印染废水中AOCl的污染状况分析 |
3.1 印染废水水质有机物含量基本指标 |
3.2 印染废水中AOCl的来源及处理工艺 |
3.2.1 AOCl在印染废水中的来源 |
3.2.2 处理AOCl的常用工艺 |
3.3 水相中AOCl吸附方法的优化选择 |
3.3.1 常用吸附方法的比较 |
3.3.2 石墨化碳黑吸附 |
3.4 印染废水中AOCl的污染特征 |
3.4.1 AOCl的污染水平 |
3.4.2 各单元AOCl的去除效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染废水中CBs的污染状况分析 |
4.1 CBs的污染水平 |
4.2 进水和出水中CBs组成分布特征 |
4.3 各单元CBs的去除特性 |
4.4 CBs的生态风险评估 |
4.4.1 CBs的水环境影响程度(AS)评估 |
4.4.2 CBs的风险商(RQs)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辽宁某工业园区地下水风险评估与污染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污染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下水类型 |
2.2.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2.4 地下水流向 |
第3章 地下水质量评价 |
3.1 工业园区概况 |
3.2 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监测 |
3.2.1 地下水监测指标的确定 |
3.2.2 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 |
3.3 评价方法对比 |
3.4 地下水质量分类和标准 |
3.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
3.4.2 地下水质量指标限值 |
3.5 单指标联合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法 |
3.5.1 方法介绍 |
3.5.2 结果与分析 |
3.5.3 地下水质量分布 |
3.6 主成分分析法 |
3.6.1 方法介绍 |
3.6.2 主成分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4.1 地下水污染评价 |
4.1.1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 |
4.1.2 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 |
4.1.3 评价结果分析 |
4.2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模型 |
4.2.2 评价标准 |
4.2.3 评价结果 |
4.2.4 贡献率计算 |
4.2.5 结果分析 |
4.2.6 健康风险趋势模拟 |
4.3 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 |
5.1 GMS简介 |
5.2 模型建立 |
5.2.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建立 |
5.2.2 空间离散和时间离散 |
5.2.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5.2.4 参数的选取 |
5.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5.4 地下水污染溶质运移模型建立 |
5.5 MT3DMS模拟结果 |
5.6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学与配位化合物 |
1.1.1 配位化学的定义与发展简史 |
1.1.2 配位化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
1.1.3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
1.1.4 配位化学的应用 |
1.2 配位化学在几类氮族元素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1.2.1 含有机氮化合物 |
1.2.2 有机锑配合物 |
1.2.3 有机铋配合物 |
1.3 本文的立题依据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位辅助铜(II)催化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C(sp~3)-H/N-H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含配位辅助基团的P(O)NH原料的合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反应机理研究 |
2.3.3 反应机理推测 |
2.3.4 底物拓展与醋酸副产物反馈效应广适性探究 |
2.3.5 方法论的应用拓展 |
2.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单晶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位辅助铜(0)促进P(O)NH化合物和芳硼酸的C(sp~2)-N交叉偶联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磷酰胺原料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最优反应条件的探究 |
3.3.2 反应机理研究 |
3.3.3 反应机理推测 |
3.3.4 底物拓展 |
3.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分子内N→Sb配位键的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路易斯酸催化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含分子间N→Sb配位键的环状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3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路易斯酸强度测试 |
4.2.4 有机锑(Ⅲ)催化胺、醛、酮的区域选择性Mannich反应 |
4.2.5 有机锑(Ⅲ)催化醛、酮的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 |
4.2.6 有机锑(Ⅲ)催化醛、胺、炔的芳构化反应 |
4.2.7 有机锑(Ⅲ)催化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 |
4.2.8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E型 α,β-不饱和酮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2.9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2,4-二芳基喹啉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2.10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β-氨基醇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4.3.2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路易斯酸强度测试 |
4.3.3 有机锑(Ⅲ)催化胺、醛、酮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 |
4.3.4 有机锑(Ⅲ)催化醛、胺、炔芳构化反应 |
4.3.5 有机锑(Ⅲ)催化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 |
4.3.6 构-效关系研究 |
4.3.7 有机锑(Ⅲ)氟化物Sb4 的拓展应用探究 |
4.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元素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分子内N→Sb配位键有机锑(Ⅲ)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含分子间N→Sb配位键的环状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合成 |
5.2.3 抗肿瘤活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2 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5.3.3 细胞死亡方式的检测 |
5.3.4 乳酸脱氢酶释放的检测 |
5.3.5 台盼蓝排斥实验 |
5.3.6 活性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分子内配位键的有机铋(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含分子内配位键的有机铋(Ⅲ)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6.2.3 抗肿瘤活性研究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6.3.2 细胞生长抑制率测试 |
6.3.3 细胞形态学研究 |
6.3.4 配合物对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 |
6.3.5 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6.4 配合物的熔点、核磁、元素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目录 |
附录C 关键配合物与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
附录D 部分产物的NMR谱图 |
致谢 |
(6)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生成及燃烧产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C4烷基化反应 |
1.2 传统烷基化工艺 |
1.2.1 硫酸法烷基化工艺[9] |
1.2.2 氢氟酸法烷基化工艺[9] |
1.3 固体酸烷基化工艺 |
1.4 离子液体烷基化技术 |
1.4.1 氯铝酸离子液体C4烷基化的研究 |
1.4.2 复合离子液体C4烷基化的研究 |
1.5 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鉴定 |
1.6 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中氯化物的来源 |
1.7 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1.8 Aspen Plus在复杂反应体系模拟中的应用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含量分析及形态鉴定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烷基化油水含量的测定 |
2.3.2 烷基化油的总氯含量测定 |
2.3.3 烷基化油中无机氯含量的测定 |
2.3.4 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定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
2.4 C4烷基化油的基本物性 |
2.5 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定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
2.5.1 有机氯化物标准溶液的气相色谱分析 |
2.5.2 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定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的生成反应热力学计算 |
3.1 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有机氯化物的生成 |
3.2 烷基化反应体系独立反应的确定 |
3.3 反应体系中独立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3.1 在常压指定温度条件下各独立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3.2 0.4 MPa条件下各独立反应的平衡常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燃烧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4.1 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燃烧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 |
4.2 反应体系中独立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4.2.1 标准压力下各气体组分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4.2.2 恒温条件下气体组分随压力变化的热力学函数计算 |
4.2.3 独立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灵敏度分析 |
5.1 Aspen Plus模拟流程示意图 |
5.1.1 烷基化反应工艺流程模拟 |
5.1.2 烷基化油燃烧过程模拟 |
5.2 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反应平衡组成的灵敏度分析 |
5.2.1 温度及压力的灵敏度分析 |
5.2.2 HCl的初始组成的灵敏度分析 |
5.2.3 初始烷烯摩尔比的灵敏度分析 |
5.3 离子液体烷基化油燃烧产物的平衡组成的灵敏度分析 |
5.3.1 温度及压力的灵敏度分析 |
5.3.2 空燃质量比的灵敏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氯化氢气体 |
1.2.1 含C_2H_2杂质HCl尾气的来源 |
1.2.2 含乙炔HCl尾废气气国内生产现状 |
1.3 含乙炔HCl尾气处理现状 |
1.4 电子工业用氯化氢生产方法 |
1.4.1 原料合成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
1.4.2 尾气吸附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
1.4.3 尾气连续精馏法制备电子级氯化氢 |
1.4.4 国内外电子级氯化氢制备进展 |
1.5 催化剂及其活性炭载体 |
1.5.1 汞及其氯化物催化剂的特点 |
1.5.2 汞催化剂现状及发展策略 |
1.5.3 低汞催化剂开发及汞污染控制 |
1.6 汞催化剂活性炭载体 |
1.6.1 载体活性炭孔结构调节 |
1.7 汞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
1.8 本论文研究主要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载体活性炭、低汞催化剂制备所用试剂、仪器设备和方法 |
2.1.1 实验原料及所用设备 |
2.1.2 活性炭载体及低汞催化剂制备方法 |
2.2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反应产物组分分析 |
2.2.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2.2 反应产物组分分析 |
2.3 活性炭载体及催化剂表征技术 |
2.4 活性炭性载体性能测定 |
2.4.1 亚甲基蓝吸附量测定 |
2.4.2 碘吸附量测定 |
2.4.3 四氯化碳吸附率测定 |
2.4.4 活性炭强度测定 |
2.4.5 活性炭活化收率测定 |
2.5 电子级氯化氢产品的分析 |
2.5.1 产品DID色谱分析方法 |
2.5.2 水分杂质分析方法 |
2.5.3 产品杂质稳定性分析 |
第三章 低汞负载量载体设计及制备 |
3.1 配煤比例的影响 |
3.1.1 原煤的分析 |
3.1.2 活性炭载体的制备 |
3.1.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1.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3.1.5 亚甲基蓝吸附结果及分析 |
3.1.6 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1.7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 炭化温度的影响 |
3.2.1 活性炭载体的制备 |
3.2.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2.3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3.2.4 亚甲基蓝吸附结果及分析 |
3.2.5 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2.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3 KOH比例的影响 |
3.3.1 活性炭的制备 |
3.3.2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3.3.5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3.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4 活化温度的影响 |
3.4.1 活性炭的制备 |
3.4.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4.3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4.4 活性炭收率及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5 活化时间的影响 |
3.5.1 活性炭的制备 |
3.5.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3.5.3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5.4 活性炭收率及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6 辅助活化剂Fe_3O_4的影响 |
3.6.1 活性炭的制备 |
3.6.2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3.6.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 |
3.6.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3.6.5 亚甲基蓝、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结果及分析 |
3.6.6 活性炭强度测定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 |
4.1 活性炭载体的影响 |
4.1.1 活性炭载体的选择 |
4.1.2 低汞催化剂的制备 |
4.1.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4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5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6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4.1.7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1.8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 添加辅助剂KCl的影响 |
4.2.1 含添加剂低汞催化剂的制备 |
4.2.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4.2.3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4.2.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4.2.5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4.2.6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7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 分步浸渍氯化汞的影响 |
4.3.1 催化剂的制备 |
4.3.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4.3.3 XRD表征结果及分析 |
4.3.4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4.3.5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4.3.6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3.7 催化剂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催化剂反应条件的研究 |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2 反应空速的影响 |
4.4.3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失活催化剂的原位及体外补汞再生 |
5.1 部分失活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5.1.1 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
5.1.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5.1.3 SEM表征结果及分析 |
5.1.4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5.1.5 FT-IR表征结果及分析 |
5.2 部分失活催化剂的原位再生、表征及活性评价 |
5.2.1 催化剂的原位再生及傅里叶红外谱图 |
5.2.2 再生催化剂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
5.2.3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5.2.4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5.2.5 再生后催化剂活性、寿命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部分失活催化剂再生条件的研究 |
5.3.1 再生温度的影响 |
5.3.2 氯化氢空速的影响 |
5.3.3 再生时间的影响 |
5.4 完全失活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5.4.1 EDS表征结果及分析 |
5.4.2 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5.4.3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5.5 完全失活催化剂的体外再生、表征及活性评价 |
5.5.1 氯化氢再生后EDS表征 |
5.5.2 氯化氢再生后N_2吸脱附表征结果及分析 |
5.5.3 TG表征结果及分析 |
5.5.4 体外补汞后催化剂活性及寿命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汞催化剂工业制备及反应-精馏工业化集成 |
6.1 高中孔率活性炭的工业化制备 |
6.1.1 配煤及磨粉工序 |
6.1.2 煤粉混捏、成型工序 |
6.1.3 炭化工序 |
6.1.4 活化工序 |
6.2 低汞催化剂的工业化制备 |
6.3 精馏系统的理论模拟 |
6.3.1 物性方法的选择 |
6.3.2 氯化氢原料组成分析 |
6.3.3 工艺流程模拟 |
6.3.4 精馏设计产能及杂质指标 |
6.4 脱轻精馏系统设计 |
6.4.1 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
6.4.2 进料板位置的影响 |
6.4.3 进料原料温度的影响 |
6.4.4 回流-进料比的影响 |
6.4.5 脱轻精馏系统的参数优化 |
6.5 脱重精馏系统设计 |
6.5.1 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
6.5.2 进料板位置的影响 |
6.5.3 回流比的影响 |
6.6 尾废气工业化制备微纳电子用氯化氢 |
6.6.1 工业化流程及设备控制 |
6.6.2 反应工艺开车准备 |
6.6.3 精馏系统操作 |
6.7 氯化氢产品质量分析 |
6.7.1 产品杂质组分稳定性分析 |
6.7.2 化学组分杂质使用模拟分析 |
6.7.3 电子级氯化氢销售市场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和空分装置的先进控制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先进控制概述 |
1.2.1 先进控制的概念及特点 |
1.2.2 MPC概述 |
1.2.3 MPC的基本原理 |
1.2.4 预测控制相关算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预测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
1.3.2 CMS生产工艺的发展及生产装置的现状 |
1.3.3 ASU生产装置的发展及现状 |
1.4 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的先进控制 |
2.1 甲烷氯化物及其生产工艺 |
2.1.1 甲烷氯化物的性质及用途 |
2.1.2 甲烷氯化物生产工艺 |
2.2 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 |
2.2.1 工业生产流程简述 |
2.2.2 甲醇氢氯化单元 |
2.2.3 多氯化单元 |
2.2.4 精馏单元 |
2.3 先进控制的目标 |
2.3.1 生产装置的控制目标 |
2.3.2 先进控制的实施范围 |
2.3.3 精馏塔控制 |
2.3.4 系统辨识 |
2.3.5 软测量技术 |
2.4 先进控制方案 |
2.4.1 先进控制方案设计 |
2.4.2 软测量模型 |
2.5 先进控制模型 |
2.5.1 装置阶跃响应测试 |
2.5.2 先进控制模型 |
2.6 先进控制应用 |
2.6.1 操作界面 |
2.6.2 应用效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分装置的先进控制 |
3.1 空分工艺及装置 |
3.1.1 空分原理及工艺简介 |
3.1.2 存在问题及生产需求 |
3.2 先进控制的目标 |
3.2.1 生产装置的控制目标 |
3.2.2 先进控制的实施范围 |
3.3 控制策略及先进控制方案 |
3.3.1 自动变负荷策略及控制 |
3.3.2 分馏塔先进控制方案设计 |
3.4 先进控制模型 |
3.4.1 装置阶跃响应测试 |
3.4.2 先进控制器模型 |
3.5 先进控制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进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4.1 先进控制系统的算法 |
4.1.1 多输入多输出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
4.1.2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参数设置 |
4.2 先进控制软件设计与开发 |
4.2.1 先进控制系统结构 |
4.2.2 软件功能介绍 |
4.3 先进控制软件的应用 |
4.3.1 软件操作说明 |
4.3.2 软件实际应用 |
4.4 先进控制系统的改进 |
4.4.1 先进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4.2 基于相关积分的稳态优化方法 |
4.4.3 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在先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相关积分的实时优化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积分方法的提出 |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关积分方法的研究 |
1.3.2 非线性非高斯过程的动态优化 |
1.3.3 氯甲烷多氯化工业反应器的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二章 非线性系统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 |
2.1 引言 |
2.2 生产过程的操作优化问题 |
2.2.1 一般操作优化问题 |
2.2.2 稳态操作优化问题 |
2.3 相关积分的稳态调优方法 |
2.3.1 相关积分的基本原理 |
2.3.2 相关积分的递推算法 |
2.3.3 梯度估计及调优算法 |
2.3.4 与传统优化方法的对比 |
2.4 非线性动态过程的连续调优 |
2.4.1 Volterra级数的非线性系统分析 |
2.4.2 非线性动态过程的相关积分方法 |
2.4.3 相关积分优化方法的仿真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扰动估计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针对扰动项问题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研究 |
3.2.1 相关积分中的扰动项问题 |
3.2.2 基于自适应扰动估计的相关积分方法 |
3.2.3 改进的相关积分方法的系统仿真研究 |
3.3 多氯化反应器的工业应用研究 |
3.3.1 多氯化反应器的工艺介绍 |
3.3.2 基于相关积分的多氯化反应器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CIM-Tuner多变量优化控制系统 |
4.1 引言 |
4.2 系统配置与通讯方案 |
4.3 软件结构与模块介绍 |
4.3.1 系统软件框架总图与模块说明 |
4.3.2 Wisdom-Controller多变量优化控制器 |
4.3.3 OPC-Client通讯组件 |
4.3.4 RQE-Toolkit软测量组件 |
4.4 CIM-Tuner优化控制器的应用仿真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国内外甲烷氯化物工业状况及其差距(论文参考文献)
- [1]CMS多氯化反应器的模拟与结构设计[D]. 宋泽康. 淮阴工学院, 2021
- [2]三段式固体废弃物协同气化的研究[D]. 胡斌航. 浙江大学, 2020(07)
- [3]印染废水中可吸附有机氯化物与氯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研究[D]. 袁祎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4]辽宁某工业园区地下水风险评估与污染模拟预测研究[D]. 殷实. 沈阳大学, 2020(08)
- [5]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 雷健. 湖南大学, 2019
- [6]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油中有机氯化物的生成及燃烧产物分析[D]. 常岳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化工尾废气制备电子气体低汞催化剂研究及系统工业应用[D]. 江罗.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8]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和空分装置的先进控制开发及应用[D]. 于振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
- [9]自适应扰动估计的相关积分优化方法及应用[J]. 陈杰,赵众.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7)
- [10]相关积分的实时优化方法与应用[D]. 陈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