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椹饮料研制和开发”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冀冰聪,杜婷[1](2021)在《桑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桑椹花青素是从桑椹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该文对桑椹花青素的组成、生理作用、提取方法、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桑椹花青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桑椹花青素及其他天然色素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开发新型桑椹花青素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何梦秀,秦和生,谢振奖,张志林,李家文,毛凤玲[2](2021)在《桑椹发酵饮料工艺优化》文中认为以新鲜桑椹、柠檬、糖、蜂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然发酵研制桑椹发酵保健饮料。以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制备桑椹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新鲜大10桑椹、柠檬和红糖质量比20∶2∶5,在30℃避光条件下自然发酵100 d。得到的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黄酮质量浓度为912.45μg/mL,多酚质量浓度为266.41μg/mL,其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综合评分为92.44分。该结果可为桑椹发酵饮料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杨文君[3](2020)在《酿酒酵母固定化及其对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桑椹是桑科植物桑树的复果,富含多种营养和功能成分,其所含的花色苷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视力、促进肠道菌群多样性等功能。但是在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失,影响了桑椹果酒的色泽和保健价值。因此,如何降低桑椹发酵果酒的花色苷损失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将传统酿酒酵母细胞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酵母发酵对花色苷降解的影响,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以果酒中花色苷保留率为筛选指标,从多种材料中筛选并确定了琼脂作为酿酒酵母的最优固定化载体,进行桑椹果酒发酵后,固定化酵母组比游离酵母组的花色苷含量提高了36.57%,其最终花色苷的保留率为61.43%。经扫描电镜观察可知琼脂易于吸附酵母,并能提供酵母生长空间,固定化对酵母细胞的毒害作用较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对琼脂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效果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适固定化条件,最适条件下发酵所得的果酒中花色苷的保留率为64.95%。经反复分批发酵试验后发现,固定化酵母组花色苷的保留率显着高于游离酵母组,在连续发酵六批次后,固定化酵母组花色苷保留率约为第一批次的91.80%,而游离组仅为第一批次的77.30%。研究了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生成以及花色苷的降解变化,同时对酵母中起花色苷降解作用的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离酵母发酵产酒精速度和花色苷降解速度均快于固定化酵母组。酵母中β-葡萄糖苷酶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结构上。利用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了固定化酵母发酵桑椹果酒时的蛋白质表达,结果表明,在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的发酵液(A)中共有差异表达蛋白25种,其中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有21种和4种,在不含C3G的发酵液(B)中共有差异表达蛋白129种,其中上调表达和下调表达的蛋白质分别有20和109种。发酵液A和发酵液B中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分别为丙酮酸代谢和碳代谢。NCP1和GAS1是两种潜在的在桑椹果酒发酵降解花色苷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王亚男[4](2020)在《寒地桑葚山葡萄复合饮料的制备及花青素的分离》文中研究说明桑葚果肉嫩而多汁,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具有抗衰老、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研究为解决桑葚饮料口味单一且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利用寒地桑葚“龙桑1号”(Morus abla L.cv.Longsang 1)和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为原料进行复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加入山葡萄前后饮料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检测。优化实验获得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桑葚汁含量为14.18%,山葡萄汁含量为10.63%,加糖量为8.0%。与桑葚饮料相比,复配后的饮料风味、口感良好、营养丰富,且制作成本降低。进一步的成分分析表明,复合饮料中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分别减少0.17%和0.14%,p H降低0.96,可溶性固形物增加3.4%,粘度下降0.93g.s,Na元素含量减少0.11 mg。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山葡萄前后饮料在口感上有明显差异,且复合饮料的酸味明显增强。GC-M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饮料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二酸乙酯、十六酸乙酯、十六酸甲酯和十八-9,12-二烯酸乙酯,这些物质会赋予饮料果香、花香气味和奶油香味。通过GC-IMS技术分析饮料的挥发性有机物,结果表明两款饮料的风味差异显着,复合饮料中的庚醛、己醛、丁醛、苯甲醛、2-庚酮、2-戊酮、丙酮、羟基丙酮、6-甲基-5-庚烯-2-酮、环己烯-2-酮、乙醇、香茅醇、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糠醛等物质的含量较高,赋予复合饮料青香、果香、新鲜玫瑰气味,使复合饮料口感更好。复合饮料花青素含量明显高于桑葚饮料,经p H示差法测得两款饮料花青素产含量分别为16.22±0.004 mg/100g和8.66±0.002 mg/100g。饮料花青素粗提液抗氧化性检测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抗氧化性强于桑葚饮料。该复合饮料的研制能充分利用在寒地环境下生长的桑葚与山葡萄资源,改善桑葚饮料的口味和风味,提升桑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马胜梅[5](2020)在《益生菌混菌发酵高酸度桑椹果醋的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桑椹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良好保健功能,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水果。以桑椹为原料加工酿制的桑椹果醋,不但保留了桑椹本身的营养价值,而且色泽鲜亮、风味独特,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基于课题组筛选出的醋酸菌HSMC-9,首先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其次,为使桑椹果醋口感更丰富,增加苹果乳酸菌发酵阶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采用不同杀菌方式处理桑椹果醋,探究其对果醋品质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探究不同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醋酸菌HSMC-9收获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离心条件为6000 rpm、15 min;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冻干粉存活率与保护剂参数间的数学回归模型,根据生产的可操作性,确定脱脂奶粉浓度12.1%、麦芽糊精浓度12.0%、蔗糖浓度11.0%;以冻干粉存活率为指标,确定了菌泥与复合冻干保护剂混合比例为1:1.5,醋酸菌HSMC-9冻干粉的保藏温度为-20℃。(2)以感官评分为指标,比较乳酸菌发酵工艺中不同菌种(Vege 081乳酸菌、SH-470乳酸菌、KL 47乳酸菌和植物乳杆菌)以及苹果汁与桑椹汁的混合比例对桑椹果醋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乳酸菌菌种为SH-470乳酸菌,苹果汁与桑椹汁最佳混合比例为2:8;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椹果醋发酵工艺,且根据生产的可操作性,最终确定乳酸菌接种量1.0%、乳酸菌发酵时间44.0 h、苹果乳酸菌发酵添加量为15.3%。(3)采用热处理、微波杀菌、超高压技术三种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进行处理,经杀菌后均符合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桑椹果醋经超高压处理后,其总酸含量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经热处理和微波杀菌处理后,其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铁还原力均显着下降(P<0.05);经超高压处理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多酚含量、总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着性变化(P>0.05),特征香气物质含量显着增加。其中,经HHP 500、HHP 600处理后的桑椹果醋铁还原力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变化(P>0.05)。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桑椹果醋的酚酸含量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其中HHP 500条件下处理桑椹果醋其对羟基苯甲酸类、对羟基肉桂酸类、总酚酸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分别减少了6.16%、11.27%、7.81%。从桑椹果醋营养和风味物质保留方面看,HHP 500条件下处理的桑椹果醋较佳。
徐伟芳[6](2020)在《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或白椹病,是一种侵染果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染病桑果的病症差异,可将该病害分为肥大性桑椹菌核病、小粒性桑椹菌核病和缩小性桑椹菌核病。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侵染循环基本一致,该病在我国重庆、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发生,染病桑果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给果桑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导致其有效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亦会威胁桑椹食用安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控将有利于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亦可为其他桑树病害防控提供新策略。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桑树中寻获一株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潜能的内生芽孢杆菌7PJ-16(前期研究鉴定其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和侵染定植实验,评估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潜力;并在优化7PJ-16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大量制备菌悬液和活性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田间防病与温室促生效果;进而基于对7PJ-16菌株的全基因组和互作转录组分析,挖掘并验证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功能基因,最终结合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与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系统揭示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利用目标菌株生物防治桑椹菌核病需确保其使用安全。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通过灌胃与肌肉注射两种接种方式处理小鼠后,所有小鼠均生长良好,且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液常规指标与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将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处理的桑叶饲养家蚕,均未引起家蚕中毒死亡,且各处理组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蚕茧经济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及其发酵上清液均不影响小鼠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宿主植物中有效定植将有利于生防菌更好地发挥防病促生作用。Bacillus sp.7PJ-16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运动性,这使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定植潜能。利用pGFP22质粒电转化7PJ-16菌株,成功获得与野生型7PJ-16菌株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及氯霉素抗性标记的芽孢杆菌7PJ-16/gfp菌株。通过镜检观察浸根接种7PJ-16/gfp菌株的桑苗发现,接种1天后,该标记菌株在根尖、侧根、根毛等位点吸附和大量聚集,此时的菌体主要存在于根部侵染点的外表皮处;接种2-7天后,细菌逐渐向内表皮及维管组织中定植,在细胞内呈分散或聚集状分布;接种14-16天后,完成根部定植的菌体通过木质部导管向茎中迁徙,并于接种20天后,成功定植在叶片细胞间隙与叶脉中。进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含氯霉素平板上定量分析7PJ-16/gfp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内的消长动态。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在浸根处理的桑苗根、茎、叶,以及田间单独喷菌处理的花(果)部位均具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显微观察及重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sp.7PJ-16可在桑根、茎、叶和花(果)中实现成功定植。进一步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在2015与2016年冬季、春季、秋季(共计六个季节),从四个果桑品种(川桑7637、长果桑、红果2号及新伦教)茎部中共分离获得608株内生细菌分离株。不同季节桑树内生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在连续两年各季节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尤以2016年冬季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最多,占该季节细菌总分离株的37.21%;同时Bacillus spp.的种群分布对宿主品种无明显偏好性,为多个品种果桑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能够长期以较高丰度稳定存在于不同品种的果桑体内。2.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为给后续室内抑菌和室外田间生防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Bacillus sp.7PJ-16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发酵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蛋白胨0.5%、硫酸铵0.75%、麦芽糖3%、Na2HPO4 0.3%、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4%、装瓶量为30%、发酵时间为120 h。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利于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Bacillus sp.7PJ-16,收获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和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7PJ-16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明显抑制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及孢子活力等菌核病原菌生长过程;与清水对照相比,经生防菌处理的桑园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显着升高,厚壁菌门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亦有上升趋势,且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生防菌的土壤菌群结构更加稳定。连续两年的田间生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均能不同程度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其中施用3次1.0×109 CFU/mL菌悬液处理组的田间防效最高(90.84%),其防效甚至稍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90.52%),且该处理组对桑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催熟作用。温室浸种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对桑种萌芽和桑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1.0×106CFU/mL的菌悬液和100倍稀释的发酵上清液能显着提升桑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其对桑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Bacillus sp.7PJ-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是由一条大小4.2 M的环形染色体以及两个内生质粒构成。基于芽孢杆菌近缘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前期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的7PJ-16菌株重新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更名为B.subtilis 7PJ-16。基因功能注释和次生代谢产物预测结果显示,7PJ-16菌株基因组中包含6个与抑菌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以及19个与促生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铁载体、吲哚乙酸等生防相关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该菌株基因组中亦发现21个与侵染定植过程(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挖掘生防相关基因及阐明B.subtilis 7PJ-16菌株与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PZ-2、Scleromitrula shiraiana SXSG-5)之间的互作过程,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防细菌与病原真菌分别进行原核和真核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原核转录组数据发现,病原菌生长导致拮抗细菌的鞭毛组装和驱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但其诱导了丰原素、铁载体、溶杆菌素等多种生防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在真核转录组中,经拮抗细菌生物胁迫后,病原真菌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多数表达上调,而其细胞壁组分合成(e.g.,几丁质)、植物胞壁降解酶代谢(e.g.,果胶酶、纤维素酶)、黑色素合成等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显着表达下调。基于7PJ-16菌株组学研究中挖掘到的大量生防相关基因,本研究从该菌株基因组中成功筛选和克隆到13个关键生防基因,其中包含5个表面活性素合成相关的基因(srfAA、srfAB、srfAC、srfAD、sfp)、7个溶杆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acA、bacB、bacC、bacD、bacE、bacF、bacG)以及1个丰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fen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与丰原素(fenE)和溶杆菌素(bacG)合成相关的两个生防基因,获得稳定转化子?FenE和?BacG,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结合生防相关基因的分析与功能验证,为进一步揭示B.subtilis 7PJ-16产生的生防相关代谢物,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其活性发酵上清液中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该活性发酵上清液对高温、酸碱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基于活性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设计纯化策略,通过追踪抑菌活性,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7PJ-16活性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环二肽cycle(Pro-Phe)等6个单体III小分子物质;并利用酸沉淀与甲醇抽提相结合的方法,从7PJ-16发酵液中获得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脂肽粗提物,经HPLC半制备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中包含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两种脂肽抗生素,这与前文功能基因分析验证的结果一致。此外,7PJ-16菌株还可产生铁载体、植物外源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促生相关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基因功能的分析验证及代谢物等层面,明确了拮抗作用与促生作用是桑树内生B.subtilis 7PJ-16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菌株安全性能高,定植能力强,可通过产生表面活性素、丰原素、二肽小分子物质(环二肽和溶杆菌素)等多种抗生素来抑制桑椹菌核病原菌生长,进而在田间成功防控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铁载体等促进桑种萌发和桑幼苗生长,从而来提升宿主系统抗性间接减少病害发生。论文研究取得的相关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生物防治奠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亦可为其他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刘秉坤[7](2020)在《益生菌发酵百合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百合益生菌饮品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百合是国家首批药食同源物,有药用、食用之分,其中作为蔬菜食用的兰州百合,以其洁白如玉、香甜可口、药食兼用、蛋白质含量高、功能性好闻名于世,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百合不耐贮藏,加工过程中极易腐败,这严重阻碍了百合产品的深加工,目前百合产品的研究也主要以非发酵产品为主,发酵产品报道较少,且多以辅料添加,因此解决百合加工腐败变质问题,研发新型百合发酵产品是百合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兰州百合为原料,在杀菌过程中发现百合中有大量内生菌难以杀灭,因此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离鉴定等手段对百合中内生细菌进行分析,然后使用益生菌生物防治的办法抑制内生细菌,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益生菌发酵百合条件,利用较佳发酵条件发酵百合,对发酵过程中多糖和皂苷含量进行测定。最终研制出具有营养,功能性好的百合植物基乳品,为百合益生菌植物基乳品的开发提供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如下:百合杀菌条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前菌落总数为1.86×109CFU/mL;100℃及以下温度杀菌菌落总数在7.94×107~5.13×108CFU/mL;115℃和121℃杀菌后菌落总数分别为1×103CFU/mL和0 CFU/mL,杀菌效果好,但褐变、异味严重,因此,需要对百合的内生细菌菌群进行研究。百合鳞茎中的内生细菌群落:Illumina高通量测序试验结果表明百合在杀菌前主要优势菌是Enterobacteriaceae和Bacillus,杀菌后主要优势菌Bacillus和Paenibacillus polymyxa。分离后获得5株优势细菌,其中4株具有芽孢,1株无芽孢,经鉴定分别为,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Bacillus proteolyticus、Bacillus mojavensis、Bacillus tequilensis、Paenibacillus polymyxa。益生菌对百合鳞茎中优势内生细菌的抑制作用:分离鉴定优势细菌后,使用益生菌生物防治的办法抑制优势细菌。牛津杯法试验结果表明ST、LGG对CGJ、YB4效果较好(p<0.05),LP对YB1、YB2、YB3抑制效果较好。共培养时,在MRS肉汤中LP、ST、LGG、LCP、LC对YB1和YB3抑制率可达 100%(p<0.05),LP、LGG、ST 对 CGJ、YB2、YB4 抑制性好,抑制率为99%。因此选取ST+LGG+LP益生菌组合发酵百合,发酵72 h后,pH4.17,酸度93.37 T°,益生菌活菌数3.80×109 CFU/mL。益生菌对百合中内生菌的抑制率为99%。益生菌发酵百合条件:得到较佳发酵菌种组合后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群组合ST+LGG+LP、温度37℃、接种量1.5%、装料量80%、料水比1:3、62℃杀菌30 min,发酵4h后pH、酸度、活菌数结果最好,分别为5.11、42.37 T°、1.95×108 CFU/mL,综合得分为0.889,与预测的数值基本一致。以较佳发酵条件,进行7周发酵百合扩大试验,1d时达到发酵乳国家标准;单菌较佳条件扩大试验和12 1℃杀菌较佳条件下扩大试验,结果都不如较佳条件扩大培养试验,说明菌种组合和杀菌温度选择合理。益生菌发酵百合对其功能成分的影响:以较佳条件发酵百合,研究了发酵过程中多糖和皂苷含量的变化。多糖含量先降后升,7 d后慢慢趋于稳定,为3.18 g/100g;皂苷含量不断下降,7 d后慢慢趋于稳定,为0.19 mg/g。益生菌发酵百合植物基乳品的初步制备:综合上述试验,得到了发酵百合的较佳条件,初步制得百合植物基酸乳,其酸度、活菌数、感官符合酸乳国家标准;将制备的百合酸乳喷雾干燥,初步制备出植物基益生菌百合酸乳粉,蛋白含量为9.22 g/100g,将其在4℃下贮藏20 d后酸乳粉中多糖含量9.61 g/100g、皂苷含量 1.15 mg/g、益生菌活菌数 9.77×107CFU/mL。
樊志彤[8](2019)在《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椹是药食兼用的林产品,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抗衰老、降血糖、血脂等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桑椹的外形指标、营养品质、功能特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构建河北省不同品种桑椹的化学成分和功能特性的数据库;针对不同的加工利用目的,建立适当的桑椹品种评价体系,对河北省不同桑椹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分析,根据桑椹各品质的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合桑椹不同加工目的的优良品种。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龙桑、白龙桑、黑珍珠、白玉王、中桑5801、孟简、红果等10个品种桑椹的果形指数、水分含量、pH、多酚、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绿原酸、白藜芦醇、游离氨基酸、花青素、黄酮、清除DPPH能力等化学成分和功能特性的数据库,为河北省不同品种桑椹的筛选奠定基础。(2)建立桑椹营养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44036+F2*0.23919+F3*0.16485,桑椹营养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珍珠、四季果桑、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白玉王、白龙桑、龙桑、野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营养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黑珍珠、四季果桑、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红果、白玉王、龙桑、白龙桑、野桑。建立桑椹功能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68748+F2*0.17341,桑椹功能特性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红果、野桑、龙桑、四季果桑、黑珍珠、白玉王、白龙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功能特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野桑、四季果桑、龙桑、黑珍珠、白玉王、白龙桑。建立桑椹抗氧化品质的评价模型F=F1*0.60652+F2*0.22511,桑椹抗氧化能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桑5801、红果、叶用桑、龙桑、孟简、黑珍珠、野桑、四季果桑、白玉王、白龙桑;通过因子分析,桑椹抗氧化能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桑5801、红果、叶用桑、龙桑、野桑、孟简、黑珍珠、四季果桑、白玉王、白龙桑。(3)根据不同的加工利用目的,筛选出适宜的核心评价指标,建立适当的评标体系,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适合桑椹鲜食、制汁、酿酒、药用的优良品种。适合桑椹鲜食的品种为中桑5801、白玉王、黑珍珠、孟简;适合桑椹制汁的品种为黑珍珠、红果、叶用桑、四季果桑;适合酿酒的桑椹品种为孟简、叶用桑、红果、中桑5801;适合药用的桑椹品种为孟简、叶用桑、中桑5801、野桑;适合综合用途的桑椹品种为孟简、红果、中桑5801、叶用桑。
孙时光[9](2019)在《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高级醇产量低的桑椹果酒专用酵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和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外源添加物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控制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通过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与市售桑椹果酒进行对比,综合评价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品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桑椹自然发酵醪中共分离出35株菌种,采用杜氏小管发酵法初筛,产乙醇能力复筛,耐乙醇和SO2能力三级筛选,得到1株发酵性能优良且高级醇产量低的桑椹果酒酵母—S-2。S-2菌株发酵后的乙醇含量为10.56%,高级醇产量为360.74mg/L,显着低于商业酵母的高级醇产量。2.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桑椹果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桑椹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浓度21°Brix,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桑椹果酒的酒精度为12.56%vol,高级醇含量为325.49mg/L,综合评分为0.98。3.采用优化后的桑椹果酒发酵条件,接种桑椹果酒专用酵母进行桑椹果酒发酵,对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及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稳定的趋势,残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酵母数量、酒精度、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苯乙醇及总高级醇含量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发酵结束后各指标含量分别为总酸6.62g/L、还原糖4.4g/L、酒精度12.34%vol、正丙醇7.83mg/L、异丁醇57.2 mg/L、异戊醇220.34 mg/L、苯乙醇35.75 mg/L、总高级醇321.12 mg/L;通过高级醇与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主要高级醇及总高级醇含量的变化与酵母数量、酒精度、残糖含量的变化呈极显着相关;通过感官评价可知,发酵第5d的桑椹果酒感官最佳。4.在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外源物质,研究其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制剂(果胶酶、糖化酶、纤维素酶)、金属离子(Mg2+、Ca2+、K+)、除谷氨酸外的可同化氮源(精氨酸、丙氨酸、磷酸氢二铵)都能显着降低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其中纤维素酶、Mg2+、K+降低高级醇效果最好。将纤维素酶、Mg2+、K+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0.2g/L、KCl 20.02 mg/L、MgCl2 20.17 mg/L,此试验条件下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为282.34 mg/L,与未添加外源物质相比,果酒中高级醇含量降低了13.26%。5.通过将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在主要指标、挥发性物质、功能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中的各项主要指标均符合果酒行业标准(NY/T 1508-2017),并且与市售桑椹果酒相比,高级醇含量显着性降低,酯类物质较为丰富,香气充裕,黄酮、花色苷等功能性物质较多,抗氧化能力较强。
范宇[10](2018)在《德昌县桑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历史悠久,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桑蚕产业是绿色的朝阳产业,但是其发展并不是很如意,不管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创新上都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桑椹曾经作为桑产业附属产品,一直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桑果被挖掘出它丰富的营养价值,人们才将桑蚕产业逐步推向升级为桑椹产业。德昌县作为四川省甚至全国的桑椹种植重要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获得了“中国果桑之乡”的荣誉称号。本文着力总结研究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立足于德昌县桑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德昌县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德昌县桑产业的发展具有自然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和产业基础良好等优势,桑椹产业作为桑产业的附加新兴产业,取得了显着的发展。通过对桑椹的价值分析,总结出其一身都是宝的药食同源的特性。桑椹可鲜食,还可制作成罐头、果汁、酒、入酸奶等各种加工制品;桑叶除了蚕食,获取蚕茧外,还可制成保健功能的桑叶茶;桑枝条、桑根可投入药用保健品的开发。桑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着,发展空间大、前景好。将桑椹产业融入食品产业、药品产业、饲料产业及制造产业、纺织产业等大产业中,发挥优势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机制,规划产业组织战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德昌桑产业多元化良性发展。通过笔者实地调查,发现该地方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农户对桑蚕产业认识不清,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农户专业化程度低;产业模式单一,行业缺乏规范和监管;多元产业发展受限,加工企业实力总体不高,企业带动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专业人才严重缺失;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缺乏创新;品牌运作营销水平有限,缺乏系统营销,缺乏引导市场的主导产品。本文也阐述了德昌县在发展桑椹产业的同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桑蚕行业的培育和发展,只是存在严重衰退的迹象。在两种分化的产业链中,分析出德昌县桑产业的发展路径,德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基于产业发展趋势,以桑椹产业为主导,力求实现桑行业得到全面发展。结合德昌桑产业发展中存在不足,提出了优化意见:一是改变桑农理念,加大培训力度,增加他们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普及技术路线推广;二是合理规划,积极规划建立优质生产基地,规范行业市场,完善职能部门功能;三是抓住契机,解决产业不平衡发展,拓展多元发展产业链条,创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培育引导市场的主导产品;四是整合营销手段,开拓市场,加强品牌创立,差异性竞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二、“桑椹饮料研制和开发”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椹饮料研制和开发”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桑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椹花青素的化学组成 |
2 桑椹花青素的生理活性 |
2.1 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
2.2 抗肿瘤作用 |
2.3 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
2.4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2.5 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
2.6 其它作用 |
3 桑椹花青素的提取及纯化 |
3.1 桑椹花青素的提取 |
3.2 桑椹花青素的纯化 |
4 桑椹花青素的稳定性及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
4.1 影响桑椹花青素稳定性的因素 |
4.2 提高桑椹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 |
5 桑椹花青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5.1 桑椹花青素在果蔬饮料中的应用 |
5.2 桑椹花青素在果醋饮料中的应用 |
5.3 桑椹花青素在果酒饮品中的应用 |
5.4 桑椹花青素在酸奶和乳饮料中的应用 |
5.5 桑椹花青素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
5.6 桑椹花青素在其它食品中的应用 |
6 展望 |
(2)桑椹发酵饮料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样品处理方法 |
1.4 试验设计 |
1.4.1 桑椹发酵饮料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4.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1.4.3 正交试验设计 |
1.5 检测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果桑品种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糖类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蜂蜜添加量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原辅料质量比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2.5 发酵时间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含量的影响 |
2.6 发酵温度对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的影响 |
2.7 桑椹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结果 |
2.8 验证试验 |
3 讨论与结论 |
(3)酿酒酵母固定化及其对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胞固定化研究进展 |
1.1.1 细胞固定化概述 |
1.1.2 固定化细胞的载体 |
1.1.2.1 载体的选择 |
1.1.2.2 载体的分类 |
1.1.3 细胞固定化方法 |
1.1.3.1 吸附法 |
1.1.3.2 共价结合法 |
1.1.3.3 交联法 |
1.1.3.4 包埋法 |
1.1.4 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
1.2 桑椹花色苷研究进展 |
1.2.1 花色苷简介 |
1.2.2 花色苷的稳定性 |
1.2.2.1 光照 |
1.2.2.2 pH |
1.2.2.3 温度 |
1.2.2.4 金属离子 |
1.2.2.5 化学试剂 |
1.2.3 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
1.2.4 果酒酿造过程中部分关键酶对花色苷的影响 |
1.3 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用于桑椹果酒发酵的固定化酵母载体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的制备 |
2.3.2 酵母菌的活化、培养及收集 |
2.3.3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 |
2.3.3.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2 以海藻酸钠-丝瓜瓤基质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3 以结冷胶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4 以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5 以甘蔗渣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6 以薄壳蚕茧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7 以琼脂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3.8 以玉米芯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制备 |
2.3.4 桑椹果酒的发酵 |
2.3.5 琼脂固定化酵母的扫描电镜(SEM)观察 |
2.4 测定方法 |
2.4.1 花色苷保留率的测定方法 |
2.4.2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2.4.3 花色苷的测定方法 |
2.4.3.1 缓冲液的配制 |
2.4.3.2 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的含量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2 薄壳蚕茧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3 海藻酸钠-丝瓜瓤基质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4 结冷胶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5 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烯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6 甘蔗渣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7 琼脂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8 玉米芯固定化酵母制备及其发酵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2.5.9 固定化材料的筛选 |
2.5.10 琼脂固定化酵母的扫描(SEM)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酿酒酵母固定化方法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1 菌种 |
3.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琼脂浓度对发酵桑椹汁中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3.2 酵母接种量对发酵桑椹汁中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3.3 琼脂块大小对发酵桑椹汁中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3.4 固化时间对发酵桑椹汁中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3.5 响应面分析设计实验方案 |
3.3.6 反复分批发酵 |
3.3.6.1 游离酵母反复分批发酵实验 |
3.3.6.2 固定化酵母反复分批发酵实验 |
3.4 测定方法 |
3.4.1 花色苷保留率的测定 |
3.4.2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3.4.3 花色苷的测定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琼脂浓度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5.2 酵母接种量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5.3 琼脂块大小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5.4 固化时间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 |
3.5.5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5.6 酵母细胞反复分批发酵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菌种 |
4.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动力学曲线测定 |
4.3.1.1 游离酵母发酵动力学曲线测定 |
4.3.1.2 固定化酵母发酵动力学曲线测定 |
4.3.2 β-葡萄糖苷酶曲线测定 |
4.3.2.1 游离酵母β-葡萄糖苷酶曲线测定 |
4.3.2.2 固定化酵母β-葡萄糖苷酶曲线测定 |
4.3.3 酵母各组分提取方法 |
4.3.3.1 细胞壁组分的提取 |
4.3.3.2 细胞质组分的提取 |
4.3.3.3 膜连接组分的提取 |
4.4 测定方法 |
4.4.1 花色苷保留率的测定方法 |
4.4.2 酒精度的测定方法 |
4.4.3 花色苷的测定方法 |
4.4.4 β-葡萄糖苷酶酶活测定方法 |
4.4.4.1 对硝基苯酚(pNP)标准曲线测定 |
4.4.4.2 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测定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NP标准曲线 |
4.5.2 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花色苷浓度的变化 |
4.5.3 发酵时间与酵母中β-葡萄糖糖苷酶酶活的关系 |
4.5.4 游离酵母各部位β-葡萄糖苷酶酶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TRAQ技术研究酵母在果酒酿造过程中酶的变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2.1.1 菌种 |
5.2.1.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5.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5.2.2 样品 |
5.2.3 蛋白质提取和定量 |
5.2.3.1 蛋白提取 |
5.2.3.2 蛋白质定量 |
5.2.4 蛋白酶切及iTRAQ试剂标记 |
5.2.4.1 菌体蛋白酶解 |
5.2.4.2 iTRAQ试剂标记 |
5.2.5 第一维高pH-RP液相分离 |
5.2.6 第二维反向液质联用HPLC-MS |
5.2.7 数据库检索 |
5.2.8 差异表达蛋白筛选标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发酵阶段酵母菌总蛋白定量 |
5.3.2 不同酵母发酵降解花色苷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 |
5.3.3 不同酵母发酵降解花色苷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3.1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论)功能注释和分类 |
5.3.3.2 差异表达蛋白质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注释和通路分析 |
5.3.3.3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4)寒地桑葚山葡萄复合饮料的制备及花青素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桑葚概述 |
1.1.1 桑葚的种类及分布 |
1.1.2 桑葚营养价值 |
1.1.3 桑葚的药用价值 |
1.2 山葡萄概述 |
1.2.1 山葡萄的分布及品种 |
1.2.2 山葡萄的营养成分 |
1.3 花青素的概述 |
1.3.1 花青素的化学特性及功能 |
1.3.2 花青素提取纯化的方法 |
1.3.3 桑葚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
1.4 复合果蔬饮料研究近况 |
1.4.1 复合果蔬饮料市场现状 |
1.4.2 桑葚饮料发展趋势 |
1.5 风味物质研究 |
1.5.1 风味物质提取及鉴定方法 |
1.5.2 桑葚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6.1 立题背景 |
1.6.2 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饮料的研制 |
2.2.2 饮料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3 饮料风味物质分析 |
2.2.4 饮料花青素的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
2.2.5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饮料单因素及正交实验 |
3.1.1 单因素实验 |
3.1.2 正交实验 |
3.2 理化指标分析 |
3.3 饮料挥发性物质分析 |
3.3.1 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 |
3.3.2 挥发油成分分析 |
3.3.3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3.4 饮料花青素的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 |
3.4.1 饮料花青素提取率及含量的测定 |
3.4.2 饮料花青素粗提液的抗氧化性研究 |
3.4.3 饮料花青素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建立 |
第4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的主要成果 |
(5)益生菌混菌发酵高酸度桑椹果醋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椹及桑椹果醋概述 |
1.1.1 桑椹概述 |
1.1.2 桑椹果醋概述 |
1.1.3 高酸度醋菌种概况 |
1.1.4 桑椹果醋保健功能 |
1.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概述 |
1.2.1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
1.2.2 醋酸菌真空冷冻干燥研究现状 |
1.3 超高压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超高压技术简介 |
1.3.2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制品中的应用概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产酸醋酸菌冻干粉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培养基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冻干粉制备流程 |
2.3.2 菌种离心收集条件的选择 |
2.3.3 预冻及冻干条件的确定 |
2.3.4 单一保护剂的筛选 |
2.3.5 复合冻干保护剂的响应曲面优化 |
2.3.6 菌泥与复合冻干保护剂混合比例的确定 |
2.3.7 醋酸菌HSMC-9 冻干粉存活率的计算 |
2.3.8 醋酸菌HSMC-9 冻干粉储藏研究及发酵性能验证 |
2.3.9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醋酸菌HSMC-9 离心浓缩条件的确定 |
2.4.2 冻干保护剂组成及其浓度的确定 |
2.4.3 复合保护剂的响应面设计 |
2.4.4 醋酸菌HSMC-9 菌泥与复合保护剂混合比例的确定 |
2.4.5 醋酸菌HSMC-9 冻干粉的储藏条件及发酵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桑椹果醋发酵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工艺操作流程 |
3.3.2 菌种活化 |
3.3.3 乳酸发酵菌种的确定 |
3.3.4 苹果汁与桑椹汁混合比例的确定 |
3.3.5 桑椹果醋的乳酸菌发酵工艺优化 |
3.3.6 感官评定方法 |
3.3.7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酸菌发酵菌种的确定 |
3.4.2 苹果汁与桑椹汁混合比例的确定 |
3.4.3 乳酸菌接种量的确定 |
3.4.4 乳酸菌发酵时间的确定 |
3.4.5 苹果乳酸发酵液添加量的确定 |
3.4.6 乳酸菌发酵阶段的工艺响应面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品质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桑椹果醋杀菌处理方式 |
4.3.2 微生物及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4.3.3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 |
4.3.4 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 |
4.3.5 总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4.3.6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4.3.7 酚酸含量测定方法 |
4.3.8 香气成分测定方法 |
4.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杀菌效果的影响 |
4.4.2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基础理化指标的影响 |
4.4.3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
4.4.4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总多酚和总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4.5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6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酚酸含量的影响 |
4.4.7 不同杀菌方式对桑椹果醋香气成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成果 |
(6)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桑椹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
1.1.1 发生及危害 |
1.1.2 病原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 |
1.1.3 防治措施 |
1.2 植物内生菌起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
1.2.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1.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学功能 |
1.3 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
1.3.1 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
1.3.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 |
1.4 微生物组学研究概况 |
1.4.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
1.4.2 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
1.4.3 芽孢杆菌组学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3.1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
2.3.2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
2.3.3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2.3.4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质粒、供试桑种与土壤 |
3.1.4 桑树样本的采集 |
3.1.5 主要培养基 |
3.1.6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1.7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
3.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
3.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的侵染定植特征 |
3.2.4 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的种群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
3.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定植能力的分析 |
3.3.4 内生芽孢杆菌在健康桑树中的种群分布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桑种和土壤 |
4.1.2 培养基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4.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
4.2.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
4.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与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4.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
4.3.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
5.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5.1.3 主要设备仪器 |
5.2 主要方法 |
5.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全基因组的解析 |
5.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
5.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的全基因组解析 |
5.3.2 内生B.subtilis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
5.3.3 内生B.subtilis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6.1 实验材料 |
6.1.1 供试菌株 |
6.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制备与理化性质检测 |
6.2.2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6.2.3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小分子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6.2.4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脂肽抗生素的分析与鉴定 |
6.2.5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理化性质的检测 |
6.3.2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6.3.3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7)益生菌发酵百合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百合益生菌饮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百合的营养与功能 |
1.1.1 百合种类与分布 |
1.1.2 百合的营养与功能 |
1.2 百合深加工产品研究现状 |
1.2.1 百合非发酵产品 |
1.2.2 百合发酵产品 |
1.3 百合鳞茎中的内生菌 |
1.3.1 内生细菌 |
1.3.2 内生真菌 |
1.4 益生菌对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1.4.1 益生菌对芽孢菌的抑制作用 |
1.4.2 益生菌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 |
1.5 植物基饮品研究进展 |
1.5.1 植物基饮品研究概述 |
1.5.2 植物基乳品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百合 |
2.2 培养基及配制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试剂及配制 |
2.4.1 试验试剂 |
2.4.2 试剂配制 |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1 研究内容 |
2.5.2 技术路线 |
2.5.3 分析测试方法 |
2.6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6.1 百合杀菌条件研究 |
2.6.2 百合鳞茎中内生细菌群落分析 |
2.6.3 益生菌对百合鳞茎中优势内生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2.6.4 益生菌发酵百合条件研究 |
2.6.5 益生菌发酵百合对其功能成分的影响 |
2.6.6 益生菌发酵百合植物基饮品的初步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百合杀菌条件研究 |
3.1.1 杀菌条件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3.1.2 杀菌条件对感官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百合鳞茎中内生细菌群落分析 |
3.2.1 菌群多样性分析 |
3.2.2 优势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
3.2.3 小结 |
3.3 益生菌对百合鳞茎中优势内生细菌的抑制作用 |
3.3.1 益生菌生长曲线 |
3.3.2 益生菌发酵液对优势内生菌的抑制作用 |
3.3.3 益生菌菌体对优势优势内生菌抑制作用 |
3.3.4 益生菌对百合鳞茎中的内生菌抑制作用 |
3.3.5 小结 |
3.4 益生菌发酵百合条件研究 |
3.4.1 单因素试验 |
3.4.2 响应面试验 |
3.4.3 益生菌发酵百合扩大试验 |
3.4.4 小结 |
3.5 益生菌发酵百合对其功能成分的影响 |
3.5.1 对多糖的影响 |
3.5.2 对皂苷的影响 |
3.5.3 小结 |
3.6 益生菌发酵百合植物基饮品的初步制备 |
3.6.1 饮品的初步制备 |
3.6.2 饮品的稳定性分析 |
3.6.3 小结 |
4 结论、创新的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8)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果桑资源 |
1.2.2 桑椹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桑椹的保健功效 |
1.2.4 桑椹加工适宜性 |
1.2.5 品质综合评价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果实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2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3.3 功能性指标的测定 |
2.3.4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3.5 其他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2.3.6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 |
2.3.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形态指标的差异 |
3.2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营养指标的差异 |
3.3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功能性物质的差异 |
3.4 不同品种果桑的果实抗氧化指标的差异 |
3.5 不同品种桑椹综合评价 |
3.5.1 不同品种桑椹营养指标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5.2 不同品种桑椹功能成分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5.3 不同品种桑椹抗氧化能力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 |
3.6 隶属函数分析筛选优良品种 |
3.6.1 基于鲜食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2 基于果汁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3 基于酿酒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4 基于药用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3.6.5 基于多种用途的桑椹品种筛选 |
4 讨论 |
4.1 桑椹品质指标 |
4.2 不同品种桑椹综合评价 |
4.3 桑椹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4.4 展望 |
5 结论 |
5.1 构建河北省桑椹化学成分数据库 |
5.2 建立品质评价模型 |
5.3 筛选桑椹深加工的优良品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桑椹 |
1.1.2 桑椹果酒 |
1.1.3 高级醇 |
1.1.4 外源物质对高级醇的影响 |
1.1.5 高级醇检测方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目前研究工作不足之处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2 桑椹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种分离 |
2.2.2 酵母菌的筛选 |
2.2.3 菌株发酵力的对比分析 |
2.2.4 高级醇含量的对比 |
2.2.5 菌株的鉴定 |
2.2.6 理化分析 |
2.2.7 感官品评 |
2.2.8 高级醇检测方法 |
2.2.9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种分离 |
2.3.2 酵母菌的初筛 |
2.3.3 酵母菌的复筛 |
2.3.4 酵母菌的三级筛选 |
2.3.5 菌株发酵力的对比分析 |
2.3.6 高级醇含量的对比 |
2.3.7 菌种鉴定 |
2.4 小结 |
3 桑椹果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桑椹果酒发酵流程 |
3.2.2 单因素试验 |
3.2.3 正交试验 |
3.2.4 理化分析 |
3.2.5 高级醇检测方法 |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酵母接种量对桑椹果酒高级醇的影响 |
3.3.2 初始糖浓度对桑椹果酒高级醇的影响 |
3.3.3 发酵温度对桑椹果酒高级醇的影响 |
3.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4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桑椹果酒发酵流程 |
4.2.2 样液的采集与处理 |
4.2.3 理化分析 |
4.2.4 高级醇检测方法 |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数量、酒精度及残糖的变化 |
4.3.2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总酸的变化 |
4.3.3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种类与含量的变化 |
4.3.4 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与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5 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感官变化情况 |
4.4 小结 |
5 外源添加物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桑椹果酒发酵流程 |
5.2.2 发酵过程中不同酶制剂对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
5.2.3 外源物质的添加量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
5.2.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外源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 |
5.2.5 高级醇检测方法 |
5.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发酵过程中不同酶制剂对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
5.3.2 外源物质的添加量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 |
5.3.3 响应面优化外源添加物最佳复配比例 |
5.4 小结 |
6 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的对比分析 |
6.1 材料与试剂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仪器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桑椹果酒发酵流程 |
6.2.2 理化分析 |
6.2.3 高级醇检测方法 |
6.2.4 桑椹果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检测 |
6.2.5 总酚的测定 |
6.2.6 总黄酮的测定 |
6.2.7 花色苷的测定 |
6.2.8 抗氧化性试验 |
6.2.9 感官品评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主要理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
6.3.2 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功能性物质的对比分析 |
6.3.3 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挥发性物质的对比分析 |
6.3.4 研发的桑椹果酒样品与市售桑椹果酒感官品评的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德昌县桑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不足之处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桑蚕产业 |
2.1.2 桑椹产业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特色产业理论 |
3 德昌县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德昌县桑产业发展情况 |
3.1.1 德昌县桑产业基本情况 |
3.1.2 德昌县桑产业地理布局 |
3.1.3 德昌桑椹产业产销现状 |
3.1.4 桑椹品种选择分析 |
3.1.5 德昌县桑椹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 |
4 德昌县桑产业面临的问题 |
4.1 桑树种植户的问卷调查 |
4.2 德昌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农户缺乏技术,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 |
4.2.2 生产模式单一,行业缺乏规范和监管 |
4.2.3 产业转型发展受限,加工企业实力总体不高 |
4.2.4 品牌运作营销水平有限,缺乏系统营销 |
5 桑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
5.1 优势 |
5.1.1 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条件好 |
5.1.2 产业链延伸,经济效益提升 |
5.1.3 政策组织扶持,保障社会效益 |
5.2 劣势 |
5.2.1 桑椹方面 |
5.2.2 桑蚕方面 |
5.3 机会 |
5.3.1 借势发展,打造桑椹休闲农业 |
5.3.2 产业融合,打造多元化发展产业 |
5.3.3 科学栽培,深入研发加工产品 |
5.4 威胁 |
6 德昌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
6.1 德昌桑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 |
6.2 桑产业转型升级系统发展路径 |
6.2.1 桑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
6.2.2 桑产业提档升级 |
6.3 加快德昌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
6.3.1 转变观念,普及技术路线推广 |
6.3.2 合理规划,规范行业市场 |
6.3.3 拓展链条,创造产业转型升级的环境 |
6.3.4 整合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桑椹饮料研制和开发”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桑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J]. 冀冰聪,杜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15)
- [2]桑椹发酵饮料工艺优化[J]. 何梦秀,秦和生,谢振奖,张志林,李家文,毛凤玲. 蚕业科学, 2021(02)
- [3]酿酒酵母固定化及其对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的影响研究[D]. 杨文君.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4]寒地桑葚山葡萄复合饮料的制备及花青素的分离[D]. 王亚男.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益生菌混菌发酵高酸度桑椹果醋的工艺研究[D]. 马胜梅. 江苏大学, 2020(02)
- [6]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徐伟芳. 西南大学, 2020(11)
- [7]益生菌发酵百合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百合益生菌饮品的研制[D]. 刘秉坤.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桑树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D]. 樊志彤.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9]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控制研究[D]. 孙时光. 四川轻化工大学, 2019(05)
- [10]德昌县桑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路径[D]. 范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