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估与预防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估与预防

一、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价和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1](2021)在《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快速性心律失常患病率逐渐增加,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已成为重要问题。临床上常采用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虽然可以控制患者症状,但因其有可能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故不宜长期使用。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详细熟悉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点,以及具体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及例数、应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2017.07~2019.07曾就诊于吉大二院心内科且行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分析统计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心律失常的各种具体类型及其例数,以及应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分析患者射频消融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我院心内科在2017.07~2019.07行射频消融术共治疗57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年龄7~93岁,平均年龄55.3±14.8岁。其中房室旁路患者158例,左侧旁路患者120例,右侧旁路3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84例,房性心动过速13例,心房扑动18例,心房颤动94例,室性早搏77例,室性心动过速10例,复合心律失常患者16例。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手术总成功率为98.25(560/570),复发率为7.86%(44/560),动静脉瘘、房室传导阻滞及颈部血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53%(3/570)。在左侧旁路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不同消融功率、不同消融累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旁路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消融功率与消融累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消融功率以及消融累积时间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游离甲状腺素T3和乳酸脱氢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自变量设为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因变量设为术后复发,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心房颤动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在室性早搏患者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消融功率、消融累积时间、单点或多区域消融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AVNRT以及左侧旁路消融中消融功率≥35W、消融累积时间≥90s可能会降低消融后复发率;在室性早搏消融中选择心室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5ms处作为消融靶点则可能有利于降低消融后复发率;D-二聚体升高可能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2](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郑顺文[3](2020)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Ⅰ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长期生存率背景和目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后仍具有严重梗阻和明显症状者需考虑室间隔减容包括外科心肌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酒精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外科心肌切除术一直是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经典手术治疗,然而由于其手术创伤大,需要全身麻醉,对于某些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多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并不是最佳的方式。1995年PTSMA开始运用于HOCM患者,且许多中远期的随访结果证实了PTSMA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TSMA逐渐被视为HOCM患者经典外科心肌切除术替代方案。然而关于这种手术的长期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因其人为造成的心肌坏死及局部瘢痕,有可能增加术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判断其长期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2月接受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查阅病案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患者的存活状态、临床表现,生活质量等。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所有HOCM患者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PTSMA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因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患者以及按照年龄和合并多项基础疾病倾向性评分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行PTSMA的HOCM患者104例,年龄(54±15)岁,其中女性41例(38.7%)。随访时间为37.5(14.3,76.8)个月,末次随访时共12例患者死亡(HOCM-PTSMA死亡组),生存者92例(HOCM-PTSMA存活组)。HOCM-PTSMA死亡组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占比例高于HOCM-PTSMA存活组(P=0.036),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PTSMA-HOCM存活组(P=0.006)。入选的HOCM患者PTSMA即刻成功率为66%(70/104),HOCM-PTSMA死亡组患者术中无水酒精用量为(2.9±0.8)ml,有多于HOCM-PTSMA存活组[(2.4±1.0)m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行PTSMA的HOCM患者术后5、10、15年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0.1%和78.3%和56.9%,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1.3%和79.4%和57.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HOCM患者PTSMA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7,95%CI 1.29218.977,P=0.020)。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共32例,其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比例高于PTSMA组(P<0.001),年龄、性别、合并症(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内径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8(17.6,64.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事件。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倾向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3例,随访时间(55.0(29.2,83.0)月),随访期间发生5件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SMA组患者无全因死亡和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者及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倾向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比,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率。Ⅱ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背景和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11例,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55岁)和老年组(≥55岁)。通过查阅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所记录患者的生命状态、临床表现和心功能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曲线。结果:一共111名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56岁(15,82),女性共42名(37.8%),其中青年组中位年龄43.5岁(15,54),老年组中位年龄为63岁(55,82)。总体消融成功率68.5%,青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6.7%&70.0%。术中无水酒精中位注射量为2ml(1,5),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2.1ml(1,5)和2ml(1,5),p=0.728。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为手术常见并发症,2例患者(5564岁)因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66岁)因术后室颤、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永久起搏器植入,由于室颤或室速引起的心脏骤停复苏等)发生率较青年组高(p=0.06)。111例患者除外1例围手术期死亡对其余110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5.5±48.5月(范围3212月),随访率为86.4%(95/110),全因死亡11例,总死亡率10%(11/110),除外一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0例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死亡包括6例心源性猝死,3例因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致死,1例心衰致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术后1、5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3.4%和81.1%。青年组和老年组1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97.7%、97.7%、91.6%&96.2%、89.7%、66.4%,p=0.068。结论: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的效果与青年患者相当,但手术相关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术后长期无全因死亡生存率略低于青年组患者。Ⅲ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5年临床疗效分析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最常见的心律不齐,HCM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增加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心力衰竭进展等风险,是导致HCM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难治性的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对长期维持窦率,改善临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入院和减少总体死亡率具有潜在的作用。然而,关于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5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尚未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评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5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和判断其影响因素。方法和结果:一共152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0例患者包括阵发性AF(n=60,50%)和持续性AF(n=60,50%),平均年龄61±9.8岁,女性(n=43,35.8%)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catheter ablation,CA)和32例患者接受房颤常规药物治疗以及117例与CA组按照HCM类型匹配的非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在120例CA患者中,50例(41.7%)经过一次房颤消融后最终维持窦率,另70例(58.3%)发生房颤复发事件,其中有48例(40%)接受2次以上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包括38例经历了2次CA手术,8例经历了3次CA手术,2例经历了4次CA手术,剩余22例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共发生180次经导管射频消融术。1例(0.55%)患者在手术中因锁骨下静脉穿刺时错误地穿刺动脉而死于血气胸,2例(1.1%)患者发生一过性心脏压塞经急诊心包穿刺得到改善,1例(0.55%)患者因CA术后并发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截止最后一次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1.9±31.6月,共有82例(68.3%)维持窦律。HCM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首次CA后的临床复合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入院和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低于非CA组(p=0.023),并且与没有房颤匹配HCM类型的普通患者相当(p=0.729)。女性(HR 2.358,95%CI 1.151?4.831;P=0.019),NYHA心功能等级Ⅲ-Ⅳ(HR 2.422,95%CI 1.032?5.685;P=0.042),左心房直径≥50mm(HR 3.319,95%)CI 1.469?7.499;P=0.004)是多次经导管消融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在大多数合并难治性房颤的HCM患者中,CA能够成功恢复长期的窦性心律并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心房直径较小且NYHA心功能评分较小的患者。此外,CA可能预防HCM合并房颤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徐鸿远[4](2019)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fibrillation,NVAF)伴≥2秒(s)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NVAF患者伴≥2 s长R-R间期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2)分析肺静脉隔离治疗NVAF伴≥2s长R-R间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NVAF伴≥2s长R-R间期的机制。(3)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s长R-R间期与左心房/心耳血栓、自发性声学显影(spontaneous echocardiographic contrast,SEC)形成的相关性。方法:(1)回顾性分析及比较伴≥2 s长R-R间期的NVAF患者和无长R-R间期的NV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2)回顾分析伴≥2s长R-R间期NVAF患者行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3)筛选出与左心房血栓有关的生化指标、经胸及经食管超声测量的左心房参数,寻找影响NVAF伴长R-R间期患者并发左心房/心耳血栓、SE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NVAF伴≥2s长R-R间期是常见的心电学现象,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NVAF并发≥2s长R-R间期的主要原因。(2)发生≥2s长R-R间期频次大于100次/24h的NVAF易合并“II°AVB”。(3)NVAF发生≥2s长R-R间期以0Am-6Am时段最多见,其次为7pm-11pm,较少发生的时段为7am-12N,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增加为发生长R-R间期的主要机制之一。(4)NVAF发生≥2s长R-R间期与睡眠无关的占11.2%,考虑为隐匿性传导机制、病理性传导阻滞、“超常抑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等可能机制。(5)24h全程均有≥2s长R-R间期发生与睡眠无关的占34.12%,同时与睡眠相关的占65.88%,考虑为隐匿性传导、迷走神经张力增加、病理性传导阻滞机制并存。(6)“平均心率”、“HR>120次/min持续占时间比例”、“Holter记录为全程房颤”、“高血压”、“左房内径”为NVAF伴≥2s长R-R间期的独立危险因素。(7)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40次/min、长R-R间期频发与睡眠无关者高度怀疑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8)“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的压差1”、“左上肺静脉血流速”、“Holter记录为全程房颤”为NVAF发生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9)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影响NVAF伴≥2s长R-R间期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NVAF伴长R-R间期机制可为隐匿性传导、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超速抑制”、病理性传导阻滞等单一因素所致,或为两两、三者相互作用;(2)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40次/min、长R-R间期频发、且与睡眠无关者高度怀疑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3)“左心耳开口长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的压差1”、“左上肺静脉血流速”、“Holter记录为全程房颤”为NVAF发生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4)“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影响NVAF伴≥2s长R-R间期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文婥[5](2019)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一直以来,经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一线方案。在我国一些主要的心血管中心,由于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存在恢复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无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传统经胸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案。然而,介入封堵术后一些相关并发症,如术后相关心律失常、主动脉瓣脱垂、三尖瓣反流等仍然限制着这一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国内缺乏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的中长期随访数据,尤其在儿科缺乏大样本量的系统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我中心成功施行pmVSD介入封堵术患儿术前及术后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儿童pmVSD介入封堵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预后,行经验总结并阐释儿童pmVSD介入封堵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为制定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我中心2011年7月至2017年7月共计1108例经皮导管介入封堵pmVSD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及相关临床治疗方案和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体重和性别),并重点分析介入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瓣脱垂及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例患儿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0.54%,其中1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发生率为0.09%。13例患者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7%,其中4例患儿最终未恢复正常传导但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正常。缺损与主动脉瓣距离越远,封堵器直径越大和小腰大边封堵器,是术后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患儿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反流加重情况较术前未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患儿更为常见,但反流加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远期(>1年),且无一例中度以上反流出现。随访时间是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左室-右房通道型三尖瓣反流在封堵术后反流程度可进一步减轻。24例患儿术后出现新发三尖瓣反流,发生率2.1%,且均为无需临床干预的轻-中度以下反流。术后早期新发三尖瓣反流有概率恢复。封堵器过大是导致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选择具有合适适应症的患儿、操作规范并具有相当相关操作经验的儿童心血管中心,经皮导管介入pmVSD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小创伤的封堵方法。但成功施行介入封堵的患儿术后仍应长期、密切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6](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 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 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 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7](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研究指明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吕佳蓝[8](2018)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电复律与药物维持治疗对晚期复发率差别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阵发性房颤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复发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比较药物控制的基础上行直流电复律治疗与单纯依靠药物维持治疗对于术后晚期复发率的影响,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仅口服药物控制的可行性与价值,从而指导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短期复发时的治疗方案选择,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接受首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选取术后早期复发的病例112例,分为电复律组和药物维持组,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晚期房颤的复发率,对比在药物基础上行电复律治疗与单纯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两组术后晚期复发率的差别。结果:112例术后早期复发患者随访12个月,其中行电复律组52例,电复律后晚期复发14例,电复律组远期复发率为26.92%(14例/52总数),胺碘酮药物维持组60例,晚期复发9例,药物维持组远期复发率为15.00%(9例/60总数),胺碘酮组晚期复发率显着的低于电复律组(x2=4.256,P=0.039)。差异显着(P<0.05)。结论:从两组的数据来看,两组的基线值相近,但远期复发率有着显着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电复律组术后三个月左房大小、NT-pro BNP较药物维持组显着升高提示电复律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而远期复发率显着增高可能与电复律引起心肌组织充血水肿、心肌损伤及电重构有关。相对于电复律,口服药物维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费用少、易于推广,推荐用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常规治疗。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9](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文中研究说明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10](2015)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三年间,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及/或完善了

二、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价和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价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综述
    2.1 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2 RFCA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3 RFCA治疗房性心动过速
    2.4 RFCA治疗心房颤动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
    3.2
        3.2.1 入选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3.3.1 术前准备
        3.3.2 术中处理
        3.3.3 术后处理
    3.4 心内电生理检查
    3.5 标测和消融
    3.6 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结果
    4.1 射频消融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4.2 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总体疗效分析
    4.3 RFCA治疗具体心律失常类型的疗效分析
    4.4 RFCA并发症
第五章 讨论
    5.1 RFCA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
    5.2 RFCA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5.3 RFCA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
    5.4 射频消融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长期生存率
    前言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本文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本文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5年临床疗效分析
    前言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本文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研究路图
第一部分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图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2 秒长R-R间期的因素分析
        3.2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 秒长R-R间期的发生机制探讨
        3.3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 秒长R-R间期的治疗策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的回顾性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分组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项目
        2.2 消融手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3 消融术前准备
        2.4 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方法
        2.5 消融终点
        2.6 消融成功的判断标准
        2.7 术后处理及随访
        2.8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与左心房/心耳血栓形成或自发性声学显影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分组
        1.4 研究方法
    2 主要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点与新发现
论文的局限性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
中文部分
    绪论
    第一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分析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术前准备
        3.2 麻醉及术中监测
        3.3 封堵器选择
        3.4 封堵方法
        3.6 术后处理及随访
        3.7 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4.1 临床资料
        4.2 封堵器选择
        4.3 并发症与死亡事件
        4.4 术后随访
        5.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的回顾性研究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术前心电图及心超检查
        3.2 术后心电图及心超检查
        3.3 心律失常分类
        3.4 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心律失常
        4.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4.4 术后Ⅰ类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4.5 术后Ⅰ持续性、中短期和晚期Ⅰ类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5.讨论
        5.1 VSD介入术后相关心律失常
        5.2 VSD介入术后相关心律失常
        5.3 未来及展望
        6.结论
    第三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回顾性研究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3.3 封堵器的类型及封堵方法
        3.4 术后随访
        3.5 统计学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随访
        4.3 危险因素
        4.4 预后
        5.讨论
        6.结论
    第四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回顾性研究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临床资料
        3.2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3.3 封堵器的类型及封堵方法
        3.4 术后随访
        3.5 统计学分析
        4.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术前合并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
        4.3 术后新发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
        4.4 术后新发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5.讨论
        6.结论
英文正文
    Introduction
    Part One Efficac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Pediatric Patients
        1. Background
        2. Patients
        3. Method
        3.1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3.2 Anesthesia and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3.3 Occluder selection
        3.4 Procedure
        3.5 Assessment of curative effect
        3.6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3.7 Statistical Analysis
        4. Result
        4.1 Clinical Data
        4.2 Occluder Selection
        4.3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4.4 Post-operation follow-up
        5. Discussion
        6. Conclusion
    Part Two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rrhythmias After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1. Background
        2. Patients
        3. Method
        3.1 Preoperative ECG and TTE
        3.2 Postoperative ECG and TTE
        3.3 Classification of Arrhythmias
        3.4 Statistical analysis
        4. Results
        4.1 Arrhythmias
        4.2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4.3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4.4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category I arrhythmias post operation
        4.5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ubacute, late onset and continuous category I arrhythmias
        5. Discussion
        5.1 Arrhythmias related with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VSD
        5.2 Risk factors for category I arrhyrhmias
        5.3 Future prospects
        6. Conclusion
    Part Thre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Aortic Cusp Prolapse
        1. Background
        2. Patients
        3. Method
        3.1 Clinical Data
        3.2 Diagnose of pm VSDs
        3.3 Type of occlu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3.4 Post operation follow-up
        3.5 Statistical analysis
        4. Results
        4.1 Basic Information
        4.2 Follow-up
        4.3 Risk Factors
        4.4 Prognosis
        5. Discussion
        6. Results
    Part Fou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Emerging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1. Background
        2. Patients
        3. Method
        3.1 Clinical Data
        3.2 Diagnose of pm VSDs
        3.3 Type of occlu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3.4 Post operation follow-up
        3.5 Statistical analysis
        4. Results
        4.1 Basic Information
        4.2 Pre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4.3 Post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4.4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5. Discussion
        6. Results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相关论文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7)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2.1.1 房颤的患病率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2.2 房颤的危害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2.2.2 心衰
    2.2.3 心肌梗死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2.2.5 肾功能损伤 3 房颤的分类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4.1.1 触发机制
    4.1.2 维持机制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4.2.1 心房重构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4.2.3 遗传学基础
    4.2.4 其他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5.1.1 症状
    5.1.2 体征
5.2 实验室检查
5.3 影像学检查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5.3.2 TEE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5.3.4 X线胸片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5.4.1 心电图
    5.4.2 动态心电图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5.4.5 新型检测手段
    5.4.6 其他检查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6.1 高血压
6.2 糖尿病
6.3 肥胖
6.4 睡眠呼吸暂停
6.5 酒精
6.6 运动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7.2 抗栓药物选择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7.2.2 华法林
    7.2.3 NOAC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8 心室率控制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9 节律控制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9.1.3 电复律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9.3 导管消融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3.2 能源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9.3.3. 1 CPVI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9.3.4 并发症及处理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9.3.4. 2 栓塞并发症
    
9.3.4. 3 肺静脉狭窄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9.3.4. 5 膈神经损伤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9.3.4. 8 血管并发症
    9.3.5 围术期管理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1 0.1.1 迷宫手术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1 1.1 运动员
1 1.2 老年人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1 1.4 预激综合征
1 1.5 心衰
1 1.6 年轻人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8)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电复律与药物维持治疗对晚期复发率差别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2 方法
        2.2.1 射频消融术治疗
        2.2.1.1 术前准备
        2.2.1.2 器械设备
        2.2.1.3 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2.2.1.4 并发症
        2.2.1.5 术后随访及处理方案
        2.2.2 早期复发后治疗方案
    2.3 分析病例资料
    2.4 统计学方法
    2.5 相关标准及定义
    2.6 结果
        2.6.1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2.6.2 复发率
        2.6.3 房颤术后晚期复发率
        2.6.4 两组患者远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总结与讨论
    3.1 房颤的定义及分类
    3.2 房颤的发生机制
        3.2.1 房颤的自然病史
        3.2.2 房颤的遗传因素
        3.2.3 房颤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解剖及电生理因素
        3.2.4 自主神经系统及其与房颤和房颤消融的关系
        3.2.5 心肌纤维化、脂肪浸润和心房电重构:病因及其与房颤的关系
        3.2.6 细胞内Ca2+失调的作用
        3.2.7 肺静脉和其他部位的多子波、折返、旋转活动和震源触发
    3.3 房颤的治疗现状
        3.3.1 室率控制
        3.3.2 节律控制
        3.3.3 上游疗法
        3.3.4 心房颤动治疗研究的新领域
    3.4 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3.4.1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3.4.2 心功能减退患者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3.4.3 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3.4.4 无症状患者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3.4.5 导管消融降低卒中风险
    3.5 消融技术的进步
        3.5.1 策略、技术
        3.5.1.1 靶向PVS消融技术及射频能量获取永久PVI技术
        3.5.1.2 利用冷冻球囊技术获得永久PVI技术
        3.5.1.3 内窥镜激光球囊PVI
        3.5.1.4 后壁隔离
        3.5.1.5 复杂心房电消融术
        3.5.1.6 通过电压标测和/或磁共振成像识别纤维化的消融
        3.5.1.7 左心房神经节丛的定位与消融
        3.5.1.8 肾脏去神经支配
        3.5.1.9 心外膜消融治疗房颤
    3.6 消融终点
        3.6.1 定义射频消融术成功的时间点
        3.6.2 如何检测消融术后成功与否
    3.7 射频消融术应用人群
    3.8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
        3.8.1 持续性和长期持续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疗效分析
        3.8.2 老年人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疗效分析
        3.8.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疗效分析及消融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3.9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3.9.1 房颤消融或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定义
        3.9.2 房颤消融或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机制
        3.9.3 房颤消融或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的相关预测因素
        3.9.3.1 早期复发的预测因子
        3.9.3.2 晚期复发的预测因子
        3.9.3.3 极晚期复发的预测因子
    3.10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治疗
        3.10.1 空白期后复发的治疗
        3.10.2 空白期内(早期)复发的治疗
        3.10.3 早期复发的治疗方案选择的思考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论文提纲范文)

1 房颤的分类及机制
    1. 1 房颤的分类
    1.2房颤的机制
        1.2.1电生理机制
        1. 2. 2 病理生理学机制
    1. 3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
2房颤的病理生理及预后
    2.1房颤的病理生理变化
    2. 2 房颤与栓塞
    2. 3 房颤与心衰
    2. 4 房颤的其他后果
3 临床评估
    3.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3. 2 实验室检查
    3. 3 影像学检查
    3. 4 心电学检查
        3. 4. 1 心电图
        3. 4. 2 动态心电图、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3. 4. 3 心脏电生理检查
        3. 4. 4 运动试验
    3. 5 其他检查
    3. 6 临床诊断与评价
4 抗栓治疗
    4. 1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
        4.1.1血栓栓塞危险评估(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4. 1. 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4. 2 抗栓药物选择
        4. 2. 1 抗血小板药物
        4. 2. 2 口服抗凝药物
    4. 3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4.4非药物抗栓治疗
5 控制心室率
    5. 1 控制心室率的优缺点及目标
    5. 2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5. 2. 1 洋地黄类药物
        5. 2. 2 β 受体阻滞剂
        5. 2. 3 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5. 2. 4 其他口服室率控制药物
    5. 3 房室结消融+ 植入永久起搏器
        建议
6 节律控制
    6. 1 节律控制的优缺点
    6. 2 电复律和药物复律
        6. 2. 1 复律时的抗栓治疗
        建议
        6. 2. 2 电复律
        6. 2. 3 药物复律
        建议
    6. 3 复律后维持窦律
        6. 3. 1 维持窦律的药物
        6. 3. 2 何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建议
    6. 4 经导管消融房颤
        6. 4. 1 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建议
        6. 4. 2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及策略
        6. 4. 3 房颤导管消融的终点
        6. 4. 4 非射频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
        6. 4. 5 围术期管理
        6.4.6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358]
        6. 4. 7 并发症及处理
    6. 5 起搏器植入预防房颤
        6. 5. 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6. 5. 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6. 5. 3 稳定心室率的起搏方式
        6. 5. 4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建议
    6. 6 植入电子装置对房颤评估价值
    6. 7 房颤的外科治疗
        6. 7. 1 COX III手术
        6. 7. 2 COX IV手术
        6. 7. 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建议
7 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
    7. 1运动员
    7. 2老年人
    7. 3肥厚型心肌病
        建议
    7.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建议
    7. 5 甲状腺功能亢进
        建议
    7. 6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7. 7 慢性阻塞性肺病
        建议
    7. 8 预激综合征
        建议
    7. 9 心衰
        建议
    7. 10 家族性( 遗传性) 房颤
        建议
    7.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建议
    7. 12 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房颤
        7. 12. 1 心脏手术后房颤的预防
        7. 12. 2 术后房颤的节律控制
        7. 12. 3 术后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7. 12. 4 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建议
8 急性房颤发作的急诊处理
    8. 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8.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处理流程
    8. 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发作
    8. 4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发作
        8. 4. 1 急性房颤发作的抗凝治疗
        8. 4. 2 急性房颤发作的心室率控制
        8. 4. 3 急性房颤发作的房颤复律
        建议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
        1急诊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2急诊房颤的抗凝
        3急诊房颤的转复

四、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价和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回顾性分析[D]. 赵永. 吉林大学, 2021(01)
  • [2]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D]. 郑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伴≥2秒长R-R间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D]. 徐鸿远.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7)
  • [5]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D]. 赵文婥.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04)
  • [7]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8]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电复律与药物维持治疗对晚期复发率差别的对比研究[D]. 吕佳蓝. 厦门大学, 2018(02)
  • [9]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员会,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从新,黄德嘉,黄鹤,江洪,蒋晨阳,李莉,刘少稳,刘兴鹏,刘旭,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张澍,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05)
  • [1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曦,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05)

标签:;  ;  ;  ;  ;  

射频消融术后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评估与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