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步伐(论文文献综述)
李荣胜[1](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任健[3](2013)在《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基于中国三十个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文章写作的需要,论述分析了信息化、区域创新等概念的内涵以及特征,根据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的阐述了信息化对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助推作用,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手段和载体解决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探索性和开拓性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作用。在控制了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和环境类变量之后,我们运用2001-2011年的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信息化水平能积极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了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未来我国应在信息化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在信息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方面能够实现突破,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2)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本文运用Pedroni和Kao检验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5个指标与信息化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长期协整关系。(3)信息化与创新的人员投入存在交互关系。信息化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中受到了创新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两者共同对创新产出产生交互效应,也就是说信息化依赖创新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产出的增长。(4)信息化通过创新的人力资本投入、经费投入和创新环境中间变量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间接的作用。信息化不仅直接对创新产出产生作用,还通过人力资本投入、经费投入和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产生间接作用。本研究在中外学者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创新:(1)构建了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模型并经验证实;(2)经验证据表明,信息化通过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要素对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地促进作用。整体来看,目前有关信息化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文献还不够系统以及全面,本论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的丰富这一课题的理论文献,为我国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及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理论层面指导。同时本文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明确了信息化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所发挥的助推作用,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思路。
丁邡[4](2012)在《我国电信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文中指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人数的增加,加大了网络运行维护和业务处理的复杂度,同时对公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运营商加紧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施信息化战略。首先阐述了信息化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并着重论述信息化对于电信企业的重要性。然后,以中国某移动通信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指出电信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企业信息门户(EIP)的电信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陈玉和[5](2012)在《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信息经济风起云涌的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一国信息资源的富集程度和信息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利益的视角对信息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全面持久的获得更多的信息利益提供帮助。文章围绕信息利益问题逐层深入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实践考察和对策展望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主要从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及理解、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的一般过程和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三个方面展开对信息利益基本理论的分析。首先,文章在综合考察了利益和信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的内涵、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在解析了信息利益概念的基础上对信息利益形成与配置总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历史发展视角对信息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表现做了总体的考察。上述理论分析为下文信息利益实践的考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践考察主要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内容,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考察信息利益的实践活动。国内层面上,文章以中国的信息利益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的信息利益实践状况进行了考察,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信息利益的总体状况;国际层面上,文章选取国外实践信息利益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信息利益的实现情况总结出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第三部分对策展望主要包括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主要是结合我国信息利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信息利益实践的经验,提出了更好地增进我国信息利益的主要对策,并进一步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分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我国信息利益的持久获得指明了方向。文章的新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通过信息、信息资源以及利益等概念的梳理,明确界定和分析了信息利益概念及其历史演变,比较完整地建立了信息利益的理论框架,这些工作进一步扩展了利益理论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利益理论的内容;其次,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对我国宏观、中观和微观信息利益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在辅助证明了相关信息利益理论的同时,也更为具体的说明了我国各层次信息利益的实现状况,总体上论证较为系统全面;第三,文章在提出增进我国信息利益对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为持久增进我国信息利益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小文[6](2012)在《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与引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各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本论文的正文中有详细论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增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尽管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但有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那就是加快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尤其是移动信息化的应用。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市场领先者,中国移动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尤其是移动信息化方而责无旁贷。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万事开头难,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作为电信企业集团/政企部门从业人员,笔者负责任的提出了这个研究课题,希望能够帮助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无暇细致梳理自身信息化需求的中小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业务、制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的方案,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腾飞和市场地位的持续提升。本文除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章节外主体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中小企业”与“移动信息化需求”的概念界定。这是本文研究的两个重要关键词,通过文献综述章节可以发现此前研究成果中的界定,本文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电信行业的新形势进一步修订,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清晰概念边界。其次,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管理现状。电信企业运营实践中有着大量对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管理的经验式方法,学习借鉴并从中找到规律化的成果是理论研究者的使命,这一部分将是本文研究的实践基础。第三,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因素影响集合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研究领域中,多见的是对企业决策人重视程度、自身信息化水平以及投入力度等自身因素的定性/量化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首先对企业自身因素进行梳理和扩充,形成符合本文研究特定需要的企业个性化因素集合;随后,针对中小企业受相关利益群体影响作用较明显的消费特征,对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移动信息化相关业务的属性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的环境性影响因素,从而更为系统全面的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第四,中小企业对移动信息化需求的识别图假设及数量验证。在需求理论追述、需求识别方法学习及移动信息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建立影响因素(自变量)、营销因素(中间变量)和需求表现(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广东、湖南、云南和内蒙古四省份的千余份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直观的各变量对应问题现状;通过关联分析得出三层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相关度较高的关系路径归纳为需求识别有效路径,通过典型中小企业群的市场调研,初步得出各个假设关系链是否成立及它们的有效性排序。第四,移动信息化需求满足策略制定方法。沿着本文模型建立、实证分析的数据结果思路往下,本文于第六章开始提出了移动信息化需求满足策略的制定方法,从典型群体识别、需求动因分析到营销策略制定与评析,形成一套基于实践的做法又高于传统经验式工作的科学化思路,同时尽可能将学术环节中严谨性的内容用简单易操作、易判断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中小企业的移动信息化需求与电信企业提供的移动信息化业务之间顺利对接,既符合客户期望也切合企业利益。第五,电信企业满足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总体原则和执行思路。本文在实证环节和策略制定方法环节都使用了聚类的思想对典型中小企业客户群进行了分析论证,作为本文最后一部分主体研究内容,笔者在第六章第三节里提出了电信企业满足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总体原则和执行思路,将本文所阐述的方法上升到更广阔的应用平台中,大大提升了本文的应用价值。通过上述主体研究内容的设计,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小企业的移动信息化需求受个性化因素和环境性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受个性化因素(行业属性,营业收入规模,员工数,企业决策人的重视程度,信息化部门的技术水平,信息化支出占比)和环境性因素(产业链信息化程度,区域信息化程度,行业信息化程度,业务内容适用性,业务使用便利性,业务价格,业务普及度,业务品牌形象)的共同影响。实践证明,较之以往更多的关注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研究的文献,本文将自身因素更加完善同时明确提出产业/行业/地域以及移动信息化业务属性等外部环境性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对我们在设计业务时同时考虑多元化因素开拓了思路。第二,本文建立的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模型是合理的,协方差结构处理工具用于检验是可行的。本文模型的建立借鉴了大量文献综述部分前人对消费者行为模型、需求识别模型、科技可接受模型等的设计思路,同时又针对中小企业市场具体特征和对电信企业的实践意义,总结提炼出了四类营销因素纳入整体模型中作为中间变量,将影响因素到需求呈现的黑箱过程显性化,数据验证结果出来就意味着明确了对于具体中小企业而言,哪些影响因素和营销手段更为有效,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统一体,经过实证数据检验和市场合理性考证,证明本文建立的概念模型是合理的。此外,协方差结构模型和SPSS作为研究社会学领域问题的工具,在本文的数量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帮助处理了大量繁琐的数据,从统计分析角度和关系验证角度有力的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本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在需求识别研究领域是可行的。第三,明确了焦点企业、热点产业/区域/行业、主流业务、自发型忠诚客户和从众型忠诚客户的需求满足策略。本文按照内外部因素和需求的总量与持续性的表现,建立了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识别出了5类典型中小企业群体/业务。通过客户群特征描述和需求动因分析、概念模型数据检验等过程,发掘出了这四类客户一类业务对于移动信息化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不仅针对这些典型群体一一给出了需求满足的建议和具体实例,同时进一步上升到电信企业满足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的总体原则和执行思路层面,进一步拓展了论文研究的推广价值。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四个方面:1)首先,条理清晰、紧扣实质的提炼出了中小企业需求影响的个性化因素和环境性因素、营销控制因素和需求表现。本文系统的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需求影响因素集合,并在学术界大多单一归总因素的基础上用二维展现形式梳理企业个性化因素和环境性因素,将传统企业个性化因素进行了完善,又新增了产业链、行业、区域和移动信息化业务属性等对中小企业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的环境性因素,数据验证表明,这些因素的影响力都是确实存在的。此外,本文简明扼要的提炼出需求的两个关键表现:需求总量和需求持续性,淡化了对具体需求内容的关注,因为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需求是不能一一穷尽的。同时在传统营销策略4P、4C和4R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四个主要因素:宣传针对性、服务保障性、政策连续性和资费合理性,数量检验表明,这四个营销要素作为中间变量也对需求的呈现有显着的调节作用。2)其次,建立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概念模型并做定量检验,充实了需求识别研究领域的系统化成果。本文在借鉴大量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针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概念模型,充实了行业研究成果。传统研究更多的直接呈现自变量到因变量的关系,优点是直观显着,但研究结果得出之后如何与实际营销活动对接还要重新去对接。本文在传统模型基础之上,加入营销中介变量,设计成三层次模型,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二合一同时进行,数量验证结果出来的同时即明确了对于具体的受访对象,有显着影响力的营销手段是什么,这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有着很便捷的实用价值。3)简明扼要的提出了中小企业需求满足策略制定的四步骤法,将经验式的策略制定提升了理论高度。第六章提出了需求满足策略的制定方法,四个环节将策略制定方法形成一个闭环体系,帮助企业有效合理制定策略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动态全程的方法体系,为策略不断跟进市场变化提供了方法指引。4)本文对研究典型客户群的选择既考虑了完备性又兼顾了典型性,对客户消费研究既考虑了企业个性又兼顾了群体性。本文通过自变量的两大分类和需求的两大呈现形式建立了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识别出了5类典型中小企业群体/业务,做到了完备性和典型性兼顾,在过往较多列举式研究的基础之上往前推进了一步。
陈济荣[7](2011)在《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开放,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也与日俱增,电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彼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这种渗透的趋势也在加深。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战略转型成为了世界电信业的主流。这给中国电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电信也开始了转型。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转型的关键因素、战略转型的模式和方法以及战略转型的风险与规避。分析了福建电信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全球电信和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进行了理论研究,在电信战略转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环境分析,提出了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理论框架,并根据福建电信的具体情况,寻找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切入点和福建电信在战略转型中的角色选择。基于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对福建电信组织架构的重组,同时对福建电信战略转型切入点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福建电信战略转型期的管理策略给出了一些建议。
杜娟[8](2010)在《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大量资料整理和数据归类,从宏观层面上总结了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模型,以PEST分析法为基础,从经济、技术、政策及社会角度阐述了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机理框架。在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扩散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信息政策体系框架完善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协整检验、ARMA模型进行数量分析,论证了各种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成长作用的不同,证明了TEPS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最后通过对TEPS机理模型的总结,从信息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政策领域及社会发展领域提出了促进信息系统成长的建议。以往对于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研究,不论是从管理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通常可用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型、企业信息化演变模型、企业信息技术采纳模型、企业信息系统扩散模型等来描述,但它们的基础理论都来自于国外规律的总结。这种模型与中国信息系统成长规律是否具有一致性,外部影响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的,在以往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这正是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这部分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信息系统持续性成长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丰富和完善信息系统成长理论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李理[9](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胡宏[10](2009)在《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成为继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冲击着社会经济各领域,对传统产业和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邮政企业作为典型的传统通信产业,面临着信息化带来的复杂影响。及时实现产业升级,开拓新兴业务,成为邮政企业在信息化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各国邮政都逐步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邮政,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与之相伴随的是世界邮政的大力改革,各国邮政都逐渐实现了政企分开,并推进了公司化和股份化改造。在全球信息化和邮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邮政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究竟是什么?信息化对其核心资源发挥什么影响?邮政企业面对新形势应该如何有效地围绕核心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邮政横向边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邮政业与物流业原本核心资源不同,缘何发生融合,其融合的具体范式又是什么?在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邮政产业边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发展战略上应该注意什么?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论文首先回顾了企业资源能力、多元化经营、企业边界、产业融合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本文针对研究问题展开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在对邮政企业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经营研究中,本文构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认为相关多元化是邮政企业的最好选择;在界定邮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后,研究了邮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推力和拉力机制,并提出全网性、科学管理和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大多元化原则;并应用母合优势理论探讨了邮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问题。在信息化对邮政边界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邮政横向边界产生多向的影响:部分传统业务开始萎缩;部分传统业务实现了升级;更有很多新兴业务出现并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邮政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研究中,本文首先对邮政产业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并界定了邮政产业的属性;之后分析了邮政业与物流业传统边界的演变和融合,并就其融合动力和范式展开了讨论。在对中国邮政的实证研究中,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邮政的改革之路,并介绍其信息化建设概况;接下来着重分析了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然后讨论了信息化对中国邮政企业边界的影响,并就中国的邮政业和物流业的融合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对邮政全网资源进行整合后形成的合力,信息化总体上提升了邮政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第二,在信息技术的综合作用下,邮政企业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展多元化经营,但需要在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业务关联度越高,越能提高邮政企业的绩效;第三,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下,邮政企业的边界产生了多向的改变,虽然信息化对部分邮政传统业务带来强烈冲击,严重地威胁邮政的生存,但同时创造了巨大的邮政潜在市场;第四,由于产业边界扩张,邮政业与物流业这两个原本界限清晰、没有交集的独立产业发展到现代阶段后边界呈现出重叠部分,产品和市场存在竞争关系,产生融合;第五,以中国邮政为案例对本文的理论研究结论进行实证验证。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通过应用现象描述、定性分析、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邮政横向边界变动模型,并得出变动规律;第二,建立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关联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多元化绩效的影响,提出了邮政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原则;第三,建立了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模型;第四,对信息化条件下中国邮政横向边界的影响、多元化经营、邮政与物流融合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加快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步伐(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基于中国三十个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不足及展望 |
第二章 信息化与创新能力的解析 |
2.1 信息化 |
2.2 区域创新能力 |
第三章 信息化与技术进步的一个分析框架 |
3.1 内生增长与技术进步 |
3.2 技术的区域扩散与跨越 |
3.3 信息化与技术扩散、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四章 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4.3 描述性统计及其简单说明 |
4.4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信息化、创新要素对创新能力的交互与中介传导作用分析 |
5.1 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 |
5.2 因子的单位根检验及线性回归 |
5.3 信息化与创新要素与创新产出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第六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
6.1 加快立法,完善信息化制度环境 |
6.2 关注城乡、东西部、沿海与内陆等地区之间的差异发展 |
6.3 培育信息化产业龙头企业,鼓励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
6.4 推进信息化人才资源储备工作,夯实自主创新基础 |
6.5 做好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 |
6.6 促进技术扩散,使新技术更快更好的实现区域展开 |
6.7 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科技发展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我国电信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文献综述 |
(一) 信息化与企业战略 |
1. 信息化支持企业竞争战略 |
2. 信息化下企业产业环境分析 |
3. 企业战略指导信息化 |
(二)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
1. 企业信息化的宏观意义[1] |
2. 企业信息化的微观意义[2] |
3.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 |
二、电信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一) 国外电信企业信息化状况 |
1. 英国电信 |
2. 韩国电信 |
3.AT&T |
(二) 中国某移动通信公司信息化发展历程 |
(三) 中国电信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1. 信息化统一规划的缺失 |
2. 重建设, 轻管理, 技术实现与管理理念的结合出现断裂 |
3.“信息孤岛”问题 |
4. 缺少统一的网络平台支撑多个业务系统, 无法满足集成的需要 |
(四) 基于信息门户的电信业发展战略探讨 |
1. 建立统一的目录服务、存储体系规划: |
2. 实现统一目录的信息同步机制, 实现统一信息平台 |
3. 改造、优化门户应用统一认证管理平台: |
4. 实现统一的应用系统鉴权管理: |
三、结论 |
(5)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一章 信息利益的理论基础及文献梳理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含义 |
一、信息及相关概念解析 |
二、利益概念及利益思想的演变 |
三、信息利益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特征 |
一、信息利益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
二、信息利益的渗透性和共生性 |
三、信息利益的竞争性和共享性 |
四、信息利益的累积性和系统性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分类 |
第四节 信息利益相关思想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二章 信息利益的形成与配置 |
第一节 信息利益的创造与形成 |
一、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前提 |
二、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动力体系 |
三、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的主要途径 |
四、信息利益创造与形成路径的选择 |
第二节 信息利益的配置 |
一、信息利益的交换及利益影响 |
二、信息利益分享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手段 |
第三节 信息利益的实现与意义 |
一、信息利益实现的特点 |
二、信息利益实现的表现 |
三、信息利益实现的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信息利益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农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农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工业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第三节 信息文明时代的信息活动方式与信息利益 |
一、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二、信息文明时代人类信息活动的特点 |
三、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利益的体现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宏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 |
一、国家信息安全 |
二、信息利益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
三、中国信息安全现状 |
第二节 信息利益与国际信息贸易 |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信息利益 |
二、中国国际信息贸易的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一、中国信息要素状况的辩证考察 |
二、中国信息利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中国信息利益的区域分析 |
一、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发展 |
二、信息利益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中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二节 中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传统产业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二、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工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四、服务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利益的考察 |
第三节 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 |
一、基本数据的准备 |
二、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一 |
三、信息利益与中国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二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信息利益的微观考察 |
第一节 信息利益与企业竞争力 |
一、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二、信息资源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
第二节 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状况的考察 |
一、企业获取信息利益的前提条件 |
二、中国企业信息利益现状的考察 |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一、个人信息利益的理论分析 |
二、个人信息利益的实证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国外信息利益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美国的信息政策 |
二、美国的信息利益状况 |
三、美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日本的信息政策 |
二、日本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日本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韩国的信息政策 |
二、韩国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韩国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第四节 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 |
一、印度的信息政策 |
二、印度信息利益的考察 |
三、印度信息利益的实践经验 |
注释 |
第八章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第一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总体思路 |
一、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战略 |
二、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宏观对策 |
一、国家全面发展中实现信息利益的对策 |
二、增进区域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中观对策 |
一、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
二、增进传统产业信息利益的对策 |
第四节 促进中国信息利益实现的微观对策 |
一、促进企业信息利益实现的对策 |
二、增进个人信息利益的对策 |
注释 |
第九章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一、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辩证考察 |
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
一、信息化能够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条件 |
二、可持续发展具体实现路径客观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信息利益的实现 |
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信息伦理 |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化建设 |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信息文明建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与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需求理论研究进展 |
2.2 需求识别方法与工具追述 |
2.3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研究 |
2.4 中小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研究 |
2.5 文献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
3.1 概念界定 |
3.1.1 中小企业定义 |
3.1.2 移动信息化需求 |
3.2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影响因素集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的识别图构建与关系假设 |
4.1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模型的变量设计 |
4.2 识别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
4.2.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4.2.2 关系假设 |
4.2.2.1 假设一:企业个性化影响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
4.2.2.2 假设二:企业环境性影响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1.1 研究性质 |
5.1.2 对象选择与数据抽取 |
5.1.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5.2 实证结果 |
5.2.1 数据统计分析 |
5.2.2 关系假设验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信息化需求的引导机制 |
6.1 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满足策略制定方法 |
6.2 典型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满足策略建议 |
6.3 电信企业满足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总体原则和执行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问卷统计分析原始数据 |
附录3:关系假设验证过程 |
附录4:原始问卷分布节选图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电信面临的困境 |
1.1.2 中国电信的挑战及出路 |
1.2 中国通信业的基本情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战略转型理论 |
2.1 战略转型的定义 |
2.2 影响战略转型的关键因素 |
2.2.1 内部环境分析 |
2.2.2 外部环境分析 |
2.3 战略转型的过程 |
2.4 战略转型的模式与方法 |
2.4.1 战略转型的模式 |
2.4.2 产业转型的方法 |
2.5 战略转型的风险与规避 |
2.5.1 战略转型的风险 |
2.5.2 战略转型的风险规避 |
第三章 福建电信经营活动的现状分析 |
3.1 福建电信的基本状况 |
3.1.1 福建省经济发展现状 |
3.1.2 福建省社会文化情况 |
3.2 福建电信主要经营业务状况 |
3.2.1 天翼业务 |
3.2.2 宽带业务 |
3.2.3 视讯业务 |
3.3 福建电信的竞争状况分析 |
3.3.1 世界电信的竞争状况 |
3.3.2 福建电信的竞争状况 |
3.4 福建电信的内外环境分析 |
3.4.1 福建电信的内部环境分析 |
3.4.2 福建电信的外部环境分析 |
3.5 福建电信的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福建电信业务转型的策略研究 |
4.1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战略构想 |
4.1.1 福建电信增值业务的战略构想 |
4.1.2 福建电信增值业务的战略定位 |
4.2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基本模式 |
4.3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角色选择 |
4.3.1 战略转型的角色 |
4.3.2 福建电信的角色选择 |
4.3.3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关键 |
4.4 福建电信业务转型的具体策略 |
4.4.1 增值业务发展SWOT分析 |
4.4.2 福建电信的系统集成发展策略 |
4.4.3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切入点 |
第五章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实施 |
5.1 福建电信组织架构的重组与企业资源规划 |
5.1.1 福建省电信组织架构的重组 |
5.1.2 福建省电信企业资源规划 |
5.2 信息化经营模式转型 |
5.2.1 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经营模式转型 |
5.2.2 中小企业信息化运营理念转型 |
5.2.3 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产品规划转型 |
5.3 顾客服务转型 |
5.4 价值链与盈利模式转型 |
5.4.1 价值链管理转型 |
5.4.2 盈利模式方面的转型 |
第六章 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
6.1 创建学习型组织 |
6.2 加强员工的思想转型教育 |
6.3 加强战略转型的执行力 |
6.4 精确管理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 |
1.1.2 信息技术革命 |
1.1.3 中国社会变革 |
1.1.4 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法 |
1.3.2 PEST 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3.4 数理统计分析法 |
1.4章 节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信息系统成长理论 |
2.1.2 信息技术扩散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政策干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
2.3.1 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
2.3.2 信息系统在政府机关中的应用 |
2.3.3 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模型 |
3.1 部分行业信息系统成长分析 |
3.1.1 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 |
3.1.2 信息技术引领电信行业规模扩展 |
3.1.3 信息技术加快金融业规范化发展进程 |
3.2 IT 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 |
3.2.1 IT 企业技术创新是 IT 业形成源动力 |
3.2.2 IT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 IT 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
3.2.3 良好的宏观环境是 IT 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
3.3 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模型的建立 |
3.3.1 信息系统成长初始曲线 |
3.3.2 信息系统成长初始曲线的扩展 |
3.3.3 信息系统成长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
3.3.4 以往研究成果的检验 |
3.3.5 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阶段划分 |
3.4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机理模型 |
3.4.1 机理模型的构建 |
3.4.2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3.4.3 关联度分析步骤 |
3.4.4 信息系统成长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技术扩散推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4.1 信息技术扩散内容 |
4.1.1 信息技术 |
4.1.2 信息技术创新 |
4.1.3 信息技术扩散 |
4.1.4 信息技术溢出 |
4.1.5 研究与发展活动 |
4.2 中国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
4.2.1 启动期 |
4.2.2 成长期 |
4.2.3 成熟期 |
4.2.4 扩展期 |
4.2.5 挑战期 |
4.3 信息技术扩散推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剖析 |
4.3.1 信息技术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
4.3.2 IT 硬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小企业的成长 |
4.3.3 IT 技术融合模糊了产业边界 |
4.3.4 IT 技术的渗透提高了产业边界可延展性 |
4.3.5 资本市场促进了IT 技术的扩散 |
4.3.6 信息技术催生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信息系统 |
4.4 信息技术成长曲线 |
4.4.1 测度指标的确定 |
4.4.2 测度方法 |
4.4.3 数据处理 |
4.4.4 信息技术成长曲线与信息系统成长曲线拟合性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增长带动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5.1 信息系统成长与经济增长定性关系分析 |
5.1.1 经济增长带动信息系统成长 |
5.1.2 信息系统成长拉动经济增长 |
5.2 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 |
5.2.1 信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并扩大自身规模 |
5.2.2 信息产业的发展催生一批新兴产业 |
5.2.3 信息产业通过技术应用影响传统产业 |
5.2.4 信息产业加快农业改造升级 |
5.2.5 信息产业改变工业链 |
5.2.6 信息产业促进服务业转型 |
5.3 我国信息系统宏观成长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5.3.1 经济增长曲线的拟合度分析 |
5.3.2 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5.3.3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
5.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5.3.5 计量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引导支撑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6.1 国外信息系统相关政策的发展 |
6.1.1 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日本信息政策 |
6.1.2 强调自由活跃的美国信息政策 |
6.1.3 注重合作的欧盟信息政策 |
6.1.4 明确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标的俄罗斯信息政策 |
6.2 国内信息政策的发展 |
6.2.1 相关信息政策的制定 |
6.2.2 我国信息政策特点 |
6.2.3 我国信息政策实施途径 |
6.3 信息系统政策体系划分 |
6.3.1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目标 |
6.3.2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
6.3.3 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的内容框架 |
6.4 信息系统成长政策干预模型 |
6.4.1 干预分析模型预测法 |
6.4.2 干预事件的形式 |
6.4.3 单变量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构造 |
6.4.4 干预模型建模的思路 |
6.5 建立ARMA 模型 |
6.5.1 序列平稳化 |
6.5.2 政策截点的选取 |
6.5.3 计算影响度序列 |
6.5.4 计算净化序列 |
6.5.5 参数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社会变革助力信息系统成长过程研究 |
7.1 社会变革原因分析 |
7.1.1 科技体制弊端多 |
7.1.2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7.1.3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不到位 |
7.1.4 教育培训环境不稳定 |
7.2 经济体制变革迫使信息系统成长 |
7.2.1 企业体制改革阶段划分 |
7.2.2 中国企业体制转型的特点 |
7.2.3 转轨经济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 |
7.2.4 转轨经济改变了创新主体 |
7.3 信息价值观的变化促动信息系统成长 |
7.3.1 价值重构是信息系统成长的基础动力 |
7.3.2 社会影响驱动信息系统的选择 |
7.3.3 用户态度定位信息系统的选择 |
7.3.4 领导支持是信息系统成功关键 |
7.4 信息需求变化为信息系统成长创造了条件 |
7.4.1 文化体制创新提供了信息需求变化的前提 |
7.4.2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引领了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
7.4.3 3G 的应用为信息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发展空间 |
7.4.4 奥运会为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平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企业信息系统成长政策性建议 |
8.1 信息技术领域相关建议 |
8.1.1 明确信息主导产业领域 |
8.1.2 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合作开发和自主开发 |
8.1.3 提高基础研发经费比例 |
8.1.4 从应用出发发展IC 技术核心 |
8.1.5 开发基于Linux 的自主型OS |
8.1.6 创立IT 产业标准 |
8.2 经济领域相关建议 |
8.2.1 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
8.2.2 注重政策经济 |
8.2.3 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
8.2.4 加大制造业信息化力度 |
8.2.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8.2.6 做好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工作 |
8.3 政策领域相关建议 |
8.3.1 信息政策要立足于国情 |
8.3.2 信息政策要具有动态性 |
8.3.3 信息政策主导“跨越式”发展 |
8.3.4 信息政策中要鼓励培养高素质信息人才 |
8.4 社会发展领域相关建议 |
8.4.1 继续推广基于3G 时代的移动电子商务 |
8.4.2 构建和谐发展的信息系统成长环境 |
8.4.3 注重推进乡镇企业信息系统应用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工作总结 |
9.2 论文主要结论 |
9.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邮政信息化进程 |
1.1.2 世界邮政改革趋势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综述 |
2.1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 |
2.1.1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分化 |
2.1.2 企业资源理论 |
2.1.3 企业能力理论 |
2.1.4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界定 |
2.2 企业多元化经营 |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溯源 |
2.2.2 我国多元化经营理论的发展 |
2.2.3 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2.2.4 多元化经营的分类 |
2.2.5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6 相关多元化与归核化 |
2.3 企业边界 |
2.3.1 企业边界的界定 |
2.3.2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中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4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中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5 迈克尔·迪屈奇的企业边界理论 |
2.3.6 企业横向边界理论 |
2.3.7 信息技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
2.4 产业融合 |
2.4.1 产业及产业划分 |
2.4.2 产业融合的提出 |
2.4.3 产业融合的定义 |
2.4.4 产业融合的类型 |
2.4.5 我国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
2.5 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 |
2.5.1 信息化浪潮的兴起 |
2.5.2 信息化的含义 |
2.5.3 企业信息化的含义与内容 |
2.5.4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研究成果 |
第三章 邮政企业基于资源的多元化经营 |
3.1 企业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3.1.1 条件假设 |
3.1.2 多元化经营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
3.1.3 多元化经营与内部协调成本的关系 |
3.1.4 多元化经营与生产总成本的关系 |
3.1.5 多元化经营关联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1.6 信息技术水平变动对多元化经营绩效影响 |
3.1.7 相关结论 |
3.2 邮政企业资源概述 |
3.2.1 邮政企业资源的本质和属性 |
3.2.2 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 信息化对邮政企业资源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
3.4 邮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时代性 |
3.5 邮政企业多元化的原则 |
3.5.1 全网性业务优先原则 |
3.5.2 科学管理的原则 |
3.5.3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
第四章 信息化与邮政企业横向边界 |
4.1 世界主要国家邮政业务构成 |
4.1.1 美国邮政业务构成 |
4.1.2 德国邮政邮政业务构成 |
4.1.3 英国邮政业务构成 |
4.1.4 日本邮政业务构成 |
4.2 信息技术对邮政横向边界的影响 |
4.2.1 以书信为代表的邮政传统业务萎缩 |
4.2.2 邮政传统业务借助信息化实现服务升级 |
4.2.3 信息技术发展给邮政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
4.3 几点启示 |
第五章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研究 |
5.1 邮政产业的发展与属性 |
5.1.1 邮政起源及发展 |
5.1.2 邮政产业属性的两种不同观点 |
5.2 物流业与邮政业的融合现状 |
5.2.1 邮政业与物流业的传统边界界限 |
5.2.2 邮政业与物流业出现融合 |
5.3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驱动因素 |
5.3.1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
5.3.2 激烈的市场竞争 |
5.3.3 政府管制放松 |
5.4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5.4.1 产业融合范式——以信息产业为例 |
5.4.2 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第六章 中国邮政实证研究 |
6.1 中国邮政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
6.2 中国邮政信息化建设情况 |
6.2.1 基础网络平台建设阶段 |
6.2.2 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推广阶段 |
6.2.3 应用系统的整合提高阶段 |
6.3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 |
6.3.1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现状 |
6.3.2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
6.3.3 中国邮政多元化经营建议 |
6.4 信息技术对中国邮政横向边界影响 |
6.4.1 信息技术发展对函件市场的影响 |
6.4.2 信息技术对中国邮政速递业务发展的影响 |
6.4.3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电子商务 |
6.4.4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代理业务 |
6.4.5 信息技术与中国邮政金融业务 |
6.4.6 中国邮政横向边界变动分析 |
6.5 中国邮政业与物流业的融合 |
6.5.1 中国邮政经营物流业务的情况 |
6.5.2 中国物流企业经营邮政业务的情况 |
6.5.3 中国的邮政业与物流业融合范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之处 |
7.2.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加快电信企业信息化的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基于中国三十个省市数据的实证分析[D]. 任健. 南京大学, 2013(05)
- [4]我国电信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 丁邡. 学理论, 2012(31)
- [5]基于利益视角的信息研究[D]. 陈玉和. 复旦大学, 2012(03)
- [6]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识别与引导机制研究[D]. 李小文.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7]福建电信战略转型策略研究[D]. 陈济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5)
- [8]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D]. 杜娟. 吉林大学, 2010(08)
- [9]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10]信息化条件下邮政资源与邮政产业边界研究[D]. 胡宏.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标签:信息社会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企业信息化论文; 数据与信息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