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十一届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论文文献综述)
叶瑞瑞[1](2020)在《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毋庸置疑,作为一名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北美华文文坛具有重要的实力和影响力,她的小说创作获得了杰出的成绩,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华文文坛引起轰动。伴随着社会审美思潮从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基于严歌苓小说改编制作而成的影视作品成系列、成规模地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取得了艺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丰收。严歌苓的小说及基于其小说改编制作而成的影视作品热的兴起,给我们带来的正是关于文学与影视关系的思考,这其中的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篇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关于严歌苓小说作品与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状况以及严歌苓研究在中国国内学术研究的繁多与国外研究的“严寒”。其次,本论文主要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探究严歌苓小说被大量“改写”成影视的内外部原因:外部因素其一主要是作为小说影视改编推动力的大众媒介的传播,其二在市场化运作体系下,从文本到影视的商业运作所起到的无形推动作用,如当下为满足大众需求,大量影视剧被创作并进行品牌推广,还有主流意识对影视资源的调控及大众对影视剧的认可对影视改编的反向推动。内部原因关乎于严歌苓影视化特质的文本所筑就的广泛又独特的视觉文化的盛宴,如小说文本独特的伦理叙事、强烈的故事性与画面感、小说像镜头一样言说的语言手法。论文第二章节,主要讲述严歌苓小说从文本到影视的媒介转化、变身。主要从小说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小说作品在影视中的变异两大方面来进行阐释。一方面严歌苓小说既然具有影视改编的可行性,那小说与影视就一定是具有某种的相似性或相像性可言,论文主要从文本与影视剧本来谈,包括小说中画面、色彩、声音与影视剧本的不谋而合。但小说与影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必然会导致两者之间的分裂性,论文主要从文本的语言文字艺术与影视的画面声音艺术的差异化着手来谈。另一方面并结合具体作品,来谈小说作品在影视中的变异,比如电影《芳华》中小说人物在电影中的改造与净化,电影《陆犯焉识》中对小说《陆犯焉识》内容的取舍与增添等。论文第三章节,主要从反思与批判的角度来谈严歌苓小说所进行影视改编的积极化影响与并非消极化的反向倾向。首先,影视的大量改编导致严歌苓小说大众化的普及,是对严歌苓小说较为深远、可喜的影响,更多的读者进行了严歌苓小说的相关阅读与传播。与此同时,影视改编更是对严歌苓小说进行的新的艺术形式的“改写”与“二次言说”,并强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播了思想的社会价值,激发了文化消费的蓬勃向前。其次,严歌苓小说虽然在影视改编过程后,小说文学艺术呈现一定的泛影视化、程式化、精神内核趋大众化等特点及作家创作自我意义的一些消解,但不得不说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消极,对于小说影视剧的改编,是对小说作品的再创作,再一次革新,给予了由小说无法给予的新的鲜活的血液与生命力。
吴冰冰[2](2018)在《广告与符号再生产 ——基于互联网时代传播困境的思考》文中指出本文的出发点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思考广告与符号再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一洞察是基于互联网时代日益频繁的符号生产带来的传播困境,试图通过对于广告符号内部生产与再生产、广告与社会性符号的生产与再生产关系的考察,从行业的角度、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媒介形态的角度来探寻出路。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宏观的技术和媒介背景切入综合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分别就广告符号学和再生产理论做了文献综述,同时指出了广告与符号再生产理论直接的理论空白。第二部分作为外部宏观研究的基础,对论文中出现了几个基本概念“广告”、“广告符号”、“符号生产与再生产”做出了界定。同时,从广告符号自身的角度研究了其符号学意义,界定了广告文本的符号意义,广告参与符号生产的要素以及广告与符号生产的消费解读。第三部分作为过渡章节,从外部的矛盾洞察和内部的矛盾生成动因两个板块分析了造成现在传播符号生产和在再生产困境的原因。从外部来看,媒介环境的融合意味着符号冲突的产生,越来越多的技术表现形式和内容碎片化、受众注意力的缺失是关键因素。从内部分析来看,广告主“速度与深度的冲突”、广告公司的“利益与责任的冲突”,广告媒介“扩大与平衡的冲突”,广告受众“理解与接受的冲突”,广告产品“守旧和革新的冲突”、广告作品“艺术与技术的冲突”是深层动因。第四章到第六章深入展开解决这一困境的设想和方法。首先是基于广告行业认知的角度,描述了广告在现有社会发展中的成熟定位,明确了广告与社会发展的宏观互动关系,然后从相对微观具体的层面诠释了广告作为一种经济的助推力、产业的整合力、价值的影响力、品牌的催化力、市场的沟通力、技术的表现力的六层维度。其次是基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深入定义了已经到来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交叠时代,“产消合一”带来的商业模式颠覆以及生产性消费者与符号再生产的关系。最后,基于媒介形态的角度,梳理了“符号即媒介”的观念,从广告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尝试构建社会符号再生产的功能意义、享乐意义、社会意义以及神圣和世俗意义。结论部分借助了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的“三元组合”,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借用这一理论,从符号学角度解读和释义广告对于社会符号再生产的构建方式,即从“实践空间”加强符号感知性和体验性,从“空间表征”提升符号认知度和仪式感,从“表征空间”深化符号的功能价值和精神内涵。
李美灵[3](2018)在《台湾广告原型研究 ——以“时报广告金像奖”获奖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蓬勃发展促进了台湾广告产业的快速成长。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一定社会背景下消费者们普遍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反映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体验。论文将原型批评理论引入到对台湾广告的研究中,对近十年来台湾“中国时报广告金像奖”影像类得奖广告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广告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来分析台湾广告的原型形象模式,同时探索台湾当代广告在建构原型过程中呈现的新面貌。论文具体分析了台湾广告中的10类原型形象,发现台湾广告偏好于强调施予与奉献的“照顾者”原型,其次是以普通人为主角的“凡夫俗子”的原型。从广告动机理论四大面向的原型数来看,“归属享受”面向所占比例最高,最少的是“冒险征服”面向。论文还考察了台湾当代广告在现代建构时呈现的新特征:一方面台湾广告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为表征,以仁爱、孝悌、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念为内核来完成原型的继承。另一方面以形变而意不变的陌生化置换和意变而形不变的魔幻变调的方式完成原型当代置换。最后研究分析了原型在广告中的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既可以促进消费者认知,消解“对抗性”译码,也能迎合受众心理,建构身份认同。对于广告主而言,既可以提供创意源泉,增强广告张力,也能塑造品牌个性,区隔产品特质。
陈想[4](2018)在《台湾国文教材中的生态散文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出现了的一类富有特色、值得关注散文——生态散文。台湾生态散文的思想来源深远而又丰富,无论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还是欧美近代环保思想的浸润,都为台湾当代生态散文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中国富有生态意识的传统文学、西方近代的生态环保文学为台湾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其次,台湾报纸副刊的助力和报导文学的兴盛给台湾生态散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其得以快速发展。当然,生态散文的快速发展和兴盛,还与当代台湾社会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自然生态破坏这一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论文以台湾中学国文教材中的生态散文为切入点,首先,梳理台湾生态散文的发展背景;其次,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归纳整理台湾中学国文教材中生态散文所包含的生态伦理及其抒情方式的探索与革新;再次,对台湾环境教育与生态散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两岸语文教材中生态散文编选与教学的对比,总结双方的异同点,以兹相互借鉴。
李明璇[5](2017)在《两岸电视公益广告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公益广告是广告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大陆电视公益广告的起步较晚,其发展与台湾电视公益广告有些微差距,大陆公益广告多以行政命令形式完成,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两岸公益广告的研究偏重在广告效果和广告诉求上,缺少对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历程研究的学术梳理。本研究尝试从传播学的背景出发,透过文献法、比较分析和访谈,对大陆与台湾的电视公益广告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和阐释,透过两岸电视公益广告的比较,对大陆公益广告不足之处进行评论,对于大陆电视公益广告的良性运转,提出看法与建议。
王伟[6](2016)在《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榜单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美国电影网站IMDb为研究对象,通过对IMDb网站历史的梳理,以及对IMDb Top 250历年电影榜单上榜影片的统计,分析IMDb网站的榜单文化、网站用户的电影审美趣味,以及影响榜单浮动的主要因素,最终指向媒介的变革对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等电影学研究和电影学观念的影响与革新。绪论部分以IMDb网站为文本,通过新媒体/互联网对电影史书写、电影史学研究的(潜在)改变的历史追溯,讨论电影网站作为电影史研究的对象何以可能,并尝试探寻电影网站文献之所以处于“文献等级”最底层的原因,拟为互联网时代电影史学、电影编史学等理论建构提供一些可行方法。并通过对IMDb网站的中英文研究现状及方法的分析发现,目前电影学研究仅将IMDb网站作为资料来源,而非研究对象,以此提出本文从文化权力与媒介权力的视角出发,切入IMDb网站的历史及其榜单文化的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对IMDb网站的历史爬梳,得出IMDb网站得以发展的四条路径,并从“事件”的编史学方法出发,尝试书写IMDb网站的发展历程,拟为电影网站的历史书写与史学研究提供可行方法。并最终指向,以IMDb为代表的电影资料库(Movie Database)并非新媒体/互联网的产物,从电影信息的整理与传播的历史来看,经过了录像带(VHS)时期、个人计算机(PC)时期、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期,这既是电影传播的技术史,同时也是电影网站的文化史。第二章从新媒体/互联网背景下,电影信息的“内爆”所引发的电影榜单文化现象出发,一方面运用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探析网站类电影榜单在文化传播中的地域性特质,另一方面从媒介权力与文化权力的视角出发,提出电影榜单作为“排序型电影清单”的实质,最终指向外国电影网站的榜单文化对电影史书写与电影评价体系的革变与再建构作用。并通过对IMDb网站和榜单的评分机制与人员构成的解析,指向新媒体/互联网时期电影评价方式与影评人群落的变化。第三章从《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刷分事件切入,通过IMDb Top 250电影榜单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的“榜首之战”,分析IMDb网站电影榜单的影响因素。并以“粉丝刷分事件”为例,通过分析电影榜单的公平性、秩序与格局,论述电影网站的“反民主”和“全景敞监狱”的特质,及其“抹平差异”的话语场域,并指向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与明星研究的革变。第四章第一节通过对IMDb历年电影榜单的上榜影片的统计,以及IMDb网站用户的影片关注度(用户的投票数)和受欢迎程度(用户的评分),分析IMDb网站在电影国别(地区)、电影类型和电影导演方面的榜单倾向,并以此探析IMDb用户的电影审美趣味与电影学观念的整体趋向。最终指向IMDb等网站的电影榜单的历史,既可将其看做一部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史,也可将其视为由电影观众共同书写的一部新的电影史。第四章第二节从历年上榜影片的电影国别(地区)出发,以中国电影《叶问》(Yip Man,2008)为例,分析IMDb网站用户的中国电影审美趣味倾向。通过功夫片所展现和“隐藏的”功夫、“作为专业人士的”功夫明星,以及男性的“被看”/凝视,分析以IMDb用户为代表的西方观众,与以豆瓣电影和时光网为代表的中国观众的电影审美趣味的差异,以此提出,西方观众并不真正关心功夫片在美学上的革新,而是更为关注由动作(action)建构的视觉“奇观”。并通过对功夫片中男性身体、暴力与政治的探析,指向以电影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互联网,在“国家形象”建构与电影传播上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第三节从历年上榜的电影类型出发,以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为例,通过IMDb网站用户的评分与评论,从影评人的“电影艺术的本体论之争”、奥斯卡的“电影类型的层级之争”、观众的“电影审美的趣味之争”,分析新媒体/互联网时期的“希区柯克之争”,以此提出,网站用户的电影审美趣味/新媒体影评与影评人/传统影评、奥斯卡/电影节一同构建了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批评空间。并通过IMDb网站用户的评论对希区柯克评述史的指认,探析网络影评所具有的传统影评的“影子”、影片细读的趋势、电影理论的倾向和电影哲学的趋向,最终指向新媒体/互联网时期影评书写者构成与电影网站作为“编外学校”的作用。经过对资料的查找、数据的统计、影评的分析和论文的书写,笔者认为,电影网站及其电影榜单可以视为新媒体/互联网时期,由电影网站用户/互联网时期的电影观众共同书写的电影史;网站用户的影片评分和评论,对影评的话语场域、话语方式、影评书写者构成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改变;电影网站的粉丝刷分现象一方面使电影榜单的“格局”和“秩序”发生变化,打响了互联网时期的“电影之战”,另一方面,使新媒体/互联网时期的明星学和粉丝文化研究、对电影评价体系的建构作用等问题得以重新审视。
张梓萱[7](2016)在《台湾地区食品饮料电视广告语言使用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台湾电视广告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呈现了多样的语言样貌,其中以台语、日语、英语三类语言在广告中出现频率最高,而这种现象是源于多种文化在台湾这个地方交汇融合而形成。台语作为除国语之外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来源于闽南语。作为台湾本土文化代表符号,台语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同。由于这种“质朴”的特质,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出于对“非精英”的品牌气质和目标消费者的考量,使用台语的广告能在心理上与消费者拉近距离。而日语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代表,之所以能频繁出现在台湾电视广告中,主要由于长达五十年的日据时代对台湾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台湾文化至今仍保留许多日本文化的影子,民众也对日本文化具有一种群体性认同。所以在广告中,本土品牌使用日语元素以期能达到创意目的或赢得消费者好感,而日本品牌则会保留广告中的日语元素以彰显身份。作为后来者的英语,由于其代表的欧美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据的优势地位,以及二战后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台湾社会的影响和输入,台湾民众对于欧美文化普遍具有好感,英语广告的出现自然而然,甚至在消费者心中,英语广告中的产品或品牌是高品质和时尚的。本文选择12则台湾近年来各大电视台发布的食品饮料类电视广告,对其中的广告语言进行文本分析,展示广告中出现的语言因素。对广告语言的选择从历史原因和创意选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台湾本地186名民众对于台语、日语、英语广告的态度,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三类广告的传达效果。通过广告语言这个窗口,了解台湾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面貌及形成原因,探究广告语言选择对台湾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许文畅[8](2015)在《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受到多种思潮的冲击,局面异常复杂。其中,左翼思潮受到压制,国民党当局倡导的“反共文艺”成为文坛主流;与此同时,由胡适、雷震、聂华苓等人坚守的自由主义理念和纪弦等人倡导的现代主义思潮形成对“反共文艺”的突围和反拨态势。1949年11月20日,由雷震主办的政论性文化刊物《自由中国》于台北创刊,该刊始终以宣传民主自由理念为宗旨,致力于争取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的空间。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自由中国》的政论性特征,而对文艺栏的价值重视不足。《自由中国》风雨十一载,文艺栏贯穿始终,共刊出480多篇文学作品。从创刊至1952年底,文艺栏的部分作品具有些许政治色彩;自1953年聂华苓接任文艺栏主编后,她始终秉承着自由人文主义理念,以纯文学的原则来甄选作品。在其努力下,文艺栏作品淡出泛政治化语境,而且艺术性弥增。那么,在文化、政治视域下重新考辨《自由中国》文艺栏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实绩,不仅能够带领我们重返历史和文学现场,还能够在方法论上对当下的文学发展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介绍《自由中国》及文艺栏赖以生存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其从创刊至终刊的全过程。本章主要着眼于文学史、思潮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的呈现,接下来的三章都以本章为依据而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本章详尽分析了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以聂华苓接掌文艺栏的时间为分界点,文艺栏经历了由“反共文学”向纯文学的演变。以文体分类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颇具先验性的女性小说、异质性的怀乡书写、历史伦理小说、留学生小说,闺秀散文、学者散文和留学生散文,试验性新诗和部分戏剧作为分析蓝本。以期通过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性及文学价值来呈现在历史现场中文学发展的状态。以个体作家角度观之,本文选取了聂华苓、司马桑敦、林海音、张秀亚、琦君、吴鲁芹、於梨华、余光中等作家为阐释对象,以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作家的精神私史,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旨在分析《自由中国》及其文艺栏中的自由主义思想。胡适和殷海光发表的文章无疑推动了台湾自由主义的发展。另外,聂华苓不但为纯文学作家提供了发声园地,更从文学层面丰富了自由人文主义的内涵。第四章梳理了《自由中国》与台港两地文艺刊物的互涉和交流状况。通过探讨与《自由中国》关系密切的《文学杂志》、《民主评论》等刊物的异同性,来扩展研究视野。《自由中国》被封后,聂华苓赓续了文艺栏的精神内涵,藉着“国际写作计划”为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文星》等杂志沿着《自由中国》的精神指归继续在自由之路上蹒跚行进。本文在结语部分指出,《自由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敢于与威权体制抗衡,并努力争取思想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并且《自由中国》促使我们思索自由主义应如何与中国现实土壤相接榫,思索自由主义知识者的歧路与进路等问题;尤其是文艺栏中的作品为我们返回文学现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以上种种或可为当下的文学研究提供某种参照。
张娜[9](2015)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传播科技日新月异,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媒体形式,媒体种类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分众化趋势的凸显、媒体种类的增多、传播方式的转变等标志着新的媒体生态已经形成。伴随着传播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信息的海量化,许多广告一经投放便会被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注意力”经济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极具表现力的广告创意形式对于户外传播尤为重要,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产生与发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户外广告的“媒体创意”实践表现出了极强的创造性和吸引力。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哪些传播理念是指导其大胆创新与实践的理论支撑?在极具变化和创新的媒体环境的推动之下,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发展态势如何?具有什么样的发展特性?这些都是需要广告从业者及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在户外广告中的利用现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着作、期刊、学术论文、网络传播资料等理论成果及实践调研结果,进一步理清了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内涵、操作流程,并对新媒体环境下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最前沿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实践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归类研究,以客观调查及基础,对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表现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独创性的提出了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呈现的发展特性,即:媒体环境及受众参与的条件性、技术嵌入的互动体验性、媒体选择及运用的创新性、媒体发布的策划性等四个发展属性。最后结合我国户外广告创意实践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指导我国户外广告实践的媒体创意操作策略,分别从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传播渠道的规划、传播载体的选择及运用策略、创意表现原则及传播效应的管理等四个层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借此为户外广告创意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感悟和认知。
孙海燕[10](2014)在《从《中国时报》广告审视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1988到2012年》文中提出台湾这个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同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同的,它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的底蕴渗透到生活和消费的方方面面。《中国时报》是台湾较早创刊的报纸,创于1950年,它将信息报道于众人的同时,开始一步步将广告涉入其中,其主流媒体的身份,使得广告商越聚越多,这些广告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息,而受众必然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感染,进而形成一种消费的氛围。正是这种日益膨胀的消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并行不悖,使得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时报》从报禁解除开始即1988年到2012年所刊载的广告来分析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文化的流转与变迁是社会的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因素都在相互交织着,台湾这种特殊的身份,以及它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渊源,都使得它的社会研究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台湾的社会结构以及人民意识、人民的观念、人民的行为和消费文化的交相辉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内容分析法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对报禁解除开始即1988年到2012年的《中国时报》所刊载的广告进行研究,对广告从内容、形态、图片的比例、文字的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每年宣扬的重点与当年的政治经济形势相联系,进而分析出台湾社会的消费文化,以及这种变迁的过程和变迁所带来的影响,还有消费文化的未来走向。本文在研究消费文化方面主要借鉴马克思的消费文化理论,文章会在最后提出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等。文化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根基,商业气息弥漫全世界的今天,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而这些自觉不自觉的都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比如台湾目前十分流行的文创用品文化,文创用品成为激荡人们兴趣与爱好的介质,掀起了一场文艺与创造的浪潮。消费文化本身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有人将其视为伪文化,有人认为它仍然是文化的一部分,众说纷纭,然而它却实实在在不容忽视,它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中自然形成,势不可挡。
二、第二十一届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十一届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论文提纲范文)
(1)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严歌苓小说大量被“改写”成影视的原因探究 |
1.1 大众媒介的传播:小说影视改编的推动力 |
1.2 影视化特质的文本:视觉文化的盛宴 |
1.2.1 独特的伦理叙事 |
1.2.2 强烈的故事性、画面感 |
1.2.3 镜头语言般的手法 |
1.3 市场化下:从文本到影视的商业运作 |
1.3.1 市场化运作下的影视剧创作及品牌营销 |
1.3.2 主流意识形态下影视资源的成功运作 |
1.3.3 影视与大众口碑价值的一定融合 |
2.媒介转化:从文本到影视的变身 |
2.1 小说影视改编的可行性 |
2.1.1 小说与影视的相像性 |
2.1.2 小说与影视的分裂性 |
2.2 小说作品在影视中的变异 |
2.2.1 人物的改造与净化 |
2.2.2 内容的取舍与增添 |
2.2.3 主题的塑造与可转性 |
3.反思与批判:小说的影视改编影响 |
3.1 影视剧创作对严歌苓小说的积极化影响 |
3.1.1 小说的大众化普及 |
3.1.2 小说新的艺术形式的“改写” |
3.1.3 文化传播及产业市场运作 |
3.2 影视剧创作对严歌苓小说的反向倾向 |
3.2.1 小说文学性艺术的泛影视化、程式化 |
3.2.2 小说精神内核的趋大众化 |
3.2.3 作家创作自我意义的消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广告与符号再生产 ——基于互联网时代传播困境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广告与符号生产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广告文本的符号意义 |
2.3 广告参与符号生产的要素 |
2.4 广告与符号生产的消费解读 |
第3章 广告与符号生产、再生产的矛盾生成动因分析 |
3.1 符号冲突产生背景:技术支持下的融媒体时代 |
3.2 媒介环境的融合意味着符号冲突的产生 |
3.3 广告符号产生与再生产的模式重心转移 |
3.4 内外部双重作用下的符号再生产困境阐述 |
3.5 符号生产与再生产的矛盾生成动因微观分析 |
第4章 基于广告行业认知的广告与符号再生产建构 |
4.1 广告在社会发展中的成熟定位 |
4.2 广告与社会发展的宏观互动关系 |
4.3 广告与社会发展的微观互动关系 |
4.4 广告行业本体与符号再生产 |
第5章 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广告与符号再生产建构 |
5.1 相关理论对消费者生产性的论述 |
5.2 已经到来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交叠时代 |
5.3 “产、销、消合一”带来的商业模式颠覆 |
5.4 生产性消费者的类型划分 |
5.5 消费者与品牌协同生产过程 |
5.6 生产性消费者与符号再生产分析 |
第6章 基于媒介形态的广告与符号再生产建构 |
6.1 媒介之变,广告与符号再生产之革 |
6.2 媒介即符号 |
6.3 媒介与符号再生产的意义建构 |
第7章 结论 |
7.1 “实践空间”即“感知的空间”:广告加强符号感知性和体验性 |
7.2 “空间表征”即“构想的空间”:广告提升符号认知度和仪式感 |
7.3 “表征空间”即“实际的空间”:广告深化符号的功能价值和精神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台湾广告原型研究 ——以“时报广告金像奖”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原型理论溯源 |
1.3 原型与广告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章 台湾广告中的原型形象 |
2.1 “自在做自己”的天真者 |
2.2 “不要把我困住”的探险家 |
2.3 “真理使你获得解脱”的智者 |
2.4 “有志者事竟成”的英雄 |
2.5 “梦想成真”的魔法师 |
2.6 “人生而平等”的凡夫俗子 |
2.7 “我心只有你”的情人 |
2.8 “快乐活在当下”的弄臣 |
2.9 “爱邻如己”的照顾者 |
2.10 “权力是唯一”的统治者 |
2.11 台湾广告原型形象总结 |
第三章 台湾广告原型的现代建构 |
3.1 中华文化的原型传承 |
3.1.1 以传统文化符号为表征 |
3.1.2 以传统价值观为内核 |
3.2 广告原型的现代置换 |
3.2.1 形变而意不变的陌生化置换 |
3.2.2 意变而形不变的魔幻变调 |
第四章 台湾广告原型的意义 |
4.1 对于消费者而言 |
4.1.1 促进消费者认知,消解“对抗性”解码 |
4.1.2 迎合受众心理,建构身份认同 |
4.2 对于广告主而言 |
4.2.1 提供创意源泉,增强广告张力 |
4.2.2 塑造品牌个性,区隔产品特质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总结 |
5.2 对原型理论的反思 |
5.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台湾国文教材中的生态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说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概述 |
第一章 台湾生态散文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思想来源 |
一、中外思想的渗透 |
二、现实社会的根源 |
三、环保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语境 |
一、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 |
二、乡土文学思潮与现实主义回归 |
三、报导文学的兴盛与报纸副刊的助力 |
第二章 伦理探析与知感交融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探索 |
一、人类与自然互动的经验 |
二、探索生态和谐的理念 |
三、人与科技的存在方式 |
第二节 抒情方式的革新 |
一、生态知识的渗透与细致观察的体悟 |
二、自然表征的独特性与叙述身份的多重性 |
三、抒情语言与文学想象 |
第三章 环境教育与生态散文教学 |
第一节 环境教育与生态散文 |
一、当代台湾环境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环境教育与中学国文课程的融合 |
三、国文教材中生态散文编选情况 |
第二节 自然体验与情感表达 |
一、台湾中学生态散文的教学现状 |
二、阅读能力的提升与生态理念的培养 |
三、自然体验的书写与写作思维的训练 |
结语 |
一、大陆中学语文教材中生态散文的编选情况 |
二、大陆中学语文教材中生态散文的教学现状 |
三、两岸语文教材中生态散文编选及教学的比较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两岸电视公益广告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文献综述 (一) |
公益广告定义 (二) |
大陆与台湾电视公益广告 (三) |
目前研究概况 大陆电视公益广告发展 (一) |
电视公益广告的起步 (二) |
《广而告之》推动公益广告发展 (三) |
政府推动主题 (四) |
政府主导的快速发展 台湾电视公益广告 (一) |
行政主管与公益广告 (二) |
非营利组织与公益广告 (三) |
企业与公益广告 (四) |
宗教电视台与公益广告 (五) |
专门公益广告协会的成立 两岸电视公益广告比较 (一) |
公益广告的运作主导力 (二) |
公益广告的运作机构 (三) |
公益广告的运作流程 (四) |
公益广告的资金来源 (五) |
公益广告的监督与激励措施 (六) |
公益广告的发展特点 结论与讨论 |
(6)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榜单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电影网站作为电影史研究对象的可能 |
一、四个理论切入点 |
二、四种电影史学建构 |
三、IMDb网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IMDb网站的创立与历史研究 |
第一节 IMDb网站的创立 |
一、被忽视的“十分钟”:网站创立的灵感之源 |
二、“最美的眼睛”:首个电影列表的推出 |
三、下放的权限:电影数据库的共享 |
四、信息“银行”:电影网站的创立 |
五、“撞车”奥斯卡:电影互联网公司的成立 |
六、“列装”亚马逊:进军全球市场 |
第二节 IMDb网站的发展 |
一、另一条路径:专业网站的创办 |
二、来自女影星的控诉:电影网站的司法定位 |
三、新的电影评价标准:电影评价体系的建构 |
四、移动的互联网:电影网站的技术转型 |
五、迈向自媒体与跨媒体:自有媒体的转向 |
第二章 IMDb电影榜单与文化权力 |
第一节 IMDb网站的榜单文化 |
一、信息“内爆”与“电影榜单地图” |
二、“排序型电影清单”与电影史书写 |
三、“第三种电影评价标准” |
第二节 IMDb电影榜单的“出场” |
一、IMDb的网站评分机制 |
二、IMDb的榜单评分机制 |
三、IMDb榜单的评分人员构成 |
第三章 IMDb电影榜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以《蝙蝠侠:黑暗骑士》为例 |
一、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战争” |
二、电影榜单的“公平性”危机 |
三、粉丝、明星与互联网 |
第二节 电影网站的话语空间构成:以《教父》为例 |
一、电影网站的“秩序”危机 |
二、电影网站的“民主”与“反民主” |
第三节 电影网站的话语场域: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
一、新的“电影榜单格局” |
二、“抹平差异”的话语场域 |
第四章 IMDb电影榜单倾向与审美趣味 |
第一节 IMDb电影榜单的倾向 |
一、IMDb电影榜单的总体倾向 |
二、IMDb电影榜单的国别(地区)倾向 |
三、IMDb电影榜单的类型倾向 |
四、IMDb电影榜单的导演倾向 |
第二节 IMDb电影榜单的华语电影倾向:以《叶问》为例 |
一、西方观众的华语电影认识 |
二、功夫、明星与男性的“被看” |
三、男性身体、暴力与政治 |
第三节 IMDb电影榜单的类型倾向:以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为例 |
一、IMDb网站用户的类型电影趣味 |
二、新媒体时代的“希区柯克之争” |
三、互联网时代的“希区柯克症候” |
四、影评书写者构成与话语“权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IMDb发展的大事年表 |
附录 2 IMDb Top 250 历年电影榜单一直在榜的影片统计 |
附录 3 IMDb网站25周年庆典系列榜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台湾地区食品饮料电视广告语言使用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价值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大陆研究现状 |
二、台湾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框架、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框架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非精英语言:广告中的台语元素 |
第一节 台湾地区台语发展历史及现状 |
一、台语使用族群的迁徙与发展台湾地区台语发展历史及现状 |
二、台语的发展与现状 |
第二节 广告中的台语元素 |
一、台湾食品饮料电视广告中的台语广告 |
第三节 广告中台语元素使用的原因分析 |
一、广告传达对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的寻求 |
二、产品的“精英”与“非精英”定位 |
三、广告创意的需要 |
第二章 对日本文化的群体性认同:广告中的日语元素 |
第一节 日据时代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
一、日据时代的台湾 |
二、日语对台湾社会语言形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广告中的日语元素 |
一、台湾食品饮料电视广告中的日语广告 |
第三节 广告中日语元素使用的原因分析 |
一、台湾人对日语的文化认同 |
二、产品创意及品牌来源 |
第三章 对欧美文化的普遍好感:广告中的英语元素 |
第一节 欧美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广告中的英语元素 |
第三节 广告中英语元素使用的原因分析 |
一、台湾消费者对英语的认同与好感 |
二、广告创意的需要 |
第四章 广告语言多样性原因及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广告语言呈现多样性的原因 |
一、历史文化原因 |
二、广告创意及达成商业目的需要 |
第二节 广告语言使用多样化的传播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8)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自由中国》杂志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台湾文艺杂志生态 |
一、1950年代台湾文艺杂志纵览 |
二、“反共文艺”的形成及影响 |
三、“自由人文主义”的突围 |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创办与发展 |
一、《自由中国》的筹备与创刊 |
二、《自由中国》的宗旨 |
三、编辑群体的离合 |
四、“雷震案”与《自由中国》的终结 |
第三节 政论期刊中的文艺栏 |
一、政论期刊中的文化特色 |
二、“文艺栏”概况 |
第二章“文艺栏”的多元文学样态 |
第一节 从“反共文学”走向纯文学 |
一、1949-1952年:“反共文学”的发展 |
二、1953-1960年:纯文学的探索 |
第二节“她们在写历史”:女性小说的勃发 |
一、悲情女子与婚姻之殇 |
二、“我是谁”:女性的职业角色 |
三、女性心理症结与“逆在地化”写作 |
第三节 故乡的面影:怀乡叙事中的别样书写 |
一、被历史淹没的东北作家:司马桑敦 |
二、“热读”与“误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
第四节 闺秀散文与学者散文 |
一、张秀亚:“新文艺腔”中的喁喁独语 |
二、琦君:“睹物思人忆旧年” |
三、吴鲁芹:“轻裘缓带一墨客” |
第五节 新诗试验 |
一、余光中:由古典向现代的转轨 |
二、周策纵的“海外诗抄” |
第三章 众声喧哗的话语场域 |
第一节 书生论政: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
一、“大江东流挡不住”: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
二、殷海光与新儒家的恩怨 |
第二节 自由派与同盟者: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角色困境 |
第三节“自由人文主义”的曲折发展:聂华苓与“文艺栏” |
一、流水十一载间:主编杂忆 |
二、聂华苓的“台湾人”群像 |
第四节 自由民主思想对文艺栏的影响 |
一、对“文化清洁运动”的批判 |
二、声援《祖国周刊》 |
第四章 《自由中国》与台港文化场域的互动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自由中国》与《文学杂志》 |
一、“文艺栏”与《文学杂志》的互动 |
二、“留美风潮”及《自由中国》的报道 |
三、《旅美小简》:留学生文学的先声 |
四、反思“美援文化” |
第二节 《自由中国》与香港文学界的互动 |
一、第二代“南来作家”的笔墨登场 |
二、《自由中国》与《民主评论》:从“同归”到“殊途” |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余绪 |
一、“文艺栏”之后:放眼世界的文学心 |
二、李敖与《文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自由中国》文艺栏作品目录 |
附录二:聂华苓发表在《自由中国》的作品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新媒体环境下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户外广告的发展与“媒体创意”的导入 |
第一节 户外广告的发展概述 |
一、户外广告的定义与分类 |
二、户外广告的发展历程简述 |
第二节 新媒体在户外广告中的应用与发展 |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
二、新媒体在户外广告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户外广告创意之“媒体创意”理念的导入 |
一、媒体与媒介的辨析 |
二、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概念阐释 |
三、户外广告中媒体创意与广告创意、媒体策划的关联及不同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理论指导与表现类型 |
第一节 指导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实践创新的营销传播理念分析 |
一、新的传播理念在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的核心支撑 |
二、新时期的营销理念与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表现类型分析 |
一、巧用传播媒介特性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二、将媒体发布环境纳入设计表现层面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三、基于满足受众互动体验感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四、通过创造性的媒体选用而实现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五、关于开发新媒体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六、基于广告发布创新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七、通过媒体整合而产生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 |
第三章 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呈现的发展特性 |
第一节 媒体环境及受众参与的条件性 |
一、需要媒体环境的配合提升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表现力 |
二、需要受众的参与来达成户外广告作品创意的完整性 |
第二节 技术嵌入的互动体验性 |
第三节 媒体选择及运用的创新性 |
一、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对传统媒体的革新 |
二、户外广告媒体创意对新媒体的创造性运用 |
第四节 媒体发布的策划性 |
一、整合营销传播在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运用 |
二、事件营销策略在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的体现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操作策略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户外广告创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户外广告创意的发展现状 |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户外广告创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策略思考 |
一、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传播渠道的规划 |
二、户外广告媒体创意中传播载体的选择及运用策略 |
三、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表现原则 |
四、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扩大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的传播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10)从《中国时报》广告审视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1988到201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选题依据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中国时报》的研究 |
2、 台湾消费的研究 |
3、 消费文化的研究 |
4、 报纸广告的研究 |
(三) 研究对象 |
1、 《中国时报》介绍 |
1.1 中国时报的创办 |
1.2 中国时报的发展历程 |
1.3 中国时报集团的发展 |
1.4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报集团的发展 |
2、 《中国时报》广告 |
2.1 报花广告 |
2.2 报眼广告 |
2.3 分类广告 |
2.4 双通栏广告 |
2.5 半版广告 |
2.6 四分之一版广告 |
2.7 单通栏广告 |
2.8 整版广告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创新点 |
(五)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六) 本章小结 |
二、 台湾的媒体和广告环境 |
(一) 台湾的媒体环境 |
1、 主要媒体介绍 |
2、 媒体生存环境 |
2.1 地理环境 |
2.2 政治环境 |
2.3 经济环境 |
2.4 媒介环境 |
(二) 台湾的广告环境 |
1、 主要的广告奖项 |
1.1 时报广告金像奖 |
1.2 时报金犊奖 |
2、 广告的相关政策法规 |
(三) 中国时报的广告 |
1、 中国时报的广告发展 |
2、 中国时报的广告受众 |
(四) 本章小结 |
三、 中国时报的广告演变 |
(一) 中国时报的广告类型 |
1、 商业广告 |
2、 分类广告 |
3、 优惠券广告 |
4、 竞选广告 |
(二) 广告的表达方式 |
1、 广告所占版面以及比例 |
2、 广告文字与图片的组合 |
(三) 本章小结 |
四、 中国时报广告所体现的消费 |
(一) 服饰广告 |
1、 服饰广告的特征 |
2、 服饰的消费 |
(二) 食品广告 |
1、 食品广告的特征 |
2、 食品的消费 |
(三) 生活用品广告 |
1、 生活用品广告的特征 |
2、 生活用品的消费 |
(四) 房地产广告 |
1、 房地产广告的特征 |
2、 房地产的消费 |
(五) 旅游广告 |
1、 旅游广告的特征 |
2、 旅游的消费 |
(六) 文化活动广告 |
1、 文化活动的宣传 |
2、 文化活动的消费 |
(七) 竞选广告 |
1、 竞选广告的特征 |
2、 民众对于竞选广告的态度行为 |
(八) 本章小结 |
五、 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 |
(一) 80 年代(1988-1990)解严初期 |
1、 台湾社会消费环境 |
2、 台湾主要消费商品 |
3、 台湾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
(二) 90 年代(1991-1999)蓬勃发展期 |
1、 台湾社会消费环境 |
2、 台湾主要消费商品 |
3、 台湾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
(三) 21 世纪(2000-2012)过度民主期 |
1、 台湾社会消费环境 |
2、 台湾主要消费商品 |
3、 台湾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
(四)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第二十一届台湾时报广告金像奖(论文参考文献)
- [1]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研究[D]. 叶瑞瑞. 海南大学, 2020(05)
- [2]广告与符号再生产 ——基于互联网时代传播困境的思考[D]. 吴冰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3]台湾广告原型研究 ——以“时报广告金像奖”获奖作品为例[D]. 李美灵. 厦门大学, 2018(07)
- [4]台湾国文教材中的生态散文研究[D]. 陈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两岸电视公益广告发展比较研究[J]. 李明璇.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7(04)
- [6]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榜单文化研究[D]. 王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7]台湾地区食品饮料电视广告语言使用多样性分析[D]. 张梓萱. 苏州大学, 2016(02)
- [8]台湾《自由中国》杂志文艺栏研究[D]. 许文畅. 吉林大学, 2015(07)
- [9]新媒体环境下的户外广告媒体创意研究[D]. 张娜. 兰州大学, 2015(01)
- [10]从《中国时报》广告审视台湾社会消费文化的变迁-1988到2012年[D]. 孙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