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企业改革整顿中的党建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谢小同[2](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是国企党建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不能否定,并在诸多方面具有奠基性作用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可谓高度重视、全面铺就、内容丰富、成效显着、影响深远,形塑了此后几十年国企党建基本格局。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加强国企党建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新中国初期国企党建的历史进程,认真总结这一时期国企党建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为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党对国企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和启示借鉴。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研究,力争突破过去以企业领导制度为主和偏向宏观视角的研究局限,运用厂志、文件文集选编以及相关理论,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结合,对这一时期国企党建的背景、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力图总结此阶段国企党建的特点、成效以及不足之处,并进而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民主革命时期公营企业党建实践、解放后国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企业内部党建基础、国营企业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建国的重要意义等问题,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维度切入,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国企党建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因素。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建内容。党的领导制度历经从两种领导方式并存到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再到最终确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探索演变;组织建设包括工人党员的发展与思想教育、企业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完善、企业干部队伍的管理与教育等内容;纪律建设伴随企业纪检机构的成立和完善稳步推进,为纯洁党风、严肃党纪、保证国家和企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党委宣传工作以完善的宣传组织、丰富的宣传形式为基础,服务服从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始终是国企党建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特点、成就和局限。这一时期,国企党建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高度重视企业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在工作方式上以开展政治运动为主。国企党建的积极推进,在政治上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在经济上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经济秩序,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提供支撑。但是,国营企业党的领导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党建各项工作还需进一步科学化。结合新时代国企改革要求、国企党建方略、党的建设布局,文章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企党建的经验启示,认为:新时代国企党建要正确处理党组织与企业其他治理主体间关系,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要促进党的工作嵌入企业发展,破解国企党建“悬浮化”困境;要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和管理,以国企党建引领国企治理。
王晋[3](2019)在《改革、探索与坚守: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国企党建工作的变迁及启示》文中指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着重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初步整顿基层党组织,纯洁党的队伍,复查"冤假错"案。重视党员思想作风建设,开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教育活动。二是调整规范企业领导体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探索班组政治组长制度,加强基层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加强整党学习,通过党员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三是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是确立党组织在国企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正确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继续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全面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提出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并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结合。四川国企党建工作的经验及现实启示主要有四点: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必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郝苑[4](2018)在《邓小平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原因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七五年整顿是改革开放的前奏和序曲,其“初成”与“中断”所昭示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研究七五年整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初成”与“中断”的原因及历史启示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考察,力求对这次整顿形成更为科学的认识。七五年整顿“初成”的主要原因是:灵活变通“三项指示为纲”,赢得毛泽东的支持;坚持实事求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着眼全局、以点带面,抓主要矛盾,工作方法正确而有力;形成对于国际局势的正确的理论;邓小平特有的敢字当先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注重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敢于用人,知人善任。七五年整顿“中断”的主要原因:整顿中着力于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纠正,与毛泽东当时的想法迥然不同;“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流意识与“以三项指示为纲”的整顿思想大相径庭;在整顿的过程中,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偏重革命、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错误认知存在差异;“四人帮”的阻碍和邓小平不妥协不退让的态度等。从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的原因来看,坚持党的领导和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深入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对我们党实现历史性转折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目前和今后从事的伟大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1975年整顿虽然被迫中断,但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初成”与“中断”的原因所体现出的历史启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王剑[5](2018)在《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文中提出国有军工企业是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国有军工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统筹考虑国家背景、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研究是实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科学的领导体制是保障一个组织规范高效运作的基础。六十多年来,我国国有军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运营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历史演变和现实反思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着重思考并探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方案。其改革方案从有利于发挥管理者效力、提高企业运营水平、规范国有企业权力使用与监督以达到公司治理的最优化、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好“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问题出发,聚焦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同实现公司股权多元化相结合,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中,论证了新老三会如何代表利益相关者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国有军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党政一肩挑”的实现形式,建构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前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领导体制模型,为国有军工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党的领导,合理规避风险,兼顾各方利益,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施方案。
董大伟[6](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何光[7](2016)在《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党的建设中各项建设的统帅和引领。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思想建设的方式而言,除了对党员进行日常的经常性教育以外,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选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对不同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作出历史的、具体的因应,着力解决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共识、团结全党力量。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创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独有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凭空臆想、偶然所得。细究之,我们发现其理论依然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学说。以马克思、恩格斯等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教育问题有过非常丰富的论述。在这些着述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思想,包括开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原则以及方法,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有了这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具体的自身建设实践中发挥创造力,逐步摸索出一套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独特方法,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立时代潮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必然擦碰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形成可探寻、可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因此,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地位、具体做法以及主要特点,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探索和把握规律,为推进思想建党特别是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提供路径参考和方法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徐迪[8](2015)在《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领导和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2014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当前我国推进“四个全面”的背景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推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保障基层社会和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党建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政治学政党理论、治理理论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当前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政策精神,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为切入点,在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重点研究社会治理创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我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挑战与困境,并提出适应社会治理需要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路径。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功能定位,主要分析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提出、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并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功能定位。第二章理念转换与时代转型: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本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脉络,基层党组织建设沿着革命战争年代的“嵌入型”、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的“掌控型”、改革开放初期的“调试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融入型”、新时期的“服务型”的轨迹转变。“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对“嵌入型”、“掌控型”、“调试型”、“融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党在新时期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的主动转型,也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功能决定的客观结果,第三章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背景与新要求,论文认为社会治理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背景,分析了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提出、内涵,认为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起点。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承担着领导者、协调者、保障者、激励者等角色。社会治理创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持续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融入社会。第四章挑战与困境:社会治理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障碍,本部分分析了社会治理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四种挑战”和“四重困境”,“四种挑战”主要是协调多元利益、回应利益诉求的挑战、保持和巩固党在社会再组织过程中领导地位的挑战、实现横向社会整合的挑战、突破传统党建思维束缚的挑战;“四重困境”主要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困境、体制困境、发展困境、实践困境。第五章实践与成效:社会治理创新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案例分析,本部分以J省及省内的一些市县区为例,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成效。论文介绍了J省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J省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主要成效,并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策与出路:在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部分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方向”,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两个格局”,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三个转变”,夯实基础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基础”,完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五项任务”,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六有目标”,涵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七大领域”。
雷扬[9](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身,这是分析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的前提。在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党的科层制、党与非党、国有经济、党的科层制与各种社会组织科层制之间的关系、党组织内的决策者与社会组织内决策者的连接关系等方面。除此之外,结构内在的不平等、政策和利益实施的可能性也是主要的考量方面。党与社会关系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党与社会的科层结构、党与社会的互联线及结构性反馈等。党与社会关系中的所有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机制,并且这一权力运行机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内部都具有同构性。党与社会组织系统内的依附线、系统之间互联线以及结构性的反馈的同时存在,确定了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连接渠道,也形成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个体决策者的互相依赖关系,以及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化结构的主要特征:依附性与利益实施渠道的复杂性。同时,它们也形成了结构的自我支持,及通过反馈线的清晰或模糊、复杂或简单达到相互适应。结构关系的决策者同时扮演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角色,他既能在网络内实现资源的吸取、分配和干预,也能抵制干预。但不同的决策者由于自身拥有的连接线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结构性不平等,这是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固有的。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又会导致决策者在资源吸取、分配和干预或抵制干预方面能力的差异,即选择可能性的多寡。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处于结构中的决策者的政治理性。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源头的形成,及其发展与流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与社会关系以后的格局与生长,即奠定了其生命的基因和特征。这种结构性关系的建立以政党自身科层的建立开始,经由关涉、渗入到社会组织的科层,确立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互联线的形式和内容。伴随着革命与战争的发展,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不断完善、生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网络也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和深化。党的最重要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确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得到确立。成为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后,中共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二是党的领导机关要组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三是党如何领导群众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核心,党通过党组织与国家结构的一体化,并以此为一中介进行了对社会的动员。建国初期,随着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内的组织以及互联线建设、党组织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模式基本确定,这一模式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党与社会关系方面,经由国家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民固定在其户籍所在地。在城市,通过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集体福利制度实现了劳动者对单位(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依附;在农村,通过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和集体分配制度,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禁止农民进入城市谋生,形成严格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共20年间,党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集权与放权下摇摆。虽然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干部体制几近崩溃,但在建国初形成的党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连接社会生活的党的权力层级的权限:中共中央向省级党委下放了部分权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机构逐渐恢复后,党将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包括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实行党政分开的改革措施。党与这些领域的结构性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中。但这种调整更为理性。党与社会的互联线网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一些新的互联线得到恢复和建立。随着社会领域的生长发育,党对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进入新的阶段。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重心,某种程度上向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完善倾斜,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着手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党从指导思想的发展和保持自身队伍的纯洁性优化组织内部的互联线通道,另一方面,党在积极的尝试和开拓新的与社会的连接通道和方式。这种创新需要遵循责任伦理原则,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党与社会组织的在地共生。
郭沅鑫[10](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二、浅谈企业改革整顿中的党建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企业改革整顿中的党建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缘起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公营企业党的建设的经验积累 |
(二)解放初期保障国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巩固党执政兴国基础的必然要求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内容 |
(一)全面探索国营企业党的领导制度 |
(二)持续推进国营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
(三)稳步开启国营企业党的纪律建设 |
(四)积极开展国营企业党的宣传教育工作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评价与启示 |
(一)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特征 |
(二)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三)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局限 |
(四)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的当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邓小平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原因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邓小平七五年整顿的历史背景 |
2.邓小平七五年整顿的内容 |
3.邓小平七五年整顿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 |
4.邓小平七五年整顿中断的原因 |
5.邓小平七五年整顿的历史地位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1.重难点 |
2.创新点 |
(五)不足点 |
一、邓小平七五年整顿的历史背景 |
(一)外部环境的缓和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 |
(二)“九一三”事件后的形势变化 |
(三)四届人大的召开和新领导班子的确立 |
二、邓小平七五年整顿的“初成”与“中断” |
(一)整顿的“初成” |
1.铁路的整顿 |
2.钢铁的整顿 |
3.军队的整顿 |
4.科教和文艺的整顿 |
5.地方和农业的整顿 |
(二)整顿的“中断” |
1.从毛泽东对刘冰等人来信的批评到他对整顿中部分工作的不满 |
2.从支持整顿的局面到否定整顿取得的成绩 |
3.从“教育革命大辩论”到“反击右倾翻案风” |
三、邓小平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的原因 |
(一)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 |
1.争得毛泽东的支持,灵活变通“三项指示为纲”.. |
2.坚持实事求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 |
3.着眼全局,以点带面,抓住主要矛盾 |
4.形成对于国际局势的正确的理论 |
5.敢字当先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
6.注重发挥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敢于用人,知人善用 |
(二)中断的原因 |
1.力图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是毛泽东不能容忍的 |
2.“三项指示为纲”与“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有分歧的 |
3.大力发展生产同偏重革命忽视生产的主流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
4.“四人帮”以及其他反邓力量的干扰和破坏 |
5.邓小平在整顿过程中不退让、不妥协的态度 |
四、从“初成”与“中断”原因看七五年整顿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
(二)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
(三)抓改革、促发展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源自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国企变革的要求 |
1.2.2 研究源自军工集团对旗下各企业高管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需要 |
1.2.3 研究源自加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 |
1.2.4 研究源自寻求助力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求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4.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6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
2.1 关于企业的性质与边界 |
2.1.1 西方学者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论述 |
2.1.2 马克思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阐释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性质 |
2.2 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目标 |
2.2.1 国有企业的分类 |
2.2.2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 |
2.3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2.3.1 体现国家意志 |
2.3.2 支撑引领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2.3.3 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社会政治风险 |
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特征 |
2.4.1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地位 |
2.4.2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概述及发展 |
3.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及意义 |
3.1.1 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 |
3.1.2 领导制度、体制、机制的关系 |
3.1.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作用 |
3.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1 领导体制的初步探索 |
3.2.2 全面试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3 领导体制的十年混乱期 |
3.2.4 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5 厂长、经理负责制 |
3.2.6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探索 |
3.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3.1 国际政治与经济竞争挑战军工核心竞争力 |
3.3.2 新时代的安全发展新需求挑战军工国防保障力 |
3.3.3 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挑战军工市场竞争力 |
3.3.4 国企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使军工企业改革进入机遇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代反思与检视 |
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变革反思 |
4.1.1 党、政、工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 |
4.1.2 领导体制变革的时代背景 |
4.1.3 领导体制的确立及变革依据 |
4.1.4 领导体制贯彻的原则 |
4.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的利弊分析 |
4.2.1 党政分设领导模式 |
4.2.2 党政“一肩挑”领导模式 |
4.2.3 党政一体化领导模式 |
4.2.4 党政交叉兼职或交流任职 |
4.2.5 总经理负责制和企业委员会制 |
4.2.6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
4.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下反思 |
4.3.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
4.3.2 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暴露的现实矛盾 |
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参考 |
4.4.1 美国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2 俄罗斯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3 日本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启示 |
4.5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个案检视 |
4.5.1 红林公司企业概况 |
4.5.2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回顾 |
4.5.3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现状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础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立论依据 |
5.1.1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为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指明政治方向 |
5.1.2 中国特色的根本经济制度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确立了所有制格局 |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提供机制框架 |
5.2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点 |
5.2.1 现代企业制度为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提供了选择基础 |
5.2.2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件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主要基石 |
5.2.3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行动指南 |
5.2.4 领导体制相关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中的重要指导 |
5.3 组织行为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1 组织结构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
5.3.2 群体行为基本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注意的基本范式 |
5.3.3 领导力及其相关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
5.4 领导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补充 |
5.4.1 领导的本质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力量源泉 |
5.4.2 领导的职能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精神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现实基础 |
6.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基础及差异 |
6.1.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构建基础 |
6.1.2 企业领导体制的差异性比较 |
6.2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
6.2.1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
6.2.2 企业法人治理的原则 |
6.2.3 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组成 |
6.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6.2.5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6.3 股权多元化为国有军工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
6.3.1 股权结构思考 |
6.3.2 我国企业的股权构成 |
6.3.3 国有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6.3.4 股权多元化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影响 |
6.3.5 股权多元化改革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要求 |
6.3.6 国有军工企业的改制上市 |
6.4 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政治核心 |
6.4.1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的独特优势 |
6.4.2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要求 |
6.4.3 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定位 |
6.4.4 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理念及方略 |
7.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
7.1.1 产权与政权的关系 |
7.1.2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7.1.3 规范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
7.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价值标准 |
7.2.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
7.2.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检验标准 |
7.2.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责任目标 |
7.2.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目标 |
7.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层次 |
7.3.1 国有军工企业治理结构层面 |
7.3.2 企业运行机制层面 |
7.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机理 |
7.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维度和方向 |
7.4.2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建构 |
8.1 股份制国有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1.1 股东 |
8.1.2 经营层 |
8.1.3 企业职工 |
8.1.4 用户(部队或厂所) |
8.1.5 供应商 |
8.1.6 债权人 |
8.1.7 政府 |
8.2 “新三会”、“老三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8.2.1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
8.2.2 “新三会”、“老三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 |
8.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现实特色 |
8.3.1 党组织在国有军工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8.3.2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
8.3.3 法人代理的信托责任 |
8.4 “六会七方”领导机构设置的科学组合 |
8.4.1 主次型机构设置 |
8.4.2 参与型机构设置 |
8.4.3 兼职型机构设置 |
8.4.4 复合型机构设置 |
8.5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 |
8.5.1 识别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5.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事权路径 |
8.5.3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模式 |
8.6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及应用 |
8.6.1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权力结构 |
8.6.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模型及解读 |
8.6.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的具体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6)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学术价值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难点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研究方法创新 |
(三) 理论观点创新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相关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三)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四)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五) 邓小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六) 江泽民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七) 胡锦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八) 习近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集中教育活动主要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可能性 |
(三)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原则 |
(四)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方法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延安整风运动(1941.5-1945.4) |
(一) 存亡之际闪现有利时机 |
(二) 如火如茶的思想革命 |
(三) 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实践 |
二、“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1947.10-1949.03) |
(一) 为了革命胜利的最后一击 |
(二) 筹划缜密的党内整顿 |
(三) 恰逢其时的自我洗礼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1950.5-1954.2) |
(一) 角色转变带来的形势变化 |
(二) 双管齐下的全面改造 |
(三) 成效背后仍现隐忧 |
二、1957年整风(1957.4-1958.8) |
(一) 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 |
(二) 和风细雨中的转向 |
(三) 事与愿违的严重脱轨 |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2-1966.5) |
(一) 内外交困下的应对之举 |
(二) 层层递进的“大会战” |
(三) 可控的局部性挫折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整党建党运动(1967.10-1973.8) |
(一) “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整党运动 |
(二) 以“斗、批、改”为特点的“吐故纳新” |
(三) 错误思想缔结“动荡”恶果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1983年整党(1983.11-1987.5) |
(一) 拨乱反正的风雨呼唤 |
(二) 党内秩序的全面整饬 |
(三) 党的生机与活力重新焕发 |
二、“三讲”教育活动(1998.11-2001.12) |
(一) 跨世纪的挑战迎面袭来 |
(二) 党性党风集中回炉重塑 |
(三) 正风固本的成功范例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0.12-2002.5) |
(一) 着眼于解决农村问题的深度思考 |
(二)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实践 |
(三) 吹进基层惠及群众的栉风沐雨 |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1-2006.6) |
(一) 担当历史与现实使命的深远考量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度普及与实践 |
(三) 党的先进性全面彰显 |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8.9-2010.2) |
(一) 经济社会发展“拐点”的必然抉择 |
(二) 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思想改造与实践创新 |
(三) 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更加清晰 |
六、创先争优活动(2010.7-2012.11) |
(一) 巩固科学发展成果的顺势而为 |
(二)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蔚为风气 |
(三) 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力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最新实践 |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6-2014.9) |
(一) 基于“考验”与“危险”的忧患应对 |
(二) “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实践 |
(三) 直抵灵魂深处的思想革命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4-2015年底) |
(一) 传承历史因应现实需要 |
(二) “严”“实”标尺的深刻对照 |
(三) 思想作风党性的集中“补钙”“加油”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程评析 |
一、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地位 |
(一) 集中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 |
(二) 集中教育活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实践 |
(三) 集中教育活动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 |
(四) 集中教育活动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 |
(一) 明确的针对性 |
(二) 严谨的计划性 |
(三) 广泛的群众性 |
(四) 进程的长期性 |
三、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一)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科学确立集中教育主题 |
(二) 必须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
(三)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党内突出问题 |
(四) 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五) 必须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
(六) 必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党的自身建设成果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理论的引入与研究 |
(二)关于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关研究 |
(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 |
(四)基层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研究 |
(五)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功能定位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提出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
(一)基层党组织 |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主要特征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功能定位 |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三型”执政党的基础工程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夯实执政党群众基础的客观需要 |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执政党应对考验、战胜风险的必然要求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对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有益借鉴 |
第二章 理念转换与时代转型: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演进 |
一、革命战争年代的“嵌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嵌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涵义 |
(二)“嵌入型”基础党组织建设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
(三)“嵌入型”基础党组织建设模式的评价 |
二、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的“掌控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 |
(一)“掌控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的基本涵义 |
(二)“掌控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
(三)“掌控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的评价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调试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调试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涵义 |
(二)“调试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立和发展 |
(三)“调试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评价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融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融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涵义 |
(二)“融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立和发展 |
(三)“融入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评价 |
五、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服务型”转变 |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服务型”转变的必要性 |
(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治理与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背景与新要求 |
一、社会治理创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背景 |
(一)社会治理创新的提出 |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 |
(三)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
(一)领导者 |
(二)协调者 |
(三)保障者 |
(四)激励者 |
三、社会治理创新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 |
(一)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
(二)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持续创新 |
(三)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融入社会 |
第四章 挑战与困境:社会治理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障碍 |
一、社会治理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四种挑战” |
(一)协调多元利益、回应利益诉求的挑战 |
(二)保持和巩固党在社会再组织过程中领导地位的挑战 |
(三)实现利益协调和社会整合的挑战 |
(四)突破传统党建思维束缚的挑战 |
二、社会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四重困境” |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困境 |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体制困境 |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自身存在的发展困境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实践困境 |
第五章 实践与成效:社会治理创新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案例分析 |
一、J省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 |
(一)建强服务队伍 |
(二)健全服务体系 |
(三)完善服务制度 |
(四)善用服务资源 |
(五)夯实服务基础 |
二、J省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一)实现“四个全覆盖”,夯实社区服务基础 |
(二)推行“四项制度”,凝聚社区服务力量 |
(三)推行“七种服务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实效 |
三、J省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 |
(一)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
(二)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
(三)提高了社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
(四)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五)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以服务基层强化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推动社会治理 |
(二)以创新驱动基层党建、以党建推动社会治理科学化 |
(三)以基层党组织吸引群众参与、以群众参与提升社会治理实效 |
第六章 对策与出路:在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一、明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方向” |
(一)明确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
(二)明确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领导地位 |
二、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两个格局” |
(一)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区域化”格局 |
(二)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
三、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三个转变” |
(一)由单个领域突破向多领域整体推进转变 |
(二)由组织覆盖向组织和工作覆盖并举转变 |
(三)由应急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 |
四、夯实基础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基础” |
(一)夯实思想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自觉性 |
(二)夯实作风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务实性 |
(三)夯实能力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高效性 |
(四)夯实制度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长效性 |
五、完成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五项任务” |
(一)强化服务功能 |
(二)健全组织体系 |
(三)建设骨干队伍 |
(四)创新服务载体 |
(五)构建服务格局 |
六、实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六有目标” |
(一)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
(二)有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 |
(三)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 |
(四)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 |
(五)有健全完善的服务制度 |
(六)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
七、涵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七大领域” |
(一)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 |
(二)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 |
(三)建设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 |
(四)建设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型党组织 |
(五)建设党政机关服务型党组织 |
(六)建设事业单位服务型党组织 |
(七)建设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 政党 |
(二) 社会 |
(三) 结构性关系 |
(四)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型 |
第一节 研究政党-社会结构性关系的IPS理论 |
一、 互动式政党-国家模型的基本内容 |
二、 IPS理论为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
一、 中国共产党内科层结构与社会组织内的科层结构 |
二、 党的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互联线 |
三、 结构性反馈 |
第三节 党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运行机制:自我支持机制与其适应性 |
一、 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运行原则 |
二、 党与社会关系运行中的结构性约束 |
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21-1949) |
第一节 党组织结构初步建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团体组织的建立 |
三、 党与群众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
第二节 党组织在挫折下的调整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一、 党组织的重建与发展 |
二、 党领导发动农民的工作 |
三、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党的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以及党对群众的动员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确立 |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三、 党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49-1956) |
第一节 党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互联线的建立 |
一、 政府机构的建立 |
二、 党组织系统在政府机构内的建立 |
第二节 党在城市社会互联线的建立 |
一、 精心配备中共干部接管城市 |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党与经济组织互联线的建立 |
三、 通过单位制建立党与城市劳动者之间的“庇护-依赖”关系 |
四、 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党与非单位人群的组织化联系 |
第三节 党与农民互联线的建立 |
一、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与党组织在农村的建立 |
二、 查田定产与党对乡村新精英的政治训练 |
三、 土地集体化与党在乡村通道的建立 |
第四节 党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元化领导 |
一、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
二、 加强整顿党员和党组织 |
三、 分级分类的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
四、 党与社会各领域网络化关系的形成 |
小结 |
第四章 集权与放权摇摆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56-1978) |
第一节 大跃进前后放权-收权下的党对社会的控制 |
一、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
二、 放权下的党与社会关系 |
三、 失衡后的收权与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放权中党与社会的替代性关系 |
一、 党组织被否定后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模糊 |
二、 收权以及党与社会关系恢复努力的失败 |
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78-2002) |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恢复与调整 |
一、 恢复党与国家和社会的互联线 |
二、 网络内的放权弱化互联线 |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下的党与农民关系的重建 |
一、 党和国家的放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
二、 村民自治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党与村民结构性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下党与经济组织关系的变化 |
一、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中党与国有工业企业结构性关系的变化 |
二、 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中党的权力网络收缩 |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营造 |
一、 网络收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二、 党与非公有制经济互联线的建立 |
第五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与规制——互联线的初步建设 |
二、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团体互联线的建立 |
小结 |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2002-) |
第一节 党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
一、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新发展 |
二、 党与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
第二节 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努力 |
一、 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 |
二、 党纯洁队伍的努力 |
三、 党的组织内互联线的改进:党拓宽与社会连接通道 |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
一、 经济、社会领域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
二、 文化体制改革:党与文化领域各组织的关系调整 |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创新路径 |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原则:责任伦理原则 |
一、 责任伦理在当前复杂化社会中的功能 |
二、 党与社会关系构建中责任伦理有效性的逻辑 |
三、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格局中明确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责任伦理 |
第二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突破口:基层党建 |
一、 民主的发展和党对自身认识的深入是以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的前提 |
二、 从实践发展来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与社会关系调整更为适宜可行 |
三、 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属地”为主,条块结合 |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在地共生:社会组织建设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
二、 社会组织发展挑战了共产党领导社会的地位 |
三、 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的组织建设的沟通 |
小结 |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浅谈企业改革整顿中的党建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谢小同.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改革、探索与坚守: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国企党建工作的变迁及启示[J]. 王晋. 邓小平研究, 2019(03)
- [4]邓小平七五年整顿“初成”与“中断”原因考察[D]. 郝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5]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D]. 王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 何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 徐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9]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D]. 雷扬. 武汉大学, 2013(07)
- [10]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