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新闻的经济学思考

《东方之子》新闻的经济学思考

一、《东方之子》新闻性的经济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人荟萃,人才济济,文艺团体众多,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各类演讲、话剧和讲座层出不穷,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文化城”。而这个“文化城”的主要标志就是其发达的出版业。从1938年至1944年,短短六年时间里,桂林出版了大量的书报刊,类型多元,题材广泛,是全国闻名的出版重镇,与重庆一道占据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出版史不能忽略地方出版史。但本应“大书特书”的桂林出版业,却没有受到当今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颇有成果,但相关研究分散在出版通史中,粗略不详,专门分析出版行业的学术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对桂林出版业总体性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报刊史料和后来的回忆文章,分析桂林出版业成因、变迁、经营、特点和影响,力求准确把握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的整体面貌。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兴起成因进行分析。从桂林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桂林出版业的发展条件具体阐释。全面抗战的爆发、新桂系宽松的文化政策和中共的统战努力营造出行业所需的政治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省会城市地位和交通区位优势构成地理环境。纸张、印刷厂、作者、编者和资金的充足、便利塑造了行业环境。而众多的文化人、学生和公务员也是桂林出版业的天然受众,书刊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第二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动态考察。全面抗战前后,桂林出版业呈现出迥异面貌,战前桂林几为文化荒漠,战时一跃为“文化城”,战后又呈现萧瑟凋零的局面。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桂林出版业也产生不同变化,显示出桂林出版业发展的复杂性。这种动态变化揭示出其发展变迁的两个特性,即战时性和外源性。第三章分析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生产经营状况的考察包括经营管理和经营成效两方面。桂林出版业的经营管理颇为全面、有效,对组织、人员、书刊质量、发行渠道和营销手段等方面都进行管理,促使其发展壮大。由于桂林出版行业整体的营收史料难以搜集,对经营成效的探究只能以救亡日报社为例,分析其经营的销量、定价总金额和营业总收入,通过个案分析显示桂林出版业经营成效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救亡日报社的考察,本文发现除了少数官办、军办出版机构外,从外地迁桂的多数出版机构刚复刊时往往由于人力、物力的匮乏,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质量都不够好,这就导致复刊之初桂林出版机构出版的书刊销量相对较低,收支平衡困难。面对复刊之初艰难的局面,出版机构通常团结所有工作人员,力求改革,革除以往弊病,以增加销量,同时尽量削减成本,促成收支平衡乃至盈利。第四章论述桂林出版业书报刊出版的特点。皖南事变前后的桂林出版业的书报刊出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事变前,出于宣传抗战,唤醒民众的目的,桂林出版物以短篇和社科类作品为主;事变后,为批评国民党倒退、投降和分裂行为,揭示社会丑恶现象,杂文、历史剧、译作和文艺作品又大量出版,占据桂林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第五章阐述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桂林出版业不仅促进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凝聚民众爱国热情。此外,还提供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中外文化人的作品通过桂林的书报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当代中国出版业也能在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吸取到有益经验。

陈建红[2](2020)在《《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文中认为1884年,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于晚清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份新闻时事画报。画报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创作形式使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地位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同时画师也首次成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作者。《点石斋画报》创刊之初依托《申报》随刊附送,连续定期运用石印术出版发行,中国本土画家依据晚清国人的阅读习惯进行创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普通民众的青睐。作为晚清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画报,《点石斋画报》开创了我国近代画报的先河,也开启了晚清的新闻画时代,对于十九世纪末的晚清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画报创办之初恰逢中法战争,因此主要刊登时事热点新闻,吸引了大批受众。本文将画报从内容维度分为时闻要闻、新知新事、奇闻轶事与因果报应四大主题,并一一在文中阐述。文章从《点石斋画报》的“文字”和“图像”分别入手,进而从“叙事”与“审美”的角度探究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文字”的艺术化传播与出版主要从文字的书写与表达、编纂与结构、技术与排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图像”的艺术化传播与出版从图画的视觉与表达、传统与新变以及时闻画手与文士画师三部分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在“文”“艺”融通后呈现出的晚清社会风貌和“文与图”的传播效果,以先分论再总论的思路,全面剖析画报的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最后得出《点石斋画报》与晚清图文传播与出版的思考,即画报的图文艺术化传播的时代意义以及历史转型时期“新媒体”的实现途径,对画报的深远历史意义进行回顾,并对当前“新媒体”的发展作出前瞻与思考。

任航[3](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研究说明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刘天宇[4](2020)在《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公司的入场行动正深刻影响着当前新闻场域多元行动主体的新闻实践。经由文化路径,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百度搜索两类技术公司所开发的数字端口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入场新闻领域的行动实践,并透过两起争议案例关注技术公司入场背景下多元行动者间的关系互动。本文发现,进入新闻领域最初只是技术公司开发端口业务的“连带性后果”,但却在与新闻场域行动主体的互动中迅速发展;“打造内容平台”逐渐成为技术公司商业策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公司开发的数字端口重要性日渐显现,它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实践也深刻影响着新闻业景观。首先,技术公司将数字端口开发成基础设施平台,以此转译新闻场域多元行动者;多元行动者则通过话语实践动态协商着与平台的位置关系。其次,内容生产平台的技术逻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既有新闻机构与网络原生新闻行动者间的身份边界,大量原生新闻行动者以“随机性新闻行动”的方式参与到新闻实践中,使得数字端口上既有新闻机构与原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张力。再次,不同数字端口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排他性特征,但多端口并存也为多元行动者提供了跨平台实践的物质基础;最后,权力结构将始终对行动者的实践行动保持关注,政治逻辑也始终作为制约行动者进行新闻实践的结构性力量存在。本文认为,技术公司的入场实践及关系建构将为新闻业的再专业化带来的可能。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任亚飞[6](2020)在《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文中认为产生于上世纪美国社会急剧动荡的五六十年代的非虚构文类改变了当今的新闻写作,也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文学领域对现实世界的及时反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蕴藏的无限可能也在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寻路中国》就是彼得·海斯勒在中国考察多年的非虚构作品,彼得·海斯勒的作品《寻路中国》对中国乡村和工厂的书写表现出了客观而立体的中国形象。彼得·海斯勒作为来自西方世界的美国人,在他身上不言而喻有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有着西方话语世界对中国的固有认知,但他很好保持住了自身的作者主体性,彼得·海斯勒对中国乡村和工厂的叙述带着普遍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色彩,他关注和同情处于中国底层社会的广大群体,并且为中国温情而独特的“地方感”所深深吸引,在彼得·海斯勒的文本之中能够感知到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感染力,与之相比,国内非虚构作家们对中国乡村与工厂的书写带有着更多的忧患意识和学术气息,面对如今中国日渐发展的城镇社会体系以及逐渐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彼得·海斯勒在《寻路中国》中所展现的底层叙述视角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康智[7](2020)在《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子媒介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当时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纪录片与广播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壁垒,催生了新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与态度。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通过声、光、影像等传播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的介入感、在场感、真实性,以听觉、视觉创造出的非实体世界把信息、思想、文化等传递到各地。对于民国社会而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并丰富了大众社会生活。伴随着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快速发展,大众对其在促进社会进步与提升民众素养方面寄予厚望。然而研究发现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发展初期,在其以直观、便捷、愉悦满足人们的新奇感、时尚追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伦理问题,以民营为主体的广播电台过分地追求商业利益与传媒自由,缺乏正确的娱乐伦理观念,以致广播节目整体趣味呈低俗娱乐态势,靡靡之音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民众思想;同样,纪录片在发展中也陷入了伦理困境,虚假拍摄、拼接镜头、题材猎奇、教育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发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冲击传统文化、质疑现存社会秩序、颠覆价值观的合法性的怀疑,并进而诘问大众传媒的伦理思想与社会责任,引发出一系列关于大众传媒伦理的争论与媒介社会功能的深入思考。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在战时新闻学的理论引导下,利用纪录片、广播在内的大众传媒实现战略与舆论思想上的胜利,传播真实战况,团结各界积极抗战成为了社会普遍的共识。而现实中,纪录片与广播虽凭借独有的大众化、直观性等媒介属性,发挥了积极的抗战作用,但原有的一些伦理问题与新的伦理失序依旧产生着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与建构几乎同步进行,民国社会逐步对纪录片与广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制,包含行政手段、法律法规、道德约束、行业自律等不同形式,促使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由最初的自由粗放,朝着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民国社会的新兴大众电子传媒批判,促使纪录片、广播通过自律、他律强化了伦理规范,并依托出台的监管法规,共同使得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在改善不良内容、遏制低俗娱乐、追求信息真实、普及社会教育以及在抗战时期进行战前思想动员与战时舆论引导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强化了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是民国大众传媒社会化进程中伦理变迁轨迹的重要段落。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规制的背后是社会对媒介德性与社会责任观的深刻反思,通过纪录片、广播等媒介帮助大众全面认识所处的时代环境,改善生活、解决冲突、达成共识,推动知识、技术、思想、文化的沟通交流,最终旨在实现人与社会的契合,这成为了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公共利益为上、至善、无害等伦理学原则出发,追求传媒、社会与人的良性互动,不断规制、影响着民国大众传媒的伦理走向。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每当一种新的传媒形式产生以后,在伦理方面会或多或少地与原有社会关系发生摩擦,而这些伦理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中又存在着相似性,这正是传媒属性和人类社会共通性的体现。反观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思想以及所暴露的伦理问题和社会所采取的规制手段,这些发展经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反思传媒自由、娱乐伦理、传媒之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传媒规制中所体现出的传播发展观念。这将有利于我国在新时代促进传媒伦理自洽,规范传媒行为,对跨文化传播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吕承祯[8](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的华侨存在,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华侨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密切。华侨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即创办了不少侨刊,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延续了战前的做法积极地创办侨刊。全面抗战的爆发,将华侨与国民政府更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抗战时期中国的严峻局势,激发了华侨报效支援国家的心态,也促使国民政府寻求华侨的帮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侨委会与国民党海外部创办了一系列侨刊。面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局势,侨委会将《侨务月报》改编为《非常时期侨务特刊》,用以报道抗战。1938年侨委会创办《华侨动员》,1940年停刊。同年海外部创办《华侨先锋》,1941年停刊,1943年复刊,此后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1940年侨委会将《华侨动员》改编为《现代华侨》,1942年停刊。《非常时期侨务特刊》仅出了一期。它在七七事变后的特殊时间段内以报道国内局势、驳斥日寇言论为主要内容。《华侨动员》以动员华侨贡献抗战为宗旨,刊登与华侨抗战相关的稿件。《现代华侨》的内容主要反映抗战时期华侨文化、华侨教育、华侨生活情况。《华侨先锋》以阐扬三民主义理论,发挥抗战建国国策,报道国内要讯,研讨海外党务侨务问题,提供侨胞共同努力的方针为宗旨。侨刊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国际时事、宣传动员华侨、华侨对抗战的贡献、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等方面。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是侨刊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华侨了解中国抗战与国际局势,侨刊为此塑造了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正面形象。宣传动员华侨是国民政府创办侨刊的初衷,为此侨刊对华侨进行了积极的动员,指导他们为国效力。侨刊报道了华侨对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经济方面,他们捐款捐物、购买救国公债、抵制日货、投资国内建设;在军事方面,许多华侨返回祖国从军杀敌,服务军民,有的甚至牺牲在了战场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部沦陷,华侨急待拯救,国民政府转而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的内容在侨刊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对侨政策,侨刊的创办受到这些政策的指导影响,体现了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反过来又对侨务政策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这四种侨刊创办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属不同的组织系统,其宗旨、内容因此有不同,但是因为都是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侨刊,因此又有共同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的这四种侨刊,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现代人创办侨刊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价值与经验。当然,这些侨刊也存在缺陷。它们的创办经营时间普遍较短,内容存在断裂;有的文章存在污蔑共产党的言论,不利于抗战统一战线的稳固。

陈曦[9](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季念[10](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研究表明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二、《东方之子》新闻性的经济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方之子》新闻性的经济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史料方面,初成体系,存在缺陷
        (二)论文方面,视角多样,成果丰富
        (三)论着方面,文字粗略,研究全面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出版业”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桂林出版业的兴起成因
    一、政治环境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
        (二)新桂系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二、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省会城市地位
        (三)交通优势
    三、行业环境
        (一)纸张供应
        (二)印刷厂
        (三)编辑、作者资源
        (四)资金保障
    四、受众环境
        (一)文化人
        (二)学生
        (三)公务员
第二章 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
    一、全面抗战前的桂林出版业
    二、全面抗战期间桂林出版业的迅速发展
    三、全面抗战后期桂林出版业受到的重重阻碍
        (一)物价上涨
        (二)作者忙于生存
        (三)市侩主义倾向愈加严重
        (四)书刊审查愈加严格
        (五)邮递困难
        (六)印刷业资金短缺
    四、战争对桂林出版业的破坏
    五、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变迁的特点
        (一)战时性
        (二)外源性
第三章 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
    一、经营管理
        (一)组织管理
        (二)人员管理
        (三)质量管理
        (四)发行管理
        (五)营销管理
    二、经营成效——以救亡日报社为例
        (一)发展简史
        (二)经营成效
        (三)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桂林出版业的出版特点
    一、皖南事变前:宣传抗战,唤醒民众
        (一)短篇和小型作品居多
        (二)社会科学类书刊繁荣
    二、皖南事变后:批判国民党倒退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一)杂文兴起
        (二)历史剧活跃
        (三)文艺作品兴旺
        (四)译作繁盛
第五章 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
    一、促进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提供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四、给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机构一览表
附录二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报纸一览表
附录三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期刊一览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致谢

(2)《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21世纪前《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状况
        1.2.2 新世纪以来《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特点
        1.3.1 细读文本法
        1.3.2 文献学研究方法
        1.3.3 定量分析法
2 文:《点石斋画报》中的“文字”
    2.1 书写与表达
        2.1.1 继承:笔记、史传、韵文的书写方式
        2.1.2 改编:与同期志怪小说相比较
        2.1.3 融通:市井俗语、译入语、西洋语调
        2.1.4 创发:故事、事故、世故纷纭的“时闻体”
    2.2 编纂与结构
        2.2.1 集的命名:顺序“编年”与中式“分类”
        2.2.2 篇的命名:四字、声韵、节奏与特例
        2.2.3 分流:穿插在画面中的标语、称名
    2.3 技术与排版
        2.3.1 石印技术:摆脱雕刻的篇幅
        2.3.2 字体排版:略别行款,纵横相错
3 艺:《点石斋画报》中的“图像”
    3.1 视觉与表达
        3.1.1 内容:作为观看对象的人与物
        3.1.2 方式:写真描摹、照片转换、想象再生
        3.1.3 效果:“视界”的扩大与“新知”获取
    3.2 传统与新变
        3.2.1 继承与新变:西画东渐过程中体裁与题材的变化
        3.2.2 本质转移:文本气质与图像审美
    3.3 时闻画手与文士画师
        3.3.1 天火同人:吴友如与点石斋绘画团体
        3.3.2 孤军奋战:吴友如与晚清上海画坛
        3.3.3 情怀回归:从“点石斋”到“飞影阁”
4 质:《点石斋画报》中的文、艺融通
    4.1 内容维度:四大板块的分类与筛选
        4.1.1 时闻要闻:图文的设计与传播效率
        4.1.2 新知新事:图文的想象与传播效果
        4.1.3 奇闻轶事:图文的采选与表达角度
        4.1.4 因果报应:图文的定位与价值传递
    4.2 文化维度:男女气质与伦理构建
        4.2.1 对女性形象、职业与气质的认知
        4.2.2 家庭宗族氛围中的男女
        4.2.3 社会公共区域中的男女
    4.3 功能维度:作为《申报》副刊的《点石斋画报》
        4.3.1 基本关系:主辅的定位与功能区分
        4.3.2 同题异类:读者定位与时、空分类
        4.3.3 图像与内容:艺术化与讯息化程度的权衡
        4.3.4 价值判断:社会分层与传播效果
5 思:《点石斋画报》与晚清图文传播与出版
    5.1 本质与价值:图文艺术化传播的时代意义与影响力
    5.2 问题聚焦:文质、艺质与文艺问题在画报中的延伸
    5.3 回顾与拓展:为什么不是“画册”?
    5.4 前瞻与启示:历史转型时期的“新媒体”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界定研究对象
        二、技术公司入场新闻领域的研究路径
    第三节 理论路径:元新闻话语理论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微信公众平台的入场实践与行动者的话语互动
    第一节 微信公众平台的入场实践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意外入场”
        二、规范制定与功能迭代:成为“生态提供者”
    第二节 “今后每一次推送都关乎生死”:平台改版事件的元新闻话语
        一、作为“热点时刻”的微信公众平台改版事件
        二、多元行动者对微信公众平台改版事件的言说与阐释
        三、微信公众平台多元行动者的共生与话语协商
第三章 百度搜索的入场实践与行动者的话语互动
    第一节 百度的入场实践:从索引技术提供到内容生态构建
    第二节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案例中的元新闻话语分析
        一、事件缘起:新闻实验室与《搜索引擎百度已死》
        二、多元行动者对《搜索引擎百度已死》事件的言说与阐释
        三、混合价值观、边界工作与跨平台批判:多元行动者的关系建构
第四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非虚构小说的理论问题和现状
    第一节 来自美国的非虚构写作
        一、非虚构小说的两种特征:文学性和新闻性
        二、非虚构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第二节 “非虚构”在中国
第二章 《寻路中国》对中国变迁的书写
    第一节 不变的城墙
        一、沿着长城横穿中国
        二、古老城墙下变动的中国
    第二节 熟悉而陌生的中国乡村
        一、三岔村的“地方感”
        二、双重视域下的中国乡村
    第三节 工厂改变中国
        一、南方小城丽水代表的未来
        二、夹缝中生存的打工群体
第三章 《寻路中国》中的中国形象书写及其价值
    第一节 在宏观向微观转变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彼得·海斯勒的作者主体性
    第三节 建构中国主体的乡村与工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理由及意义
    2、文献综述
    3、概念界定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创新及不足
第1章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发展及其对民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1.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发展的社会基础
        1.1.1 社会系统对大众传媒之影响
        1.1.2 传媒与政治:彼此促进且制约
        1.1.3 传媒与文化:思想熏陶与伦理变迁
        1.1.4 传媒公共观念形成:经济的自由竞争
        1.1.5 社会舆论与传媒伦理规范之关联
    1.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发展的阶段功能特征
        1.2.1 思想启蒙: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初期发展
        1.2.2 抗战宣传与动员: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时发展
        1.2.3 民族凝聚与统一: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战后恢复
    1.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社会影响
        1.3.1 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与生态
        1.3.2 丰富社会生活,成为时尚风潮
        1.3.3 有助于社会教育普及
        1.3.4 凝聚思想,增强对外传播效力
        1.3.5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
        1.3.6 媒介伦理失序带来的社会负面效果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自由与责任: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伦理问题
    2.1 娱乐低俗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娱乐伦理问题
        2.1.1 传媒娱乐的低俗制作
        2.1.2 娱乐伦理的价值缺位
        2.1.3 探寻根源,正视传媒娱乐失序
        2.1.4 个案反思:《社会怪现象》的责任担当与遭遇
    2.2 虚假盛行: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真实性问题
        2.2.1 “普遍信任”与“真实缺位”:传媒真实性的道德考量
        2.2.2 “伪真实”引发的社会负面影响与评议
    2.3 题材失序争议: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容价值问题
        2.3.1 题材混乱,把关机制的缺位
        2.3.2 功能定位不清,传媒责任不明
        2.3.3 鱼龙混杂,辱华题材盛行
    2.4 教育缺位: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教育伦理问题
        2.4.1 匮乏而贫瘠的民国教育:亟待普及与强化
        2.4.2 期许满满:社会对新兴大众电子传媒寄予厚望
        2.4.3 教育意涵缺失:“乐”与“教”的现实冲突
        2.4.4 传媒教育乱象引发的社会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族与意志: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考察
    3.1 战时的传媒伦理重心:民族至上
        3.1.1 反抗侵略的宣传指导:战时新闻学兴起
        3.1.2 牺牲小我,成就中华:战时传媒思想与舆论引导
    3.2 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传播价值
        3.2.1 聚民心,共抗日: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抗战意义
        3.2.2 记录与宣传:战时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历史践行
    3.3 战时的不和谐声音: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
        3.3.1 低俗娱乐依旧,缺乏抗战责任意识
        3.3.2 战时传媒真实与题材的价值争议
        3.3.3 战时传媒功能与真实性争议
        3.3.4 战时传媒教育的定位不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性与至善: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4.1 规制的依据:媒介德性与责任
        4.1.1 媒介的德性
        4.1.2 媒介自由的规范性
        4.1.3 媒介的真理性价值
        4.1.4 媒介的社会监督
        4.1.5 媒介的至善追求
    4.2 传媒法规的开端:北洋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4.2.1 注重电信安全,掌握传媒经营权
        4.2.2 检查制度初立,强化传媒审查
    4.3 立规则、重质量:南京国民政府的传媒伦理规制
        4.3.1 延续北洋管理,维护电信主权
        4.3.2 以法立规:明确媒介职责,规范传播行为
        4.3.3 强化战时舆论引导,提升宣传能力
        4.3.4 启发民智,巩固传媒的教育职能
        4.3.5 打击虚假,杜绝辱华题材
    4.4 为人民办媒体:中国共产党的亲民规制模式
        4.4.1 传媒话语规范及规制
        4.4.2 强化传媒行政管理,注重传播质量
        4.4.3 避免信息失真,推动新闻业务改革
        4.4.4 明确传媒的抗战职能
    4.5 租界与国外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规制
        4.5.1 租界与国外传媒的伦理问题
        4.5.2 国外传媒伦理规制及借鉴
    4.6 行业自律觉醒: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内部推力
        4.6.1 自洽与规范:行业组织的兴起
        4.6.2 推进社会教育:传媒的教育属性强化
        4.6.3 公共利益为上:传媒组织的责任意识提升
    4.7 本章小结(附伦理规制图)
第5章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与规制思想演进及现实意义
    5.1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特征分析
        5.1.1 民国时期伦理思想的社会变迁
        5.1.2 民国时期大众传媒伦理之共性
        5.1.3 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之特性
        5.1.4 历史上的新兴大众传媒伦理困境
    5.2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伦理思想反思
        5.2.1 传媒自由的道德解读
        5.2.2 娱乐不远道:传媒娱乐伦理思考
    5.3 新兴大众电子传媒规制的现实意义
        5.3.1 助力社会发展:传媒伦理规制的落脚点
        5.3.2 提升传媒伦理自洽,促进跨文化传播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历史回顾
    一、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
        (一)历史沿革
        (二)组织机构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二、国民党海外部
        (一)历史沿革
        (二)组织机构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第二章 1937—1945 年国民政府侨刊的创办与概况
    一、侨委会期刊的创办与概况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侨刊回顾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三种侨刊
        (三)《华侨青年》
    二、海外部《华侨先锋》的创办与概况
        (一)创办宗旨
        (二)栏目设置及征稿条例
        (三)创办及经营情况
    三、侨务领导人与侨刊
        (一)陈树人与侨刊
        (二)吴铁城与侨刊
        (三)刘维炽与侨刊
    四、侨刊与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一)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二)侨刊对侨务政策的体现和补充
第三章 侨刊对华侨抗战的动员
    一、海外华侨的潜在力量
        (一)华侨的人数及其在海外的分布
        (二)南洋华侨的职业与经济力量
        (三)华侨的爱国心及其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
    二、国民党要员出国宣慰华侨
    三、坚定抗战信念
        (一)驳斥日寇谬论与伪宣传
        (二)坚持抗战
    四、对华侨的建议
        (一)经济方面支援祖国抗战
        (二)积极参与二期抗战
        (三)积极参与精神总动员
        (四)合理应对欧战与日本南进
        (五)积极参与国际宣传
第四章 侨刊注重报道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一、侨刊关于华侨抗战贡献的专栏
    二、侨刊中有关华侨贡献的内容
        (一)抵制日货与讨汪
        (二)捐款捐物
        (三)投资建设
        (三)回国服务
    三、侨刊对华侨抗战贡献的评价
第五章 侨刊对发展华侨教育的重视
    一、华侨教育问题
        (一)对华侨教育问题的检讨与认识
        (二)论华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
        (三)论战后侨民教育
    二、归国侨生
        (一)归国侨生与回国升学接待所
        (二)对归国侨生的认识
        (三)对归国侨生的要求与期望
    三、翁之达的侨教观
        (一)侨校问题
        (二)发展不同形式的教育问题
        (三)侨生问题
第六章 侨刊对救济华侨问题的关注
    一、救济华侨的背景
    二、国民政府救侨的原因及政策
    三、侨刊报道的对华侨的救济
        (一)救济华侨
        (二)救济侨生
    四、论救侨
第七章 侨刊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
    一、侨刊关于国民党海外党务方面的内容
        (一)抗战时期的海外党务工作
        (二)对发展海外党务提出的要求与建议
        (三)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评价
        (四)海外各地国民党党务的发展历史
    二、侨刊对国民党军队抗战形象的塑造
    三、侨汇与复员问题
        (一)侨汇问题
        (二)海外复员问题
第八章 关于侨刊的历史思考
    一、国民政府四种侨刊之间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二、国民政府侨刊与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的对比研究
        (一)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简介
        (二)相同之处
        (三)不同之处
    三、国民政府侨刊的性质
        (一)新闻性
        (二)文艺性
        (三)商业性
        (四)政治性
        (五)指导性
    四、评价与启示
        (一)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三)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0.1.1 选题缘起
        0.1.2 选题依据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对象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之处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1.1 皇帝形象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1.2 官员形象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2.1 军人形象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2.2 百姓形象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3.2.3 嵌套性叙述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4.1.1 民间的游历
        4.1.2 战地的目击
        4.1.3 传闻的影响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5.1 历史意义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5.2 审美意义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5.3 当代启示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东方之子》新闻性的经济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D]. 王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点石斋画报》(1884-1898)图文艺术化传播与出版研究[D]. 陈建红.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4]端口打造与关系建构 ——技术公司的新闻领域入场实践[D]. 刘天宇. 南京大学, 2020(04)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非虚构小说《寻路中国》中的乡村与工厂书写[D]. 任亚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民国时期新兴大众电子传媒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研究[D]. 康智. 河北大学, 2020(08)
  • [8]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D]. 吕承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东方之子》新闻的经济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