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芬芬[1](2020)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DMA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关系。方法:1.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09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5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6.01±10.74岁,其中,男47例,女33例;以同期住院且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相匹配的45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6.16±10.43岁,其中,男20例,女25例。2.检测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BPV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DMA水平,同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e)和空腹血糖(FBG)等,并记录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吸烟史等。3.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者间血清ADMA水平及BPV的变化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BPV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间的关系。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组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的性别、年龄、吸烟史、INR、TC、TG、Cre、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HDL-C和LDL-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组的血清ADMA水平比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高(分别为1.49±0.39μmol/L和1.12±0.27μmol/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血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作为BPV指标,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组的dSSD(15.67±3.50)、nSSD(13.12±3.44)、24hDSD(10.87±2.41)、nDSD(9.47±2.31)、24hSCV(0.13±0.34)、dSCV(0.12±0.72)、nSCV(0.11±0.04)、24hDCV(0.14±0.03)、dDCV(0.13±0.04)和nDCV(0.13±0.04)均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分别为13.75±2.84,11.43±3.85,9.87±2.45,7.76±2.48,0.10±0.22,0.09±0.22,0.10±0.02,0.12±0.03,0.09±0.02,0.1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与BPV中的24hSSD、dSSD、dDSD、24hSCV、dSCV、nSCV和24hDC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0.23、0.28、0.53、0.37、0.39和0.26(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是24hSSD、dDSD、24hSCV和nSCV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3.70、2.48、0.06和0.03(均P<0.05),调整后的R方分别为0.08、0.06、0.32和0.23。结论: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显着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BPV指标中的dSSD、nSSD、24hDSD、nDSD、24hSCV、dSCV、nSCV、24hDCV、dDCV和nDCV均显着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与BPV指标中的24hSSD、dSSD、dDSD、24hSCV、dSCV、nSCV和24hDCV呈正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是24hSSD、dDSD、24hSCV和nSCV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因样本量少,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研究得到独立影响因素的结论。
白雨硕[2](2020)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院内延迟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通过卒中绿色通道收治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86例。依据卒中医师会诊时患者的基本病情状况及相关资料的完整度的不同分为完整度1(病情相关资料完整,足够做出溶栓判断),完整度2(病情相关资料完整程度介于1和3之间),完整度3(卒中医师与急诊医师共同查看患者,卒中相关资料为0)三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卒中病史、吸烟史]及观察指标[溶栓前NIHSS评分、临床症状典型占比、生化检查全面占比、辅助检查详细占比、院前时间、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及卒中医师会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60min[例(%)]、预后良好率],比较三组之间差异性。依据患者是否发生院内延迟,分为合格组与延迟组,对比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卒中病史、吸烟史]及观察指标[溶栓前NIHSS评分、临床症状典型占比、生化检查全面占比、辅助检查详细占比、院前时间、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预后良好率和卒中医师会诊时相关资料完整度的不同]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延迟的影响,进一步应用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不同完整度间差异:三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及溶栓前NIHSS评分和预后良好率这些信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临床症状典型病例、溶栓前生化检查全者、溶栓前影像检查详细方面(CT及MR均有者)、院前时间、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及卒中医师会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60min[例(%)]这些方面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2、是否院内延迟方面的差异:在合格组与延迟组的比较中,在完整度的分类、生化结果全者、CT及MR均有者、溶栓前NIHSS评分、院前时间、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及卒中医师会诊至静脉溶栓的时间这些方面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典型占比、预后良好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均>0.05)。3、影响因素:依据患者是否院内延迟分为合格组与延迟组,通过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卒中医师会诊时相关资料的完整度的不同、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急诊医生完成大部分溶栓前准备或急诊医生与卒中医师同时接诊均比急诊医生与卒中医生共同串联完成溶栓前准备更快。2、通过对比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延迟的独立因素,得出卒中医师会诊时患者相关资料的完整度的不同及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急性脑梗死需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卒中医师直接接诊发生院内延迟的可能性较小。
何阳[3](2020)在《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由于急性原位血栓形成或者其他来源的栓子堵塞脑血管导致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尽早实现血管再通,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塞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由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只有4.5小时,部分患者入院时已经丧失了溶栓机会,并且静脉溶栓对大血管的堵塞疗效较差。机械取栓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具有较长的取栓时间窗,目前前循环为8小时,后循环为24小时,大大延长了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与静脉溶栓相比,机械取栓有更高的大血管再通率且出血转化率更低,已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方法。虽然机械取栓开通率较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在取栓时间窗内就诊,部分患者在技术开通后无法获益。能否延长取栓治疗时间窗,减少开通后的脑损伤甚至脑出血,是摆在目前临床治疗上的现实问题。硫酸镁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可以增强脑梗后缺血区脑细胞对于缺血缺氧的耐受,已经在动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能否通过术前使用硫酸镁使梗死区缺血的脑组织得到保护从而增强取栓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降低取栓后脑损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对于应用硫酸镁治疗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塞的资料尚不充分。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术前使用硫酸镁能否改善机械取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以及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7例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入组后立即在15分钟内完成4g硫酸镁的静脉输注,接下来24小时内予以16g硫酸镁维持治疗,对照组予以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根据我院卒中标准流程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对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的患者,先行静脉溶栓,然后桥接取栓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例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包括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90天改良Ranking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血管开通率以评价术前使用硫酸镁能否给取栓的疗效带来获益,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例的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以评价术前使用硫酸镁的安全性。结果:(1)样本量结果:共有87例病例纳入正式研究,其中试验组纳入42例,对照组纳入45例。(2)治疗有效性的评价;两组术后NIHSS评分变化分值(3.81±7.13 vs 2.49±6.53,P=0.04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的90d有效率(50%vs 36%,P=0.173)、血管开通率(80.9%vs 80%,P=0.911)、两组术后1日NIHSS评分(15.12±9.66 vs 15.13±8.10,P=0.076)、两组术中取栓次数(2.14±0.73 vs 2.0±0.79,P=0.4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安全性的评价:两组病例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7.1%vs8.9%,P=1)、死亡率(16.7%vs 9.8%,P=0.5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单纯机械取栓相比,术前使用硫酸镁联合机械取栓在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两组在改善远期预后方面没有显着差异。(2)与单纯机械取栓相比,术前使用硫酸镁联合机械取栓不会增加术后出血转化以及死亡的风险。
李博洋[4](2020)在《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卒中复发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目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的群体约占20~43%,对于这一部分群体,再发卒中可选择静脉溶栓、取栓治疗等措施进行救治,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会增加这一类治疗出血转化的风险一直是探讨的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经机械取栓治疗的存在急性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且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者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提示为急性大血管闭塞(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ELVO),急诊给予支架或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294例患者。按照取栓术前是否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为两组:抗血小板药物组(AntiPlatelet Treatment,APT组)232例,非抗血小板药物组(non-AntiPlatelet Treatment,nAPT组)62例。APT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单一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既往血压水平及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术后即刻NIHS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血管再通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上述指标。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u检验),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亚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H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发生率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191 vs 34,X2=20.583,P=0.001),血管再通率(82.3%vs 54.8%,P=0.001)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123,P=0.382)、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82±1.073,P=0.252)、3个月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5.6%vs 3.2%,P=0.571)、两组间的穿刺至再通时间(t=-0.367,P=0.71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PT组较nAPT组心房颤动史无明显差异:50 vs 17,X2=0.957,P=0.328。APT组较nAPT组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onset to groin puncture,OTP)无明显差异:t=-0.766,P=0.444。APT组较nAPT组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puncture to recanalization,PTR)无明显差异:373.98±110.735 vs 359.97±94.651,t=-0.367,P=0.714。APT组较nAPT组入院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157±21.7 vs 151.13±21.791,t=0.967,P=0.326;88±12.3 vs 88.78±12.514,t=0.114,P=0.736。APT组较nAPT组术前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13.94±6.618vs 15.07±6.824,t=-1.409,P=0.159。APT组较nAPT组术后即刻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7.13±3.380 vs 6.09±3.2,t=-1.037,P=0.300。APT组较nAPT组侧支循环情况无明显差异:c2=1.111,P=0.574,APT组较nAPT组血管再通率高:82.3%vs 54.8%,X2=20.583,P=0.001。2.APT组四个亚组结果分析显示:1种抗血小板药物组(1组)与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组(2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3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静脉抗血小板药物(4组)进行组间比较,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较其他组血管再通例数较高(34 vs 36 vs 32 vs 16 vs 64,X2=10.330,P=0.035),血管再通率(54.8%vs 58.0%vs 56.1%vs 55.1%vs 76.2%,X2=10.330,P=0.035)较高。3个月功能独立性(29 vs 33 vs 26 vs 17 vs 47,X2=2.670,P=0.614)、3个月mRS评分(3.45±1.210 vs 3.66±1.173 vs 3.88±1.070 vs 3.97±1.117 vs3.86±0.984,F=1.892,P=0.112)、3个月症状性颅内出血(6.5%vs 6.5%vs 5.3%vs 13.8%vs 7.1%,X2=2.327,P=0.67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组血管再通率高(76.2%),且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对于侧支循环代偿良好者,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0.9712,95%CI 0.465~1.789,P=0.788);但对于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者,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sICH的发生率(OR=2.239,95%CI 1.132~4.430,P=0.021)。3.患者3个月功能独立性与发病到就诊时间呈负相关,即发病到就诊时间越长,功能恢复越差(OR=0.730,95%CI 0.562~0.949,P=0.019)。4.侧支循环越好,再通率越高(OR=1.750,95%CI 1.277~2.399,P=0.001);血管再通率亦与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有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血管再通率较高(OR=5.329,95%CI 3.119~9.103,P=0.001);对于各个亚组,单抗组(1组)、双抗组(2组)、口服加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组(4组),侧支循环与血管再通率呈正相关(OR=3.868,95%CI 1.512~9.898,P=0.005;OR=2.641,95%CI 1.282~5.441,P=0.008;OR=2.730,95%CI1.384~5.386,P=0.004)。结论:1.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增加取栓的再通率。2.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院前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3.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术前应用静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较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更能增加再通率,不会增加sICH的风险。4.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脑梗塞患者,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短、发病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短、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短,术后血压管理良好,侧支循环良好者,再通率良好,发生sICH的风险小,3个月功能预后越好。
陈莉[5](2019)在《分析中医临床护理在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对于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医护理的实施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显着效果,值得推广。
张道强[6](2019)在《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多模态CT中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ACI)的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心源性栓塞(CE)组13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29例,对比两组间一般资料、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梗塞累及血管、多节段栓子、区域软脑膜评分、低灌注脑组织体积、梗死核心体积和缺血半暗带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E组和AT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CE组和AT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3(10,15)分vs 10(5,18)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7(3,12)分vs 6(1,12)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为0.46(0.13,0.75)vs 0.30(0.06,0.58),(Z=-0.327、-0.027、-1.051,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CE组和AT组患者梗塞累及ACA、MCA、ICA末端者的比例分别是[7.7%(1/13)、92.3%(12/13)、15.4%(2/13)]和[6.9%(2/29)、89.7%(26/29)、20.7%(6/2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梗塞具有多节段栓子的比例分别为7.7%(1/13)和41.4%(12/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区域软脑膜评分分别为17(12,17)分vs18(16,19)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阈值为17.5,曲线下面积为0.712,灵敏度为50.1%,特异性为84.6%。4.CE组低灌注脑组织体积和缺血半暗带体积[132(64,201)分、73(35,99)分]均较 AT组大[72(11,157)分、47(9,118)分],(Z=-1.403、-0.87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组梗死核心体积57(13,84)分与AT组8(1,3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阈值为10,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51.7%。[结论]CE组和AT组在多模态CT评估结果中有显着差异;CE组梗死核心体积较大,AT组多节段栓子发生率和区域软脑膜评分较高,表明梗死核心体积、多节段栓子和区域软脑膜评分有助于鉴别CE和AT患者,对临床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吴松波[7](2019)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脑血管疾病作为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急性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也神经内科的常见危急重症。虽然急性脑梗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但无论患者年龄和卒中严重程度如何,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可显着提高发病4.5小时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预后的几率,在排外静脉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静脉rt-PA溶栓是所有发病在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静脉rt-PA溶栓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风险。脑梗塞后出血转化指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的脑内出血,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HT分为症状性脑出血转化和无症状性脑出血转化,两者均与静脉溶栓后的不良结局相关[1]。HT作为急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从10%40%左右不等,此种合并症的发生与脑梗塞患者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2]。HT通常发生在静脉溶栓后的2436 h内,可迅速造成脑梗塞患者的病情加重或导致其死亡。即便是无症状HT也可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这也是本研究关注并积极防治溶栓后脑出血性转化的重要原因。目的通过对确诊为急性脑梗塞并行静脉rt-PA溶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rt-PA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以期明确HT的预测指标。方法收录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塞,起病在4.5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条件,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溶栓后24小时或24小时内病情加重时复查的头颅CT结果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收集所有入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入院时mRS评分,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结束时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既往史,家族史,梗塞部位,梗塞面积,溶栓前血压,实验室检查(溶栓前白细胞计数、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影像学(头部CT+MRI)检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以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间“溶栓时间窗、房颤,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结束时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相关风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确定影响因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以是否发生出血转化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表明大面积脑梗塞及溶栓前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继发出血转化较常见,而大面积脑梗塞、溶栓前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大面积脑梗塞及溶栓前具有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患者进行静脉rt-PA溶栓后应高度警惕溶栓后24小时内颅内出血的风险。
郭银平[8](2019)在《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目前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及二级预防有效措施,通过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可有效的预防卒中复发,但同时增加了出血风险。血栓弹力图能及时准确地反应个体的凝血状态及血小板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栓弹力图参数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并建立有效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连续纳入于2013年9月1号—2018年9月1号入住武汉同济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塞病例共1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血栓弹力图结果、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并随访患者双抗治疗后1个月内的出血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建立新的预测急性脑梗塞双抗治疗早期出血风险的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评分界值,大于评分界值的为出血高危组,低于评分界值的为出血低危组。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出血组患者相比,出血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卒中或TIA史、高血压血糖血脂病史等以及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功能分析、糖代谢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肌酐值、NIH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无出血组患者相比,出血组患者MA(ADP)水平较低(P=0.001)、ADP抑制率水平增高(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MA(ADP)((OR=0.929,P=0.004)、NIHSS(OR=1.168,P=0.010)与出血性事件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栓弹力图指标对出血性事件的判断:MA(ADP)曲线下面积AUC 0.715(95%CI 0.598 to 0.832),p=0.026,cutoff值=17.65;LogitP模型:AUC 0.789(95%CI 0.687 to 0.890),p<0.001,cutoff值=0.176。结论1.血栓弹力图参数MA(ADP)和NIHSS评分在出血组和无出血组有显着差异,为急性脑梗塞早期出血性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2.ROC曲线表明:MAADP<17.65mm对于出血性事件有较好的诊断价值;3.当Logistic模型评分大于0.176时,急性脑梗塞双抗治疗早期的出血风险显着增高。
张豪[9](20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连续收集发病48小时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72h内任一时刻NIHSS评分较入院时≥2分者为END组,其余纳入非END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发病30天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 RS)将EN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N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12例发生END(32.77%)。END组与非END组相比,基线NIHSS评分、血总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血清总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212例END患者中,发病30天时预后不良者126例(59.43%)。预后不良患者年龄、基线NIHSS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IHSS评分和年龄是EN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生END相当常见且预后较差,入院时基线NIHSS评分、血清总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基线NIHSS评分和患者年龄是脑梗死后EN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吕玉可[10](2014)在《急性脑梗塞血糖变化与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急性脑梗塞血糖变化与预后效果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人8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糖变化情况将82例病人分为上升组和正常组,每组各41例,给予所有患者血糖测量并实施相应的对症治疗,对血糖变化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正常组病人的预后效果显着优于上升组病人的预后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糖变化给予高度重视,并对控制血糖的药物进行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使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二、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DMA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压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2)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院内延迟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入选和排除标准 |
2.2.1 入选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完整度1、2、3的定义 |
2.4 研究人群筛选流程图 |
2.5 基线信息收集 |
2.6 相关资料的说明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影响院内延迟的单因素分析 |
3.2.1 卒中医师会诊时不同资料完整度的基线特点及不同完整度对院内时间的影响 |
3.2.2 有无院内延迟的两组,组间患者基本病情状况及溶栓相关效率和质量控制指标的分布 |
3.3 影响院内延迟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卒中医师会诊时,患者相关资料的完整度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2 到院至卒中医师会诊的时间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3 院前时间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4 患者预后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5 性别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6 年龄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7 血压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8 溶栓前生化检查结果是否齐全与院内延迟关系 |
4.9 溶栓前NIHSS评分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4.10 其他因素与院内延迟的关系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分组 |
2.5 材料设备与药物 |
2.5.1 造影设备 |
2.5.2 取栓器械 |
2.5.3 药物 |
2.6 治疗方法 |
2.6.1 入院流程 |
2.6.2 试验组措施 |
2.6.3 对照组措施 |
2.6.4 术后处理 |
2.6.5 随访 |
2.7 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定方法 |
2.8 观察指标 |
2.8.1 主要结局指标 |
2.8.2 次要结局指标 |
2.9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3.2 治疗过程的关键时间点及血清镁粒子浓度的比较 |
3.3 治疗有效性的评价 |
3.4 治疗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硫酸镁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试验附图 |
附录:评分量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2 分组 |
2.2.3 手术方法 |
2.2.4 术后管理 |
2.2.5 数据评估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组(APT组)与非APT组的基线比较 |
3.2 各抗血小板治疗组的亚组分析 |
3.3 院前抗血小板治疗组(APT组)与非APT组组间安全性比较 |
3.4 两组间有效性的比较 |
3.5 s ICH及血管再通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6 发病到就诊时间与功能独立性的关系 |
3.7 侧支循环的交互作用 |
3.8 侧支循环与再通率的关系 |
3.9 各亚组侧支循环与再通率的关系 |
3.10 各组3个月mRS分布情况图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分析中医临床护理在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实验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脑梗塞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
2.2 两组脑梗塞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脑梗塞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6)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检查方法 |
3 图像处理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 |
3 多期相CTA检查结果 |
4 CTP检查结果 |
附图 |
讨论 |
1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的比较 |
2 两组CTA参数的比较 |
3 两组CTP参数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病因学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致谢 |
(7)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诊断标准 |
2.1.2 入组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溶栓方法 |
2.2.2 HT评估标准 |
2.2.3 数据库项目及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HT的比例 |
3.2 HT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HT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8)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影响EN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影响END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10)急性脑梗塞血糖变化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及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ADMA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研究[D]. 马芬芬. 苏州大学, 2020(02)
- [2]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院内延迟影响因素分析[D]. 白雨硕.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术前使用硫酸镁改善急性脑梗塞机械取栓治疗疗效的研究[D]. 何阳.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术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D]. 李博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分析中医临床护理在控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水平中的应用及效果[J]. 陈莉.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52)
- [6]多模态CT在两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脑梗死中的对比研究[D]. 张道强. 苏州大学, 2019(02)
- [7]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24小时内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D]. 吴松波. 南昌大学, 2019(01)
- [8]血栓弹力图对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患者早期出血风险的应用价值及预测模型研究[D]. 郭银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及预后研究[D]. 张豪.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急性脑梗塞血糖变化与预后分析[J]. 吕玉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