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力与控制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云清[1](2021)在《海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陆地油气长时间开采导致资源逐渐枯竭,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需求逐渐增加。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专用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等特点,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受到了国家的广泛重视,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高技术型船舶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与体系,提高对我国海洋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由于贸易摩擦的升级,我国制造业被国外“卡脖子”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国家强调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产业创新的主动权、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海工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迫切需要明晰自主可控能力水平,科学识别被“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国内外自主可控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凝练了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能力的内涵,结合产业安全理论、技术差距理论及专利的相关理论,利用专利的相关指标,构建了客观、全面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TOPSIS”组合法对自主可控能力进行测度。然后,根据指标体系的相关专利数据构建了“卡脖子”技术识别框架,科学规范的识别具有“卡脖子”威胁的关键核心技术。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对自主可控性能力提升对策进行了设计,以期推动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欧阳彪[2](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最重要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外资对服务领域的渗透力及其控制力不断增强,这不仅会直接危及部分服务业的产业安全,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其他行业产业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为此,研究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对于提高中国服务业产业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掌握服务业发展主动权、维护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数据和事实,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梳理服务业产业安全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纵观国内外产业安全理论研究发展历程,产业保护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产业控制力理论构成了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关于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对商贸物流、金融、文化信息传播等具体服务行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现状。主要包括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背景、经济开放对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积极作用、经济开放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其中,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背景重点是从国际服务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自由化增强和中国服务业加快对外开放进行阐述;经济开放对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积极作用主要从提供服务业建设资金、提升服务业效率、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和提高服务业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重点从产业整体实力较弱、服务业软实力受到威胁、外资挤占或控制趋势明显、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和《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进行剖析;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够以及发展理念和体制因素的制约进行解析。再次,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阐述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其中,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内部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主要包括国内生产要素条件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产业政策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和产业竞争力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外部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主要有外国资本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外来技术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外国产品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然后,综合检验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建立了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服务业产业安全各评价指标对应范围,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1997-2012年间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安全度做出综合评价。总体来看,1997-2012年间,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综合评价得分呈上升趋势,处于基本安全区域。但四大评价方面安全程度存在差异:产业生存环境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处于基本安全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分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不安全区域;产业对外依存度得分较高,处于安全区域;产业控制力得分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区域。随后,多视角实证分析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基于服务业进出口需求弹性视角的回归可知,处于低分位点的中国服务业对外需求弹性系数通过了显着性检验,但高分位点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高,服务业需求弹性的系数越来越小,服务业发展越来越安全。基于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视角发现,在低中分位点,服务业FDI对该产业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积极作用,产业发展安全;在高分位点,服务业FDI对其技术进步起到阻碍作用,产业发展不安全。基于服务业FDI与国内投资视角得出,服务业FDI对该产业国内投资起到挤入作用,服务业FDI有助于服务业产业安全发展。从不同分位点来看,低分位点的服务业FDI对内资的挤入效应最大,而高分位点的挤入效应最小。从不同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服务业FDI对内资的挤入效应显着,但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着,因此,服务业FDI对内资的挤入效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紧接着,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安全模式。从国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服务业产业安全一直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这些国家在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方面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最后,提出开放经济下维护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包括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要素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提升中国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构建各部门维护产业安全的协调体系和完善服务业产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俞科女[3](2015)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集成商控制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 CoPS)是指技术含量高、参与人员众多、生产周期长、用户高度介入、单件或小批量的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Miller&Hobday,1995).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复杂产品系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是杭州地铁的塌陷事故、723温州高铁等一系列特大事故屡见报端,使人们认识到我国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系统集成商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效率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创新的产出。我国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虽然发展迅速,但和发达国家始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且因创新能力的薄弱、价值链控制力的缺失而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因此,如何提升复杂产品系统中系统集成商的控制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学者们对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静态视角,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复杂产品系统区别于传统大型产品,其控制力有自己显着的特性,如何从现有理论中抽出复杂产品创新的理论框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中,系统集成商在创新过程中是管理者、协调者、控制者,对创新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如何从动态演化的角度细致地描述创新过程,探究控制力的内部机理,这是值得深入分析的;第三,复杂产品系统因其复杂性、阶段性、多主体性,需要更加重视协同创新中的控制力问题,同时其显示出自组织的非线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又急需探究创新特征和创新模式的演变问题,以此揭示出控制力的内在机理究竟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梳理和案例研究展开对其控制力的研究,深入挖掘集成商控制力的构建维度,并在理论演化的基础上分析控制力的前因和后置变量,从而揭开了控制力内部机理的神秘面纱,最终通过跨案例研究对演化规律进行验证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它通过创新网络的特征、控制力与创新模式的共同演化而成。第二,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主导的控制力是基于资源和行动的核心技术控制力和关系控制力,本文将它用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性来划分它的前因变量创新网络特征,从而发现创新网络特征与控制力是正相关的关系。第三,本文在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发现控制力中关系控制力与渐进式创新正相关,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核心技术控制力与渐进式创新正相关,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
刘静[4](2013)在《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环节。复杂产品系统是指研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单件或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大型产品、系统或基础设施。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且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业发展。英国和欧盟国家通过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且成为其在国际经济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薄弱,且因价值链控制权的缺失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具有控制力效应的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提升过程中亟需关注的议题。本论文以复杂产品系统制造集成商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展开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深入挖掘创新控制力的结构维度,并通过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揭开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结构维度的关键要素及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演化特点。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在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与特点等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与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包括三个结构维度,即:核心技术控制力、组织控制力和市场控制力。进一步通过理论分析,从静态视角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核心技术控制力、组织控制力和市场控制力分别包含不同的关键要素,且从动态视角得出核心技术控制力、组织控制力和市场控制力在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点。因此,构建基于三个创新控制力结构维度和演化特点的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整合框架。第二,运用文献研究与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从静态视角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核心技术控制力的三个关键要素,即自主产品价值、技术体系平台和组合集成创新。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进化理论,从动态视角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核心技术控制力三个关键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演化特点的解释框架:自主产品价值——选择机制、技术体系平台——遗传机制、组合集成创新——变异机制,并运用验证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对研究框架进行了检验。第三,运用文献研究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从静态视角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控制力的三个关键要素,即价值链分解权、多组织协同控制和交互式组织学习。在此基础上,从动态视角运用调查统计嵌入式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控制力三个关键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均有所提高,但其变化速度和在组织控制力中的主导地位存在差异。企业发展第一阶段,组织控制力主要表现为交互式组织学习能力,企业发展第二阶段,多组织协同控制能力相对第一阶段有了很大提高,该阶段企业的组织学习吸收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发展第三阶段,企业的组织控制力主要表现为多组织协同控制能力。第四,运用探索性多案例嵌入式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从静态视角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的三个关键要素,即政治政策能力、差异竞争能力和客户价值链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方法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函数,并从动态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对函数及参数影响因素的分析阐释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三个关键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即市场控制力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政治政策能力表现为由强到弱的演化趋势,差异竞争能力和客户价值链管理能力均表现为由弱到强的演变趋势。
李娜[5](2012)在《企业生命周期和应计利润与盈余持续性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盈余在财务报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财务报表使用人重点关注的信息。由于会计盈余具有持续性,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所公布的会计盈余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从而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因此,盈余持续性成为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成为广大学者所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从界定盈余持续性到将盈余分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两部分,再到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为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甚至分为更详细的部分,分别研究各个部分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盈余具有持续性,且应计利润部分的持续性低于现金流量部分的持续性。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也很多,有结合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应计模型的,但是结合生命周期来研究盈余持续性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Sloan(1996年)的盈余持续性模型,以中国2000年—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应计利润、经营性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应计利润变化和生命周期的虚拟变量,来检测这两者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经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我国上市企业存在着盈余持续性的现象,但与国外公司相比,盈余持续性普遍较低;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持续性相比,应计利润的持续性较低。②在加入应计利润变化虚拟变量后,经营性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不变,而应计利润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变小。且模型的拟合优度相比不加入应计利润变化虚拟变量时有所提高,说明将应计利润变化加入持续性模型后,模型更具有信息含量。③加入生命周期变量后,各变量仍然统计显着,且与加入前相比,模型更具有解释力度;并得出成长期和成熟期生命周期的代理变量与盈余持续性显着正相关,起步期和衰退期生命周期代理变量与盈余持续性显着负相关。最后,分析了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进行了设想。
"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课题组,严明义,杨宽宽,李天渊[6](2011)在《关闭破产企业难逃“七年之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按照OECD组织推荐的企业仿生学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对我国在2008年关闭破产企业分布状况及平均寿命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关闭破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第二产业,并且多数为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关闭的破产企业平均寿命为7.2年。
旷锦云,程启智[7](2010)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家精神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持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之魂。
李莲花[8](2010)在《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时期,现实主义把国家安全上升到理论层次,形成了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及领土完整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国家安全观。但随着冷战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传统安全观被非传统安全观替代,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产业安全是构成经济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在一国经济中,其主导产业的安全状况,代表和反映着该国经济的安全状况。汽车产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长链条、集群式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它在生产、销售、研发、服务、信贷、保险等诸多方面,都能成为推动一国经济的力量,因此,汽车产业的发展程度往往会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因为如此,一国一旦拥有汽车产业,往往就会成为该国支柱性产业。韩国是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国,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汽车产业对韩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汽车产业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政府扶持下起步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出口第一位,贸易额第一位,提供就业职位第一位以及产量排名世界第5位的自主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显赫地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韩国汽车产业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突显出来,如其国内过于单一的汽车产业格局不利于企业间竞争;新世纪韩国外资开放政策使跨国公司控制韩国本国汽车企业的忧虑大幅增加;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的崛起,使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汽车市场,有望形成新格局等等。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状态,总结韩国保持有效维护产业安全的手段及路径,以便为中国汽车产业安全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一国特定产业的安全状况,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观察。静态产业安全,表现为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动态产业安全,表现为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一国特定产业的安全度,可通过判断该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来定量分析。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包括国内生存环境指标、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及外国资本控制力等,每个指标还进一步细分为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的产业国内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外资控制力等指标,并发放120份专家调查问卷,收回84份作排序依据,进行AHP分析(层次分析)。在分析中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处理抽样数据,确立了汽车产业安全的一级函数和二级函数。在确立一级函数和二级函数的基础上,根据四大影响汽车产业安全的一、二级指标,从静态上得出目前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处于“安全状态”的结论。而通过对影响因素优势丧失模拟的动态分析得出,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在变化莫测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关键作用。韩国政府及本国汽车企业为提升韩国汽车国际竞争力所做出的努力是形成目前汽车产业安全状态的有力保证。本文的研究并不止于单纯地对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度进行实证评估,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证评估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探索韩国汽车产业能够实现安全发展的路径,并在上述基础上对韩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安全的模式进行了总结与探究。韩国汽车产业实现安全发展路径可概括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与培育路径;扩大内需与开拓国际市场并重的市场组织路径;注重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实现技术跨跃路径;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世界性自主品牌路径。上述路径表现出,韩国在实现汽车产业安全发展时,政府、企业及市场共同起作用的,相应地,本文以开放经济为假设前提,对韩国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汽车产业安全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总结。首先是宏观层面的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韩国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利弊关系,在实现汽车产业安全过程中,采取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在对汽车产业进行有效保护、扶持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手段,调动竞争积极性,既鼓励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更是鼓励本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充分竞争。在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当中,政府与市场互动程度由产业发展状况来定。假如产业处在发展初期,即使是开放经济,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保护多一些;要是处在成熟期,政府要多放手,让市场机制多发挥些作用。比如,目前全球瞩目的节能环保型汽车,因为处在起步培育阶段,就需要政府在其研究开发与普及方面多给予一些扶持及保护政策,而当节能环境型汽车产业技术成熟,形成规模时,就应放到竞争环境中与国际相关产业进行竞争,以保环保型汽车安全成长。其次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模式。企业是构成产业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国产业安全的微观基础。一个产业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产业中主要企业的安全问题。纵观韩国汽车产业,韩国汽车生产企业在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宏观大环境下,成为了生产主体、技术创新及研发主体、营销主体和投入主体,不断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国内国际竞争力。最后是中观层面的高度集中、集团化的产业组织模式。韩国汽车产业中观层面的高度集中和集团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早在国内市场开放之前就已形成。由于汽车产业对规模化与高投入的要求,这种高度集中的集团化模式促进了韩国汽车产业的安全发展,并将会影响未来的产业组织形态。正如迈克尔·波特指出那样,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有竞争力的产业通常不是均衡分布的。一个产业中,没有强大的产业集团,只有小规模的中小企业,那就难以形成专业化优势,而韩国正是利用了产业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使大企业集团承担了发展一国汽车产业的任务。上述从微、中、宏观层面的三种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宏观层面的模式为企业与产业的发展提供生存大环境,企业与产业的生存大环境如何,决定企业的交易成本,影响产业发展运行状况;而微观的企业层面的模式,又往往是中观的产业层面模式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壮大,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整个产业的安全发展,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中观层面是联系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中介,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是参考某个企业状况来定的,而是从中观的产业安全层面去考虑如何进行协调的。在探究韩国实现汽车产业安全模式基础上,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安全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即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为自主汽车企业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技术研发能力;实行自主品牌战略,树立自主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战略重组与集约化发展并进,整顿“散、乱、小”,提升产业集中度;巩固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水常青[9](2009)在《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一个企业、产业和国家构筑竞争优势的源泉。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数字化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有战略性地培植和构筑基于全面创新的竞争优势。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如何通过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要素创新,有效地构建和完善基于市场导向的企业全面创新体系,发挥多元化集成和协同优势,有力地提升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和全面创新绩效,是当前我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从“三全”(全员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要素创新)的整体角度出发,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系统地对“三全”之间的作用机制、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以及“三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投入—处理—产出”的框架结构,构建了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型:把全面创新纳入到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中,建构了研究全面创新机制的整体理论模型:把全面创新“三全”的全时空创新纳入到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的关系中,构建了“三全”关系的理论模型:把全要素创新中“管理层创新”纳入“战略层创新”和“操作层创新”的关系中构建“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这三个理论模型的关系是:“三全”关系的理论模型是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核心,“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是对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把全面创新纳入到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的整合理论模型是全面创新机制研究的广化。全要素创新的三层次理论模型有助于厘清全要素创新的主要作用机理,全面创新的整合理论模型有助于在和以往的相关研究比较中探讨市场导向和全面创新对企业全面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关系。本研究利用723份有效问卷搜集的数据,其实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具有强韧度。本研究提出了企业全面创新绩效的概念。过去讨论全面创新对绩效的影响时,大多数还停留在技术创新绩效上,这种只考虑技术创新绩效而不考虑非技术创新绩效的做法有悖于全面创新的内涵。故本研究借鉴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从股东、顾客和员工三个方面来考察衡量全面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我们称之为企业全面创新绩效,为行文方便简称为企业绩效。全面创新绩效区分为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员工绩效后,既便于深入考察全面创新的“三全”对企业绩效的三个不同方面的具体影响效果,也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建议。本研究开发的全面创新的测量量表,共由41个题目构成,其大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就理论而言,本研究所建构的全面创新量表,较其它接近的国外量表在我国企业的测试上有较好的适用性,而且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也将降至最低。因此,后续研究可以运用此量表为衡量工具进行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在管理实践上,全面创新量表的建构,有助于企业对于其全面创新进行较好的衡量和判断,从而为企业改善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分析了企业特质及企业内外环境等变量对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果。结果发现内部因素的组织资源对上述关系,有显着调节效果;企业发展阶段和技术动荡对全面创新和企业绩效影响的绝对量较小,而其它如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所属地区及行业大类等企业特质变量以及市场动荡等环境变量对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间并未发现有调节效果。由于组织资源有显着调节效果,因此企业应保留宽裕资源,以便有适合的新机会产生时,有能力来创造获利。此外,我们的实证表明组织资源宽裕,还有利于全时空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全员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基础,所以企业在实施全面创新时首先应强调全员创新,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的理念,并尽快走出创新仅仅与研发人员有关的误区;尽管全面创新的落脚点是实现全要素创新,但是如果不从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宽度上延伸创新,即进行全时空创新,那么全要素创新就会被打折扣,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全时空创新在全面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企业通过充分发挥全时空创新在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有利于“三全”创新协同开展。本研究提出并实证的全要素创新三层次模型,表明全要素创新中的六要素在全面创新中的作用也不是均等的,它们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据此,企业在实施全要素创新时,首先应以战略创新为主导。这是因为战略创新不仅对操作层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有直接作用,而且它还通过管理层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间接作用于操作层创新。其次,全要素创新的落脚点在操作层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上,且市场创新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因此,企业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市场创新,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第三,属于管理层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上承战略层,体现了战略实现的组织安排;下联操作层,对技术、市场创新起到了支撑和管理作用,可见管理层的创新在战略层的创新和操作层的创新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管理层内部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对制度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这说明管理层的创新核心是制度创新,而且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起着实现战略创新到制度创新的部分中介作用。可见,企业实施全面创新的抓手之一就是进行制度创新。本研究探讨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全面创新的关系后发现:(1)全面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着显着正相关关系,全面创新的“三个全”都可以成为企业绩效的三个方面的良好预测者,即企业全面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务绩效、顾客绩效和员工绩效;(2)市场导向对全面创新的“三全”影响效应也不尽相同,依大小排序: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和全员创新;(3)市场导向对绩效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影响,依其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员工绩效、顾客绩效和财务绩效。
黄锦[10](2007)在《论当前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企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日益引人瞩目的群体,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中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经理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第一线之主力地位正在凸现。正因为职业经理人的重要地位,有关职业经理人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比如金伯利、迈尔斯、拉瑞·葛雷纳、伊查克·爱迪斯等提出并发展相关理论证明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此外,英国学者D. J. Storey等也提出了复合因素模型,为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理论依据等。然而现实中,企业组织——职业经理人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在选择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却遇上了诸多理论上的难题,诸如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经理人能力对具体经营环境的适应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让那些需要引入职业经理人的企业颇感迷茫。另一方面,国内外频繁的职业经理人跳槽或撤换事件,使得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引入高层管理人才的初衷及理解有了质疑。笔者就这些问题,从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与引入职业经理人相关理论的内容,并分析我国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一个针对这些问题的三方(企业、职业经理人、社会环境)解决方案。由此,希望为我国现有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时,提供一项可兹参考的方案。
二、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力与控制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力与控制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海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研究现状 |
1.2.2 自主可控研究现状 |
1.2.3 产业安全研究现状 |
1.2.4 产业技术安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预计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技术差距理论 |
2.2 自主可控 |
2.3 专利相关理论 |
2.3.1 专利的概念与内涵 |
2.3.2 专利与国际竞争 |
2.3.3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 |
3.1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自主性指标构建 |
3.1.2 可控性指标构建 |
3.2 评价方法 |
3.3 实证研究 |
3.3.1 数据来源及范围 |
3.3.2 自主可控能力测度 |
3.3.3 测度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海工装备制造业“卡脖子”技术识别框架设计 |
4.1 “卡脖子”技术识别框架 |
4.2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卡脖子”技术识别过程 |
4.2.1 关键核心技术识别 |
4.2.2 价值链位置识别 |
4.2.3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判断 |
4.2.4 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
5.1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自主能力提升策略 |
5.1.1 海工装备企业专利创新模式 |
5.1.2 构建海工装备产业合作模式 |
5.2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可控能力提升策略 |
5.2.1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专利规模提升策略 |
5.2.2 海工装备制造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策略 |
5.2.3 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专利效益提升策略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服务业的特征及其产业安全的内涵 |
2.1.1 服务业的特征 |
2.1.2 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内涵 |
2.2 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保护理论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2.3 产业控制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 |
2.3.1 对于一般性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 |
2.3.2 对于具体服务行业产业安全的研究 |
2.3.3 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政策制定的研究 |
2.4 服务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述评 |
第3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现状 |
3.1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
3.1.1 国际服务业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
3.1.2 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增强 |
3.1.3 中国服务业加快对外开放 |
3.2 经济开放对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积极作用 |
3.2.1 提供服务业建设资金 |
3.2.2 提升服务业效率 |
3.2.3 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
3.2.4 提高服务业就业质量 |
3.3 经济开放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的困境 |
3.3.1 产业整体实力较弱 |
3.3.2 服务业软实力受到威胁 |
3.3.3 外资挤占或控制趋势明显 |
3.3.4 服务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
3.3.5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
3.3.6 《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发展中国家差别待遇 |
3.4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3.4.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3.4.2 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够 |
3.4.3 发展理念和体制因素的制约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 |
4.1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内部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 |
4.1.1 国内生产要素条件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1.2 国内市场需求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1.3 产业政策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1.4 产业竞争力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2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外部影响机理及其传导机制 |
4.2.1 外国资本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2.2 外来技术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2.3 外国产品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2.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综合检验 |
5.1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产业生存环境评价指标 |
5.1.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5.1.3 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指标 |
5.1.4 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 |
5.2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指标警限设置 |
5.3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各评价指标的安全状态评价 |
5.3.1 中国服务业产业生存环境评析 |
5.3.2 中国服务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析 |
5.3.3 中国服务业产业对外依存度评析 |
5.3.4 中国服务业产业控制力评析 |
5.4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 |
5.4.1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5.4.2 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综合测度 |
5.5 小结 |
第6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 |
6.1 基于服务业进出口需求弹性视角 |
6.1.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1.2 实证方法 |
6.1.3 回归结果分析 |
6.2 基于服务业FDI与技术进步视角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指标介绍及变量说明 |
6.2.3 回归结果分析 |
6.3 基于服务业FDI与国内投资视角 |
6.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3.2 变量说明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服务业产业安全模式的国际比较 |
7.1 国外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经验借鉴 |
7.1.1 美国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经验 |
7.1.2 加拿大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经验 |
7.1.3 日本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经验 |
7.1.4 韩国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经验 |
7.2 国外维护服务业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通过立法保护服务业产业安全 |
7.2.2 对外国投资严格管理 |
7.2.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7.2.4 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
7.2.5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 |
7.3 小结 |
第8章 开放经济下维护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
8.1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8.2 完善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要素体系 |
8.2.1 完善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机制 |
8.2.2 鼓励服务领域技术创新 |
8.2.3 大力培育服务业高级专业人才 |
8.2.4 加快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
8.3 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8.3.1 调整和完善服务业税收政策 |
8.3.2 完善价格与收费政策 |
8.3.3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 |
8.3.4 推动垄断性服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 |
8.3.5 推进服务业专业化与社会化改革 |
8.4 提升中国服务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
8.5 构建各部门维护产业安全的协调体系 |
8.6 完善服务业产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集成商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复杂产品系统概述 |
2.1.1. 复杂产品系统概念及特征 |
2.1.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 |
2.1.3. 研究述评 |
2.2. 控制力研究 |
2.2.1. 资源基础观角度 |
2.2.2. 网络能力角度 |
2.2.3. 网络知识角度 |
2.2.4. 研究述评 |
2.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自组织演化理论 |
2.3.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自组织涵义 |
2.3.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自组织的演化特征 |
2.3.3. 复杂产品系统的自组织构成理论 |
2.3.4. 研究述评 |
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演化的理论构建 |
3.1. 理论框架 |
3.1.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自组织演化理论 |
3.1.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模式理论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的选择 |
3.3. 单案例纵向分析 |
3.3.1. A公司概况 |
3.3.2. A公司创新网络演化 |
3.4.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演变过程分析 |
4. 复杂产品创新控制力分类与测量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多案例企业选择 |
4.1.2. 案例资料收集 |
4.2. 数据分析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译码 |
4.2.3. 选择性译码 |
4.3. 关键因素分析 |
5.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集成商控制力机理研究 |
5.1.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控制力前置因素研究 |
5.1.1. 网络关系强度与控制力的关系 |
5.1.2. 网络中心性与控制力的关系 |
5.2.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控制力后置变量研究 |
5.2.1. 关系控制力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 |
5.2.2. 核心技术控制力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的关系 |
6.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控制力的跨案例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2. 背景比较 |
6.3. 系统集成商控制力 |
6.4. 创新网络特征 |
6.5. 控制力与创新模式关系 |
6.6. 创新网络特性与控制力关系 |
6.7. 创新网络特征、控制力与创新模式的综合模型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实地访谈提纲(一) |
附录2:企业实地访谈提纲(二) |
附录3:接触摘要单示例 |
附录4:开放性编码 |
附录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概念界定 |
1.1.3 问题提出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复杂产品系统概述 |
2.1.1 复杂产品系统概念 |
2.1.2 复杂产品系统范畴 |
2.1.3 复杂产品系统特性 |
2.1.4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 |
2.2 创新能力相关研究 |
2.2.1 创新能力内涵 |
2.2.2 创新能力结构 |
2.3 控制力相关研究 |
2.3.1 控制力内涵概述 |
2.3.2 控制力与创新力关系 |
2.4 已有研究总结与展望 |
2.4.1 已有研究总结 |
2.4.2 研究视角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框架 |
3.1 研究设计 |
3.1.1 案例企业选择 |
3.1.2 实证研究准备 |
3.2 数据分析 |
3.2.1 案例数据分析 |
3.2.2 统计数据分析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核心技术控制力研究 |
4.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核心技术控制力关键要素 |
4.1.1 研究设计 |
4.1.2 数据分析 |
4.1.3 关键要素 |
4.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核心技术控制力演化特点 |
4.2.1 研究设计 |
4.2.2 数据分析 |
4.2.3 案例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控制力研究 |
5.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控制力关键要素 |
5.1.1 研究设计 |
5.1.2 数据分析 |
5.1.3 关键要素 |
5.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组织控制力演化特点 |
5.2.1 研究设计 |
5.2.2 数据分析 |
5.2.3 案例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研究 |
6.1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关键要素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分析 |
6.1.3 关键要素 |
6.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市场控制力演化特点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模型分析 |
6.2.3 结果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连机车产品创新组织控制力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企业生命周期和应计利润与盈余持续性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
2 文献回顾 |
2.1 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回顾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应计利润概述 |
2.3 生命周期的研究回顾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生命周期研究现状 |
2.3.3 生命周期与应计特征的相关研究 |
2.3.4 生命周期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现状 |
3 应计利润及应计利润变化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应计利润测量方法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设计 |
3.3.1 变量设定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样本选取 |
3.4 应计利润、现金流量及应计利润变化对盈余持续性的实证检验 |
3.4.1 应计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实证检验 |
3.4.2 应计利润变化对盈余持续性的实证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生命周期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
4.1 生命周期的判断 |
4.2 研究假设 |
4.3 生命周期对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设定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多元线性分析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设想 |
5.3 对策建议 |
5.3.1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
5.3.2 企业各生命周期提高盈余持续性的财务策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一) 企业家及企业家特质 |
1、企业家的含义。 |
2、企业家特质。 |
(二) 企业家精神 |
1、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
2.企业家精神的表现形式。 |
(1) 不懈追求人生目标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形成的内生动机。 |
(2)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体现。 |
(3) 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突出表现。 |
二、影响企业家精神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三、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一) 企业可持续发展 |
(二)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1.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
2.企业家精神能够持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 |
3.企业家精神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
(8)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述 |
1.3.1 产业安全的国外研究 |
1.3.2 产业安全的国内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安全及其相关理论 |
2.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1.1 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界定 |
2.1.2 本文对产业安全概念的界定 |
2.1.3 产业安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
2.2 产业安全的评价标准 |
2.2.1 产业生存环境评价指标 |
2.2.2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2.2.3 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 |
2.2.4 产业控制力指标 |
2.3 产业安全相关理论 |
2.3.1 基于国际贸易保护思想的产业安全保护理论 |
2.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
2.3.3 产业控制理论 |
第3章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及新时期面临的安全局势 |
3.1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 |
3.1.1 幼稚工业保护阶段(1962 年---1981 年) |
3.1.2 提升国际竞争力阶段(1982 年---1996 年) |
3.1.3 大规模引进外资及重组阶段(1997 年—2001 年) |
3.1.4 国际化阶段(2002 年--至今) |
3.2 韩国汽车产业新时期存在的安全局势 |
3.2.1 国内汽车产业格局过于单一,国内竞争不足 |
3.2.2 跨国公司投资带来的外资控制力问题日益凸显 |
3.2.3 世界汽车生产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3.2.4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韩国汽车产业安全问题 |
第4章 韩国国内生存环境对汽车产业安全的影响 |
4.1 国内生存环境及产业安全 |
4.1.1 国内生存环境的内涵 |
4.1.2 影响产业安全的国内生存环境要素 |
4.2 韩国金融环境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
4.2.1 韩国金融制度及产业金融 |
4.2.2 韩国汽车产业的融资模式 |
4.2.3 韩国汽车产业的融资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
4.2.4 小结 |
4.3 韩国生产要素供给环境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
4.3.1 韩国汽车产业劳动供给成本 |
4.3.2 韩国汽车产业原材料及零部件供给 |
4.3.3 韩国汽车产业技术供给状况 |
4.3.4 小结 |
4.4 韩国国内市场需求环境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
4.4.1 韩国汽车产业国内市场需求规模 |
4.4.2 韩国汽车产业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速度 |
4.5 政府政策对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影响 |
4.5.1 韩国汽车产业保护政策 |
4.5.2 韩国汽车产业培育政策 |
4.5.3 新世纪韩国汽车产业政策新动向 |
第5章 外资引进与对外依存对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影响 |
5.1 外资引进与韩国汽车产业安全 |
5.1.1 外资引进与产业安全 |
5.1.2 韩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特点 |
5.1.3 外资对韩国汽车产业控制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韩国汽车产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
5.2.1 对外依存与产业安全 |
5.2.2 产业对外依存与韩国出口导向型战略 |
5.2.3 韩国汽车产业的对外依存度评价指标分析 |
5.2.4 小结 |
第6章 国际竞争力与韩国汽车产业安全 |
6.1 基于产业安全考虑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
6.1.1 产业竞争力定义 |
6.1.2 新产业安全观中的国际竞争力 |
6.1.3 国际竞争力在产业安全中的地位 |
6.2 影响产业安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
6.2.1 汽车产业基础环境竞争力 |
6.2.2 汽车产业市场竞争力 |
6.2.3 汽车产业技术竞争力 |
6.2.4 汽车产业产品竞争力 |
6.3 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
6.3.1 韩国汽车产业的生产及基础环境竞争力分析 |
6.3.2 韩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6.3.3 韩国汽车产业技术竞争力 |
6.3.4 韩国汽车产业的产品竞争力 |
6.4 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7章 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实证评估 |
7.1 汽车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7.2 汽车产业安全一、二级评估函数的确立 |
7.2.1 实验模型的建立 |
7.2.2 对抽样数据的处理 |
7.2.3 一致性检验及汽车产业安全函数的确立 |
7.2.4 汽车产业安全函数自变量确定标准 |
7.3 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的静态评估实证 |
7.3.1 韩国汽车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安全分值确定 |
7.3.2 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安全分值确定 |
7.3.3 韩国汽车产业对外依存度安全分值确定 |
7.3.4 韩国汽车产业外资控制力安全分值确定 |
7.3.5 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度的总体评估 |
7.4 韩国汽车产业安全因素优势丧失的动态模拟分析 |
7.4.1 韩国汽车产业国内生存环境优势丧失模拟 |
7.4.2 韩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丧失模拟 |
7.4.3 韩国汽车产业对外依存度优势丧失模拟 |
7.4.4 韩国汽车产业外资控制优势丧失模拟 |
7.4.5 优势丧失动态模拟结论 |
第8章 韩国实现汽车产业安全模式探究 |
8.1 产业安全模式的一般分析 |
8.1.1 产业安全模式概念 |
8.1.2 传统的产业安全模式 |
8.1.3 产业安全模式的新认识 |
8.2 韩国实现汽车产业安全路径 |
8.2.1 政府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与培育路径 |
8.2.2 扩大内需与开拓国际市场并重的市场组织路径 |
8.2.3 通过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实现技术跨跃路径 |
8.2.4 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世界性自主品牌路径 |
8.3 韩国汽车产业安全模式初探 |
8.3.1 宏观层面的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 |
8.3.2 微观层面的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模式 |
8.3.3 中观层面高度集中、集团化的产业组织模式 |
8.3.4 韩国汽车产业微、中、宏观三层模式的内在联系 |
第9章 借鉴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经验,确保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对策 |
9.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地位 |
9.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9.1.2 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9.2 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指标 |
9.2.1 产业市场竞争力 |
9.2.2 产业劳动力成本及利润率 |
9.2.3 产业集中度 |
9.2.4 外资进入与合资品牌控制 |
9.2.5 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 |
9.3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安全问题 |
9.4 借鉴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经验,确保我国汽车产业安全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结构 |
1.4.1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2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市场导向的相关研究 |
2.1.1 市场导向的意义 |
2.1.2 市场导向的文化观 |
2.1.3 市场导向的行为观 |
2.1.4 市场导向的测度 |
2.2 全面创新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2.2.1 创新的定义及其类型 |
2.2.2 组织创新的理论进展及评述 |
2.2.3 全面创新的理论进展及评述 |
2.3 绩效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2.3.1 组织绩效的涵义 |
2.3.2 组织绩效指标的分类 |
2.3.3 组织绩效的测度 |
2.4 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及评述 |
2.4.1 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2 全面创新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3 市场导向、全面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理论框架 |
3.2 研究变量间关系假设 |
3.2.1 全面创新的维度及其主要关系 |
3.2.2 全要素创新的层次及其主要关系 |
3.2.3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2.4 市场导向与全面创新的关系 |
3.2.5 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3.2.6 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归纳 |
3.3 操作性定义及其测量 |
3.3.1 市场导向的定义和测量 |
3.3.2 企业绩效的定义和测量 |
3.3.3 其它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与评价 |
4.1 问卷收集数据之概述 |
4.2 全面创新量表建构 |
4.2.1 量表初步构想 |
4.2.2 量表开发过程 |
4.3 全面创新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 |
4.3.1 测量评价方法概述 |
4.3.2 对量表修正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评估 |
5.1 研究数据收集的基本问题 |
5.1.1 样本范围界定 |
5.1.2 样本规模确定 |
5.1.3 问卷发放方式 |
5.2 数据的统计描述 |
5.2.1 样本企业的数据收集概况 |
5.2.2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统计 |
5.2.3 对测量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样本数据的质量评估 |
5.3.1 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与效度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假设的检验 |
6.1 控制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6.1.1 导论 |
6.1.2 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结果 |
6.1.3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结果 |
6.1.4 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
6.2 假设检验分析工具: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6.2.1 结构模型数学表达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过程 |
6.3 研究假设的结构模型检验 |
6.3.1 全面创新的"三全"之间的关系检验 |
6.3.2 全要素三个层面的主要关系检验 |
6.3.3 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检验 |
6.3.4 市场导向和全面创新关系检验 |
6.3.5 全面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检验 |
6.3.6 整合模型: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研究 |
6.3.7 组织资源对整合模型的影响研究 |
6.3.8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全面创新的结构维度 |
7.1.2 控制变量的控制效应 |
7.1.3 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
7.1.4 整合模型: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研究 |
7.2 本研究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上的进展 |
7.2.2 实践上的意义 |
7.3 研究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7.3.1 研究对象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7.3.2 研究议题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7.3.3 研究数据的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博士学位论文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三 专业网络调查系统租用合同 |
致谢 |
(10)论当前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经理的产生及演变 |
1.1.2 我国职业经理人现状 |
1.1.3 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发展状况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文献综述 |
2.1 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缘由 |
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与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时机选择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依据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
2.3 企业家素质动态模型 |
2.4 企业家素质动态模型与现实企业创业者实际素质的比较 |
2.5 根据比较得出的引入职业经理人选择时机 |
第三章 当前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1 原因假设一:企业自身角度 |
3.1.1 战略 |
3.1.2 结构 |
3.1.3 制度、运营系统 |
3.1.4 人员配置 |
3.1.5 技能 |
3.2 原因假设二:职业经理人角度 |
3.2.1 准入制度不健全 |
3.2.2 流动不畅 |
3.2.3 缺少对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和价值的诊断和评估体系 |
3.2.4 市场规则不完善 |
3.2.5 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能力表现出的缺陷 |
3.3 原因假设三:社会相关环境角度 |
3.3.1 他们的流动非选择性 |
3.3.2 “资本藩篱”的束缚 |
3.3.3 “历史传统”官僚文化如影随形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的方案以及案例的支撑 |
4.1 解决方案一:企业角度 |
4.1.1 企业思想观念的改变 |
4.1.2 企业就自身机理的具体改进 |
4.1.3 企业家转变为职业经理人 |
4.2 解决方案二:职业经理人角度 |
4.2.1 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宽容的胸怀 |
4.2.2 职业经理人能力上必须具备的指标 |
4.2.3 职业经理人的第三个素质要求是敬业精神 |
4.2.4 职业经理人的第四个素质要求是要有更良好的心态 |
4.3 解决方案三:外部相关环境角度 |
4.3.1 建立健全企业、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 |
4.3.2 创造一种开放的民族文化 |
4.3.3 健全个人财产权保护制度 |
4.4 “国际化分子”碰撞本土化企业成功案例——黄辉就职均瑶CEO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创新力与控制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 陈云清.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开放经济下中国服务业产业安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欧阳彪. 湖南大学, 2016(02)
- [3]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集成商控制力研究[D]. 俞科女. 浙江工商大学, 2015(05)
- [4]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D]. 刘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6)
- [5]企业生命周期和应计利润与盈余持续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 李娜. 重庆大学, 2012(03)
- [6]关闭破产企业难逃“七年之痒”[J]. "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课题组,严明义,杨宽宽,李天渊. 调研世界, 2011(02)
- [7]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 旷锦云,程启智. 经济问题探索, 2010(10)
- [8]韩国汽车产业安全研究[D]. 李莲花. 吉林大学, 2010(05)
- [9]基于市场导向的全面创新机制及绩效实证研究[D]. 水常青. 浙江大学, 2009(10)
- [10]论当前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 黄锦.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