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

一、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迎[1](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张铁凡[2](2014)在《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发展逐渐呈现网络化、多媒体化发展格局,教育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教学模式迅猛发展。数字化教学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界将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应用、开发和管理评价作为其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目前教育信息资源的投入明显增加,然而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并未得到同步发展,管理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资源的长期发展。假设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将有利于改善教育信息资源的整体效果,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管理理论,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来推动县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长期均衡发展,需要完成以下几点:1.制定教育信息资源长期发展规划;2.为教育信息资源发展酿造有利的应用和开发环境;3.制定可行的激励、评价机制;4.对教学人员及时开展专业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育资源人员队伍;5.通过推广教育信息资源来促进发展。目前,教育信息资源应用面临最严重的难题为“应用率低”,可见将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于广大师生是目前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重点,“应用率”的提高需要分层次、循序推进。继续加强保障基本应用、逐渐推广常规应用、大力开发高级应用。目前,XX县在教育信息资源应用实践中推广并普及了开设分学科网站用于自主学习、开设专题网站用于研究型学习等提高型应用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县域教育资源的应用和管理大大推动了XX教育资源的信息化,首先,显着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水平;第二,有效提高了教育信息资源的数量、改善了其质量,保障了其长期均衡发展;第三,教育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将XX县的教学信息资源应用和管理实践作为研究案例,深入研究了以管理促发展的模式在县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案,并基于具体案例初步研究了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和长期均衡发展问题。

张丽建[3](2012)在《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教育步入了信息时代,数字化教学的浪潮迅速到来。随之而来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评价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虽然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投入大幅提高,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却未能同步协调发展,管理滞后不到位成为制约数字化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瓶颈之一。如果能够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丰富教育技术管理理论,还将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以管理来促进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1.制定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规划;2.营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环境;3.建立有效可行的评价、激励机制;4.适时进行教育资源人员培训,建立有力的队伍;5.以应用促发展。当前,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最大的问题是“应用率低”,因此让广大师生“用起来”是关键所在,这需要循序渐进、分层次进行。进一步做到保证基本应用,逐步普及常规应用,积极开展高级应用。青州市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实践总结推广了普及提高型、利用专题网站探究学习、利用分学科网站自主学习等应用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有效带动了青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是有效提升了师生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二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保证持续稳定发展;三是通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运用,促进素质教育的质量提高。本文以青州市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和应用的实践为例,探讨研究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以管理促发展的方法模式,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实践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持续发展和整合应用问题。

顾群[4](2011)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作为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逐步深入校园,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是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它为我们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本文立足本校实际,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本文共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本文研究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了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和开发信息技术,实现学科整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网站上开设“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专栏,建立QQ群,将微博、QQ空间引入校本教研,形成学习共同体;建立E-mail合作交流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考试分析;建立学校FTP,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建立校讯通,实现信息群发,加快信息有效沟通等。第四章介绍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三种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即构建以自主为特色的个体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以小组为主体的群体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整体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五章介绍了从信息技术层面、校本教研层面和教师专业发展层面进行研究思考。我校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为老师们搭建了很多成长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很快。突出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发生了较明显变化。随之带来的是课堂教学中一些新的变化:如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主流,课堂上经常与学生共同关注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文本、语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媒体信息使教师的课堂不再单一、枯燥,而且学生易于掌握,获取知识效率更高。

翁瑞君[5](2009)在《用新装备武装新课程——宁波市鄞州区探索教育装备应用新途径》文中提出鄞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经济发达,2008年区财政收入达133亿元。多年来,鄞州区教育装备工作一直注重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充分保证了教育装备经费足额到位,中小学教育装备总投入持快速增长势头。至2008年底,全区中小学教育装备累计投入已达3.12亿元(其中2008年投入4174万

徐克强[6](2009)在《关于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面向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应用服务的核心是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建设有特色的基础教育数据库,应针对其建设现状和特点,主动汲取数据库建设现有实践和经验,同时应针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分步骤、有目的地加以实施和推进。

倪震祥,卫刚[7](2008)在《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绩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前一阶段信息化基础建设,很多学校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应用系统也逐步完善,信息化环境得到了长足发展,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但在这一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理念落后,应用层次偏低,缺

姚晋军[8](2007)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其重要手段。就目前状况来看,中学教师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本文对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并重点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现状与应用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帮助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所借鉴。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追踪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发展,为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定位——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掌握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开发未来和潜在学习资源,才能保障研究性学习健康顺利地发展。本文结合学习资源的地域性,对我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凌敏[9](2007)在《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建设旨在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方便广大师生利用库中资源,通过交流与合作、启发与探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育智功能和育德功能。因此,构建一个资料丰富、使用方便的课程网络资源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宏观的视野来研究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立足于江苏地方实际,融合思想政治课程论、教学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重点探讨构建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以及怎样构建等问题。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作了一般性分析;第二部分重点探讨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规范与标准、资源库的功能及构建意义。第三部分提出了构建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从教育技术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合理结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资源库中素材资源的筛选和资源库共建共享等建设和保障机制。此外,本文还针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对人的本性和人的价值的忽略等弊端进行了反思,主张将人文意识贯穿于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建设过程的始终。

钟柏昌[10](2007)在《教育工程学新探 ——关于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首先从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学的两个隐喻出发,梳理和总结教育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和教育工程的实践现状,指出普遍存在的“缺工程的教育理论”和“乏理论的教育工程”现象,提出构建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明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重新定位教育工程对象,以及如何构建相应的教育工程方法体系。为此,从工程活动的角度划分出具有“工程”属性的教育活动,再从教育活动的角度将教育工程对象清晰界定为教育工程项目。围绕教育工程项目,将教育工程方法定位为与教育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方法。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教育工程学的重新定位和研究转向,并呼应了教育工程学的两个隐喻。论文在本体论的层面,从项目结构化和结构封装的角度界定出教育工程项目的四个基本元素,即目标、任务、组织和成本。这四个元素在宏观上构成了一个需要保持平衡的结构系统,其中一项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元素的变化,以此来确保项目的平衡,这一保持平衡的过程在本质上构成了教育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即教育工程过程)。在中观和微观上,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其特定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微观上,还将观察到这些元素结构的微观复杂性,如不确定性、不可逆性、涌现性等。论文从方法论的层面,首先讨论了教育工程方法的体系构成,包括哲学方法层次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一般科学方法层次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具体科学方法层次的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化和封装方法、教育工程过程的规范化和改进方法。随后,论文进一步讨论了教育工程项目结构化和封装方法的应用,以及教育工程过程规范化和改进方法的概况,提出了规范教育工程过程要建立健全“六制”和抓好落实“八管”。论文首次提出构建教育工程过程的成熟度模型,借此可以指导教育工程项目组织提高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改进教育工程过程的质量。最后,从过程规范化和改进的角度,论文对教育工程项目组织的绩效管理展开了专门性的论述。论文从实践论的层面,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代表了中外两种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的思路,总结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做法。最后,论文从价值论的角度,探讨了创造教育科学理论的三条道路,表达了教育工程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再次与教育工程学的两个隐喻相呼应。

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
        (二)教育资源
        (三)开放教育资源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1 教育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2.1.1 教育信息资源的概念
        2.1.2 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2.1.3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
        2.1.4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的范围
    2.2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的界定
    2.3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第三章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3.1 硬件环境分析
    3.2 软件环境分析
        3.2.1 学科群资源网站
        3.2.2 专题学习网站群
    3.3 数据资源分析
        3.3.1 教育资源库建设
        3.3.2 其它数据资源
    3.4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配置分析
        3.4.1 教育经费投入对比分析
        3.4.2 教育基础设施对比分析
        3.4.3 县域教师资源对比分析
第四章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4.1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目标和过程
    4.2 以基本应用为目标的资源整合路径
    4.3 以常规应用为目标的资源整合路径
    4.4 以高级应用为目标的资源整合路径
        4.4.1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队伍的层次与结构
        4.4.2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第五章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优化对策
    5.1 县域教育信息资源优化思路及过程
    5.2 推广学科资源网站辅助下的自主化学习模式
    5.3 引入专题学习网站辅助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5.3.1 模式解读
        5.3.2 模式应用课例设想
    5.4 优化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流程
        5.4.1 数据管理的原则
        5.4.2 教育信息资源数据生产的管理
        5.4.3 教育信息资源数据的管理
        5.4.4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
    5.5 注重对教育信息资源应用管理的评价
    5.6 发挥政府县域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
        5.6.1 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5.6.2 科学谋划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5.6.3 落实工作任务,实行“四个统一
        5.6.4 统筹兼顾,有序实施
        5.6.5 纳入日程,完善制度
第六章 结论
    6.1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6.2 课题研究的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青州市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1.1.1 硬件环境建设
        1.1.2 软件环境建设
        1.1.3 目前青州市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4 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
    1.2 课题提出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标
第二章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方法与特征
    2.1 有效管理对数字化教育资源持续发展的意义
    2.2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概述
    2.3 资源运行环境(硬件、软件)的管理
    2.4 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关参与人员的管理
    2.5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
第三章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探索
    3.1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理论依据
    3.2 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方法
    3.3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初级应用的普及
    3.4 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深层次应用的实践
第四章 总结与思考
    4.1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4.2 课题研究与实践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时代背景
        (二) 校本教研改革的背景
        (三) 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 行动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文献研究法
        (四) 个案研究法
        (五) 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本文关键词概念的界定
        (一) 信息技术
        (二) 校本教研
        (三) 教师专业发展
    二、本文研究中应用的理论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人本主义理论
        (四) 行为主义理论
        (五) 认知主义理论
第三章 信息技术对校本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教研中的主要作用
        (一) 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
        (二)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本实践研究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措施
        (一) 校园网站上开设"教育科研"专栏
        (二) 校园网开设"校本教研论坛"
        (三) 利用QQ群实现网上互动
        (四) 利用微博分享校本教研反思
        (五) 利用E-mail进行合作交流
        (六)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考试分析
        (七) 建立ftp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八) 建立网络校讯通实现信息群发
        (九) 开发和完善电子民主评教系统
        (十) 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第四章 本实践研究的效果评价
    一、以自主为特色的个体校本教研模式效果评价
        (一) 提升了教师理论素养
        (二)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
        (三) 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二、以小组为主体的群体校本教研模式效果评价
        (一) 提升了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
        (二) 提升了教研组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 提升了备课组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
        (四) 提升了教师教学反思和科研能力
    三、以学校为主导的整体校本教研模式效果评价
        (一) 坚持教学常规调研,夯实教师的教学常规
        (二) 开设报告讲座,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三) 开展教学技能比武,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四) 组织校际交流学习,拓展教师的视野
        (五) 选送优秀教师的异地蹲点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策略
        (六) 举办教师论坛,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七) 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五章 本实践研究的后续思考
    一、信息技术层面
    二、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用新装备武装新课程——宁波市鄞州区探索教育装备应用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新课程的服务观, 积极探索教育装备新路子
    1. 按时到位。
    2. 搭建平台。
    3. 网站建设。
二、树新课程的目标观, 把握教育装备新重点
    1. 把握重点。
    2. 重点装备。
    3. 功能拓展。
三、树新课程的现代观, 着力推动教育装备应用
    1. 协作示范。
    2. 活动创建。
四、树新课程的信息观, 充实优化新课程教育资源
    1. 明确思路。
    2. 多渠建设。
    3. 模式创新。

(6)关于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二、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特点
    1.目的性
    2.导向性
    3.科学性
    4.评价、监测性
三、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及着力点
四、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展望

(7)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和引入CIO机制
二、注重良性可持续发展
    1. 淘汰能力弱、操作烦琐的应用系统
    2. 由完全自主开发转向商业软件产品或通用系统
    3. 注重开放式软件系统实用性的发挥
    4. 深入挖掘传统应用系统功能
    5. 及时捕捉新兴技术的潜在活力——移动教育
三、资源库建设需要理性回归
    1. 重视校本资源建设
    2. 共享是丰富资源的重要手段
    3. 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四、重视学生的应用
    1. 优化学习平台
    2. 为网络化的学习活动提供空间和时间
    3. 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加以正确引导
五、强化教师培训
    1. 强调现代教育信息化理论的培训
    2. 培训内容结合数字化校园特点——白皮书
    3. 培训形式多样化、网络化,突出重点

(8)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理论基础研究
    2.1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2.2 相关概念辨析
    2.3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
    2.4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2.4.1 知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5 学习资源综述
        2.5.1 学习资源的类型
        2.5.2 有关学习资源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3 基于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的目的
    3.2 调查的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建议
    4.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
    一、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一般分析
    二、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概念界定
    二、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分类
    三、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规范与标准
    四、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功能
    五、构建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意义
第三章 构建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理念与原则
    一、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构建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基本理念
    三、构建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基本原则
    四、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基本结构—分布式结构
第四章 构建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机制
    一、资源筛选机制
    二、共享机制
    三、保障机制
    四、评价机制
结束语 构建网络资源库的人文反思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人文忧思
    二、走向融合:人文视域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10)教育工程学新探 ——关于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结构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学科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章 教育工程学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学科萌芽与观念奠基时期
        第二节 学科创建与体系成形时期
    第二章 教育工程学的现状反思
        第一节 理论研究反思
        第二节 实践问题分析
    第三章 教育工程学的研究转向
        第一节 教育工程对象的廓清
        第二节 教育工程方法的定位
本体论:“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
    第四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教育工程项目空间结构分析
        第二节 教育工程项目时间结构分析
    第五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复杂结构
        第一节 教育工程项目目标和任务的演化性
        第二节 教育工程项目织织和成本的自主性
方法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六章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化和封装
        第一节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分解
        第二节 教育工程项目的结构封装
    第七章 教育工程过程的规范化与改进
        第一节 教育工程过程的成熟度模型
        第二节 教育工程过程规范化与改进
        第三节 组织绩效管理规范化与改进
实践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八章 “211工程”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项目概述
        第二节 问题与对策
    第九章 “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案例分析
        第一节 项目简介
        第二节 经验与启示
价值论:“让教育理论丰满,让工程实践丰收”
    第十章 创造教育科学理论的三条道路
        第一节 科学主义的迷途
        第二节 系统科学的超越
余论:略谈教育工程学与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感言

四、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县域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研究[D]. 张铁凡. 长春工业大学, 2014(01)
  • [3]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研究 ——以山东省青州市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为例[D]. 张丽建.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6)
  • [4]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D]. 顾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用新装备武装新课程——宁波市鄞州区探索教育装备应用新途径[J]. 翁瑞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14)
  • [6]关于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 徐克强.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8)
  • [7]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绩效[J]. 倪震祥,卫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05)
  • [8]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调查研究[D]. 姚晋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9]江苏思想政治课程网络资源库构建研究[D]. 凌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3)
  • [10]教育工程学新探 ——关于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D]. 钟柏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