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论文文献综述)
卫夏雯,陈广仁[1](2020)在《科技期刊纪念性专题出版探析——《科技导报》科学家百年诞辰系列专题的出版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科技期刊精选具有国际和国内重大影响的科学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节点,策划出版具有科学性、新闻性专题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期刊影响的效果。【方法】以《科技导报》出版的"纪念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和"纪念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2个专题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纪念性专题的选题特色、约稿特色及出版特色,探索科技期刊展现科学内容与人文内容的可行方法。【结果】《科技导报》发挥自身优势,策划出版的科学家百年诞辰系列专题启发了社会热点,引起广泛关注,有助于科技期刊吸引优质稿源,提升其在科技工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扩大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结论】科技期刊精选着名科学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版纪念专题,不仅能丰富选题内容、提高约稿效果,而且能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普效能,是提升期刊影响、打造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之一。
曹青林[2](2014)在《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文中认为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更是产生创新知识、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2012年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见,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协同创新?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什么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有何内在关系?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哪些初步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学、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视角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深入地分析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拟定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复杂性科学理论等来阐述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上述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分析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其存在的现实背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现实需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迫切要求。同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根本提升和促进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协同创新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三章,分析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以及普通高校的角色定位。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它有着自身显着的特征和独特的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协同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基本模式主要有:校校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校地协同创新、国际间协同创新。同时,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的角色定位为: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同时,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观念更新是前提;机制创新是关键;跨学科研究是途径;平台建设是基础;配套政策是保障。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促进了普通高校的体制机制创新。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问题突出,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影响,也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进行系统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基于此,本章主要从制度设计、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视角探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主要介绍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择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五个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通过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总结其可以借鉴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际,提出对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六章,主要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包括: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之间全面战略合作;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张继责[3](2011)在《美哉,无锡 美哉,古运河——无锡历史文化名人礼赞》文中提出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怀鲁迅》一.从一次考察探访活动说起小桥流水、枕河人家、前店后坊、粉墙黛瓦……这是我心仪已久的无锡清明桥古运河历史文化。前不久,终于有幸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考察探访活动。荡舟江南水弄堂,游览运河风景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感慨良多,浮想联翩。
魏建香[4](2010)在《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每个学科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学科通过引入、吸收、整合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是学科创新最常见的途径。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学科交叉还只是停留在表象和经验的层面,缺乏基于科技文献聚类分析的深层次挖掘的研究。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聚类分析的技术手段来有效地发现和展示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研究的目标是在海量科技文献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技术与手段,深度挖掘潜在的学科交叉知识,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客观的、先进的方法。以“学科交叉知识”为研究对象,从文本挖掘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分析入手,在文档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学科交叉知识发现与可视化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包括以下6个方面:(1)对国内外学科交叉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文档聚类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行性;(2)对文本挖掘、智能优化算法及信息可视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3)对文档聚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文档聚类在“相似性的精度”、“高维度的约简”和“聚类数目模糊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4)文档聚类算法研究。从基本的FCM算法研究入手,将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优化算法应用于文档聚类中,重点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免疫粒子群与FCM相融合的文档聚类算法。(5)学科交叉知识发现与可视化模型研究。提出了学科交叉文献的发现模型、学科交叉知识挖掘模型和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模型,并设计出用于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的视图模板。(6)实证研究。利用情报学与计算机两个学科近十年(2000年—2009年)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来研究两个学科交叉知识。利用改进的文档聚类算法对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软件VIK及其它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与UCINET进行可视化研究与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与专家咨询法、统计分析法、实验仿真法与Meta分析法等。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结论)为:(1)通过海量文献聚类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2)基于关键词与摘要词加权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模型与基于字符串部分相似的关键词匹配模型可以有效地改善文档相似度;(3)基于免疫粒子群与模糊C均值相融合的文档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海量文档数据聚类;(4)基于共词的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模型能较准确地发现学科交义文献;(5)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的学科交义知识发现模型能挖掘有关学科交叉的交叉度、融合度、交叉方向、新的生长点等知识;(6)基于学科交叉知识的可视化模型使得学科交叉知识的可视化成为可能;(7)通过对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交叉知识实证研究发现,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学科共形成了“数据挖掘”、“信息安全”、“搜索引擎”、“本体技术”、“信息检索”与“软件工程与图像处理”等交叉研究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图像检索”、“领域本体”、“个性化”等将成为两个学科交叉方向中新的生长点;(8)自主开发的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软件VIK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科交叉知识。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将聚类分析技术应用于学科交叉研究,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2)基于免疫粒子群和模糊C均值融合的文档聚类算法;(3)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和可视化模型;(4)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平台VIK。
齐蓉,张伟,石纯一,于桂芝[5](2009)在《努力创新求实 打造一流学术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50年发展轨迹与办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办刊50年的发展轨迹,总结了编辑部多年来的办刊实践和体会,迎接网络时代面临的新型挑战,不断创新求实,努力办出刊物特色和高水平,全方位打造读者、作者满意的一流计算机学术期刊。
齐蓉[6](2009)在《永恒的记忆 永远的追求——《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创刊5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 2008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杂志迎来50华诞,于1958年12月创刊的这本计算机杂志作为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第一本中文专业期刊,伴随着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她一步一个脚印忠实地记录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萌芽、发展和壮大。《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发展分成两个阶段:1958—1981年为第一阶段,时名《电子计算机动态》,其发刊词所言:"我们认为有必要出版一个刊物,介绍世界各国电子计算机研制与发展情况;以便借鉴经验,识其动向,以利我国计算技术事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电子计算机动态》属译丛性期刊,重点介绍国外计算机的发展动向和技
齐蓉[7](2009)在《传播动态 引领研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举行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文中提出2008年12月10日,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位计算机界着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隆重庆祝我国计算机领域第一本中文专业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前身《电子计算机动态》)创刊
郭和平[8](2001)在《创造性问题怎样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问题分类 :非创造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的性质特征与结构特征。创造性问题本身是复杂系统。提出创造性问题的表征关键在于满足其规律性特征。
杨芙清[9](2001)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文中研究说明
刘宇辉[10](1998)在《承传百年辉煌 迎接世纪挑战——写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文中提出承传百年辉煌迎接世纪挑战——写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通讯员/刘宇辉本刊记者/华楠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这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着名高等学府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百年历程,风雨相随;世纪辉煌,心血铸就。...
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期刊纪念性专题出版探析——《科技导报》科学家百年诞辰系列专题的出版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选题特色 |
1.1 结合时代背景,强化政治引领 |
1.2 明确选题对象,把握主题思想 |
1.3 以学术内容为主体,突出人文特色 |
2 约稿特色 |
2.1 确定与专题对象关系密切的知名专家 |
2.2 编委发挥重要作用 |
2.3 编辑部统筹协调是约稿成功的关键 |
3 出版特色 |
3.1 发挥中国科协学术窗口作用 |
3.2 出版时效性强 |
3.3 内容具有一定创新性 |
3.4 封面设计突显人文特色 |
4 成效 |
4.1 传播范围较广 |
4.2 社会影响力较大 |
4.3 品牌延伸效应加强 |
5 结语 |
(2)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 关于对协同创新的研究 |
2. 关于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
3. 关于对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 |
4. 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协同创新 |
2. 高水平大学 |
五、研究方法 |
六、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协同理论 |
1. 协同理论概述 |
2. 协同理论与创新 |
二、创新理论 |
1. 技术创新 |
2. 制度创新 |
三、复杂性科学理论 |
1. 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
2. 复杂性科学对协同创新的启示 |
四、博弈理论 |
1. 博弈理论概述 |
2. 博弈理论在协同创新中的应用模型 |
3. 博弈理论对协同创新的作用启示 |
第二章 我国实施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一、历史背景 |
1. 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客观需要 |
3.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
4.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
二、主要内容 |
1. 协同创新中的政府 |
2. 协同创新中的高校、科研院所 |
3. 协同创新中的企业 |
4. 协同创新中的金融机构 |
5. 协同创新中的中介机构 |
三、现实意义 |
1. 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2. 有助于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
3. 有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
4. 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
第三章 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及高校的角色定位 |
一、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 |
1. 协同是创新发展的要求 |
2.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 |
3. 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 |
二、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 |
1. 校校(所)协同创新 |
2. 校企协同创新 |
3. 校地协同创新 |
4. 国际间协同创新 |
三、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
1.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 |
2. 高校是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 |
3. 高校是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
四、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 |
1. 前提是观念更新 |
2. 关键是机制创新 |
3. 途径是跨学科研究 |
4. 基础是平台建设 |
5. 保障是配套政策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成效、问题及其原因 |
一、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效 |
1. 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 |
2. 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
3. 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 |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2. 协同创新合作问题突出 |
三、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顶层制度设计欠科学 |
2. 政府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 |
3. 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 |
4.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1. 美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2. 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 德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4. 韩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5. 印度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二、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启示 |
1. 政府: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
2.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 |
3. 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 |
4. 中介机构:发挥桥梁作用 |
第六章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 |
一、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
二、打破学科之间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全面战略合作 |
四、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
五、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4)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文本挖掘 |
2.1.1 文本挖掘的概念 |
2.1.2 文本特征提取方法 |
2.1.3 文本分类 |
2.1.4 文本聚类 |
2.2 智能优化算法 |
2.2.1 遗传算法 |
2.2.2 免疫算法 |
2.2.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3 信息可视化 |
2.3.1 可视化发展概述 |
2.3.2 知识可视化概述 |
第三章 文档聚类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基于关键字和摘要词加权的相似度模型 |
3.1.1 相似度计算模型 |
3.1.2 最大距离聚类算法 |
3.1.3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3.2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降维技术 |
3.2.1 PCA的基本原理 |
3.2.2 PCA具体步骤 |
3.2.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3 最佳聚类数目确定方法 |
3.3.1 基于熵的评估方法 |
3.3.2 基于混合F统计量的评估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类算法研究 |
4.1 模糊C-均值聚类 |
4.1.1 FCM基本原理 |
4.1.2 FCM聚类算法步骤 |
4.1.3 实验仿真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算法 |
4.2.1 相关的定义 |
4.2.2 目标函数 |
4.2.3 聚类算法的实现 |
4.2.4 实验仿真 |
4.3 基于粒子群优化聚类算法 |
4.3.1 基本粒子群算法 |
4.3.2 文献聚类数学模型 |
4.3.3 文档聚类算法设计 |
4.3.4 算法仿真与分析 |
4.4 基于免疫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1 人工免疫算法 |
4.4.2 相关定义 |
4.4.3 算法设计 |
4.4.4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5 基于IS-PSO与FCM的聚类融合算法 |
4.5.1 聚类融合算法的基本思想 |
4.5.2 聚类融合算法设计 |
4.5.3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交叉知识发现与可视化模型研究 |
5.1 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模型 |
5.2 学科交叉知识发掘模型 |
5.2.1 基于共词聚类的学科交叉点挖掘模型 |
5.2.2 基于互信息的研究方向描述 |
5.2.3 学科交叉突现词检测方法 |
5.2.4 基于发文比例的学科方向演变描述模型 |
5.3 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模型 |
5.3.1 知识可视化概述 |
5.3.2 学科交叉度与融合度定义 |
5.3.3 学科交叉可视化模板设计 |
5.3.4 学科融合可视化模板设计 |
5.3.5 学科交叉聚类可视化模板设计 |
5.3.6 研究方向趋势可视化模板设计 |
5.3.7 突现词聚类可视化模板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实证研究 |
6.1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6.2 学科交叉文献的选择方法 |
6.2.1 学科交叉特征词选择与分析 |
6.2.2 学科交叉文献选择策略 |
6.3 基于融合算法的文档聚类 |
6.3.1 基于主题词表的特征约简 |
6.3.2 基于F统计量的最佳类别数确定 |
6.3.3 基于融合算法文档聚类的实现 |
6.3.4 基于互信息的类别特征描述 |
6.3.5 学科交叉因子与融合因子分析 |
6.3.6 突现词检测及聚类分析 |
6.4 基于VIK的学科交叉知识可视化 |
6.4.1 VIK可视化软件简介 |
6.4.2 学科交叉视图 |
6.4.3 学科融合视图 |
6.4.4 学科交叉聚类视图 |
6.4.5 研究方向发展趋势视图 |
6.4.6 突现词聚类视图 |
6.5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
6.6 基于作者引用关系的社会复杂网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创造性问题怎样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提出问题 |
2 关于创造性问题的表征规律 |
3 创造性问题是复杂系统 |
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期刊纪念性专题出版探析——《科技导报》科学家百年诞辰系列专题的出版经验[J]. 卫夏雯,陈广仁.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2)
- [2]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 曹青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美哉,无锡 美哉,古运河——无锡历史文化名人礼赞[J]. 张继责. 太湖, 2011(01)
- [4]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其可视化研究[D]. 魏建香. 南京大学, 2010(01)
- [5]努力创新求实 打造一流学术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50年发展轨迹与办刊实践[J]. 齐蓉,张伟,石纯一,于桂芝.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05)
- [6]永恒的记忆 永远的追求——《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创刊50周年[J]. 齐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02)
- [7]传播动态 引领研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举行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J]. 齐蓉. 中国编辑, 2009(01)
- [8]创造性问题怎样表征[J]. 郭和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10)
- [9]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题词[J]. 杨芙清.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1(01)
- [10]承传百年辉煌 迎接世纪挑战——写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J]. 刘宇辉. 中国高等教育, 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