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BY PUNCTURING CLEFT-POINTS(论文文献综述)
林巧璇,刘晶,修忠标[1](2021)在《膝骨关节炎精准评估和治疗:超声可视化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膝骨关节炎是骨科与运动康复领域的重大疾病。近年来兴起的肌骨超声技术凭借其对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动态对比成像、无辐射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膝骨关节炎分级诊断(骨赘评估、软骨分级诊断、滑膜分级诊断、肌肉韧带功能评估)和可视化介入治疗(关节注射、微创治疗),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经筋理论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取得确切疗效。
张晨超[2](2021)在《壮筋养血汤对胸腰段OVCF患者PVP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壮筋养血汤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经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的腰背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02月期间就诊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十九区(脊柱外科)住院部,符合研究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单椎体新鲜性压缩性骨折经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的患者70例。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编号(01-70),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止痛、制动、抗骨质疏松(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囊)等骨科常规对症治疗,排除术前禁忌症,两组患者经PVP术后,其中试验组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壮筋养血汤(碳酸钙D3+骨化三醇+壮筋养血汤),从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中药,每日1剂,分早晚饭后两次温服,疗程4周。对照组继续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方案(碳酸钙D3+骨化三醇)。评定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术后1周、2周及1个月的NRS评分、ODI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1.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术前骨密度、手术节段等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两组的NR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及1个月两组组间的NR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术后1周、2周及1个月的两组组内的NR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与术后1周、2周及1个月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2周及1个月的Mac Nab疗效评分进行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得出,试验组优良率达100%,对照组优良率91.2%,说明试验组的中药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两组患者术后第1周、2周、1个月的NR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后第2天(中药药物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改善,说明抗骨质疏松联合壮筋养血汤治疗可以改善术后残留腰背痛。2.试验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NRS评分、ODI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经治疗前后的Mac Nab疗效结果改善率优于对照组,说明壮筋养血汤疗效优于单纯抗骨质疏松治疗。
陈龙豪[3](2021)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文中认为目的:量化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进入椎间孔不同区域的角度和旁开距离以及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的参数。从多个参数共同分析椎间孔外口相关骨性结构与针刀入路的关联性,总结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因其解剖学特征差异对针刀入路产生的影响。探讨针刀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案和适用类型范围,为临床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精确的数据理论支撑。方法:选取52套(男27,女25)成人干燥椎体骨骼标本,标本完整无损伤、无腰椎相关疾病记录、无外伤畸形、无手术史、无骨性结构异常。在椎体标本上进行椎间孔区域划分,用电子游标卡和量角器测量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以及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的角度、倾斜度和旁开距离,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对针刀入路的影响。结果:1.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结果:上、下关节突、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以及椎上高度差总体平均距离分别是:L4(22.58±1.86mm、20.59±2.13mm、43.62±2.58mm、47.65±2.12mm),L5(25.72±2.37mm、22.82±2.97mm、45.69±3.53mm、47.90±2.41mm),其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棘突至椎弓根上切迹的总体平均距离:L4(47.65±2.12mm),L5(47.90±2.41mm),其节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椎间孔各区域针刀入路参数结果: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总体平均度数分别为:L4(68.51±1.51°、61.71±1.77°、17.68±0.70°、11.56±1.25°),L5(77.94±3.03°、59.76±2.03°、18.21±0.90°、12.12±1.38°);四个测量区针刀入路的总体平均旁开距离分别为:L4(79.38±3.04mm、46.40±1.11mm、18.79±2.02mm、16.57±1.60mm),L5(77.94±3.03mm、46.31±1.49mm、19.73±1.89mm、17.55±1.59mm),节段对比结果表明中央区(椎弓根外侧椎弓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对比仅椎间孔入口区入路角度和旁开距离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刀上倾角总体平均度数为L4(7.43±0.83°),L5(7.52±1.07°),节段、性别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参数双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线性相关分析结果:L4节段男性、女性以及L5节段女性上关节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A)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节段女性和L5节段女性的下关节突外突至后正中线的距离(B)与椎间孔入口区、中央区(椎弓根内侧)、中央区(椎弓根外侧)和出口区的针刀入路旁开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双侧);L4、L5节段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距离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相关性较小。结论:1.对腰椎干燥骨骼椎体标本进行观测,可以清晰描述椎间盘突出物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的分布范围,进一步的规范针刀在椎间孔不同区域的穿刺路径,对针刀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L4~L5上、下关节突、横突以及棘突骨性结构空间位置相对固定,解剖结构联系紧密,可以作为针刀入路的固有参照物;3.L4~L5上、下关节突横距参数与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强,可以为针刀入路定位提供数值参考;横突长度与针刀入路参数关联性较弱,对针刀入路参考价值较小。临床中应根据不同个体的上、下关节突的横距来调整针刀入路的穿刺位置,但应注意性别和节段因素的影响;4.L3/4、L4/5椎间孔不同分区针刀入路的相关参数的测量可以为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数据参考;5.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应注意把控进针的深度和与人体矢状面的夹角,把握不当可能伤及肠管或者椎体前后重要的神经血管。针刀对于椎间孔入口区和中央区(椎弓根内侧区域)的松解,尤其是靠近后正中线的区域的针刀操作应在影像学的指导下进行精准定位操作。
李涛[4](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赵朗[5](2021)在《颈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颈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确诊为颈源性头痛60例患者,随机分为脉冲射频组(A组,n=30)和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组(B组,n=30)。A组采用颈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做针刺肌筋膜触发点,1周1次,共计4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Mac Nab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3、6个月,B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VAS 0-3例数(19/30例,17/30例)均多于A组(14/30例,1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B组无焦虑患者(22/30例)多于A组(14/30例),B组患者无抑郁患者(22/30例)多于A组(13/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定标准,两组术后1个月优效率分别为46.7%、36.7%,术后3个月两组优效率分别为33.3%、66.7%,术后6个月两组优效率分别为20.0%、60.0%。术后3个月、6个月时B组优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单纯脉冲射频和脉冲射频联合针刺MTr Ps均可缓解疼痛,改善焦虑抑郁,但两者联用时临床疗效更持久。
苏湛[6](2020)在《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ARA融合基因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急性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深入,也是疗效最显着的一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该病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阐明也是最透彻的。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断裂重排,与其它基因结合产生X-RARA(X代表一系列伙伴基因)融合基因是APL最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最常见的重现性染色体异常是15和17号染色体易位,即t(15;17)(q22;q12-23),约占所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95%-98%。这种易位的结果是PML和RARa基因的断裂重组,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针对此融合基因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预后出现了逆转性的改变。然而,有少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甚至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却未检测到RARA融合基因。这类白血病也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ike leukemia,APLL)。其分类也不确定,有作者将其归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FAB分类法)。多年来,APLL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一直未明确。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包括 RARA、RARB 和 RARG 三种亚型。这三种亚型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序列和功能高度相似。维甲酸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s,RXRs)是另一个核受体超家族的子家族,其也高度保守,序列与RARs有类似性。而且RXRs与RARs发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曾猜测RARB及RARG在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APLL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方兴未艾,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研究工具,许多疾病基因异常得以发现。近数年来,部分APLL的驱动基因突变陆续出现报道,重现性RARB和RARG融合基因均在APLL中探寻到,既往研究者的猜想得到验证。然而,亦有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患者并不存在RARs家族成员的融合基因。以上说明了 APLL基因组异常的异质性,也提示各研究者对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RARs成员异常的关注。由于APLL相对发病率较低以及新研究技术的出现,APLL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特别是RARs及RXRs。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探寻包括RARs、RXRs家族成员在内的新基因突变,融合基因及转录本,以阐明该类疾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选择4例无RARA基因重排的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建cDNA库;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和PCR,Sanger测序,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下载TCGA数据库的AML数据,比对分析实验标本的转录组表达谱特征。结果:各病例中均检测到新的融合基因,但均未发现有RARs或RXRs成员的融合基因。1例病例中检测到RX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与TCGA-LAML数据库的比对显示,病例组表达谱特征不同于经典M3或非M3组,显示有其独特性。结论:在RARA重排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发现新的融合基因;发现RARA、RARB和RXRA基因的新转录本。该类病例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特征。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是-?类具有争议的白血病,其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这类白血病宄竟是原发性急性白血病,还是以急粒变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直至近年来,有研宂发现此类疾病可能存在不同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的分子生物学异常,2016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遂将其列为单独分类。然而目前研宄证据仍不充分,因此WHO仅将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暂定类型。不同于实体肿瘤,软组织肿块或骨质破坏在白血病中极为罕见。此二类现象散见于文献报道,通常为单发肿物或骨骼破坏,且单独出现。目前己报道的Ph+AML病例均未有此二种现象。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例表现为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其同时存在多处软组织肿物及多发骨骼破坏,此种现象尚为首次报道。其化疗反应亦较差,生存期短,显示出不良预后。=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T/CT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在血液肿瘤领域,PET/CT主要应用于淋巴瘤的诊疗,而较少应用于白血病检查。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报道的病例以PET/CT为显影手段,充分发挥其检测优势。目的:本研究展示了一例伴有多发肿物及溶骨损害的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并探讨了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这一可能的疾病实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的鉴别要点。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1例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宄对象;抽取骨髓,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核型分析;应用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Sanger测序明确BCR-ABL融合苺因碱基序列。18F-FDG PET/CT显像明确全身肿瘤浸润情况。结果:1.病史追溯,该患者为急性发病过程,预后不良。2.核型分析显示存在Ph染色体。RT-PCR及Sanger测序分析确定BCR-ABL融合基因存在,且无突变。3.18F-FDG PET/CT显示全身骨髓、肝、脾均有高代谢;并有多处骨骼破坏及软组织肿物。结论:1.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独特性,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需要更深入的研宄进一步来明确。2.首次报道了急性白血病存在多发肿物和骨骼破坏的病例。
饶尧[7](2020)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与传统小针刀治疗两种治疗方法,针对慢性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症状及髋关节活动范围的缓解程度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01月至2019年08月内因慢性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而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通过病例筛选,纳入接受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与传统小针刀治疗的患者共计70例。将接受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的患者作为超声组(n=35);接受传统小针刀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5)。通过查阅历史病例资料及门诊随访获得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天、2周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acale,VAS)评分、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范围(ROM)以及治疗点疼痛持续时间、出血、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接受了完整门诊随访。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及VAS、ODI评分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症状及髋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超声组治疗后1天及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患者治疗后1天、2周及3个月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治疗后3个月更为显着(P<0.01);两组患者髋关节前屈、后伸、外旋ROM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超声组患者前屈、外旋ROM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优,两者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方法对髋关节内旋ROM改善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超声组患者治疗点疼痛时间为1(12)天,较对照组3(23)天有明显的缩短;对照组共4例患者出现治疗部位血肿情况,超声组无明显出血情况发生;两组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发生。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在改善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好,且超声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慢性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定位精准、疗效显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景迪[8](2020)在《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三维立体摄影技术采集蒙古族、汉族正常成人面部软组织形态,并在采集获取的面部三维图像上进行面部软组织深度的数据测量,比较蒙古族、汉族面深度间形态差异,为临床制定正颌、正畸治疗设计方案及美容医学中面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各大高校共招募年龄区间在20~25岁,正常BMI范围、面部外形无异常、无正畸正颌治疗史、无面部整形史的研究对象共348名,其中蒙古族成年男性70人、蒙古族成年女性79人、汉族成年男性94名、汉族成年女性105名,按照名族及性别将其分为四组研究对象。利用Morpheus 3D面部扫描仪(Morpheus 3D公司,韩国)对实验对象颌面部软组织进行采集扫描,利用三维图像定点测量可以代表颌面部软组织深度的12个项目数据,均为线性指标。所有的拍摄和测量由同一名研究者完成,选择33例(蒙古族男性6例、蒙古族女性7例、汉族男性9例、汉族女性11名)三维图像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检验组内误差分析。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上述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蒙古族、汉族面部软组织深度间差异,男性、女性面部软组织深度间差异。结果检验者内误差分析显示研究者对所有项目的测量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80)。汉族面部软组织深度测量值总体而言大于蒙古族,其中在蒙、汉族男性对比中,双侧额部深度、双侧眶上深度、双侧面上1/3深度、双侧鼻尖深度、双侧面上1/3深度、右侧唇部及右侧颏唇沟深度、双侧眶部深度、双侧鼻翼深度及双侧口角深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左侧唇部深度、左侧颏唇沟深度、及右侧下颌深度对比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在蒙、汉族女性对比中,双侧额部深度、右侧眶上深度、右侧面上1/3深度、右侧鼻尖深度、右侧上颌深度、右侧唇部深度、右侧颏唇沟深度、双侧眶部深度、右侧鼻翼深度、右侧口角深度、右侧下颌深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左侧眶上深度、左侧面上1/3深度、左侧鼻尖深度、左侧上颌深度、左侧唇部深度、左侧颏唇沟深度、右侧面下1/3深度、左侧鼻翼深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软组织深度对比中,面部12项软组织深度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01)。结论本研究比较了蒙、汉族成人面部软组织深度,确定面部形态存在差异,尤其在分布于面上及面中1/3区域内的额部、鼻部、眶部、上颌深度等指标存在显着差异,汉族的测量数值均比蒙古族大,提示汉族人群面部特征相对蒙古族更为立体,尤其体现在额部、鼻部等面上及面中1/3区域。男女对比中,男性测量值均大于女性,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提示男性面部立体感更强。本研究为面部重建、修复、制定正颌正畸矫治设计方案、面部微整形注射填充等年轻化治疗等方面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同时三维立体摄影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准高、无伤害性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面部特征测量及人体体质测量中。
李惠娟[9](2020)在《针刺内外膝眼治疗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KOA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一、目的:针刀和圆利针治疗,均为传统中医外治法,在本试验中,采用了圆利针干预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针刀治疗的疗效。研究KOA患者肌骨超声的膝周软组织炎症之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团队前期通过动物试验研究表明了 NF-κB炎症通路与滑膜,和软骨组织表达激活,在KOA退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之调控作用。也通过了临床肌骨超声实验研究,归纳整理总结出KOA软组织炎症表现特性,与中医筋伤理论有相符合。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筋伤理论和解结理论通过开展动物试验,以及临床研究两方面,阐述圆利针治疗对比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针刀具备有刀锋,而圆利针不具有。利用此操作方法,相信更能确切,比较出圆利针的“针”与针刀的“刀”的不同差别,并进一步探究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二、方法:(一)临床研究方面: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所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病例筛选标准,纳入收集57位KOA患者,采用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量表,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量表,并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刀实验组和圆利针对照组。针刀试验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治疗,圆利针对照组则采用肌骨超声引导圆利针治疗,使用与针刀组相同直径的圆利针行针刀手法进行。两组均选取内、外膝眼穴。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及治疗前后症状表现的改善,与KOA症状的相关性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针刀、圆利针在穿刺治疗过程中,松解的之具体作用。评价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之表现,分析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表现,应用肌骨超声检查。并从临床角度,探究针刀、圆利针通过松解治疗KOA之具体作用机制。(二)动物试验方面:试验一:选取8周龄的Wistar大鼠40只,并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针刀组、圆利针组,每组10只。其中,正常组同期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组、针刀组、圆利针组均采用木瓜蛋白酶法造模制造KOA模型之大鼠,造模组不做任何干预治疗,与其他各组同期饲养。针刀组:造模成功后,进行针刀干预,每周一次,共治四周。圆利针组于造模成功后,使用与针刀相同直径的圆利针行针刀手法,每周一次,共治四周。针刀组、圆利针组均选取内、外膝眼穴。各组大鼠于干预治疗结束后取材,取大鼠膝关节软骨、滑膜和髌韧带组织,观察滑膜炎症增生情况。应用Mankin标准评价,各组软骨之破坏程度,软骨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后在光镜下。探究圆利针干预治疗,对比针刀治疗KOA,抑制软骨退变并改善生物力学的作用机制,从组织形态学和及生物力学角度。试验二:KOA大鼠干预,及造模方式同试验一。分别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大鼠滑膜、软骨组织中NF-κB炎症通路,关键组件NF-κBP65、IK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MMP-13含量及前列腺素E2,β-内啡肽。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层面,探究分析圆利针干预,治疗对比针刀治疗KOA之具体作用机制。三、结果:(一)临床研究方面:KOA症状方面,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的受试者,在第一次随访和第二次随访时,VAS的疼痛评分及Lysholm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1)。组间比较显示;针刀试验组在第二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量表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圆利针对照组(P<0.05)。并且针刀试验组,在第一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量表的改善程度,优于圆利针对照组(P<0.05)。在肌骨超声的表现方面: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经由治疗后,在滑膜厚度,以及关节积液深度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二)动物试验方面:试验一:造模完成后,正常组与造模组之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圆利针组和,造模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造模组、针刀组、圆利针组大鼠评分均显着高于正常组,成功模拟了 KOA。各组间Mankin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针)刀组与圆利针组无统计学差异,造模组、针刀组、圆利针组均显着高于正常组,针刀组、圆利针组均显着低于造模组。就生物力学方面:1、最大应力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圆利针组、造模组和针刀组,均有显着降低趋势(P<0.01,P>0.05);与造模组相比,针刀组、圆利针组有显着升高趋势(P<0.01,P>0.05);与针刀组相比,圆利针组有降低趋势(P<0.05)。2、最大应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圆利针组有显着降低趋势(P<0.01,P>0.05),针刀组有升高趋势(P>0.05);与造模组相比,针刀组和圆利针组有升高趋势(P<0.05);与针刀组相比,圆利针组有降低趋势(P>0.05)。3、最大位移结果显示,针刀组、圆利针组、造模组有降低趋势(P<0.05),与正常组相比;与造模组相比,针刀组、圆利针组有升高趋势(P<0.05,P>0.05);圆利针组有降低趋势(P>0.05),与针刀组相比。4、弹性模量结果显示,针刀组、圆利针组、造模组有降低趋势(P<0.05),与正常组相比;针刀组、圆利针组有显着升高趋势(P<0.01,P<0.05),与造模组相比;圆利针组有降低趋势(P<0.05),与针刀组相比。试验二:在滑膜组织中,NF-κB炎症通路关键组件NF-κBP65、IKB-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各组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针刀组NF-κBp65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圆利针组和造模组(P<0.01),针刀组IKB-α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圆利针组和造模组(P<0.05)。针刀组、圆利针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MMP-13、PGE2均显着高于正常组,且针刀组含量显着低于圆利针组,而β-内啡肽试验结果,针刀组显着高于圆利针组。四、结论:(一)通过肌骨超声引导技术,提高了无论是针刀或者圆利针治疗KOA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从临床角度观察圆利针治疗对比针刀治疗如何通过松解,有效治疗KOA的具体作用机制。(二)对比圆利针干预,针刀松解法通过了切割与剥离,能够更有效率的达到松解膝周软组织病灶之黏连与挛缩。在抑制滑膜,软骨形态的破坏,促进动物行为学,与髌韧带生物力学恢复之疗效方面,针刀松解疗法明显优于圆利针干预,从而缓解KOA症状。(三)针刀和圆利针干预治疗,均可通过抑制KOA模型大鼠的之滑膜,及软骨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之激活表达。但针刀干预治疗较圆利针干预,更能降低血清中TNF-α,MMP-13,IL-1β含量,及前列腺素E2的含量。并增加β-内啡肽的含量,从而起到抑制关节退变,缓解症状的作用。
陈茂风[10](2020)在《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课题的临床对照研究,以期提出一种有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综合性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治疗此病提供疗效更好的技术选择。方法: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受试者皆来源于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受试患者进行分组,将符合标准的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每3天一次,共治疗半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每日一次,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半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百分比,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基本资料比较: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具有临床可比性。(2)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比较: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5.97±1.25,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03±1.27,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0±1.47,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1.47±1.25,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27)0.01,差异具有显着性;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27)0.01,差异具有显着性。(3)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比较:对照组治疗前ODI评分为(64.63±14.44)(4),观察组治疗前ODI评分为(65.13±14.21)(4),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2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后ODI评分为(23.27±14.71)(4),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为(15.83±12.01)(4),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27)0.01,差异具有显着性;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ODI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27)0.01,差异具有显着性。(4)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愈显率56.67(4),总有效率90.00(4);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愈显率83.33(4),有效率96.67(4)。经秩和检验分析,P(2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疼痛及功能,效果优于传统针灸(2)超微针刀疗法松解的是浅筋膜,不易伤及大的神经及血管,安全性较高;与雷火灸配合治疗,三天一次,可节约患者治病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BY PUNCTURING CLEFT-POI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BY PUNCTURING CLEFT-POINTS(论文提纲范文)
(1)膝骨关节炎精准评估和治疗:超声可视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肌骨超声分级诊断KOA——量化评估,精准分级 |
1.1 骨赘评估 |
1.2 软骨分级诊断 |
1.3 滑膜分级诊断 |
1.4 肌肉韧带功能评估 |
2 肌骨超声可视化引导KOA治疗——精准穿刺、靶点治疗 |
2.1 关节注射 |
2.2 微创治疗 |
3 基于经筋理论超声精准可视化针刀治疗KOA的应用 |
4 小结和展望 |
(2)壮筋养血汤对胸腰段OVCF患者PVP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脱落处理方法 |
1.6 样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疗效评价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临床课题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临床疗效观察 |
3.1 两组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各节点NRS评分比较 |
3.2 两组各时间节点ODI评分比较 |
3.3 MacNab 疗效评定 |
讨论与分析 |
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机制 |
2 OVCF椎体强化术后腰背痛原因 |
2.1 西医对于残余腰背痛的分析 |
2.2 中医药对于OVCF患者经PV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辨证论证 |
3 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治疗方案 |
3.1 中医药治疗方法 |
3.2 西医主要治疗方法 |
4 壮筋养血汤治疗OVCF患者术后残留腰背痛的疗效结果分析 |
4.1 壮筋养血汤的基本认识 |
4.2 壮筋养血汤的方解和药理 |
4.3 术后残余腰背痛的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胸腰段OVCF经PVP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器械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测量指标 |
2.2 测量方法 |
2.2.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
2.2.2 椎间孔各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数据测量和误差 |
2.6 测量指标的选择及其临床应用可行性 |
2.6.1 针刀入路选择以腰椎横突根部作为固定参考标志 |
2.6.2 腰椎节段的选择 |
2.6.3 腰椎椎间孔周围骨性结构测量对象的选择 |
2.6.4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相关参数测量设计 |
2.6.5 椎间孔分区与LDH分型的联系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结果 |
1.1 腰椎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相关参数统计结果 |
1.1.1 上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
1.1.2 下关节突外缘到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
1.1.3 横突外缘至后正中线的距离统计结果 |
1.1.4 棘突至椎上切迹垂直距离统计结果 |
1.1.5 椎上高度差统计结果 |
1.2 椎间孔各分区针刀入路参数统计结果 |
1.2.1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
1.2.2 椎间孔入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
1.2.3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
1.2.4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内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
1.2.5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
1.2.6 椎间孔中央区(椎弓根外侧)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
1.2.7 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角度统计结果 |
1.2.8 极椎间孔出口区针刀入路旁开距离统计结果 |
1.2.9 上倾角度统计结果 |
1.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之间线性相关分析 |
1.3.1 L4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1.3.2 L4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1.3.3 L5 节段男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1.3.4 L5 节段女性各参数之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及机制探讨 |
1.1 针刀治疗LDH的概况 |
1.2 针刀治疗LDH的机制探讨 |
2 针刀治疗LDH常见部位的选择以及操作特点 |
2.1 针刀在横突点的操作 |
2.2 针刀在棘突点的操作 |
2.3 针刀在关节突关节的操作 |
2.4 针刀在局部以及疼痛反应点的操作 |
2.5 针刀在椎间孔外口的的操作 |
3 区域划分在LDH针刀治疗的作用 |
4 腰椎椎间孔韧带与在针刀治疗LDH中的作用 |
5 实验结果分析 |
5.1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分析 |
5.1.1 上、下关节突参数分析 |
5.1.2 横突参数分析 |
5.1.3 棘突至椎上切迹的垂直距离和椎上高度差参数分析 |
5.2 椎间孔不同分区模拟针刀入路相关参数分析 |
5.2.1 针刀入路上倾角参数分析 |
5.2.2 椎间孔入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
5.2.3 椎间孔中央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
5.2.4 椎间孔出口区模拟针刀入路参数分析 |
5.3 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参数与针刀入路参数相关性分析 |
6 针刀经椎间孔外口入路治疗LDH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
7 小结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颈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3.统计学方法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分子异常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Ⅰ |
英文摘要Ⅰ |
符号说明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文章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伴肿物及溶骨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中文摘要 |
中文摘要Ⅱ |
英文摘要Ⅱ |
符号说明Ⅱ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义献 |
综述 维甲黢受体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 |
参考义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成绩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MPS的治疗现状 |
1.3 超声在MPS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主要材料、药品及仪器 |
2.2.2 治疗方法 |
2.2.3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
2.3 疗效评估 |
2.3.1 视觉模拟评分(VAS) |
2.3.2 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
2.3.3 关节活动度(ROM) |
2.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各项评定治疗前后比较情况 |
3.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
3.2.2 两组ODI评分比较 |
3.2.3 髋关节ROM |
3.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应用解剖研究及致病机制 |
4.1.1 应用解剖研究 |
4.1.2 致病机制 |
4.2 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的治疗机制及原理 |
4.3 超声引导下治疗的优势 |
4.4 临床结果分析 |
4.5 存在的不足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面部软组织测量方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针刺内外膝眼治疗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KOA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国内外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
1.病因病机 |
2.临床常用之治疗方法 |
3.针灸改善KOA的作用机制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之研究现状 |
1.鼠类模型之制作 |
2.兔模型之制作 |
3.其他动物模型之制作 |
4.相关检测手段和评价之方式 |
5.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基于《灵枢》解结理论探讨针刀和圆利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
1.解结之“结”含意 |
2.痹证与KOA之关系 |
3.膝痹KOA与解结之关系 |
4.小结及展望 |
研究假说及设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 基于解结理论,探讨针刀、圆利针治疗KOA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实验研究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动物试验 |
试验一 针刀、圆利针干预对KOA模型大鼠的膝关节组织形态及生物力学之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试验二 针刀、圆利针干预对KOA模型大鼠信号通路之调控影响 |
前言 |
1.试验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附录1.临床研究的相关评价标准 |
附录2.试验动物研究的相关操作及流程 |
致谢 |
(10)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删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
1.6 试验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
2.4 不良反应及处理 |
3 观察指标 |
3.1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评分法(VAS) |
3.2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
3.3 疗效评定指标 |
4 统计学处理 |
5 临床研究结果 |
5.1 基数资料比较 |
5.2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
5.3 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 |
5.4 临床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评价 |
7 讨论 |
7.1 肌筋膜的概念及生理病理 |
7.2 西医对腰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7.3 中医对腰背肌筋膜炎的认识 |
7.4 关于超微针刀疗法 |
7.5 关于雷火灸疗法 |
7.6 研究结果分析 |
7.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四、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BY PUNCTURING CLEFT-POINTS(论文参考文献)
- [1]膝骨关节炎精准评估和治疗:超声可视化技术[J]. 林巧璇,刘晶,修忠标.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08)
- [2]壮筋养血汤对胸腰段OVCF患者PVP术后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晨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L3/4、L4/5椎间孔外口周围骨性结构差异对针刀入路影响的解剖学观测[D]. 陈龙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颈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D]. 赵朗.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D]. 苏湛. 山东大学, 2020(04)
- [7]超声引导下小针刀联合痛点注射治疗腰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 饶尧. 南昌大学, 2020(08)
- [8]蒙古族、汉族年轻成人面部软组织三维摄影测量分析[D]. 景迪.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针刺内外膝眼治疗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KOA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水平的影响[D]. 李惠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超微针刀配合雷火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D]. 陈茂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