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钴卟啉络合物的氧结合性能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剑波,刘峰[1](2018)在《可活化卟啉光敏剂及其硫醇刺激响应性》文中认为将2,4-二硝基苯磺酰氯(DNBS)与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TPP-NH2)通过对硫醇敏感的磺酰胺键键合,成功构建了一种失活型光敏剂5-[4-N-(2,4-二硝基苯)磺酰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TPP-DNB)。该光敏剂的荧光和单线态氧(1 O2)被2,4-二硝基苯(DNB)基元有效猝灭,而在二硫苏糖醇(DTT)或谷胱甘肽(GSH)的刺激下能重新激活。通过荧光光谱检测确认TPP-DNB的荧光被DNB基元明显猝灭并且在硫醇存在下逐渐恢复。单线态氧检测结果表明TPP-DNB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为0.118;而在DTT刺激下能达到0.614,接近参比物四苯基卟啉(TPP)的量子产率(0.62);这说明光敏剂TPP-DNB的单线态氧显着失活并具有硫醇刺激激活性。
李文生[2](2017)在《生物质及模板法调控制备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铂基催化剂存在造价高、寿命短、抗毒性差等不足限制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故研制取代铂系非贵金属催化剂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高蛋白生物质中含有氮元素和丰富的金属元素,其过渡金属与氮原子形成的大环配合物是燃料电池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位点,是一类潜在的高效催化剂原材料。本文用廉价易得且含氮量丰富的动物血、菌类和鱼鳞等生物质,代替大环配合物(Me-Nx)及其衍生物作为新一类的催化剂氮源前驱体,通过与非贵金属和其他氮源丰富的物质进行掺杂或模板热解等一系列方法,合成新一类的高活性N-C@CNT-Fe、N-BC@G和FS350Z-X等催化剂、用Fe修饰蒙脱土(MMT)作为固态模板合成非贵金属催化剂(Fe-N/C-PANI),探索了生物质及模板法调控制备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机理,内容如下:(1)以血红蛋白为原料,采用两步热处理法,添加碳纳米管(CNT)和FeCl3.6H2O合成了N-C@CNT-Fe催化剂,结果如下:前驱体中加入CNT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导电性,其活性位为Fe–N和C–N,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仅比商业催化剂Pt/C低45 mV和54 mV,其氧还原催化过程表现出4电子传输路径,且在酸、碱性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是商业催化剂Pt/C的良好替代选择;(2)以鸡腿菇为原料,采用两步热处理法,添加三聚氰胺混合制备N-BC@G催化剂,结果如下:在600℃碳化过程中三聚氰胺形成G-C3N4结构,产生氮掺杂的类石墨烯片层(GNS),900℃热处理N-BC@G-900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半波电位为0.83V(vs.RHE),碱性环境下有良好的稳定性与耐甲醇性,符合高性能燃料电池催化剂实际应用要求;(3)将富含蛋白质的鱼鳞生物废弃物在热解过程中加入ZnCl2活化处理后,制备多孔三维碳纳米FS350Z-X催化剂,其氧还原的起始电位比商业Pt/C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高20 mV,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4)利用模板法辅助转化苯胺纳米聚合物合成Fe-N/C型氧还原催化剂,采用Fe修饰MMT作为固相平面模板,以苯胺纳米聚合物为氮、碳源,合成Fe-N/C-PANI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4电子反应途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起始电位高达0.99 V,半波电位比商业Pt/C催化剂低10 mV,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论文较为清晰的揭示了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活性点位和可能的反应机制,为更优异的碳基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依据,对于进一步有效构筑新型能源电池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乔校畅[3](2016)在《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技术,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启动快速、安静无噪音、不依赖矿物燃料等重要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动力电源。目前,低温燃料电池由于其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缓慢,需要在阴极加载大量的铂基催化剂来加速阴极的氧还原反应。但是,铂在自然界中储量稀少、价格昂贵,在低温燃料电池中大量使用铂基催化剂而导致的高成本及不可持续性已严重地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近年来,碳基非铂催化剂因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氧还原催化活性优异、稳定性高、对甲醇渗透影响具有强免疫力等特点,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碳基非铂催化剂的研究已成为燃料电池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非金属杂原子双掺杂,多原子(包含过渡金属原子)共掺杂,插层组装,负载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等方法设计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碳基氧还原催化剂,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以氧化石墨和磷酸氢二胺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900 ℃热处理,制备得到氮磷共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催化剂(NP-r GO)。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达376.2 m2g–1,其具有相对较高的P掺杂量(1.02 at.%),和相对较低的N掺杂量(0.35 at.%)。NP-rGO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在碱性介质中,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过程主要为高效的四电子反应过程,同时它具有比商业Pt/C催化剂更加优异的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2)以氧化石墨烯和氟化铵为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850 ℃热处理,制备得到氮氟共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催化剂(N-F/rGO)。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达412 m2 g–1,其N和F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51和0.74。在碱性溶液中,它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可以媲美商业Pt/C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氟的额外掺杂可大幅度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其显着的促进作用可归功于:(i)氟的高电负性,(ii)氟主要是以高活性的半离子C-F键的形式存在,和(iii)氮、氟共掺杂的协同效应。(3)以氧化石墨烯、三氯化铁、三聚氰胺和硫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一步实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多原子共掺杂。在碱性溶液中,该催化剂的起始电位为0.952 V(vs.RHE),位于0.682 V(vs.RHE)的动力学极限电流密度为4.78 mA cm–2,且均优于商业Pt/C催化剂,并且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抗甲醇渗透性能和高效的四电子催化路径。我们分别探讨了铁、氮和硫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氮掺杂和硫掺杂都能够提高石墨烯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并且,由于氮和硫之间的协同效应,氮硫共掺杂的石墨烯比氮或者硫单掺杂的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当少量的铁加入以后,氮硫共掺杂石墨烯的催化性能得到急剧的提升。其中,铁对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可能由于:(i)铁在石墨烯热膨胀的过程中,作为催化剂选择性的促进形成N-C活性位;(ii)催化剂中残留的铁形成了新的Fe-Nx-C活性位。(4)以聚丙烯腈纳米球、磷酸氢二铵和三氯化铁为前驱体,在氮气氛下,热裂解,制备得到了氮、磷和铁多元素共掺杂的碳纳米微球催化剂((Fe)N-P/Cns)。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达771.3 m2 g-1,并且具有多级孔结构。在碱性介质中,((Fe)N-P/Cns)具有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优于商业Pt/C催化剂的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能。我们探索了磷酸氢二铵和三氯化铁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该催化剂的杰出的催化活性可归功于(i)氮磷共掺杂的协同效应;(ii)残留的铁对催化剂活性的促进作用;(iii)其高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有利于传质。(5)为了解决石墨烯片层的团聚问题,我们以氧化石墨、三聚氰胺、乙酸钴和酸处理过的碳纳米球为前驱体,在氮气氛下热裂解、还原和掺杂,制备得到了碳纳米微球插层的钴氮共掺杂3D石墨烯催化剂(Co-N-GCI)。在碱性溶液中,其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商业Pt/C催化剂,同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其中,碳纳米球作为石墨烯纳米膜间的“间隔器”阻碍了石墨烯片层的堆叠,增加了石墨烯的可接触面积,为电解液提供了大量的通道,从而有利于反应物向活性位的扩散;同时碳纳米球可以作为石墨烯平面间电子转移的“捷径”,保证了材料的高电导率。(6)以氧化石墨烯、邻二氮菲、硫磺和乙酸钴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热处理方法,制备得到氮硫共掺杂孔状石墨烯负载空心钴的硫化物纳米颗粒复合催化剂(CoxSy/N-S-rGO)。在碱性介质中,该催化剂表现出显着优有商业Pt/C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性能,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研究表明,其卓越的催化性能可能归功于:(i)多种形式的活性位(包括:钴的硫化物纳米颗粒、氮硫掺杂剂、边缘碳和可能的Co-Nx-C活性位)之间的协同效应;(ii)高比表面积,和多级孔结构有利于传质过程。
张亚萍[4](2015)在《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卟啉及其金属卟啉衍生物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叶绿素、血红素和细胞色素等都是金属卟啉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医学上。叶绿素和血红素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卟啉衍生物,前者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者则是一种安全零副作用的生物态补铁剂。本文主要围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性质针对叶绿素铜钠盐、血红素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做了以下工作:(1)采用传统的溶剂浸取法从新鲜的菠菜叶中经过干燥、研磨、浸提等程序提取出叶绿素,再加入碱液皂化,经过提纯、铜代、成盐等制备叶绿素铜钠盐。采用Artar370型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TU810-PC型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文献值对比参考,结果一致。(2)分别制备了碘化银胶体、溴化银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及其与叶绿素铜钠盐、氯化血红素溶液的复合物,研究了各种复合物的的光谱性质:主要为Soret带和Q带的变化。胶体种类的不同以及同一种胶体粒子电荷性的不同对这两种金属卟啉衍生物的光谱性质都有不同的影响。(3)为探讨卟啉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特性,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个卟啉衍生物。讨论了影响计算时间的因素,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6-31G(d,p)的基组水平上对原卟啉和四苯基卟啉锌的几种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卟啉衍生物电子结构及其光谱特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苏雨[5](2012)在《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与O2、CO的结合性能》文中认为卟啉是具有18个π电子的“四吡咯”大环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中,如叶绿素、血红素、细胞色素等。其分子具有平面结构的共轭性、立体构型的复杂性、周边基团的多样性等诸多性质,因此在仿生催化、模拟载氧、光电转换、药物化学及分析化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但是,在水溶液中,卟啉极易通过氢键、配位键、静电作用、堆积效应等多种形式发生自组装,形成聚集体,从而影响其物化性能。蒙脱土是天然存在的、可膨胀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两个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2:1型晶体结构,层间含有可交换性阳离子。因此,可以与有机分子结合,能够明显改善后者的状态、稳定性及溶解度等理化性质。本课题参照文献合成了琥珀酸酐修饰的四对氨基苯基卟啉衍生物TA4C、原卟啉Ⅸ及原卟啉Ⅸ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将其与具有层状结构的蒙脱土进行复合,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蒙脱土对卟啉聚集状态的影响;最后对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与氧气和一氧化碳的结合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卟啉在生物化学及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1)蒙脱土能与TA4C和原卟啉Ⅸ发生相互作用,有效地抑制卟啉聚集,但是与原卟啉Ⅸ锌的作用效果不是很明显;(2)氧气对TA4C的荧光性质基本无影响,但能与原卟啉Ⅸ和原卟啉Ⅸ锌发生配位,使其荧光光谱发生变化;(3)一氧化碳能引起TA4C及TA4C-蒙脱土的复合物荧光猝灭,对原卟啉IX的影响是导致其荧光峰蓝移,其锌配合物的荧光峰红移。
汤莹[6](2009)在《金属次卟啉β-位结构修饰及其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卟啉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环状四吡咯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其具有18~22个共轭电子,因其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这类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次卟啉是合成卟啉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之一,次卟啉衍生物在结构上接近天然卟啉,性质特殊,应用前景广阔,合成新的次卟啉衍生物,对于开发卟啉类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仿生催化是次卟啉衍生物重要应用领域之一。环己酮和环己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十分广泛,其合成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金属卟啉能够在温和条件下活化氧气或空气(分子氧),实现环己烷氧化,已经被研究者们所证实,其中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在催化氧化环己烷时也表现了很好的活性,本文旨在研究β-位结构修饰的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在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本文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两点:1.β-位结构修饰的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合成:金属次卟啉二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金属次卟啉丙酸酯基改性合成及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β-位结构修饰的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研究。延续本实验小组前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金属次卟啉类催化剂的应用实验。对各类金属次卟啉类催化剂活性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钴次卟啉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当卟啉环上带有吸电子基时比不带吸电子基时活性要高。
王海澍[7](2009)在《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卟啉和类卟啉作为一类大共轭平面的特殊结构,因其分子具有刚柔性、电子缓冲性、光电磁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使它在催化和新材料开发(如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等)、分析化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以吡咯和苯甲醛为初始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合成四苯基卟啉;以三氟乙酸为溶剂,亚硝酸钠为硝化试剂,将其硝化,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硝化试剂的加入量可以得到硝基取代个数不同的硝基苯基卟啉;再以浓盐酸为溶剂,氯化亚锡为还原剂将硝基苯基卟啉还原为氨基苯基卟啉;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氨基苯基卟啉和对位的双氨基苯基卟啉。其次,以单氨基苯基卟啉和癸二酰氯为原料,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在冰水浴中反应,得到卟啉二联体;卟啉二联体进而与金属醋酸盐反应,得到金属卟啉二联体。再次,以对氨基苯基卟啉和癸二酰氯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卟啉型聚酰胺;卟啉型聚酰胺与金属醋酸盐反应,得到卟啉型聚酰胺的金属配合物。最后,以对氨基苯基卟啉、癸二酰氯和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料,聚合反应得到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并合成了其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红外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它们的溶解性,并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它们的热学性能。
李岩[8](2008)在《白蛋白基金属卟啉配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文中认为金属卟啉作为一个重要的、经典的分子在各方面服务于自然界,它们是很多天然蛋白质的活性中心,功能涉及到氧的运输和储存(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电子转移(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b5);能量转移(叶绿素)。另外,金属卟啉还被证明可作为很多化学反应及光化学反应体系的光敏剂、催化剂等。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可与多种不溶于水的内源、外源性化合物结合,如脂肪酸、胆红素、血晶素及多种药物。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光敏化还原水产氢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将难溶性金属卟啉结合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得水溶性的生物高分子金属卟啉配合物(BSA-ZnTpHPP、BSA-ZnToHPP、BSA-ZnTmMpHPP),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凝胶电泳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与锌卟啉配合物以低比例(1:1、1:3)结合后蛋白结构保持,推测锌卟啉与白蛋白以配位键结合。以BSA-ZnTpHPP为代表,研究了白蛋白结合金属卟啉的光敏性,发现甲基紫精(MV2+)对BSA-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BSA-ZnTpHPP)的荧光有猝灭作用,以TEOA为还原剂,BSA-ZnTpHPP为光敏剂考察了TEOA/BSA-ZnTpHPP/[MV2+]的光电子转移功能,发现BSA-ZnTpHPP可将光电子转移到MV2+,使其变成激发态。表明水溶性的生物高分子金属卟啉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高分子光敏剂。首次将水溶性的生物高分子金属卟啉配合物( BSA-ZnTpHPP-1、BSA-ZnToHPP-1、BSA-ZnTmMpHPP-1)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光解水产氢体系,以TEOA为电子给体,甲基紫精MV2+为电子中继物,胶体Pt为氧化还原催化剂,分别研究了三个光敏剂的四组分产氢体系,发现它们都表现出良好的光解水产氢性能。其中,水溶性BSA-ZnTmMpHPP-1高分子光敏剂在光解水产氢时,光敏剂转换数达到8.86。三个水溶性生物高分子光敏剂的活性次序为:BSA-ZnTmMpHPP-1>BSA-ZnTpHPP-1 > BSA-ZnToHPP-1。
张庆华[9](2007)在《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材料表面性能主要与其表面化学组成、分子链在表面的排列堆积以及分子链的末端基团等因素有关。众所周知,含氟聚合物材料具有极低的表面能、良好的拒水拒油和自清洁性、优异的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在功能涂层、织物整理、生物医用、航空航天以及微电子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资源与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在水分散体系中高效合成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含氟共聚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由于含氟单体价格高昂,性能独特,人们希望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氟单体的用量。本论文基于聚合物“分子设计”与“粒子形态设计”的思想,以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水分散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大分子链结构、乳胶粒子亚微形态和共聚物聚集态自组装等不同尺度下研究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分别采用了水分散体系下的细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了具有理想分子结构和乳胶粒子形态的稳定含氟共聚物乳液。系统研究了各种水分散聚合方法所制得乳液的性能、聚合动力学特征,建立起了针对含氟共聚物乳液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深入研究了各种含氟共聚物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较低的乳化剂用量下,通过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阳离子型氟代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三元共聚物乳液,研究发现含氟丙烯酸酯可替代普通的小分子助稳定剂,抑制Ostwald ripening效应的产生,起到稳定细乳液的作用,避免了小分子助稳定剂给乳液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聚合过程中乳液粒径及其分布保持稳定,聚合后的乳胶粒与单体细乳液呈现一一对应关系。细乳液聚合有效保证了含氟丙烯酸酯与其它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制备得到的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相一致,而常规乳液聚合则因聚合体系出现大量的凝聚物而使共聚组成发生严重“漂移”。含氟丙烯酸酯细乳液共聚合的成核场所为单体液滴,聚合过程不依赖于单体的水相扩散,体现出独特的聚合动力学特征。采用接触角测定仪研究了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乳胶膜对油和水的接触角,当共聚物中FA的含量仅为2.98%(摩尔含量),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为103°,对十六烷的接触角为72°,具有较强的憎水性和一定的憎油性能,通过调和平均方程计算得到共聚物的表面能为19.64 mN/m,当氟单体含量达17.54%时,共聚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20°,对十六烷的接触角也可达90°以上,表面能可降低到11.61 mN/m,体现出较强的憎水憎油性能。普通滤纸经含氟共聚物乳液浸渍处理后可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了共聚物乳胶膜的表面结构及其化学组成,研究发现共聚物乳液在成膜过程中,含氟侧链会在热力学驱动力下自然伸展到空气界面层,涂膜的表面化学组成与本体构成出现较大差异,共聚物中F、C、O三种元素的摩尔百分比为5.8%、71.9%、13.9%,表面F的含量已达25.2%,C、O的含量则降低为59.7%和13.9%,随着本体中氟元素含量的增加,表面氟元素含量也进一步增大,当本体中氟元素含量达到25.0%时,表面氟元素的含量为45.7%,与氟的均聚物相当,由此说明含氟基团在表面出现明显富集现象,通过退火处理可促进这一微相分离行为,采用角变换XPS技术研究发现乳胶膜在表面10nm厚度范围内,氟元素出现由表面到内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变化趋势。基于“粒子设计”思想,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的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得到了以丙烯酸酯共聚物为核,以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为壳的自交联型复合乳液,通过在乳胶粒的核与壳中引入不同的交联反应基团,实现了共聚物乳液的低温自交联,以APS和亚硫酸氢钠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适宜的聚合温度为40℃。采用普通阴离子与非离子复合乳化体系可以获得粒径在100nm分布窄的稳定复合乳液。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小,单体转化率增加,随着第二乳化单体进料速率、聚合温度、水溶性单体用量的提高,所得核壳乳液的粒径增大,分布变宽。引入了交联单体的复合乳胶膜可低温交联成膜并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由于含氟单体富含在壳层中,使复合共聚物乳液在较低的含氟量下表现出较好的憎水憎油性能。合成了RAFT试剂—苯甲酸2-腈基异丙基二硫代酯(CPDB),并以CPDB为链转移剂,通过RAFT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多分散系数在1.06~1.35之间的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均聚物乳液,研究了不同CPDB浓度对乳液稳定性以及分子量可控性的影响,当体系中的乳化剂用量为单体量的3%,助乳化剂HD用量为单体量的4%,单体与RAFT试剂的摩尔比在63~200之间时,BMA的RAFT细乳液聚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分子量的可控性,聚合反应速度快,单体转化率高,聚合过程中没有出现“漂红”现象和明显的凝聚物,当RAFT试剂用量高于单体的1/50时,由于“超级溶涨”效应所导致的乳液失稳及“漂红”现象较为明显,提高乳化剂及助乳化剂用量时,这一现象会得到削弱或抑制。RAFT细乳液聚合得到的PBMA大分子依然具有很好的链转移活性,继续补加单体可进行扩链聚合反应,得到分布窄的高分子量PBMA。以CPDB为链转移剂,采用RAFT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稳定性好的PBMA-co-PDFMA共聚物乳液,CPDB对BMA和DFMA的细乳液共聚合体现出很好的调控性。利用RAFT细乳液聚合制备的PBMA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顺加料法,用DFMA为第二单体进行了种子乳液扩链反应,制备的氟代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分布依然保持在很窄的范围(<1.30),PBMA大分子链转移剂对DFMA的聚合具有很好的链转移活性,通过对共聚物结构的FTIR、H-NMR光谱以及GPC的表征,验证了嵌段共聚物P(BMA-b-DFMA)的结构组成,通过对共聚物的DSC热分析后发现,由于含氟聚合物与普通丙烯酸酯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差,所得到的含氟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个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它们分别对应各自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
高玲[10](2007)在《含氮、氧、硫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配位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它是由有机物作为桥联配体通过非碳的(如:N,S,O等)配位键在至少一个维度上无限连接金属离子而形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超高纯度分离、生物传导材料等许多领域显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采用含氮、氧、硫的配体与金属离子合成了七个系列十余种配位聚合物,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IR、TG、EA、比表面分析等技术对它们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并对它们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加热和微波辅助加热的低温溶剂热合成法,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phth)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以Co(Ⅱ)为中心离子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配位聚合物{[Co(phth)(phen)(H2O)]·(C2H5OH)}n(1);采用低温溶剂热合成法,以叠氮化钠(NAN3)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以Zn(Ⅱ)为中心离子,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N3)2(C12H8N2)2](2)。采用常规溶液自组装法合成了分别以含氮有机配体(三乙撑二胺、咪唑)(dabco,imi)和无机配体SCN-为混合配体的两个系列四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o(SCN)4(dabco)2](3),[Mn(SCN)4(dabco)2](4),[Cd(imi)2(SCN)2]n(5),[N(imi)2(SCN)2]n(6)。通过IR,TG,EA,单晶X-射线衍射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解析与表征。以对苯二甲酸或者2,5-二溴对苯二甲酸(H2BDC or H2Br2BDC)为配体,以Co(Ⅱ)或Zn(Ⅱ)为中心离子,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合成了三种配位聚合物,并以增大其比表面积为研究目的,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对它们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63K下反应2h,经过453K热处理后生成的{[Co4(O)(C8H4O4)2·H2O]·2H2O}n比表面积可达到196.6m2/g,在反应温度为313K下反应2h,经过453K热处理后,生成的{[Co4(O)(C8H2Br2O4)2·H2O]·2H2O}n和{[Zn4(O)(C8H2Br-2O4)2·H2O]·2H2O}n的比表面积分别可达108.5m2/g和267.6m2/g,通过热重分析发现它们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在673K下使用,预计可以在吸附等方面加以应用。以一些配位聚合物作为主催化剂考察它们在苯酚氧化羰基化生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经过比较,筛选出配位聚合物Pd(C2O4)·0.5(C4H8N2)(在低温条件下以溶剂热法合成),采用IR、TG,EA和比表面分析技术对它进行了表征。Pd(C2O4)·0.5(C4H8N2)作为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DPC收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363K下反应4小时,此时DPC收率可达7.3%,(以纯PdCl2作为催化剂时,DPC的收率为6.1%)。
二、钴卟啉络合物的氧结合性能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钴卟啉络合物的氧结合性能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可活化卟啉光敏剂及其硫醇刺激响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表征仪器 |
1.3 化合物的合成 |
1.4 紫外和荧光检测 |
1.5 单线态氧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化合物的合成与分析 |
2.2 荧光的刺激响应性 |
2.3 单线态氧的刺激响应性以及产率 |
3 结论与展望 |
(2)生物质及模板法调控制备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电池简介 |
1.2.1 燃料电池历史 |
1.2.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燃料电池种类 |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1.3.2 碱性燃料电池(AFC) |
1.3.3 磷酸燃料电池(PAFC) |
1.3.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
1.3.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1.3.6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1.4 氧还原催化剂研究现状 |
1.5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行展 |
1.5.1 Pt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5.2 Pd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
1.5.3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5.4 生物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5.5 模板法制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6 现有非贵金属催化剂存在的局限性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7.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7.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材料、试剂 |
2.2 试验方法及测试手段 |
2.2.1 原料的预处理 |
2.2.2 制备方法 |
2.2.3 表征测试方法 |
2.3 氧还原催化性能测试 |
2.3.1 工作电极制备方法 |
2.3.2 氧还原催化性能测试 |
3 热解血红蛋白制备氧还原催化剂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1 实验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2.4 催化剂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XRD分析 |
3.3.2 催化剂TEM形貌分析 |
3.3.3 催化剂XPS数据分析 |
3.3.4 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两步碳化鸡腿菇制备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
4.2.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4.2.2 催化剂性能表征 |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XRD、拉曼与BET测试分析 |
4.3.2 催化剂形貌分析 |
4.3.3 催化剂XPS定性分析 |
4.3.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5 催化剂抗甲醇及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鱼鳞为原料制备催化剂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与性能表征 |
5.2.1 3D网络纳米碳结构的合成 |
5.2.2 催化剂表征手段 |
5.2.3 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拉曼光谱与XPS表征分析 |
5.3.2 催化剂BET与孔径分布分析 |
5.3.3 催化剂TEM形貌分析 |
5.3.4 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测试 |
5.3.5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模板法制备Fe-N/C型催化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 |
6.2.1 催化剂制备过程 |
6.2.2 催化剂性能表征 |
6.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催化剂TEM形貌表征分析 |
6.3.2 催化剂拉曼光谱与XRD性能分析 |
6.3.3 催化剂XPS性能分析 |
6.3.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6.3.5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6.3.6 氧还原催化活性位点的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1.1.1 燃料电池的分类 |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1.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1.1.2.2 碱性燃料电池 |
1.1.3 低温燃料电池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
1.2 低温燃料电池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2.1 非金属杂原子掺杂碳催化剂 |
1.2.1.1 氮掺杂碳催化剂 |
1.2.1.2 硼及硼、氮共掺杂碳催化剂 |
1.2.1.3 硫及硫、氮共掺杂碳催化剂 |
1.2.1.4 磷及磷、氮共掺杂碳催化剂 |
1.2.1.5 卤素掺杂碳催化剂 |
1.2.2 过渡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M-Nx/C) |
1.2.2.1 非热解M-Nx/C催化剂 |
1.2.2.2 热解M-Nx/C催化剂 |
1.2.3 碳载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复合催化剂 |
1.3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化学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 |
2.2.1 扫描电镜(SEM) |
2.2.2 透射电镜(TEM)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5 比表面分析(BET) |
2.2.6 拉曼光谱(Raman)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
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3.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三章 非金属杂原子双掺杂碳基催化剂 |
3.1 氮磷共掺杂石墨烯催化剂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催化剂的制备 |
3.1.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3.1.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3.1 SEM及TEM |
3.1.3.2 XRD及Raman |
3.1.3.3 BET |
3.1.3.4 XPS |
3.1.3.5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
3.1.4 小结 |
3.2 氮氟共掺杂石墨烯催化剂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3.2.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SEM及TEM |
3.2.3.2 Raman |
3.2.3.3 BET |
3.2.3.4 XPS |
3.2.3.5 电导率 |
3.2.3.6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
3.2.4 小结 |
第四章 多杂原子共掺杂碳基催化剂 |
4.1 铁氮硫多元素共掺杂碳催化剂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催化剂的制备 |
4.1.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4.1.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SEM及TEM |
4.1.3.2 Raman |
4.1.3.3 BET |
4.1.3.4 XPS |
4.1.3.5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 |
4.1.4 本章小结 |
4.2 铁氮磷多元素共掺杂碳催化剂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4.2.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3.1 SEM及TEM |
4.2.3.2 BET及XRD |
4.2.3.3 XPS |
4.2.3.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 |
4.2.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球插层的三维钴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5.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5.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EM及TEM |
5.3.2 BET |
5.3.3 XPS |
5.3.4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氮硫共掺杂石墨烯负载空心钴硫化物纳米颗粒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催化剂的制备 |
6.2.2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
6.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XRD |
6.3.2 SEM及TEM |
6.3.3 BET及Raman |
6.3.4 XPS |
6.3.5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卟啉的结构和性质 |
1.1.1 卟啉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
1.1.2 卟啉及其配合物的性质 |
1.1.3 卟啉的应用 |
1.2 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
1.2.1 叶绿素简介 |
1.2.2 叶绿素的提取 |
1.2.3 叶绿素的生理功能 |
1.2.4 叶绿素的应用 |
1.3 血红素的结构和性质 |
1.3.1 血红素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 |
1.3.2 血红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 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应用 |
1.4.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
1.4.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与胶体复合物的作用 |
2.1 前言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叶绿素的制备 |
2.3.2 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 |
2.3.3 胶体及其与叶绿素铜钠盐复合物的制备 |
2.3.4 复合物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叶绿素铜钠盐的表征 |
2.4.2 叶绿素铜钠盐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2.4.3 叶绿素铜钠盐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2.4.4 叶绿素铜钠盐与胶体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氯化血红素与胶体复合物的作用 |
3.1 前言 |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步骤 |
3.3.1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2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3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Fe(OH)_3胶体复合物的制备 |
3.3.4 复合物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碘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2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溴化银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3 氯化血红素溶液与Fe(OH)_3胶体复合物的表征 |
3.4.4 氯化血红素与胶体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密度泛函理论对卟啉衍生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影响计算时间的因素 |
4.2.1 计算时间与基组关系 |
4.2.2 计算时间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4.2.3 计算时间与是否采用CHECK方法的关系 |
4.3 选择合适的基组 |
4.3.1 基组的类型 |
4.3.2 选择基组的一般规则 |
4.3.3 本研究中选择的基组 |
4.4 原卟啉的内氢迁移研究 |
4.5 关于四苯基卟啉锌的计算 |
4.5.1 四苯基卟啉锌的能量计算和结构优化 |
4.5.2 四苯基卟啉锌的紫外光谱性质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卟啉N-H异构体Cartesian坐标 |
附录Ⅱ 四苯基卟啉锌异构体Cartesian坐标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5)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与O2、CO的结合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卟啉的结构与性质 |
1.1.1 卟啉的结构 |
1.1.2 卟啉的物理性质 |
1.1.3 卟啉的化学性质 |
1.2 卟啉的应用前景 |
1.2.1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1.2.2 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3 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4 在有机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5 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应用 |
1.2.6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应用 |
1.2.7 在地球化学方面的应用 |
1.3 蒙脱土的结构与性质 |
1.3.1 蒙脱土的发现 |
1.3.2 蒙脱土的结构与分类 |
1.3.3 蒙脱土的基本特性 |
1.3.4 蒙脱土的应用情况 |
1.4 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2.1 卟啉单体的合成方法 |
2.1.1 Adler-Longo法 |
2.1.2 Lindsey法 |
2.1.3 [2+2]法 |
2.1.4 [3+1]法 |
2.1.5 线形四吡咯合成法 |
2.1.6 微波激励法 |
2.2 TA4C的合成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四对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2.3 四对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2.4 四对氨基苯基卟啉的琥珀酸酐修饰 |
2.2.5 产物表征与分析 |
2.3 原卟啉Ⅸ及其锌配合物的制备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原卟啉Ⅸ的制备 |
2.3.3 原卟啉Ⅸ锌的制备 |
2.3.4 产物表征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脱土悬浮液的制备 |
3.1 蒙脱土钠化改型的目的和机理 |
3.1.1 钠化改型的目的 |
3.1.2 钠化改型的机理 |
3.2 蒙脱土钠化改型的过程 |
3.2.1 原土提纯的方法 |
3.2.2 钠化改型的方法 |
3.3 蒙脱土悬浮液的制备 |
3.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3.2 原土预处理 |
3.3.3 蒙脱土的钠化改型 |
3.3.4 X-射线衍射分析 |
3.3.5 制备蒙脱土悬浮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光谱分析 |
4.1 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制备 |
4.1.1 卟啉与载体的结合方式 |
4.1.2 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4.1.3 卟啉-蒙脱土复合物溶液的配制 |
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2.1 TA4C及TA4C-蒙脱土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分析 |
4.2.2 原卟啉Ⅸ及原卟啉Ⅸ-蒙脱土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分析 |
4.2.3 原卟啉Ⅸ锌及原卟啉Ⅸ锌-蒙脱土复合物的紫外-可见分析 |
4.3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
4.3.1 TA4C及TA4C-蒙脱土复合物的荧光分析 |
4.3.2 原卟啉Ⅸ及原卟啉Ⅸ-蒙脱土复合物的荧光分析 |
4.3.3 原卟啉Ⅸ锌及原卟啉Ⅸ锌-蒙脱土复合物的荧光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与O_2/CO的结合性能研究 |
5.1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配位化学研究 |
5.2 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与O_2结合 |
5.2.1 O_2的制备 |
5.2.2 TA4C及TA4C-蒙脱土复合物与O_2结合 |
5.2.3 原卟啉Ⅸ及原卟啉Ⅸ-蒙脱土复合物与O_2结合 |
5.2.4 原卟啉Ⅸ锌及原卟啉Ⅸ锌-蒙脱土复合物与O_2结合 |
5.3 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与CO结合 |
5.3.1 CO的制备 |
5.3.2 TA4C及TA4C-蒙脱土复合物与CO结合 |
5.3.3 原卟啉Ⅸ及原卟啉Ⅸ-蒙脱土复合物与CO结合 |
5.3.4 原卟啉Ⅸ锌及原卟啉Ⅸ锌-蒙脱土复合物与CO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6)金属次卟啉β-位结构修饰及其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环状四吡咯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
1.2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
1.2.1 在医学上的应用 |
1.2.2 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3 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4 在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
1.2.5 在光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6 在地质方面的应用 |
1.2.7 在仿生绿色催化方面的应用 |
1.3 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1.3.1 卟啉化合物的全合成 |
1.3.2 卟啉化合物的半合成 |
1.4 金属卟啉仿生催化氧化烷烃的研究进展 |
1.4.1 金属卟啉催化剂的发展概况 |
1.4.2 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与环己醇的工艺进展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金属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 |
2.1 一般实验条件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色谱分离条件及仪器 |
2.1.3 本章中所用到的主要试剂 |
2.2 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
2.2.1 反应式 |
2.2.2 实验步骤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次卟啉二甲酯样品的结构表征 |
2.3 金属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 |
2.3.1 反应式 |
2.3.2 合成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金属次卟啉二甲酯样品的结构表征 |
3 金属次卟啉丙酸酯基修饰合成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金属次卟啉丙酸酯基修饰合成 |
3.2.1 金属次卟啉二丙酯的合成 |
3.2.2 金属次卟啉二己酯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路线一中次卟啉二己酯的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
3.3.2 路线二中次卟啉二己酯钴的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
3.3.3 路线比较 |
3.4 丙酸酯基改性的金属次卟啉结构表征 |
3.4.1 金属次卟啉二丙酯样品的结构表征 |
3.4.2 金属次卟啉二己酯样品的结构表征 |
4 金属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的合成 |
4.1 仪器与原料 |
4.2 反应式 |
4.3 实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中心络属离子对次卟啉二甲酯硝化反应的影响 |
4.4.2 温度的影响 |
4.4.3 产物分配 |
4.5 金属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4.5.1 铁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4.5.2 钴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4.5.3 锰3-/8-硝基次卟啉二甲酯的结构表征 |
5 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环己烷的研究 |
5.1 环己烷氧化法 |
5.2 本实验采用的氧化方法 |
5.3 实验部分 |
5.3.1 反应装置的设计与建立 |
5.3.2 主要实验仪器 |
5.3.3 空气氧化环己烷 |
5.3.4 氧化产物分析 |
5.3.5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指标 |
5.3.6 结果与讨论 |
5.3.7 氧化实验总结 |
5.4 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反应机理的研究 |
5.4.1 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碳氢化合物生成醇酮机理 |
5.4.2 金属次卟啉衍生物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烷生成醇酮的可能机理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卟啉化合物 |
1.1.1 卟啉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1.1.2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1.1.2.1 卟啉化合物单体的合成 |
1.1.2.2 高分子型卟啉的合成 |
1.1.3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
1.1.3.1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1.1.3.2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1.3.3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
1.1.3.4 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
1.2 液晶化合物 |
1.2.1 液晶的基本概念 |
1.2.2 液晶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
1.2.3 液晶的分类 |
1.2.4 嵌段液晶共聚物 |
1.2.5 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
1.2.5.1 卟啉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
1.2.5.2 聚合物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
1.2.6 液晶化合物的应用 |
1.2.6.1 液晶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 |
1.2.6.2 液晶在物理学方面的应用 |
1.2.6.3 液晶在材料学方面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1.1 试剂 |
2.1.1.2 仪器 |
2.1.2 检测手段 |
2.1.3 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1.3.1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
2.1.3.2 硝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1.3.3 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氨基苯基卟啉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IR) |
2.2.2 氨基苯基卟啉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第三章 卟啉二联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1.1 试剂 |
3.1.1.2 仪器 |
3.1.2 检测手段 |
3.1.3 卟啉二联体的合成 |
3.1.4 金属卟啉二联体的合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外光谱(IR) |
3.2.1.1 卟啉二联体的红外谱图 |
3.2.1.2 金属卟啉二联体的红外谱图 |
3.2.2 紫外光谱(UV-vis) |
3.2.2.1 卟啉二联体的紫外谱图 |
3.2.2.2 金属卟啉二联体的紫外谱图 |
3.2.3 热重分析(TGA) |
第四章 卟啉型聚酰胺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1.1 试剂 |
4.1.1.2 仪器 |
4.1.2 检测手段 |
4.1.3 卟啉型聚酰胺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4.1.3.1 卟啉型聚酰胺的合成 |
4.1.3.2 卟啉型聚酰胺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4.1.4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4.1.4.1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4.1.4.2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光谱(IR) |
4.2.1.1 卟啉型聚酰胺的红外谱图 |
4.2.1.2 卟啉型聚酰胺的金属配合物的红外谱图 |
4.2.1.3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红外谱图 |
4.2.1.4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的红外谱图 |
4.2.2 uv-vis 光谱 |
4.2.2.1 卟啉型聚酰胺的紫外谱图 |
4.2.2.2 卟啉型聚酰胺的金属配合物的紫外谱图 |
4.2.2.3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紫外谱图 |
4.2.2.4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的紫外谱图 |
4.2.3 溶解性 |
4.2.4 热重分析(TGA) |
4.2.4.1 卟啉型聚酰胺及其金属配合物的 TG 曲线 |
4.2.4.2 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 TG 曲线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白蛋白基金属卟啉配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蛋白结合金属卟啉配合物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天然蛋白质/金属卟啉配合物 |
3. 白蛋白与金属卟啉的结合 |
第二节 卟啉类光敏剂的发展及光解水产氢机理的研究 |
1. 前言 |
2. 卟啉类光敏剂的发展 |
3. 光解水产氢机理及过程 |
4. 课题设计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中位-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光诱导水解产氢性能 |
第一节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中位-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讨论 |
第二节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中位-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光诱导水解产氢性能 |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中位-四(2-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光诱导水解产氢性能 |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中位-四(3-甲氧基-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光诱导水解产氢性能 |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乳液聚合 |
2.1.1 常规乳液聚合 |
2.1.2 细乳液聚合 |
2.1.3 微乳液聚合 |
2.2 活性聚合 |
2.3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
2.3.1 自由基聚合 |
2.3.2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
2.3.3 RAFT聚合过程 |
2.3.4 乳液体系中的RAFT聚合 |
2.3.5 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聚合 |
2.4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进展 |
2.4.1 含氟聚合物的发展历程 |
2.4.2 含氟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2.4.3 含氟聚合物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能 |
2.4.4 含氟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乳液的合成 |
2.4.5 氟代丙烯酸酯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
2.4.6 氟代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结构与性能表征 |
2.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氟代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细乳液聚合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细乳液聚合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细乳液的稳定性 |
3.3.2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共聚物的H—NMR谱分析 |
3.3.4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
3.3.5 在不同乳化体系中乳胶粒子大小及其分布随聚合程度的变化 |
3.3.6 乳液稳定性的考察 |
3.3.7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细乳液的防水防油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氟代丙烯酸酯细乳液共聚合动力学与乳胶粒子形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细乳液聚合 |
4.2.3 普通乳液聚合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动力学 |
4.3.2 共聚物乳液的结构组成 |
4.3.3 聚合过程中的粒径变化与乳胶粒子形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采用XPS与接触角法研究氟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共聚物的制备 |
5.2.2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接触角与表面性能研究 |
5.3.2 共聚物膜表面的变角XP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核壳型自交联含氟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核壳共聚物复合乳液的制备 |
6.2.3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室温自交联核壳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
6.3.2 共聚物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6.3.3 共聚物乳液的TEM分析 |
6.3.4 自交联核壳共聚物的耐溶剂性 |
6.3.5 核壳共聚物的表面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CPDB调控甲基丙烯酸丁酯的RAFT细乳液聚合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RAFT试剂(CPDB)的合成与纯化 |
7.2.3 BMA的RAFT细乳液聚合 |
7.2.4 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PDB调控下的BMA细乳液稳定性 |
7.3.2 CPDB调控下的BMA细乳液聚合动力学特征 |
7.3.3 以大分子PBMA—CTA为调控剂的细乳液扩链聚合反应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DFMA/BMA嵌段共聚物的(RAFT)细乳液聚合与表征 |
8.1 前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材料与试剂 |
8.2.2 BMA/DFMA的RAFT细乳液无规共聚合 |
8.2.3 嵌段共聚物的RAFT细乳液聚合 |
8.2.4 测试与表征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PBMA-co-PDFMA无规共聚物的RAFT细乳液聚合研究 |
8.3.2 p(BMA-b-DFMA)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8.3.3 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 |
8.3.4 嵌段共聚物的DSC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一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二 |
致谢 |
(10)含氮、氧、硫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1-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1-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现状 |
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比较 |
1-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2 配位聚合物合成方法的比较 |
1-3 配位聚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影响因素 |
1-3-1 配位聚合物的空间构型 |
1-3-2 合成配位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
1-4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产品测试所用仪器及方法 |
2-2-1 配位聚合物结构的确定与性能表征 |
2-2-2 产品DPC的定量分析 |
第三章 以含氧、氮、硫有机物为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位聚合物结构的测定与空间结构描述 |
3-3-2 配位聚合物的红外和差热-热重表征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含对苯二甲酸或2,5-二溴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 前言 |
4-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4-2-1 以对苯二甲酸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Co_4(O)(C_8O_4O_4)_2·H_2O]·2H_2O}_n的合成 |
4-2-2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4-3 配位聚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
4-3-1 配位聚合物的红外表征结果 |
4-3-2 配位聚合物的差热-热重结果分析 |
4-3-3 配位聚合物比表面积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把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活性筛选 |
5-2-2 钯配位聚合物活性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钯配位聚合物 Pd(C_20_4)·0.5C_4H_8N_2表征结果分析 |
5-3-2 钯配位聚合物 Pd(C_20_4)·0.5C_4H_8N_2活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钴卟啉络合物的氧结合性能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活化卟啉光敏剂及其硫醇刺激响应性[J]. 陈剑波,刘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生物质及模板法调控制备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D]. 李文生. 重庆大学, 2017(12)
- [3]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乔校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4]金属卟啉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天然色素与胶体粒子的相互作用[D]. 张亚萍.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3)
- [5]卟啉及卟啉—蒙脱土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与O2、CO的结合性能[D]. 苏雨.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6]金属次卟啉β-位结构修饰及其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研究[D]. 汤莹.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7]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王海澍. 大连工业大学, 2009(04)
- [8]白蛋白基金属卟啉配合物光敏剂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D]. 李岩.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9]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D]. 张庆华. 浙江大学, 2007(02)
- [10]含氮、氧、硫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高玲.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