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革命:类型与本质——对库恩科学观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肖荣[1](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指出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贺伟,曹忍忍[2](2019)在《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2年库恩以《科学革命的结构》力证科学进步是一场颠覆和重构的革命史。方法论上,库恩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但也继承了逻辑经验主义诸原则,进而建构了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上,库恩运用后实证主义整体性地诠释了科学革命的思想。通过辨析后实证主义的相关术语和援引自1965年伦敦科学哲学国际讨论会以来的"科学之争",研究表明波普尔学派和历史主义的文本批判使库恩范式受锢于"文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式的解读则让后实证主义重新回归历史实践,并揭示出库恩"科学革命"的价值实际上在于从哲学上为人们思考知识发展和科学进步构建了一个"革命"的框架。
江居庆[3](2019)在《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文中研究表明库恩的科学观中有着丰富的解释学意涵,因此可以挖掘库恩科学哲学中的解释学思想。一方面,库恩在科学史的研究中不自觉的运用了解释学的方法,这一方法被库恩贯彻在他的研究中,库恩称科学史是一项解释性事业。另一方面,“范式”概念具有丰富的解释学意涵,这体现为范式作为“先入之见”,它成为理解自然科学的前提,而且库恩的范式转换表明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着视界融合。不可通约性概念对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视界融合这一观点造成了一困境,库恩通过区分翻译和解释最终走出了这一困境。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当代科学哲学向解释学发展中,一方面体现在对解释学文本范围的扩展中。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了库恩对解释学方法的不自觉应用。这种不自觉应用的解释学方法来源于1947年库恩阅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着作的一次顿悟经历。同时,这种方法得到了库恩在科学史研究工作中的贯彻,以至于在库恩眼中,科学史是一项解释性事业。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范式”概念中丰富的解释学意涵。本部分由三小节构成。第一节研究了范式概念的基本含义,并指出其在理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第二节研究了范式转换下的科学发展,并指出范式转换即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视界融合。第三节研究了范式转换中的实践因素,并指出这种实践的解释学意涵。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不可通约性”概念与翻译和解释,由两小节构成。第一节旨在表明不可通约性作为不可翻译给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视界融合这一观点带来的困境,但这一困境是暂时性的。第二节指出,不可通约性作为不可翻译并不意味着不可比较,更不是在说理论的不可沟通,库恩对解释进行研究从而走出了这一困境。论文的第四部分研究了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带来的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影响了当代科学哲学向解释学发展这一进路。第二,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表明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科学文本亦需要解释,这一点拓展了欧陆解释学的文本范围。
胡洁[4](2019)在《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是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二十世纪很伟大且具有争议的科学哲学家。二者扎根于科学史,从科学自身的发展来阐述他们的哲学主张,回答了科学哲学经典问题。学界基本上将二者作为同一派别进行相似性的分析,并未对其思想内涵进行过对比式研究。本文从可以搜集到的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文献入手,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的科学哲学思想,厘清二者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科学哲学中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从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发展模式问题以及不可通约性问题三个方面对二者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库恩认为科学就是解释疑难的活动,而费耶阿本德却认为科学划界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行的,否认存在任何的划界标准。二人的划界思想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相对性等共同点,但是费耶阿本德对库恩的“范式”和唯历史论存在异议,费耶阿本德也更加非理性。在科学发展模式问题上,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其经典的科学发展模式,而费耶阿本德却否认科学发展存在合理模式,并提出理论增生。二者都提出了科学工具论、科学动态性和方法多样性等观点,但是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更加多元化,讨论范围也更大。在不可通约性问题上,二者的思想来源中都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且含有非理性的因素,在不可通约性的内容和范围上也有些不同之处。可以看出,二人在思想研究进路及最后走向方面存在差异,费耶阿本德相较于库恩更加非理性。二人的科学哲学思想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娟[5](2018)在《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文中研究指明多少年来,科学一直以清晰的“常规”面貌为世人所知。然而,“科学”始终在演化,在经历了胜利和乐观主义的时代之后,科学进入了“后常规时代”。在此,科学活动(尤其是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实践)及其后果呈现若干新的特征,如事实的不确定性、价值的争议性、利益的攸关性和决策的紧迫性。要言之,“后常规”标志着那种可以无视争端的“解谜”过程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议题上的各种争论。重要的是,这些争论已经超出了“认知争论”(关于知识的争论)的范畴,而呈现出“社会争议”(关于非科学问题的争论)复杂的问题情境:谁为科学专家的“解谜”作业支付费用?谁对此感兴趣?相关风险又是被谁所知晓并接受?显然,这些问题已经跨越了传统科学既有的“自治”边界,而涉及到科学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化解“棘手”的政策争端,正是后常规时代科学实践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实践业已表明,库恩“常规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过程与同行评议的机制无力应对;那种企图利用专家“统治”终结争议的做法也只会强化社会风险。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机制。作为一种应对风险和政策争端的策略,“后常规科学”提出了“扩大的同行共同体”和“扩大的事实”的方法论进路。由此,我们可以设想科学的民主化问题。在我们看来,“后常规科学”的概念还意味着一种认识论上的转变:科学并非少数知识精英和技术专家在共同体“内部”的自说自话;知识的有效性、科学决策的合法性理应考虑诸多“外部”的甚至是异质性的要素,且以他人的认可和接受为前提。这就促使我们进入 科学与治理”的论题。通过对“气候科学”、“生物样本库”这类“后常规”典型科学议题的考察,我们发现,在相关治理进程中,治理主体从“内部”扩大至“外部”,而包括诸多利益攸关者;治理的手段和要素也从专家知识权威转向了对“地方性知识”的考量和接纳,且更多地考虑了道德、利益和价值等因素。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内在的实践逻辑和一致性。科学的社会治理将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社会争议的一种可能机制。最后,我们以专家的信任危机、科学规范的重塑等论题为线索,对“知识与权力”、“专家与公众”和“自由与责任”等问题予以重新审视,进而重构了我们对于科学及其实践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一言以蔽之,在“后常规时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紧密,科学业已成为一项政府、产业乃至市民都参与其中的公共事业。本文基于科学的演化,竭力丰富、充实和增进“后常规科学”概念的内涵和价值,并藉以相关问题的讨论为科学的社会治理进路做出阐释和辩护。不过,我们也意识到,这种“后常规”的科学观并非意味着是一种“好科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科学正在发生的变化。
周建东[6](2017)在《体育知识范式论》文中认为当下,传统的体育知识研究已经远远滞后于当下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面临必然的范式变革,对体育知识范式的深刻梳理和重新认识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现实的任务。这不仅关乎到体育知识范式何去何从,还关乎到体育学科体系在教育综合深化改革中的发展方向。故此,我们应当对体育知识的范式做出选择,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但是,体育知识范式有其自身的前提,即必须要对体育自身知识性的深刻反思。本文认为,从体育知识的角度来看,社会认知对体育知识存在两种严重的误读:一是认为“体育无知识”,即把体育看作躯体的技能性活动,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知识”;二是认为“体育的知识是简单低级的”,即把体育学视为下里巴人,无法上升到真正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如果用知识论体育哲学的语言进行解释,两种观点分别指向“对体育知识可能性的否定”和“对体育知识学术性的消解”,前者否定体育知识的存在,后者阻碍体育知识的升华。对于体育知识范式研究来说,论证体育知识的存在是范式研究的首要任务。“体育知识何以可能”是知识论体育哲学存在的元问题,也是知识论体育哲学讨论的发端——“体育运动是否形成知识”已经成为体育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体育史学家的追溯和体育哲学家的推演,“体育”与“知识”之间不再是相互孤立的关系,尤其是近代认识论的身体转向,才使得体育知识真正得以可能。身体不再是血肉之躯或心灵的附属,而“是社会之构成过程中的多维中介”,“身体”也就成了 “体育”与“知识”建立联系的血脉纽带,共同形成知识论体育哲学得以真正存在的三股中坚力量。故此,“体育运动是否形成知识”就被解读成“体育运动如何通过身体来形成知识”——体育形成知识的过程就是进行身体认知(体认)的过程,反之,进行身体认知(体认)的过程也同样就是体育知识得以可能的过程。也就是说,体育知识可能性的确立为体育知识范式提供了明确的研究对象!那么,如何认识体育知识?体育知识又呈现出哪些范式样态?对于这些问题则需要交付库恩范式理论进行解决。但是,源自于科学哲学的“范式”概念对体育学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有必要在用范式理论来认识体育知识之前,对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研究之间的契合性进行分析。笔者将其称之为“体育知识+范式”的研究过程,主要分成连续的三个环节:首先对范式的基本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主要关注点在于范式概念适用范畴(不仅在体育领域,其它学科中的“知识范式”研究已有先例),范式内涵的演变(范式已走下科学专业术语的神坛,成为“某事物的观点或准则”或“思维的框架或方向”),以及学界对范式理论的论争(尤其是对“不可通约性”产生的的不同解读)。其次要将范式理论逐渐“引入”知识论体育哲学研究,这一 “引入”的过程不仅要对其应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进行说明,还要有针对性地对范式理论进行体育哲学领域研究的适用性“重塑”,提出固化“形而上学范式”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并抛弃“不可通约性”的硬性束缚的两种主张。最后是进行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的对接与定位,这一过程不仅要对体育知识范式的基础(体育知识共同体)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体育知识范式转变的原因(知识观的改变),才能真正完成对体育知识范式的真正定位(回答“体育知识范式是一种什么样的范式”问题)。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之后,即刻呈现出了体育知识范式的多元样态,也正面回答了 “有什么样的体育知识”这一问题。对此,卡尔·纳瓦尔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 “程序性知识范式”和“陈述性知识范式”(又分为从业者知识和理论知识)两种类型,而罗兰德和麦克纳姆则基于社会科学范式分类标准将体育知识范式分成“机械范式”、“解释范式”和“批判范式”三种类型。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种体育知识范式的样态分析都有其较为明显疏漏之处。本文认为,美国体育哲学家埃斯提通过认识论哲学的视野,介绍了体育知识的“理性主义范式”、“经验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和“主观主义范式”四种典型的范式类型,也成为了深入研究体育知识范式类型的参照模板和思维母体。在下文中,分别对四种知识范式的认识论起源及其知识观进行了逐一解析,分析了不同的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并概括出不同认识论哲学视野下体育知识范式的主要特征。这一过程是对体育知识进行横向的延展,体现了体育知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完成了多元体育知识范式的认识论呈现,本研究将重心转向了体育知识的价值论分析,表现出对当前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的高度关切。文章认为:体育知识范式与体育学科之间并非对等的关系,一种体育知识范式不仅只是在一门体育学科中出现,反之,一门学科可能同时需要多种体育知识的范式类型进行建构。所以,我们在认识范式之后,要想真正了解体育学科结构设置背后的应然规律,就有必要对体育学界的种种模型假设进行搁置。本研究结合“学科学”和“制度哲学”相关理念,主张在进行体育学科的改造之前要扪心自诘地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设置学科”(设置学科的出发点是什么)、“知识如何才能形成学科”(学科得以成立的知识性条件是什么)和“划分学科的标准是什么”三个核心问题。然而批评者从中国现行的三种“官方”的体育学科结构中尖锐地指出,仍旧存在着“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体育自身知识的独立性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依附性”以及“体育自身的内在知识与外在组织”三个方面暂时无法缓解的矛盾存在。对此,本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学科研究应当秉承“多元共生”的基本学术态度,不可妄自建立以某种知识为主的体系结构,保证体育知识的多样性,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当兼具体育的“学科(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共同促进体育学科研究的综合性发展。
王倩[7](2016)在《库恩科学哲学转向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托马斯·库恩以及他的科学哲学思想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纵观托马斯·库恩的整个研究历程,库恩早期由理论物理学研究转向科学史的研究,后期又转向科学史的研究。正是由于库恩研究领域的转向,使得库恩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发展看作一个系统,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实质就是就在于把心理、历史、社会因素引入科学发展中,也就是从心理、历史、社会等不同的角度透视科学发现和科学发展。库恩的转向,为科学哲学注入了人文的因素,注重了人的社会、文化、历史属性,使得科学研究中自库恩之后开始注重人文倾向的研究,消解了之前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但是,库恩的这种社会学转向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并没有抛弃科学理性,而是试图在科学理性维度与文化社会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因此,本文在不忽视库恩的科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科学哲学的分析探讨,揭示出科学思想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历史、心理等因素的作用。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能够在哲学史进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转向使科学哲学进入了新的视野,将研究的重点从“理论”、“因果性”、“实验”、“假说”等认识论的范畴转变为“体制”、“范式”、“分层”、“强纲领”等具有社会性的范畴;转向催生了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个学派的大部分人将发起这个转向的库恩作为其思想的先驱;这种转向将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知识社会学连接起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哲学转向的重要性目前学术界对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的不乏其人,但大部分都是对库恩科学革命以及他的科学观的核心部分——“范式”进行研究。而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以库恩科学哲学的转向为依据,论述了哲学转向的必然性以及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内容,并且分析了库恩科学哲学转向后期对于后期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库恩科学哲学思想转向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必然性进行了相关论述,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维度以及转向的实质内容,第三章主要从库恩科学哲学转向带给其他学派的影响来论述,第四章主要论述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实质。
崔伟奇[8](2015)在《库恩哲学是后现代的吗?》文中研究说明把库恩哲学视为后现代思潮代言人的观点在学术界颇为流行。本文通过辨析库恩的科学观,与尼克尔斯代表性观点展开争鸣,对此作出了否定性的回答。本文指出,库恩哲学虽然在客观上具有挑战传统科学观的作用,但其主旨并不具有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立场和功能。以此为基础,本文具体探讨了库恩哲学与后现代思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张力",以期深化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深层矛盾的认识。
魏洪钟[9](2013)在《马克思对库恩科学观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通过从历史向度、社会向度、范式和科学革命模式4个方面,考察了库恩科学观和马克思思想的"家族相似性",并据此揭示了库恩对马克思思想的某些继承以及马克思对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影响:库恩和马克思一样都强调科学的历史向度、社会向度;库恩的范式概念和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库恩的范式更替的科学革命模式和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更替的社会革命模式,都强调发展是渐进性和革命性统一。
李蓉[10](2010)在《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恩的思想非常具有辩证法特色。在科学哲学领域,库恩开辟了一条将科学理性维度与文化社会维度结合起来的道路。与传统的科学哲学家不同,库恩将文化社会历史因素注入到科学之中,探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文化社会活动,勾画了一幅科学新形象。在库恩看来,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理性主义的事业,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科学方法论的运用,而是融入了科学家的很多文化社会历史因素的过程。因此,库恩的这种社会学转向既不同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将科学作为“黑箱”,探讨其与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也不同于科学知识社会学(强调科学知识本身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用社会因素来建构知识)。库恩社会学转向的标志表现为:科学从理性认知活动转向了科学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基点和立足点。科学社会实践活动要有信念,那么范式就是这一信念;科学社会实践活动要有主体,那么主体就是科学共同体;常规科学就是科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期;由一种常规科学转向另一种常规科学就是科学革命。科学正是通过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交替而发展,永无止境。但是,库恩的这种社会学转向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并没有抛弃科学理性,而是试图在科学理性维度与文化社会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因此,本文在不忽视库恩的科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科学哲学的分析探讨,揭示出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文化社会历史因素的作用。而展现科学思想发展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从整个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中来理解科学,能真正拉近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距离,有助于拓宽当前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融通。并且将科学的认识方面和社会方面结合起来研究,有利于拓宽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野。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理论背景。第二章从纵向的、历史的角度概述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根据库恩科学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从横向的角度论述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的内容。第四章论述库恩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的影响。第五章是对库恩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的评析。
二、科学革命:类型与本质——对库恩科学观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革命:类型与本质——对库恩科学观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分析法 |
1.3.2.2 历史分析法 |
1.3.2.3 个案分析法 |
1.3.3 创新点 |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
6.2.2 争论的性质 |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的起源 |
二、 《科学革命的结构》:后实证主义的叙述与结构 |
三、 余论:对后实证主义的批判及其自我批判 |
(一) 库恩思想具有内在的批判性。 |
(二) 库恩遭遇国际科学界严厉地批判及其理论回应。 |
(三) 库恩积极主动地自我批评与辩护。 |
四、 重新审视库恩与后实证主义 |
(3)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库恩遭遇解释学的际遇 |
(一)关于1947年的顿悟 |
1.库恩阅读亚里士多德着作的经历 |
2.新解读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贯彻 |
(二)科学史是一种解释性事业 |
二、“范式”概念的解释学意涵 |
(一)“范式”——自然科学的解释学基础 |
1.“范式”概念的含义 |
2.“范式”作为先入之见——理解自然科学的条件 |
(二)“范式转换”与自然科学中的视界融合 |
1.“范式”与视界 |
2.“范式转换”后自然科学领域的视界融合 |
(三)“范式转换”作为视界融合中的解释学实践因素 |
三、不可通约性与翻译和解释 |
(一)自然科学领域中视界融合的困境 |
1.不可通约性概念的含义 |
2.不可通约性作为不可翻译性 |
(二)自然科学领域中视界融合的可能性 |
四、库恩科学观中解释学意涵的重要影响 |
(一)对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影响 |
(二)强调了自然文本的解释学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创新点 |
第2章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思想比较 |
2.1 科学划界思想演变 |
2.1.1 逻辑主义的一元绝对标准 |
2.1.2 历史主义的模糊标准 |
2.1.3 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取消划界 |
2.1.4 新实在论重建科学划界标准 |
2.2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思想辨析 |
2.2.1 库恩的科学划界思想 |
2.2.2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划界思想 |
2.3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思想的异同 |
2.3.1 二者科学划界思想的相同之处 |
2.3.2 二者科学划界思想的不同之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发展模式思想比较 |
3.1 科学发展模式思想演变 |
3.1.1 逻辑主义的静态发展模式 |
3.1.2 历史主义的动态发展模式 |
3.2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发展模式思想辨析 |
3.2.1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 |
3.2.2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 |
3.3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异同 |
3.3.1 二者科学发展模式思想的相同之处 |
3.3.2 二者科学发展模式思想的不同之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不可通约性思想比较 |
4.1 不可通约性思想的源与流 |
4.1.1 不可通约性思想之源 |
4.1.2 库恩不可通约性思想的提出 |
4.1.3 费耶阿本德不可通约性思想的提出 |
4.2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思想辨析 |
4.2.1 库恩的不可通约性思想 |
4.2.2 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思想 |
4.3 库恩与费耶阿本德不可通约性思想异同 |
4.3.1 二者不可通约性思想的相同之处 |
4.3.2 二者不可通约性思想的不同之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科学、争议与治理 |
1.1 科学的社会争议及其问题 |
1.2 “后常规科学”的两种理解进路 |
1.2.1 应对争端的方法论工具 |
1.2.2 一种“批判性的科学” |
1.3 “后常规”的科学治理 |
1.3.1 治理要素的扩展 |
1.3.2 建构为公众负责任的治理模式 |
1.4 论文结构 |
2 科学进入“后常规时代” |
2.1 充满争议的科学事业 |
2.1.1 查尔斯王子之问 |
2.1.2 默克尔的“U”形转折 |
2.2 重塑问题:从认知争论到社会争议 |
2.2.1 科学的“不确定性” |
2.2.2 风险认知:实在与建构 |
2.3 社会对科学的回应 |
2.3.1 从“问题”到“议题” |
2.3.2 自反性:专家系统的信任困境 |
3 “常规科学”及其实践活动 |
3.1 常规科学与范式 |
3.2 “常规科学”的认知结构 |
3.2.1 解谜与范例 |
3.2.2 认知基础:观察抑或理论? |
3.3 “常规科学”的社会结构 |
3.3.1 共同体与规训 |
3.3.2 “小生境”中的隐性规范 |
3.4 “常规科学”的内在紧张 |
3.4.1 实用的专业自治 |
3.4.2 专家与公众间的鸿沟 |
3.5 通往“后常规科学”之路 |
3.5.1 自然主义的态度 |
3.5.2 实践的优位 |
4 再论“后常规科学”的兴起 |
4.1 “科学-政策界面”上的棘手情境 |
4.1.1 “软”事实与“硬”决策 |
4.1.2 管制科学 |
4.1.3 科学顾问的政治角色 |
4.1.4 质量问题 |
4.2 方法论:应对争端的一种新策略 |
4.2.1 第三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
4.2.2 扩大的同行共同体 |
4.3 认识论:一种科学观的转变 |
4.3.1 多元认知参与的决策 |
4.3.2 作为“后常规”的科学 |
5 后常规时代的科学与社会治理 |
5.1 气候科学的后常规实践 |
5.1.1 纽约热岛效应政策:同行评议的扩大 |
5.1.2 地区气候服务:地方性知识之实践 |
5.2 生物样本库的伦理治理 |
5.2.1 知情同意:由冰岛HSD谈起 |
5.2.2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EGP的沉浮 |
5.2.3 UK Biobank的“伦理+”进路 |
5.3 走向科学的社会治理 |
5.3.1 统治与治理 |
5.3.2 社会争议的解决:对话与协商 |
5.3.3 反思性治理 |
6 反思科学:作为一项公共的事业 |
6.1 科学进入“广场” |
6.1.1 “生活世界”中的科学 |
6.1.2 当专家遭遇“信任危机” |
6.2 科学规范的重塑 |
6.2.1 科研“失范”及其复杂性 |
6.2.2 多元规范论 |
6.2.3 责任式创新 |
7 结语与余论 |
7.1 “坏科学”抑或“好科学”? |
7.2 家园政治:一种新的科学政治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体育知识范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之缘起 |
(一) 体育的反思 |
(二) 知识的追问 |
(三) 范式的约定 |
二、研究之意义 |
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安排 |
(一) 基本思路 |
(二) 内容安排 |
四、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体育与知识——基于知识论体育哲学的文献考察 |
一、核心概念辨析 |
(一) 认识论与知识论 |
(二) 体育与体育学 |
(三) 体育理论与体育知识 |
二、关于体育知识问题的文献考察 |
(一) 体育哲学:“本体论”的导向与“知识论”的遮蔽 |
(二) 返璞归真:“体育知识”何以可能? |
(三) 疑窦丛生:“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之辩 |
(四)“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辨析 第二章 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 |
一、范式的基本理论 |
(一) 范式概念的提出 |
(二) 范式内涵的演变 |
(三) 范式理论的论争 |
二、范式理论在体育哲学领域中的引入 |
(一) 范式理论应用于体育哲学领域的合理性 |
(二) 范式理论应用于体育哲学领域的可行性 |
(三) 范式理论在体育哲学领域的适应性“重塑” |
三、范式理论与体育知识的对接与定位 |
(一) 体育知识范式的基础 |
(二) 体育知识范式的转变 |
(三) 体育知识范式的定位 第三章 体育知识范式的样态 |
一、体育知识范式样态概述 |
(一) 卡尔·纳瓦尔 |
(二) 西格蒙德·罗兰德和迈克·麦克纳姆 |
(三) 史蒂夫·埃斯提 |
二、体育知识的理性主义范式 |
(一) 理性主义的起源及其知识观 |
(二) 理性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
(三) 理性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
三、体育知识的经验主义范式 |
(一) 经验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
(二) 经验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
(三) 经验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
四、体育知识的科学主义范式 |
(一) 科学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
(二) 科学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
(三) 科学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
五、体育知识的主观主义范式 |
(一) 主观主义的起源及知识观 |
(二) 主观主义知识观在体育中的应用表现 |
(三) 主观主义范式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从知识范式到学科结构——对中国体育学科的哲学审思 |
一、从“知识”走向“学科”:关于学科设置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
(一) 学科的出场:设置“学科”的出发点是什么? |
(二) 学科的基础:学科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
(三) 学科的分类:学科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
二、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混编现状 |
(一)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体育” |
(二)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体育科学” |
(三) 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分类代码中的“体育学” |
三、对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哲学审视 |
(一) 批判:中国体育学科结构的失衡 |
(二) 开新:中国体育学科研究的设想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部分 |
(一) 中文着作类 |
(二) 中文译着类 |
(三) 中文论文类 |
二、英文部分 |
(一) 英文着作类 |
(二) 英文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
(7)库恩科学哲学转向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库恩科学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更加强化 |
二、科学实践研究从静态转向动态 |
第二节 库恩科学哲学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一、将科学发现视为心理过程的逻辑经验主义 |
二、波普尔证伪主义——检验和证伪才能区别科学 |
第三节 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学理溯源 |
一、科学史视角是库恩科学理论的开端 |
二、社会学因素是外在纽带 |
三、心理学刺激下的格式塔转化 |
第二章 库恩科学哲学思想转向的内容 |
第一节 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梳理 |
一、范式的雏形——“概念图式” |
二、发展与成熟的模式——科学革命 |
三、对自我科学哲学思想的再完善 |
第二节 从理性认知转向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
一、科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定向 |
二、科学共同体的主体地位 |
三、常规科学之于科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
四、科学实践活动的走向——科学革命 |
五、“张力”促进科学发展 |
第三节 人文精神融入科学,促使科学走向人性化 |
一、人的主观因素介入科学 |
二、对科学的评判和度量建立在历史变化基础之上 |
三、科学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业 |
第三章 库恩科学哲学转向对后期相关学科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对科学哲学的影响,科学是客观与主观因素的混合 |
一、淡化理性因素的作用 |
二、呼唤人文主义精神 |
三、强调科学的实践特征 |
第二节 对科学社会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职业和社会建制 |
一、注重社会机制对科学活动的影响 |
二、解构后经验主义,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形成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实践科学的影响,科学实践与特定语境相对应 |
一、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 |
二、科学史特定时空中的历史性凝结 |
三、科学理解与交流的动态特征 |
第四章 库恩科学哲学转向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扩宽了科学史研究的新视野 |
第二节 推动了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
第三节 打破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旧隔阂 |
第四节 增强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9)马克思对库恩科学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的历史向度 |
二、科学的社会向度 |
三、范式与生产方式 |
四、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 |
(10)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理论背景 |
一、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科学史传统 |
(二) 科学哲学传统 |
(三) 科学社会学传统 |
(四) 心理学传统 |
(五) 辩证法传统 |
二、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科技与社会的互动 |
(二) 科学实践的新趋势 |
三、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第二章 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早期的库恩 |
(一) 亚里士多德经历 |
(二) 《哥白尼革命》 |
二、中期的库恩 |
(一) 《科学革命的结构》 |
(二) 《必要的张力》 |
(三) 《黑体理论和量子不连续性》 |
三、后期的库恩 |
(一) 科学革命是什么? |
(二) 可通约性、可比较性和可交流性 |
(三) 结构之后的路 |
(四) 历史科学哲学的烦恼 |
(五)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
第三章 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 |
一、从纯粹理性认知活动到科学社会实践活动 |
二、范式及其文化社会维度 |
(一) 范式的内涵 |
(二) 范式的文化社会维度 |
三、科学共同体及其文化社会维度 |
(一) 科学共同体的内涵 |
(二) 科学共同体的文化社会维度 |
四、常规科学及其文化社会维度 |
(一) 常规科学的内涵 |
(二) 常规科学的文化社会维度 |
五、科学革命及其文化社会维度 |
(一) 科学革命的内涵 |
(二) 科学革命的文化社会维度 |
六、科学知识的增长及其文化社会维度 |
(一) 科学知识增长的内涵 |
(二) 科学知识增长的文化社会维度 |
第四章 库恩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的影响 |
一、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
(一) 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 |
(二) 罗蒂:用人文文化取代科学文化 |
(三) 劳斯:局部知识 |
二、对科学社会学的影响 |
(一) 默顿学派:“科学家的社会学” |
(二) “强纲领”:科学知识的激进社会学说明 |
第五章 库恩科学哲学社会学转向的评析 |
一、库恩社会学转向的特定内涵 |
二、在科学理性维度与文化社会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三、科学方法论准则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科学革命:类型与本质——对库恩科学观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后实证主义的结构性与批判性——兼评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J]. 贺伟,曹忍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库恩科学观中的解释学意涵[D]. 江居庆.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D]. 胡洁. 天津大学, 2019(06)
- [5]后常规科学及其社会治理[D]. 胡娟. 浙江大学, 2018(07)
- [6]体育知识范式论[D]. 周建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库恩科学哲学转向意义研究[D]. 王倩. 新疆大学, 2016(05)
- [8]库恩哲学是后现代的吗?[J]. 崔伟奇. 哲学研究, 2015(08)
- [9]马克思对库恩科学观的影响[J]. 魏洪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3(01)
- [10]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 李蓉. 武汉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