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要走跨跃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14)在《促进伊犁州直属县(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2010年5月,党中央史无前例的专门就新疆当前的发展形势召开了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系统总结了新疆在发展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新疆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方向和要求。新疆十二五时期各项发展计划已全面启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新疆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新疆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有诸多学者对新疆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但由于伊犁州直属县市(简称伊犁州直)的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特殊,而且影响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因此专门研究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果也不多见。如何根据新疆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要求,针对伊犁州直的特殊区情,研究和探讨通过财政政策推动和促进伊犁州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实现伊犁州直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个既有重大理论意义,又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现实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未来财政改革的核心是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组织度。为此伊犁州直在促进跨越式发展中必须深入学习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财政改革方向,把握财政发展规律,创新财政管理理念,创造性的实践好财政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一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完善财政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为伊犁州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和支撑。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并概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经济跨越式发展与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主要对经济跨越式发展、财政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为本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伊犁州直经济发展现状,首先对伊犁州直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接着进一步阐述了伊犁州直经济发展与新疆其他地州经济发展的差距,最后深入阐述了伊犁州直经济落后的一般成因分析。第四章是国外运用财政政策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跨域式发展对伊犁州直的启示。本章首先对国外促进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分析论述,然后进一步阐述了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伊犁州直的启示。第五章伊犁州直财政状况分析。本章在比较伊犁州直的财政收入规模和税收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历史,对伊犁州直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第六章是促进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明确了促进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路,然后分别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措施,最后针对伊犁州直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姜波[2](2011)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做强一批西部民办高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初,《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西部民办高校战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西部民办高校战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西部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良机,将推动西部民办高校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对此,我们要正确面对西部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西部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的政策扶持,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按照民办高校发展客观规律办事,深化教育改革,凝聚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强一批西部民办高校,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振兴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晏淼[3](2010)在《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文中指出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小康”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种探索。理论上,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民族可以实现历史跳跃式发展理论的认识;实践上,则有利于我们选择实事求是的民族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重视实证研究,并注意理论探索,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困境、发展劳务经济的构想及其政策引导、设计与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分析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环境、面临的客观形势、及其优势与劣势等问题,提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选择。结合学术界关于劳务经济的认识,本文对劳务经济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认为劳务经济是指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力服务或经过个体工商户工商登记注册进行创业,直接获取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笔者对云南劳务经济的现状进行了评估,进而分析了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将劳务经济培育成主导产业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提升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比例、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内容。要保证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健康有序并快速发展,必须制订和遵循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且,要发展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还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笔者对民族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政府政策在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地理区位及就业服务体系较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政策的切合实际性有待提高、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应在构建好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原则、创新调整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法制原则等基础上,按照统一步骤有序推进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地细致梳理及评估,笔者指出,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及社会保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亟需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予以积极引导。政府在制订发展劳务经济的公共政策时,需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或省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的启示,笔者对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论、具体政策设计的重点、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发展劳务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是新的战略选择,并有较大的潜力和机遇;应该合理确定发展内容,确立发展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还应针对现有政策的不足,提出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保障,探索发展劳务经济中政策的支持作用。
曹玉书[4](2010)在《在新起点上努力实现新跨越》文中研究说明内容提示:西部大开发是长期的历史进程,未来10年处于黄金发展期。目前,进入西部地区的企业很多,态势很好。从全球来看,世界500强都纷纷进入;从中国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特别踊跃。未来的一个时期,企业谋划发展的时候把视野放在西部地区,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西
高汝东,白照兰,安晓平[5](2009)在《试论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加快了经济文化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塔里木各民族融入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步伐,同时也使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提到日程并面临许多困境。为此,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文化自觉"理念和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四个认同"思想为指导,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宗教与世俗等各种关系。
唐善茂[6](2007)在《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对于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本文首次通过对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的系统回顾和总结,依据广西区情、矿情和国内外矿业环境分析,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为研究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点研究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构建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体系和生态创新体系,建立了矿业生态创新体系的模型,提出了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和生态创新战略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确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地位,从生态学视角探索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的高效、持续、协调发展。
邢振东[7](2006)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传统工业化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为此,我国提出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工业企业是工业化的基本主体之一、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来实现,所以工业企业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显得极为重要。 传统工业化时期,我国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严重等为特征。这种发展道路不但没有提高西部的工业化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其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那么如何实现西部工业企业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提高效率,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呢?围绕这个问题,论文分七章展开论述。 第1章导论主要提出论文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国际范围内工业化在取得显着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生态问题、贫困问题、就业问题迫使全人类反思,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而我国西部地区既面临加速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又需要重建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所破坏的生态环境;既需要提高工业企业的升级换代,又需要坚持以人文本,通过广泛就业,实现共同富裕。工业企业是工业化的基本主体,所以研究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为什么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昵?第2章通过对新型工业化趋势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在以下几个
高井会[8](2006)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第一要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观以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为借鉴,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发展的实践中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坚持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思想理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发展机遇等有关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科学判断,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观理论体系,并体现出了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等理论特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地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日趋成熟,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之比较的探讨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拓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更好更坚决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着重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有关发展观的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和观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和梳理,对党的发展观不断深化和日趋成熟的历史进程进行初步总结,力图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启示。
亢振峰[9](2004)在《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没有西部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现阶段,东西部发展极为不平衡,差距甚大,且仍呈扩大趋势。2002年,东部11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600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仅为650美元左右。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亦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本论文从工业化的角度研究西部的经济发展问题。 文章分析指出,现行的西部开发政策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造血”机能问题,而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是不可能由国家包下来解决的。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像西部这样的广大地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建国后虽然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西部地区曾掀起两轮工业化高潮,但由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与不足,西部地区没有真正建立起自我发展的工业化演进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及工业化模式的创新,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变迁及东部沿海地区几种典型的新兴工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二次工业化这一命题。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结合当地情况,创新出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化模式。这些由各地自下而上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工业化模式,都无一例外是在国有经济主体之外形成并以民间和基层政府推动为特点的,本文把这种在国有经济主体之外形成,由当地民间和基层政府推动,根植于区域经济内部,当地民众广泛参与,市场主体具有真正微观经济活力和自生能力,相对于建国后推行的国家工业化模式的新兴工业化过程称为二次工业化。 本文主要运用新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西部的二次工业化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没有循着国内对区域工业化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即产业论和区域论展开,而是借助新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工具,对二次工业化的理论建构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并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区域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发展战略、约束条件、发展重点及制度与行政环境等方面进行专门分析。此外,论文还将二次工业化置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了二次工业化所具有的经济转型意义。 虽然已有东部二次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可供西部学习借鉴,但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二次工业化相比,西部的二次工业化在目标选择、发展条件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的一面。在发展经济的条件上,西部既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有不可回避的相对劣势。西部二次工业化应坚决摒弃不切实际的全面赶超战略,结合区域实际,推行复合式工业化战略。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是东部地区二次工业化的推动者,这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西部经济发展的落后及与东部地区差距的拉大,本质的原因是靠国有经济发展的迟滞。西部二次工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发展过程,所以非国有经济应该成为西部二次工业化的主体力量。具体来说,西部应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在工业化资本积累方面,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特点,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机遇,借鉴东部经验,避其不足,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 我国西部地区落后的成因相当复杂,但从深层次上看,制度性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西部地区要实施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二次工业化,同时应对入世的挑战、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首当其冲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消除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重新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需要制度体系。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就是要实现劳动者观念的转变,实现对西部旧有习俗的扬弃和相关非正式制约的制度变迁。 从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来讲,西部地区的二次工业化,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市场主体力量仍然稚弱,所以不能指望完全由企业推动,政府无为而治。西部的地方政府除了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消除“市场失灵”外,还应该在培育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导向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本文对二次工业化理论的构建只做了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而利用二次工业化的观点和方法对西部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论文最后提出了本项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中国科学院学部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咨询考察组[10](2003)在《新楼兰工程——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生态重建与跨越式发展设想》文中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要走跨跃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要走跨跃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伊犁州直属县(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跨越式发展 |
2.1.1 基本内涵 |
2.1.2 跨越式发展相关主要理论 |
2.1.3 跨越式发展基本特征 |
2.1.4 与跨越式发展相关概念辨析 |
2.2 科学发展观及其对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意义 |
2.2.1 基本内涵 |
2.2.2 科学发展观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
2.3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分析 |
2.3.1 基本内涵 |
2.3.2 财政政策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
3 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1.1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3.1.2 与新疆其他地州经济发展的差距 |
3.2 伊犁州直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经济发展基础脆弱 |
3.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2.3 民族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
3.2.4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
3.3 伊犁州直经济落后的一般成因分析 |
3.3.1 思想观念落后和意识不强是发展差距拉大的根源所在 |
3.3.2 结构调整缓慢和工业化发展落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 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3.4.1 具备的优势 |
3.4.2 存在的劣势 |
3.5 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5.1 必要性 |
3.5.2 可行性 |
4 国外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对伊犁州的启示 |
4.1 美国的政策措施和主要经验 |
4.1.1 政策措施 |
4.1.2 基本经验 |
4.2 法国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
4.2.1 政策措施 |
4.2.2 基本经验 |
4.3 墨西哥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
4.3.1 政策措施 |
4.3.2 基本经验 |
4.4 日本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
4.4.1 政策措施 |
4.4.2 基本经验 |
4.5 巴西的政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
4.5.1 政策措施 |
4.5.2 基本经验 |
4.6 印度的整策措施和基本经验 |
4.6.1 政策措施 |
4.6.2 基本经验 |
4.7 对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
4.7.1 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是关键 |
4.7.2 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开发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 |
4.7.3 利用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4.7.4 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等的发展 |
4.7.5 建立完善的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
4.7.6 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
4.7.7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 |
5 伊犁州直财政状况分析 |
5.1 财政收入情况分析 |
5.1.1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
5.1.2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
5.1.3 财政收入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
5.2 财政支出情况与绩效分析 |
5.2.1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5.2.2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5.2.3 财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措施 |
5.3 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5.3.1 整体影响 |
5.3.2 实际效果 |
5.4 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回顾 |
5.4.1 分税制改革前对民族地区的财政优惠政策 |
5.4.2 分税制改革后对民族地区的财政优惠政策 |
5.5 伊犁州直财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1 转移支付问题 |
5.5.2 税收政策问题 |
5.5.3 投资政策问题 |
5.5.4 援疆政策问题 |
6 促进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和财政政策建议 |
6.1 促进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
6.1.1 加快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中哈边境合作中心建设,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
6.1.2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6.1.3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辖区县市协调发展 |
6.1.4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
6.2 促进伊犁州直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路 |
6.2.1 完善民族地区省以下财政体制 |
6.2.2 进一步完善中央与民族地区的财政体制 |
6.2.3 完善促进民族地区全方位开放的财税政策 |
6.3 中央和州直两个层面各自应解决的问题 |
6.3.1 中央层面 |
6.3.2 州直层面 |
6.4 促进伊犁州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6.4.1 增加财政收入 |
6.4.2 提高财政支绩效 |
6.4.3 完善投资政策 |
6.4.4 优化税收政策 |
6.4.5 优化援疆政策 |
6.4.6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6.4.7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研究意义与基本思路 |
三、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一章 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一节 加快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 |
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
二、加快发展是解决中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核心 |
三、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和加大扶持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现实选择 |
一、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
二、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优势 |
三、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
第四节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
三、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劳务经济的提出及涵义 |
一、乡村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农业人口 |
二、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 |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四、劳务经济涵义及其本质特征 |
第二节 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基本评估 |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
二、云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效益评估 |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与全国相比的差距 |
四、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短腿"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 |
一、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
二、云南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较为强烈 |
三、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有发展阶段和政策上的机遇 |
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劳务提出旺盛需求 |
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六、发展劳务经济外部环境有所改善 |
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构想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主要内容的确定及分析 |
一、提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 |
二、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一定比例提高 |
三、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 |
四、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 |
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总体构架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坚持的原则 |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外部环境分析 |
一、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
二、改革相关公共政策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
三、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 |
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
第四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关键在政策引导 |
第一节 民族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培育需要政策扶持 |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
二、民族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
三、民族区域经济政策中强调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手段 |
第二节 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
一、国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
二、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策扶持 |
一、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及目的 |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云南民族地区制定劳务经济政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五章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梳理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政策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享受的创业政策 |
三、云南省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 |
四、云南农民工获得权益保障的政策 |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 |
第二节 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的评估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评估标准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产出结果及判断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存在问题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三、云南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四、云南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六章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与实施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国内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给予的启示 |
一、菲律宾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
二、四川省、湖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
三、以上做法给予云南民族地区的启示 |
第二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相关理论 |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原则 |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具体设计重点分析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设计重点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设计重点 |
三、构建云南民族地区良好就业服务体系政策设计重点 |
四、云南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政策设计重点 |
五、云南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建立政策设计重点 |
第四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 |
一、应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作用 |
二、应保证一定的资源为支持和后盾 |
三、应保证政策标的团体对政策的认知度高 |
四、应保证执行机构在结构及运作上科学合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领域在拓宽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选题依据 |
五、项目支撑条件及研究工作情况 |
第一章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的意义 |
1.1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的意义 |
1.1.1 影响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障碍分析 |
1.1.2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的意义 |
1.2 生态创新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意义 |
1.2.1 生态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1.2.2 生态创新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意义 |
第二章 全国及广西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
2.1 全国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
2.1.1 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
2.1.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2.1.3 矿产资源基本形势分析 |
2.2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2.2.1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2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3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
第三章 矿产资源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3.1 广西经济结构分析 |
3.1.1 广西经济社会现状 |
3.1.2 广西经济发展与地区布局 |
3.1.3 广西经济结构分析 |
3.2 广西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 |
3.2.1 广西矿产资源概况 |
3.2.2 广西矿产资源经济评价 |
3.2.3 广西矿产资源优势分析 |
3.3 矿产资源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3.3.1 矿产资源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
3.3.2 广西矿产资源对国家矿业发展的作用 |
3.3.3 广西矿产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四章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
4.1 需求预测的依据及基本原则 |
4.1.1 需求预测的依据 |
4.1.2 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 |
4.2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
4.2.1 有色金属需求预测 |
4.2.2 能源需求预测 |
4.2.3 钢材需求预测 |
4.2.4 水泥需求预测 |
4.3 广西矿产资源可供性与需求关系分析 |
4.3.1 矿产资源储量保证程度 |
4.3.2 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
4.3.3 广西矿产资源需求形势及可供性分析 |
第五章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
5.1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指导思想 |
5.2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遵循的基本原则 |
5.3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 |
5.3.1 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
5.3.2 矿产资源保证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
5.3.3 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架构 |
5.4 实现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
5.4.1 实现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保障措施 |
5.4.2 实现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的政策建议 |
第六章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研究 |
6.1 生态创新战略提出的背景 |
6.1.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
6.1.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诱发诸多地质灾害,严重危及生态环境 |
6.1.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球化学影响 |
6.1.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分类 |
6.2 生态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 |
6.3 生态创新战略遵循的基本原则 |
6.4 生态创新的战略目标 |
6.4.1 生态创新战略的根本目标 |
6.4.2 生态创新战略的核心目标 |
6.4.3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创新的战略目标 |
6.5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 |
6.6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体系 |
6.6.1 传统技术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6.2 生态创新体系各要素的整合 |
6.6.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矿业生态创新体系的构建 |
6.7 广西实现生态创新战略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
6.7.1 广西实现生态创新战略的保障措施 |
6.7.2 广西实现生态创新战略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7)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西部工业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
1.2 文献综述 |
1.2.1 西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综述 |
1.2.2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3.2 系统分析方法 |
1.3.3 集成分析法 |
1.4 框架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
2.1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辨析 |
2.1.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评述 |
2.1.2 工业化的一般特性 |
2.1.3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
2.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2.2.1 工业化:一个经济发展所绕不开的过程 |
2.2.2 西部地区工业化道路所面临的困境 |
2.2.3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选择 |
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
3.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发展依据 |
3.1.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 |
3.1.2 工业企业发展的依据 |
3.2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与的问题 |
3.2.1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 |
3.2.2 当前西部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
3.3.1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目标的多重性与实现的艰难性 |
3.3.2 信息、生物技术为多重目标的实现与统一提供了技术支撑 |
3.3.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 |
4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技术选择 |
4.1 西部企业选择技术的限制条件 |
4.1.1 企业选择技术的一般性限制条件 |
4.1.2 新型工业化为我国西部企业带来新选择 |
4.1.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限制性条件 |
4.2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方法 |
4.2.1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基本思想 |
4.2.2 可供选择的技术 |
4.2.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模型 |
4.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 |
4.3.1 西部地区优劣行业识别 |
4.3.2 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分析 |
4.4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的补充 |
5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制度安排 |
5.1 引论:交易成本的式微 |
5.2 西部企业制度安排的工具、影响要素与前提分析 |
5.2.1 决策成本:新的企业制度分析工具 |
5.2.2 新背景下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3 深化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 |
5.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安排 |
5.3.1 为什么是战略联盟 |
5.3.2 西部工业企业制度选择战略联盟的内在必要性 |
5.3.3 西部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
5.4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安排 |
5.4.1 企业融资制度与企业融资方式 |
5.4.2 解密西部企业融资困局 |
5.4.3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选择 |
5.5 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
5.5.1 相关激励理论的述评 |
5.5.2 信用与企业激励的关系 |
5.5.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
6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道路选择 |
6.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历史与评价 |
6.1.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演变 |
6.1.2 关于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评价 |
6.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 |
6.2.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争论 |
6.2.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 |
6.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选择 |
6.3.1 西部地区板块规划 |
6.3.2 板块一的选择 |
6.3.3 板块二的选择 |
6.3.4 板块三的选择 |
6.3.5 板块四的选择 |
6.3.6 板块五的选择 |
7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
7.1 劳动力转移支持 |
7.1.1 移民的相关理论 |
7.1.2 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突出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
7.1.3 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
7.2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 |
7.2.1 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 |
7.2.2 财政政策支持对西部企业的重要性 |
7.2.3 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
7.3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7.3.1 信用缺失对西部企业发展的危害 |
7.3.2 健全西部信用体系的对策 |
7.4 法律保障 |
7.4.1 法律对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
7.4.2 加强、完善法制建设 |
7.5 社会文化对西部工业企业的支持 |
7.5.1 社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
7.5.2 支持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对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中共领导核心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1.1 发展观的含义 |
1.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探索 |
第2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演进 |
2.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于发展问题的探索 |
2.1.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展观的逐步形成 |
2.2 邓小平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
2.2.1 邓小平发展观的集中概括:“发展才是硬道理” |
2.2.2 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
2.2.3 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2.2.4 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
2.3 江泽民对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
2.3.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2.3.2 在继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新“三步走”、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
2.3.3 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跨跃式发展 |
2.3.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
2.4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 |
2.4.1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以人为本 |
2.4.2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
2.4.3 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2.4.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五个统筹 |
第3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之比较 |
3.1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同一性 |
3.1.1 始终保持坚定如一的政治方向 |
3.1.2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1.3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实质所在 |
3.2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的差异性 |
3.2.1 对发展模式的设计 |
3.2.2 对发展道路的探索 |
3.2.3 对发展阶段的定性 |
3.2.4 对发展战略的部署 |
3.2.5 对发展任务的提出 |
3.2.6 对发展机遇的判断 |
第4章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比较的现实启示 |
4.1 中国的发展必须把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创造性地走自己的道路 |
4.2 中国的发展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3 中国的发展不是社会某个层面的发展,而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
4.4 中国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西部需要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创新 |
1.2 研究主题与研究现状 |
1.3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1.5 需要说明的几个概念 |
2 工业化:起源与演进 |
2.1 工业化探源 |
2.2 工业化历史回顾 |
2.3 中国工业化的早期探索 |
3 二次工业化的提出 |
3.1 建国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
3.2 对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
3.3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模式的创新 |
3.4 沿海工业化模式的共同特征 |
3.5 二次工业化过程的提出 |
3.6 二次工业化与国家工业化的比较 |
4 二次工业化的理论探讨 |
4.1 发展经济学与工业化理论 |
4.2 二元经济结构:认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线索 |
4.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中心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
4.4 二次工业化及其发展经济学理论意义 |
4.5 二次工业化与转型经济理论 |
5 西部大开发与二次工业化 |
5.1 建国后的西部开发 |
5.2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 |
5.3 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任务仍是推进工业化 |
5.4 西部的落后与工业化水平 |
6 西部二次工业化:条件与创新 |
6.1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的经验与启示 |
6.2 西部二次工业化的特殊性 |
6.3 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6.4 新世纪西部二次工业化面临的新环境 |
6.5 西部二次工业化要走创新之路 |
7 发展路径与资本积累 |
7.1 西部二次工业化战略选择 |
7.2 技术类型的选择:日本与印度的例子 |
7.3 西部二次工业化的资本积累 |
8 非国有经济:西部二次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
8.1 非国有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二次工业化的推动者 |
8.2 非国有经济应该成为西部二次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
8.3 西部农村工业化的创新 |
8.4 放手发展西部非公有制经济 |
9 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
9.1 西部二次工业化与制度创新 |
9.2 非正式制度与西部经济发展 |
9.3 地方政府职能的创新 |
10 结语 |
10.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0.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西部大开发要走跨跃式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伊犁州直属县(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罗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2]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做强一批西部民办高校[J]. 姜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4)
- [3]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 晏淼. 云南大学, 2010(08)
- [4]在新起点上努力实现新跨越[N]. 曹玉书. 中国经济导报, 2010
- [5]试论环塔里木民族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高汝东,白照兰,安晓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01)
- [6]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创新战略研究[D]. 唐善茂. 吉林大学, 2007(04)
- [7]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研究[D]. 邢振东. 四川大学, 2006(03)
- [8]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发展观之比较[D]. 高井会. 大连海事大学, 2006(07)
- [9]西部二次工业化问题研究[D]. 亢振峰. 西北大学, 2004(04)
- [10]新楼兰工程——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生态重建与跨越式发展设想[J]. 中国科学院学部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咨询考察组.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