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副词“可”、“真”的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TaThi Thu Hoai(谢氏秋怀)[1](2021)在《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太”、“真”、“可”习得研究》文中指出
陈寒[2](2021)在《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迅猛提升,世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快速发展并出现大好势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法亦作为HSK考试的重要考查点,学习者容易在使用中出现语法"泛化"现象。《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是在紧密结合HSK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前提下所编写出来的,尽管在对语法项目注释方面与大纲保持大体一致,且配套练习册当中的题型也都做到了与历届HSK考试真题的高度重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教材内容围绕考试展开,但部分注释过于简略,未出现直观的表格,插图等,单纯的知识讲授,难免令教师在教学时感到无趣。《成功之路》系列汉语教材属于国内汉语教学的主流教材,重视口语表达。其编排分散精简,教学对象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但对于有考试需求的学生而言,该教材是否能提供一定的帮助?鉴于此,本篇论文从语法项目的角度切入,以HSK四级考试大纲为基准,分别对《HSK标准教程4》、《成功之路》(进步篇)与大纲的语法项目配合度展开对比分析,既对两本教材的语法点数量以及编排特点展开分析,也将这两种中级教材课文中注释部分的语言点和HSK四级真题中的语法考点分别标注,本文通过对比,发现:《HSK标准教程4》在语法项目的注释方面与HSK四级考试大纲存在不大的出入,在语法项目练习题型方面也与大纲呈现出了一定的关联性。此外,《HSK标准教程4》还存在语法项目超纲与遗漏的现象,但较别的教学教材与考试配合度而言,其语法部分的学习已较为完善了。同时,通过对《HSK标准教程4》当中的部分课文的体裁及练习部分的编排展开综合考量以后,重新将教材与HSK考试所出现过的题型做了标注与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高的配合度,也就是说教材所配置的练习题目及其考察的语法点将HSK历届真题大体上保持一致。《成功之路》(进步篇)中的语法项目偏向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方便留学生在目的语国家生活学习。教材内容有趣,板块编排合理,深受师生喜爱,但其与大纲语法的重合度较低。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整理数据的方式分析学生对两本教材的使用情况,做出合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套教材所各自具有的优势与缺点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其中缺点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对日后的教材修订起些许作用。
赵园园[3](2021)在《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语料库,以情态理论为基础,以语义功能语法为指导,结合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浮现语法理论等,深入细致地考察“X是”类情态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差异。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词典释义界定了现代汉语中的48个“X是”类情态词,并从音节数量、词语性质、情态语义、衔接功能、表达功用、粘合程度、焦点类型等角度将其分类,并分析“X”与“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X”的准入条件及“是”的语义积淀对“X是”的作用。接着有选择地对“X是”类情态词进行研究,既有个案研究也有对比研究,既有共性的研究也有个性的研究,具体选取多义情态词“还是、算是”和偏离预期义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如下结论:第一,“还是”的语义功能有偏离预期义和选择义。偏离预期义由持续义引申而来,可分为反预期义和超预期义;选择义在选择问句中浮现,又引申出选择、意愿、祈命、建议、认识义,其中认识义包含五种语义模式。“还是”具有转折、让步、总结的衔接功能,能够传达强调和舒缓语气。第二,“硬是、偏是、就是”都是在重新分析机制作用下演变来的。三者强调主观意愿与预期不一致时,“硬是、就是”突显主语顽强或执拗,“偏是”突显言者或主语故意违反预期;强调客观事实与预期不一致时,预期包含期望,传达抱怨、责备的情感;预期不含期望,传达赞扬或意外的情感;三者都可位于主语后起转折衔接功能,“偏是”还可位于主语前,衔接功能最强。“硬是、偏是”可以作对比焦点和焦点标记,“就是”只能作对比焦点。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受到语义积淀的影响。第三,“算是”的语义功能包括主观情态和传信功能。主观情态有弱强调义和低认可义。其中弱强调义传达赞扬语气、质疑责备、顿悟语气;低认可义传达委婉语气、不定语气、退让语气。传信功能有断言功能和总结功能。“就算是”和“可算是”有形式相同而内部构造不同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由于构造不同,表义功能和重音位置也存在差异。
史红丽[4](2021)在《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议题之一。其中,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尤其是涉及量化的部分受到较多关注。自Cheng&Huang(1996)提出汉语驴子句以来,该命题已经成为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汉语驴子句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关于汉语驴子句中第二种类型的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的研究仍然有较多争议,尤其是其中两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统一的解释。这两个问题之一为:Wh-条件句(光杆条件句为早期称谓)中的前后项疑问词为什么会受到‘形态匹配’条件的制约?问题之二:Wh-条件句中的后项疑问词被同义代词替换的句法语义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在全面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新的语料,考查了Wh-条件句的句法、语义以及涉及量化的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五个相互关联且互为印证的观点。观点一,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解读的多义性。以往研究认为汉语非疑问疑问词只有全称和存在两种解读的观点不足以解释这种多义性,因为很可能还存在第三种解读。多义性,或者说歧义性是解释Wh-条件句研究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考查了逻辑第三值、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英汉语疑问句的不确定值之后,本文提出高阶解读可以较为充分地解释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解读。观点二,‘形态匹配’条件是一个普遍的语法条件。研究发现,除去Wh-条件句,‘形态匹配’还出现在另外三种非条件关系的‘wh...,wh...’的结构中,说明‘形态匹配’不受指称关系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譬如,量化的影响。再看指称关系。疑问词对子的指称关系受到谓项影响。如果前后谓项构成因果关系,主项之间就具备照应关系。反之则不然。并且,越是句法结构简单的Wh-句,谓项越是能够决定主项的指称关系。越是句法结构复杂的Wh-句,谓项往往需要和一个或多个允准语共同允准主项的指称解读。观点三,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语义构成为‘数量义+指称义’。这是旨在从‘数’的角度,通过弱化指称义,并设定‘数’为高阶解读,以来说明和解释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实为需要赋值的‘数量语义’。又由于汉语Wh-条件句往往需要谓项和一个或多个算子来共同完成对主项的赋值,本研究提出副词‘都’是一个全称数量算子,它为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全称数量数值,并证明‘都’只参与‘数量义’赋值,但不参与‘指称义’赋值。作为全称数量算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语义’,而‘数量义’与不活跃的、弱化了的‘指称义’相比,反而成为非疑问疑问词的主要解读和优势解读。观点四,汉语非疑问疑问词是一种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并据此解释了‘形态匹配’条件问题。数量量词属于高阶量词。非疑问疑问词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获得‘数量义’的赋值,并不需要考虑‘指称义’,因为‘指称义’通常为默认值。在Wh-条件句中,‘形态匹配’的疑问词对子需要首先遵守‘数’的一致性条件。前后项疑问词对子在‘数’上一致,可以‘形态匹配’;在‘数’上不一致,则‘形态不能匹配’。观点五,在Wh-条件句中,‘就’不是一个条件标识语,而是一个能够赋单数数值的算子。研究发现,汉语Wh-条件句的条件关系是由前后小句在表层句法上的线性顺序实现的,而不是由‘就’决定的。‘就’并未起到建构条件关系的作用,因而不能算作是条件标识语。和‘都’一样,‘就’是一个显性的数量算子。但和‘都’不一样的是,‘就’是一个赋单数数值的单称数量算子,起到为前项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单数数值的作用。如此,具有单数数值的前项疑问词‘谁’与同样为单数的人称代词‘他’就能够在‘数’上一致,因此,后项疑问词‘谁’可以被同义代词‘他’替换。作为单称数量算子的‘就’可以作一阶算子也可以作高阶算子。
李萌萌[5](2021)在《绥化方言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绥化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黑松片下嫩克小片。本文参照《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汉语方言语法调查问卷》中人类语言研究和汉语方言研究的一般范式,对绥化这一单点方言副词进行全貌的描写,层层建构了绥化方言副词的系统。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绥化的地理概况及方言系属;其次概述了东北方言副词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掌握东北方言副词研究情况,发现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可探索的方向;最后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对绥化方言副词作出界定,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一部分对绥化方言限制性副词进行考察。对绥化方言中的限制性副词进行界定并划分类别,分别对每一个小类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其中的频率副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按照所表频次划分不同的层级,逐一进行探究;其次将其中的时间副词划分为时体副词和时制副词两类,进行进一步探析;再次对范围副词中的统括性小类、唯一性小类和限制性小类进行考察;接下来将程度副词分为高量程度副词和低量程度副词两类,分别对它们进行阐释;最后对数量较少的剩余类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绥化方言中的评注性副词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绥化方言中的评注性副词进行界定,确定研究对象的数量。其次按照语义标准将这些副词划分为推断类、肯定类、结果类、情感类、意志类五小类。最后对各类评注性副词的语义特征、语法特点、语用特点、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与说明。第三部分对绥化方言中的描摹性副词进行探析。首先对绥化方言描摹性副词进行界定,其次将这些绥化方言描摹性副词划分为方式、状态、情状、比况四个小类。最后考察这些描摹性副词的语法特点、语义特征、语用特点以及语法化进程。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全面总结。归纳绥化方言中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描摹性副词的个性特征,总结绥化方言副词的总体特点。
施乐琪[6](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刘胜男[7](2021)在《白山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白山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吉沈片下辖的通溪小片。本文以类型学理论为依据,以参考语法为框架,对白山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进行系统探究。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其次概述了吉林方言关于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以及体例进行说明。第一部分对动词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白山方言中动词的定义和类别进行描写与解释;其次对白山方言中动词的特殊类别: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式动词进行描写和分析;再次对白山方言中动词的词法进行总结和说明,既包括构词形态也包括构形形态;最后对动词的共性与差异进行分析,包括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两个方面。第二部分对白山方言中的形容词进行描写与解释。首先对形容词的构词法进行说明,包括复合构词、派生构词、重叠构词三种手段;其次对形容词的构形法进行阐述,主要通过重叠形式以及生动意义突出白山方言构形法的特点;最后对形容词的共性与差异进行分析,包括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两个方面。第三部分对白山方言中的谓词性短语进行描写与解释。通过对“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状中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进行分析;再总结动词性短语的共性与差异。结语部分对白山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整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隆玲瑜[8](2021)在《副词“可”的习得顺序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邸子桓[9](2021)在《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鲜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虚词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某些虚词的比较研究是语言学、汉语教学研究乃至词典编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作为考察对象,关于“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现有研究多从形式出发,这掩盖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殊属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语义立场,综合运用事件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不然”类关联词语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从逻辑角度考察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特征,探讨了“不然”类关联词语各成员的共性与差异,总结了“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形式,并从言语交际的视角对“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我们所选取的整体性立场和语义的研究路向体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5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问题,并确定了“不然”类的8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论述了研究的价值,说明了研究的总体路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最后阐述了我们所持的语言观。第1章是研究综述。本章对与“不然”类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述评,从“不然”类的历时演变、“不然”类的形式结构、“不然”类的功能和“不然”类的逻辑研究等方面总结了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第2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分析。本章首先从逻辑角度出发论述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本质,即表征逻辑推理结构,“不然”类能够表征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随后集中讨论了“不然”类所表征的两类推理的语义结构,假言推理类的语义结构框架包括条件事件、结果事件、负条件事件和负结果事件四个模块,选言推理类的语义结构框架包括可选事件1、可选事件2、负可选事件1(或2)和对于可选事件2(或1)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征,即否定前提性、语义整体性和关系性,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3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本章从语义表征和时间配搭层面分析了“不然”类关联词语成员之间的共性,8个成员均能够表征逻辑推理语义框架。假言推理类的6个成员能够适应的时间配搭形式有6种,选言推理类的6个成员能够适应的时间配搭形式有4种。随后从表征差异、使用频率和语体差别上探讨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差异,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语料,“不然”类更倾向于表征假言推理结构,“否则”表征假言推理结构的能力最强,“要不”表征选言推理结构的能力最强。“否则”的使用频率最高,占CCL语料库中所有“不然”类语料的69.26%。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对于“不然”类8个成员进行选择的优先序列存在差异。第4章是“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状况分析。我们依据“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要素实现在话语中的数量和顺序探究了假言推理小类和选言推理小类的话语实现类别,其中,假言推理类有7种,选言推理类有2种。“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同样需要其他词类的辅助,比如副词、连词、能愿动词都能够协助“不然”类完成对某些语义结构要素的“提示”,有时“不然”类内部成员之间也通过共现来完成指称。我们还讨论了“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特殊指称序列,其包括分隔指称序列和语境指称序列。第5章论述了“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就是交际主体根据具体的意图、环境以及自身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关系进行指称的过程。在现实交际中,表达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不然”类语义结构的表达形式集合中进行选择,其中交际意图、交际环境(语体)、事件关系的认知状态等都是影响交际主体选择的重要因素。“不然”类整个的话语实现遵循着“感知具体交际意图—观察所处交际环境—加工处理事件关系—选择合适的语言符号实现为话语,并建构相应的交际意义”的机制。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整个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构想。综上,本研究从语义出发反观形式,紧密结合语言的具体运用层面,对“不然”类各成员的语义特征、共性与个性、话语实现形式、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对外汉语教学、词典编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冯卓[10](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二、浅谈副词“可”、“真”的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副词“可”、“真”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关于教材 |
1.2.2 关于新HSK四级考试及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发展现状的研究 |
1.4.2 关于《HSK标准教程》的研究 |
1.4.3 关于《成功之路》的研究 |
1.4.4 关于HSK考试的相关研究 |
2 教材语言点编排对比 |
2.1 教材编排情况 |
2.1.1 编排顺序特点 |
2.1.2 语法切分的理论依据 |
2.1.3 教材语法项目类别 |
2.2 教材编排版块特点 |
2.2.1 《HSK标准教程4》编排版块特点 |
2.2.2 《成功之路》编排版块特点 |
3 语法项目数量对比 |
3.1 《HSK标准教程4》语法项目数量 |
3.2 《成功之路》语法项目数量 |
3.3 HSK四级考试语法大纲覆盖度 |
3.3.1 HSK四级考试大纲语言点 |
3.3.2 教材与HSK四级考试大纲语言点覆盖度 |
3.4 HSK四级真题与教材匹配度 |
3.5 本章小结 |
4 语法项目使用情况 |
4.1 《HSK标准教程4》侧重点对比分析 |
4.1.1 语法项目释义 |
4.1.2 语法项目释义方式 |
4.2 《成功之路》侧重点对比分析 |
4.2.1 语法项目释义 |
4.2.2 语法项目释义方式 |
4.3 教材难度对比分析 |
4.3.1 语法项目的处理 |
4.3.2 超纲与遗漏分析 |
4.3.3 词类辨析程度 |
4.4 试题对比分析 |
4.4.1 主题选择 |
4.4.2 题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教材建议与策略 |
5.1 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
5.2 对教材的建议 |
5.2.1 学生使用情况分析 |
5.2.2 教材编写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语料来源 |
第二章 “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与分类 |
一、“X是”类情态词的界定 |
二、“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概述 |
三、“X”与“是”的互动关系 |
四、“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分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
一、语义功能分析 |
二、衔接功能分析 |
三、语气传达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离预期情态词“偏是、硬是、就是”语义功能对比 |
一、“偏是、硬是、就是”的词汇化 |
二、语义功能对比 |
三、衔接功能对比 |
四、凸显功能对比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是”的语义功能分析 |
一、主观情态分析 |
二、传信功能分析 |
三、同形异构的“X算是”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观点 |
1.2.1 句法位置与形态匹配 |
1.2.2 弱化的指称义 |
1.2.3 “数”的多义性 |
1.2.4 数量算子 |
1.3 章节概要 |
第二章 疑问句与非疑问语句 |
2.1 疑问句与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 |
2.1.1 广义的真值 |
2.1.2 Hamblin-Karttunen问答语义 |
2.1.3 英语驴子句以及疑问句的不确定值 |
2.2 疑问词的高阶解读 |
2.2.1 高阶量词、广义量词与疑问量词 |
2.2.2 英汉疑问句的高阶解读 |
2.2.3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作高阶解读 |
2.2.4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语句的不确定值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及语义解读 |
3.1 Wh-条件句的界定与分类 |
3.2 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解读 |
3.2.1 ‘同现’句的类型 |
3.2.2 汉语“同现”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句法允准及语义解读 |
3.2.2.1 四种“同现”句 |
3.2.2.2 同指“同现”句 |
3.2.2.3 非同指“同现”句 |
3.2.3 四种‘同现’句的起源与分布 |
3.2.4 过渡性小结 |
3.3 谓项的句法语义决定性 |
3.3.1 由谓项决定的“形态匹配”关系 |
3.3.2 由谓项决定的指称关系 |
3.3.3 疑问条件句的多义性 |
3.3.4 疑问条件句的谓项决定性 |
3.4 疑问词的值域及选项 |
3.5 谓项决定条件关系的句法证据 |
3.6 小结 |
第四章 疑问词的数 |
4.1 照应关系与“都” |
4.1.1 疑问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
4.1.2 量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
4.2 数量义 |
4.2.1 ‘都’的前期研究 |
4.2.2 ‘都’的数量义 |
4.2.3 疑问词的数量义 |
4.3 疑问词的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
4.3.1 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
4.3.2 数的选择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值数量量词 |
5.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 |
5.1.1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多重解读 |
5.1.2 疑问词不作指称解读 |
5.2 与以往研究之比较 |
5.2.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为不定指NP |
5.2.2 非疑问疑问词作D-量词(D-quantifers) |
5.2.3 非疑问疑问词作极项敏感词(PSIs) |
5.2.4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定值数量量词的更多证据 |
5.3 单调性和DE语境 |
5.3.1 广义量词 |
5.3.2 单调性与DE语境 |
5.3.3 基数与数量词组(NumP) |
5.4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数量解释 |
5.4.1 ‘同形态’疑问词对子的数量关系 |
5.4.2 谓项允准与语境允准 |
5.4.3 显性的复数集合 |
5.4.4 疑问词对子作为事件数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就’作‘单称’数量算子 |
6.1 ‘就’不作条件标识语 |
6.2 ‘就’的‘数量义’ |
6.2.1 ‘就’与唯一性假设 |
6.2.2 ‘就’作用于命题真值 |
6.3 ‘就’作为‘单称’数量算子 |
6.3.1 ‘就’允准同标关系 |
6.3.2 ‘就’的数量允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 本研究之不足 |
参引文献 |
附录 |
(5)绥化方言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绥化概况 |
1.地理概况 |
2.方言系属 |
(二)研究现状 |
1.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定量分析 |
2.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重点内容 |
3.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
4.东北方言副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三)目的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理论方法 |
1.理论 |
2.方法 |
(五)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一、绥化方言限制性副词 |
(一)频率副词 |
1.超高频副词 |
2.高频副词 |
3.中频副词 |
4.低频副词 |
5.余论 |
6.小结 |
(二)时间副词 |
1.时制副词 |
2.时体副词 |
3.小结 |
(三)范围副词 |
1.统括性范围副词 |
2.唯一性范围副词 |
3.限制性范围副词 |
4.小结 |
(四)程度副词 |
1.高量程度副词 |
2.低量程度副词 |
3.小结 |
(五)否定副词 |
1.上哪儿 |
2.没场儿 |
3.小结 |
(六)协同性副词 |
1.语义方面 |
2.语法方面 |
3.小结 |
二、评注性副词 |
(一)推断类 |
1.备不住/横是/兴许 |
2.不见起 |
3.指定/保准 |
4.不带 |
(二)肯定类 |
1.正经 |
2.正整儿 |
3.怨不得 |
(三)结果类 |
1.可下 |
2.到了儿 |
(四)情感类 |
1.得回 |
2.好悬 |
3.敢情 |
(五)意志类 |
1.管咋的 |
2.得意儿 |
3.不希 |
4.左六儿 |
(六)小结 |
三、描摹性副词 |
(一)表速度 |
1.速度快 |
2.速度慢 |
(二)表方位 |
1.简直 |
2.打头 |
(三)表情状 |
1.好生儿 |
2.借(个)由子 |
3.报蒙 |
(四)表力度 |
1.可劲儿 |
2.往死里 |
(五)表音量 |
1.悄么声 |
2.蔫古隆儿 |
(六)表方式 |
1.大排二排 |
2.往起 |
(七)表态貌 |
1.活撕拉/活拉拉 |
2.瞪眼儿 |
3.强巴火儿 |
(八)表时间 |
1.一连气儿 |
2.呼啦 |
(九)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
3.1 语音方面 |
3.2 词汇、语法方面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1.1 声母 |
1.2 韵母 |
1.3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系统 |
2.1 儿化韵 |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连调规律 |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
3.2 重叠连调规律 |
第三章 词类 |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
1.1 开放性词类 |
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
2.1 复合式 |
2.2 附加式 |
2.3 叠音与重叠式 |
第三节 其他手段 |
3.1 合音词 |
3.2 分音词 |
3.3 变音别义构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
1.4 非三身代词 |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第二节 指示词 |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1.1 定中短语 |
1.2 联合短语 |
1.3 数量短语 |
1.4 同位短语 |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
1.6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
2.1 领属标记结构 |
2.2 并置结构 |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
1.1 动宾短语 |
1.2 主谓短语 |
1.3 联合短语 |
1.4 连谓短语 |
1.5 兼语短语 |
第二节 中补短语 |
2.1 结果补语 |
2.2 程度补语 |
2.3 情态补语 |
2.4 可能补语 |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2.6 数量补语 |
2.7 时地补语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3.1 短语类别 |
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介词短语 |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
4.2 介词悬空现象 |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1.1 完整句 |
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
2.1 处置句 |
2.2 被动句 |
2.3 连谓句 |
2.4 兼语句 |
2.5 致使句 |
2.6 双宾句 |
2.7 存现句 |
2.8 领有句 |
2.9 系词句 |
2.10 比较句 |
2.11 比况句 |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
3.1 “动”字句 |
3.2 “得”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1.1 补足语从句 |
1.2 定语从句 |
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
1.1 陈述句 |
1.2 祈使句 |
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2.1 有疑而问 |
2.2 无疑而问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
1.2 持续体—呢_1[n(?)~0] |
1.3 经历体—过[ku?~(53)] |
1.4 起始体—开[k(?)~(33)] |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
1.6 短时体 |
1.7 尝试体 |
1.8 反复体 |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
2.1 过去时—来[l(?)~0] |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
2.3 将来时—呐[n(?)(?)~0] |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 |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
1.1 哇 |
1.2 呀 |
1.3 来 |
1.4 咾 |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
2.1 咾时/咾咾时 |
2.2 咾哇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1 附加与重叠 |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
1.3 定语领属结构 |
1.4 短语与简单句 |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6 句类与语气 |
1.7 时体 |
1.8 话题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白山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理论方法 |
(五)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一、动词 |
(一)动词的特殊小类 |
1.能愿动词 |
2.趋向动词 |
3.形式动词 |
4.小结 |
(二)动词的词法分析 |
1.动词的构词形态 |
2.动词的构形形态 |
3.小结 |
(三)动词的共性与差异 |
1.共性特征 |
2.个性差异 |
二、形容词 |
(一)构词法 |
1.复合式 |
2.派生式 |
3.重叠式 |
4.小结 |
(二)构形法 |
1.重叠形式 |
2.生动意义 |
3.句法功能 |
4.小结 |
(三)形容词的共性与差异 |
1.共性特征 |
2.个性差异 |
三、谓词性短语 |
(一)动宾短语 |
1.名词性宾语 |
2.谓词性宾语 |
3.小结 |
(二)动补短语 |
1.结果补语 |
2.状态补语 |
3.程度补语 |
4.趋向补语 |
5.动量、时量补语 |
6.小结 |
(三)状中短语 |
1.介宾状语 |
2.副词状语 |
3.小结 |
(四)连动短语 |
1.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短语 |
2.由“来”“去”参与构成的连动短语 |
3.由“有”参与构成的连动短语 |
4.小结 |
(五)谓词性短语的共性与差异 |
1.共性特征 |
2.个性差异 |
结语 |
(一)关于白山方言动词的总结 |
(二)关于白山方言形容词的总结 |
(三)关于白山方言谓词性短语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 |
0.1.1 选题缘起 |
0.1.2 研究对象的范围 |
0.1.3 研究问题 |
0.2 研究价值 |
0.2.1 理论价值 |
0.2.2 实践价值 |
0.3 研究路径、方法和语料 |
0.3.1 研究路径 |
0.3.2 研究方法 |
0.3.3 语料说明 |
0.4 本研究的语言观 |
0.5 本章小结 |
第1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研究综述 |
1.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历时研究 |
1.1.1 单项研究 |
1.1.2 比较研究 |
1.1.3 小结 |
1.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时研究 |
1.2.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形式研究 |
1.2.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功能研究 |
1.2.3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研究 |
1.2.4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其他研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分析 |
2.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类型 |
2.1.1 假言推理类 |
2.1.2 选言推理类 |
2.2 “不然”类关联词语所表征的逻辑语义结构 |
2.2.1 假言推理语义结构 |
2.2.2 选言推理语义结构 |
2.3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特征分析 |
2.3.1 否定前提性 |
2.3.2 语义整体性 |
2.3.3 关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与差异 |
3.1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共性 |
3.1.1 语义表征层面的共性 |
3.1.2 时间配搭层面的共性 |
3.2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在话语中的实现形式 |
4.1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1 “不然”类假言推理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2 “不然”类选言推理语义结构的话语实现类别 |
4.1.3 小结 |
4.2 “不然”类关联词语与其他词类在话语中的共现情况 |
4.2.1 假言推理类的共现情况 |
4.2.2 选言推理类的共现情况 |
4.2.3 小结 |
4.3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特殊指称序列 |
4.3.1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分隔指称序列 |
4.3.2 “不然”类逻辑语义结构的语境指称序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话语生成与选择机制 |
5.1 交际意图驱动 |
5.2 语体驱动 |
5.3 事件关系驱动 |
5.3.1 事件间的因果力维度 |
5.3.2 时间维度 |
5.3.3 关系语义框架凸显维度 |
5.4 话语实现与意义建构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浅谈副词“可”、“真”的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留学生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太”、“真”、“可”习得研究[D]. TaThi Thu Hoai(谢氏秋怀).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级教材与HSK考试及语法大纲对比分析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4》和《成功之路》(进步篇)为例[D]. 陈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语料库“X是”类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D]. 赵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D]. 史红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绥化方言副词研究[D]. 李萌萌.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7]白山方言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研究[D]. 刘胜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副词“可”的习得顺序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隆玲瑜.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9]现代汉语“不然”类关联词语的语义属性及功能研究[D]. 邸子桓.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