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贵高原 健康之旅”呼之欲出(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认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闫钰[3](2020)在《甘孜乡城藏族民居灶壁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甘孜乡城藏族民居内普遍存在着一种灶壁艺术,其造型种类丰富多样,外观大气厚重,它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乡城地区民间习俗、民众信仰和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学界对于这一特殊的民间艺术却少有探索研究。由此,笔者借助艺术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通过对乡城地区的田野调查,走访藏民家庭与灶壁制作匠人,试图对乡城灶壁艺术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考察。梳理出乡城灶壁的形制结构与图像符号,探讨其文化内涵。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括研究内容,介绍研究方法及过程。正文第一章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生成背景的梳理,即从乡城的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说明建造灶壁艺术的基础条件,从社会历史文化来阐明其形成的文化背景。第二章则简述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布局,呈现灶壁建造的居住空间环境,分析灶壁所处灶体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并根据笔者实地踏查所采集到的一手资料,对乡城灶壁艺术的建造材料、制作工艺及装饰色彩进行详细介绍和阐述。第三章是在大量田野材料基础上,运用图像分析法,解析乡城灶壁艺术整体图像结构规律,将灶壁艺术的图像符号归纳为核心图像及装饰图案两部分,然后对各图符的意义做进一步的阐释,从而理清灶壁艺术图符元素的构成和内涵。第四章通过观察藏民在日常生活中与灶壁产生的各种联系,从人们的意识、行为中探讨灶壁所蕴含的神圣性和世俗性,剖析灶壁艺术的文化特征。第五章主要结合宗教人文等内容,关注文化交流所表现的动态性来更广、更深地挖掘和分析灶壁艺术的形成因素。文章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以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与理论对本文研究的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甘孜州乡城县及周边地区的灶壁艺术的成因、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做出归纳和总结,对其人文价值做出思考。
艾新玥[4](2020)在《贵州布依族织染绣研究》文中认为纺织技术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纺纱、织造、印染、刺绣是传统纺织技术发展到今天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由古代的百越人演变而来,其织染绣工艺在我国西南地区已有悠久历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贵州省布依族服饰制作技艺作为布依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对布依族织染绣进行研究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同时也是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布依族纺织、染色和刺绣工艺以及纺织品图案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布依族织染绣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征,从而揭示和展现布依族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格。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布依族织染绣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以布依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纺织文化背景作为切入点,概述布依族织染绣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布依族染色、纺织、刺绣工艺特点进行研究。经过调查研究,发掘了布依族现存染色植物和相关技艺的相互联系,涉及靛蓝染、红色染和黄色染三种染色工艺。此外,还对布依族蜡染技艺展开了探讨。论文对布依族纺织工艺进行分步骤论述;调研了布依族传统织机及其部件,并进行测绘;梳理布依族刺绣使用的材料工具及主要技法。第三部分,对布依族工艺品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论文将收集的布依族蜡染、色织布、织锦及刺绣等工艺品的图案按照题材进行归类整理,主要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器物纹样及人物纹样五大类。结合布依族所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布依族织染绣中色彩的形成原因和搭配方式。第四部分,根据布依族织染绣工艺品的具体用途、工艺特点及艺术特征总结了其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规范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布依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阐述布依族织染绣所体现的民族信仰内涵。最后分析布依族与其他民族在纺织文化上的交流,得到布依族传统工艺的文化发展脉络。论文旨在详尽地展示当前布依族传统织染绣工艺的清晰流程,总结其工艺特点,揭示民族工艺品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以此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布依族织染绣工艺体系,力求为了解、保护与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工艺及少数民族文化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赵翔[5](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郑恒[6](2018)在《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陆羽以《茶经》对茶文化进行系统化整理后,对茶的研究在深度和外延上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时间线来看,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已从一般的、综合的研究逐步细化到对区域的、局部的、民族等的研究。在茶文化的这棵大树上,学者们拓展了不同领域茶文化研究的分支。目前,茶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的茶文化研究较少,深入分析和探讨不足。我国56个民族,基本每个民族都有饮茶习惯,如能透彻研究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并进行当代运用,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无疑是一种添砖加瓦,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无疑是一种文化土壤的深耕育肥和地区长久发展的动力支撑。大湘西因历史和地理原因,其文化独具特征。一方面是大湘西茶文化,另一方面是苗族茶文化。综合地域与民族两点来说,研究层面上具有独特性,为茶文化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尝试。文章综合运用了民族、社会、文化、历史、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框定,明确了大湘西和大湘西苗族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成因,对大湘西苗族茶饮种类进行详细研究,得到了这一地区苗族茶文化的清晰脉络和总图,并分析了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历史定位。继而将大湘西苗族茶文化分为茶俗、茶与文化艺术、茶与宗教信仰、茶与现代生活进行重点研究。然后通过对比同一区域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同一民族的茶文化的异同,了解文化和民族间的融合不断加剧,各民族的茶文化在趋同中存在特色差异并得出结论。最后针对文化开发等事宜,对苗族茶文化的发展、大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其他少数民族和相关地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韦勇[7](2018)在《军事视野下的近代中法越南关系(1858-1912)》文中研究说明1858年,法国逼迫清廷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并于同年武力入侵越南。由此,中(清)越宗藩关系开始瓦解。1885年6月9日中法签订《越南条款》,中越宗藩关系结束,法国成为越南的保护国,中越关系转化为中国与法、越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中国与越南、法国间的军事活动、军事制度与布防对峙,构成了彼此关系的重要内容。很显然,军事制度与军事交往是探讨近代中法越南关系、中国西南边疆史的重要课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当然,对这一时期以三国军事为中心的关系的研究,也可对当今西南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中越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对中国与法越关系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不多,但多从列强殖民扩张背景下法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侵略,不平等条件的签订,侵略利益的获得,以及中越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方面展开。军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中法战争等重大的战争战役,对双方的军制与布防、军事交往方面的关注不够,未形成系统性的认识。本文拟在此学术背景下,力求系统地探讨中法越的军事交往、军制演进与布防变化,以及军事因素对三方关系的影响、对西南边疆社会情况变化的作用,以拓展中法越关系、中国西南边疆问题研究的视野。本文共分五章,以中越军制和共同的地理位置为前提,论述了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建立过程,阐述了晚清政府面对西南边疆危机的治理策略,重点分析了近代边境的特殊群体——游勇对中法在边境的影响,对二十世纪初西南边境地区的几次起义活动进行论述,分析它们在中法越南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努力,本文在近代中法越南关系研究中获得一些新的认识: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把越南与中国云南、两广作为整体,从军事史的角度对1858至1912年间的中越历史展开考察,认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建立、印度支那总督的设置以及清朝应对西南边疆危机的治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东南亚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较为系统地梳理并阐述了1858至1912年间的军制演进与边防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军事交往活动。第三,边境游勇是中法两国共同面对的难题。近代边境游勇形成于晚清招募的勇营,在战争结束后被遣散而脱离军队,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游勇大多是天地会成员,灵活多变、行踪不定的特点让他们在与清法的交手中屡屡获胜,他们在维护边疆安全、抗法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1907至1908年中国同盟会在中国西南边境领导策划的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和钦廉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起义活动破坏了清军在西南地区的布防,激起当地人民反清情绪,宣传了革命思想。他们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近代越南抗法起义的推进有重要意义。第五,近代中法越南关系的急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858-1885年,中越处于中国主导的东亚藩属体系之内。法国势力东来,对这一体系造成极大冲击,在1885年6月9日《越南条款》签订以后,法国代替越南与中国直接对话,表明了东亚藩属体系的破裂和中越近代关系关系的形成。这场亚洲腹地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中国西南社会的近代化、对近代东南亚的格局,对辛亥革命的胜利,都有重要影响。
李先帆[8](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研究指明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郭佳[9](2017)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花溪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业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产业升级、服务提质、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全域旅游更是中国逐步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区域旅游发展面临着供需矛盾、监管矛盾,市场需求趋向于大众化、散客化、自驾化、多元化,产业供给趋向于战略化、融合化、规模化、民生化,如何发展区域旅游,解决当前区域旅游出现的矛盾,从而顺应市场需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就恰恰可以解决区域旅游发展问题,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不是空中楼阁,既需要理论的引领,更需要实践的深化,“知行合一”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花溪区实际,具体探讨如何通过全域旅游来真正破解区域旅游发展难题,实现旅游业突破式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一共分为如下6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历程、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成果,讲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首先对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特征进行阐述,其次介绍与本文写作相关的理论,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的系统和影响因素,总结出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新思路,并构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第四部分:贵阳市花溪区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通过对花溪区旅游资源归纳,花溪区旅游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现阶段花溪区旅游发展的问题和优势;第五部分:花溪区全域旅游发展SWOT分析。通过对花溪区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矩阵,为提出花溪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做好铺垫;第六部分:全域旅游视角下花溪区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总结出花溪区构建全域旅游的优化路径,并提出“四位一体”模式来打造花溪全域旅游示范区。
魏勤[10](2017)在《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研究 ——以优化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拥有多样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旅游业上,乡村旅游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挖掘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解决国人休闲度假的问题;在农业上,乡村旅游能传承与发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保护农业生态,扶贫攻坚,使农民增收,进一步完成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从第一家农家乐诞生至今已有30年,虽然这30年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经营者数量同消费者数量都大量增加,但整个市场的乡村旅游业也存在一些困境。本文重点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做出了研究,目前四川的乡村旅游仍然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这样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同质化现象普遍、管理经验粗劣、服务水平低下、环境破坏严重、难以满足各种游客不同层次需要等困境,因此亟需优化升级,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突出地方特色,完善产业链。针对四川乡村地区特点和具备的条件,给出单体型、区域型、异地平台型三种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模式进行探索分析,并根据发达地区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的经验,总结了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提出了科学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引导监督经营项目,整个行业内部科学整合,成立协会等一系列对策建议,实现四川乡村旅游综合体稳健、持续地建设。
二、“云贵高原 健康之旅”呼之欲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贵高原 健康之旅”呼之欲出(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3)甘孜乡城藏族民居灶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田野调查过程 |
第一章 乡城藏族民居灶壁艺术生成背景 |
第一节 乡城的自然条件与生产方式 |
一、地形地貌 |
二、气候特点 |
三、农牧环境 |
第二节 乡城的社会历史文化 |
一、康巴藏文化 |
二、茶马互市贸易 |
三、藏羌彝文化走廊 |
第二章 乡城藏族民居中的灶壁 |
第一节 乡城藏族民居空间布局 |
一、外部空间 |
二、内部空间 |
第二节 乡城传统灶体结构 |
一、组成结构 |
二、基本功能 |
第三节 乡城灶壁材料及工艺 |
一、主体材料 |
二、灶壁形制及工艺 |
三、装饰色彩 |
第三章 乡城灶壁艺术图像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乡城灶壁的图像结构 |
第二节 灶壁图像及象征意义 |
一、核心图像 |
二、装饰图案 |
第四章 乡城灶壁艺术文化特征 |
第一节 乡城灶壁艺术的神圣性 |
一、宗教信仰 |
二、灶神崇拜 |
三、文化禁忌 |
四、人生礼仪 |
第二节 乡城灶壁艺术的世俗性 |
一、灶前的人间烟火 |
二、生活愿望的寄托 |
第五章 乡城灶壁艺术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灶文化的演变 |
一、灶与社会文化 |
二、火神、火塘神与灶神 |
第二节 建造技艺的传播 |
第三节 文化形态的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贵州布依族织染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有关贵州布依族织染绣的研究 |
1.2.2 国外有关贵州布依族织染绣的研究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布依族及其纺织概况 |
2.1 布依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
2.2 布依族纺织的历史及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布依族染色工艺 |
3.1 靛蓝染工艺 |
3.1.1 染色植物 |
3.1.2 靛蓝染过程 |
3.1.3 蜡染工艺 |
3.2 红色染工艺 |
3.2.1 染色植物 |
3.2.2 红色染过程 |
3.3 黄色染工艺 |
3.3.1 染色植物 |
3.3.2 黄色染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布依族纺织与刺绣工艺 |
4.1 纺织工艺 |
4.1.1 纺织原料 |
4.1.2 纱线处理工艺 |
4.1.3 整经穿挑工艺 |
4.1.4 上机织造工艺 |
4.1.5 织物的组织结构 |
4.2 刺绣工艺 |
4.2.1 主要材料及工具 |
4.2.2 刺绣的主要技法 |
4.3 本章小结 |
5.布依族织染绣的图案 |
5.1 题材类别 |
5.1.1 几何纹样 |
5.1.2 动物纹样 |
5.1.3 植物纹样 |
5.1.4 器物纹样 |
5.1.5 人物纹样 |
5.2 构成形式 |
5.2.1 单独图案 |
5.2.2 连续图案 |
5.3 本章小结 |
6.布依族织染绣的色彩 |
6.1 色彩形成原因 |
6.1.1 地理环境原因 |
6.1.2 人文环境原因 |
6.2 色彩搭配方式 |
6.2.1 明度对比 |
6.2.2 色相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布依族织染绣的文化内涵 |
7.1 多样功能的统一 |
7.1.1 实用功能 |
7.1.2 审美功能 |
7.1.3 规范功能 |
7.2 民族信仰的展现 |
7.2.1 自然崇拜 |
7.2.2 祖先崇拜 |
7.3 民族交往的印迹 |
7.3.1 受汉文化的影响 |
7.3.2 与苗族文化的交流 |
7.4 本章小结 |
8.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录 |
附录2 .表录 |
附录3 .贵州布依族织染绣调研实物信息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5)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
一、场域与惯习 |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形成 |
2.1 大湘西苗族相关概念 |
2.1.1 苗族 |
2.1.2 大湘西苗族 |
2.2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 |
2.2.1 茶文化 |
2.2.2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形成 |
2.2.3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
2.2.4 大湘西苗族名茶 |
3 大湘西苗族饮茶种类 |
3.1 饮食习惯与茶 |
3.2 茶饮种类 |
3.2.1 油茶 |
3.2.2 擂茶 |
3.2.3 烤茶 |
3.2.4 茶粥 |
3.2.5 菜包茶 |
3.2.6 锅巴茶 |
3.2.7 虫茶 |
3.2.8 万花茶 |
3.2.9 柚皮茶 |
3.2.10 溪洲莓茶 |
3.2.11 葛根茶 |
4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 |
4.1 茶礼仪 |
4.2 大湘西苗族茶俗 |
4.2.1 待客 |
4.2.2 婚俗 |
4.2.3 丧祭 |
4.2.4 其他茶俗 |
4.3 茶与文学艺术 |
4.3.1 茶的传说 |
4.3.2 茶歌 |
4.3.3 茶舞 |
4.3.4 以茶命名 |
4.3.5 茶诗 |
4.3.6 饮茶器具 |
4.4 茶与宗教信仰 |
4.5 茶与现代生活 |
4.5.1 茶与道德 |
4.5.2 茶与健康 |
4.5.3 茶与人际关系 |
4.5.4 茶与精神生活 |
5 大湘西苗族与其他民族茶文化的同源分流 |
5.1 从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看我国茶文化历史演进 |
5.1.1 从制作方式上看 |
5.1.2 从饮用方式上看 |
5.2 大湘西苗族与其他民族茶文化的糅合 |
5.2.1 药用 |
5.2.2 饮用 |
5.2.3 礼用 |
5.3 大湘西苗族与汉族茶文化的鲜明差异 |
5.4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
5.5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6 大湘西茶文化的开发利用 |
6.1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现状 |
6.1.1 大湘西茶文化资源丰富 |
6.1.2 茶文化对大湘西区域经济的推动 |
6.2 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的开发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军事视野下的近代中法越南关系(1858-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旨趣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越军制及军事行动的地理基础 |
第一节 从绿营到练军:晚清军制之变化 |
一、云南绿营兵的变化 |
二、两广绿营兵的设置及变化 |
三、练军、防军的兴起 |
第二节 越南阮朝军制述略 |
一、嘉隆帝时期的兵制 |
二、明命帝改制与阮朝军制变化 |
第三节 中越边境的地理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军事价值 |
一、黄连山脉、长山山脉、十万大山的战略意义 |
二、中越的军事通道 |
三、红河、湄公河对两国的重要性 |
四、镇南关、马白关等边境关隘的战略意义 |
第二章 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及保护制度的建立 |
第一节 法国入侵越南与法国南圻殖民地的建立 |
第二节 法军北进与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的建立 |
一、法军占领北圻 |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完结 |
三、印度支那联邦的建立 |
第三节 法越总督的设置 |
一、从海军将领到全权总督:1858-1879法国在越军事统治 |
二、越南总督的职能及其重心变迁 |
第四节 顺化朝廷的衰落与中法越南关系 |
一、顺化朝廷权力的萎缩 |
二、实际控制疆域萎缩 |
第三章 再设防线:晚清政府西南边疆之治策 |
第一节 边疆军事机构的调整 |
一、广西提督移驻龙州 |
二、云南加重在边兵力 |
第二节 兵备道的设置 |
一、太平思顺道的设立过程 |
二、临安开广道的设置 |
三、北海镇水陆总兵的设置 |
第三节 中法勘界:新话语下的国家界线 |
一、桂越段 |
二、粤越段 |
三、滇越段 |
第四节 晚清中法对汛开办及其影响 |
第四章 边境游勇对晚清中法越南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晚清游勇的形成条件 |
一、源于太平天国残部和内地入越清军 |
二、源于内地抗法残军 |
三、源于刘永福黑旗军旧部 |
四、源于越南国内抗法起义军 |
第二节 清政府对游勇的招抚和清剿 |
一、游勇在中越边境的分布 |
二、清廷对游勇的招抚 |
三、清廷对游勇的清剿 |
第四节 游勇对法国在越活动的影响分析 |
一、游勇成为法国殖民北圻的阻碍 |
二、游勇成为法国传教中国内地的阻碍 |
第五节 游勇与中法越南关系:对游勇的评价 |
一、抗法战争的主要力量 |
二、守护疆土、保家卫国 |
三、滋扰地方 |
第五章 边境武装起义与清末中法越南关系 |
第一节 中越边境武装起义的条件 |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在河内机关的设置 |
二、孙中山与越南法国殖民政府的矛盾关系 |
三、游勇成为清末武装起义的组成部分 |
四、华侨是革命资本主要提供者 |
第二节 近代越南反法代表:潘佩珠及其《越南亡国史》 |
一、潘佩珠其人 |
二、《越南亡国史》的流布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孙中山在中越边境的起义及中法态度分析 |
一、防城钦州起义 |
二、镇南关起义 |
三、钦廉起义 |
四、河口起义 |
结语 |
一、1858-1912年中法越南关系的阶段性 |
二、中法越南关系变化对近代亚洲社会之影响 |
附录 |
中越历史纪年对照表(1802-191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花溪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域旅游研究综述 |
1.3.2 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全域旅游 |
2.1.2 区域旅游开发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空间结构理论 |
第3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理论解析 |
3.1 区域旅游发展系统及影响因素 |
3.1.1 需求子系统 |
3.1.2 中介子系统 |
3.1.3 供给子系统 |
3.1.4 支持子系统 |
3.2 区域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
3.2.1 旅游产业供需矛盾凸显,多样需求得不到满足 |
3.2.2 旅游公共服务的匮乏,旅游管理体制落后 |
3.2.3 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旅游新型业态缺乏 |
3.2.4 旅游产业利益复杂,相关者矛盾冲突凸显 |
3.3 全域旅游引领区域新形态 |
3.3.1 新的旅游需求形态 |
3.3.2 新的旅游供给形态 |
3.3.3 新的旅游中介形态 |
3.3.4 新的旅游支持形态 |
3.4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基本内容 |
3.4.1 概念内涵 |
3.4.2 创建目的 |
3.4.3 创建原则 |
3.4.4 考核标准 |
3.5 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优化及构建 |
3.5.1 需求子系统优化 |
3.5.2 供给子系统优化 |
3.5.3 中介子系统优化 |
3.5.4 支持子系统优化 |
3.5.5 模式构建 |
第4章 贵阳市花溪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贵阳市花溪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区位概状 |
4.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1.3 旅游发展概况 |
4.2 花溪区旅游发展历程 |
4.2.1 起步发展阶段(1980-2009) |
4.2.2 蓬勃发展阶段(2010-2014) |
4.2.3 转型升级阶段(2015-至今) |
4.3 花溪区旅游资源分类 |
4.4 贵阳市花溪区旅游资源评价 |
4.4.1 资源总体评价 |
4.4.2 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
4.5 花溪区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 |
4.5.1 政策支持力度升级 |
4.5.2 旅游吸引物升级 |
4.5.3 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
4.5.4 执法管理体制升级 |
4.6 贵阳市花溪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4.6.1 要素发展不完善 |
4.6.2 服务模式不健全 |
4.6.3 管理体制不完善 |
4.6.4 社会参与不充分 |
第5章 花溪区全域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区位优势 |
5.1.2 经济优势 |
5.1.3 资源优势 |
5.2 劣势分析 |
5.2.1 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 |
5.2.2 旅游交通组织集散不畅 |
5.2.3 城市旅游综合功能弱 |
5.3 机遇分析 |
5.3.1 旅游新政释放旅游红利 |
5.3.2 大数据平台构筑发展新优势 |
5.3.3 旅游市场迎来井喷时代 |
5.4 挑战分析 |
5.4.1 旅游市场化运营水平不高 |
5.4.2 地区经济产业基础薄弱 |
5.4.3 旅游产业发展阶段落后 |
5.5 SWOT分析矩阵 |
第6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花溪区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
6.1 构建原则 |
6.1.1 全产业原则 |
6.1.2 全要素原则 |
6.1.3 全部门原则 |
6.1.4 全社会原则 |
6.2 需求模式优化体系构建 |
6.2.1 拓宽旅游市场,推进大市场形成 |
6.2.2 创新营销手段,推进大品牌建设 |
6.3 中介系统优化体系构建 |
6.3.1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大环境提升 |
6.3.2 打造“智慧旅游”,推进大数据发展 |
6.4 供给系统优化体系构建 |
6.4.1 整合旅游吸引物,推进大景区建设 |
6.4.2 构造“旅游+”新业态,推进大产业发展 |
6.5 支持系统优化体系构建 |
6.5.1 推动统筹治理,推进大体系形成 |
6.5.2 突出全民共建,推进大旅游格局 |
6.6 全域旅游视角下花溪旅游发展“四位一体”模式构建 |
6.6.1 模式构建 |
6.6.2 保障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10)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研究 ——以优化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经验总结法 |
1.4.3 实地调查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4.5 实证分析研究法 |
1.5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 |
1.5.1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 |
1.5.2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地位及客源分析 |
1.5.3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
1.6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
1.6.1 国内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 |
1.6.2 国内乡村旅游地位及客源分析 |
1.6.3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
1.7 全文架构 |
2 乡村旅游综合体相关理论 |
2.1 城市综合体概念 |
2.2 城市综合体特征 |
2.2.1 城市性 |
2.2.2 集约性 |
2.2.3 均衡性 |
2.2.4 社会效应突出 |
2.3 乡村旅游综合体概念 |
2.4 乡村旅游综合体特征 |
2.4.1 协调融合性 |
2.4.2 产业规模化 |
2.4.3 功能复合性 |
2.4.4 集聚化发展 |
3 四川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及问题 |
3.1 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
3.2 以农家乐为主的四川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发展水平较低,服务功能单一 |
3.2.2 缺乏科学规划,规模效应不足 |
3.2.3 服务方式简单,服务质量较低 |
3.2.4 影响生态环境,用地没有保障 |
3.2.5 市场难以拓展,投入产出低下 |
4 四川省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建设 |
4.1 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意义 |
4.2 乡村旅游综合体改善农家乐的总体要求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总体目标 |
4.2.3 重点领域 |
4.3 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的主要模式 |
4.3.1 单体型乡村旅游综合体 |
4.3.2 区域型乡村旅游综合体 |
4.3.3 异地平台型乡村旅游综合体 |
4.4 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的主要路径 |
4.4.1 强化开发规划,优化发展布局 |
4.4.2 创新产业模式,构建新型业态 |
4.4.3 加大财政扶持,促进社会投资 |
4.4.4 强化旅游服务,营造旅游氛围 |
5 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可能面临的风险 |
5.1 土地指标限制和拆迁风险 |
5.2 过度城市化和商业化 |
5.3 盲目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 |
5.4 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 |
5.5 乡村旅游综合体营运风险 |
6 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政策措施建议 |
6.1 科学规划引领,加强组织领导 |
6.2 夯实基础设施,加强用地保障 |
6.3 制定标准政策,提升服务质量 |
6.4 财政税务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
6.5 重视人才培训,加大宣传营销 |
6.6 推动行业整合,加强业内自律 |
7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云贵高原 健康之旅”呼之欲出(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甘孜乡城藏族民居灶壁艺术研究[D]. 闫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贵州布依族织染绣研究[D]. 艾新玥. 东华大学, 2020(02)
- [5]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大湘西苗族茶文化研究[D]. 郑恒.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7]军事视野下的近代中法越南关系(1858-1912)[D]. 韦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全域旅游视角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以花溪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为例[D]. 郭佳. 贵州大学, 2017(03)
- [10]乡村旅游综合体模式研究 ——以优化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例[D]. 魏勤. 西华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