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

严重多发伤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

一、严重多发伤中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米尔阿迪力·艾尔肯[1](2020)在《损伤控制理念在伴腹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合并腹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和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7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骨盆骨折情况:单纯骨盆骨折11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30例,骨盆骨折合并脊柱骨折5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及脊柱骨折11例;开放性骨盆骨折4例,其余均为闭合性骨盆骨折。开放性腹部损伤4例;腹部损伤部位:肝脏13例、脾脏18例、肝脾损伤22例、肠道损伤13例、肾脏损伤8例、尿道/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3例、会阴/阴道撕裂伤5例、腹部大血管损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8例;ISS评分2666,平均(43.9±10.4)分。结果:本组57例患者经损伤控制理念救治后死亡6例,其中ARDS 1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MODS 1例,术后DIC 1例;急诊行骨盆骨折外固定架6例(其中1例因DIC死亡,5例将外固定选择为最终固定方式),48例患者佩戴骨盆带,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保守治疗3例。所有开放性损伤部位行I期清创处理,21例行VSD负压引流,下肢骨骼牵引术22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28例;术式:脾切除术15例、脾修补术3例、肝修补术11例、肝固有动脉栓塞术4例、小肠修补术2例、乙状结肠造瘘术7例;肾切除术1例、肾修补术1例、膀胱修补术2例、膀胱造瘘术8例,所有尿道损伤患者均型II期手术进行修补;会阴修补术4例;髂内动脉造影术11例,其中预防性栓塞2例;治愈患者ICU住院时间137天,平均(7.1±5.8)天,治愈患者总住院时间961天,平均(21.5±11.0)天。所有骨盆骨折患者术后1年随访均能自主下地活动;所有随访患者均完全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状态。结论:损伤控制理念适合合并腹部损伤的骨盆骨折的生理病理特点,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可提高此类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张新安[2](2020)在《损伤控制手术处理不稳定骨盆骨折对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处理不稳定骨盆骨折对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是否应用DCO理念将其分为DCO组和常规组。DCO组共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年龄(46.34±9.85)岁,按照Tile分型,Tile B型骨折20例,Tile C型骨折12例,ISS评分为(19~35)分,平均为(27.09±3.90)分,其中车祸伤20例,高空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8例,胸腹部损伤6例,其他部位骨折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10)小时,平均为(1.97±1.59)小时;常规组共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43.64±13.43)岁,按照Tile分型,Tile B型骨折18例,Tile C型骨折10例,ISS评分为(18~34)分,平均为(25.71±4.24)分,其中车祸伤19例,高空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2例,合并颅脑损伤8例,胸腹部损伤7例,其他部位骨折1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7)小时,平均为(1.75±1.48)小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ICU住院天数、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天凝血功能,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复位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Majeed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O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3.38±22.60)min、(123.50±33.8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5.63±126.39)ml、(275.00±120.57)ml,ICU 住院天数分别为(6.41±3.66)天、(8.93±4.90)天,住院时间(16.75±3.91)天、(22.71±4.00)天,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天数、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DCO组的PT、APTT、TT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Fib低于常规组(P<0.05)。Matta评分:DCO组优良率(90.63%),常规组优良率(85.71%),DCO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Majeed评分:DCO组(88.75±5.71)分,常规组(80.04±6.34)分,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处理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庄培峰,王小勇,黄建军[3](2019)在《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80例,时间区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按"简单随机"法分组,每组40例。一组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0.00%(χ2=6.270,P=0.012)。观察组PLT(95.69±12.54)×109/L,对照组为(76.54±12.46)×109/L(t=6.851,P=0.000)。实验组TT(17.34±1.53)s,对照组为(19.77±1.76)s(t=6.590,P=0.000)。观察组APTT(33.45±7.42)s,对照组APTT(38.68±6.88)s(t=3.269,P=0.002)。观察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凝血功能指标状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效果佳,且凝血功能指标状况指标效果理想。

毕航川[4](2019)在《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出针对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方法。探讨此分型与致伤原因、损伤机制间的关系;利用分型提示损伤程度及预后;利用分型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该分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018.3我院收治的11例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通过收集致伤原因、影像学表现、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合并损伤、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方法:根据重叠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重叠型、后重叠型,侧方重叠型。根据椎体损伤数目,可分为Ⅰ型(单椎体损伤),Ⅱ型(多椎体损伤),根据椎体损伤的程度,Ⅰ型损伤又分为两种亚型:Ⅰ A型(椎体损伤轻),ⅠB型(椎体损伤重)。利用该分型方法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长节段固定、椎管减压、植骨融合的术式治疗。Ⅰ型损伤节段短,均采用单纯后入路手术;ⅠA型椎体损伤轻,不做椎体切除及椎间植骨融合,仅做后外侧植骨融合;ⅠB型椎体损伤重,需行椎体切除及椎间植骨融合。Ⅱ型损伤节段长,首选单纯后入路手术,复位困难时增加前方切口,采用前后联合入路;Ⅱ型为多椎体损伤,需要切除多个受损严重的椎体及椎间盘,行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重叠长度、滑脱程度;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ASIA分级;手术并发症、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对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8.5)个月。经过手术治疗,11例患者的脊柱重叠畸形、滑脱移位、椎体高度均获得满意矫正。在手术创伤方面:Ⅰ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两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Ⅰ型与Ⅱ型无差异。在手术并发症、内固定/植骨融合情况方面,Ⅰ型与Ⅱ型无差异。[结论]本研究提出了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诊断标准: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上位椎体完全失去下位椎体的支撑和连接,相邻椎体间出现重叠畸形。提出了分型方法:根据重叠脱位的方向,分为前重叠型、后重叠型、侧方重叠型;根据椎体损伤的数目和程度,分为Ⅰ型、Ⅱ型,其中Ⅰ型又分为ⅠA、ⅠB两种亚型。该诊断标准及分型方法的提出,可以完善、细化现有胸腰椎骨折脱位型损伤的分类及分型,区分出不同类型的损伤原因和机制,为临床工作及科研学术交流提供更加精准的分型诊断标准;利用分型提示损伤程度及预后;利用分型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傅一牧[5](2019)在《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分析》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比值和血糖变化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目的:探究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 count/hemoglobin,PLT/Hb)、血糖(glucose,GLU)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cute lower deep vein thrombosis,ALDVT)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合并颅脑损伤多发伤患者11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利用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区别ALDVT组和无ALDVT组,计算ALDVT的发生率。并于受伤后4d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PLT、Hb和GLU,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活性、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AL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18例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中,出现ALDVT的患者共45例,发生率为38.1%。ALDVT组中的PLT/Hb、GLU、DD和FDP水平均高于无ALDVT组(P值均<0.05);TT长于无ALDVT组(P<0.05)。两组间的PLT、PT、INR、APTT、FIB、ATⅢ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Hb(OR=1.699,95%CI为1.125-2.567)和GLU(OR=1.309,95%CI为1.040-1.647)是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ALDVT形成的独立危险(P值均<0.05),ROC曲线推算联合PLT/Hb和GLU浓度的最佳界值分别为1.7×109/g和8.3mmol/L,此时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3%和70%,当两个指标均大于等于界值时,ALDVT的发生率为73%(86/118)。结论:合并颅脑损伤多发伤的患者ALDVT发生率较高,PLT/Hb和GLU水平是AL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指标对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第二部分: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率并对影响其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175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依据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LDVT组和无ALDVT组,并计算ALDVT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ALDVT发生的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进行相关性探究。结果:在175例多发伤患者中,56例(32%)患者出现ALDVT。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中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25分/≥25分)、血糖(<10 mmol/L/≥10 mmol/L)、合并上肢骨折、合并下肢骨折、合并脊柱损伤、合并骨盆骨折以及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数量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凝血指标中,与无ALDVT组相比,ALDVT组患者的DD和FDP的水平均有所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10 mmol/L)(P=0.009)、ISS(≥25分)(P=0.024)、合并脊柱损伤(P=0.048)和合并骨盆骨折(P=0.029)均是A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ISS以及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和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均对ALDVT的诊断具有重要预测意义。

王伯珉,张武鹏[6](2019)在《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多发伤患者的评估及救治》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工业以及高层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多发伤发生率日益增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若处置不规范,常可增加伤残率和病死率。重视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入院后的规范处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强化培训,建好各级医疗体系、各阶段的急诊救治工作,可以提高多发伤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等。规范地处理多发伤患者的骨与关节损伤,可以明显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满意度,最大程度恢复其机体功能。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多发伤患者的骨与关节损伤,为进一步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撑。

赵智勇[7](2018)在《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的效果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新津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入住ICU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接受确定性手术的时间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张铭昊[8](2018)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胸腰椎骨折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arly total care,ETC)在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采用ETC和传统模式(traditional medical care,TMC)治疗的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的患者资料,1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ETC组(72小时内)和传统治疗模式组(72小时外),ETC组59例,TMC组78例。根据创伤联合评分法(AIS-ISS评分)评估损伤严重度,胸、腰椎骨折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weverity score,TLICS)和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oad 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进行评分,合并头颅损伤的患者用Glasgow昏迷指数评分。治疗采用传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进行后路椎管减压。比较ETC和TMC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TLICS和LSC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及压疮等。结果137例患者接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48例(35.04%)定义为ISS低分组;45例(32.85%)组成ISS中分组,44例(32.12%)为ISS高分组。ISS低分和中分组中,ETC组与TMC组性别比无明显差异;在趋势上,ISS高分组中男性患者更多接受传统模式治疗晚期手术,两组性别比有明显差异(P﹦0.006),年龄方面也可见相反的趋势。ETC组中年轻患者更多。ISS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ETC组的住院时间显着低于传统治疗模式组患者(P<0.05)。ETC组患者的压疮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ETC模式使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患者能够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外科医生还需结合多发伤患者的个体因素。第二部分:早期整体模式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在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们进行了早期(48h内)微创髓内生物学固定和ETC治疗合并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共纳入61例患者,排除9例失随访病例及3例死亡病例,最终纳入49例患者(年龄≥70岁),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不同分为ETC组[受伤至手术时间(1.59±0.37)天]和非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手术时间(5.57±1.16)天],ETC组28例,男7例,女21例,平均年龄(78.43±5.76)岁。非早期手术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79.86±5.53)岁。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及CDR分级标准评估AD。治疗采用Gamma 3钉和PFNA髓内钉,按标准置入方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回归术前状态时间等。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1年或以上时间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死亡患者。早期整体治疗模式(ETC)组住院时间(14.89±1.37天)明显低于非早期手术组(LSS)组(23.67±3.44天),ETC组手术时间(67.25±7.38分)少于LSS(72.10±6.90分),ETC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恢复至术前状态时间更快,以上两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整体治疗(ETC)对合并AD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能使骨折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降低围手术期风险,缩短了手术和住院时间,改善了AD患者的预后。

陈海萍[9](2017)在《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与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创伤是指外在机械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或器官的破坏,其发生频率高且危害严重程度大。2011年中国伤害研究工作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创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五位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由于影响创伤病人转归的因素复杂,而且及时高效的急诊救治对创伤病人的死亡也有影响。因此,开展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对减少创伤病人死亡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期望从医疗执行层和医疗管理层两个角度研究如何降低创伤病人的死亡风险。一: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创伤的人口学特征、受伤特征和创伤救治信息,对比分析单一伤创伤和多发伤创伤的分布规律,并探究影响创伤病人转归的风险因素,为医务人员提高创伤救治水平提供部分建设性意见。二:通过医院急诊创伤救治的探索性研究,模拟和分析应急医疗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对创伤病人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提高医疗需求激增应对能力,为医院管理者根据创伤病人流入量及其伤情严重程度而采取合理的医疗人力配置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内容本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具体如下:(一)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上海市三所三甲医院开展创伤回顾性分析,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采集和提取火器伤、低处跌倒伤、机械伤、锐器伤、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伤六类创伤机制病人的院内病历资料,分析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符合标准的创伤病历8273例。基于调查结果,从人口学特征、受伤特征和创伤救治信息三个维度构建创伤本底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创伤的分布规律,结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开展创伤病人转归的影响因素研究。(二)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利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和AnyLogic软件开展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分析和整合三甲医院急诊创伤救治的基本流程(病人到达医院、预检分诊、病情诊断和病人治疗等阶段),模拟分析专家医生、一般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人力数量调整对创伤病人死亡率、急诊滞留时间和人力资源利用率等评估指标的影响,并探索不同瞬时病人流入量的应急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回顾、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现场追踪、访谈及离散事件仿真等多种方法。研究结果(一)8273例创伤病人分布规律本研究共纳入8273例创伤病人,其中男性4734人(57.2%),男女比例为1.3:1;创伤高发人群为55岁以上者。从创伤机制分析:低处跌倒伤(53.5%)和交通伤(29.0%)是创伤病人的主要伤因。从创伤伤情分析:骨折和骨关节损伤(85.1%)以及皮肤软组织损伤(37.3%)是病人最常见的伤情。从创伤部位分析:四肢(67.2%)和头部(27.5%)是病人最高发的伤部。从伤情严重程度分析:创伤病人以轻伤(41.4%)和中伤(44.1%)为主。从创伤部位数量分析:单一伤6385例(77.2%);多发伤1888例(22.8%)。进一步分析单一伤和多发伤的创伤分布规律发现:≥65岁老年人中单一伤的发生比例最高(33.0%),多发伤病人的高发人群为4564岁(43.9%);单一伤的主要创伤机制为低处跌倒伤(63.6%),多发伤主要系交通伤(51.5%)导致;骨折和骨关节损伤(63.2%)是单一伤病人最主要的创伤伤情,多发伤病人中骨折和骨关节损伤、肺挫伤、血气胸和脏器损伤分别占37.7%、10.9%、5.7%和3.6%;95.9%的单一伤病人AIS评分≤3分,多发伤病人中重伤和危重伤所占比例分别为27.0%和22.9%;1888例多发伤病人中,意识障碍(31.4%)、细菌感染(11.8%)、截瘫(8.2%)、失血性休克(8.0%)等并发症的发生比例均较高,发生重度昏迷的病人占比例为3.3%。从创伤救治信息分析:急诊入院(60.3%)是创伤病人的主要患者来源;创伤病人的院前时间普遍较长,仅2.3%的病人院前时间≤1小时;59.7%的创伤病人住院天数为414天,其中低处跌倒伤、高处坠落伤、锐器伤、交通伤和机械伤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依次为9天、11天、8.5天、12天和13天;67.9%的创伤病人转归为治愈,1.7%的病人死亡;8273例创伤病人中,并发症以意识障碍(15.4%)的发生比例最高,其次为细菌感染(4.6%)和截瘫(3.5%)。(二)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提示:昏迷情况、患者来源、并发症和高血压与创伤病人的转归关系密切。其中,重度昏迷病人的死亡风险是意识清楚病人的4.340倍(OR值为4.340,95%CI:1.910,9.864);急诊入院病人的死亡风险高于本地转院病人;患有高血压、呼吸停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细菌感染会增加创伤病人的死亡风险。单一伤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提示:昏迷情况、患者来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细菌感染与单一伤病人的转归密切相关,这与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总体一致。对于多发伤创伤病人:创伤机制、院前时间和并发症(呼吸停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影响多发伤病人转归的风险因素。其中,相比于交通伤,发生低处跌倒伤的多发伤病人死亡风险更大(OR值为17.971,95%CI:1.207,267.656);院前时间≤1小时的多发伤病人其死亡风险低于院前时间>24小时者;发生呼吸停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会增加多发伤创伤病人的死亡风险。(三)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创伤病人伤情严重程度构成固定的前提下,当瞬时病人流入量为20人时,应急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实验提示,合理增加专家医生数量可以显着影响重伤和危重伤病人的死亡率和急诊滞留时间;过多增加一般医生和护士数量对创伤病人死亡率和滞留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合理调整一般医生和护士数量可降低危重伤病人的死亡率和缩短急诊滞留时间;医生配置固定,护士数量在默认方案基础上增加时,对病人死亡率和滞留时间的影响均较小。在明确医院服务目标下,瞬时病人流入量为20人时,相比于默认方案(专家医生3人、一般医生6人、护士10人),专家数量增加66.7%、一般医生数量增加33.3%和护士数量减少10.0%是更优应急人力配置方式。瞬时病人流入量为30人时,相比于默认方案(专家医生5人、一般医生9人和护士15人),专家数量增加60.0%、一般医生数量增加11.1%和护士数量减少13.3%是更优应急人力配置方式。瞬时病人流入量为40人时,相比于默认方案(专家医生7人、一般医生12人、护士18人),专家数量增加85.7%、一般医生数量增加50.0%和护士数量增加22.2%是更优应急人力配置方式。研究结论医务人员在创伤病人救治时应考量昏迷情况、并发症、高血压等多种影响创伤病人转归的风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提高对急诊入院病人的救治效率和关注多发伤病人的救护,以降低创伤病人的死亡风险。另外,就如何提高急诊创伤救治效率而言,本文认为可以从医院管理者角度出发,及时针对创伤病人流入量的变化及其伤情严重程度构成情况,合理配置专家医生、一般医生和护士的数量。

程永涛,唐眏利,袁生华,隋小强,兰永怀,霍延伟[10](2016)在《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01—2013-12急诊抢救并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56例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观察组),并与自2006-01—2008-12未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6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2组ICU恢复时间、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8.71±2.85)d;4例死亡,死亡率7.1%;其余52例随访424个月,骨折复位及愈合满意,ICU恢复时间27(4.05±1.65)d,住院时间1736(19.66±4.33)d。对照组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5.76±2.71)d;11例死亡,死亡率17.2%;其余53例ICU恢复时间514(8.01±2.71)d;住院时间1941(25.98±7.46)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更长,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灵活运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为科学确定二期手术时机和方式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

二、严重多发伤中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多发伤中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论文提纲范文)

(1)损伤控制理念在伴腹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损伤控制救治步骤
        2.1 急救与液体复苏
        2.2 初步简化手术
        2.3 ICU支持治疗
        2.4 骨折确定性治疗
    3 典型案例
结果
讨论
    1 损伤控制理念的由来及演变
    2 损伤控制理念的病理生理基础及的实施步骤
        2.1 损伤控制性复苏
        2.2 外科止血及初期简化手术
        2.3 纠正低体温
        2.4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2.5 纠正凝血机制紊乱
        2.6 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其他
    3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的纳入标准及最佳时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2)损伤控制手术处理不稳定骨盆骨折对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
        1.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
    1.3 观测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
    2.2 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状况指标
3 讨论

(4)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字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比值和血糖变化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采集
        1.2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ALDVT形成的方法和标准
        1.3 实验室相关指标及检测时间
        1.4 实验方法流程图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2.2 实验室指标的单因素比较分析
        2.3 实验室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PLT/Hb比值及GLU水平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颅脑损伤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 实验室相关指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3 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3.4 创新、不足与后续工作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多发伤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采集
        1.2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实验分组
        1.3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实验室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1.4 实验方法流程图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情况
        2.2 多发伤患者相关指标的单因素比较分析
        2.3 多发伤患者相关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上肢骨折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 下肢骨折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3 骨盆骨折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4 脊柱损伤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5 ISS、血液学相关指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6 多发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3.7 不足与后续工作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参考文献
附录 Ⅱ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多发伤患者的评估及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2 多发伤的致伤因素及临床特点
    2.1 致伤因素
    2.2 临床特点
3 多发伤救治原则
4 多发伤患者骨与关节损伤治疗的时机和预案
5 小结

(7)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的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胸腰椎骨折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合并胸腰椎骨折的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全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9)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与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项目来源
    四、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概述
    一、相关概念
        (一)创伤
        (二)单一伤与多发伤
        (三)离散事件仿真
    二、创伤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伤应急救治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小结
第二部分 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一)文献回顾
        (二)回顾性分析
        (三)统计分析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8273 例创伤病人分布规律
        (二)8273 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三)单一伤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四)多发伤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三、讨论
        (一)8273 例创伤病人分布规律
        (二)8273 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
    四、小结
第三部分 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一)文献回顾
        (二)现场追踪与访谈法
        (三)AnyLogic软件平台
    二、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构建
        (一)模型定义
        (二)模型流程分析
        (三)模型流程整合
        (四)模型有效性验证
    三、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模拟与分析
        (一)应急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对创伤急诊救治效率的影响
        (二)不同瞬时病人流入量的急诊应急人力配置优化方案
    四、小结
第四部分 主要研究结果与研究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果
    二、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10)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严重多发伤中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损伤控制理念在伴腹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分析[D]. 米尔阿迪力·艾尔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损伤控制手术处理不稳定骨盆骨折对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D]. 张新安. 郑州大学, 2020(02)
  • [3]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庄培峰,王小勇,黄建军. 中外医疗, 2019(28)
  • [4]胸腰椎重叠移位型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分型探讨及手术治疗[D]. 毕航川.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多发伤患者ALDVT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分析[D]. 傅一牧.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多发伤患者的评估及救治[J]. 王伯珉,张武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19(03)
  • [7]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治疗的效果探析[J]. 赵智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3)
  • [8]早期整体治疗模式在胸腰椎骨折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D]. 张铭昊. 苏州大学, 2018(01)
  • [9]8273例创伤病人转归影响因素分析与创伤急诊应急人力资源配置建模研究[D]. 陈海萍.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10]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程永涛,唐眏利,袁生华,隋小强,兰永怀,霍延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11)

标签:;  ;  ;  ;  ;  

严重多发伤骨关节损伤的早期手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