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证机构性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薛凡[1](2021)在《中国公证改革发展新阶段与公证制度的重大转型——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深化公证改革《意见》解读》文中认为一、中国公证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来临(一)启动、停滞和重启—中国公证改革历程的回望1、公证改革全面启动与长期停滞1993年11月14日、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相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飞宇[2](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公证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
许志波[3](2021)在《公证机构对接法院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汤维建,段明[4](2021)在《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的困惑与抉择》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证机构体制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证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需要正视的是,如火如荼的公证机构体制改革仍面临着理论不足、逻辑不畅、动力不够、成效不彰等问题。特别是关于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譬如,合作制公证机构的民事主体性质是什么?合作制公证机构与其他体制公证机构有什么差异?合作制公证机构应该怎样进行治理?
贾英,罗希[5](2020)在《让历史检验“公证的初心”——访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主任李勇》文中研究指明自1988年10月入行以来,李勇已经与公证相伴32年。作为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的掌舵人,他用"追求完美"来形容自己,将律政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十年"。李勇告诉本刊:"我与公证行业结缘几十年了,但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新时代对公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王梦瑶,余聪琴[6](2020)在《诉源治理视角下公证参与诉前调解之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公证参与司法辅助由部分省市试点现向全国范围推开,然而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性质定位却备受司法实践和理论学界的双重争议。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性质具有复合属性,即公证属性的扩张化、司法审判的外观性以及诉调对接机制的法治化。因而应构建以"事"为中心的界限标准,调解范围仅限于人民法院授权委托的辅助事项。基于当前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范围模糊,加上法院人员管理的"行政化"色彩等现实困境,建议在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中,厘清公证与法院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角色定位。完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细化专门诉调对接运行机制。公证借助参与司法辅助的契机及时转型升级,提供差异化公证法律服务和适度拓展诉前调解范围。
周长垠[7](2020)在《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公证制度的职能及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进而对当前公证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具体阐述,最后重点提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策略,期望可以为公证制度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邝志强[8](2020)在《新形势下对公证体制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证具有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职能和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的作用,公证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公证行业体制改革的重要节点,分析相关状况及改革障碍,阐明公证去行政化模式的重要意义,说明新形势下公证体制改革的迫切性,进一步思考公证机构的坐标与定位,探讨新形势下公证体制改革的路径。
李智,董梁[9](2020)在《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功能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限于现行法律规定、社会知晓、公证本身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明显。文章结合改革实践、司法实践及法律规定,对公证参与金融风险防范的意义、作用领域、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建议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公证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吕金浓[10](2020)在《完善公证制度促进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社会治理精细化”;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证制度本质上是预防性的司法制度,公证机构亦是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秩序的法律服务社会组织,公证人成为公证活动的主体,在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肩负重任。本文首先剖析了公证制度体系及其社会治理价值。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证”,是证明力强、可信度高的社会信用制度,也是公益性、专业性的法律服务活动,还是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证明机构,最终是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公证具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参与社会建设方面可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可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规范社会关系可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参与服务民生可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参与促进一国两制可以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其次,本文梳理了我国公证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公证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理念方面主要有局限于传统行政体制、未能较好借鉴发达国家成熟机制等问题;我国公证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方面,主要包括:机制体制阻碍发展、执业区域影响、公证核实程序困境、传统业务日渐式微、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公证社会评价不佳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公证制度促进我国社会治理的对策措施。这里首先结合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指导精神,对公证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及价值做了与时俱进的思考;其次是根据前述具体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完善建议与措施,主要包括:明确拉丁公证制度为我国公证制度的应然与实然形式、以公证人与公证机构本位二元论承担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在社会治理的角度下对当前公证制度适当调整、提高公证行业整体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证机构性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证机构性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5)让历史检验“公证的初心”——访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主任李勇(论文提纲范文)
公证“老兵”看公证 |
相信“慈不带兵”的管理者 |
重视回应公众的需求增强公众对公证的信心 |
律政人与他们的“四个十年” |
让历史检验“公证的初心” |
(6)诉源治理视角下公证参与诉前调解之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所在: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性质定位不清 |
(一)公证参与诉前调解性质认定存在的实务问题 |
1. 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实践样态 |
2. 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模式选择 |
(二)公证参与诉前调解性质认定存在的理论问题 |
1. 公证身份司法说 |
2. 司法权能公证说 |
3. 职能定位二重说 |
二、 公证参与诉前调解性质定位的复合属性 |
(一)公证属性的扩张化 |
(二)司法审判的外观性 |
(三)诉调对接机制的法治化 |
(四)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性质定位构建 |
1. 构建以“事”中心的界限标准 |
2. 调解范围仅限于法院明确授权 |
三、 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现实困境 |
(一)公证参与诉前调解范围的模糊性 |
(二)法院人员内部管理的单轨制 |
四、 公证参与诉前调解的完善路径 |
(一)理清公证与法院的协同治理关系 |
(二)细化专门诉调对接运行机制 |
(三)公证参与司法辅助的转型升级 |
1. 提供差异化公证法律服务 |
2. 适度拓展诉前调解范围 |
(7)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证制度职能与价值分析 |
(一)公证制度职能分析 |
(二)公证制度价值分析 |
二、公证制度发展现状 |
(一)取得的成就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证制度的完善策略 |
(一)明确公证机构性质与定位 |
(二)进一步细化公证制度,完善强制公证制度 |
(三)增强公证业务程序的可操作性 |
四、结语 |
(8)新形势下对公证体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证体制改革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
(一)有待真正达成共识 |
(二)改革能动性有待提高 |
(三)改革方向不够明确 |
二、深化公证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
(一)公证行政化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
(二)新形势下深化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
(三)有助于证明人向法律职业人转型 |
三、对公证体制改革路径的思考 |
(一)公证机构的坐标定位 |
1.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 |
2. 置身于服务市场 |
3. 公证机构应定位为新型社会组织 |
(二)公证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展望 |
1. 多种体制并存的状况将延续 |
2. 深化公证改革,优化事业体制 |
3. 实现向社会组织的良性过渡 |
4. 积极推进试点,探索体制新模式 |
四、结语 |
(9)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证介入金融风险防控的必要性 |
(一)金融风险易引发各类风险 |
(二)公证有利于避免法律纠纷 |
二、公证在防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
(一)可以发挥公证强制执行效力,提升债权实现效率 |
(二)可以发挥公证证据效力,防范金融交易风险 |
(三)可以发挥公证沟通职能,多元化解金融纠纷 |
三、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不足 |
(一)法律保障不足以及金融监管行政化影响了功能发挥 |
(二)公证机构定位不清和服务模式固化影响了功能发挥 |
四、优化公证介入金融风险防范的路径 |
(一)通过立法完善创新金融公证的制度 |
(二)多头联动以完善创新金融公证制度 |
(三)优化公证机构以完善金融公证制度 |
五、结语 |
(10)完善公证制度促进社会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公证制度体系及其社会治理价值 |
第一节 社会治理角度的“公证” |
一、公证的概念 |
二、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公证” |
第二节 公证的社会价值 |
一、公证是证明力强、可信度高的社会信用制度 |
二、公证是公益性、专业性的法律服务活动 |
三、公证是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证明机构 |
四、公证是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
第三节 公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 |
一、公证参与社会建设,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
二、公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三、公证规范社会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四、公证坚持服务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
五、公证促进一国两制,维护祖国和平统一 |
第二章 我国公证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公证制度存在的社会治理理念问题 |
第二节 我国公证制度存在的实践问题 |
一、机制体制阻碍发展 |
二、执业区域影响服务 |
三、公证核实程序困境 |
四、传统业务日渐式微 |
五、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
六、公证社会评价不佳 |
第三章 完善公证制度促进我国社会治理的对策措施 |
第一节 公证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及价值思考 |
一、公证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二、公证制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价值思考 |
第二节 建议与措施 |
一、明确拉丁公证制度为我国公证制度的主要形式 |
二、以公证人与公证机构本位二元论承担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 |
三、在社会治理的角度下对当前公证制度适当调整 |
四、提高公证行业整体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证机构性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公证改革发展新阶段与公证制度的重大转型——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深化公证改革《意见》解读[J]. 薛凡. 中国公证, 2021(10)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公证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要飞宇.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3]公证机构对接法院案例研究[D]. 许志波. 吉首大学, 2021
- [4]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的困惑与抉择[J]. 汤维建,段明. 中国司法, 2021(02)
- [5]让历史检验“公证的初心”——访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主任李勇[J]. 贾英,罗希. 中国公证, 2020(11)
- [6]诉源治理视角下公证参与诉前调解之性质研究[J]. 王梦瑶,余聪琴. 市场周刊, 2020(08)
- [7]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证制度的完善[J]. 周长垠.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4)
- [8]新形势下对公证体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 邝志强. 法制与经济, 2020(06)
- [9]公证在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功能优化研究[J]. 李智,董梁. 法制与经济, 2020(06)
- [10]完善公证制度促进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 吕金浓. 烟台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