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DA设备开发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郭凯[1](2021)在《基于分数阶SOC算法的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讲机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因此对对讲机的集中管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主要受两方面制约:一是系统体积较大,测量参数少,不方便携带;二是对讲机在充电过程中电量及相关参数测量精度不高。因此本文围绕对讲机电池电量测量精度和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对讲机的集中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BL1807-x型号的对讲机电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三元锂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为后续荷电状态(Stateof Charge,SOC)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然后设计对讲机电池参数测试实验平台,对锂电池真实端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安时积分法得到电池真实SOC;接着以锂电池二阶RC整数阶模型为基础创建基于分数阶的二阶RC等效模型,并通过高精度Grunwald-Letnikvo分数阶微分与积分运算建立锂电池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辨识。根据参数辨识结果,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估算电池SOC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高精度分数阶扩展卡尔曼滤波(High Precision Fraction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HPFEKF)算法;最后在恒流工况、美国城市道路循环工况和公路燃油工况下对EKF和HPFEKF算法估算锂电池SOC进行仿真,并和电池真实SOC进行对比。由结果可知,HPFEKF算法总体平均误差精度比EKF算法提高了 1.2%左右。针对目前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STM32F405ZGT6作为主控芯片进行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具体功能包括对多组对讲机电池进行充电,检测电池电压、电流、SOC、工作状态以及电池ID识别等。硬件电路主要有充电模块、I2C扩展模块、电池电量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液晶显示以及电池适配器模块等。结合功能要求进行各模块原理图设计,并完成PCB板的布线。软件设计中,使用模块化和状态机编程思想对各模块进行程序编写。其次对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软硬件进行联调,并将HPFEKF算法嵌入到主程序中,实现对讲机电池电量的实时检测,从而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最后通过搭建温度检测平台分析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状态,验证了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和HPFEKF算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陈东风[2](2020)在《LTE-A空口监测目标捕获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科技发展,信息量指数爆炸增长,信息传递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更多的是由通信网络来进行信息交互。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已经发展为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通信网络安全也渐渐被国家所重视。目前网络犯罪,通信诈骗等行为频发,使得国家在安保建设方向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对LTE-A通信系统的监测捕获需求就变得非常迫切。为满足对LTE-A通信网络的监测需求,本文对下行LTE-A接收解析链路进行了研究,在当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创新设计出符合实际项目需求的LTEA链路的解析方法。通过对空口LTE-A通信信号的接收处理,监测和识别出敏感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随机接入信令,从而达到捕获敏感用户的接入标识并进行业务数据监测的目的。在工程实现过程中,考虑到FPGA与DSP对信号处理的各自优势,采用FPGA+DSP架构进行硬件实现。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具体工作如下:1.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同步方法并用FPGA加以实现,满足对4个小区快速建立下行同步的项目需求,并设计相应的同步追踪与频偏估计方法,以保证数据持续解析的能力。2.为了解决系统在低噪比环境下的工作性能,基于LMMSE理论进行了实现创新,在FPGA端实现了二维LMMSE信道估计算法。替代了原有的LS估计算法,提高了系统信道估计的性能,保证了平台在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的运行能力。3.本文提出一种新的PDCCH聚类盲检算法,确保系统的PDCCH信道能够达到实时监测RNTI的能力,进而提高系统工作的效率和捕获能力。4.在20M系统带宽和RSSI-74的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整体验证。验证内容包括:四个小区的数据接收、与e NB建立下行连接、同步追踪、信道估计和信道解析,并对系统进行了Model Sim仿真和FPGA上板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系统进行最终性能分析。每个小区单次同步搜索后平均持续解析时长为4个小时、PBCH正确解析率为100%、SIB正确解析率为95%、Paging信令成功捕获概率平均94%、MSG2信令成功捕获概率平均90%和MSG4信令成功捕获概率平均85%,满足对敏感用户捕获的项目需求,完成了项目阶段性结题。
冯翔[3](2020)在《基于RPL协议的朔州市Z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朔州市某煤矿为例,通过设计一个特定通信系统实现地面与煤矿井下采掘面智能设备的实时通信,并合理设定该系统的通信距离,确保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煤矿井下实际操作的需求。本次通信系统的电路部分包括WIFI蓝牙通信模块和HF-LPB100WI-FI通信模块,选择MSP430系列单片机控制整个通信电路,该类型单片机是由TI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功耗低、性能优良。本次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部分包括PCB电路图和钻机通信系统原理图两部分。根据设计要求,本次通信系统的通用数据帧格式包括命令位、校验位、数据长度、命令类型和命令头五部分,并且钻机数据类型与命令格式是一一对应的,基于TCP协议和C#语言编程完成本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由于煤矿井下环境恶劣,情况复杂,本次设计的应用程序均能在WINCE系统中完美运行,借助防爆PDA在很短距离内获取钻机内部的缓存数据。本论文通过改进RPL路由协议的父节点选择指数、节点Rank数值和STI计算方法形成CM-RPL协议,详细介绍CM-RPL路由协议的创新点及应用方案,并借助Cooja无线仿真平台完成整个仿真分析过程。本论文借助Cooja无线仿真平台完成CM-RPL路由协议的相关仿真测试,测试内容有井下通信延时、丢包率、传输误码率、井下无线通信距离,最后进行井下实际综合测试,并系统分析各项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在未达到运行稳定的过程中,相比RPL路由协议,本次CM-RPL路由协议改变父节点的次数仅为原来的74.5%,在网路运行稳定阶段,剩余能量提高率达到23.4%,对于同一节点,相比RPL路由协议,本次CM-RPL路由协议下该节点的丢包率明显降低。
许佳佳[4](2020)在《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万物互联的数字信息时代,“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智能制造战略概念不断涌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工业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Passive Ultra-High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Passive UHF RFID)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凭借其低成本、高批量识别速率、低功耗等优势,在车辆识别、仓储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以某民用特殊燃料企业制造车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文献调查、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传统制造车间生产与仓储管理现状及其不足,融合无源UHF RFID、室内无线定位等关键技术,对其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IPWMS)进行研究、设计与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特色如下:1.适配应用场景,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标准模型的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含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主要采用B/S+Layui+SpringMVC+SpringBoot+MyBatis+MySQL的核心技术架构,实现了无源UHF RFID技术在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创新;2.引入一种基于SpringBoot quartz定时器的物品自动盘点识别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RFID+SVM的金属容器智能识别与标记定位算法,通过地埋天线号与标签返回信号来实现单库位区域的容器定位与位置偏离判定,经仿真测试验证定位准确度可达99%;3.设计了基于SM7加解密双向鉴别的轻量级信息安全防护机制,保障无源标签与读写器间的底层通信安全,具有快速实时生成子密钥、破解难度高的特点;4.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决策的风险预测模型,能有效提供风险告警。通过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IPWMS系统软硬件集成效果较好,自动出入库、告警可视化等业务逻辑均可正常稳定运行,具有良好性能,实现库房、库位、容器、物料精准绑定,优化了企业生产与仓储管理流程,可广泛并深度应用于生产制造与仓储物流等智能管理系统领域。
黄山[5](2019)在《一种改进QR技术的品牌水果溯源系统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水果而言,消费者现如今很重视水果的原生态、绿色和无公害。所以消费者希望了解在水果的种植、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条码和溯源技术的发展为品牌水果溯源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对于将来想从事品牌水果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也将会面临这些问题。鉴于此,本文开发出适合这类企业的品牌水果溯源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根据溯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设计了一种改进QR(快速响应矩阵二维码)技术的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关键业务流程;同时设计了QR二维码的基于二进制二维数组的加密和解密算法,提升了二维码的安全性、加密和解密速度和密钥安全性。(2)以QR码为溯源码载体,对其进行加密并将其应用到溯源原型系统中,以此确保品牌水果代理商、品牌水果零售商、品牌水果消费者和品牌水果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不被损害,同时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品牌水果溯源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品牌水果假冒伪劣行为进行打击。企业通过本系统可以提高其综合溯源能力,对维护品牌水果企业自身形象,净化市场秩序,提高品牌水果企业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设计了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零售商注册模块、代理商验货模块、品牌水果录入模块和消费者溯源模块。由于代理商注册和零售商注册功能相同以及零售商验货与代理商验货功能相同,所以这两个模块就没有进行重复设计。(4)设计了业务系统数据库部分表、权限系统数据库表和溯源系统软件结构。溯源系统软件结构主要包括实体层、数据库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常用方法层、用户界面层、常用动态链接库层、手机端实体层和手机端接口层。为了方便以后扩展、升级系统和实现单点登录,重点开发了给企业系统管理员和软件开发人员使用的权限管理系统以及给业务系统使用的权限系统接口。简单地通过集成权限系统的方式实现了一种改进QR技术的品牌水果溯源原型系统及其生产管理原型系统,以便提供给别人做二次开发。
周喆[6](2021)在《局限空间环境感测器无线警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带动了我国电信行业稳定增长,目前正在研发5G关键技术和产品,需要打造系统、芯片、终端、仪表等完整产业链,重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固定宽带接入网、移动宽带接入网、国际通信网和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升级改造国干网光缆线路,推进双向网、光纤化改造。因此,进入通信电缆人孔内布放光缆、光缆管路施工或障碍维修工作情况日益频繁。通信电缆人孔属于传输网络必经场所。类似于通信电缆人孔的局限空间作业环境,普遍地存在于各事业单位及工业中的工作场所,该作业环境常因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累积或形成缺氧状态与人员不安全的行为,而危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根据局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需求,研制可携带式的感测警报系统,用来协助提高作业人员的危害辨认,降低局限空间中危害的发生。本文主要目标是改进目前现有的简易氧气侦测警报器,在原有设计中加入人员活动度感测,并构建备勤端的无线监测系统,除了使作业人员获得缺氧警报的基本功能外,也可以让备勤人员通过无线监测警报系统,掌握局限空间中作业人员与环境的状况。本系统兼具自救与外部救援的双重功能,可减少局限空间中作业意外灾害的发生。本文首先对局限空间的概念、作业法规、作业要点、危害与检测、危害防范等进行了概述;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开发,对感测警报器硬件进行测试与校正,对作业现场资料进行收集与评估。然后对环境传感器硬件和处理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实现,进行了硬件测试与校正工作,并在作业现场进行了整合测试。最后对系统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评估,对同类型产品进行比较。本文所开发的软硬件系统,在实验室中通过多项软件、硬件现场测试与验证,结果证实功能十分稳定。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将完成的环境传感器无线警报系统,应用于不同性质的局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现场监测,协助提高作业人员的危害辨认,减少局限空间中危害的发生,从而防止此类职业灾害发生。
田洪兵[7](2019)在《凉山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输电线路是连接发电站、变电站、配电网以及用户的重要枢纽,也是电网运行的核心组成单元。输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转是电网安全工作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影响到电能的使用质量。目前,凉山供电公司的输电线路维护仍主要采用传统人工管理的方式,巡检人员现场纸质记录巡视和维护记录,并需要再次将纸质记录录入到系统中。此外,由于凉山大部分线路地处环境恶劣的位置,巡检人员无法进入或不便于人工巡检,导致这些区域的线路运行状况无法被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如何对输电线路进行有效、高水平的科学管理,保证线路的生产质量,360度无死角排查线路隐患,成为了凉山供电公司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凉山供电公司在线路管理存在的困难,通过软件工程、网络通信、传感器、数据库等多种综合技术手段,提出基于公司实际需求建立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案。首先对输电线路的文献资料以及关键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然后结合凉山供电公司线路管理的现状,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完成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实现以及测试。本系统引入移动终端设备以及线路前端的测设备,采用J2EE技术基于B/S架构进行研发,让巡检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传巡视、检测记录,并实现了对线路状况的在线监测。本文的研究结果实现了对输电线路中的杆塔、导线、避雷器等多种设备台账信息的统一管理。利用移动设备录记录、上传巡检数据,避免了多次手工记录和录入系统的操作。通过在输电线路前端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程监控,形成高效统一的运行和监管一体的协作系统,保证输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转,帮助运行维护人员对输电线路高效、科学、便捷的智能化管理。
王凯[8](2019)在《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馈线终端FTU大多安装在柱上,巡检维护都十分不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使用,对难以触及的FTU终端需要采取无接触方式维护,本项目的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基于这一构想,为项目组的横向课题完成FTU无接触维护终端的设计,项目研究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根据项目研究的任务要求,对其需求进行分析,选择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作为FTU和PDA之间的通信手段。基于此,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1)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实现设计,(2)手持PDA维护终端设计,(3)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应用软件设计。首先,项目开展蓝牙通信技术的分析研究,在其通信原理和协议规范的基础上,确立了蓝牙链路建立的思想和实现方法;其次,完成基于蓝牙技术的PDA终端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方案、终端硬件电路设计、扩展制定FTU和PDA之间的通信协议和终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第三,根据手机小程序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利用电子商务技术的成果,完成一款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应用软件设计;着重分析研究了手机App身份认证技术,确保手机App维护FTU的安全性,选择了动态双因子身份认证技术,实现对手机维护终端的安全把控。在此基础上,将PDA终端上的软件功能在手机上进行了移植实现。最后,对所设计开发的维护终端进行了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项目实现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项目将手机电子商务中身份认证技术应用到FTU维护终端设计,将新技术的发展成果用于工业产品技术升级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图38幅,表10个,参考文献69篇。
杜闯[9](2019)在《基于RFID的离散型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料配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间的竞争变得愈发的激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制造业可分为离散型制造业和连续型制造业两大类,其中离散型制造业是指以零配件组装或加工为主的离散式生产活动,由零件或材料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过程,生产出最终的产品。本文以某汽车配件公司生产过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汽车配件生产过程是典型的离散制造过程,汽车配件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料种类是十分繁杂的,如何确保物料准确、及时的配送到生产线上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该离散型生产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其生产过程的特点;其次分析了生产车间原有的物料配送模式,指出了在该物料配送模式下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运用RFID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型的物料配送策略,在考虑了配送车辆最大载重质量和物料配送时间窗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了以最小配送成本为目标函数的物料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在Matlab上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物料配送系统,保证物料配送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离散型制造业提升物料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料配送成本实现更加有效地配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尹章轩[10](2018)在《智能化仓库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仓库作为物资的集散地,在管理过程中,物资信息采集、库存动态和物资定位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其运作效率对企业及其供应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管理仓库物资的时候,针对物资类别、数量、型号等成千上万的海量数据信息时,业务处理流程相当的繁琐。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工记录和对数据处理分析,不但会占用较多的人力和财力,还会造成较多的错误和纰漏。并且对大量的数据处理需要更多的时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决策制定。应用智能化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不但会减少企业的人力和财力的支出,还会提高仓库物资的管理效率。本文针对传统仓库管理中日常作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和无线传感技术的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的框架以及相关方法。通过研究分析目前市场上面的仓库管理的策略,在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设计分析,并且进行区域模块划分。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一款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的全程追踪定位和可视化安全管理,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全程区域数据共享。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通过分析研究仓库管理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系统整体结构框架和技术路线;2.提出以无限射频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基于指数线性回归模型组合预测法的库存预警和基于RSSI的高斯加权质心组合算法的定位导航的设计方法。详细的设计了物资出入库管理模块、盘点管理模块、门禁安全管理模块、PDA功能管理模块、物资预警管理模块和物资定位导航模块,以实现仓库的智能化管理。3.按照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搭建系统的总体网络平台和开发环境。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去实现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智能移动端PDA功能模块。
二、PDA设备开发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A设备开发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数阶SOC算法的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背景与意义 |
1.3 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1 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2 锂电池SOC算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2 基于分数阶理论的对讲机电池的建模与分析 |
2.1 对讲机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对讲机电池检测实验平台设计 |
2.3 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4 二阶RC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4.1 分数阶元器件的设计 |
2.4.2 分数阶微积分的相关理论 |
2.4.3 二阶RC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
2.4.4 二阶RC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辨识 |
2.4.5 二阶RC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的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分数阶扩展卡尔曼滤波的SOC算法研究 |
3.1 EKF估算电池SOC算法设计 |
3.1.1 EKF算法 |
3.1.2 基于EKF算法估算电池SOC |
3.2 HPFEKF估算电池SOC算法研究 |
3.2.1 HPFEKF算法 |
3.2.2 HPFEKF算法估算电池的SOC |
3.3 HPFEKF算法估算电池SOC的仿真实验 |
3.3.1 恒流工况下模型仿真 |
3.3.2 UDDS工况下模型仿真 |
3.3.3 HWFET工况下模型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4.1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2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电路设计 |
4.2.1 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4.2.2 电源管理模块电路设计 |
4.2.3 I2C扩展模块设计 |
4.2.4 电池充电模块设计 |
4.2.5 电池电量计模块设计 |
4.2.6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4.2.7 稳压模块设计 |
4.2.8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4.2.9 自适应插孔模块设计 |
4.3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PCB设计 |
4.3.1 系统PCB设计准则 |
4.3.2 系统PCB实物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思想 |
5.2 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 |
5.3 系统主控制器程序设计 |
5.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5.3.2 事件处理程序设计 |
5.4 系统子程序设计 |
5.4.1 TCA9548A驱动程序设计 |
5.4.2 电池电量计程序设计 |
5.4.3 SOC算法程序设计 |
5.4.4 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
5.4.5 W5300以太网通信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系统试验测试平台 |
6.2 系统功能检测实验 |
6.2.1 系统软硬件联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对讲机电池相关参数测试 |
6.2.3 对讲机电池SOC实验验证 |
6.3 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温度检测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LTE-A空口监测目标捕获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现状 |
1.2.1 LTE-A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监测捕获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和工作安排 |
第2章 LTE-A空口监测平台开发概述 |
2.1 LTE-A系统关键技术 |
2.1.1 OFDM技术 |
2.1.2 中继技术 |
2.1.3 载波聚合技术 |
2.2 LTE-A网络系统结构 |
2.2.1 LTE-A系统帧结构 |
2.2.2 LTE-A系统资源 |
2.2.3 LTE-A系统下行物理信道 |
2.3 系统开发平台 |
2.3.1 系统硬件平台概述 |
2.3.2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小区空口监测目标捕获识别系统设计 |
3.1 空口监测目标捕获识别系统功能分析 |
3.2 多小区监测关键技术以及难点分析 |
3.3 多小区同步 |
3.3.1 本地同步信号PSS生成 |
3.3.2 本地同步信号SSS生成 |
3.3.3 同步步骤 |
3.4 二维LMMSE信道估计设计 |
3.5 聚类盲检算法研究与设计 |
3.6 随机接入过程 |
3.6.1 随机接入过程同步阶段 |
3.6.2 随机接入竞争解决阶段 |
3.7 LTE-A目标捕获识别系统框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LTE-A下行信道处理架构的FPGA设计 |
4.1 多通道控制架构 |
4.2 变频器FPGA设计 |
4.3 小区同步 |
4.3.1 小区同步流程 |
4.3.2 同步追踪定时调整 |
4.3.3 频偏补偿 |
4.4 多小区物理下行信道的FPGA架构设计 |
4.4.1 PBCH接收处理过程 |
4.4.2 PCFICH接收处理过程 |
4.4.3 PDCCH接收处理过程 |
4.4.4 PDSCH接收处理过程 |
4.5 FPGA与 DSP通信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小区空口监测捕获系统仿真与验证 |
5.1 多小区空口监测系统环境搭建 |
5.2 小区同步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2.1 下行信号同步仿真与测试 |
5.2.2 同步跟踪TIME调整频偏补偿FPGA仿真与测试 |
5.3 信道估计FPGA仿真与测试 |
5.4 物理下行信道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4.1 PBCH接收处理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4.2 PCFICH接收处理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4.3 PDCCH接收处理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4.4 PDSCH接收处理的FPGA仿真与测试 |
5.5 FPGA对下行信令的提取 |
5.5.1 MIB消息提取解析 |
5.5.2 系统消息解析实现 |
5.5.3 寻呼消息解析实现 |
5.5.4 随机接入消息解析实现 |
5.6 系统模块的性能评估 |
5.6.1 系统时延性能分析 |
5.6.2 目标信号捕获识别性能分析 |
5.6.3 时序资源评估 |
5.6.4 系统资源评估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3)基于RPL协议的朔州市Z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相关技术 |
2.1 井下以太网覆盖技术 |
2.2 WI-FI相关技术 |
2.2.1 IEEE标准 |
2.2.2 WI-FI |
2.2.3 802.11 网络元素Station(STA) |
2.2.4 802.11 数据传输机制 |
2.3 蓝牙相关技术 |
2.3.1 蓝牙技术 |
2.3.2 扩频跳频技术的抗干扰性 |
2.3.3 蓝牙基带协议的可靠性 |
2.3.4 蓝牙链路管理层(LM)可靠性 |
2.3.5 蓝牙文件传输协议RBTFT抗干扰性 |
2.4 Zig Bee技术 |
2.5 TCP/IP协议 |
2.6 RPL协议 |
第三章 井下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
3.1 井下通信系统设计原则 |
3.2 井下通信系统硬件模块选择 |
3.2.1 低功耗嵌入式WI-FI模块HF-LPB100 |
3.2.2 WT11 蓝牙模块 |
3.3 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
3.4 通信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4.1 WIFI及蓝牙电路 |
3.4.2 本安型PCB电路设计 |
3.4.3 无线模块设置 |
3.5 通信协议设计 |
3.6 基于复合度量的RPL改进 |
3.6.1 链路瓶颈指标 |
3.6.2 Rank值计算 |
3.6.3 父节点选择指数PSI |
3.6.4 基于复合度量的CM-RPL使用 |
3.6.5 基于改进RPL的系统路由架构 |
3.7 系统软件设计 |
3.7.1 嵌入式端程序设计 |
3.7.2 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
第四章RPL协议改进与通信系统性能仿真测试 |
4.1 RPL协议改进效果仿真测试 |
4.2 通信功能仿真测试 |
4.2.1 仿真环境构建 |
4.2.2 传输误码率及丢包率的测试 |
4.2.3 实时通信延时测试 |
4.2.4 井下无线通信距离测试 |
4.3 性能稳定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物联网基础技术简介 |
2.1 超高频RFID技术 |
2.2 室内无线定位技术 |
2.3 无线网络理论 |
2.4 信号处理技术 |
2.5 数据库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应用场景与管理流程 |
3.1.2 管理系统功能与性能 |
3.2 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3.2.1 总体方案设计 |
3.2.2 硬件平台方案设计 |
3.2.3 软件架构设计 |
3.2.4 管理系统应用方案设计 |
3.3 管理系统开发流程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
4.1 设备驱动与接口程序设计 |
4.2 物品识别程序设计 |
4.3 物品定位程序设计 |
4.4 系统通信程序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2 数据库表设计 |
4.5.3 数据库结构 |
4.6 功能程序设计 |
4.6.1 库房监控程序设计 |
4.6.2 工位管理程序设计 |
4.6.3 生产与仓储风险预测算法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测试与应用验证 |
5.1 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方案 |
5.2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系统应用验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一种改进QR技术的品牌水果溯源系统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和国内溯源发展简介 |
1.2.1 国外溯源发展简介 |
1.2.2 国内溯源发展简介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QR二维码概述及其加解密 |
2.1 QR码概述 |
2.1.1 QR码简介 |
2.1.2 QR码结构 |
2.1.3 QR码基本特征 |
2.1.4 QR码编码字符集 |
2.2 QR码算法设计 |
2.2.1 RSA算法简介 |
2.2.2 QR码加解密算法优缺点分析 |
2.2.3 QR码密钥设计 |
2.2.4 品牌水果溯源码二值化 |
2.2.5 品牌水果溯源码加解密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需求分析 |
3.1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企业对生产管理系统的需求 |
3.1.2 企业对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需求 |
3.1.3 代理商对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需求 |
3.1.4 零售商对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需求 |
3.1.5 消费者对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需求 |
3.1.6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的需求 |
3.2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
3.2.1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用例分析 |
3.2.2 品牌水果生长管理流程 |
3.2.3 品牌水果信息登记流程 |
3.2.4 代理商业务流程 |
3.2.5 零售商业务流程 |
3.2.6 消费者业务流程 |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研发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设计 |
4.1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1.1 品牌水果溯源前端系统 |
4.1.2 品牌水果溯源后端系统 |
4.1.3 品牌水果溯源通信链路 |
4.2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平台库构建原则 |
4.2.2 数据库产品选择 |
4.2.3 数据库总体架构 |
4.2.4 数据库表设计 |
4.3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模块设计 |
4.3.1 品牌水果录入模块设计 |
4.3.2 代理商验货模块设计 |
4.3.3 零售商注册模块设计 |
4.3.4 消费者溯源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实现 |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权限系统实现 |
5.3 生产管理原型系统实现 |
5.4 品牌水果溯源原型系统实现 |
5.4.1 品牌水果溯源系统管理界面 |
5.4.2 零售商和代理商注册页面 |
5.4.3 品牌水果信息管理页面 |
5.4.4 品牌水果溯源页面 |
5.4.5 移动端溯源页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局限空间环境感测器无线警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局限空间概述 |
2.1.1 局限空间的概念 |
2.1.2 局限空间作业相关法规 |
2.1.3 局限空间作业要点分析 |
2.1.4 局限空间的危害与检测 |
2.1.5 局限空间危害防范与紧急应变 |
2.2 单片机技术 |
2.3 传感器技术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开发 |
3.1 硬件设计 |
3.2 软件设计 |
3.3 感测警报器硬件测试与校正 |
3.4 作业现场资料收集与评估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环境传感器硬件 |
4.2 处理软件实现 |
4.3 硬件测试与校正 |
4.4 作业现场整合测试 |
第五章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5.1 系统开发情况 |
5.2 感测警报器的限制与效用评估 |
5.3 同类产品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7)凉山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输电线路管理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开发技术综述 |
2.1 SSM框架 |
2.1.1 Spring框架 |
2.1.2 SpringMVC框架 |
2.1.3 Mybatis框架 |
2.2 三层架构 |
2.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输电线路管理现状 |
3.2 总体需求分析 |
3.2.1 系统数据描述 |
3.2.2 系统需求概述 |
3.2.3 系统建设需求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功能 |
3.3.2 线路台账管理功能 |
3.3.3 线路巡检管理功能 |
3.3.4 线路缺陷管理功能 |
3.3.5 在线监测管理功能 |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4.1.1 物理拓扑结构 |
4.1.2 监测终端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软件设计原则 |
4.2.2 软件逻辑架构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系统管理设计 |
4.3.2 线路台账管理设计 |
4.3.3 线路巡检管理设计 |
4.3.4 线路缺陷管理设计 |
4.3.5 在线监测管理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E-R模型设计 |
4.4.2 数据库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用户登录功能实现 |
5.3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
5.4 线路台账模块实现 |
5.5 线路巡检模块实现 |
5.6 缺陷查询模块实现 |
5.7 导线温度监测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原理 |
6.2 测试环境 |
6.3 测试内容 |
6.3.1 功能测试 |
6.3.2 非功能测试 |
6.4 测试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5 小结 |
2 蓝牙通信技术与身份认证技术 |
2.1 蓝牙通信技术 |
2.1.1 无接触维护终端无线通信技术选取 |
2.1.2 蓝牙通信技术 |
2.1.3 蓝牙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 |
2.1.4 蓝牙无线通信的原理 |
2.1.5 蓝牙通信协议 |
2.1.6 蓝牙通信链路的建立 |
2.2 身份认证技术 |
2.2.1 身份认证技术的基本模型和目标 |
2.2.2 身份认证方式的类别 |
2.2.3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 |
2.2.4 TEA算法及在动态双因子认证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3 手持PDA维护终端设计 |
3.1 FTU的维护接口 |
3.2 蓝牙通信接口 |
3.3 PDA维护终端平台设计 |
3.3.1 需求分析 |
3.3.2 主要组件选型 |
3.3.3 总体框架设计 |
3.3.4 电源电路 |
3.3.5 复位与电源监视电路 |
3.3.6 CPU及周边电路设计 |
3.3.7 RS232和JTAG接口电路 |
3.3.8 键盘电路 |
3.3.9 液晶显示器电路 |
3.3.10 蓝牙接口电路 |
3.4 通信协议 |
3.4.1 Modbus协议 |
3.4.2 Modbus协议扩展 |
3.5 软件设计 |
3.5.1 μC/OS-II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
3.5.2 控制器应用软件架构 |
3.5.3 看门狗、实时时钟和电池告警 |
3.5.4 VT100 超级终端驱动软件 |
3.5.5 蓝牙链路管理 |
3.5.6 MMI和 FTU之间的Modbus协议通信软件包 |
3.5.7 键盘扫描 |
3.5.8 液晶显示 |
3.6 本章小结 |
4 智能手机维护软件设计 |
4.1 智能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构思 |
4.1.1 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思路 |
4.1.2 手机App作为FTU维护终端的方案 |
4.2 动态口令验证 |
4.3 MMI人机交互界面 |
4.3.1 手机App软件架构 |
4.3.2 FTU维护终端界面设计 |
4.4 与FTU的蓝牙数据通信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和验证 |
5.1 测试情况 |
5.1.1 测试内容 |
5.1.2 测试环境和方法 |
5.1.3 测试结果 |
5.2 测试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基于RFID的离散型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料配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离散制造业物料配送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传统离散型制造业物料配送过程研究 |
2.1 传统离散型制造业生产过程研究 |
2.2 传统离散型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料配送模式研究 |
2.2.1 物料的分类 |
2.2.2 离散制造业物料配送模式研究 |
2.2.3 离散制造业物料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
2.3 物料配送中的优化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FID的物料配送方法研究 |
3.1 RFID技术研究 |
3.1.1 RFID系统组成部件 |
3.1.2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
3.2 物料配送数据采集方式研究 |
3.2.1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研究 |
3.2.2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方式研究 |
3.3 基于RFID的物料配送策略研究 |
3.3.1 基于RFID的物料配送模式研究 |
3.3.2 生产车间的物料配送流程 |
3.4 基于RFID的物料配送模式下的物料配送量分析 |
3.4.1 物料配送量和备料量 |
3.4.2 物料配送量的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料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
4.1 含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的描述 |
4.1.1 含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 |
4.1.2 含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的分类 |
4.2 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简介 |
4.2.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4.3 物料配送路径模型及求解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含有时间窗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建模 |
4.3.3 遗传算法求解问题 |
4.4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料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概述 |
5.1.1 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5.2 系统架构设计 |
5.2.1 系统的架构 |
5.2.2 数据模型 |
5.3 系统实现 |
5.3.1 信息交互模块 |
5.3.2 PDA设置模块 |
5.3.3 生产模块 |
5.3.4 可视化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智能化仓库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的理论依据 |
2.1 无线射频技术 |
2.1.1 无线射频技术概述 |
2.1.2 无线射频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2.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结构 |
2.3 WSN技术与RFID技术相融合 |
2.4 WebGIS技术 |
2.4.1 WebGIS组成 |
2.4.2 WebGIS工作原理 |
2.5 仓库物资定位技术 |
2.5.1 质心定位方法 |
2.5.2 基于RSSI的定位 |
2.5.3 三边测量法定位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指数线性回归模型组合预测法的库存预警 |
3.1 仓库智能化管理模块设计 |
3.1.1 物资入库作业管理设计 |
3.1.2 物资出库作业管理设计 |
3.1.3 物资盘点作业管理设计 |
3.1.4 仓库门禁作业管理设计 |
3.2 智能移动端PDA功能设计 |
3.3 仓库物资库存预警设计 |
3.3.1 库存预警方法设计 |
3.3.2 库存预测方法实例验证 |
3.3.3 库存预警界限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RSSI的高斯加权质心组合定位导航算法优化设计 |
4.1 基于RSSI算法原理数据模型及信道模型分析 |
4.2 基于RSSI算法存在的缺陷 |
4.3 对RSSI的测量值和波形进行优化设计 |
4.3.1 对RSSI测量值修正 |
4.3.2 用均值滤波对RSSI波形进行修正及仿真 |
4.4 优化基于RSSI的高斯加权质心算法 |
4.4.1 修正节点间的距离 |
4.4.2 三边质心组合算法优化 |
4.4.3 三边加权质心结合算法优化 |
4.4.4 优先选择参考节点降低误差 |
4.5 基于改进后的RSSI算法流程 |
4.6 实验仿真分析 |
4.7 导航定位技术实现 |
4.7.1 电子地图建立 |
4.7.2 导航定位算法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网络平台的搭建 |
5.2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5.3 系统总体E-R图和数据流模型建立 |
5.4 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 |
5.4.1 系统登录和功能模块实现 |
5.4.2 物资入库模块功能实现 |
5.4.3 物资出库模块功能实现 |
5.4.4 物资盘点模块功能实现 |
5.4.5 仓库门禁模块功能实现 |
5.4.6 智能移动端PDA模块功能实现 |
5.4.7 物资预警模块功能实现 |
5.4.8 物资定位导航模块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PDA设备开发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数阶SOC算法的对讲机电池健康管理系统研究[D]. 郭凯.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LTE-A空口监测目标捕获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陈东风.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基于RPL协议的朔州市Z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研究[D]. 冯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智能生产与仓储管理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D]. 许佳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一种改进QR技术的品牌水果溯源系统设计和实现[D]. 黄山.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4)
- [6]局限空间环境感测器无线警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喆.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凉山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田洪兵.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FTU无接触维护终端设计[D]. 王凯.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9]基于RFID的离散型制造业生产车间物料配送方法研究[D]. 杜闯.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智能化仓库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D]. 尹章轩.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