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颅内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28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成伟[1](2021)在《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由神经管闭合期外胚层细胞异常移行所导致。颅内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第四脑室、鞍区。起源于中颅底硬膜外并延伸至翼腭窝、颞下窝、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较为罕见。由于其发病率非常低,相关文献报道大多数都是个案报道,人们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手术全切是治疗表皮样囊肿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位于中颅底硬膜外的表皮样囊肿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显露困难,还没有标准的手术入路可供选择。此外,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常为颅底内外沟通肿瘤,其手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单一学科手术尤为困难。本研究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报道2015-2020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筛选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结果我们将文献检索得到的23例患者与本院收集的8例纳入一组,共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1-71岁,平均42.5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13例;视力下降5例;第Ⅲ,Ⅳ,Ⅵ颅神经功能障碍9例;第Ⅴ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第Ⅶ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第Ⅷ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肢体运动障碍1例;脑脊液漏1例;口腔肿块伴疼痛1例。31例患者中行CT检查者13例:低密度有1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例;增强CT3例,其中轻度强化2例,不强化1例;表现为骨质受压破坏7例;CTA检查1例,未见肿瘤内有血管分布。31例患者中行MRI检查者27例:T1序列25例,其中低信号16例,混杂信号7例,高信号2例;T2序列24例,其中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高信号20例;DWI序列15例,均呈高信号;增强MRI20例,其中部分或边缘强化12例,不强化8例;磁共振波谱1例,显示乳酸峰增高;Flair序列1例,呈混杂信号。31例患者中,开颅手术25例,其中中颅窝硬膜外入路22例;内镜手术6例,包括经鼻入路和经唇下-上颌窦入路。31例肿瘤种,全切除的有19例,次全切除的10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6例,未得到改善2例。3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23例,出现并发症的3例。除了信息缺失的5例外,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0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KPS评分70100分,平均80分。有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肿瘤复发,其中3例通过手术切除。结论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是一组罕见的颅底沟通性肿瘤,常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CT表现为鞍旁硬膜外边界清楚、以低密度为主的占位性病变,不强化,可累及颞下窝、翼腭窝等颅外结构,局部颅底骨质常呈压迫性改变;磁共振DWI序列为特征性高信号。临床症状明显者首选手术治疗,根据囊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颅内为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可通过中颅窝硬膜外入路切除;以颅外为主、靠近颅底中线区的囊肿使用内镜经鼻-翼突入路;以颅外为主、向侧颅底和翼腭窝生长的表皮样囊肿选择内镜经上颌窦入路。应在保护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囊肿及包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表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全切后复发率低;次全切除者容易复发,复发后仍可考虑手术治疗。
陈勇[2](2019)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分析影响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此类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并为临床诊疗过程中防治复发提供参考。病例资料和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收治的141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资料,对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按性别、年龄、影像学表现、病变部位、大小、生物学特点、手术切除程度等指标分组统计,结合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复发率、复发风险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获得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1为剔除标准,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41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1:2.06。复发33例,复发率23.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均不影响术后复发,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变的复发率高于典型病变(38.1%:17.2%)且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典型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体积大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患者病变的平均体积为38.7±25.3 cm3,未复发病变的平均体积为25.3±23.2 cm3,体积较大的病变主要增加术后远期复发风险,其5年、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8%、16.5%。小脑幕上病变的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幕下病变(P<0.05),病变所在颅内间隙不同其术后复发风险明显不同(P<0.05)。侵袭性生长的病变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匍匐性生长的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手术不同程度残留导致术后复发风险增高、无进展生存期缩短(P<0.05),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大小及是否与周围神经血管粘连。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是否典型、所在颅内间隙及手术的切除程度。影像学表现非典型病变的复发风险是典型病变的5.966倍;脑实质内病变的复发风险最高,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内、脑室内及硬膜外/下病变;手术残留少量瘤体的术后复发风险是全切后的3.681倍,而残留部分包膜术后复发风险较全切无显着增高(HR=1.078,P>0.05)。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术后复发多见于非典型影像学表现、脑实质内病变、手术残留瘤体的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程度为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手段,但手术残留部分包膜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胡慧勇[3](2018)在《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影像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TG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儿童TGCT的超声征象,依据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分组比较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回声性质、钙化、囊性区以及彩色血流等声像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睾丸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睾丸肿瘤独立声像图特征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睾丸肿瘤64例(69.6%),恶性睾丸肿瘤28例(30.4%),最常见的儿童良性TGCT为畸胎瘤,其次为表皮样囊肿,最常见的儿童恶性TGCT为卵黄囊瘤;良性肿瘤组的肿瘤最大径小于恶性肿瘤组[(1.69±0.73)cm对(2.81±1.16)cm,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声像图特征方面,良性肿瘤以回声不均匀为主,恶性肿瘤以回声均匀多见(P=0.000),良性肿瘤组肿瘤内部的钙化和囊性区多于恶性肿瘤组(P=0.000);良性肿瘤组的血流分级低于恶性肿瘤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分级为预测睾丸肿瘤恶性的独立因素,当以Adler分级≥2级为良恶性诊断阈值,则血流分级对睾丸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9%、98.4%、96.7%。结论儿童良恶性TGCT的超声征象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彩色血流分级为预测睾丸良恶性肿瘤的独立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望成为儿童TGCT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方法。第二部分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CT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TGCT)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儿童TGCT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CT特征,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分组比较良恶性肿瘤组间的肿瘤大小、CT特征和诊断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儿童TGCT的危险因素,并分析CT特征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57例儿童TGCT,良性肿瘤组40例(70.2%),恶性肿瘤组17例(29.8%),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畸胎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卵黄囊瘤;恶性肿瘤组肿瘤最大直径均值(2.98±1.35)cm大于良性肿瘤组(1.87±0.7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T特征方面,良性肿瘤组肿瘤密度不均匀多见(26/40,65.0%),恶性肿瘤组肿瘤以密度均匀为主(12/17,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良性肿瘤组肿瘤伴钙化和脂肪多于恶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7),CT增强扫描恶性肿瘤组供血动脉增粗的比例明显多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病理结果对照,CT诊断符合率84.2%(48/57),良恶性肿瘤组CT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2)。17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分别为Ⅰ期14例(88.2%)、Ⅲ期2例(11.8%)、Ⅳ期1例(5.9%),CT显示肿瘤出血坏死5例(29.4%),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11.8%),右肺及左肾门转移1例(5.9%),术后随访时间范围(663)月,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总体生存率100%;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供血动脉增粗为预测肿瘤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诊断儿童恶性TG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6%、97.5%、89.5%。结论CT检查儿童TGCT有特异性,肿瘤供血动脉增粗为预测儿童TGCT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CT能初步判断儿童TGCT的良恶性及临床分期,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价值研究目的探讨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TGCT)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儿童TGCT的临床资料、MRI检查资料和病理结果,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分组比较良恶性肿瘤组的部位、大小、边界、形态、信号特征、肿瘤囊性变和脂肪变、患侧精索增粗、强化程度以及肿瘤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63例儿童TGCT,其中良性肿瘤45例(71.4%),包括畸胎瘤23例(51.1%)、表皮样囊肿16例(35.6%)、皮样囊肿6例(13.3%),恶性肿瘤18例(28.6%),包括卵黄囊瘤16例(88.9%)、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11.1%)。良性肿瘤组T2WI以混杂信号(20/45,44.4%)和高信号(16/45,35.6%)居多,DWI以低信号(28/45,62.2%)和高信号(16/41,39%)居多,恶性肿瘤组T2WI及DWI均以高信号居多,良恶性肿瘤组在T2WI、DW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良性肿瘤组肿瘤囊性变和脂肪变多于恶性肿瘤组(均P<0.05),恶性肿瘤组肿瘤患侧精索增粗多于良性肿瘤组,且强化程度高于良性肿瘤组(均P=0.000);与病理结果对照,MRI诊断良性肿瘤符合率93.3%,诊断恶性肿瘤符合率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1)。结论MRI评价儿童良恶性TGCT在T2WI、DWI、肿瘤囊性变和脂肪变、患侧精索增粗和强化程度方面均有差异,当超声诊断儿童TGCT不明确时,MRI可提供辅助诊断信息。第四部分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超声、CT及MRI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目的 探讨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TGCT)的超声、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8年7月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儿童TGCT患者的病史资料,术前行超声、CT、MRI检查中的一项或多项影像学检查。采用BlandAltman图分析超声、CT及MRI评估儿童TGCT肿瘤大小的一致性,kappa检验分析三种检查方法评价儿童TGCT影像学特征的一致性,联合诊断试验比较超声、超声与CT联合、超声与MRI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准确评估儿童TGCT的肿瘤大小。Bland-Altman图分析超声评估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差值`d=-0.15cm,标准差Sd=0.28cm,95%的一致性界限为(-0.690.39cm),95.7%(88/92)测量值在一致性界限内;CT评估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差值`d=0.01cm,标准差Sd=0.47cm,95%的一致性界限为(-0.900.93cm),96.5%(55/57)测量值在一致性界限内;MRI评估肿瘤最大直径平均差值`d=-0.12cm,标准差Sd=0.26cm,95%的一致性界限为(-0.630.40cm),96.8%(61/63)测量值在一致性界限内。影像学特征方面,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价肿瘤的边界、形态、肿块性质与病理结果比较均有一致性(均P<0.05),MRI评价肿瘤囊性变的敏感性最好(90.5%),CT评价肿瘤钙化的敏感性高于超声(83.3%对69.8%),MRI评价肿瘤脂肪变的敏感性高于CT(85.7%对75.0%)。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CT及MRI鉴别儿童良恶性TGCT的准确性分别为95.7%、94.7%、93.7%,三种检查方法鉴别儿童TGCT良恶性的一致性均极好(kappa=0.897,0.872,0.844)。超声诊断儿童TGCT符合率72.8%,超声与CT联合、超声与MRI联合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7%,90.5%,与单用超声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7)。结论 超声、CT及MRI对儿童TGCT均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超声与CT联合、超声与MRI联合诊断能提高儿童TGCT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何森[4](2018)在《颅内皮样囊肿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总结颅内皮样囊肿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探讨其性别差异和破裂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有关颅内皮样囊肿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9月。由两位评价者按预先制定的统一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在符合研究的文献中提取发表日期、第一作者姓名、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程、病灶部位、破裂与否、伴随疾病、并发症、治疗方式以及恶变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846篇相关文献,138篇入选,每篇文献报道13例,共152例患者,男性、女性患者各76例。不同性别的颅内皮样囊肿患者在诊断年龄(MD=-4.77,95%CI[-10.72,1.17],t=-1.59,P=0.1148)、病程(c2=1.7182,(49)=0.7874)、病灶部位(c2=1.4757,(49)=0.2244)、临床首发表现(c2=0.9877,(49)=0.6103)、CT(c2=0.6310,(49)=0.4270)、T1WI(c2=0.0290,(49)=0.8648)、T2 WI(c2=2.740,(49)=0.1638)、破裂情况(c2=0.2440,(49)=0.6213)、伴随皮毛窦或枕部包块(c2=1.1176,(49)=0.8029)、并发脑积水(c2=2.6579,(49)=0.1030)和颅内感染(c2=0.3619,(49)=0.5475)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DC的平均诊断年龄为29.86岁±18.65岁,65.13%的患者病程在数月以上;超过一半的患者以头痛起病,15.79%患者以癫痫起病;67.76%的患者病灶位于幕上,近90%的患者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灶,约70%的患者在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90%的患者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囊肿破裂的发生率约为40%,皮毛窦或枕部包块、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0.53%、21.05%、7.89%。选择手术治疗139例,非手术治疗13例;4例男性患者恶变为鳞癌,3例女性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程长短(c2=15.3912,(49)=0.0001)、诊断年龄(MD=6.38,95%CI[0.38,12.38],t=2.10,P=0.0372)、病灶部位(c2=18.8030,(49)=0.0000)、T1WI信号(c2=12.5295,(49)=0.0004)、T2WI信号(c2=6.2152,(49)=0.0126)与破裂风险有关,首发表现(c2=1.1422,(49)=0.5649)与破裂风险无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短(OR=1.3988)、病灶部位(OR=4.2889)和T1WI信号(OR=3.0938)是IDC囊肿发生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颅内皮样囊肿在诊断年龄、病程、病灶部位、首发表现、破裂情况、CT密度、T1WI信号、T2WI信号、伴随疾病、并发症、治疗和恶变方面无性别差异。(2).IDC好发年龄在30岁左右,多以头痛和癫痫起病,病灶多位于幕上,CT上多表现为低密度灶,T1WI、T2WI多为高信号,以手术治疗为主,很少发生恶化。(3).病程在数小时、病灶位于幕上、T1WI表现为高信号是IDC囊肿发生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衔城,卞晓星[5](1994)在《中枢神经系统上皮样囊肿——附5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告58例中枢神经系统(CNS)上皮样囊肿,58例中位于小脑桥脑角涉及斜坡者23例(39.7%),有不典型的小脑桥脑角综合征者仅11例,听神经损害6例。40例CT平扫呈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33例,其中27例不强化。MRI检查32例,呈T1W低信号,T2W高信号者18例。病灶周围脑组织均无水肿带。治疗方法唯有手术切除,疗效尚满意。
刘凤权[6](2017)在《泪腺上皮性肿瘤CT和MRI特征分析及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分析不同泪腺上皮性肿瘤CT或MRI特征,并结合其临床特点,对预后进行初步判断,为下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2、分析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特征,手术及术后复发情况,为临床泪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2007年4月至2015年4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泪腺上皮性肿瘤,并有完整术前影像学资料(CT或MRI)的患者100例,把患者分为原发性多形性腺瘤组,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组及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统计分析各组影像学特征。2、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泪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术后情况。【结果】1、所有病例均为单眼发病。原发性多形性腺瘤与恶性上皮性肿瘤均为单发;复发性多形性腺瘤10例为单灶复发,11例为多灶复发。CT检查原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29例中密度不均6例(20.7%),1例中央可见钙化(3.5%);边界不清4例(13.8%),骨质受压变形16例(55.2%),无骨质破坏;形状不规则7例(24.1%)。复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12例中密度不均8例(66.7%),3例中央可见钙化(25%);边界不清8例(66.7%),骨质受压变形6例(50%),骨质破坏4例(33.3%);形状不规则6例(50%)。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13例中密度不均3例(23.1%),1例中央可见钙化(7.7%),1例可见囊变区(7.7%);边界不清2例(15.4%),骨质受压变形5例(38.5%),骨质破坏2例(15.4%);形状不规则2例(15.4%)。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肿瘤形状上无差异(P=0.138),密度、边界及与邻近骨质关系均存在差异,复发性多形腺瘤密度不均匀概率高(P=0.015),边界不清晰概率高(P=0.002),更易发生骨质破坏(P=0.021)。MRI检查原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41例,在T1WI上其中19例(46.3%)呈等信号,16例(39.0%)为低信号,2例(4.9%)为高信号,4例(9.8%)为高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13例(31.7%)为高信号,12例(29.3%)为等信号,12例(29.3%)为等高信号,4例(9.8%)为等低信号;均可不同程度强化,4例出现囊变(9.8%)。复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16例,在T1 WI上15例(93.8%)呈等信号,1例(6.2%)为高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6例(37.5%)为等信号,10例(62.5%)为不均匀高信号;均可不同程度强化,10例出现囊变(62.5%)。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19例,在T1WI上18例(94.7%)呈等信号,1例(5.3%)为等高信号;在T2WI上10例为等信号(52.6%),4例(21.1%)为等高信号,4例(21.1%)为等低信号,1例(5.3%)为高信号;15例明显不均匀强化(78.9%),4例(21.1%)不能被强化,4例出现囊变(21.1%)。统计学分析显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出现囊变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肿瘤(P=0.000)。术后随访18年,56例原发性多形性腺瘤无复发;21例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术后再次复发者7例(33.3%),恶变死亡2例(9.5%);23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6例(26.1%),死亡5例(21.7%),失访4例(17.4%)。2、术后病理证实96例均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其中原发性者74例,复发性者22例。原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中,常见的症状、体征依次为眼球突出56例(75.7%)、眼球移位40例(54.1%),眼球运动受限37例(50.0%),上睑下垂21例(28.4%),视力下降9例(12.1%),眼底改变6例(8.1%),视物重影4例(5.4%),疼痛3例(4.1%);复发性多形性腺瘤中,常见的症状、体征依次为眼球突出16例(72.7%)、眼球移位13例(59.1%),上睑下垂10例(45.5%),视力下降9例(40.9%),眼球运动受限7例(31.8%),眼底改变7例(31.8%)视物重影6例(27.1%),疼痛4例(18.2%)。术后随访310年,74例原发病例术后复发1例(1.4%);22例复发病例术后再次复发者3例(13.6%),恶性变2例(9.1%),死亡1例(4.5%),失访2例(9.1%)。【结论】1、泪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在CT或MRI上更易出现密度不均、边界不清、邻近骨质破坏或肿瘤内囊变坏死,提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生物学上为良性,影像学表现已具备恶性特点。2、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可单灶复发或多灶复发,多灶发者更易再次复发或恶变。3、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影像学上常见囊变区,肿瘤内出现囊变坏死区者提示更容易再次复发及恶性变。4、术前对泪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精确定位,对其大小、边界、范围、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选择最合理的手术入路。避免术前活检。
孟令惠,何杰,崔建岭[7](2014)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破裂脂滴进入脑脊液三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破裂脂滴进入脑脊液临床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报道,其中皮样囊肿、畸胎瘤、表皮样囊肿破裂均有报道。肿瘤可位于颅内,也可位于椎管内;临床表现各异,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04年7月1日至2012年2月9日经手术和MRI检查证实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破裂脂滴进入脑脊液,现分析此3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
张达旻[8](2014)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和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手术方法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颅内表皮样囊肿21例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包括15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均采用单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回顾文献,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0例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1例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呈典型表现17例(77.3%),非典型表现4例(22.7%);病变位于桥小脑角15例,中颅窝底1例,位于右侧颞叶、小脑蚓部、左侧额颞叶、左侧眼眶内、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全切17例(81.0%),次全切4例(19.0%),死亡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1例,面瘫4例。术后随访3月-1年,4例面瘫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复发病例。两组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全切率无差别(P=0.626>0.05),术后新发面神经功能障碍率无差别(P>0.05)。结论:绝大部分表皮样囊肿在CT上呈低密度,MRI上呈长T1WI长T2WI信号,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强化,其表现特异,诊断明确;对于非常见部位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者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其性质往往需术中所见或术后病理证实。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扩大了手术视野,消除了手术盲区,提高了手术全切率的认识,在手术操作中并不影响面神经功能。
梁德壬[9](2011)在《脑实质内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脑实质内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内皮样囊肿患者资料,对其CT、MRI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7例同时行CT、MRI检查,其中1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临床以头痛、癫痫为主要症状,7例中,5例年龄<30岁,其中额叶3例,颞叶2例,顶叶及小脑蚓部各1例。6例CT表现为欠均匀低密度,CT值呈负值具有特征性,1例呈稍高密度,病变边缘见断续的环形或不规则形钙化。6例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灰或略高信号,信号不均匀,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混杂信号,1例呈稍长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STIR)高信号脂肪均消失;4例行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均无瘤周水肿;3例MRA显示周围血管受压移位、僵直。1例CT、MRI可见蛛网膜下腔及左侧脑室前角内散在少量脂肪滴。结论脑实质内皮样囊肿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诊断优于CT。
谢雷,符伟平,何以郎,徐梓榕,张春霞[10](2011)在《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MRI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颅内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皮样囊肿和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对其MRI表现、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5例颅内皮样囊肿病例中,3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3例均表现为厚壁中等强化。7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病例中,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1例T1WI及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的5例中4例表现为薄壁轻微强化,1例壁无强化。结论: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均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二、颅内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28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2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影像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名词对照及缩写代码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CT诊断价值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价值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超声、CT及MRI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5.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综述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颅内皮样囊肿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泪腺上皮性肿瘤CT和MRI特征分析及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泪腺上皮性肿瘤CT和MRI特征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MRI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机制与病理 |
3.2 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 |
3.3 MRI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四、颅内上皮样囊肿CT和MRI表现28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D]. 汪成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D]. 陈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儿童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影像诊断价值研究[D]. 胡慧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颅内皮样囊肿的系统评价[D]. 何森. 遵义医学院, 2018(01)
- [5]中枢神经系统上皮样囊肿——附58例临床分析[J]. 陈衔城,卞晓星. 临床神经科学, 1994(03)
- [6]泪腺上皮性肿瘤CT和MRI特征分析及泪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研究[D]. 刘凤权.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破裂脂滴进入脑脊液三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 孟令惠,何杰,崔建岭.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06)
- [8]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D]. 张达旻.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9]脑实质内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J]. 梁德壬.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1(07)
- [10]颅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MRI鉴别诊断[J]. 谢雷,符伟平,何以郎,徐梓榕,张春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