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人的文学命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有现象的沉思(论文文献综述)
李怀宇[1](2021)在《陈平原:时代转折成就人才》文中认为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色古香的小楼里,陈平原先生娓娓而谈,略带潮州乡音。在二十四岁以前,陈平原的足迹未出潮汕地区。"潮州因为远离中原,文化传统上不太讲‘士农工商’,不会把经商放在最后。潮汕人有商业精神。人多地少,明清两代,就有不少人闯南洋,外出打拼,做生意。"陈平原说,"也因为人多地少,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出路。近年潮汕有两个名人:一个是做生意的李嘉诚,一个是做学问的饶宗颐。
李振龙[2](2020)在《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从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作为切入点,来对汪曾祺小说的现代性问题进行阐释。这包括意象叙事的源起、意象叙事的主体以及意象叙事的叙事功能建构三个方面。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意象叙事的缘起或特性。笔者将从从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及其本土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及其现代化的角度,这两个因素的两个进化维度进行考量。一是意象叙事的外源性,即其中包含的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及其本地化的进程,这些为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提供了新的小说形式、手法与深度内容,诸如意识流的小说技法与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二是意象叙事的民族性,即以中国诗歌为主要载体的抒情传统与以散文为主要载体的叙事传统,中国传统的意象叙事是两大文学传统“杂交”的产物,它们为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近代以来,抒情传统的现代性与叙事传统的现代化各自发生,又产生合力,使得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抒情内容发生了转变,为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的出现提供了文学基础。第二章将从小说内容方面对意象叙事的现代性意义进行论述,笔者将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主体——叙事意象分为四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民俗意象与文化意象,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叙事意象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建构主体,其意义指涉的是汪曾祺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是汪曾祺对于人的终极价值的终极关怀的表征之一。第三章则是从意象叙事的形式,也即叙事意象在文本中的功能建构入手,来研究汪曾祺小说中的现代性问题。通过论述意象叙事在建构小说情节结构中起到的凝结与转折作用,表现汪曾祺小说中形式上的现代意义与其暗喻的批判的审美现代性;通过论述对意象叙事在建构小说主题与人物时的“意义凝聚点”的作用,表现小说的现代意义,从而论证作为形式上的现代性,借此来展现汪曾祺小说中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麻于宁[3](2020)在《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文中认为湘西是孕育沈从文生命和创作的摇篮,《边城》的问世标志着沈从文文学体系中“湘西世界”的形成,凝结着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核心意蕴。沈从文在其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修订《边城》,经其亲自修订再版后的《边城》呈现出颇有意味的变化。论文通过初版本、开明本、校正本、文集本间的对校,尝试还原每一版修订及再版的历史现场,探讨沈从文修改《边城》时隐含着的情感变化与思想斗争,探寻在历史的纵向延伸中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常”与“变”。《边城》版本修订体现了作者在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心境与文学思想的差异。相较于初版本,开明本在语言表达、环境描写及意象选择等方面进行修改,进一步深化了文本思想深度,以期带来更高的审美价值。开明本时期,沈从文承续一贯的文学主张,进行“有情”的生命探索,以审美的角度探寻理想生命的存在形式,从中找寻到神性,和源于“美”的爱。同时,将“人事”作为与环境对应的平行轨道,主张在环境的纷杂中凸显人事的不同样式。沈从文对开明本的修订,可以认为是其文学创作观念已然成熟。相较于开明本,校正本在语言风格、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修改,旨在遵循新的文学范式,贴近新的时代语境和大众阅读取向。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在这些“外在形式”的背后,一部分修改延续着开明本时期的传统,隐现着沈从文不断将自己拉回自身既定文学轨道的意识。虽然他对小说的“外在表现”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但“有情”文学观念并未完全消散。他在文学政策与自我文学理想之间游移。相较于其他三个版本,文集本在还原小说语言风貌的基础上,以开明本为主体,保留开明本中为提升审美价值和思想意蕴修订的内容;删改校正本中的时代印记,弥补校正本艺术底蕴和文本内涵方面的空缺。虽然文集本仍留有意识形态规训的痕迹,但是在众生喧哗中,沈从文是以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向开明本时期的真我回归。沈从文在生命长河中与文学几经别离,令人慰藉的是,《沈从文全集》收入开明本《边城》以及曾因不可抗因素丢失的其他作品。在亲人和理解他的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他有关文学“破碎”的梦。
陈莉[4](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张慧[5](2020)在《《文赋》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研究》文中指出陆机《文赋》以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价值,不仅在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还受到国外众多学者的重视,并产生了多个译本。论文立足于《文赋》英译文本的理解与阐释,通过具体分析各英译文本,对译者的翻译方法和阐释特点进行研究,揭示《文赋》在英语世界的理解和接受现状。绪论围绕选题,首先从选题价值角度论证了《文赋》英译本的重要性,有助于对海外汉学研究现状的把握和理解。在研究现状方面则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文赋》的研究成果,并依据内容分类呈现。第一章主要对《文赋》在英语世界的英译本译介现状做系统全面的概述,并结合相关翻译理论讨论《文赋》英译本的翻译方法。通过梳理文献资料,论文对几个重要英译本的情况做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究了《文赋》的英译方法策略,《文赋》英译主要使用的后瞻式翻译与直译方法,并且译者在译介之时首先是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在对中国古代文论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研译共进。第二章着重从文本转化、术语处理和注释注解三方面来分析英译本《文赋》的阐释特点。《文赋》的文本翻译是以直译为主,但因源语和目的语国家之间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原文中一些语句的翻译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变,使之适于目的语读者的原有认知,论文通过梳理译文中的创造性转化,力图勾画出《文赋》在英语世界的阐释现状。同时,英译本《文赋》中包含有许多中国古典文论术语,此类术语大多语义含混模糊,论文结合《文赋》在汉语语境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译本之间翻译处理的对比,厘清译者对这些重要术语的不同阐释。另外,注释作为译文副文本,是译者的补充阐释,《文赋》译本的译者注释虽各有侧重点,但主要包括典故考证、释义和评析三个方面,这形成了与中国学者“注—解—评”传统相似的注释模式。第三章论文意在探讨《文赋》英译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海外汉学界和国内学者汉语典籍译介工作的反思。《文赋》英译有其重要意义。一方面,由西方相关阐释理论可知,翻译中再生意义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因此《文赋》的文本内涵在译介新视角下可得到进一步丰富。另一方面,《文赋》从中国译介到西方,译者不仅跨越了两种语言,也跨越了两种文论体系,实际上是中西文论的交流对话。最后,基于《文赋》译本的研究,结合汉语典籍的译介现状,获得对国内外学者译介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在《文赋》这类古汉语典籍的翻译中,深厚的古典文献素养是理解阐释的关键,这是海外汉学界译者的最大挑战,然而他们的优越性在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熟悉,在翻译中适当融入目的语文化是阐释的需要。对国内学者来说,中国文论要摆脱封闭获得发展,就要求国内译学界与海外汉学界接轨,并掌握对外译介的主动性。
王伟军[6](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于健[7](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张德强[8](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阎怀兰[9](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刘莹[10](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二、读书人的文学命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有现象的沉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书人的文学命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有现象的沉思(论文提纲范文)
(2)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汪曾祺简述及研究综述 |
二、研究缘起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1)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
(2)意象与意象叙事 |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叙事形态:意象叙事 |
第一节 外源性:象征主义的现代性及其本土化 |
(1)作为审美现代性先锋的象征主义 |
(2)象征主义的“本土化” |
第二节 民族性:中国抒情与叙事传统及其现代化 |
(1)抒情传统的现代性 |
(2)叙事传统的现代化 |
(3)“抒情传统”与“叙事传统”的相互渗透 |
第二章 审美现代性的建构主体:叙事意象及其意义指涉 |
第一节 以自然观照人间:自然意象 |
(1)风景意象 |
(2)动物意象 |
第二节 民间异存的方式:民俗意象 |
第三节 人性呈现的舞台:社会意象 |
(1)“农科所”意象 |
(2)剧团意象 |
第四节 挽歌情怀的符号:文化意象 |
(1)由民俗而产生的文化意象 |
(2)由历史而产生的文化意象 |
第三章 形式上的现代性:意象叙事的功能建构 |
第一节 结构的暗喻:凝结与转折 |
(1)凝结叙事结构 |
(2)表现情节转折 |
(3)暗示叙事时空 |
第二节 意义的聚集:主题与人物 |
(1)点染主旨 |
(2)塑造人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3)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开明本:“善本”的选择与拟定 |
第一节 节制内敛的审美气韵 |
第二节 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沉潜 |
第三节 文学观念体系的建构 |
第二章 校正本:“群”与“我”之间的游移 |
第一节 社会规范下的自我修正 |
第二节 融入新秩序的主动与被动 |
第三节 情感经验的倾注与表达 |
第三章 文集本:“有情”传统的试探与彰显 |
第一节 时代印记与主体唤醒 |
第二节 喧嚣年代的文人姿态 |
第三节 生命哲学的回归与召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文赋》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陆机《文赋》英译本考 |
第一节 《文赋》的英译版本及产生影响 |
一、《文赋》的英译版本 |
二、《文赋》英译本在西方的传播及影响 |
第二节 《文赋》英译的方法研究 |
一、后瞻式翻译与直译的翻译方法 |
二、以研促译的翻译方式 |
第二章 《文赋》英译本的阐释研究 |
第一节 英译本《文赋》的文本转化与阐释 |
一、隐喻的处理 |
二、偶句排比的呈现 |
第二节 《文赋》文论术语的英译与阐释 |
一、文体类术语 |
二、重点文论范畴 |
第三节 英译本《文赋》的注释与阐释 |
一、疑难实词的释义 |
二、典故的考证 |
三、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评析 |
第三章 《文赋》译介与阐释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第一节 《文赋》译介与阐释的现实意义 |
一、新视角下文本内涵的丰富 |
二、中西文论间的碰撞与对话 |
第二节 《文赋》译介与阐释的反思 |
一、对海外汉学界译介与阐释工作的思考 |
二、对国内译介与阐释工作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
一、“异形者”之自觉 |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
一、斗士的“转向” |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
一、挥泪的告别 |
二、被误解的耻辱 |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
二、耻辱感的慰藉 |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
三、“中国”与女性 |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
第二节 萝拉意象 |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9)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
一、媒介的变化 |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
二、经济审美化 |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
二、审美困境 |
第二节 文体风尚 |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
二、分化与融合 |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读书人的文学命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特有现象的沉思(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平原:时代转折成就人才[J]. 李怀宇. 粤海风, 2021(01)
- [2]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D]. 李振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沈从文文学理想的游移与坚守 ——以《边城》版本修订与选择为视点[D]. 麻于宁. 华侨大学, 2020(01)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5]《文赋》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研究[D]. 张慧.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 [10]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