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论文文献综述)
梁克敏[1](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冯兵[2](2016)在《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者来自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关注重点有城市经济、坊市制度、城址选择、城市规划、城市布局、城市居民和城市考古等方面。区域城市与单体城市渐趋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虽成绩不俗,但研究视角与内容亦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是:资料整理与利用不足;理论探索与建设缺乏;个案、区域与总体研究失衡。避免城市史研究精细碎片化,扩大宏观性视野,推进系统化、总体性研究,当为之后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方向。
魏美强[3](2016)在《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文中研究表明唐宋之际,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断裂式的变革,中国社会由此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世时代。就都市布局和管理而言,封闭的坊市制在延续了数百年后,到唐初长安发展至顶峰,而历经唐末、五代的社会变动,到宋初东京城时已基本为开放式的街市制所取代。关于唐宋之间发生的城市变革,学界已倾注大量心力,但对于坊市制崩溃时间节点的争论不一,而其背后原因则尚无综合考察,相关研究仍待深入。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学科的视角,对唐宋之际坊市制度变革的相关问题再行展开探讨。绪论部分。在明确论题的前提下,按照学术史的发展脉络,系统地回顾了中外学界关于坊市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并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视角及标准的差异,导致坊制变革时间节点的认同差异,且在原因阐释上过于关注商业经济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原因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墓志资料为线索,着重探讨唐宋之际新型城市防御力量——街使、巡使(以下简称“街巡使”)的兴废所揭示的坊市制度的变革路径,并借鉴各学科成果,综合探讨城市变革的社会背景。第一章,《都城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首先追溯先秦、秦汉时期的里制,在此基础上,勾勒极具中国中世纪特征的魏晋至隋唐坊市制发展、演变的轨迹。而后,重点分析唐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及其管理制度,以确定唐宋坊市制度变革的起点。第二章,《唐、五代、北宋都城新型城防力量——左右街使与左右巡使》。本章基于历史文献和出土墓志资料的整理,对街巡使的设置背景、任命形式、人员构成、职能范围等方面加以动态考察。并由街、巡使这一新型使职的职能变迁、任命频率观察坊市制的崩溃过程。第三章,《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本章对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崩溃的线索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逐条分析,将坊市制的崩溃过程分为四期:第一阶段,唐初到安史之乱以前。唐初里坊内部已出现制度上的松动迹象,尤其以坊内平面及立体空间的侵占及市内住居功能的形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街巡使最初作为街道管理的辅助力量,约在高、武之际初设,至玄宗开元末年逐渐常态化,并参与坊市制度的维护中;第二阶段,安史乱后至唐末。坊市制的崩溃以“破墙”及“侵街”为主要表象,但街鼓、宵禁尚未废弛,街巡使设置逐渐频繁,并重点打击坊制破坏行为;第三阶段,五代时期。由于城市沿革及战争因素,唐末长安得以残存的市制,在五代之初并未恢复。虽然后唐洛阳都城里坊布局并不严整,但街巡使的任命仍较为频繁,可见维持坊制管理模式的倾向仍十分明显。直到后周时期,街道空间开始允许合法占用,坊制思路彻底消除,坊制也宣告解体;第四阶段,宋初——仁宗朝。北宋东京城坊制经历短暂的“恢复”,但随后彻底解体。厢坊管理模式形成,街市制时代到来。这一阶段街巡使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不见任命。第四章,《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原因》。笔者试从坊市制布局管理局限、商业发展、人口膨胀等三大方面来阐释其崩溃原因。特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口因素在都城变革中的作用一者表现为人口总量的增加,一者表现为流动人口的频繁。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可知唐宋之际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革,且其路径、表征及原因也基本澄清。总之,入宋以后,传统的中世纪都城制度走向崩溃,迎来的则是开放、繁荣、平近的街市时代,城市社会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近世化。
成智[4](2014)在《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文中研究表明隋唐长安的建筑遗存较少,研究大多通过考古发现、文献、其他地区唐代建筑推断其建筑样式。尤其是作为隋唐都城长安的建筑,一直是各个学界研究的焦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筑学、历史学领域对隋唐长安建筑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是,建筑研究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考古发掘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发现也相继产生,阶段性的总结这三个主要学科对于系隋唐长安建筑近现代的研究成果,为将来学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提供指导和参考。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现状、文章重点、研究方法和框架提出解释。第二章:隋唐长安建筑研究文献概况。主要对研究成果文献的来源、学科分类、主要研究任务进行叙述,并根据文献种类,分别对着作、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进行综述,提出研究发展趋势。第三章:历史学领域的研究。对历史学领域所涵盖的考古学、文献学、社会文化史学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内容总结和学科研究分析。第四章:建筑学领域的研究。在建筑学领域区分建筑技术与建筑造型,分别对两方面的研究者及目的进行剖析,总结各主要研究方向的成果内容及结论。第五章:总结。总结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并对未来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包伟民[5](2013)在《唐宋城市研究学术史批判》文中研究指明唐宋城市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研究领域,经常回顾其学术的发展过程,自觉反思研究方法,对维持其学术质量和深化认识尤为重要。本文以唐宋城市聚落研究为主体,归纳其学术史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分析推动诸种学术进步的因素,对代表性的论点和研究方法,提出批判性的反思意见,对今后唐宋城市史学术研究的可行性思路提出建议。
包伟民[6](2011)在《唐代市制再议》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是经过城堡—都邑—城市的演化脉络逐步发展起来的。唐中宗景龙元年敕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一向被论者当做市场官设的关键论据,但史文未见唐代政府取缔"非法"市场的记载,各地作为基层市场的草市也多有发展,佐以其他论据,似可说明这一敕条的主要用意在于控制官吏的数量,而非市场本身。此外如分行列市、市场定时启闭、时估、不得更造偏铺等关于市场监管的种种制度条文,或源自历史因革,或出于论者误读,并非一定说明唐代政府控制城市市场的用意。唐代城市市场制度的某些内容虽然不如后代"自由",但从历史承袭的视角看,其实反映着中国古代城市市场制度不断演进的轨迹,是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实际要求的。从唐代到宋代城市市场的演变,其间制度的裂变也许不如前人想象的那么剧烈,而前后因袭的痕迹则无疑要明晰得多。
李昕泽[7](2010)在《里坊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里坊制度作为聚居基本单元深刻影响着古代聚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同时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也必须通过里这一基层政权组织来实现。但目前学术界对里坊制度的研究仅限于单一学科的孤立分析,对其涉及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未开展深入探讨。针对里坊制度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对弥补聚落史和乡里制度研究的缺环具有重要史学意义,而且对城市规划和基层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此外,“堡”作为里坊制度在乡村的遗存,与里坊在空间形态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对堡开展调查研究并与里坊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推进里坊制度研究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传统堡寨聚落居住形态日益衰败之际,对此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显得紧迫而必要。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史料,从乡里制度、聚居形态、行政组织方面廓清里坊制度的概念,追溯里坊制度形成、发展、成熟、衰落、演变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围绕里坊制度作为“聚居空间形态”和“社会基层组织”两方面梳理展开,揭示其建筑学与社会学的深层内涵,并从社会结构层次和里坊地域空间布局、里坊制度与军制、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三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比较,深刻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其次,结合考古发掘成果和史籍资料,对里坊的规划布局、空间特点和道路结构加以分析和推测,剖析里坊与城市总体布局的模数关系,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揭示里坊在古代都城中的布局原则。最后,以山西、河北的现存堡寨聚落为例,对“堡”和里坊的建筑形态和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充分论证“堡”和里坊制度的渊源关系。文章明确指出里坊制度具有建筑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内涵,其建筑形态是一个逐步解体的过程,并无明确的时间结点,且在部分乡村或城镇仍以“堡”的形式遗存至今;而其作为社会学方面的基层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至明清、甚至民国时期。由此可见,里坊制度在宋代以后并未真正消失,只要其内部管理或对外防卫需要,这种制度或形式就会长期存在下去。
芦蕊[8](2009)在《唐代长安两市研究》文中指出唐代长安是一座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它是作为一座理想都市建造的。在市场的设置上也处处体现了设计者传统、规范的设计理念。长安东、西两市作为唐代市场体制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承担着区域经济中心的职能。史学界对长安两市的论述很多,已经积累了大量优异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长安两市的设置、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其次对长安两市在商业功能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并从制度变迁角度对演变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尝试探寻长安市场与关中地区的经济联系,力求对长安两市有更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和创新之处,并提出了笔者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为唐代市场制度概述。分“市”的设置和市场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论述。首先,在“市”的设置上,从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的几点看法中得出,国家作为市场制度的设立者,它对市场制度的设置既要满足政治的需要,同时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尽管市场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在我国古代,国家在市场设置和管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对唐代“市”的空间布局、内部构造和“市”的数量分别进行论述。长安两市在空间布局上没有按传统礼制放在皇宫后面,也就是北面,而是并列于皇城以南的交通要道上。这样的地理位置不仅对东西交通便利,距长安城的南北距离也是适中的。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并且东西对称,内部构造也基本形同。长安除东、西两市外,还有其他“市”短暂存在过,但只有东、西两市一直比较兴盛。其次,笔者对具体的市场管理制度,从行政秩序管理、交易秩序管理和商税的征收三方面探讨。唐代市场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不仅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市场官吏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干扰市场秩序。此外,对店铺的布局以及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和公平公正交易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商铺要按所卖商品的种类不同,分类集中排列在同一街区,不能杂设;对度量衡、商品质量、物价,政府会定朗检查;对非法的市场行为,唐律中都有相关处罚条例。唐时实行的市场制度是适宜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因而成为保证长安商业繁荣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为长安两市之比较。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是有唐一代两市的不同发展。由于最初设计理念相同,两市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各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毕竟不同,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周边环境和人口数量与构成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两者不同的商业功能上。具体来讲,西市周围聚集了大多数来到长安的西域胡人,特殊的社会环境让“商贾所凑,多归西市”,因此在这里形成了人气极旺的市场氛围。而东市周围官员、贵族宅邸相对较多;另外,地方进奏院、尚书省选院也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市周围几个坊内,因此,来京办事的官员、进京赶考的选人多汇集于此。这些都使东市的市场氛围似乎带有几分“官”味。由此可看出,两市在消费人群、消费水平上会存在一些差异。纵向比较是纵观长安市场的演变,可知这种封闭式的市场模式随着市场内“行”数的增多、市场之外和坊内商业点的增加、夜市形成规模、周边地区草市的形成而在唐中后期逐渐走向瓦解。坊市之间的界限愈见模糊,混合区逐渐形成。在比较之后总结两市演变的原因,从制度经济学上讲,则为一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是自然演进与人为设计互相博弈的结果。第四部分主要探讨长安两市与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联系。长安两市的繁荣得益于其所依赖的关中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资、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农产品种类繁多,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水利的兴修等,都是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具体表现。农业的高度发展又带动了手工业的显着进步。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又给商业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物资保障。再加上发达的交通,使关中地区不仅成为长安市场坚实的供给者,更为长安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环境。同时,两市作为长安的经济窗口,起着连接长安和关中经济的重要作用。两市的繁荣,更给长安这座都市增添了无尽活力,并带动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突出本文主旨,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梳理唐长安两市的市场制度,探讨两市的演变及其原因,并说明长安市场与关中地区的经济联系。
呼琳贵[9](2000)在《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文中提出考古资料证明,唐代长安城中,存在很多烧造砖瓦建筑材料的窑址,特别是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天宝年间,唐长安城严格的坊里制度已被商贸活动的逐步扩大而突破,并日益衰败。
二、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
一、城市的建置 |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
一、仓库的设置 |
二、仓库的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
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
小结 |
结语 |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及问题所在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都城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秦汉时期里制概述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坊市制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唐初长安里坊的管理制度 |
1. 来自里坊系统的管理:坊正与市门监 |
2. 来自京县行政系统的管理:长安、万年县令及其属官 |
3. 来自京兆府行政系统的管理:京兆尹及其属官 |
4. 来自中央军、政系统的管理:金吾卫及太府寺诸官 |
第二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新型城防力量——左右街使与左右巡使 |
第一节 左、右街使 |
第二节 左、右巡使 |
第三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 |
第一节 唐长安城坊市制的松弛——高武至开天时期 |
1. 坊内商业活动的出现 |
2. 坊内“曲”的增多 |
3. 坊、市内的“起楼”行为 |
4. 坊内寺观的增加 |
5. “市”内宅第的出现 |
第二节 唐长安城坊市制崩溃的加速——安史乱后至唐末 |
1. 特殊群体与破墙行为 |
2. 侵街的开始 |
3. 商业活动的蔓延 |
4. 夜禁的松弛 |
第三节 后周洛阳与后周汴京坊市制的废止 |
1. 后唐洛阳城的修缮及其坊市制度 |
2. 后周汴京城的扩建及其坊市制度 |
第四节 北宋东京城坊市制的短暂“恢复”与街市制兴起 |
1. 北宋东京城的改造及其城市面貌 |
2. 北宋东京城坊制的短暂“恢复” |
3. 厢制形成与北宋东京街市制的兴起 |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原因 |
第一节 坊市制度的局限 |
1. 都城布局不当 |
2. 里坊功能分离 |
3. 宵禁制度严格 |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 |
1. 商人地位的提升 |
2. 商人阶层的扩大 |
第三节 都城人口的增加 |
1. 庞大的人口规模 |
2. 频繁的流动人口 |
结语 |
图版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的重点 |
1.4.1 相关研究成果 |
1.4.2 本文研究重点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方法 |
2.隋唐长安建筑研究文献概况 |
2.1 概述 |
2.2 文献及数据来源 |
2.3 隋唐长安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 |
2.4 主要研究人物概述 |
2.5 研究文献综述 |
2.5.1 概述 |
2.5.2 着作 |
2.5.3 学位论文 |
2.5.4 期刊论文 |
2.5.5 会议论文 |
2.6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2.7 文章中所涉及建筑位置 |
3.历史学领域的隋唐长安建筑研究 |
3.1 概述 |
3.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
3.3 考古学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3.3.1 宫殿、官署建筑 |
3.3.2 私宅、寺观 |
3.3.3 市肆、城门及其他 |
3.4 文献学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3.5 总结 |
4.建筑学领域的隋唐长安建筑研究 |
4.1 概述 |
4.2 研究者及研究目的 |
4.3 研究方向及文献内容概要 |
4.3.1 建筑技术 |
4.3.2 建筑造型 |
4.4 总结 |
5.总结 |
5.1 研究趋势总结 |
5.2 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唐宋城市研究学术史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一、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 (上) |
二、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 (下) |
三、研究方法与扩张推力 |
四、范式强化与概念纠葛 |
五、余论 |
(6)唐代市制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坊市分离 |
二、市场官设 |
三、市场监管 |
(7)里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里坊制度研究现状 |
1.1.1 里坊制度研究的起步阶段 |
1.1.2 里坊制度研究的发展阶段 |
1.1.3 里坊制度研究走向深入 |
1.2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3 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建筑史学意义 |
1.4.2 社会文化学意义 |
1.4.3 现实指导意义 |
1.5 研究体系框架 |
第二章 里坊制度溯源 |
2.1 里坊制度概述 |
2.1.1 里的定义 |
2.1.2 坊的辨析 |
2.2 里坊制度的产生 |
2.2.1 乡里制度的里 |
2.2.2 聚居形态的里 |
2.2.3 行政组织的里 |
2.3 里坊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
2.3.1 里坊制度的形成阶段 |
2.3.2 里坊制度的发展阶段 |
2.3.3 里坊制度的成熟阶段 |
2.3.4 封闭里坊制度的衰落 |
2.3.5 里坊制度的延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 |
3.1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内涵 |
3.1.1 里坊的形制 |
3.1.2 里坊的规模 |
3.1.3 里市制度 |
3.2 里坊制度的社会学内涵 |
3.2.1 乡里组织制度 |
3.2.2 土地管理制度 |
3.2.3 行政长官及其职能 |
3.3 封闭里坊的管理制度 |
3.3.1 封闭规整的里墙 |
3.3.2 定时启闭坊门和严格的夜禁制度 |
3.3.3 禁止对坊外街衢开门 |
3.3.4 禁止侵占街道,开垦种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里坊制度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的关系 |
4.1 社会结构层级和里坊的地域空间层次 |
4.1.1 政治制度与社会等级结构 |
4.1.2 聚落的地域空间层次 |
4.1.3 里坊的地域空间布局 |
4.2 里坊与军制的关系 |
4.2.1 里坊行政建制与军事管理制度 |
4.2.2 明代军事辖区中的里坊制度 |
4.2.3 里坊与军堡空间形态比较 |
4.3 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
4.3.1 里坊制度与授田制度 |
4.3.2 土地制度对建邑制里的影响 |
4.3.3 道路规划与农田阡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代里坊形态推测及其规模分析 |
5.1 里坊制度的演变过程 |
5.1.1 社会组织形制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
5.1.2 礼制对里坊规划布局的影响 |
5.1.3 社会经济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
5.2 历代里坊形态特点分析及推测 |
5.2.1 隋唐长安里坊道路结构 |
5.2.2 历代里坊空间布局推测 |
5.2.3 里坊内的社及其演变 |
5.3 里坊用地规模分析——以隋唐长安、洛阳为例 |
5.3.1 都城里坊模数分析 |
5.3.2 里坊割宅方式推测 |
5.3.3 宅院基址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堡” |
6.1 堡与里坊制度 |
6.1.1 “堡”的起源——史前古城 |
6.1.2 “堡”的演变——中心城堡 |
6.1.3 里坊城市的产生及其演变 |
6.2 堡的空间布局类型 |
6.2.1 单体布局的堡 |
6.2.2 堡中建堡 |
6.2.3 多堡聚集 |
6.3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及其与里坊的关系 |
6.3.1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 |
6.3.2 “堡”和“里”的建筑形态比较 |
6.3.3 “堡”和“里”的管理制度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唐代长安两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及其学术意义 |
(二) 前人研究概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唐代市场管理制度概述 |
(一) 市场设置 |
1、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几点看法 |
2、市的设置 |
(二) 市场管理 |
1、市的行政秩序管理 |
2、市的交易秩序管理 |
3、商税的征收 |
二、长安两市之比较 |
(一) 同时期比较 |
1、东、西两市的空间布局与周边环境 |
2、两市繁荣程度 |
3、商业功能的差异 |
(二) 长安两市的演变 |
1、长安市场的起源发展 |
2、市的演变—由封闭到开放 |
3、演变原因 |
三、长安两市与关中经济发展的联系 |
(一) 关中地区对长安市场的基础供给作用 |
(二) 城市辐射力增强,城乡交流频繁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2]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冯兵. 云梦学刊, 2016(05)
- [3]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D]. 魏美强. 南京大学, 2016(10)
- [4]隋唐长安建筑的现代研究历程[D]. 成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5]唐宋城市研究学术史批判[J]. 包伟民. 人文杂志, 2013(01)
- [6]唐代市制再议[J]. 包伟民.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4)
- [7]里坊制度研究[D]. 李昕泽. 天津大学, 2010(11)
- [8]唐代长安两市研究[D]. 芦蕊.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9]由礼泉坊三彩作坊遗址看唐长安 坊里制度的衰败[J]. 呼琳贵. 人文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