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第三卷总目录

200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第三卷总目录

一、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于佳敏[1](2021)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书目对前代书目体例既有传承,又有超越,推动了目录学的发展进程,不仅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献学价值,更建构了丰富且完善的目录学理论构架模式与实践体式,多有开创之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目录学功用,为后世书目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范式,有嘉惠后学之功;宋代医学发展繁荣,主要体现为医官制度与医学教育高度发达、涉医群体丰富、医籍得到了大量刊刻与整理、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本文择以医类子目为研究对象对宋代目录学思想与价值进行探析,不仅能以微观见宏观,更加深入地对宋代目录学学术价值进行探析。同时,通过书目医籍着录这一史学门径来透视宋代医学文化现象,为医学研究提供有效史料。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与维度切入研究:一方面,通过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体例、内容与范围等特点及较为成熟的解题内容来探究宋人的目录学思想、方法以及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体现的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文献学价值。通过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与医书专门书目《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等前、后代主要书目医籍着录体例与内容的承继与影响,评介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成就与不足。利用文献实证法,对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辨正,以期提高人们对宋代目录学编撰特点与不足的科学认知以及对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与利用的准确性与便利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反映的史料信息与文化渊源,追溯探究宋人大力进行医籍整理、着述与刊刻所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机制以及宋人重医的时代风貌等。兹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宋代书目文献述略。本章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对先宋时期书目体例及医籍着录与分类特点等进行考梳。先宋时期书目医籍着录存在类名有失稳定、医籍文本基本信息着录较为粗糙、重类序而轻解题、分类层级模糊等问题。厘清先宋目录学及其医籍体例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宋代目录学及其医籍着录体例的沿革与发展。其次,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版本流传、分类编排、成就与不足等进行宏观概述。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作为宋代书目整体研究的一部分,两者具有共性特征,也各自具有其特殊性。故不能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后者相关研究成果全部打包套用于前者研究,前者研究是后者研究的一个子集,亦不能完全反映宋代书目的整体特点,但不可割裂两者关系进行单独研究。故对宋代书目整体研究所具有的普遍性基本适用于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同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也可反映宋代书目着录的大体面貌。第二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本章从宋代诸家书目着录医籍文本内容切入,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内容与方法、类例特点、解题方法与模式等进行全面且细致地考述,探析其目录学成就与不足。第三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版本学价值、辨伪学价值、辑佚学价值进行探析。宋代书目着录医籍皆为宋及先宋珍贵史料,且着录体例完善,为后世书目着录、考订古籍提供了有效资料和良好范式。叙录体书目更能保障书籍着者及内容相关问题得到全面揭示。整体来看,宋代书目文献学价值丰赡,影响深远。第四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本章以宋代叙录体书目着录面貌为主,兼采其他书目着录面貌,结合相关史书记载,对宋代书目着录所反映的宋代医学文化现象进行探析。宋代医学机构的相对完善、宋代官方高度重视医籍的整理与刊刻、宋代涉医群体丰富、宋代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宋代医籍版本形式多样化等宋代医学丰富的文化现象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中皆有反映。第五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解题内容对后世书目的影响进行探析。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数量宏富、体例多样、类例明晰、解题信实,具有丰厚的学术价值与目录学价值。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主要体现在书目着录体制及学术内容的传承与发展两方面。第六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本章对宋代书目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考辨,对其不足与讹误进行指摘。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体式完善,体现在着录项丰富、着录模式相对规范,分类层次更加细致,解题内容详实等诸多方面。宋代书目所开创的书目着录体式、解题模式与内容、类例模式多为后世书目所参鉴。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形式与内容的不足与问题亦不可忽略。笔者对其讹误进行辨正,并对《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问题进行专门考述,为“衢本说”提供依据,以期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史学门径之功用,得到研究者更有效地利用。

张鸣瑾[2](2021)在《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文中认为唐时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达,百姓生活富足,期寻长寿无恙,对医学大为关注,官方与民间盛行抄录医方。唐中期以后,战乱纷扰,社会动荡,唐及唐以前的医学文献几乎散佚无存,致后世研究唐代的医学发展近乎陷入无米断炊的境地。故唐代散佚医书佚文对于研究唐代医学发展和成就均是十分珍贵的稀缺资料。《极要方》为亡佚医籍,是《医心方》主要引用文献之一,也是一部临床实用的综合性经验方书,除诸科病证及治方外,还包括药物理论及服食、房中等内容。此书散见于日本文献,国内尚未得见相关记载,研究甚少。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其一,对《极要方》的成书年代及卷数进行考证。通过着录和引用《极要方》的日本古籍,推断其成书下限应当在唐末以前。再据佚文出现蒲州物产印成盐,所载医方与《新修本草》新增药味“水蓼”及其功效主治相似,以及佚文避唐讳,认为其成书上限应或在唐显庆四年(659)之后,较大可能为唐中晚期成书。主要通过《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以下简称《见在目》)的着录,认为《极要方》卷数应为10卷。其二,系统介绍《极要方》现存佚文,对其进行整体分析,认为其医学内容完备,医方治法灵活,编撰特点则为言简意赅、语言生动。其三,对《极要方》佚文的文献及学术内容进行溯源。《极要方》部分医方与晋至唐初医学文献较为相似,本草理论与唐以前早期本草较为接近,内科辨证理论来源于唐早期医学文献,服食养生内容则博采众家。故《极要方》与上述医书存在源流关系。其文字内容近似,可作为校勘相关医籍的难得依据。因《极要方》成书于唐中晚期,所记载的相关疾病和治方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故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和学术价值。所载医学内容、辨证思维至今可应用于临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四,概述《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分析各文献之间的关系,考察总结《医心方》的引用方式。《极要方》佚文主要保存于《医心方》,尚散见于日本古籍。经过对比研究,除《和名类聚抄》所存佚文未见于其他文献外,其他后世医书中《极要方》内容均为转引自《医心方》,故《医心方》为《极要方》主要佚文来源。系统整理《医心方》征引文献,补充并分析总结了《医心方》的引用方式,认为其引文方式存在节录。其五,研究《极要方》现存辑本,辨析部分佚文归属情况并对佚文进行校勘补遗。森立之与马继兴均对《极要方》进行过辑佚工作,二者辑佚成果存在部分差异,或因翻检不全,或因《医心方》标注不明确。《医心方》引用《极要方》佚文标注不明确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医心方》卷十九、二十二及二十五。其中卷十九引用标注不明确的2处佚文不属于《极要方》;梳理卷二十二、二十五版本关系,辨析此两卷引用《极要方》标注不清者,确认前者所录属于《极要方》,后者不属于;而卷二十九《极要方》内容为误录于此。由此确定了《医心方》引录《极要方》的佚文内容。对《极要方》佚文进行了校勘补遗。最后,围绕《极要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医心方》中涉及《极要方》按语、注语或为丹波后人添补,借助《医心方》比勘校语认为多转录自医家本,亦可推论当时《极要方》尚存于世,且颇受丹波家族重视。对于《极要方》国内无存,或是由于其成书较晚,未得《外台秘要方》收载,又因唐中后期战乱而散佚,因而《新唐书》补录医书目录之时亦未见,遂后世未见相关记载。幸而东渡日本,经《医心方》引录而得以保留部分内容,并为日本后世医书辗转传抄。《极要方》避讳混乱的现象,或因其为抄纂,引录他方别书,故行文不统一,由此分析并总结了避讳在亡佚文献中的应用。简述该书书名分歧,笔者倾向于“极要方”。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结合《极要方》的研究,略述笔者关于辑佚的体会。

付鹏[3](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指出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李全平[4](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杜丽[5](2020)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厘清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及毒、效特点,搜集历代乌头方剂,构建方药数据库,对炮制、用量、用法、剂型、配伍药物、主治病证等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乌头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归纳法梳理中医历代文献方药资料,探讨乌头的毒效特征及影响毒效的相关因素,考辨川、草乌分化应用的由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乌头的增效减毒方法及其与主治病证相关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1.川乌头与草乌头分化应用的时间节点至少在唐朝后期,已早于宋代本草记述而先于临床应用。2.川、草乌的毒效特点为疏利迅速、开通关腠,大辛大热、祛风逐寒,毒紧性烈、善起沉疴,引经报使、直达病所;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包括剂型、炮制、用法、用量、病证、配伍、体质等。3.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配伍辛味之品以祛邪,诸辛并用,祛风湿邪,辛温同用,祛瘀止痛;配伍辛香之品以行气活血;配伍苦咸寒之品以疗痈疡;配伍息风止痉药以疏风;配伍温里之品以温脏祛寒;配伍有毒药物以毒攻毒。配伍甘味之品以缓毒;配伍益气补脾之品以扶正克毒;配伍酸敛药物以制辛烈;配伍滋阴之品以防伤阴;配伍寒凉药以制热毒。4.川乌最常配伍温里、祛风寒湿、补虚、息风止痉、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如肉桂、防风、当归、天麻、天南星、川芎等,主要治疗痹证、中风、痛症、疮疡病类、头痛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虚寒证、风寒湿证、痰瘀互结证、寒凝气滞证等。草乌最常配伍祛风湿、祛痰、活血化瘀、息风止痉、补虚、温里等药物,如羌活、半夏、乳香、天麻、甘草、干姜等,主要治疗疮疡病类、痹证、痛症、骨伤科等疾病,常见证候有寒痛证、风寒湿证、热毒证、风寒冷毒证等。结论:1.乌头毒效一体,其祛风逐寒、温经止痛之效与辛烈温燥之毒,皆源于其味之辛、性之热。2.川乌、草乌二者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温经逐寒,通痹止痛,其主要中毒机制为倾损中和、泄人真元、燥热耗阴、损伤胎元,草乌的药力更强、毒性更大,川乌毒性稍缓、兼有温补之功。3.古代乌头多以炮制品入药。川乌、草乌多配伍辛、温,归肝经、脾经的药物。4.性味既是乌头毒、效之源,亦是影响毒效发挥的关键。合理调整乌头剂量,可控毒减毒,结合给药途径、剂型、主治病证、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施药,是保证乌头临床安全用药的有效方法。

李甲民[6](2020)在《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立足中医形神观,以魂强魄弱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医五神辨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中风病患者形、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情况,探究缺血性中风病形神病变过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进行预试验,一方面评估试验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为正式试验样本量估计提供依据。正式试验中试验对象需经两轮筛选,第一轮根据团队前期研制且经过信效度检验的《“魂”要素评定表》、《“魄”要素评定表》筛选出符合“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第二轮根据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于“魂强魄弱”型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中选取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患者各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两组患者再分别分为两组:对照组1(阴虚风动证)60例、试验组1(阴虚风动证)60例、对照组2(气虚血瘀证)60例、试验组2(气虚血瘀证)60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育阴通络汤治疗、试验组1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照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治疗、试验组2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魂益魄汤治疗。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形(NIHSS评分)、神(“魂强魄弱”证候积分)、心理状态(SAS、SDS评分)和相关安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大。在职业分布方面,“个体私营、机关干部、科教文卫”人数较多。2.疗效评价(1)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DS、SA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魂强魄弱”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证候积分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神学说指导下的的安魂益魄汤相比于传统中医辨治方法,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形、神、心理状态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短时间应用安全可靠。

谢双峥[7](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王逗逗[8](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沈传河[9](2020)在《清代墨学研究》文中指出墨学兴盛于先秦,秦汉以降趋于长久地衰微,直到清代才逐渐复兴,并于清末民初达到高潮。墨学作为中国轴心时代富有原创性的文化成果,虽然历年久远,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清代墨学成就空前,影响重大,它是中国墨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其诸多方面仍值得研究,值得借鉴,以服务于当代的墨学研究,服务于当代的学术文化建设。清代以前的墨学亦值得关注,值得探究。中国墨学史的构成值得辨析与区分。中国墨学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墨家之学(墨学),一类是对墨家之学的研究(墨学研究)。与之相应,中国墨学史也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墨家学术发展史(墨学史),一类是对墨家学术的研究史(墨学研究史)。这种区分对于阐释中国墨学史、解释墨学的消亡与复兴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孟子辟墨与韩愈的“孔墨相用”说,同样是中国墨学史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以清代墨学即清人治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清代墨学的宏观考察、各期重点个案研究、对清代墨学的批评与评价等。对清代墨学的总体考察,主要考察清代墨学的分期、基本特征、研究方法嬗变等。整个清代墨学史,可分为前期(1644—1735)、中期(1736—1820)、后期(1821—1911)三个阶段。清代墨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文本校释为主,以义理阐释为次;研究方法以传统的朴学方法为主,但新兴的理论阐释的方法亦非常重要;治墨的目的,从使《墨子》可读易读到以墨学经世致用;实际儒墨关系的变化影响着清代墨学的起伏兴衰。清代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编选之法、朴学的方法、来自西学的理论阐释方法,而每种方法又各有其历时的嬗变过程。清代前期,为清代墨学较为艰难的发轫期。治墨学人主要有傅山、马骕、陈梦雷等。傅山首开清人治墨之风气,对墨学多有研治,既有文本的校释,亦有义理的阐发,总体上体现出融会通活的特点。傅氏现存的治墨着述主要有《墨子校注》、《墨子大取篇释》、《墨子经简注》、《墨子小取篇简注》等,其中以《墨子大取篇释》尤为着名。马骕撰《绎史》,其中辑有《墨翟之言》。该篇编选包括《墨子》在内的先秦两汉典籍中的部分涉墨篇章,以展现墨子等人的言论思想。更为重要的是,编选之中,编选者对儒家辟墨有所回避,而对墨子、墨学实际上有所辨正、有所袒护甚至是有所褒扬。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其中有《墨子部》一部(亦称《墨子汇考》),它分类编纂历代墨学资料,并于编纂中蕴含着编纂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如对儒家批墨的倾向有所规避,而对学界挺墨的倾向有所支持等。清代中期,为清代墨学十分重要的发展期。治墨学人主要有毕沅、汪中、王念孙、张惠言等。毕沅集众人之力而撰成《墨子注》,成就很大,影响很大。《墨子注》以明《道藏》本《墨子》为底本,校注全书,使《墨子》初步可读,并撰有《原目》、《篇目考》、《佚文》等。毕氏还发现了《墨经》的旁行读法,推动了对《墨经》错简的整理。汪中治墨尤勤,曾前后三遍校勘《墨子》,撰成《墨子校本》,并撰有《墨子表微》,惜皆亡佚,今仅存《墨子序》、《墨子后序》。汪氏推崇墨学,积极倡导墨学,反对孟子辟墨,大胆为墨子辩诬,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论争。王念孙父子低调治墨,只治《墨子》文本,不涉墨学义理。王氏以朴学治墨,对《墨子》多有校释,用力精审,创获甚多,对《墨子》文本校理贡献很大。张惠言是一位坚持辟墨的治墨者。张氏主要研治《墨经》四篇,撰成《墨子经说解》一书。该书“引说就经”,各相比附,使文本朗然可视,其中的校注亦颇多精见,多有创获,成果后多为《墨子间诂》所吸收。清代中期,墨学日益兴盛,围绕孟子辟墨引发了一场较为激烈的学术论争,有人抑孟挺墨,有人辟墨挺孟,论争一直延续到清代后期。其中以汪中、翁方纲的冲突尤为尖锐。这种学术论争,反映了传统儒墨关系的新变化,反映了清代文化启蒙的一种趋向。清代后期,为清代墨学全面繁荣的高潮期。治墨学人主要有苏时学、俞樾、孙诒让、梁启超等。清代后期的墨学,明显沿着两条路径在不断地展开与发展:一是乾嘉以来的朴学式研究继续推进与拓展,相关着述很多,其中以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成就最大;二是新兴的理论阐释式研究日益兴盛,渐成主流,实为中国现代墨学的开端,梁启超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苏时学亦是清人治墨之一大家,他勤力治墨,撰有《墨子刊误》一书。该书分条校注《墨子》,多有所得,孙诒让《墨子间诂》对之采用甚多。俞樾踵武高邮二王,积极治墨,对墨学亦有所推崇,撰有《墨子平议》一书。该书逐篇摘引《墨子》文句,或校正文字,或训释字句,或辨正前人旧说,皆多有创获,颇有成就。孙诒让集前贤治墨之大成而撰成《墨子间诂》,成就卓异,影响重大,于墨学界享有盛誉。孙氏治墨,涉及墨学的诸多方面,主要有《墨子》文本校释、墨学义理批评、墨学资料汇编、相关墨学考证等。其中尤以对《墨子》的校勘成就最大。孙氏以毕沅校本为底本,广泛借鉴吸收已有的治墨成果,博采众长,集其大成,历三十年之久,终于撰成墨学名着《墨子间诂》。梁启超的一生,与墨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热爱墨学,推崇墨学,勤力研治墨学,积极倡导传播墨学,力求发掘墨学的现世价值。他不仅以传统的方法治墨,更以新兴的西学方法治墨,实为中国现代墨学之开端。梁氏的墨学着述主要有《墨学微》、《墨经校释》、《墨子学案》等。中国近代墨学的复兴,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墨学研究的复兴,而墨学本身并没有得到多少复兴或发展。这种现象值得分析与批评。清代墨学取得了空前卓着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清人以朴学治墨,精心校释,终于校理出一个几乎人人可读的《墨子》文本。其中以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贡献最大。其二,清人对历代墨学资料的搜辑与汇编,成就显着。其中以孙诒让成就最大,详见其《墨子间诂》附录部分。其三,清人治墨、崇墨、倡墨,对传统尊儒抑墨的关系结构渐趋解构,至清末民初完全解构。这对于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文化启蒙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四,援引西方近现代的思想方法来治墨,开创并确立了墨学研究的新范式,实际上也就开启了中国现代墨学研究的新历程。清代墨学对于中国墨学的发展、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乃至实际社会人生的演进,均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陈朝辉[10](2019)在《民国时期上海报业工人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报刊史研究虽然逐渐摆脱了见报不见人的冷清局面,但多集中于编辑、记者等精英式人物的新闻实践、新闻思想和历史贡献的介绍及评价,对于从事报刊排印工作的底层工人则缺乏应有的关照。考察民国时期的报业工人群体,对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近代报业经营管理、近代工业、近代工人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仅有的几篇报业工人文献主要聚焦于劳资争议(劳资纠纷和罢工停业)的影响及表现,对于报业工人的群体特征、工作状况、生活境遇、组织形态、政党互动等其它方面却没有涉及,这难以再现这一群体的历史全貌,因而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地域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上海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中心地区,汇聚了大量的报业工人。二是,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人运动的引领地区,报业工人是其中较早一批开展工人运动的群体。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构建报业工人群体,展现出报业工人群体的本质特征;二是置报业工人群体于当时社会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考察报业工人群体如何与社会进行互动。具体行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早期来源、招募方式、群体数量、群体特征四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从工作类型、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规章、职业流动五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工作状况;第三部分,从工作收入、福利待遇、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生活境遇;第四部分,从组织沿革、运作机制、主要活动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组织形态;第五部分,从大革命时期、大革命以后到抗日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不同阶段梳理上海报业工人的政党互动;第六部分,从改善待遇、雇佣问题、群众运动三个方面梳理上海报业工人劳资争议产生的原因,并以时事新报馆工人罢工事件为例作具体分析。

二、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获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获
第一章 宋代书目文献述略
    第一节 先宋书目医籍着录体例
        一、医籍着录概况
        二、医籍体例详析
        三、房中、神仙类文献着录比例逐减
    第二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走向发展高潮
        一、官修书目发凡起例——《崇文总目》
        二、私家书目蔚然林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第三节 宋代其他类型书目多有新创
        一、通史艺文志的草创——《通志·艺文略》
        二、版本目录的先锋——《遂初堂书目》
        三、辑录体书目的确立——《文献通考·经籍考》
        四、当代史艺文志的出现——《宋史·艺文志》
第二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特点
        一、着录内容丰赡
        二、着录形式多样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解题特点
        一、详实精审的叙录体
        二、圆融整饬的辑录体
        三、重类例轻解题的其他书目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类例特点
        一、分类体系成熟
        二、类目详晰
        三、重视类名
        四、分类形式多样
    第四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医籍着录比较研究
        一、医籍着录面貌比较
        二、医籍解题内容比较
第三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版本学价值
        一、版本着录背景
        二、版本着录实践
        三、结语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辨伪学价值
        一、辨伪背景
        二、辨伪实践
        三、结语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辑佚学价值
        一、辑佚实践
        二、辑佚价值
        三、结语
第四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宋代医学机构日益完善的体现
        一、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二、太医局的发展
    第二节 宋代官修医籍大量整理的反映
        一、对方书的编着
        二、对本草的撰修
        三、对经典的校补
    第三节 宋代特殊群体涉医风尚的揭示
        一、皇帝涉医
        二、文士涉医
        三、僧人涉医
    第四节 宋代医学发展成就斐然的彰显
        一、保存前代医学经典
        二、对医学经典的传扬
        三、医学各科成果丰富
        四、医籍版本形式多样
    结论
第五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叙录体的承扬
        一、着录模式
        二、解题形式
        三、解题内容
        四、类目体系
    第二节 医书专门书目对辑录体的吸收
        一、辑录事项
        二、辑录解题
        三、类例模式
    第三节 《通志·艺文略》类例模式的传承
        一、《国史经籍志》的参鉴
        二、《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的发扬
第六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异误考辨
        一、医籍着录不足举隅
        二、医籍着录异同考校
    第二节 《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考辨
        一、诸说献疑
        二、版本校考
        三、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研究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存一览表
    附录二: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佚一览表
    附录三:宋代书目着录医籍存佚待考一览表
    附录四:《经籍考》着录医籍与辑录源条目异同对照表
    附录五:《宋史艺文志考证·误例》医书类考证一览表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2)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极要方》研究现状
    2. 《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的研究现状
        2.1. 主要佚文来源《医心方》的研究现状
        2.2. 其他佚文来源文献的研究现状
    3. 小结
前言
1 《极要方》成书年代及卷数考
    1.1 《极要方》成书年代
        1.1.1 从书目着录和引用文献考证
        1.1.2 从佚文药物产地考证
        1.1.3 从药物名称及用法考证
        1.1.4 从文字避讳考证
    1.2 《极要方》卷数
    1.3 小结
2 《极要方》内容概况及特色研究
    2.1 《极要方》内容概况
    2.2 《极要方》内容特色研究
        2.2.1 内容完备
        2.2.2 治法灵活
        2.2.3 言简意赅
        2.2.4 文笔生动
    2.3 小结
3 《极要方》佚文源流及价值研究
    3.1 《极要方》佚文条目分布概述
    3.2 《极要方》佚文文献源流梳理
        3.2.1 《极要方》与《葛氏方》
        3.2.2 《极要方》与《千金方》
        3.2.3 《极要方》与《许仁则方》
    3.3 《极要方》佚文理论溯源
        3.3.1 药物剂量与七情
        3.3.2 内科病证
        3.3.3 服食养生
    3.4 《极要方》文献史料和学术价值
        3.4.1 《极要方》文献价值
        3.4.2 《极要方》史料价值
        3.4.3 《极要方》学术价值
    3.5 小结
4 《极要方》佚文来源文献研究
    4.1 佚文来源文献概况
        4.1.1 《和名类聚抄》
        4.1.2 《医心方》
        4.1.3 《医略抄》
        4.1.4 《长生疗养方》
        4.1.5 《福田方》
        4.1.7 《杂病广要》
    4.2 各佚文来源文献关系
        4.2.1 与《医心方》内容无重出
        4.2.2 直接转录自《医心方》
        4.2.3 或转录自《医心方》
    4.3 《医心方》引文方式分析
    4.4 小结
5 《极要方》辑本研究与佚文辨析及校勘补遗
    5.1 《极要方》辑本及索引概述
        5.1.1 森立之本
        5.1.2 马继兴本
        5.1.3 小曾户洋索引
    5.2 《极要方》佚文辨析
        5.2.1 《医心方》卷十九引录《极要方》
        5.2.2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录《极要方》
        5.2.3 《医心方》卷二十五引用《极要方》
        5.2.4 《医心方》卷二十九误录佚文
    5.3 《极要方》佚文校勘补遗
        5.3.1 医方剂量之校勘
        5.3.2 中医药理论之校勘
        5.3.3 文字脱衍错讹
    5.4 小结
6 《极要方》研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讨论
    6.1 《医心方》涉及《极要方》按语与注语的分析
    6.2 《极要方》佚文在日本保存流传的原因探讨
    6.3 关于避讳在中医古籍考证方面的应用及思考
    6.4 《极要方》书名分歧述要及辨识
        6.4.1 书名分歧述要
        6.4.2 俗字辨识
        6.4.3 小结
    6.5 关于辑佚中医古医籍的一些思考
        6.5.1 前期准备
        6.5.2 佚文辑录
        6.5.3 佚文整理
        6.5.4 整理总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表1-1 本论文所用书影版本及来源
    附表2-1 《极要方》佚文条文分类及统计
    附表3-1 《极要方》在《医心方》中的分布
    附表3-2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与《葛氏方》互存同方
    附表3-3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与《千金方》互存同方
    附表3-4 《极要方》与《千金方》相似医方
    附表3-5 《极要方》与《许仁则方》对比
    附表4-1 日本及中国《医心方》部分排印本、点校本及校译本信息
    附表4-2 诸本《千金方》对比
    附表5-1 《医心方》引录《极要方》森本、马本及索引收录对比
    附表5-2 《医心方》中的“钱”衡制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第一节 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第一节 编撰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五、关于撰者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分集甲乙丙
        二、细类分析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四、相关问题论述
        五、种卷分布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三、《旧唐志》的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第一节 编撰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第一节 编撰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乌头相关文献研究
    一、乌头名称衍变及川乌、草乌分化考辨
    二、乌头产地及基原考证
        (一) 产地考证
        (二) 基原考证
    三、乌头之毒
        (一) 毒性源流
        (二) 中毒机制
        (三) 中毒表现
        (四) 中毒解救
        (五) 使用禁忌
        (六) 配伍禁忌
        (七) 炮制减毒
        (八) 配伍减毒
    四、乌头性效
        (一) 性味归经
        (二) 功效主治
        (三) 性效特点
    五、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
        (一) 药材品质
        (二) 用量
        (三) 用法
        (四) 剂型
        (五) 配伍
        (六) 煎煮时间
        (七) 病证
第二部分 乌头减毒增效用药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数据库选择标准
        (二) 乌头方信息数据库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 数据挖掘技术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 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 历代含乌头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二) 给药途径分析
        (三) 炮制分析
        (四) 剂型分析
        (五) 其它毒效相关因素分析
        (六) 量效关系研究
        (七) 乌头方配伍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乌头毒效的辩证关系
        (一) 毒效一体
        (二) 毒效两面性
    二、影响乌头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 炮制
        (二) 剂型
        (三) 单复方及是否含酒
        (四) 用量
        (五) 给药途径
        (六) 配伍方法
    三、乌头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一) 痹证
        (二) 痛症
        (三) 寒痛证
        (四) 风寒湿证
        (五) 中风病
        (六) 疮疡病类
        (七) 虚寒证
        (八) 热毒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6)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预试验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五) 研究结论
    二、正式试验
        (一) 样本量的估算
        (二) 研究对象
        (三) 诊断标准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结果
讨论
    一、试验结果分析
        (一) 一般资料分析
        (二) 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三) 临床疗效比较
    二、传统中医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概况
    三、传统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四、中医五神辨治缺血性中风的必要性
        (一) 前期研究基础
        (二) 中医五神学说简述
        (三) 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辨治缺血性中风的意义
    五、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的辨治
        (一) 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的病因
        (二) 基于“疾病过程论”的缺血性中风中医魂、魄紊乱病机演变
        (三) 缺血性中风魂强魄弱型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五神“魂”、“魄”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7)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一、时与四时
        (一)时
        (二)四时
        二、四时养生内涵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上古时期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二、夏商周时期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西汉时期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二、东汉时期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二、隋唐时期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四气摄生
        二、摄生月令
        三、养生月览
        四、四时养老
        五、四时导引
        六、四时饮食
        七、四时宜忌
        八、四时药物
        九、运气养生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一、着作众多
        二、月令扩充
        三、方法类聚
        四、世俗流行
        五、程式精致
        六、时辰考究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夏小正》
        (二)《吕氏春秋》
        (三)《四民月令》
        (四)《月令通考》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灵剑子》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三)《四气摄生图》
        (四)《混俗颐生录》
        (五)《养生月录》
        (六)《摄生消息论》
        (七)《遵生八笺》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孙真人摄养论》
        (二)《养生月览》
        (三)《摄生月令》
        (四)《运化玄枢》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保生月录》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二六功课》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二、重点文献介绍
        (一)《四时宜忌》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调摄
        (一)精神调摄
        (二)情志调摄
        二、脏腑调摄
        (一)四季脏腑调摄
        (二)逐月脏腑调摄
        三、起居调摄
        (一)作息
        (二)睡眠
        (三)沐浴
        (四)晨起
        (五)服饰
        (六)居处
        四、饮食调摄
        (一)食材选择
        (二)注意事项
        五、运动调摄
        六、服食调摄
        (一)组方分类
        (二)剂型分类
        (三)按时分类
        七、药物调摄
        (一)四季药方
        (二)逐月药方
        八、疾病预防
        (一)居处卫生
        (二)药物预防
        九、宜忌调摄
        (一)饮食禁忌
        (二)起居禁忌
        (三)房中宜忌
        (四)行为禁忌
结论
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对象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清代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一章 清代以前墨学述要
    第一节 先秦至两汉:墨学的兴盛与衰变
        一、墨学的创立、传承与传播
        二、墨学内容与墨家着书
        三、先秦非墨家墨学
        四、两汉墨学:衰落与隐变
    第二节 魏晋至明代:墨学的衰微与复苏
        一、魏晋至元代墨学:历史性的衰微
        二、明代墨学:墨学复兴的先声
第二章 清代墨学的宏观考察与分期述要
    第一节 清代墨学的宏观考察
        一、清代墨学的分期
        二、清代墨学的基本特征
        三、清代墨学研究方法的嬗变
    第二节 清代墨学分期述要
        一、清代前期墨学述要
        二、清代中期墨学述要
        三、清代后期墨学述要
第三章 清代前期墨学研究
    第一节 傅山:首开清代治墨之风气
        一、傅山与墨学
        二、傅山治墨的主要成就
        三、傅山治墨之批评
    第二节 马骕:《墨翟之言》的编选及其思想意蕴
        一、马骕其人其学与其对墨学的接受
        二、《绎史》中的墨学研究
        三、马骕墨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及启示
    第三节 《古今图书集成·墨子部》:分类汇编历代墨学资料
        一、《古今图书集成》简说
        二、《墨子部》解读分析
        三、《古今图书集成》墨学批评
第四章 清代中期墨学研究
    第一节 毕沅:集众人之力而成就《墨子注》
        一、《墨子注》其书
        二、《墨子注》的墨学成就
        三、毕沅等人治墨之批评
    第二节 汪中:清中叶思想比较激进的治墨者
        一、汪中及其诸子学研究
        二、汪中的墨学研究
        三、汪中治墨的学术史、思想史阐释
    第三节 王念孙:谨守朴学方法的低调治墨者
        一、王念孙与墨学
        二、《墨子杂志》内容例说
        三、王念孙治墨批评
    第四节 张惠言:坚持辟墨的治墨者
        一、张惠言与墨学
        二、《墨子经说解》释说
        三、张惠言墨学观辨说
    第五节 清中期学人对孟子辟墨的回应与论争
        一、关于孟子辟墨
        二、毕沅刊刻《墨子注》所引发的问题
        三、汪中治墨所引发的学术论争
        四、其他相关的人事或论争
第五章 清代后期墨学研究
    第一节 俞樾:继毕、王之后的治墨里程碑
        一、俞樾与墨学
        二、《墨子平议》内容例说
        三、俞樾治墨批评
    第二节 孙诒让:以《墨子间诂》集前人治墨之大成
        一、孙诒让与墨学
        二、《墨子间诂》研究
        三、孙诒让治墨之批评
    第三节 梁启超:墨学的转型与新构
        一、梁启超与墨学
        二、梁启超治墨的主要方面及其成就
        三、梁启超治墨之批评
    第四节 近代墨学复兴之批评
        一、近代墨学复兴的学术评析
        二、相关思维方式的批评
        三、近代中国对墨学价值的发掘与使用
结语
    一、清代墨学的主要成就
    二、清代墨学的不足之处
    三、清代墨学的价值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民国时期上海报业工人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群体概况
    一、早期报业工人的产生
    二、报业工人的招募方式
    三、报业工人的数量
    四、报业工人的特征
第二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工作状况
    一、报业工人的工作类型
    二、报业工人的工作时间
    三、报业工人的工作环境
    四、报业工人的工作规章
    五、报业工人的职业流动
第三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生活境遇
    一、报业工人的工作收入
    二、报业工人的福利待遇
    三、报业工人的日常生活
第四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组织形态
    一、报业工人的组织沿革
    二、报业工会的运作机制
    三、报业工会的主要活动
第五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政党互动
    一、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介入报业工人
    二、大革命以后到抗日时期:国共两党争夺报业工人
    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动员报业工人
    四、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报业工人
第六章 上海报业工人的劳资争议
    一、因改善待遇而发生劳资争议
    二、因雇佣问题而发生劳资争议
    三、因群众运动而发生劳资争议
    四、时事新报馆工人罢工事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3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D]. 于佳敏. 吉林大学, 2021
  • [2]亡佚医籍《极要方》佚文研究[D]. 张鸣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5]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乌头用药规律研究[D]. 杜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中医五神学说运用安魂益魄汤治疗魂强魄弱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李甲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清代墨学研究[D]. 沈传河. 扬州大学, 2020(01)
  • [10]民国时期上海报业工人研究(1912-1949)[D]. 陈朝辉. 上海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200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第三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