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杨兆娜[1](2021)在《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尽管目前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待攻克的难关。压力应激蛋白TRIB3(Tribbles Homologue 3)包含Ser/Thr激酶结构域却无激酶的催化活性,其生物学功能通常主要依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实现。我们前期探索TRIB3在多种实体肿瘤和白血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发现在不同肿瘤中该蛋白通过与多种重要促癌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干性等生物学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蛋白相互作用参与或决定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促进包括白血病、结直肠癌、黑色素瘤、肝癌、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M3型,该疾病主要由融合蛋白PML-RARα诱发。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RIB3在APL样本中表达升高,高表达的TRIB3通过与PML-RARα相互作用,抑制其泛素化及降解,维持PML-RARα的稳定性来介导APL的发生和疾病进展。尽管在APL治疗中,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治疗能显着提高其治愈率,但是一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引发耐药、复发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等问题。虽然APL患者在一线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脂代谢紊乱,但其脂代谢异常机制及初诊病人的脂质水平并不清楚。本论文第一部分基于APL治疗存在的临床问题,探索APL患者治疗前后脂质代谢异常的具体生物学机制。通过回顾性临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APL患者治疗前后脂质代谢异常。进一步我们发现APL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出现TRIB3的高表达,TRIB3通过与PML-RARα相互作用,妨碍脂代谢受体PPARγ与其配基RXR结合,促进PPARy降解,抑制PPARγ转录活性来介导APL原发和治疗过程后的脂质代谢异常。而联用降脂药PPAR的激动剂(非诺贝特),ATRA/As2O3可增强抗白血病效果并缓解病人血脂异常。该研究为临床使用降脂药与ATRA/As2O3联用治疗APL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策略。淋巴瘤是由病毒、放射线等因素诱发的不同于白血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淋巴瘤患者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提升。NHL的复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导致淋巴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靶向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淋巴瘤治疗的首要目标,而降低关键原癌蛋白的表达则被认为是清除淋巴瘤干细胞的新型策略。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集中于假性激酶TRIB3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究,我们发现TRIB3在淋巴瘤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TRIB3与淋巴瘤疾病进程密切相关。自发淋巴瘤转基因小鼠中敲除TRIB3能够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上,我们发现TRIB3通过与致癌蛋白MYC相互作用,妨碍E3泛素连接酶UBE3B介导的MYC泛素化及降解,维持MYC蛋白的稳定性来维持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从而促进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首次发现假性激酶TRIB3促进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从分子、细胞、动物水平结合PDX模型验证TRIB3促进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控机制,同时发现干预措施并提供淋巴瘤的治疗新策略。本论文围绕假性激酶TRIB3参与APL脂质代谢异常和淋巴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TRIB3介导初诊和治疗后APL脂代谢异常的机制,为临床使用降脂药与ATRA/As2O3联用治疗APL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论文第二部分基于TRIB3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机制,鉴定出介导MYC泛素化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UBE3B,并提出阻断TRIB3/MYC相互作用治疗淋巴瘤的新策略。上述研究为血液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亦为抗肿瘤多肽药物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邹惠安[2](20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与免疫分型及凝血功能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多发于成年人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具有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特点。AML患者常伴有凝血机制改变,正常凝血与抗凝平衡失调,易形成血液高凝或出血,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对AML开展快速、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由细胞形态学分型、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以及临床疗效分型构建的MICMC诊断体系对白血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免疫分型主要检测相关免疫分子,基因重排检测是评估患者病情和疗效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如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25是融合基因BCR/ABL1标志性抗原,CD66c、CD13、CD10和CD38与BCR/ABL1相关。目前,关于AML患者免疫分子与融合基因表达关联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初诊FAB分型为AML的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多个免疫分型免疫分子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表达,探讨免疫分子与PML/RARα融合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免疫分子对PML/RARα融合基因的诊断效能,为AML患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由于AML患者常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目前凝血功能与PML-RARα融合基因的关系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分析AM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与凝血功能的关系,为AML患者的临床研究以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子与PML/RARα融合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免疫分子对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的诊断效能。分析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与五项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初诊FAB分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1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流式细胞术检测CD分子表达,根据融合基因PML/RARα是否表达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免疫分型CD分子表达差异及与融合基因PML/RARα表达的关联。同时,对120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PML-RARα阳性组(39例)和PML-RARα阴性组(81例),检测各组初诊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分析融合基因与凝血功能的关联。结果:1.PML/RARα阳性患者组CD64阳性患者率高达75.0%,CD34、HLA-DR、CD7阳性患者率分别为7.7%、7.7%、0.0%;PML/RARα阴性患者组CD64阳性患者率为 28.6%,CD7、CD34、HLA-DR 阳性患者率分别为 44.4%、77.8%、63.0%,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ML/RARα阳性患者中CD64阳性细胞率四分位数均高于PML/RARα阴性患者,CD7、CD34、HLA-DR阳性细胞率四分位数均低于PML/RARα阴性患者,两组间CD64、CD34、HLA-DR 阳性细胞率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CD34、HLA-DR、CD6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7%、11.1%、14.2%时,P值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上述诊断临界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84,0.83),对诊断PML/RARα为阳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2.PML-RARα阳性组与PML-RARα阴性组FIB、TT及D-D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PTT和PT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ML-RARα阴性组患者比较,PML-RARα阳性组AML患者PT、TT、D-D水平升高,FIB水平降低(P均<0.05)。通过进一步相关性分析,PML-RARα融合基因与TT及D-D正相关,与FIB负相关。结论:1.CD34、HLA-DR和CD64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具有较强相关性。2.CD34、HLA-DR、CD6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7%、11.1%、14.2%对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重排有较好的性能。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TT、D-D及FIB水平与PML-RARα融合基因具有较强相关性。4.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患者表现出TT、D-D升高,FIB降低,有更高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风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翁萍,张淑遐,陈小芳,徐淑娟,郭江睿,何志鹏,吴勇[3](2019)在《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PML-RARα不同亚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ML-RARα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78例患者中,女性32例,男性46例,中位年龄40岁(13~68岁)。最常见的PML-RARα融合基因为L型(48.7%,38/78),其次为S型(46.2%,36/78)和V型(5.1%,4/78)。S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10×109/L(高危)者最多见(61.1%,22/36),与V型、L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3,P<0.05)。78例中,合并CD34阳性8例(10.2%),合并FLT3-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17例(21.8%),合并DNMT3A突变12例(15.4%),附加染色体异常9例(11.5%);3种不同亚型间CD34阳性、FLT3-ITD、DNMT3A以及附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最多见(21/36),L型及V型较少发生(χ2=7.633,P<0.05)。PML-RARα不同亚型患者间完全缓解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L-RARα不同亚型APL患者临床特点不尽相同,L型最常见,V型、S型中高危者多见,S型治疗期间合并RAS多见,不同亚型对完全缓解率及无病生存率无影响。
曹霞[4](2019)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分析采用PML-RARα融合基因方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准确率,进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于该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和64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血液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阳性情况,以及治疗前后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健康体检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为0.00%,而白血病患者的阳性率为95.31%,则白血病患者中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显着高于健康体检者(χ2=116.537 3,P<0.05);治疗前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为95.31%,治疗后为73.44%,则治疗后PML-RARα融合基因的阳性率显着降低(χ2=11.614 8,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的阳性率较高,通过对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可以用于临床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同时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的强弱能够反应病情的程度。
韩兰秀,林江,钱军[5](2018)在《50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种PML/RARα异构体定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初诊患者6种PML/RARα特异性异构体bcr1(长型)、bcr2(变异型)、bcr3(短型)、P4R3、P46R3、P2R3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50例APL初诊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ML/RARα转录本各异构体进行检测,并以看家基因ABL的表达量进行标准化。结果:50例APL初诊患者中,长型和变异型患者35例,其bcr1/2相对表达量为0. 86%~208. 01%(中位数11. 44%),P4R3相对表达量为0. 71%~266. 19%(中位数19. 10%),P46R3的相对表达量为0. 53%~222. 90%(中位数8. 82%)。15例短型患者bcr3的相对表达量为11. 91%~326. 55%(中位数58. 04%),P2R3的相对表达量为0. 02%~57. 71%(中位数0. 94%)。bcr1/2、P4R3及P46R3 3种特异性异构体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64)。bcr1/2及P4R3的表达水平均与P46R3相关(r=0. 73,P <0. 01; r=0. 50,P=0. 04),但bcr1/2与P4R3表达水平没有相关性(r=0. 34,P=0. 063)。P2R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cr3 (P <0. 01),但无相关性(r=0. 11,P=0. 714)。患者年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初次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间和分子学完全缓解时间与几种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型和变异型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bcr1/2、P4R3和P46R3异构体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短型患者bcr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异构体P2R3。各异构体的表达量与初诊患者的年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患者初次达到血液学缓解和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时间无相关性。
刘金霞[6](2017)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学缓解后限制细胞毒药物维持治疗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子学缓解后限制细胞毒药物的维持治疗。方法:将符合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标准的80例初治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药或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进行诱导分化治疗,达完全缓解(CR)后采用蒽环类药物或联合阿糖胞苷(Arac)的方案巩固治疗23次,达分子学缓解后非完全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三氧化二砷(AS2O3)和ATRA交替序贯维持治疗,B组接受AS2O3和ATRA和化疗交替序贯维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花费、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体生存(OS)率。结果:1 A组与B组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0)和67.5%(27/40)(χ2=18.337,P=0.000),A组的感染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每次住院花费平均数分别为11132.00元和12510.45元(t=5.145,P=0.031);A组的治疗花费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A组和B组5年预计PFS率分别为(75.2±13)%和(67.6±12.2)%(χ2=0.352,P=0.553>0.05),两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5年预计OS率分别为(95.2±4.6)%和(70.0±18.2)%(χ2=0.2000,P=0.655>0.05),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L患者在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后采用限制细胞毒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治疗花费。
卢艳,贾国荣[7](2016)在《探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与PML-RARα融合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APL住院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标本中,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阳性者56例(93%),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阴性者4例(7%)。正常对照组均呈阴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经过治疗后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PML-ARAα融合基因的检测,35例患者(87.5%)的PML-RARα融合基因的拷贝数比接受治疗前出现显着降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的患者出现病情反复时,PML-RARα融合基因出现了明显变化,期拷贝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与患者进行初次诊断时相似。结论对PML-RARα融合基因进行科学的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病情诊断、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等多种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田长玉[8](2016)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及遗传学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系统分析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苏大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8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总结本中心APL患者的临床特点。2.对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70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探讨附加染色体异常对APL临床预后的影响3.运用FISH和RT-PCR等技术寻找STAT5B-RARα阳性的APL患者,总结其临床预后特征,并克隆STAT5B-RARα融合基因,采用体内外实验研究STAT5B-RARα融合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致白血病机制。方法1.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苏大附一院就诊的1208例初治APL患者,收集基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MICM资料,分析这些APL患者的核型特点、融合基因类型,伴随突变等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突变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总结我中心APL患者基本特征。2.对临床资料完整的470例初治APL患者,根据染色体核型将其分为单纯t(15;17)组、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等,利用SPSS 21.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各组的实验室及临床特征,根据附加染色体的结构及数量异常将进一步分组,分析各组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单纯t(15;17)组临床预后的差别。3.采用FISH和RT-PCR等技术发现STAT5B-RARα阳性的APL患者,总结其临床实验室特征。拟通过RT-PCR技术克隆STAT5B-RARα融合基因,以LV5慢病毒为载体,携带STAT5B-RARα在U937细胞中表达,采用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集落生成实验等检测STAT5B-RARα对U93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本中心1208例初治APL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1208例初诊APL患者中男性633例,女性575例,男女之比:1.10:1,中位年龄39岁(4-78岁)。APL患者主要集中于30-49岁。依据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将1208例初诊的APL患者分别为1175例典型APL患者,17例RARα变异型APL患者,和16例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均阴性,但骨髓形态,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临床特征均支持该诊断的APL患者。17例RARα变异型APL患者,男性患者比例显着高于典型APL患者(P=0.005)。染阴融阴组(P=0.002)及变异型组患者(P=0.005)初诊白细胞均明显高于典型组APL患者。染阴融阴组(P=P=0.041)及RARα变异型APL患者(P<0.001)的高危组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典型APL患者。对核型资料完整的1142例APL患者进行核型分析,发现816例APL患者有单纯t(15;17),占71.45%;208例患者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占18.21%;78例APL患者为正常核型。17例RARα重排变异的APL患者,比例为1.49%。另外,有15例APL患者有包含15/17号染色体在内的3条或3条以上的染色体复杂易位。+8染色体是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共有47例,比例为22.60%;9q-,7q-,+21所占比例较高,分别有15例,12例,11例,比例分别为7.21%,5.77%,5.29%。对APL患者突变分析发现,FLT3-ITD突变率最高,达32.67%。71例APL患者进行突变分析,其中46例检测到基因突变,比例为64.79%,包括32例患者有一种突变,比例为69.57%;11例患者有2种突变,比例为23.91%;3例患者检测到3种突变,比例为6.52%。本研究分析突变对APL患者临床预后影响时发现,相比于FLT3-ITD突变阴性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初诊白细胞计数(P<0.001),PML-RARα融合基因S型比例(P<0.05),及高危组患者比例(P<0.001),均显着增高,5年总体生存明显降低(P=0.014);5年无复发生存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另外,FLT3-TKD,TET2,WT1,NRAS突变对APL患者的临床预后则无明显影响。2、附加染色体异常对AP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比单纯t(15;17)组男性患者明显增多(50.4%vs.66.7%,P=0.004),两组患者在年龄,初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融合基因类型,及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时间无明显差别。从附加染色体结构异常分析,+8组,9q-组,,-7/7q-组,+21组,分别与典型t(15;17)组比较,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从附加染色体数量异常分析,伴1种附加染色体异常,2种附加染色体异常,>=3种附加染色体异常组,分别与典型t(15;17)组比较,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也无明显差异。3、STAT5B-RARα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结果运用FISH和RT-PCR等技术检测到6例STAT5B-RARα阳性的APL患者,该组患者对维甲酸/亚砷酸治疗不敏感,预后不佳。以STAT5B-RARα阳性的APL患者c 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STAT5B-RARα融合基因,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LV5-GFP-STAT5B-RARα,采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U937细胞系,成功建立了稳转细胞株。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TAT5B-RAR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U937细胞的增殖。结论1.本中心1208例APL患者主要集中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依据遗传学特征,分为1175例典型APL患者,17例RARα变异型APL患者,和16例染色体及融合基因均阴性,但骨髓形态,白血病免疫分型及临床特征均支持该诊断的APL患者。RARα变异型APL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显着高于典型APL患者。染阴融阴组及变异型组患者初诊白细胞均明显高于典型组APL患者。染阴融阴组及RARα变异型APL患者的高危组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典型APL患者。APL患者核型分析发现,71.45%的APL患者有单纯t(15;17);18.21%的患者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在附加染色体中,其中+8比例为22.60%染色体是最常见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其次9q-,7q-,+21也较常见,比例分别为7.21%,5.77%,5.29%。APL患者突变分析发现,FLT3-ITD突变率最高,达32.67%,在APL患者中是预后不良的因素。WT1,FLT3-TKD突变率较高,分别为14.46%,11.11%。FLT3-TKD,TET2,WT1,NRAS突变对APL患者的临床预后则无明显影响。2.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明显影响。3.我们成功构建STAT5B-RARα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建立U937稳转细胞株。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TAT5B-RAR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U937细胞的增殖。我们将在建立STAT5B-RARα稳转细胞株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薛白,李靖,王奔放[9](2016)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以细胞形态学检查为基础,结合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MICM综合性诊断技术。近几年,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文将对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蒲莲芳,陶千山,王会平,翟志敏,熊术道[10](2015)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文中指出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和首次转阴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APL患者60例,按照APL临床路径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应用多重巢式PCR动态监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计算首次转阴时间,随访观察并评价首次转阴时间的临床意义。结果:除3例死亡和1例失访外,其余56例初诊APL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其PML/RARα融合基因均在24至381 d之间首次转阴,平均首次转阴时间为(131±90)d。首次转阴时间在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L型转阴时间较S型的短(P=0.032),而不同年龄、性别、危险度分层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转阴后的56例患者分别随访25 d至1979 d,中位随访时间为946 d,其中1例133 d首次转阴患者维持3个月后转阳并且随后出现临床复发,其余55例患者均长期保持分子水平缓解。结论:初诊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约在正规治疗后4个月首次转阴;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首次转阴时间存在差异。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可客观反映APL患者治疗后白血病细胞的消减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提示作用,但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绝对依据;以PML/RARα融合基因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对分析APL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白血病骨髓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蛋白质质量控制及靶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药物研发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A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细胞系 |
3.患者样本 |
4.质粒、siRNA、病毒 |
5.实验试剂 |
6.试剂盒 |
7.抗体 |
8.引物 |
9.药物 |
10.主要仪器 |
B 实验方法 |
1.细胞的传代及冻存 |
2.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
3.小鼠原代APL细胞分离 |
4.小鼠原代肝脏细胞分离 |
5.肝脏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共培养 |
6.白血病小鼠转接模型 |
7.蛋白提取 |
8.Western Blotting |
9.免疫共沉淀 |
10.瞬时转染 |
11.免疫荧光 |
12.流式细胞术及分选 |
13.RNA提取 |
14.逆转录 |
15.实时定量PCR |
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17.蛋白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18.肝脏细胞脂质检测样品制备 |
19.TC水平检测 |
20.TG水平检测 |
21.ELISA检测Leptin、Resistin、PCSK9水平 |
22.变量定义 |
23.统计方法 |
实验结果 |
1.APL患者易发生血脂异常 |
1.1 相比非APL患者,APL患者有更高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
1.2 APL细胞介导机体脂代谢异常 |
1.3 APL细胞在脂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
2.APL细胞能够诱导肝细胞脂质合成异常 |
2.1 APL细胞能够促进肝脏细胞脂质合成 |
2.2 PML-RARα融合蛋白在APL脂代谢异常起重要作用 |
3.PML-RARα抑制PPARγ转录活性和脂代谢信号通路 |
3.1 APL患者中脂代谢信号通路异常,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
3.2 RETN,LEP,PPARγ和TRIB3是介导脂代谢异常的关键基因 |
3.3 APL细胞中TRIB3和Resistin蛋白表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降低 |
3.4 PPARγ通过调控Leptin和Resistin的分泌介导脂代谢异常 |
3.5 APL细胞能够诱导小鼠血清中Resistin和PCSK9分泌 |
3.6 Resistin能够诱导肝脏细胞分泌PCSK9 |
3.7 Resistin调控肝脏细胞脂质代谢 |
4.APL细胞中PPARγ活性降低导致脂质代谢异常 |
4.1 PML-RARα能够抑制PPARγ的活性 |
4.2 APL细胞中敲除PPARγ诱导小鼠血脂异常 |
5.TRIB3通过维持PML-RARα稳定性,抑制PPARγ/RXR异源二聚体形成 |
5.1 PML-RARα抑制PPARy/RXR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
5.2 TRIB3抑制PPARy/RXR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
5.3 TRIB3进一步增强PML-RARα对PPARγ降解的促进作用 |
5.4 TRIB3增强PML-RARα介导的PPARγ泛素化 |
6.ATRA/As_2O_3治疗后依然存在脂代谢异常 |
6.1 ATRA/As_2O_3治疗恢复PPARγ蛋白表达水平 |
6.2 ATRA/As_2O_3诱导Resistin的表达上调和Leptin的表达下调 |
6.3 ATRA/As_2O_3处理后APL细胞能诱导肝脏细胞脂代谢异常 |
6.4 ATRA/As_2O_3治疗导致APL患者血清TG水平升高 |
7.ATRA/As_2O_3治疗诱导TRIB3表达水平升高,介导治疗引发的血脂异常 |
7.1 TRIB3抑制PPARγ转录活性 |
7.2 TRIB3是介导ATRA/As_2O_3治疗后APL患者血脂异常的关键蛋白 |
7.3 敲低TRIB3能明显抑制APL细胞介导的脂质代谢异常 |
7.4 小鼠体内敲除TRIB3能缓解ATRA/As_2O_3诱发的脂代谢异常 |
8.PPAR激动剂与ATRA/As_2O_3协同治疗APL,改善脂代谢异常 |
8.1 PPAR激动剂与ATRA/As_2O_3联用可协同促进APL细胞分化和凋亡 |
8.2 PPAR激动剂可抑制砷剂诱导的TRIB3转录活性的升高 |
8.3 FN抑制ATRA/As_2O_3诱导的血脂异常 |
8.4 ATRA/As_2O_3与FN联合用药可改善APL治疗效果 |
9.总结 |
讨论 |
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RIB3调控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A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细胞系 |
3.质粒 |
4.抗体 |
5.病毒 |
6.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7.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引物 |
8.分析软件及网站 |
9.统计分析 |
10.患者样本信息 |
B 实验方法 |
1.克隆形成实验(CFU) |
2.细胞增殖 |
3.免疫组化 |
4.体外泛素化 |
5.PLA邻位连接检测 |
6.蛋白纯化 |
7.E3泛素连接酶筛选 |
8.MYC-K427和MYC-T58突变体Raji细胞株构建 |
9.Biacore技术 |
实验结果 |
1.TRIB3在淋巴瘤组织高表达 |
1.1 TRIB3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升高 |
1.2 Q84R突变导致TRIB3稳定性增强 |
1.3 TRIB3敲除不影响正常淋巴细胞发育 |
2.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生和进展 |
2.1 B细胞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生 |
2.2 B细胞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展 |
3.TRIB3促进B淋巴瘤细胞增殖,维持干性 |
3.1 TRIB3维持小鼠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 |
3.2 TRIB3维持病人原代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 |
4.TRIB3调节MYC等关键促肿瘤因子的转录和表达 |
4.1 敲除TRIB3抑制MYC的转录活性 |
4.2 敲除TRIB3下调MYC的表达水平 |
5.TRIB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维持MYC的稳定性 |
5.1 TRIB3抑制MYC的降解 |
5.2 TRIB3通过调控MYC-T58位磷酸化影响MYC降解 |
6.UBE3B是介导MYC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 |
6.1 TRIB3抑制MYC的泛素化修饰 |
6.2 TRIB3调控MYC泛素化不依赖于已报道的E3 |
6.3 UBE3B是MYC潜在的E3泛素连接酶 |
6.4 UBE3B介导MYC泛素化并促进其降解 |
7.UBCH3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降解的E2泛素偶联酶 |
7.1 E2偶联酶UBCH3可以诱导MYC的泛素化 |
7.2 UBE3B发挥活性依赖于1036位半胱氨酸 |
7.3 鉴定MYC与UBE3B相互作用的结构域 |
7.4 淋巴瘤患者易伴随UBE3B-R346Q突变患者 |
7.5 UBE3B-R346Q突变抑制MYC的泛素化 |
8.K427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的位点 |
8.1 突变K427R和K443/445R导致MYC泛素化降低 |
8.2 MYC-K427R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的位点 |
9.TRIB3调控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干性依赖于MYC-T58位磷酸化 |
9.1 MYC-T58突变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干性 |
9.2 MYC-T58突变影响MYC靶基因的富集 |
10.UBE3B抑制MYC转录及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 |
10.1 MYC-K427R突变增强MYC的转录活性 |
10.2 过表达UBE3B抑制MYC的转录活性 |
10.3 UBE3B抑制MYC/Max复合物的形成 |
10.4 过表达UBE3B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 |
11.TRIB3解除UBE3B对MYC驱动淋巴瘤的抑制作用 |
11.1 TRIB3解除UBE3B对小鼠淋巴瘤进展的抑制作用 |
11.2 TRIB3解除UBE3B的淋巴瘤细胞干性的维持 |
12.TRIB3妨碍UBE3B-MYC的相互作用并促进MYC-Max复合物形成 |
12.1 TRIB3抑制UBE3B与MYC的相互作用 |
12.2 MYC与TRIB3的KDC结构域结合 |
12.3 TRIB3与MYC的C端和N端存在相互作用 |
12.4 UBE3B与MYC的C端和N端结合 |
12.5 TRIB3抑制MYC-UBE3B的结合并增强MYC-Max的相互作用 |
13.总结 |
讨论 |
附录1: CRISPR-Cas9技术构建Raji突变体细胞测序结果 |
附录2: 患者UBE3B和TRIB3突变位点 |
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与免疫分型及凝血功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与免疫分型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二部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与凝血指标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测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健康体检者和患者血液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阳性情况 |
2.2 患者治疗前后PML-RARα融合基因的变化情况 |
3 讨论 |
(5)50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种PML/RARα异构体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总RNA提取及逆转录 |
1.3 RQ-PCR引物、探针的合成及阳性模板的制备 |
1.4 RQ-PCR检测患者cDNA标本中特异性异构体含量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初诊APL患者不同PML/RARα融合基因异构体的表达水平及患者的临床特征 |
2.2 危险度分级 |
2.3 患者随访分析 |
3 讨论 |
(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学缓解后限制细胞毒药物维持治疗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探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及遗传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208例AP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
病例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附加染色体异常对AP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
病例资料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STAT5B-RARα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致谢 |
(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细胞形态学在诊断中的应用 |
1.1血象 |
1.2骨髓象 |
1.3细胞化学染色 |
2 免疫学分型在诊断中的应用 |
3 细胞遗传学在诊断中的应用 |
4 分子生物学检验在诊断中的应用 |
4.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4.2聚合酶链反应 |
5 D- 二聚体检测在APL中的临床价值 |
(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研究对象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RT-PCR检测 |
RNA的转录 |
多重巢式PCR |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成像 |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不同组别APL患者PML-RARα 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分析 |
APL患者PML-RARα 融合基因首次转阴后定期监测和随访观察 |
讨论 |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兆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与免疫分型及凝血功能关系研究[D]. 邹惠安. 长江大学, 2020(04)
- [3]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J]. 翁萍,张淑遐,陈小芳,徐淑娟,郭江睿,何志鹏,吴勇. 白血病·淋巴瘤, 2019(04)
-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曹霞. 系统医学, 2019(04)
- [5]50例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种PML/RARα异构体定量分析[J]. 韩兰秀,林江,钱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 [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子学缓解后限制细胞毒药物维持治疗的探索[D]. 刘金霞.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7]探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其意义[J]. 卢艳,贾国荣.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4)
-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及遗传学因素研究[D]. 田长玉. 苏州大学, 2016(01)
- [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薛白,李靖,王奔放.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01)
- [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蒲莲芳,陶千山,王会平,翟志敏,熊术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6)
标签: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 融合基因论文; 泛素化论文; m3白血病论文; 粒细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