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拐点微分法研究

曲线拐点微分法研究

一、曲线拐点差别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关斌[1](2021)在《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压环保在我国已成新常态。随着终身问责制、一票否决、党政同责、军令状、环境离任审计等考核措施的实施,中央政府已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历史高度。在严监管态势下,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诸如“重发展、轻保护”“胡作为、乱作为”“环保一刀切”“表面整改、敷衍整改”“打折扣、搞变通”“无视公民诉求”等偏差行为。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诱导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出现了偏差行为并进而影响了其环境治理效率。因此,随着我国环境治理逐步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深水区,我们在看治理成效的同时,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偏差行为及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关注、警惕和反思。如何协调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压力型体制”的分析框架入手,以公共价值理论(Public Value Theory)、价值多元论(Value Pluralism Theory)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为理论基础,实证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五个紧密联系的关键问题:(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对其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否会激化公共价值冲突?具体会激化哪些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有何影响?(4)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下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了什么样的作用和角色?(5)针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有哪些协调路径?本研究选取我国216个地市级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综合使用了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Python网络爬虫技术、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方法(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技术、冲突关系模型(Conflicting Relations Model)、非线性中介和调节模型、面板数据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针对所提研究假设,本文首先检验了地方政府承受的财政压力、绩效压力、竞争压力及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其次检验了多重压力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接下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公共价值冲突在多重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扮演的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结合调节效应模型、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Bootstraping方法分别从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声誉威胁四个方面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最终共得出了五方面的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不同类型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不同。首先,财政压力会显着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对于环境治理效率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当的绩效压力具有显着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但是当绩效压力过大时,将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竞争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存在着“U”型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开展“逐底竞争”行为,进而对于其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当地方政府承受的竞争压力过大时,反而会出现“退赛效应”,弱化了其通过“逐底竞争”而实现经济赶超的意愿,进而缓解了对环境治理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公共舆论压力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2)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是激化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冲突的重要因素。首先,财政压力会激化“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其次,绩效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面临的“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研究称作是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而且二者之间呈现出了非线性的“U”型关系;再次,研究发现竞争压力会显着激化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即“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问题,且二者之间同样呈现出非线性关系;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会显着激化“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之间的冲突,本文称之为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3)公共价值冲突会影响地方政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都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因为公共价值冲突的发生让地方政府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让环境治理变成了一个棘手问题,进而容易出现一系列偏差行为,诸如“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环保“一刀切”“一律关停”“开口子、开绿灯”等行为,因此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是本研究同时发现,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4)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首先,财政压力以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负向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其次,绩效压力以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传导机制进而发挥其“双刃剑”效应;再次,竞争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以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作为中介机制的,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是竞争压力诱发地方政府出现“退赛效应”的关键节点;最后,公共舆论压力之所以会正向积极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5)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四个协调路径。首先,环保垂直管理可以对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负向调节效应,即当地方政府实施环保垂直管理,可以有效弱化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在财政压力与环境治理效率间的中介作用;其次,公众参与具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纠偏作用,可以显着负向调节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负向关系,即当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负面影响;类似的,绿色技术创新负向调节了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于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当一个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不利影响;最后,当地方政府受到了声誉威胁时,可以显着强化公共舆论压力对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激化作用,进而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率。本研究的创新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揭示了环境治理中多元化的公共价值在多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冲突的内在逻辑,对于识别公共价值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背景,理解公共价值冲突的演化路径有一定的帮助;其次,本研究发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不仅对其影响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且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对于打开公共价值“黑箱”有一定贡献;另外,本研究在实证分析公共价值冲突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破解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本研究将公共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基于中国情景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棘手问题”,对于推动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提高其解释力和应用潜力具有一定的贡献。

邵知宇[2](2021)在《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虚拟力触觉再现技术是借助再现装置,模拟真实环境中人与环境交互的各类力触觉刺激并作用于人,进而产生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力触觉感受。力触觉再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虚拟手术、体感游戏、移动终端交互等诸多领域,大大扩展了人机交互的应用范围和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为各类应用场景建立通用的真实感评估标准。客观真实感评估的过程是基于真实和虚拟交互的一致性分析,利用各类评估参数和度量指标对再现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目前真实感评估方法中存在评价过程复杂、指标单一,评价结果有效性、一致性差等问题。其原因是大多数评估方法仅把物理输入或主观感觉输出作为评估指标,较少关注交互中人的触觉感知特性及其对感知结果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符合力触觉感知特性的客观评估过程,本文重点对客观评估信息源的获取、感知模型的建立、评估测度的构造以及最终评估过程的实现等真实感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针对现有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建立客观力触觉刺激输入与主观感知结果输出之间的感知模型,代替人对再现效果进行量化描述,并将真实和虚拟交互的感知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获得真实感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客观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再现系统各组成部分对真实感的影响,评估结果与主观评估结果具有一致的变化幅度和趋势(差异性检验不显着),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和标准差。评估结果稳定可重复,更加符合用户主观感觉的一致性。(2)提出了感知模型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方法。对于输入集,提出将同步采集的交互数据矩阵化处理,形成随时空变化的“力触觉图像”,实现对动态交互过程的准确量化描述。提出感知滤波、交互特征提取与筛选等环节模拟触觉感知特性,获取稳定有效的输入特征集。对于输出集,提出建立感知空间的方法实现对主观感知结果的全面量化描述。分析感知空间的基本维度及其耦合关系,确立样本在感知空间的分布,作为感知建模的输出。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分析研究,是建立准确有效的感知模型的前提,改善了以往输入输出难以规范量化描述而影响感知模型预测性能的问题。(3)结合触觉感知特性和输入输出集的特点,建立了针对纹理样本的机器学习感知模型。特征提取环节,采用稀疏表示的方法对力触觉刺激输入进行稀疏编码和特征提取。提出了有监督特征提取、字典和特征有效性筛选等环节保证输入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多层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建模等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感知模型平均拟合2为0.92,平均预测误差在10%以内,有监督特征提取、字典和特征有效性筛选在保证输入集完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模型性能。(4)针对以往评估指标全面性、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感知相似度测度构造方法。根据具体的力触觉交互场景,设计心理物理学实验并筛选描述参数,通过加权归一构成综合感知相似度测度,实现对力触觉感知整体和局部一致性的度量。以纹理再现感知为例,实现了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的完整过程。与主观评估、HSSIM等方法评估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与主观评估结果差异性不显着,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CC)、更小的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更加符合主观感觉的一致性。评估时长缩短近80%,更加高效,评估结果标准差大幅减小,更加稳定。以上研究提出并实现了本研究所提出的真实感评估方法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基本过程。研究成果为真实感评估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力触觉再现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关斌[3](2020)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绩效压力是把双刃剑吗?——基于公共价值冲突视角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环保考核力度的持续加大,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实现了从"不作为"到"积极作为"的转变,但与此同时,"环保一刀切"、"一律关停"等现象也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过高的绩效压力激化了公共价值冲突。基于公共价值理论和认知失调论,采用我国216个地级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绩效压力、公共价值冲突、公众参与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绩效压力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度的绩效压力可以显着提升环境治理效率,但过高的绩效压力会对环境治理效率起到负面影响,绩效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2)绩效压力之所以具有双刃剑效应,核心的作用机制在于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过高的绩效压力会激化公共价值冲突,使地方政府陷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公共价值困境中,困扰了地方政府的决策判断并扭曲了其环境治理行为,进而负面影响了环境治理效率;(3)公众参与具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和纠偏作用,当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缓解公共价值冲突对环境治理效率的负面影响。实证分析结论揭示了绩效压力的双刃剑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探索了公共价值冲突的来源及其化解机制,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反思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破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启示。

黄宪,刘岩,童韵洁[4](2019)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持续性研究——基于英美、德国、法国法系的比较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按英美法系、德国法系和法国法系国家群分类,考察了各法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效果的差异,属于"法金融"范畴。本文首先阐述了主要法系的核心理念,提出法系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社会和适应两个机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对包括英美、德国和法国3个法系共计98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的差异。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法系的核心理念和特征会通过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影响一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法系看,德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持续性最强,英美法系居中,法国法系最弱。本研究对中国金融发展模式改革以及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毛维佳[5](2019)在《夯土性能及土遗址支顶加固效果检测研究》文中提出露天环境使得我国西北地区夯土遗址出现底部掏蚀,其使得遗址基础凹进,破坏了遗址的稳定性。夯筑支顶加固是改善遗址稳定性的主要保护加固方法之一,但目前对支顶加固时使用夯土材料的性能评估、支顶加固稳定性评价以及加固效果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还不足。本文开展了三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夯土材料的性能、加固稳定性的分析及加固效果原位测试等方面补充夯土遗址支顶加固相关内容的科学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夯土性能随夯土密度及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含盐量、石灰掺量对夯土性能的影响作用。其次根据陕北榆林具有底部掏蚀的明长城单体特征建立了具有底部掏蚀的遗址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情况下遗址支顶加固前后稳定性的变化,定量评估了夯土性能的变化、底部掏蚀率及夯补量对支顶加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试用,探索了遗址表面色度和强度的原位测试方法及数据的分析统计方法,分别得到了适用于遗址表面色度的定量分析、表面强度的定性分析和对比方法。以下为研究结果。夯土材料的性能增长是存在规律的。以本文试验结果为例,夯土的渗透性能及收缩性能在14天时达到稳定,崩解性能在60天时达到稳定,力学强度的增长也存在先快速增长再趋于稳定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夯筑支顶加固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也可以在短期内测试、数据折算来评估夯土性能稳定时的数值,以此缩短夯筑支顶加固的质量评估周期。含盐量对夯土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方式为:含盐量提高,夯土的力学性能提高,但水稳定性也变差,也会产生更严重的病害情况。施工选材时,以防水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时,夯土材料中的含盐量至少要低于0.4%。石灰掺量对夯土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方式为:石灰掺量增加,夯土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但其表面会伴随着逐渐明显的颜色和性状改变。施工的选材应与原材料的兼容性相似,因此可以在保证夯土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石灰的掺量。支顶加固提升了遗址的稳定性,加固后遗址稳定性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并达到稳定。以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和加固目的时,则无需对底部掏蚀区域补全,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需求探讨实际夯补量,有利于降低支顶加固时人为干预的程度。在土遗址表面原位测试时,宜使用系统随机取样的采样方法及统计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当测试表面色度时,应避免具有严重的孔洞和贯穿裂隙的区域,选择表面不平整度应小于3%-4%的区域测试。以区域为测试和评价对象时,布点密度应不小于16个/30cm*30cm。测试结果可准确预测土遗址表面区域的色度区间,研究结果支持不同区域之间表面色度的定量对比和分析研究。当测试表面强度时,贯入式强度检测法有定性的表征作用:当检测土体表面参数(密度、含水率)相似时,贯入深度可以大致表征其表面强度,研究结果支持不同区域之间表面色度的定性对比和分析研究。本文研究了夯土性能及施工方法对土遗址夯筑支顶加固效果的影响作用,对支顶加固使用土材料的性能检测、加固效果的质量评估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研究了土遗址表面色度和强度的检测和分析研究方法,补充了土遗址支顶加固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

张馨月[6](2019)在《基于AHP和SD的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岛景区使用状况评价》文中提出城市型湿地公园是修建在城市中供人休闲娱乐且兼具生态功能的公园。据初步了解,多数城市型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因受到不同因素干扰导致整体使用质量呈下降趋势,很多己建成的城市型湿地公园投入使用后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因此,提升城市型湿地公园的质量、平衡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客观评价城市型湿地公园投入使用后的状况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针对问题提出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策略,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已投入使用数年,其第一期观鸟岛景区虽然是邛海湿地整体规划中合理利用区的核心景区,但其人气、口碑及使用质量日益下滑、运营效益不佳,因此本文选取观鸟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以期能够通过客观评价找到该景区存在的问题然后改变其现状,同时为现阶段城市型湿地公园的使用后状况评价以及运营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以及结合实地调研得到的使用现状,来筛选和确定此次评价的指标因子;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别得到重要性和满意度数据;最后将两个维度的数据放进四分图模型中找到观鸟岛现存问题并提出管理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理论研究构建了客观有效的观鸟岛景区使用后评价模型。依据文献查阅结果以及专家学者意见,结合对观鸟岛景区的实地调研结果,确定该评价模型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8个子准则层、30个指标因子。(2)AHP权重计算表明重要性结果为:4个准则层中,功能环境0.45>景观环境0.31>管理维护0.17>文化内涵0.08;8个子准则层中,生态功能0.38>自然景观资源0.23>配套设施管理0.09>安全保障0.08>人文景观资源0.07>游憩功能0.06>特色文化需求0.04>湿地品牌价值0.03;30个指标因子中,重要性超过0.10的指标因子有湿地水体质量0.109和湿地空气质量0.108,共计2个,重要性介于0.05-0.10的指标因子有植物景观0.099、水体形态0.074等4个;在0.01-0.05的区间中共囊括了22个指标因子,低于0.01的指标因子有游客参与度0.008以及园内配套消费水平0.005。(3)SD调研表明使用者满意度结果为:4个准则层中,景观环境0.57>功能环境0.56>管理维护0.48>文化内涵0.43;8个子准则层中,生态功能1.07>自然景观资源0.93>安全保障0.89>特色文化需求0.72>人文景观资源0.21>湿地品牌价值0.15>配套设施管理0.07>游憩功能0.04;30个指标因子中,使用者最为满意的指标有9个包括湿地空气质量1.72和公园地理位置1.49等;较为满意的包括设备设施安全1.14以及生物物种丰富度1.12等15个;使用者不满意的有湿地文化传播价值-0.04、游客参与度-0.08等5个,最不满意的为园内配套消费水平-1.06。(4)四分图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观鸟岛景区总体使用后状况良好,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将30个指标因子的满意度和重要性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建立数学模型,分为优势区、修补区、机会区、保持区四个区域。观鸟岛景区指标因子分区结果如下:优势区包括科研科普教育、公园整体布局等11个指标,0个指标在修补区,游憩活动种类、基础设施完善度等6个指标落在机会区,生物物种丰富度、栈桥广场景观等13个指标落在保持区。(5)分区结果显示观鸟岛景区使用后主要存在四个问题:(1)景区游憩功能稍显薄弱,游憩活动种类少导致游客参与度低;(2)人文资源景观待加强,园内构筑物功能不全,基础设施待完善;(3)配套管理不足,园内配套服务收费定价过高;(4)观鸟岛景区独特价值点宣传力度不够。(6)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五个改进建议:(1)平衡好自然资源保护与湿地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增加游憩种类、增进场所多样性、提升空间可参与性;(2)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园内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园区人性化细节设计;(3)适当调低门票定价及园区内配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4)发掘观鸟岛独有价值点,提升景区特色传播力度;(5)优化观鸟岛景区服务管理水平等。

曾懿珺[7](2019)在《大型城市公园声景类型研究 ——以玄武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声环境是影响人们对城市公园环境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声景则在人倾听并感知声环境这一过程中产生。然而,目前的声环境的设计导则与标准多集中于降噪控制领域,相关研究领域对于感知维度的参考指标或分类准则缺少共识。因此,有必要探讨声音结构与听者在其中情感反应的联系,以达到通过声景设计调动游客积极的情绪反应、提高公园绿地的游览体验的目的,进而为城市声景的人本设计决策提供参考。本文旨在是理解和定义声景的感知情感维度,探索由此产生的维度空间塑造的大型城市公园声景类型,在此基础上提供简单、直观、易于比较的量化模型,继而为城市公园声景设计决策提供实践指导。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法。论文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与理论归纳,对研究的对象、目的、意义进行界定,梳理声景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及最新进展,总结现有声景观在测量、分类、表达等方面的量化手段,比较不同声景分类方法的组内结构与适用情况,提出适用于城市公园声景的分类路径。第二部分为实地调研,以玄武湖公园为研究案例,采用记录测量与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收集公园内11个地点的主、客观声景数据。第三部分为数据分析与讨论归纳,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影响声景感知的主要因子,构建独立维度的评分框架;随后使用层次聚类法(HCA)及Pearson相关系数对声景样本聚类为三个典型声景类型,并归纳各类型相应的主要声源构成及物理声学参数特性;最后采用判别分析(DFA),给出典型判别函数,进而确定了等效声级、统计声级、频域分布等各项声学指标在声景类型识别中的贡献,检验了HCA分类模型的可靠程度,并提供可用于预测玄武湖公园未知声景类型的公式。研究发现,大型城市公园声景的感知特质可提取为四个独立情感维度,分别与“放松”、“交流”、“空间”、“动态”四个层次的概念相关。依据这四个维度的感知特性评分,可以将城市公园声景划分为“安静声景”、“活跃声景”、“嘈杂声景”三大类。其中安静声景以地理声或生物声等自然声源为主导,声压级低、声音随时间起伏不大,且多以中低频声音为主;活跃声景中占支配地位的声源为具备丰富人文含义的声音,包括谈话声等直接由人群发出的声音及广播声、喷泉声等人为营造的声事件,其声强具有最高的时间起伏变化,且多数场景内声音频率偏高;嘈杂声景包括被交通噪音或施工噪音干扰较大的声环境,声压级高,低频声音占比较高。这些研究结果结合南京玄武湖公园的地域情况,为大型城市公园的声景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童韵洁[8](2019)在《英美、德国、法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金融和经济快速发展,其一度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代表,前苏联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代表。然而1989年德国“柏林墙”崩塌和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使学术界一度茫然,难道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就这么简单?时任法兰西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理事Michel Albert博士1991年在其论着中指出:这也许是本世纪最大的事件。如此简化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这难道不是太天真了吗?资本主义并非铁板一块,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都存在着多种观点。这些观点可以纳入一组对峙的理念:两种资本主义的对立。当今国际经济格局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各类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关系优劣比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再次凸显。现有研究成果对客观认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一般性促进作用和持续性,以及它超过某一极限后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学术贡献。然而这些学者大多只是论证了它们之间可能是非线性的变动关系,但尚未涉及下列问题:按法系分国家群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持续性程度的拐点在各类法系间有何差别?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和关键优劣之处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本研究按英美法系、德国法系和法国法系国家群分类,考察了各法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效果的差异,属于“法金融”范畴。本文首先阐述了主要法系的核心理念以及由此影响而驱动和掣肘各法系金融发展的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接下来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各法系98个总样本国以及英美、德国和法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的程度进行了检验。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法系的核心理念和特征会经由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两种渠道,对该法系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它们的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有所差异。就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持续性的效果,德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作用力程度最高;英美法系的持续作用力程度居中;法国法系的持续作用力程度在三者中表现最弱。本研究对中国金融发展模式改革以及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宋静文[9](2020)在《基于VR和眼动仪的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设计与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行商业街是一个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活动场所,许多着名的步行商业街甚至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城市名片。虽然目前全国的步行商业街数量逐年增加,但我国步行商业街的设计还停留在一个仿制或盲目建造的阶段,“千街一面”的现象为人所诟病,人们往往会觉得步行商业街没有特色,行走其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游览的兴趣。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步行商业街建筑所涉及的建造技术、建筑设备等物质因素逐渐完备,但步行者心理感知欠佳等问题却日益显现。步行商业街的侧界面作为街道重要的部分,是引起步行者心理感知变化的重点,也是步行者视觉舒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国内对步行商业街界面形态的人性化设计考虑不充分的现状出发,在大量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类型学和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设备进行两轮实验,探究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与步行者心理感知之间的关联。以期为步行商业街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在网络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上海、重庆、南京、青岛、徐州、哈尔滨、合肥、济南9个城市的规模不等的53条步行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根据R·克里尔的理论对调研的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进行梳理,建立用于虚拟现实的简化模型,筛选出用于眼动实验刺激材料的照片和视频。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设备,运用SD法将被试对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的感知情况进行量化,通过简化模型实验和实景照片实验收集得到了被试对不同界面形态的心理感知数据和眼动数据。然后,根据SD感知曲线情况得出被试对每种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的心理印象;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步行商业街整体评价的心理量并确定了整体评价与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对各界面形态进行拟合后,总结出了几种适宜的界面形态组合方式。最后,进行各项结果的综合分析后,对步行商业街侧界面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本课题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实验。第一轮实验是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简化模型实验,探讨忽略街道“第二次轮廓线”的情况下,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这一单一变量会对步行者感知产生何种影响;第二轮实验是运用眼动仪进行的实景照片实验,探讨街道“第二次轮廓线”与街道的“第一次轮廓线”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会对步行者感知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界面形态变化不明显时,步行商业街“第二次轮廓线”对步行者的感知影响更大,当界面形态变化较大时,步行商业街“第一次轮廓线”对步行者的感知影响更大;平面类型中的曲线型和立面类型中的高低错落型的感知情况较好,设计中可使用该类型吸引步行者停留,进而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提升步行商业街的空间氛围和情感体验能够提升步行商业街的整体印象;统一使用简洁风格的界面或简洁与复杂相结合的界面形态更容易让步行者接受;不同性别、专业的人群对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的感知不存在显着差异。本研究提出了较为实用的步行商业街人性化设计建议,同时也为虚拟现实技术和眼动仪应用于建筑学研究积累了经验。

李鹏[10](2018)在《绿色转型中技术进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及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历经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突出,特别是空气污染已成为我国迈向现代文明的突出短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新的历史地位,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目前,总体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由此,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特别是绿色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撑。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技术进步整体上是否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明朗。这是因为技术进步分为生产性技术进步与清洁技术进步,只有后者才有利于节能环保。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两个重要背景展开研究的。具体而言,本论文拟从技术创新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与提高能源效率的视角,研究绿色技术进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政策。本论文的贡献在于:(1)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省级数据,本文首次搜集了城市层面的专利数据来表征国内自主创新。由于PM2.5历年年度统计数据的缺失,本文使用卫星栅格数据解析出城市层面的2003-2012年历史数据,并将其与2013-2015年的年度统计数据结合起来,构建了2003-2015年的PM2.5浓度年度数据。基于以上数据与现有经济理论,论文的第3章系统地研究了自主创新、国外技术引进以及国内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分别对环境污染(SO2与PM2.5)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运用空间动态GMM模型考察了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2)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第4章首先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城市层面的共同前沿生产率指数,以此作为绿色能源效率的代理变量,同时加总分析2004-2015年我国三大区域能源效率的演变。该部分研究的出发点在于,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到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可能因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科技投入水平等不同而不同。因此,该部分构建了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来研究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关系。(3)鉴于第3章与第4章均是对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随后的两个章节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反事实模拟了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改善可能的作用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冲击。第5章以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的山西省为例,模拟了该省在绿色技术进步条件下实现SO2减排目标对该地区的经济影响以及带来的协同效益,并给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政策选择。第6章则基于2015年我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协定上作出的2030年碳强度降低60-65%目标的承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考虑了“十三五”最新规划以及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模拟了诱导型技术变迁下实现该碳强度下降目标的宏观经济影响以及政策选择。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在于:(1)在城市间显着存在着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来源的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不同,大多数城市呈现出“高高”和“低低”聚集的分布特征。对于SO2,国内自主创新并没有降低SO2排放,而提高技术引进水平与国内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利于抑制SO2,还印证了我国存在SO2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位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换言之,随着经济持续增长,SO2排放将不断下降。另外,自主创新与SO2污染也存在倒U型关系。空间回归结果显示,某一地区的SO2减排受到相邻地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正向溢出影响。相比而言,国内自主研发显着地抑制了PM2.5污染,而技术引进水平与国内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利于降低PM2.5,存在自主创新对PM2.5污染的N型曲线,研究显示,如果不采用治理PM2.5污染的政策,PM2.5浓度还会继续提高。空间回归结果还表明,某一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受到相邻地区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2)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存在着显着的非线性影响,即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因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而不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自主研发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但技术引进不利于能效提高;在经济发达地区,自主研发会抑制能源效率,技术引进对能源效率的抑制效应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有所降低。(3)关于山西省在绿色技术进步下SO2污染减排的CGE模拟结果表明,单独的绿色技术进步并不足以实现减排目标,还会导致能源反弹现象,因此需要辅之以环境税工具,例如,要实现该地区30%的SO2减排目标,在2017年与2030年的硫税税率需要分别达到6278.07元/吨和17442.36元/吨。总体而言,实现SO2减排目标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大,在绿色技术进步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情景下,SO2污染的边际减排成本较低,这隐含着长期来看,以市场机制治理大气污染减排是合理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利于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绿色技术进步是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手段。(4)通过征收碳税与绿色低碳技术进步的政策组合能够实现2015年提出的我国2030年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降低60-65%的目标。然而,实现该目标会大幅降低煤炭和石油部门的产出、就业水平,但实现该目标有利于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服务业、建筑业以及重工业的发展。从碳排放的边际减排成本来看,短期的边际减排成本高于长期。我国碳排放的长期边际成本介于200-250元之间。通过不同技术进步类型的结果对比,研究认为内生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缓解碳减排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制定相关减排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内生技术进步以免高估实现2030年碳强度控制目标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针对技术进步如何从节能减排的视角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提高绿色研发投入比重,提升绿色技术的研发能力;(2)调整招商引资政策,提升技术引进准入门槛;(3)扩大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开征环境税;(5)强化生态环保意识,转变居民消费方式。

二、曲线拐点差别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线拐点差别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1.5.1 理论视角的创新
        1.5.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压力型体制与多重压力相关文献综述
        2.1.1 压力型体制
        2.1.2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
    2.2 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2.2.1 价值“一元论”和价值“多元论”
        2.2.2 多元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性
        2.2.3 公共行政中的价值冲突
    2.3 公共价值冲突相关文献综述
        2.3.1 公共价值的内涵
        2.3.2 公共价值的多元化属性
        2.3.3 公共价值的邻近性与集群性
        2.3.4 公共价值冲突发生的理论基础
        2.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内涵
    2.4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偏好
        2.4.1 生态环境类公共价值集与经济发展类公共价值集
        2.4.2 长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与短期绩效类公共价值集
        2.4.3 法治公正类公共价值集与灵活变通类公共价值集
        2.4.4 公民本位类公共价值集与政府本位类公共价值集
    2.5 现有研究评述及本研究的立足点
        2.5.1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2.5.2 本研究的定位及试图填补的缺口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3.1.1 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2 绩效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3 竞争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1.4 公共舆论压力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2 多重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3.2.1 财政压力与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
        3.2.2 绩效压力与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
        3.2.3 竞争压力与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
        3.2.4 舆论压力与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
    3.3 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3.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
    3.4 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4.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3.5 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3.5.1 环保垂改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3.5.2 公民参与的调节效应
        3.5.3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3.5.4 声誉威胁的调节效应——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4.1 样本
    4.2 变量测量
        4.2.1 环境治理效率
        4.2.2 公共价值冲突
        4.2.3 财政压力
        4.2.4 绩效压力
        4.2.5 竞争压力
        4.2.6 公共舆论压力
        4.2.7 环保垂直管理
        4.2.8 公民参与
        4.2.9 绿色技术创新
        4.2.10 声誉威胁
    4.3 控制变量选取
        4.3.1 工业化程度
        4.3.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4.3.3 人均GDP水平
        4.3.4 人口密度
        4.3.5 地方政府规模
        4.3.6 外商投资规模
        4.3.7 失业率
        4.3.8 社会组织规模
    4.4 计量方法
        4.4.1 “U型”或“倒U型”关系检验
        4.4.2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4.4.3 非线性中介关系检验
        4.4.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5.1.1 描述性统计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假设检验
        5.2.1 财政压力、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2 绩效压力、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3 竞争压力、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4 公共舆论压力、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5.2.5 环保垂直管理的调节作用
        5.2.6 公众参与的调节作用
        5.2.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
        5.2.8 声誉威胁的调节作用
    5.3 稳健性检验
        5.3.1 第一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2 第二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3 第三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4 第四类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机制检验
        5.3.5 环保垂直管理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3.6 公众参与的调解效应检验
        5.3.7 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5.3.8 声誉威胁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1.1 地方政府承受的多重压力会影响其环境治理效率
        6.1.2 多重压力会激化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
        6.1.3 不同类型的公共价值冲突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不同影响
        6.1.4 公共价值冲突是多重压力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中介机制
        6.1.5 环保垂直管理、公众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和声誉威胁可以起到不同类型的调节作用
    6.2 理论贡献
        6.2.1 发现了公共价值冲突的诱发因素和生成背景
        6.2.2 对于公共价值冲突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6.2.3 找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公共价值冲突的协调路径
        6.2.4 强化了公共价值理论的解释力、应用潜力和实证基础
        6.2.5 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了公共价值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6.2.6 拓宽了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场域
        6.2.7 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6.3 政策建议
        6.3.1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行环境治理绩效的公共价值建构
        6.3.2 环境治理要合理施压,注重统筹有序推进
        6.3.3 进一步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确保环境监察执法的独立性
        6.3.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6.3.5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和引导机制
        6.3.6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通过声誉机制强化震慑效应
        6.3.7 培养绿色 GDP税源,建构绿色 GDP考核体系
第七章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7.1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力触觉再现真实感评估
    1.2 力触觉再现真实感评估研究现状
        1.2.1 客观真实感评估方法
        1.2.2 主观真实感评估方法
        1.2.3 基于真实和虚拟交互过程对比的评估方法
    1.3 真实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要求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
    2.1 力触觉感知交互特性
    2.2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客观真实感评估的基本过程
    2.3 输入输出集的量化描述
        2.3.1 感知模型的输入输出信息源
        2.3.2 基于力触觉图像的输入信息量化描述
        2.3.3 基于心理物理学参数的输出信息量化描述
    2.4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感知模型的建立
        2.4.1 感知滤波和特征提取的原理
        2.4.2 感知模型的建立
    2.5 感知空间内的一致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力触觉感知模型输入特征集分析研究
    3.1 输入特征集量化描述研究的目的
        3.1.1 信息源的获取
        3.1.2 感知特性的模拟
        3.1.3 交互特征的提取
    3.2 输入特征集获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3.2.1 标准化力触觉感知交互过程和数据采集平台
        3.2.2 基于力触觉感知特性的数据预处理
        3.2.3 基于感知机制的交互特征提取和有效性筛选
    3.3 纹理样本输入特征集分析研究
        3.3.1 标准化交互过程和数据采集平台
        3.3.2 感知滤波器的设计
        3.3.3 交互特征的分析与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力触觉感知模型输出集量化描述研究
    4.1 输出集量化描述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4.1.1 输出集量化描述分析研究的目的
        4.1.2 基于感知空间的输出集量化描述的基本原理
    4.2 感知空间的建立过程
        4.2.1 主观感知数据的收集
        4.2.2 多元分析
        4.2.3 基本感知维度的确定
    4.3 表面纹理主观感知空间分析
        4.3.1 主观感知实验结果数据收集
        4.3.2 表面纹理样本感知空间的建立
        4.3.3 主观感知量化描述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感知建模分析研究
    5.1 感知模型映射关系建立方法选取的原则
    5.2 基于稀疏表示特征提取的机器学习感知模型
        5.2.1 力触觉感知的稀疏性
        5.2.2 稀疏表示模型原理
        5.2.3 稀疏表示模型的建立
        5.2.4 模型预测性能验证
    5.3 模型性能对比分析
        5.3.1 感知模型预测性能评估准则
        5.3.2 感知模型预测性能对比
        5.3.3 特征提取方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3.4 映射关系建立方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3.5 感知滤波、字典有效性筛选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触觉感知机制的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的实现
    6.1 真实感评估测度的构造
    6.2 真实感评估过程的实现
        6.2.1 再现装置和算法的选取
        6.2.2 交互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和感知建模
        6.2.3 感知结果的预测
        6.2.4 真实感评估结果
    6.3 真实感评估结果的验证与对比分析
        6.3.1 主观真实感评估结果
        6.3.2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专业术语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稀疏表示特征提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3)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绩效压力是把双刃剑吗?——基于公共价值冲突视角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绩效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2.2 绩效压力与公共价值冲突
    2.3 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2.4 公共价值冲突的中介作用
    2.5 公众参与的调节作用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
    3.2 测量
        3.2.1 绩效压力
        3.2.2 环境治理效率
        3.2.3 公共价值冲突
        3.2.4 公众参与
        3.2.5 控制变量
    3.3 分析方法
4 数据分析及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4.2 假设检验
    4.3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结论
    5.2 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
    5.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4)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持续性研究——基于英美、德国、法国法系的比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主要法系核心要素及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的界定
    (二)各法系法源和法理特征对两种机制的影响
    (三)社会机制与适应机制下各法系金融和经济运行的特征和关联
        1. 社会机制:市场商品化程度及人力资本的价值与配置特征
        (1)市场化或商品化的范围和深度
        (2)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方式与配置特征
        2. 适应机制: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及金融监管理念和标准
        (1)金融体系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
        (2)法系理念差异下的金融监管
    (四)各法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和持续性的统计分布
三、实证模型的设计及检验结果
    (一)变量定义
    (二)计量模型和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附录 法系分类下的样本

(5)夯土性能及土遗址支顶加固效果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中国土遗址概况
        1.1.2 夯土遗址
        1.1.3 夯土遗址的保护加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夯土材料的研究
        1.3.2 土遗址稳定性分析
        1.3.3 土遗址的原位测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未改性夯土性能研究
    2.1 试验准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制作重塑土样
        2.1.3 养护环境
    2.2 试验设计
        2.2.1 渗透性测试
        2.2.2 收缩性测试
        2.2.3 崩解性测试
        2.2.4 力学性能测试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渗透性分析
        2.3.2 收缩性分析
        2.3.3 崩解性分析
        2.3.4 力学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盐量对夯土性能及形变特征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准备
        3.1.1 试验材料
        3.1.2 制作含盐土样
        3.1.3 养护环境及老化方式
    3.2 试验设计
        3.2.1 性能测试
        3.2.2 形变特征研究
        3.2.3 建模方法
    3.3 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3.3.1 崩解性分析
        3.3.2 力学性能分析
    3.4 形变特征研究
        3.4.1 土样老化的照片及模型
        3.4.2 质量变化
        3.4.3 病害发育情况
        3.4.4 形态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灰掺量对夯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试验准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制作不同配比的灰土样
        4.1.3 养护环境及老化方式
    4.2 试验设计
        4.2.1 表面观察和测试
        4.2.2 性能测试
    4.3 观测结果
        4.3.1 表面微观差异分析
        4.3.2 色度差异分析
        4.3.3 小结
    4.4 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崩解性分析
        4.4.2 力学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支顶加固稳定性研究
    5.1 研究方法介绍
        5.1.1 有限元分析
        5.1.2 强度折减法
        5.1.3 土体失稳判断标准
    5.2 模型的建立
        5.2.1 掏蚀形态选择
        5.2.2 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5.3 模型的参数选择
        5.3.1 模型准则
        5.3.2 土体参数
        5.3.3 网格和单元
        5.3.4 其它约束条件
    5.4 研究内容
    5.5 强度折减法的应用
        5.5.1 模型一计算结果及分析
        5.5.2 模型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5.5.3 小结
    5.6 夯土性能变化对支顶加固稳定性的影响
        5.6.1 模型一支顶加固结果与分析
        5.6.2 模型二支顶加固结果与分析
        5.6.3 结果分析和讨论
    5.7 掏蚀量对支顶加固稳定性的影响
        5.7.1 不同掏蚀量模型的建立
        5.7.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8 夯补率对支顶加固稳定性的影响
        5.8.1 不同夯补率模型的建立
        5.8.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支顶加固色度的原位测试研究
    6.1 色度的原位测试
        6.1.1 检测仪器及原理
        6.1.2 常规检测方法
        6.1.3 原位测试研究现状
    6.2 色度原位测试适用性的初步分析
        6.2.1 划分网格与选择基准点
        6.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6.2.3 小结与思考
    6.3 遗址表面特征对色度测试的影响分析
        6.3.1 孔洞和裂隙
        6.3.2 表面不平整度
        6.3.3 小结
    6.4 选点分布对色度测试的影响分析
    6.5 色度测试数据的分析方法
        6.5.1 排除异常值
        6.5.2 判断分布规律
        6.5.3 预测色度分布区间
    6.6 现场应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支顶加固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
    7.1 贯入式强度检测法
    7.2 检测仪器及改装
        7.2.1 检测仪器
        7.2.2 仪器改装
    7.3 室内试验
        7.3.1 试验相关参数
        7.3.2 贯入方向对深度的影响分析
        7.3.3 干密度和含水率对贯入深度的影响分析
        7.3.4 贯入深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分析
        7.3.5 小结
    7.4 现场应用
        7.4.1 甘肃锁阳城现场检测与结果
        7.4.2 宁夏西夏王陵现场检测与结果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
结论
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基于AHP和SD的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岛景区使用状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2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亟待总体改善
        1.1.3 旅游发展趋势下湿地公园建设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使用后评价理论(POE)概述
        1.3.2 使用后评价理论(POE)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使用后评价理论(POE)基本范式与评价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调研对象的选择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AHP层次分析法
        1.5.4 SD语义差别法
        1.5.5 四分图模型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观鸟岛景区使用后现状调研
    2.1 调研对象概况
        2.1.1 区位及红线范围
        2.1.2 自然条件
        2.1.3 植物资源
        2.1.4 动物资源
        2.1.5 历史沿革
        2.1.6 用地现状
        2.1.7 功能分区
        2.1.8 景观元素分析
    2.2 调研方法概述
        2.2.1 行为观察法
        2.2.2 人物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调研结果分析
        2.3.1 总体使用情况
        2.3.2 典型空间行为观察记录分析
        2.3.3 人物访谈结果分析
        2.3.4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3.5 调研结果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鸟岛景区使用后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3.1 使用后评价体系概述
        3.1.1 使用后评价内容
        3.1.2 使用后评价结构
    3.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3 评价体系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3.3.1 基于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3.3.2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
        3.3.3 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
    3.4 使用后评价指标筛选
        3.4.1 使用后评价指标搜集与初选
        3.4.2 评价指标关注度评分
        3.4.3 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3.4.4 指标因子释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HP和SD的观鸟岛景区使用状况评价
    4.1 AHP评价层次构建及计算方法
        4.1.1 评价层次构建
        4.1.2 权重计算方法
    4.2 AHP权重计算步骤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计算重要性排序
        4.2.3 通过一致性检验
        4.2.4 粒子群优化计算
        4.2.5 层次总排序检验
        4.2.6 群决策讨论
    4.3 AHP定量评价结果
        4.3.1 专家A权重计算结果
        4.3.2 专家群决策权重计算结果
    4.4 AHP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5 基于SD的使用后状况定性评价
        4.5.1 确定SD形容词及问卷调查设计
        4.5.2 SD问卷调查结果
    4.6 SD评价数据处理
    4.7 SD曲线模型定性分析
        4.7.1 SD曲线模型绘制
        4.7.2 整体正因子分析
        4.7.3 整体负因子分析
        4.7.4 各准则层单项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观鸟岛景区使用状况评价四分图模型分析
    5.1 四分图模型构建
        5.1.1 选择四分图模型法原因
        5.1.2 四分图模型构建
    5.2 基于定性和定量四分图模型数据处理
        5.2.1 准则层B满意度及重要性数据列表及四分图模型
        5.2.2 子准则层C满意度及重要性数据列表及四分图模型
        5.2.3 最底层D(指标因子)满意度及重要性数据列表及四分图模型
    5.3 四分图模型结果及分析
        5.3.1 四分图模型分区域结果汇总
        5.3.2 四分图模型分区分析
    5.4 问题清查及改进策略
        5.4.1 问题清查
        5.4.2 改进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使用后现状调研结果
        6.1.2 使用状况评价体系构建
        6.1.3 指标因子权重计算结果及满意度排序
        6.1.4 四分图模型分区结果分析
        6.1.5 问题清查及提升建议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观鸟岛景区评价因子筛选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观鸟岛景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观鸟岛景区SD语义差异法评价表
附录四 :观鸟岛景区人物访谈提纲
附录五 :观鸟岛景区行为观察记录表
附录六 :观鸟岛景区专AHP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决策
作者简历

(7)大型城市公园声景类型研究 ——以玄武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声景
        1.3.2 声景评价指标
        1.3.3 大型城市公园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概念演变与学科范畴
        1.4.2 声环境量化评价进展
        1.4.3 声景规划与设计实践进展
        1.4.4 城市公园声景研究现状
        1.4.5 研究现状小结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声景分类研究框架
    2.1 声景的构成与属性
        2.1.1 声音(声事件)
        2.1.2 环境(场景)
        2.1.3 听者(人)
    2.2 声景测量方法
        2.2.1 声测量
        2.2.2 声漫步
        2.2.3 实验室模拟再现
        2.2.4 语义差别法及李克特量表
        2.2.5 叙事性访谈与声日记
        2.2.6 行为观察法
    2.3 声景类型区分
        2.3.1 类别命名方式
        2.3.2 声景分类结构
    2.4 适用于城市公园的声景类型预测框架
第三章 玄武湖公园声景调研
    3.1 方法设计与实验准备
        3.1.1 客观声环境记录与测量
        3.1.2 主观感知评价与问卷设计
    3.2 地点选择
        3.2.1 大型城市公园选择
        3.2.2 调研样点分布
    3.3 调研步骤
        3.3.1 环境声记录与声测量
        3.3.2 公众问卷发放与回收
    3.4 统计结果
第四章 玄武湖公园声景分类
    4.1 评价指标公因子提取
        4.1.1 因子提取原理、目的与原则
        4.1.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3 因子变量输出与解释
        4.1.4 因子得分计算
    4.2 声景样点聚类
        4.2.1 聚类分析原理
        4.2.2 层次聚类步骤
        4.2.3 聚类结果比较与讨论
    4.3 物理声学环境
        4.3.1 相关声学参量
        4.3.2 声学参量测量值统计
    4.4 判别式检验
        4.4.1 判别分析原理
        4.4.2 判别函数建立
        4.4.3 判别效果检验
    4.5 声景类型总结与提升手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8)英美、德国、法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结构与表述的逻辑框架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与拓展
    第一节 法、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法、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拓展
        一、法律起源、法律体系与金融发展
        二、法律传统和法系特征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渠道分析
第三章 主要法系核心要素及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法系特征与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
        一、对法系下“社会机制”和“适应机制”的界定
        二、各法系法源和法理特征对两种机制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机制与适应机制下各法系金融和经济运行的特征和相关性
        一、社会机制:市场商品化程度及人力资本的价值与配置特征
        二、适应机制: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及金融监管理念和标准
    第三节 各法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和持续性程度的统计分布
第四章 主要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及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各变量的设计和经济含义
    第二节 实证模型和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总样本及代表性法系子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总样本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及持续性的回归结果
        二、法系子样本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及持续性的回归结果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VR和眼动仪的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设计与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街道界面形态与感知研究基础理论
    2.1 SD分析相关理论研究
    2.2 建筑类型学相关理论研究
    2.3 建筑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步行商业街调研及实验准备
    3.1 前期调研情况
    3.2 实验研究内容
    3.3 实验前期准备
    3.4 本章小结
4基于简化模型的侧界面形态与感知实验
    4.1 实验介绍
    4.2 实验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5基于实景照片的侧界面形态与感知实验
    5.1 实验介绍
    5.2 实验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与感知研究的综合分析
    6.1 “第一次轮廓线”与“第二次轮廓线”眼动视图分析
    6.2 SD感知数据的对比分析
    6.3 基于研究的设计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绿色转型中技术进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约束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瓶颈
        1.1.2 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创新和主要结论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3.3 主要结论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进步的内涵
    2.2 绿色技术进步内涵
    2.3 以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
        2.3.1 生态文明概念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献综述
        2.3.3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
        2.3.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2.4 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
        2.4.1 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机理
        2.4.2 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文献综述
    2.5 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
        2.5.1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机理
        2.5.2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2.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第3章 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影响
    3.1 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方法综述
    3.2 空间计量模型理论
        3.2.1 基础理论
        3.2.2 空间面板计量基本模型
        3.2.3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3.3 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模型的建立
        3.3.1 理论模型设定
        3.3.2 实证模型
        3.3.3 构建知识存量
        3.3.4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SO2空间模型结果分析
        3.4.2 PM2.5回归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非线性影响
    4.1 能源效率的测度
        4.1.1 单要素能源效率测量方法
        4.1.2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测度法
    4.2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研究方法回顾
    4.3 基于SBM模型的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理论框架
    4.4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4.5 数据来源与群组分类
        4.5.1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4.5.2 我国三大区域共同前沿效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6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非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技术进步下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CGE模拟
    5.1 相关研究回顾
    5.2 动态CGE模型
        5.2.1 生产模块
        5.2.2 收入和支出模块
        5.2.3 动态递归模块
        5.2.4 环境污染模块
    5.3 数据来源和情景设置
        5.3.1 数据来源
        5.3.2 参数设定以及模型闭合
        5.3.3 情景设置
    5.4 模拟结果
        5.4.1 SO2排放和协同效应
        5.4.2 GDP变动
        5.4.3 能源消费
        5.4.4 部门产出
        5.4.5 能源价格
        5.4.6 就业
        5.4.7 边际减排成本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生技术进步在实现中国2030年碳强度目标的作用研究
    6.1 相关研究回顾
    6.2 模型构建
        6.2.1 诱导型技术进步
        6.2.2 碳税模块
        6.2.3 闭合模块
    6.3 数据来源与情景设定
    6.4 模拟结果
        6.4.1 GDP
        6.4.2 碳税税率
        6.4.3 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
        6.4.4 就业
        6.4.5 部门产出
        6.4.6 减排成本
        6.4.7 其他宏观经济变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提高绿色研发投入比重
        7.2.2 调整招商引资政策,提升FDI准入门槛
        7.2.3 扩大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2.4 开征环境税
        7.2.5 强化生态环保意识,转变居民消费方式
    7.3 长效机制建设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曲线拐点差别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 ——作用机制与协调路径[D]. 关斌.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感知机制的力触觉再现真实感客观评估方法研究[D]. 邵知宇. 东南大学, 2021
  • [3]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中绩效压力是把双刃剑吗?——基于公共价值冲突视角的实证分析[J]. 关斌. 公共管理学报, 2020(02)
  • [4]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持续性研究——基于英美、德国、法国法系的比较视角[J]. 黄宪,刘岩,童韵洁. 金融研究, 2019(12)
  • [5]夯土性能及土遗址支顶加固效果检测研究[D]. 毛维佳. 西北大学, 2019(04)
  • [6]基于AHP和SD的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观鸟岛景区使用状况评价[D]. 张馨月.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大型城市公园声景类型研究 ——以玄武湖公园为例[D]. 曾懿珺. 东南大学, 2019(05)
  • [8]英美、德国、法国法系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持续性比较研究[D]. 童韵洁. 武汉大学, 2019(06)
  • [9]基于VR和眼动仪的步行商业街侧界面形态设计与感知研究[D]. 宋静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绿色转型中技术进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及政策研究[D]. 李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曲线拐点微分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