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湖成为堤防高新技术实验场(论文文献综述)
庄正[1](2017)在《农业科技对促进粮食增产的机理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0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对我国农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难题与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影响了我国农业科技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适度规模经营多形式发展。因此,笔者从以下两点进行荆州市粮食增产的研究:从宏观角度来说,从2012年开始我国的“一号文件”及各项政策推进实施都在强调利用农业科技来进行粮食增产;从微观角度来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科技化、规模化农业新常态,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以促进粮食增产。在2015年,荆州全年粮食总产84.4亿斤、增产4.4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在“十三五”期间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希望将荆州粮食总产量从84.4亿斤增产到100亿斤,并期待荆州粮食总产量继续实现增长。荆州市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提高粮食的产能。本文通过六个章节来论述农业科技促进粮食增产,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目的、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对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述评。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为第五部分为农业科技促进粮食增产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这些理论和数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论述。第三部分: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影响的机理分析。首先对调研区域概况的基本了解,使用SPSS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出荆州市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明确荆州市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的问题根源。第四部分:荆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应用现状。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论证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同时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第五部分:影响荆州市粮食产量增长的因素分析。针对第四部荆州市食增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平行粮食地区进行对比,分析荆州市粮食增产出现的问题。第六部分:针对第四和第五部分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对策,总结全文,展望未来。本文将论证在“十三五”期间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荆州粮食总产量从84.4亿斤能否增产到100亿斤的可能性,并预测荆州粮食总产量继续实现增长。为荆州市粮食可持续增产提供学术层面可参考的依据和技术层面可实现的手段。为荆州市未来粮食可持续增产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政府机构的决策咨询作参考。
庞珺[2](2014)在《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乐园”、“文明发源地”和“物种基因库”。然而,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数量的急剧增长,大量的湿地被改造成农田或作他用,更多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越来越多的污废水和废弃物肆意排放,致使湿地物种不断减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态景观环境趋于恶化,湿地功能快速退化和丧失。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见,目前对湿地景观环境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将是何等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发,以干旱区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乌梁素海湿地为例,对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相关问题、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科学评价和改善对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湿地的起源和发展,湿地及湿地系统、景观及景观环境、湿地景观及湿地景观环境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湿地系统的组成与类型划分,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特征,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创新探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相关理论。(2)针对湿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系统分析论述了建立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体系,是做好修复和保护湿地景观环境工作的基本前提,.十分必要,完全可行。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湿地系统评价类型和评价尺度,认为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是一个融合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系统,需要多尺度、多视角、综合性的观点和方法予以评价,才能克服单一尺度和单一因素评价模式所出现的弊端,进而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多尺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模式。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八项原则和指标筛选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乌梁素海湿地的实际情况,大量参考了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家和地方标准、政策法律法规文件及规划设计资料等,通过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和精心筛选,制定了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确定了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化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式、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智能化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是合理评价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的关键和基本前提。(3)在对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及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摸清了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的机理、规律及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总结得出了目前湿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和保护措施,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湖体萎缩,水质变差,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亟需予以解决。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驱动因子的探讨和研究,找出了影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影响乌梁素海湿地形成演变及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因子。自然因子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力和黄河的改道,风沙侵袭和黄河水系对湖区的淹没及不平衡冲淤,气候变化对湖泊空间形态、物理性状、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等的影响;人类活动在现阶段是湿地景观环境演变的极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4)利用采集确定的基础数据信息,依据制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单因素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处于一般水平,且有偏差的趋势。总体来看,乌梁素海湿地除对黄河及其流域洪水的调控能力、湖泊湿地珍惜濒危物种鸟类的保护、区域民俗民风的继承与保留、湿地的文化教育科研价值、湿地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区域的人口密度等指标较好外,其它绝大部分衡量指标均较差。这与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实际现状相符,说明评级体系、标准、方法及模型合理可行。总之,目前乌梁素海湿地主要面临生态需水来源不足、水体污染加剧、湖区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污染物长期累积、内源污染严重、沼泽化趋势明显加快,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整体水平不高、污染治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关系到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能否存在和发展。(5)根据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退化的现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改善的措施和对策,其措施和对策,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可成为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修复、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湿地进行相关研究予以借鉴。
鹿梅[3](2008)在《湖北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到我国9亿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3年党中央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全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护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理论和农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湖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和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加大农业经济发展力度、加强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强农业保护的政策思路、优化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改善农业投入体制等方面提出建议。本文正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农业经济发展理论依据及必要性。主要介绍农业经济发展涵义、分类方法以及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行为学理论等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10年以来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数据的计算、对比,从农业经济发展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和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方面入手,对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对农业发展的现状的研究,找出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农业生产状况等方面深入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改善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建议。针对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农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教训,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水平,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稳定增长,以及加大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优化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改革农业投入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湖北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建议。
苏晓静[4](2007)在《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根据国际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前沿动向、中国城市生态建设以及景观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论题。论文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客体关系哲学、生态现代化理论以及生态观念链思想作为指导思想,选择综合对照的技术路线,采取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历史截面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鉴于转型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作者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以生态转型问题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内涵为出发点,从建设实践、生态思想和相关政策控制引导等3个层面进行切入,构建三维立体的理论研究结构。本文分析了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历史背景与实践历程,以荷兰为例,对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转型过程中建设实践、生态哲学和政策引导等3个层面的演变阶段与特征。并结合中国目前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现状,通过荷兰与中国的对照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景观环境正进入生态转型起步期的基本论断;在此基础上对转型的发展阶段与目标、途径与对策进行了实践与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并在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内容结构与实践评析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化状态和环境优化能力相结合的指标模型,并结合对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发展阶段的预测,提出了指标模型的阶段结构。最后,作者以深圳为例,分析了其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其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检测情况,对现阶段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的部分指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刘章勇[5](2004)在《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汉平原现有涝渍地7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6%。尽管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大量涝渍地的存在使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起大落且不高不稳的状态之中,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等途径获取了大量数据,运用点面结合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及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涝渍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机制,并从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两方面提出了涝渍地生态恢复与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和技术模式。主要结果如下: (1) 江汉平原的涝渍灾害是由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大平小不平的地貌条件、特殊的气象和水文变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围垦及不合理的种植制度等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江汉平原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变率加大,分布更加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且发生愈来愈频繁,水质劣变速度也在加快:土壤潜育化、湖泊沼泽化趋势加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变差;生物资源出现衰退趋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不断扩展等。 (2)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演变过程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围湖垦殖、筑堤修坝、农业政策等人为因素共同驱动。湖泊在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中起着特殊重要的调控和指示作用,近代大规模的围湖垦殖大大加快了涝渍地的形成速度。 (3)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在地势、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分异规律。按照地面高程、地下水位、水域面积等8个主要因素对潜江市的涝渍地域进行了综合分类和分区;通过在6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涝渍微地域上实施的各具特色的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示范,表明对涝渍地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开发利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 (4) 对南方易涝易渍地区而言,采用除涝、排渍两个独立标准进行排水规划设计是不完善的,本研究将除涝与排渍作为一个连续过程,研究了涝渍地主要作物持续受渍的排水控制指标和在涝渍综合胁迫下的排水控制指标。结果显示,在持续受渍状态下,地下水超标水位和持续时间的累积值(SEW30)与棉花、大豆和油菜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之间显着相关;在涝渍胁迫条件下,涝渍综合超标水位累积值(SFEW80)与棉花和大豆的相对产量Ry(或减产幅度Rf)显着相关。 (5) 除了涝渍地域的分类开发利用之外,在涝渍微地域上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和适度退田还湖也是其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在碟形涝渍微地域上可以实施梯级开发模式,即在碟形洼地的底部实施退田还渔方案,在中下部利用水生和湿生经济生物进行开发利用,在中上部结合田间排水降渍工程技术因地制宜选用各种优化种植模式,在上部发展庭园经济、设施农业等;在滨湖涝渍微地域上可以适度退田还湖,退田还湖控制高程应在22.0 m~26.0 m之间,退田还湖的对象是未列入重点垸、蓄洪垸的一般垸,可以采取退人不退耕的“单退”和既退人又退耕的“双退”两种方式。
陆华君,蔡建华,徐兵,李立保[6](2003)在《打造“中华第一堤”》文中指出$T洪湖长江干堤是江汉平原及武汉等城市的重要防洪屏障。1998年大洪灾期间,洪湖长江干堤为世人瞩目,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洪灾过后,国家投巨资用于洪湖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及其配套建设,湖北省将其作为样板工程对待,严要求抓管理,高标?
段安华[7](2002)在《湖北长江堤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湖北省长江堤防建设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充分说明只有不断调整治水思路,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建管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水利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堤防建设的要求。
段安华[8](2002)在《湖北长江堤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8年长江的一场大水是无情的,汛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的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是有情的。一场无情的大水、一项有情的决策,带来了湖北水利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带来了湖北长江堤防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湖北长江治水的历史性跨越。回顾5年长江治水实践,可以说全省堤防建设呈现出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的特点。一是大投入。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投巨资整治长江堤防,以期基本解决长江防洪问题。我省长江干堤隐蔽工程、非隐蔽工程、分蓄洪工程建设和重点堤防建设投入174.9亿元,其中长江干堤16个项目计划投资148.47亿元,占长江中下游四省堤防建设总投资的48.4%,其中非隐蔽工程投资117亿元。其强度之大、额度之高前所未有。正如水利部的同志所说,当今世界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在中国,中国的主战场在长江,长江的主战场在湖北。
樊宝敏[9](2002)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提出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二、洪湖成为堤防高新技术实验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湖成为堤防高新技术实验场(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对促进粮食增产的机理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粮食增产指标与数据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
3.2 荆州农业科技应用SPSS差异显着性分析 |
3.3 基础研究的实际应用情况 |
3.4 农业科技应用使荆州粮食产量获得增长 |
第4章 荆州市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的应用现状 |
4.1 荆州市粮食生产布局、粮食产量现状 |
4.2 利用农业科技促进粮食增产的情况 |
第5章 农业科技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分析 |
5.1 农业科技新的技术未广泛应用,农民素质需培训 |
5.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使用率低 |
5.3 农业科技使用成本高、农民使用率不高 |
5.4 农业生产设施老化、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
5.5 品种品质结构不合理,产品深加工欠缺 |
第6章 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促进荆州粮食增产的建议 |
6.1 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增收效应 |
6.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粮食种植 |
6.3 提高科技种田的财政补贴,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
6.4 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2 湿地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2 湿地景观环境及其相关理论探讨 |
2.1 湿地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界定 |
2.1.1 湿地及湿地系统 |
2.1.2 景观及湿地景观 |
2.1.3 环境及湿地景观环境 |
2.2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及类型划分 |
2.2.1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 |
2.2.2 湿地景观环境类型划分 |
2.3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
2.3.1 干旱区及其分布 |
2.3.2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
2.4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 |
2.4.1 生态文明的提出 |
2.4.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要求 |
2.4.3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 |
2.5 小结 |
3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2 评价类型与评价尺度研究 |
3.2.1 评价类型的选择及确定 |
3.2.2 评价尺度分析 |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筛选需注意的问题 |
3.3.3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主要影响要素分析 |
3.3.4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
3.4 评价等级及指标标准确定 |
3.5 小结 |
4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确定 |
4.2 评价模型构建的数学理论基础 |
4.2.1 模糊系统简介 |
4.2.2 神经网络的概念与原理 |
4.2.3 模糊神经网络 |
4.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 小结 |
5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现状与驱动因子分析 |
5.1 乌梁素海湿地基本概况 |
5.1.1 流域概况 |
5.1.2 河套灌区概况 |
5.1.3 乌梁素海海区概况 |
5.2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演变与景观环境现状 |
5.2.1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
5.2.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 |
5.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及驱动因子分析 |
5.3.1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 |
5.3.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因子 |
5.4 小结 |
6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成果分析 |
6.1 评价因素及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与确定 |
6.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 |
6.2.1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
6.2.2 单因素评价 |
6.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成果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改善措施及对策研究 |
7.1 着力实施开源节流,努力增加生态补水 |
7.1.1 充分挖掘潜力,扩大补水水源 |
7.1.2 开展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
7.2 加快污染源综合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
7.2.1 综合整治工业点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
7.2.2 发展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 |
7.2.3 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
7.2.4 加强村庄综合整治,逐步削减农村污染 |
7.3 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
7.3.1 加强源头治理,确保防治效果 |
7.3.2 搞好过程控制,减少水土流失 |
7.3.3 强化滨湖周边整治,控制泥沙进入湖泊 |
7.4 大力整治河渠,建设生态水系 |
7.4.1 改善河渠水质,减少入湖污染 |
7.4.2 实施生态护岸,改善生态环境 |
7.5 加大湖区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湿地生态景观环境 |
7.5.1 开挖网格水道系统,改善湖区水动力条件 |
7.5.2 加快湖泊底泥疏浚及资源化利用,消除内源污染 |
7.5.3 优化整治水生植物,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
7.5.4 实施生态改造工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
7.5.5 加强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综合提升湿地景观水平 |
7.6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健康发展 |
7.6.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保护管理 |
7.6.2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
7.6.3 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为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7.6.4 加大投入,形成良好的湿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 |
7.6.5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
7.7 小结 |
8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3)湖北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
1.2.2 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1.1 导论 |
1.3.1.2 农业经济发展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
1.3.1.3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1.3.1.4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3.1.5 改善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
1.3.2 研究方法 |
2 农业经济发展的涵义及理论依据 |
2.1 农业经济发展的涵义 |
2.2 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3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4 农业经济发展的依据 |
2.3 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2.3.1 我国农业的现状 |
2.3.2 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3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保护的政策取向分析 |
3.1.1 湖北农产品的供给保障 |
3.1.2 湖北农民收入 |
3.2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分析 |
3.2.1 湖北农业科技与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
3.2.2 湖北农业科技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 |
4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商品化与专业化程度较低 |
4.1.2 农业生产资源匮乏程度有增无减与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 |
4.1.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 |
4.1.4 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与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不利于农业生产 |
4.1.5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统筹区域发展难度很大 |
4.1.6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4.2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大障碍” |
4.2.2 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 |
4.2.3 农民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保守 |
4.2.4 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 |
4.2.5 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增值率偏低 |
4.2.6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规模小 |
4.2.7 农业土地细碎化,生产经营分散化 |
5 改善湖北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建议 |
5.1 加强农业保护的政策思路 |
5.1.1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保护 |
5.1.2 增加农民收入 |
5.1.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5.1.4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5.1.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2 优化科技兴农的运行目标 |
5.2.1 推广粮食增产技术 |
5.2.2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5.2.3 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
5.2.4 充分利用现代气象技术搞好农业防灾减灾 |
5.3 深入推进农业投入机制 |
5.3.1 增加农村科技投入 |
5.3.2 加大支农投入 |
5.3.3 创新投入机制 |
5.3.4 严格资金监管体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前沿 |
1.1.2 中国社会城市实践需要 |
1.1.3 景观学科发展的需要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景观环境 |
1.2.2 生态转型的含义 |
1.2.3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1 历史发展观 |
1.3.2 主客体关系哲学 |
1.3.3 生态现代化理论 |
1.3.4 生态观念链思想 |
1.4 研究的范畴与结构 |
1.4.1 研究的范畴 |
1.4.2 研究的理论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目标 |
1.6 论文内容与框架 |
1.6.1 论文内容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历史背景 |
2.1 古代原始生态思想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体现 |
2.1.1 中国古代原始生态思想 |
2.1.2 宇宙与宗教象征 |
2.1.3 顺应自然环境 |
2.1.4 古代园林艺术 |
2.2 工业革命后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理想追求 |
2.2.1 画境式城市郊区景观 |
2.2.2 田园城市思想及在各国的实践 |
2.2.3 城市公园运动 |
2.3 现代主义运动对城市景观环境的改造 |
2.3.1 早期的自然环境思想 |
2.3.2 功能主义城市景观蔓延 |
2.3.3 二战后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
2.4 生态学时代来临 |
2.4.1 环境危机突现与生态意识产生 |
2.4.3 生态设计思想萌发 |
2.4.4 生态规划设计出现 |
小结 |
第3章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建设实践历程 |
3.1 全球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状况综述 |
3.1.1 发展阶段与设计理念 |
3.1.2 建设实践——以美国、荷兰、德国为例 |
3.2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建设背景与特点比较 |
3.2.1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建设背景与特点比较 |
3.2.2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成果与特点 |
3.3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与特点 |
3.3.1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实践概况 |
3.3.2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发展阶段与设计理念 |
3.4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实践历程 |
3.4.1 萌芽期(1960’s后期~1980’s初):关注自然生态过程 |
3.4.2 起步期(1980’s~1990’s中期):人工优化资源环境 |
3.4.3 发展期(1990’s中期~21世纪初):自然演替与多方参与 |
3.4.4 成熟期(21世纪):可持续发展 |
小结 |
第4章 生态哲学与生态环境运动的发展 |
4.1 社会生态意识 |
4.1.1 内容 |
4.1.2 内涵 |
4.2 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演变 |
4.2.1 概况 |
4.2.2 生命中心论(1920’s初~1940’s末) |
4.2.3 生态中心论(1950’s初~1960’s末) |
4.2.4 深层生态学(1970’s初~今) |
4.3 当代生态环境运动的发展演变 |
4.3.1 概况 |
4.3.2 自然保护运动阶段(19世纪中期~1950’s末) |
4.3.3 环境保护运动阶段(1960’s初~1970’s末) |
4.3.4 生态社会主义运动阶段(1980’s初~今) |
小结 |
第5章 与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的政策演变 |
5.1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政策刍议 |
5.1.1 环境保护与管理政策——以美国、欧盟国家为例 |
5.1.2 城市景观环境控制相关政策——以美国、荷兰、德国为例 |
5.2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主要管治机构与相关政策概况 |
5.2.1 城市景观环境主要管治机构 |
5.2.2 生态转型相关政策法规与措施 |
5.2.3 三项重要政策法规文件 |
5.3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相关政策的演变 |
5.3.1 环境管理政策的演变 |
5.3.2 可持续发展建设政策 |
5.3.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政策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与目标 |
6.1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分析 |
6.2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化现状 |
6.2.2 规划建设实践 |
6.2.3 生态观念发展 |
6.2.4 城市环境管理 |
6.2.5 生态理论与技术 |
6.3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现实定位 |
6.3.1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起步 |
6.3.2 城市景观环境进入生态转型起步期 |
6.4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发展阶段 |
6.4.1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阶段 |
6.4.2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阶段 |
6.5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目标 |
6.5.1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 |
6.5.2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目标 |
小结 |
第7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途径与对策 |
7.1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特点综合对照 |
7.1.1 荷兰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特点与经验 |
7.1.2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初期的特点 |
7.2 荷兰与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途径综合对照 |
7.2.1 社会转型诉求不同 |
7.2.2 生态转型的途径不同 |
7.2.3 环境政策的发展速度与方式不同 |
7.3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方法 |
7.3.1 转型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
7.3.2 综合生态现代化方法 |
7.4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转型的对策框架 |
7.4.1 生态转型的基本原则 |
7.4.2 生态转型的策略框架 |
7.4.3 生态转型的实施途径 |
7.4.4 生态转型的指标模型 |
小结 |
第8章 中国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探索——以深圳为例 |
8.1 深圳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建设特点与经验 |
8.1.1 概况 |
8.1.2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特点与经验 |
8.2 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的实践探索 |
8.2.1 城市绿色空间格局 |
8.2.2 城市生态廊道景观 |
8.2.3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 |
8.3 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与控制探索 |
8.3.1 制定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计划 |
8.3.2 编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相关规划 |
8.3.3 制定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
8.3.4 加强水环境建设与管理 |
8.3.5 实施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 |
8.4 生态文化建设的探索 |
8.4.1 推广环境、生态教育 |
8.4.2 鼓励引导公共参与 |
8.4.3 城市生态景观研究 |
8.5 对城市景观环境生态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
8.5.1 深圳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检测 |
8.5.2 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工作方向 |
9.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A 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
附录B 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纲要目录 |
附录C 荷兰环境健康行动计划目录 |
附录D 荷兰宜居城市建设成果目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3.1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2 湿地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
1.3.3 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
1.3.4 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
2.1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
2.1.1 气候资源丰富,但变率较大,分布不均 |
2.1.2 水资源相对充足,但涝渍相随,旱涝并存,水质变劣 |
2.1.3 土壤潜育化、湖泊沼泽化趋势加重,养分有效性差 |
2.1.4 生物资源出现衰退趋势,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 |
2.1.5 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血吸虫疫区仍在扩展 |
2.2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涝渍成因分析 |
2.2.1 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 |
2.2.2 特殊的气象和水文变化 |
2.2.3 不合理的区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
2.2.4 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
3.1 江汉平原涝渍生态环境的演变历程 |
3.1.1 江汉平原湖泊的演变与水生植物群落的变化 |
3.1.2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类型的演替 |
3.2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2.1 自然驱动力 |
3.2.2 非自然驱动力 |
3.2.3 综合驱动作用 |
3.3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演替过程的一般规律 |
3.3.1 山-河-湖-海互动规律对涝渍地生态演替的作用 |
3.3.2 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的自然演替过程 |
3.3.3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生态演替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机理 |
4.1 江汉平原涝渍地地下水位、水分平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1.1 地下水位与耕地面积 |
4.1.2 地下水位与土壤质地 |
4.1.3 地下水位与土壤潜育化程度的关系 |
4.1.4 地下水位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4.2 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分布、肥力状况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2.1 涝渍地土壤分布规律 |
4.2.2 涝渍地土壤肥力的变异特征 |
4.2.3 土壤有机质质量与土壤涝渍程度的关系 |
4.2.4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涝渍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4.3 涝渍地排水改良的相关技术指标研究 |
4.3.1 涝渍地主要作物持续受渍的排水控制指标 |
4.3.2 作物在涝渍综合胁迫下的排水控制指标 |
4.3.3 涝渍地排水工程规划研究 |
4.3.4 涝渍地排水小区农道建设与土地平整工程优化模型 |
4.4 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 |
4.5 涝渍地域分类标准 |
4.6 适度退田还湖的依据 |
4.6.1 过度围垦使调蓄能力减弱是洪涝渍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
4.6.2 退田还湖的调蓄机理 |
4.6.3 退田还湖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析 |
4.7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体系 |
4.7.1 江汉平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路 |
4.7.2 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技术 |
4.7.3 低洼湖区避灾生态农业的一般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涝渍地生态恢复与改良利用的关键技术 |
5.1 涝渍地田间排水工程技术 |
5.1.1 涝渍地田间排水的相关技术指标 |
5.1.2 暗管排水试验示范工程及其效果评价 |
5.2 适度退田还湖 |
5.2.1 退田还湖的范围和方式 |
5.2.2 退田还湖对调蓄洪水的作用 |
5.2.3 退田还湖工程的经济效益 |
5.3 涝渍地域分区开发利用试验示范 |
5.3.1 涝渍地域分区开发试验的总体思路 |
5.3.2 潜江市涝渍地域分区开发示范 |
5.4 碟形涝渍微地域的梯级开发模式 |
5.4.1 碟形涝渍微地域土壤剖面的结构递变 |
5.4.2 碟形涝渍微地域的土地利用现状 |
5.4.3 碟形洼地底部的退田还渔 |
5.4.4 碟形洼地中下部的水生和湿生经济生物开发 |
5.4.5 碟形洼地中上部的优化模式开发利用 |
5.4.6 试验区实施梯级开发模式的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讨论 |
6.2.1 关于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 |
6.2.2 关于涝渍地主要作物的排水控制指标 |
6.2.3 关于退田还湖 |
6.2.4 关于涝渍地域分异规律与梯级开发模式的应用 |
6.2.5 关于涝渍地恢复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
6.2.6 关于江汉平原涝渍地研究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林政史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外对林业史的研究 |
2.2 我国林业史研究概况 |
3. 林政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4. 中国林政史的研究方法 |
5. 中国林政发展概况 |
第一篇 清代前期(1644-1840)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1 清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 |
1.2 清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 |
1.2.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
1.2.2 清前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1.3 清前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章 清前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2.1 清前期的林业思想 |
2.1.1 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
2.1.2 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
2.1.3 森林防灾的思想 |
2.1.4 森林多效益思想——以俞森为例 |
2.2 清前期的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2.2.1 重视农林科技着作的编纂 |
2.2.2 农林教育的传统性 |
第三章 清代前期林业经济政策 |
3.1 对东北森林的封禁政策 |
3.2 与山林争地的屯田政策 |
3.3 积极推行河堤植树 |
3.4 森林和林地所有制 |
3.5 林业赋税 |
3.6 林产品市场贸易 |
第四章 清代前期林业法律制度 |
4.1 林业诏令 |
4.2 林业法律 |
4.3 林业的乡规民约 |
4.4 清前期的林业官制 |
4.4.1 行政官制概况 |
4.4.2 林业官制 |
第二篇 清代后期(1840-1911) |
第五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5.1 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
5.2 晚清森林资源及其变迁 |
5.2.1 晚清森林分布概况 |
5.2.2 晚清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5.3 晚清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六章 晚清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6.1 晚清的林业思想 |
6.1.1 魏源“师夷长技”的林业思想 |
6.1.2 张之洞“劝学导政”的林业思想 |
6.1.3 康有为“公有统筹”的林业思想 |
6.1.4 华辉和赵炳麟的林业思想 |
6.2 晚清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6.2.1 近代林业科技与学术活动的开端 |
6.2.2 林业专门教育的萌芽 |
第七章 晚清的林业经济政策 |
7.1 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1.1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大片国土 |
7.1.2 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2 东北林区的开禁和伐木垦殖政策的实行 |
7.3 清末发展林业的政策 |
7.3.1 大臣关于兴林的建议 |
7.3.2 农工商部的林业政策 |
7.3.3 地方上的林业政策 |
7.4 晚清时期的林业所有制 |
7.5 晚清林业捐税和市场政策 |
7.5.1 林业捐税 |
7.5.2 林产品市场和贸易 |
第八章 晚清的林业法律制度 |
8.1 晚清政府的林业法律诏令 |
8.1.1 与林业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
8.1.2 林业诏令 |
8.1.3 林业法律章程 |
8.2 乡规民约 |
8.3 晚清政府的林业机构和林业官制 |
第三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
第九章 民国时期社会和森林生态概况 |
9.1 民国社会概况 |
9.2 民国时期的森林资源 |
9.2.1 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
9.2.2 民国时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9.3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 |
第十章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10.1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 |
10.1.1 孙中山“森林防灾”的思想 |
10.1.2 凌道扬“振兴林政”的思想 |
10.1.3 姚传法的“以法治林”思想 |
10.1.4 郝景盛的“森林万能论” |
10.2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技政策 |
10.2.1 发挥广大回国留学生的作用 |
10.2.2 创设林业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
10.2.3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开展林业试验研究 |
10.2.4 学习西方科技,创造适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 |
10.3 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政策 |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林政管理 |
11.1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11.1.1 森林所有制政策 |
11.1.2 鼓励造林政策 |
11.1.3 政府所投入的林业经费情况 |
11.1.4 林业捐税政策 |
11.2 北洋政府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
11.2.1 《森林法》 |
11.2.2 《狩猎法》 |
11.2.3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
11.2.4 其他条例和规则 |
11.3 林业行政机构 |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林政管理 |
12.1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济政策 |
12.1.1 国民政府时期的森林所有制 |
12.1.2 提倡和奖励造林 |
12.1.3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
12.1.4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费 |
12.1.5 国民政府的林业捐税 |
12.1.6 对外木材贸易政策 |
12.2 国民政府的林业法规 |
12.2.1 林业法律 |
12.2.2 林业法规和章程 |
12.3 国民政府的林业机构与行政管理 |
12.3.1 农矿部时期(1928.3—1930.12) |
12.3.2 实业部时期(1930.12—1937.1) |
12.3.3 经济部时期(1938.1—1940.5) |
12.3.4 农林部时期(1940.5—1949.4) |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3.1 改革森林所有权 |
13.2 林产品税收政策 |
13.3 颁布林业政策和法规 |
13.4 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
第十四章 殖民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4.1 德国侵占时胶澳的林政管理 |
14.2 日本侵占时台湾的林政 |
14.3 伪“满洲国”政府的林政 |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0) |
第十五章 新中国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5.1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15.2 新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
15.3 新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十六章 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思想 |
16.1 国家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1.1 毛泽东的林业思想 |
16.1.2 周恩来的林业思想 |
16.1.3 邓小平的林业思想 |
16.1.4 江泽民的林业思想 |
16.2 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2.1 梁希的林业思想 |
16.2.2 罗玉川的林业思想 |
16.2.3 雍文涛的林业思想 |
16.3 学术界的林业思想 |
16.3.1 学术界关于森林作用的大辩论 |
16.3.2 知名学者的林业思想 |
第十七章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和科技政策 |
17.1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政策 |
17.1.1 林业教育独立发展 |
17.1.2 多专业多层次办学 |
17.1.3 经济转轨时期林业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
17.2 新中国的林业科学技术政策 |
17.2.1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 |
17.2.2 制定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
17.2.3 召开林业科技工作会议 |
17.2.4 中国林学会的积极工作 |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林业经济政策 |
18.1 林业的所有制政策 |
18.1.1 林业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
18.1.2 森林资源的所有制 |
18.1.3 林业企业的所有制 |
18.2 森林限额采伐政策 |
18.3 林业税费政策 |
18.3.1 农林特产税 |
18.3.2 所得税 |
18.3.3 增值税 |
18.3.4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18.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
18.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18.6 林产品对外贸易 |
18.6.1 林产品进口 |
18.6.2 林产品出口 |
18.6.3 林产品进出口比较 |
18.6.4 林产品进口税率 |
第十九章 新中国的林业法律规章 |
19.1 建国至三中全会以前的林业法规 |
19.2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法律 |
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19.2.2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
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2.4 与林业相关的法律 |
19.3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规章 |
1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林业规章 |
19.3.2 林业部(局)制定的林业规章 |
第二十章 新中国的林业机构和行政管理 |
20.1 林垦部时期(1949.10—1951.11) |
20.2 建国之初的林业部时期(1951.11—1956.5) |
20.3 林业部与森工部分立时期(1956.5—1958.2.) |
20.4 两部合并后的林业部时期(1958.2—1970.5) |
20.5 农林部时期(1970.5—1979.2) |
20.6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部时期(1979.2—1998.3) |
20.7 国家林业局时期(1998 年3 月--) |
结论和讨论 |
1. 科学定位:林业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
2. 找准目标:建设“天人林业” |
3. 林业的两条腿:政策与科学 |
4. 林业的左右手:“正规军”与“游击队” |
5. 国家强制:依法治林 |
6. 尊重自然规律:科教兴林 |
7. 尊重经济规律:增加经济投入 |
8. 战略方向:自东南而西北 |
9. 人口协调:生态移民 |
10. 因林制宜:分类经营管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洪湖成为堤防高新技术实验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对促进粮食增产的机理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D]. 庄正. 长江大学, 2017(02)
- [2]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D]. 庞珺.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2)
- [3]湖北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鹿梅.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3)
- [4]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 苏晓静. 同济大学, 2007(04)
- [5]江汉平原涝渍地生态恢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D]. 刘章勇.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6]打造“中华第一堤”[N]. 陆华君,蔡建华,徐兵,李立保. 湖北日报, 2003
- [7]湖北长江堤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 段安华. 中国水利, 2002(12)
- [8]湖北长江堤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 段安华. 湖北省水利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2
- [9]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