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社会学思考

SARS的社会学思考

一、SARS的社会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邱家焕[1](2021)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性课题。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为指导,既与党的几代领导人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和思想一脉相承,更是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成为新时代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科学指导。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有着严密的结构逻辑和价值逻辑,明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相对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具有更为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咨政功能。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有效地指引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卓绝进程,又大大深化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和实践。论文以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和总体战略部署为指引,主要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法,分析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并反思了不足之处,进而梳理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新进展——政治引领、价值指引及路径拓展:坚强有力执政党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中流砥柱,举国体制办大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显着优势,确保人民主体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所在,坚持科学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方式,善于引导舆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弘扬抗疫精神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价值指引,以及建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织密公共安全风险防护网,健全重大风险和应急管理体系。

王智慧[2](2020)在《灾难危机与社会张力: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舆情生发与传播畸变》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立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引发危机事件的情景,聚焦于危机场域空间之下的舆情生发、畸变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体与群体反应,以疾疫期间由舆情畸变引发的现象为例,通过考察该现象的成因、过程与结果,探讨由疾疫引发危机事件期间民众的认知和行为走向。研究发现,人际隔离与恐慌升级导致"标签"扩大化,疫情爆发初期基于事件本身严重性、信息发布的模糊性以及民众嵌入后群体性议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导致媒介舆论的负性张力溢出进而引发恐慌和集群行为。同时,疾疫爆发与防控期间存在着社会声望的变化过程,医护人员的职业和社会声望有所凸显。在后疾疫时代应以此为契机,重塑社会声望导向,强化国族认同意识。

牛梦颖[3](2020)在《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互联网用户第一次接入互联网,实现了人类沟通体制的革命。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形式多样化,线上社会与线下世界逐渐弥合,呈现出了虚实共生的网络社会形态。近几年,网络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网络社会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焦点场域之一。在多样、复杂的网络社会问题之中,诸多矛头都指向了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在5G从概念体转化为真实技术之前,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4G的进化。每一代变革,都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社会大众给如今的时代赋予了“信息碎片化”、“大数据”、“云”等标签,以显示如今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智慧化、智能化。相较4G时代带来的个体行为的去隐私化、个人信息的泛商业化等问题,5G不再仅仅是网速快的通讯技术,更代表了低延时、高并发的通用技术,其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对生产方式的重塑,这种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对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根据不断进步的代际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提出全面的提升网络媒介素养。首先,在基于过往社会学者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理论研究上,厘清传播学与社会学在网络媒介素养界定上的异同,探讨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从技术、文化和社会运作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以社会学视角来解读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以及突出网络媒介素养与互联网更新换代同步嬗变的待机特征。其次,梳理了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一方面是早期互联网初期融合的网络媒介素养特征,另一方面是总结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通过结合2003年的SARS疫情这一案例,具体分析早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媒介素养。其三,详细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特征与要求的丰富与进化。在梳理了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要求和时代“智慧”赋予了新的理解。相比早期互联网的二维体系,智能互联网下网络媒介素养在工具层级上从平面检索进化到三维建构,识别层级上从二分判断到综合分析,参与层级上从消费主体到生产主体,以及衍生出的协作层级和智慧网络人。同时,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这一最新例证,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点,归纳了智能互联网时代公民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比起以往研究中简单的评价为不理性、从众,更细致的结合了时代特点,按照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五个层级进行评价,重点分析了识别层级中公民的假性理性;参与层级中公民极易受算法与偏好的影响;协作层级中后喻文化的现实冲击。最后,结合网络移民和网络原住民两个群体,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化两个路径探讨得以能够与时俱进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策略。根据智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及现状下产生的相关问题,全方位提供一些可以操作的提升措施。

梁翘楚[4](2020)在《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文中认为目的:2002年末至2003年8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肆虐中国。“非典”疫情在广州流行期间,中医医务人员共同抗击“非典”,成绩斐然。广州中医的口述史料是了解和研究中医抗击“非典”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抗击“非典”时期广州中医界典型人物有关抗击“非典”的口述史料,梳理广州中医界抗击“非典”的历程,进一步了解广州中医专家赴港抗非的情况,解读中医医务人员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内涵。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对于中医医务人员个人的影响,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彰显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为未来传承与发扬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经验提供借鉴。方法:1.口述史研究法依据口述史研究规范,对中医医生(含赴港专家)、护士、医院管理人员、“非典”患者、普通民众等多个群体开展口述访谈,同时向他们征集工作记录、手稿、照片等资料。采访完成后根据访谈录音听写出逐字稿,然后对逐字稿进行整理、归纳,运用“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理论对逐字稿进行分析。2.文献调研法借助现有的广州抗击“非典”相关史料,全面查阅、搜集、整理各类年鉴,相关档案资料,检索CNKI、万方、读秀等数据库及互联网中“非典”相关论文、报道,收集相关专着、采访报道等文献史料。3.多学科综合研究综合利用口述史学、医学、社会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广州抗击“非典”史的相关资料,凝练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基本轨迹,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经验,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成果:结合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将中医医务人员的抗非历程分为“初发阶段”、“高发阶段”、“控制阶段”、“援外阶段”、“基本胜利”五个时间段进行回顾。通过医务人员的口述史料,分析医务人员建构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挖掘出作为集体记忆模式的“抗击‘非典’精神”具有“无畏”、“团结”、“奉献”“中医药自信”的内涵,而个体记忆的精神内涵呈现则分为“机遇”、“温暖”、“伤痛”、“幕后英雄”及“警觉”五种类型,分别解读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建构的原因。结论:广州中医抗击“非典”成功,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促使其敬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工作能力等;对于中医界而言,推动中医药进入国家疫病防治体系、广东省走上“中医药强省”之路、中医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和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对于2019年末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言,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当代中医抗击疫情殷鉴不远。

李晓元[5](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郎杰燕[6](2019)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文中认为制度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政治学发展的始终。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性制度,其改革、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分散农民疾病风险、降低农民医疗负担、增进农民健康福祉,而且有利于缓解社会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政权合法性。可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体现其社会性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强的政治性。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从建国之初的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到如今城乡一体化整合期的“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走过一条“跌宕起伏”的制度变迁之路。时至今日,仍存在管理经办体制不顺畅、筹资结构不合理、待遇支付制度不健全、监督控费机制不完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国家能力和政府信任带来巨大挑战。诚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形成了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等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对于由宏观管理、筹资、待遇支付三项核心要素制度构成,关系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两个市场”,关涉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及农民个人等多元利益,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高度耦合性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而言,单一角度的分析难免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真实过程”与内在逻辑。综合“结构”、“行动”与“历史”要素全面解释制度变迁的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解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复杂变迁提供了一个广阔视角,以期探寻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为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指明方向、提供路径。为此,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依据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划分制度变迁阶段的方法,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划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7)、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7)、改革开放初期(1978-2001)、新世纪初期(2002-2008)、城乡一体化加速期(2009-今)五个阶段。通过全面、系统梳理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并着重探寻其变迁的内在逻辑。由此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复杂变迁历程与多元变迁特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五次重大变迁。并且,每次大的制度变迁阶段下均有制度创新、制度扩散、制度完善等连续的、有所差异的制度变迁过程。同时形成分层分序的变迁路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行、内源性与外源性交揉、渐进性与突变式共存、合意性与意外性同在的多样化变迁方式,以及利弊相随的制度变迁绩效。其二,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遵循“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逻辑。制度环境通过粘嵌耦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结构性影响,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中的宏观管理、筹资和待遇支付制度分别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粘嵌,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性变迁。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偏好与利益博弈机制对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产生自主性影响,即建国初期农民的共同行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的整体性动员,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医疗机构、农民等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新世纪初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以及城乡一体化加速期人社与卫生两个主管部门之间的管理权争夺,推动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自主性变迁。另外,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近百年变迁历史中形成对“国家主导”、“自愿合作”以及“二元保障”路径的强劲依赖,并且还受到诸多偶然性事件以及关键节点等时间要素的深刻影响。其三,未来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在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突破路径依赖、把握关键节点的基础上向着更加公平、健康、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姜华[7](2019)在《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是人类以及由人类所创造出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一呼一吸都深刻影响着人、人类社会的变化。人类一切既有的和未来将被创造出来的文明,惟有在自然的孕育下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异常现象,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笼罩在各种自然灾害的阴影之下。新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引发了灾害研究的热潮。就自然灾害的研究来说,其既需要整体的高度,也需要独特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对自然灾害进行考察,无疑存在着研究的巨大潜力。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灾害文学”的理论框架下与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将小说这一文体对自然灾害的书写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已有的“灾害文学”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灾害小说”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自然灾害与文学的关系,特别阐明了自然灾害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厘清了论文所使用的重要概念,介绍了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指明本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意义所在,为论文的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1章主要明晰了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基本维度,即以文本中自然灾害真实与否作为依据,新世界小说的灾害书写可以划分为真实与虚构两个大的维度。而就真实自然灾害的时间来说,又可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即历史与现实。因此,新世纪小说形成了历史、现实、虚构三个基本维度,以此为脉络,展开论文的进一步研究。第2章归纳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的主题,主要包括苦难与抗争的主题、瘟疫与爱情主题、现代化进程反思主题、生态与环境警示主题,这四类主题是对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内容的大致把握,同时,体现了新世纪小说灾害书写强烈的历史与现实关照感。第3章探究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的精神意蕴,这是本论文的重心所在,本章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对小说中灾害下的人性展现进行解读,因为“灾难是改变人的法器”,那么灾难中的人性就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性,小说凭借虚构与想象对灾害中人性的挖掘更为深入,有详细研究的必要;其次,探究小说所传达出的灾害意识,在细读文本后,笔者将新世纪小说中的灾害意识概括为反思意识、惩戒意识和重建意识,着重考察其背后的作家创作意图;最后,考察小说对灾害情境的超越方式,不同的超越方式潜含着作者的不同思考与最终的价值指向。第4章辨析了新世纪小说自然灾害书写产生的新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带来生态意识的引入、对人与灾害未来的思索带来科幻因素的融入、寻求灾害的本土表达带来民族文化的渗入,这三种倾向指明了新世纪小说灾害创作的新方向,为今后的灾害书写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灾害创作的进一步发展。第5章说明新世纪小说灾害书写的价值与存在的局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灾害书写强化了灾害记忆与集体认同,唤醒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暴露了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其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变革与人自身的完善。局限则表现为创作中纪实与虚构的失衡,对灾难意蕴开掘的不足。通过对价值与局限的总结,希望可以开阔灾害文学创作的视野,提升灾害文学的创作水平,从而产生高质量的灾害文学作品。新世纪小说的自然灾害书写是小说这一文体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危机的有力回应,其直面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见证了灾害下的自然、社会与人的存在状态,体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感。

张青磊[8](2018)在《我国公民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首要条件。公民安全与公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另一方面公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国家和公民已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幸福的首要价值性标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公民对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维护和保障公民安全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使保障公民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民主法治不断完善,军事科技实力逐步增强,互利共赢的和平外交顺利推进,我国公民安全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相互交织,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渗透,境内不稳定因素与境外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极端贫困问题、食品不安全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产安全事故、盗窃诈骗类侵财性刑事犯罪、城镇化进程中的强征强拆、生态环境破坏、公权力腐败等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是新时代推进公民自由而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代,我们必须从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念,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角度探寻克服公民安全困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同时,我们还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公民可持续安全理念,从宏观角度思考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总体路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七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的问题和内容及研究问题的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正文第一章是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有关人的生存、人的财产、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和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及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等进行梳理分析,挖掘“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的理念、思想和观点,为科学界定公民安全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根据第一章对“中、西、马”有关公民安全理念、思想和观点的梳理分析,结合学界对安全的不同界说,对公民安全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公民安全的概念,核心内容和演绎路径,并分析探讨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的关系,为后文对我国公民安全进行系统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指出,公民安全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在实际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免受来自内部或外界的非法侵害,以及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状态。公民生命安全、公民财产安全、公民自由安全是公民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安全的价值所在。将自由安全纳入公民安全核心内容突破了传统上认为公民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界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亦可称为公民安全的萌生条件。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生,但公民安全作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安全的一个研究领域则是20世纪90年代“人的安全”理念提出以后的事情,这说明公民安全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需要条件的。该部分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等五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第四章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我国公民安全安全核心内容的三个层面对我国公民安全概况进行现实考量,即主要从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层面分析了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五章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分析探讨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该部分从中国公民安全实际出发,按照“分——总”的思路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第一节主要是针对我国公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自由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第二节主要是根据我国公民安全的总体概况,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对如何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进行了总体思考。通过“分——总”思路分别提出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路径,并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保障和推进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虽然我国公民安全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元,而且有些难以预测,但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国政府、社会力量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威胁公民安全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或减少,公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保障和实现公民安全的条件也会越来越完善。

蔡家欣[9](2018)在《疾病的建构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的演变(1949-2016)》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发展进程中,传染病既是一种毁灭性的力量,也与日常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相关联。当传染病被赋予多样的文化蕴涵,并在政治制度上得到回应时,疾病便可以成为研究国家治理技术、进而探讨社会核心价值的一个切入点。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研究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227篇肺结核报道,具体探讨媒介是如何对疾病进行想象、解释和建构,以此观察重要历史转折期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特色。研究发现,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对肺结核报道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首先,不同历史时期对报道议题有所侧重。依据主导议题的分布,建国以来《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议题框架主要由以下四类主导:政治框架、人物框架、科技框架和信息框架。其次,报道体裁总体以消息为主,重“叙”轻“议”,其它体裁会集中在某一阶段,比如评论主要分布在建国初期;第三,报道对消息来源的采用以政府系统和记者自采两类权威为主导,世界卫生组织比例随年份增加而趋重;第四,报道区域随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变化而从封闭走向开放,即从国内走向全球;最后,报道基调总体以正面为主,但是中立报道逐渐成为主导。在如上的框架装置下,肺结核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意涵,包括政权合法性的建构,为阶级斗争服务,现代化国家形象的建构,经济发展至上理念的主导,后非典时期政府服务职能的重建。《人民日报》对疾病一系列的建构映射了各个阶段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变迁,从建国初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呐喊,到文革时期推荐阶级斗争路线,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然后是对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崇拜,最后新千禧年的来临则是对人本思想的呼唤。

许剑峰[10](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二、SARS的社会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RS的社会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方向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风险
        2.1.1 风险的概念
        2.1.2 风险的基本类型
        2.1.3 风险的二重性质
    2.2 重大风险
        2.2.1 重大风险的概念
        2.2.2 重大风险的特征
        2.2.3 重大风险与世纪疫情
第3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风险的理论
    3.2 执政以来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和认识
        3.2.1 执政以来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的进程概述
        3.2.2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应对疾疫风险
        3.2.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应对非典疫情
    3.3 新时代党领导应对风险挑战实践和理论的深化
        3.3.1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总体战略部署
        3.3.2 应对突发公共安全风险和重大疫情
第4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分析: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4.1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
        4.1.1 全力以赴国内疫情防控
        4.1.2 通力合作国际疫情防控
    4.2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长足探索
        4.2.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战法
        4.2.1.1 彰显制度优势的疫情防控指挥
        4.2.1.2 共筑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长城
        4.2.1.3 形成科学系统的疫情医疗救治
        4.2.1.4 强化产学研融合抗疫科技支撑
        4.2.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有序恢复秩序
        4.2.2.1 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4.2.2.2 积极释放国内市场有效需求
        4.2.2.3 加大宏观政策调整执行力度
        4.2.2.4 筑牢抗疫保供的民生保障线
    4.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之处
        4.3.1 社区安全防线不够牢固
        4.3.2 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
        4.3.3 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第5章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
    5.1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引领和价值指引
        5.1.1 坚强有力执政党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中流砥柱
        5.1.2 举国体制办大事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显着优势
        5.1.3 确保人民主体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所在
        5.1.4 坚持科学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方式
        5.1.5 善于引导舆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环节
        5.1.6 弘扬抗疫精神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价值指引
    5.2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探索和路径拓展
        5.2.1 建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
        5.2.2 织密公共安全风险防护网
        5.2.3 健全重大风险和应急管理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灾难危机与社会张力: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舆情生发与传播畸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三、 疾疫背景下的舆情走向与声望重塑
    (一) 疾疫背景下的舆情走向
    (二) 危机应对与群体效应:疾疫期间舆情传播的负性张力
    (三) 分层与失序:疾疫背景之下的职业声望与社会表征
四、 分析与讨论
    (一) 信任危机:疾疫情景下舆情走向的根源与表征
    (二) 集群行为:疾疫情景下舆论传播张力的社会再生产
    (三) 铭记创伤记忆,推进国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建立
五、 结 论

(3)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社会学蕴含
    第一节 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化意义
        一、技术发展的历史视野
        二、“互联网+”文化的社会化解读
        三、当代社会的网络化逻辑
    第二节 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与核心能力
        一、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二、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
        三、网络媒介素养的代际特征
第二章 网络媒介素养的早期特征
    第一节 早期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
        一、从分歧到融合——两代人的网络认知差异
        二、从风险到机遇——网络规则与社会干预
        三、网络认知与网络行为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 早期网络媒介素养的二维评价体系
        一、技术使用的价值追求
        二、情感交互中的安全意识
    第三节 SARS疫情期间早期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一、SARS疫情概述
        二、面对SARS疫情的网络认知与行为
第三章 智能互联网催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嬗变
    第一节 从早期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用户认知与行为的转变
    第二节 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一、工具层级——检索到建构
        二、识别层级——判断到分析
        三、参与层级——消费到生产
        四、协作层级
        五、智慧网络人
    第三节 “新冠肺炎”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拷问
        一、“新冠肺炎”事件的演化过程
        二、智能互联网下的“新冠肺炎”映像
        三、当代网民的媒介素养表现
第四章 与时俱进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第一节 以自我实现机制驱动网民的主观能动性
        一、自我提升的主观能动性
        二、自我提升的个性化和异质性
    第二节 重视网络原住民的媒介素养社会化
        一、家庭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启蒙作用
        二、同辈群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步养成
        三、组织对网络媒介素养的定向引导
        四、媒体与网络媒介素养的环境建设
    第三节 加强网络移民的媒介素养再社会化
        一、不断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认知水平
        二、逐渐完善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丰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历程
    第一节 初发阶段(2003年1月31日前)
    第二节 高发阶段(2003年2月1日~3月31日)
    第三节 控制阶段(2003年4月1日~30日)
    第四节 援外阶段(2003年5月1日~31日)
    第五节 基本胜利(2003年6月1日后)
第二章 广州中医的集体记忆
    第一节 “无畏”的记忆内涵
    第二节 “团结”的记忆内涵
    第三节 “奉献”的记忆内涵
    第四节 “中医药自信”的记忆内涵
第三章 广州中医的个体记忆
    第一节 “机遇”的记忆内涵
    第二节 “温暖”的记忆内涵
    第三节 “伤痛”的记忆内涵
    第四节 “幕后英雄”的记忆内涵
    第五节 “警觉”的记忆内涵
第四章 中医抗击“非典”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中医抗击“非典”对个人的影响
    第二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件

(5)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动态分析法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一)预警防控功能
        (二)社会稳定功能
        (三)动员凝聚功能
        (四)人文关怀功能
        (五)心理调适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阐释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二)医疗保险制度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三)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角:历史制度主义
        (二)分析框架:环境·主体·时间与制度变迁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六、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总体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1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历程
    1.1 建国初期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1.1.1 制度生成:米山联合保健站建立
        1.1.2 制度扩散: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推广
    1.2 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1.2.1 制度创新:稷山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建立
        1.2.2 制度扩散: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大力推广
        1.2.3 制度衰退:国民经济调整下暂时性式微
        1.2.4 制度高潮:“六·二六”指示下走向“顶峰”
    1.3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1.3.1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雪崩式”解体
        1.3.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首次恢复重建失败
        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再度恢复重建无果
    1.4 新世纪初期“初级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险
        1.4.1 制度创新:新农合政策出台
        1.4.2 制度试验:新农合试点启动
        1.4.3 制度扩散:试点扩大与“全覆盖”
    1.5 城乡一体化加速期“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1.5.1 制度创新:地方自发探索城乡医保制度整合
        1.5.2 制度扩散:中央顶层政策倡导性整合
        1.5.3 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式整合
    小结
第2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2.1 分层分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路径
        2.1.1 分层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2.1.2 分序变迁:三项核心要素制度的相互关联性
    2.2 多样并存: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方式
        2.2.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行
        2.2.2 内源性制度变迁与外源性制度变迁交揉
        2.2.3 渐进性制度变迁与突变式制度变迁共存
        2.2.4 合意性制度变迁与意外性制度变迁同在
    2.3 利弊相随: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绩效
        2.3.1 农村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2 “集体福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式”变迁绩效
        2.3.4 “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2.3.5 农村“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绩效
    小结
第3章 结构性变迁: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
    3.1 制度环境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3.1.1 粘嵌耦合: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3.1.2 农村医疗保险与制度环境的嵌入关系
    3.2 政治嵌入性:政治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2.1 国家缺位与“俱乐部式”管理
        3.2.2 “全能主义”与官僚化管理
        3.2.3 行政分权与管理主体缺失
        3.2.4 民生政治与政府垄断性管理
        3.2.5 政府治理变革与社会化管理
    3.3 经济嵌入性:经济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3.1 合作经济与农民自愿集资
        3.3.2 封闭性集体经济与强制性筹资
        3.3.3 经济性分权与医疗保险筹资不力
        3.3.4 经济发展奇迹与财政主导型筹资
        3.3.5 分配格局调整与社会化筹资
    3.4 社会嵌入性:社会环境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
        3.4.1 社会弥散与低水平医疗保健
        3.4.2 “总体性社会”与集体医疗福利
        3.4.3 社会转型与医疗自费
        3.4.4 社会权利诉求与初级医疗保险待遇
        3.4.5 社会公正与统一医疗保险待遇
    小结
第4章 自主性变迁:行动主体与农村医疗保险
    4.1 偏好与博弈:行动主体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制
        4.1.1 价值偏好:单一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1.2 利益博弈:多元行动主体与制度变迁
    4.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主体及其利益诉求
        4.2.1 国家/政府的利益诉求
        4.2.2 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4.2.3 农民的利益诉求
    4.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4.3.1 农民的共同行动与微型社区互助医疗保险
        4.3.2 国家的整体性动员与集体福利型医疗保险
        4.3.3 多元主体的非合作博弈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断裂
        4.3.4 多元主体的合作博弈与“初级社会保险型”农村医保
        4.3.5 管理权之争与“过渡型”社会医疗保险
    小结
第5章 历史性变迁:时间中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5.1 路径依赖、偶然事件、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1.1 自我强化: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1.2 意外结果:偶然事件与制度变迁
        5.1.3 “遗产”的产生与再生产:关键节点与制度变迁
    5.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5.2.1 “国家主导”路径的依赖
        5.2.2 “自愿合作”路径的依赖
        5.2.3 “二元保障”路径的依赖
    5.3 偶然事件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5.4 关键节点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三重逻辑与未来改革
    6.1 “环境·主体·时间”三重复合式制度变迁逻辑
    6.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6.2.1 共享、健康与幸福:制度改革目标
        6.2.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
    6.3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6.3.1 优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环境
        6.3.2 规范各行动主体行为
        6.3.3 突破路径依赖
        6.3.4 注重关键节点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讨论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自然灾害与中国文学
        0.1.1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存在的自然灾害
        0.1.2 自然灾害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
    0.2 相关概念界定
    0.3 研究现状概述
    0.4 研究方法及意义
1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基本维度
    1.1 历史自然灾害的追忆式书写
    1.2 现实自然灾害的直面式书写
    1.3 虚构自然灾害的多样化书写
2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主题呈现
    2.1 苦难与抗争的展现
        2.1.1 物质匮乏下的生存反抗
        2.1.2 精神废墟下的心灵拯救
    2.2 瘟疫与爱情的缠绕
        2.2.1 “经典”效应影响下唤醒爱情的瘟疫
        2.2.2 “现实”情境折射下摧残爱情的瘟疫
    2.3 现代化进程的反思
    2.4 自然与环境的警示
3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精神意蕴
    3.1 人性的深入开掘
        3.1.1 本能渴求下人性的沉沦
        3.1.2 极端困境中人性的挣扎
        3.1.3 灾害烛照下人性的光辉
    3.2 灾害意识的传达
        3.2.1 反思意识对灾难成因的探寻
        3.2.2 惩戒意识对泛滥欲望的诘责
        3.2.3 重建意识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3.3 灾害情境的超越
        3.3.1 温情浸润与无私互助
        3.3.2 情感抚慰与诗意疗救
        3.3.3 根脉传承与信仰救赎
4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前行方向
    4.1 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意识的引入
    4.2 人与灾害的未来:科幻因素的融入
    4.3 灾害的本土表达:民族文化的渗入
5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价值与局限
    5.1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价值
        5.1.1 强化灾害记忆与集体认同
        5.1.2 唤醒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
        5.1.3 暴露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
    5.2 新世纪小说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局限
        5.2.1 纪实与虚构的失衡
        5.2.2 灾难意蕴开掘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我国公民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公民安全的研究
        2.3 小结:公民安全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3 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3.2 研究问题的说明
        3.3 研究的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1章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
    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存的基本思想
        1.1.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财产的基本思想
        1.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
        1.1.4 小结: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思想蕴含人的安全理念
    1.2 西方批判安全研究与“人的安全”理论
        1.2.1 西方人的安全研究的历史溯源
        1.2.2 批判安全研究
        1.2.3 “人的安全”理论
        1.2.4 小结:批判安全与“人的安全”研究为界定公民安全提供思想滋养
    1.3 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
        1.3.1 中国民本思想蕴含的安全理念
        1.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安全理念
        1.3.3 小结:中国主流思想中的安全理念为公民安全研究提供重要指引
    1.4 公民安全的理论源流研究述评
第2章 公民安全的界定
    2.1 安全及其相关概念
        2.1.1 安全的不同界说
        2.1.2 安全相关的主要概念
    2.2 公民安全的内涵
        2.2.1 公民安全的概念
        2.2.2 公民安全的内容
        2.2.3 公民安全的演绎路径
    2.3 公民安全的基本特征
    2.4 公民安全的实现条件
        2.4.1 国家善治
        2.4.2 社会和谐
        2.4.3 公民安全意识内化于心
        2.4.4 经济持续科学发展
    2.5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之关系
        2.5.1 国家安全与公民安全“对立统一”
        2.5.2 社会安全与公民安全相互交织
        2.5.3 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民安全“和而不同”
第3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成长环境
    3.1 政治环境
        3.1.1 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
        3.1.2 四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3 “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完善
    3.2 经济环境
        3.2.1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3 社会环境
        3.3.1 社会异质性增加
        3.3.2 社会转型发展
    3.4 文化环境
        3.4.1 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
        3.4.2 “以人为本”文化生态的建立
    3.5 国际环境
        3.5.1 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3.5.2 国际公约的规制
        3.5.3 世界人权斗争的影响
        3.5.4 联合国“人的安全”的提出
    3.6 小结
第4章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实考量
    4.1 我国公民安全的现状
        4.1.1 公民生命安全总体得到保障
        4.1.1.1 威胁生命安全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1.1.2 威胁生命安全的战乱因素总体得到控制
        4.1.2 公民财产安全基本实现
        4.1.2.1 公民财产稳步增长
        4.1.2.2 国家重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安全
        4.1.2.3 保障公民合法财产安全的法律比较完善
        4.1.3 公民自由安全逐步完善并落实
        4.1.3.1 公民真实自由逐步实现
        4.1.3.2 公民政治权利逐渐完善和落实
        4.1.3.3 公民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共同发展
    4.2 我国公民安全的主要困境
        4.2.1 公民生命安全面临的威胁
        4.2.1.1 贫困威胁依然存在
        4.2.1.2 食品不安全威胁突出
        4.2.1.3 重大疾病威胁加大
        4.2.1.4 生产安全事故威胁频现
        4.2.1.5 恐怖主义威胁增多
        4.2.2 公民财产安全遭遇的挑战
        4.2.2.1 强征强拆侵犯公民财产安全
        4.2.2.2 侵财犯罪损害公民财产安全
        4.2.3 公民自由安全存在的问题
        4.2.3.1 公民真实自由存在诸多短板
        4.2.3.2 侵犯公民自由安全的现象还存在
    4.3 我国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原因
        4.3.1 经济发展不科学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根本原因
        4.3.2 民主法治不完善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关键原因
        4.3.3 公民安全理念缺位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重要原因
        4.3.4 社会安全问题是公民安全困境孳生的直接原因
第5章 新时代我国公民安全的实现路径
    5.1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的具体路径
        5.1.1 新时代我国公民生命安全威胁的应对
        5.1.1.1 以“精准扶贫”为指引,打赢扶贫攻坚战
        5.1.1.2 以“社会共治”为主线,保障公民食品安全
        5.1.1.3 以“预防”为中心,防控重大疾病威胁
        5.1.1.4 “规范”为导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灾难
        5.1.1.5 以“去极端化”为基础,打好反恐“组合拳”
        5.1.2 新时代我国公民财产安全挑战的化解
        5.1.2.1 以“法律”为准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
        5.1.2.2 以“打防控”为举措,制止各类侵财犯罪
        5.1.3 新时代我国公民自由安全问题的处置
        5.1.3.1 以“发展”为根本,筑牢公民自由安全的基础
        5.1.3.2 以“制度”为核心,约束公权力对公民自由的侵害
    5.2 新时代实现我国公民安全路径的总体思考
        5.2.1 正确架构政党、国家、社会与公民安全的关系
        5.2.1.1 突出中国共产党维护公民安全的主导作用
        5.2.1.2 强化政府保障公民安全的主体作用
        5.2.1.3 发挥社会力量保护公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5.2.2 全面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
        5.2.2.1 法治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必由之路
        5.2.2.2 加快推进公民安全保障法治化建设
        5.2.3 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筑牢保障公民安全基础
        5.2.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5.2.3.2 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5.2.4 科学发展军事实力和外交关系厚植保障公民安全优势
        5.2.4.1 强军兴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5.2.4.2 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外交关系
        5.2.5 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5.2.5.1 努力提升公民安全意识
        5.2.5.2 升级公民安全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9)疾病的建构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的演变(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疾病、政治与传媒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
        1.2.1 为什么是疫病(传染病)
        1.2.2 为什么是肺结核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选择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本文框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2.1 理论基础:社会建构论
        2.1.1 社会建构论
        2.1.2 媒介与现实的社会建构
        2.1.3 疾病建构论
    2.2 研究取径:框架理论
        2.2.1 框架理论研究
        2.2.2 国内外疾病报道框架研究
    2.3 对现有研究评述
3 《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框架分析
    3.1 类目设置
        3.1.1 报道主题
        3.1.2 报道体裁
        3.1.3 消息来源
        3.1.4 报道区域
        3.1.5 报道基调
    3.2 分类目数据特征描述
        3.2.1 报道主题:议题分布具有时代特色
        3.2.2 报道体裁:重“叙”轻“议”
        3.2.3 消息来源:权威主导,话语权分配不均
        3.2.4 报道区域:从封闭到开放
        3.2.5 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中立报道渐成趋势
4 《人民日报》肺结核建构的演变
    4.1 1949 至1965年: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4.1.1 政权合法性的建构
        4.1.2 小结:建国初政治环境与合法性建构
    4.2 1966至1976年:近趋“消匿”的传染病报道
        4.2.1 阶级意识主导
        4.2.2 小结:特殊社会时期与疾病阶级意涵
    4.3 1977至1992年: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国家形象建构
        4.3.1 现代化国家形象建构
        4.3.2 小结:对外开放与国家形象建构
    4.4 1993至2003年: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疾病的标尺
        4.4.1 “经济阶层分异”建构
        4.4.2 小结:经济发展至上与阶层分异建构
    4.5 2004至2016年:后非典时期政府服务职能的重建
        4.5.1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建
        4.5.2 小结:“人本”发展观与政府职能重建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一、社会运动研究
        (一) 集体行为论
        (二) 资源动员论
        (三) 政治过程论
        (四) 政治机会论
        (五) 框架建构论
        (六) 新社会运动论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八) 抗争政治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三) 新旧媒体关系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一) 新媒体研究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过程
        (六) 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十) 对“中天”的小结
    二、TVBS:流动的框架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十) 对TVBS的小结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一、内容层面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二、行动层面
        (一) 新旧媒体之间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SARS的社会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D]. 邱家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02)
  • [2]灾难危机与社会张力: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舆情生发与传播畸变[J]. 王智慧.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社会学视域下的网络媒介素养及其代际嬗变研究[D]. 牛梦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D]. 梁翘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D]. 郎杰燕. 山西大学, 2019(01)
  • [7]新世纪小说中的自然灾害书写研究[D]. 姜华. 辽宁大学, 2019(01)
  • [8]我国公民安全研究[D]. 张青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9]疾病的建构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肺结核报道的演变(1949-2016)[D]. 蔡家欣. 武汉大学, 2018(06)
  • [10]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SARS的社会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