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活动中激情、明理、导行(论文文献综述)
何珊红[1](2022)在《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以"行"为主线,注意"导"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热烈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道德与法治的理念在学生的心中萌芽、生长。道德与法治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导行"中激发情感,在实践中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郝淑霞[2](2020)在《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凝练》文中研究指明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内容,初中思政课则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如何有效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扎根,有效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一直是东北师大附中初中思政课教研团队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思想属于认识范畴,是人们对其活动所产生结果的认识。初中思政课的教学思想,应该是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正确思想。正确的思想来源于正确的实践,亦可指导新的教学实践。"在情境在体验"就是在反思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于初中思政课
王友君[3](2017)在《优化品德课教学流程,提高德育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科学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和渗透的人文社会学科,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功能不仅仅能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思想政治道德实践。当前,新课程更加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切实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是广大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湖海[4](2016)在《激情生趣 明理导行——小学《思想与品德》教学浅谈》文中认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他们正处在道德形成时期。要促使其养成良好品行,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能担当起历史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必须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所以思想品德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普遍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处于其他一切教育的优先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现行义务教育校学生《思想与品德》课重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肖露珊[5](2016)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以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以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为例,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到学校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观察研究,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全文共有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然后对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内涵进行了阐释;其次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和实施策略予以详实的阐述;最后,以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意在提高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帮助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思想品德课教师提高课堂实效,打造魅力课堂提供一点参考。
王有鹏[6](2015)在《提高明理课实效的十大技巧》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思想品德课分为明理课、激情课、导行课等。所谓明理课,就是侧重让学生明白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这类课由于侧重于说理,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把"说理"变成"说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明理课的实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明理课的实效呢?笔者以为,应该运用以下十大技巧——技巧一:知理所谓知理,就是感知教材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所要明的理
陈小平[7](2014)在《“准”中明理 “真”中激情 “实”中导行——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小学思品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知、行的转化和统一。思品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明理、激情、导行来实现这样的转化和统一。明理,就要准确领悟文本的主题、准确把握认识的梯度;激情,就要在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激真情,在联系身边的真人真事中激真情,在选用故事的新颖、典型上动情;导行,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要落实。
梁能英[8](2013)在《小班课堂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激情、明理、导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符合思想品德形成的四个要素:"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怎样处理好在小班课堂教学中"激情、明理、导行"的关系,使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小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一、活用教材,依托生活,提高教学有效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并使其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今天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明天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为了达到激情
廖丽青[9](2013)在《情感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思想品德课具有德育导向功能,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而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起中介、桥梁、催化剂的“穿针引线”作用,它有助于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意志的强化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并促进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的纽带,对整个思品教学活动具有引导、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新的《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已逐渐意识到情感因素在德育渗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基本摒弃了“满堂灌”的陋习,但由于缺乏情感教育的具体实践,即情感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的指导,“师教生受”的局面依然普遍存在。情感教育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架起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不仅挖掘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强化及升华道德情感,使情理交融,而且推动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优化,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精神。本文分析在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新课改要求及情感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情感教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继而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几种可行的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模式,并进一步通过教学操作实例的列举,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提高情感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可信度。最后对情感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优化该模式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钟秀林[10](2012)在《认知—明理—导行——“三步走”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侧重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讨,构建了"认知—明理—导行"三步走教学运行模式。本文从对教学模式的认识、课堂教学实践、反思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都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能充分体现学科教学需要,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在活动中激情、明理、导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活动中激情、明理、导行(论文提纲范文)
(1)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化“导行”,激发参与情感 |
(一)激发行为动机 |
(二)明确行为目标 |
(三)提出行为方式 |
(四)提供行为范例 |
(五)巩固行为习惯 |
二、联系实际,扩大参与范围 |
(一)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辨析训练 |
(三)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
三、合理“激情”,提高参与效率 |
(2)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凝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的提出契机 |
(一)初中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现状调研,引发新思考 |
(二)深化新时代初中思政课改革创新,开辟新思路 |
二、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的实践提炼 |
(一)对“激情—体验—导行”教学法的探索与架构 |
(二)“激情—体验—导行”教学法的实施与聚思 |
三、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的辐射效应 |
(一)让“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丰盈课堂教学 |
(二)让“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助力教师成长 |
(5)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以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思想品德课 |
1.5.2 三维共进 |
1.5.3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 |
2.1 构建“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2.1.1 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
2.1.2 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彰显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目标 |
2.2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内容 |
2.2.1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2.2.2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
2.2.3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
3.1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
3.1.1 教师的主导作用 |
3.1.2 学生的主体地位 |
3.1.3 教材内容生活化 |
3.1.4 教学媒体的辅助 |
3.2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3.2.1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
3.2.2 高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
3.2.3 巧妙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
3.2.4 拓展学生实践活动平台 |
3.2.5 建立课堂多元评价机制 |
第四章 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效果 |
4.1 运用“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课例 |
4.1.1 新授课课例:《面对“糖果”的诱惑》 |
4.1.2 复习课课例:《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及对策》 |
4.2 “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
4.2.1 增强思想品德课堂趣味性 |
4.2.2 落实思想品德课三维目标 |
4.2.3 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7)“准”中明理 “真”中激情 “实”中导行——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求“准”中明理 |
1. 准确领会主题。 |
2. 准确把握明理的认识梯度。 |
3. 准确把握明理的针对性。 |
二、在求“真”中激情 |
1. 小品表演要激发真情。 |
2. 联系身边的真人真事激真情。 |
3. 选用的故事要新颖、典型, 力求动情。 |
三、在求“实”中导行 |
1. 导行要从实际出发。 |
2. 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实在, 不说大话、假话。 |
3. 对学生的行为训练要落实。 |
(8)小班课堂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用教材, 依托生活, 提高教学有效性 |
二、贴近生活, 深入生活, 提高教学有效性 |
三、让孩子们读懂生活、学会生活, 提高审美 |
(9)情感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唯理智教育倾向压制了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的发展空间 |
1.1.2 思想品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地位尚未被真正重视和接纳 |
1.1.3 思想品德课情感教育中对情感因素的调动、操纵和调控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指导 |
1.1.4 思想品德课教材的部分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行性研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可行性研究 |
1.5 相关概念的分析和定义 |
1.5.1 情感 |
1.5.2 教育模式 |
1.5.3 情感教育模式 |
1.5.4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 |
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几种具体的情感教育模式分析 |
2.1 “激情──明理──导行”情感教育模式 |
2.1.1 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2 “激情──明理──导行”情感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与实例分析 |
2.2 “情境──陶冶”情感教育模式 |
2.2.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2.2 “情境──陶冶”情感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与实例分析 |
2.2.3 “情境──陶冶”情感教育模式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
2.3 “角色模拟”情感教育模式 |
2.3.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3.2 “角色模拟”情感教育模式的初步实践与实例分析 |
2.3.3 “角色模拟”情感教育模式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 |
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教育模式运用的若干体会与思考 |
3.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教育模式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
3.1.1 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
3.1.2 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
3.1.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3.1.4 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性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生的知行统一 |
3.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感教育模式运用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
3.2.1 “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基础 |
3.2.2 丰富教师的人文内涵,是情感教育实施的关键 |
3.2.3 多元评价体系是情感教育模式的有效促进因素 |
3.2.4 实践情感教育模式时应避免形式化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认知—明理—导行——“三步走”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明理—导行”教学模式的认识 |
1. 认知, 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 |
2. 明理, 就是讲道理 |
3. 导行, 就是导之以行 |
二“认知—明理—导行”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践 |
1. 在提升心理素质课中的实施 |
2. 在提升道德素质课中的实施 |
三“认知—明理—导行”教学模式的反思 |
四、在活动中激情、明理、导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参与度的策略[J]. 何珊红. 江西教育, 2022(03)
- [2]初中思政课“在情境在体验”教学思想凝练[J]. 郝淑霞. 吉林教育, 2020(Z4)
- [3]优化品德课教学流程,提高德育效应[J]. 王友君. 中华少年, 2017(13)
- [4]激情生趣 明理导行——小学《思想与品德》教学浅谈[J]. 李湖海. 新课程(小学), 2016(08)
- [5]初中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三维共进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以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为例[D]. 肖露珊.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6]提高明理课实效的十大技巧[J]. 王有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29)
- [7]“准”中明理 “真”中激情 “实”中导行——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陈小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4(09)
- [8]小班课堂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思考[J]. 梁能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06)
- [9]情感教育模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D]. 廖丽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10]认知—明理—导行——“三步走”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钟秀林. 学园(教育科研),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