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砼路面关键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与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臣[1](2019)在《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路面是否会出现早期破坏现象。结合工程实践来看,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通过多项检验指标进行反映,各项指标都会给路面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实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还要结合工程实际对路面施工中质量变异性展开分析,以便提出有效的手段进行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基于这种认识,论文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情况,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原料、集料和混合料质量控制问题展开了分析,发现工程采用的沥青原料针入度、软化点的变异系数相对略大,主要是受到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和试验精度的影响;集料存在单粒级级配变异系数大的情况,沥青层面用集料变异系数范围在0.48-2.09之间,与工程采用的集料存在单粒级级配不规格问题和集料二级破碎方式有关;而工程采用的沥青混合料会受到沥青含量、混合料级配、出场温度、摊铺离析情况和碾压压实度变异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各个施工阶段离析、温度等因素的有效控制。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动态控制时,需要明确不同施工过程的控制因素,通过加强监控管理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动态控制需求角度可以完成施工前和施工中质量动态控制指标体系建立。论文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意见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完成判断矩阵的建立,最终对体系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从而为动态控制系统关键控制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对筛选的指标进行数理统计,提出科学的动态控制方法,可以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系统功能开发指明方向。结合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需求,论文提出了利用质量控制图实现对施工质量动态控制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施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以确定施工过程是否稳定,继而实现对施工质量变异性的控制。但考虑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包含大量检验指标,无法全部实现动态控制。结合指标选择的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上选择了沥青用量、级配、压实度、平整度和厚度五项关键性指标。从沥青路面压实度、平整度和厚度的动态控制上来看,可以通过指标数据分析加强施工质量变异性控制。考虑到工程施工各种混合料需要经过换筛和重新调整生产配合比,实践工作中较难进行质量控制图的绘制,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系统,利用系统构建的数据库实现对控制图数据的及时刷新,并采用“移动质控线”法将μ±2σ作为施工质量控制图的上、下限。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进行数据库构建,并采用VC++实现系统各项功能设计,完成了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动态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以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系统能够用于实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关键指标的有效动态控制。
彭洪[2](2018)在《基于风险评价的道路施工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每年进行的道路工程项目不计其数,其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关系到国计民生,道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道路的风险因素识别及风险管理。如何在道路工程的施工期间内完成对道路施工项目的科学风险评估,并在风险评价下进行道路施工风险管理,将成为未来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道路工程施工风险为研究对象,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是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及识别评价。第三部分,本文从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项目施工安全事故入手,对截止2016年的施工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事故致因理论,提出了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的因素模型。第四部分,以JS路的为例,进行专家调查,对该项目的施工风险进行模糊评价。第五部分,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本文结合道路施工项目施工的特殊性,提出了道路施工项目事故发生的机理,其中致险因子为人员、环境、材料、设备、管理因素五类。对统计常见的四类施工事故类型运用鱼骨图的方法从人员、环境、材料、设备、管理因素五个方面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再结合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最后识别出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的因素模型。
蔡培[3](2017)在《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小型市政工程建设量多、影响面广,其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目前,中小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中小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案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这一典型的中小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4M1E方法对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的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人员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五个方面的优化,验证了4M1E质量控制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一般现状,基于4M1E方法对市政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对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工程施工的质量策划,然后介绍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最后基于4M1E方法对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从五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基于4M1E方法给出了施工质量管理的优化方案。一是人员要素优化,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优化人员配备方案,然后是完善岗位职责制度,使项目有人可用,且高效用人;二是材料要素优化,使项目有材料可用,且高效利用材料;三是设备因素优化,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和调配优化方案,使项目有机器可以用,且高效利用机器设备;四是方法因素优化,包括沟槽回填工艺、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技术措施、雨季施工质量技术措施三个重点工艺的优化;五是环境因素优化,主要应当做好两点:即做好完善的前期施工准备和针对施工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席丹亚[4](2016)在《阿联酋路桥施工设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路桥施工设备管理是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和运营团队为研究对象,追求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强调全员参与,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优秀的管理技能,为项目工程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设备服务。中资海外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在项目预算成本中占比较高,其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收益。本文以阿联酋国家路桥施工设备管理为目标,对机械设备的经济性购置和现场施工合理化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强调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动态管理。并结合成熟的租赁市场经验,分析中资企业在阿联酋实行设备内、外部租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分析,针对海外市场,提出以第三国属地化运营模式组建国际化设备管理团队,代替由项目分管设备的旧方式,提高现场设备使用的流转率。依靠模块化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流程,采取集中平台管理、有偿使用、资源共享和成本共摊的模式,做到内、外设备租赁价格和服务完全市场化,让机械设备和运营团队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工程实践,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发挥其固定资产的最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期望为阿联酋市场的中资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提供有效经验,并给予国内管理者提供可借鉴的设备运营管理方法。
袁庆,吴超凡,曾梦澜,张继森[5](2015)在《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旧沥青路面RAP材料掺量为25%、55%、85%的再生AC—13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定量了研究道路Evotherm DA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特性。60℃马歇尔试验与车辙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热拌相比,温拌混合料也均满足规范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及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要求。温拌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随拌和与压实温度降低而降低,平均低19.1%;温拌混合料的马歇尔流值通常随拌和与压实温度降低而提高,平均高10.9%;热拌与温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均随RAP掺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大,温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于对应热拌混合料的值,平均高20.3%。
郭鹏杰[6](2014)在《逆止式排水系统及其对渠道衬砌抗浮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渠道是最常用的输水干线形式之一,当渠道穿过高地下水位地段时,刚性渠道衬砌层将可能因其底面水压力过大而产生浮动破坏。为保证渠道衬砌层的抗浮稳定性,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设置逆止式排水系统是工程措施之一。逆止式排水系统的单向排水功能,可以让地下水流进渠道内从而释放压力,又能防止渠道内的水渗漏进入地下。逆止式排水系统在南水北调中线高地下水位渠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逆止式排水系统尚存不足,正在开展的国家十二五支撑课题“膨胀土(岩)渠道防渗排水技术”将“排水系统单向水流控制技术研发”列为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人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包括压差放大式逆止阀的研发工作,逆止阀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以及逆止阀渗流控制效果与应用条件研究等。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逆止阀产品和技术现状,阐述了逆止阀的运行和启闭机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明了进一步研发和技术完善的方向。(2)针对逆止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应用,将逆止阀作为溢流型排水孔,研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为包括逆止阀的渠道渗流控制体系论证提供了手段。(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大量数模计算,研究了逆止阀在不同条件下的渗控效果变化规律,以及逆止阀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案。研究了逆止阀的直径、盲沟填料的渗透性、盲沟的间距、地层的渗透性等对渠道衬砌层抗浮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4)参与研制了新型逆止阀(压差放大式),对中间产品做了大量性能测试试验,根据试验成果对逆止阀的结构和选材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促进了逆止阀设计方案改进和完善,以及产品定型和批量生产。研究了逆止阀的排水量与其两侧水头差的变化规律,推导了流量公式。(5)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逆止阀的性能要求,研究提出了逆止阀的性能检测方法,并且应用于压差放大式逆止阀产品质量的检测。
张仁庆[7](2013)在《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几个方面》文中研究说明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因为受到作业的内容、施工的环境、运输距离的远近、气象条件等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沥青砼路面的机械化施工的几个方面,应该遵守基本原则。公路路面工程机械化施工是多种机械设备协同作业的结果,如何发挥同一工程中多种机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公路沥青砼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于这些机械施工实现优化组合。
潘婕[8](2013)在《基于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区域性养护中心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路网建设的逐渐完善,公路的养护开始成为当今交通行业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将高速公路的养护分为维修保养、专项工程、大修工程三类。其中,维修保养只能对路面进行日常的护理,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是修复路面病害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路面损坏情况,路面的养护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其中所涉及到的施工设备复杂,单独购置容易造成养护成本高。所以,为了使养护工作既经济又合理,应当设置专业的养护中心,选择适宜当地路面损坏情况的养护技术,对区域内的道路进行统一的养护。本文重点研究以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为基础的养护中心的建立,以解决养护中心的机械配置为重点。文章详细介绍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施工流程,并对施工各环节采用的机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AHP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主要机械——搅拌设备进行选型;考虑拌和站设置费、再生沥青混合料运输费和回收旧料运输费这三项主要因素,同时综合考虑施工的技术限制,提出区域性养护中心选址问题的解决办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养护中心机械进行配置。静态配置主要确定养护中心的养护规模,动态配置用于指导养护施工的机械组合。
邓米兰[9](2013)在《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是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效果的重要保障。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众多,由于施工环境的多变性,沥青材料的多向异性力学特性、施工机械的稳定可靠性、施工工艺一定情况下质量状况的多样性等等特性,决定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不确定性风险特性。现有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主要采用例行性、程序性管理,不能适应对工程质量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本文从集成化风险管理角度,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在传统的例行性程序化管理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影响,使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更加与工程实际状况相一致,使管理与控制更加有效,这对丰富和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集成化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的概念,构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集成化风险管理结构体系;深入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风险因素,建立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风险空间;然后,基于集成化风险分析技术——TAA法,建立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量化模型,通过定量分析为控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一体化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方案。最后,结合工程实践,研究本文提出的集成化风险量化与管理控制的理论,阐述了个变量、参数取值,模型具体的应用等;并编制计算机辅助程序,使辅助的计算更加快捷,增强本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
迟元顺[10](2012)在《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文中指出吉林装备制造公司拟投资阀门制造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9个月;建设规模为年产阀门500,000套。达产后年实现营业收入56400万元。本论文综合利用了工程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市场分析、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力求研究过程更加科学、研究结论更趋准确,达到投资分析的目的,使该项目实现投资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首先,阀门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前景看好。随着全球经济变暖趋势的加强,市场对阀门产品需求逐步扩大,阀门市场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装备制造集团为了满足内需的同时,也是为打造百亿元生产基地寻求新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提出投资阀门生产项目。其次,阀门市场需求主要是石油、化工、电站、长输管线、造船、核工业、各种低温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流体控制设备。阀门的最大用户是石油行业、石化行业、电力部门、冶金部门和城市建设等部门。其中石油、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石油、石化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及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要求必将推动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阀门的需求必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阀门500,000套。项目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相关企业技术相结合,通过合作摸索掌握油气田的阀门产品制造的核心技术,引进关键设备,建成国内一流的石油石化阀门制造厂。第三,本项目选址在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园区内“三横六纵”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园区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根据生产流程的需要,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执行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的原则。设计中坚决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等方面的规定、规范,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第四,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土建工程实行工程招标及实行工程监理,项目计算期5年(不包括建设期),建设期为19个月,项目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设计产能的70%,第二年为设计产能的90%,第三年达产。项目自2012年1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末全部竣工。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87万元,流动资金7513万元。所需全部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支持)。达产后实现年产阀门500,000套,年实现销售收入56400万元,达产后年税后净利润为5097.41万元,年上缴税金1993.53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65%,项目投资利润率为22.66%,项目动态回收期4.51年。(折现率10%,不包含建设期)。从项目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是最敏感的因素,其次是经营成本的增加,从内部收益率的降低幅度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42.05%时就可以保本,表示项目适应市场的能力及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项目NPV>0,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全部投资4.51年收回,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65%,达产后每年上缴税金1993.53万元,表明项目盈利水平较好。综上所述,该项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应尽快实施得以尽早占有市场和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政策,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显着。本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及管理风险,文中给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本论文以项目的投资估算为基础,通过对生产规模的确定、产品售价、产品成本估算、税率的确定、对项目投资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论证了投资该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项目产品技术水平是先进的,产品市场空间广泛,效益可观,经济上可行。如能按期达产,必将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二、沥青砼路面关键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与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砼路面关键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
2.1 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2.2 沥青原料质量控制 |
2.2.1 沥青原料质量控制要求 |
2.2.2 沥青原料质量变异性分析 |
2.2.3 沥青原料质量控制方法 |
2.3 集料质量控制 |
2.3.1 集料质量控制要求 |
2.3.2 集料质量变异性分析 |
2.3.3 集料质量控制方法 |
2.4 混合料质量控制 |
2.4.1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求 |
2.4.2 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分析 |
2.4.3 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
3.1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思路 |
3.2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
3.2.1 指标筛选方法 |
3.2.2 指标赋权方法 |
3.3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建立 |
3.3.1 体系控制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质量动态控制 |
4.1 动态控制技术原理 |
4.1.1 质量控制图原理 |
4.1.2 质量控制图的判异 |
4.2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 |
4.2.1 关键质控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关键质控指标的选取结果 |
4.2.3 关键指标的控制分析 |
4.3 路面压实度控制 |
4.4 路面平整度控制 |
4.5 路面厚度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系统设计 |
5.1 系统设计需求 |
5.2 系统工作原理 |
5.3 系统总体结构 |
5.4 系统功能实现 |
5.4.1 系统软件开发 |
5.4.2 系统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风险评价的道路施工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及评价管理方法 |
2.1 风险及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 |
2.1.1 风险的涵义 |
2.1.2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 |
2.1.3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的分类 |
2.2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的识别评价及控制 |
2.2.1 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评价 |
2.2.3 风险控制 |
3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识别 |
3.1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3.1.1 事故案例的整理 |
3.1.2 事故案例的统计 |
3.2 道路施工项目事故致因分析 |
3.2.1 事故致因层次理论 |
3.2.2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事故发生机理 |
3.3 道路施工项目施工风险因素辨识 |
3.4 道路施工项目事故风险分析 |
3.4.1 高空坠落 |
3.4.2 机械伤害 |
3.4.3 物体打击 |
3.4.4 坍塌事故 |
4 JS路施工风险评价 |
4.1 JS路概况 |
4.1.1 JS路基本情况 |
4.1.2 JS路项自然环境状况 |
4.1.3 JS路施工条件及主要工艺 |
4.2 JS路施工风险评价 |
4.2.1 权重的确定 |
4.2.2 概率及损失的模糊评价 |
4.2.3 JS路施工风险评价结果 |
5 JS路施工风险控制 |
5.1 JS路施工风险控制策略选择 |
5.1.1 选择施工风险控制策略的原则 |
5.1.2 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控制策略 |
5.1.3 各个因素具体的风控措施 |
5.2 JS路施工风险应急管理 |
5.2.1 设立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
5.2.2 完善应急处理程序 |
5.2.3 应急资源配置与演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特点分析 |
2.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及难点 |
2.1.1 市政工程的特点 |
2.1.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及要求 |
2.1.3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点 |
2.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
2.2.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2.2.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 影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4M1E)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情况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施工企业介绍 |
3.1.2 项目工程量介绍 |
3.1.3 项目施工的总体部署 |
3.2 工程施工质量策划 |
3.2.1 施工质量目标策划的要素 |
3.2.2 施工管理总体目标 |
3.2.3 施工进度计划 |
3.3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3.3.1 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
3.3.2 重点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
3.4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3.4.1 施工安全措施 |
3.4.2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
3.5 基于4M1E方法的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
3.5.1 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调研 |
3.5.2 人员因素 |
3.5.3 材料因素 |
3.5.4 设备因素 |
3.5.5 方法因素 |
3.5.6 环境因素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4M1E方法的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措施 |
4.1 人员因素优化 |
4.1.1 优化人员配备方案 |
4.1.2 完善岗位职责制度 |
4.2 材料因素优化 |
4.3 设备因素优化 |
4.3.1 优化机械设备计划的原则 |
4.3.2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
4.3.3 机械设备调配优化方案 |
4.4 方法因素优化 |
4.4.1 沟槽回填工艺优化 |
4.4.2 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
4.4.3 雨季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
4.5 环境因素优化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及管理启示 |
5.1 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1 各工序协调措施 |
5.1.2 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
5.2 管理启示 |
5.2.1 改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
5.2.2 改进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阿联酋路桥施工设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设备管理发展状况 |
1.2.1 中国设备管理发展概况 |
1.2.2 国际设备管理发展概况 |
1.2.3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
1.2.4 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阿联酋路桥施工现状分析 |
2.1 阿联酋国家介绍 |
2.1.1 阿联酋地域特性概述 |
2.1.2 阿联酋交通规划特点 |
2.1.3 中国与阿联酋建交关系 |
2.1.4 阿联酋劳动力资源特点 |
2.1.5 中资企业在阿联酋的发展现状 |
2.1.6 中建中东公司的发展现状 |
2.2 路桥施工设备管理研究对象 |
2.2.1 阿联酋路桥施工介绍 |
2.2.2 路桥施工机械设备介绍 |
2.3 施工设备运营相关人力资源 |
2.3.1 阿联酋设备管理团队建设 |
2.3.2 多元化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桥施工设备购置研究 |
3.1 路桥施工设备的合理化购置 |
3.1.1 机械设备规划内容 |
3.1.2 设备结构合理化要求 |
3.2 设备规划方案的比选原则 |
3.2.1 设备利用率必要性审查 |
3.2.2 设备适用性审查 |
3.2.3 综合比较经济评选法审核 |
3.3 机械设备的海外采购 |
3.3.1 阿联酋机械设备市场供应分析 |
3.3.2 当地环境对设备采购的影响 |
3.3.3 品牌及其型号的选择 |
3.3.4 售后综合服务分析 |
3.3.5 其它经济性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联酋设备租赁研究分析 |
4.1 机械设备租赁分析 |
4.1.1 机械设备租赁的意义 |
4.2 阿联酋租赁市场分析 |
4.2.1 阿联酋租赁设备注意事项 |
4.2.2 阿联酋设备租赁运营商种类 |
4.2.3 阿联酋设备租赁商汇总 |
4.3 施工企业成立设备租赁机构分析 |
4.3.1 施工企业设备使用现状 |
4.3.2 施工企业设备内部租赁管理模式 |
4.3.3 施工企业设备对外租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联酋路桥施工机械合理化配置 |
5.1 路桥施工机械合理化配置 |
5.1.1 工程施工机械合理化配置原则 |
5.1.2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方法 |
5.2 路桥施工机械化系统的研究 |
5.2.1 路桥施工系统作业流程 |
5.2.2 路桥施工系统参数化分析 |
5.2.3 优化配置分析结论 |
5.3 工程施工辅助机械设备管理 |
5.3.1 辅助机械设备的定义 |
5.3.2 辅助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 |
5.3.3 设备管理的过程控制 |
5.3.4 辅助设备管理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原材料 |
2 沥青混合料 |
2.1 集料级配 |
2.2 最佳沥青用量 |
3 实验室试验及试验结果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马歇尔稳定度 |
4.2 马歇尔流值 |
4.3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
5 结语 |
(6)逆止式排水系统及其对渠道衬砌抗浮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逆止式排水系统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应用 |
1.1.3 部分渠段的抗浮稳定性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渠道衬砌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2 逆止式排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渗流数值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技术路线 |
1.4.1 渠道衬砌抗浮稳定机理分析 |
1.4.2 论文思路及组织结构 |
2. 渠道渗流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2.1 有自由面渗流问题固定网格求解的结点虚流量法 |
2.1.1 有限元支配方程及定解条件 |
2.1.2 固定网格结点虚流量法 |
2.2 逆止阀(排水井)及有限元模拟方法 |
2.3 渠道防渗层的模拟计算方法 |
2.4 渗流量计算 |
2.5 水工渗流计算软件 SFA 计算模块 SSC-3D 介绍 |
3. 排水系统中各因素对渗流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典型渠段的工程概况及渗控措施 |
3.3 计算模型 |
3.3.1 计算模型范围选取及单元网格划分 |
3.3.2 计算域渗透系数的选取 |
3.3.3 计算域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 计算方案的选取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5.1 计算结果后处理及分析的相关说明 |
3.5.2 盲沟填料(含新型填料)渗透性对渗控效果的影响 |
3.5.3 逆止阀直径对渗控效果的影响 |
3.5.4 排水盲沟间距对渗控效果的影响 |
3.5.5 渠基地层渗透性对渗控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压差放大式逆止阀的研发 |
4.1 逆止阀的性能指标 |
4.1.1 止水性能 |
4.1.2 排水性能 |
4.2 逆止阀启闭的力学原理 |
4.2.1 传统逆止阀启闭的力学原理 |
4.2.2 压差放大式逆止阀启闭的力学原理 |
4.3 新型逆止阀的前期研发过程 |
4.3.1 弹簧+楔形体的组合型式 |
4.3.2 弹簧+活塞的组合型式 |
4.3.3 弹性膜+杠杆的组合型式 |
4.4 压差放大式逆止阀的研发 |
4.4.1 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4.4.2 逆止阀细部结构的确定 |
4.4.3 逆止阀的选材 |
4.4.4 压差放大式逆止阀的研发流程 |
4.5 压差放大式逆止阀启闭流量规律 |
5. 逆止阀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案设计 |
5.2.1 研究目的 |
5.2.2 检测仪器 |
5.3 检测方法 |
5.3.1 逆止阀开启压力和排水能力检测 |
5.3.2 逆止阀止水性能检测 |
5.4 检测成果及其分析 |
5.4.1 排水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
5.4.2 止水试验成果及其分析 |
5.4.3 逆止阀安装的方向性对其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几个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优化模型的建立 |
二、机械化施工工艺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
2.1针对施工质量的设计 |
2.2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组织 |
三、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工艺组织设计的评价指标 |
3.1定额性指标 |
3.2经济指标 |
(8)基于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区域性养护中心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 |
2.1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的施工工艺 |
2.1.1 RAP材料的回收 |
2.1.2 RAP材料的存储 |
2.1.3 RAP材料的破碎和筛分 |
2.1.4 再生混合料拌合 |
2.1.5 再生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和验收 |
2.2 沥青厂拌热再生再生过程中的机械介绍 |
2.2.1 铣刨机 |
2.2.2 搅拌设备 |
2.3 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
第三章 养护中心的规模研究 |
3.1 拌和站建设的主要费用分析 |
3.1.1 拌和站设置费 |
3.1.2 混合料运输成本 |
3.1.3 回收旧沥青混合料产生的费用 |
3.1.4 经济半径 |
3.2 技术限制条件 |
第四章 厂拌再生设备的选型 |
4.1 搅拌设备选择的技术控制指标 |
4.2 搅拌设备选择的经济控制指标 |
4.2.1 选购设备所要考虑的经济性 |
4.2.2 投资回收期法 |
4.2.3 设备的经济寿命 |
4.2.4 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 |
4.3 搅拌设备的选择方法及应用 |
4.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3.2 厂拌热再生搅拌设备的评价与最终选择 |
第五章 养护中心机械配置分析研究 |
5.1 养护中心机械的单机工作特性 |
5.2 养护中心机群静态配置原理 |
5.2.1 机群静态配置的基本原则 |
5.2.2 机群静态配置的方法 |
5.3 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机群施工动态配置 |
5.3.1 影响机群施工运行状态的动态因素 |
5.3.2 机群动态配置的方法 |
5.4 基于厂拌热再生的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机群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
5.4.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5.4.2 系统的安装以及运行 |
5.4.3 系统设计依据 |
5.4.4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重庆市高速公路路网简介 |
6.2 重庆市高速公路路网分区及养护中心选址 |
6.2.1 经济半径 |
6.2.2 重庆市高速公路路网分区 |
6.2.3 养护中心选址 |
6.3 养护中心的机群配置 |
6.3.1 机械的静态配置 |
6.3.2 机械的动态配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发展历程及动态 |
1.2.1 国外公路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发展 |
1.2.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管理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难点、意义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难点 |
1.4.2 本文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 |
1.4.3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结构 |
2.1 集成化风险管理概述 |
2.1.1 集成化风险管理含义 |
2.1.2 项目实行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1.3 集成化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
2.1.4 集成化风险管理的运用 |
2.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理论 |
2.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的特殊性 |
2.2.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含义 |
2.2.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效用 |
2.2.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过程 |
2.2.5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比较 |
2.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体系 |
2.3.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基本结构体系特征分析 |
2.3.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 |
3.1 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概述 |
3.1.1 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定义 |
3.1.2 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基本步骤 |
3.1.3 集成化风险辨识在集成化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3.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的运用 |
3.2.1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分析 |
3.2.2 建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因素表 |
3.2.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定量分析模型 |
4.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估计的基本概念 |
4.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估计模型 |
4.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估计方法——TAA 法 |
4.2.2 优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因素的有效数据 |
4.2.3 确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发生概率 |
4.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评价 |
4.3.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评价定义 |
4.3.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评价的运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 |
5.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体系 |
5.1.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的定义 |
5.1.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的作用 |
5.1.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的目标和重点 |
5.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控制措施 |
5.2.1 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控制 |
5.2.2 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控制 |
5.2.3 沥青混凝土压实过程控制 |
5.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研究 |
6.1 公路工程项目现状分析 |
6.1.1 工程及项目概况 |
6.1.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6.1.3 主要设计标准 |
6.2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要求 |
6.2.1 质量标准 |
6.2.2 材料的技术要求 |
6.2.3 填料 |
6.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集成化风险管理 |
6.3.1 集成化风险因素分析 |
6.3.2 计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风险发生概率 |
6.3.3 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集成化风险评价 |
6.3.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集成化风险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范围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项目概述与市场分析 |
2.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 |
2.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
2.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
2.4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
2.5 建设投资与建设期 |
2.6 市场分析 |
2.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项目产品方案与建设方案 |
3.1 项目产品方案 |
3.2 项目建设规模 |
3.3 产品工艺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案 |
3.4 项目建设方案 |
3.5 工程技术方案 |
3.6 环境保护 |
3.7 节能 |
3.8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 |
3.9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第四章 项目设施计划与投资效益分析 |
4.1 项目设施计划 |
4.2 项目设施进度表 |
4.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4 投资估算 |
4.5 资金筹措 |
4.6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
4.7 项目投资社会影响分析及风险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沥青砼路面关键设备及材料的要求与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王浩臣.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2]基于风险评价的道路施工项目管理研究[D]. 彭洪. 重庆理工大学, 2018(11)
- [3]宿迁市软件园叶庄段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蔡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4]阿联酋路桥施工设备管理研究[D]. 席丹亚. 长安大学, 2016(02)
- [5]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特性试验研究[J]. 袁庆,吴超凡,曾梦澜,张继森. 公路工程, 2015(02)
- [6]逆止式排水系统及其对渠道衬砌抗浮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郭鹏杰. 长江科学院, 2014(12)
- [7]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几个方面[J]. 张仁庆. 科技与企业, 2013(11)
- [8]基于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区域性养护中心配置研究[D]. 潘婕.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9]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邓米兰.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3)
- [10]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D]. 迟元顺. 吉林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