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三角、珠三角、大北京已成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论文文献综述)
杨昊[1](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王静静[2](2016)在《京津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增速减缓等现实,如何在对外贸易波动性、不确定性增强的趋势下,探求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方向是中国贸易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不仅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是由于京津冀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京津冀的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京津冀贸易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现实意义;之后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理论观点的前提下,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比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认为长江三角区域的发展对京津冀地区有着借鉴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对国内协同发展的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选取的京津冀地区的近15年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作为对外贸易的衡量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探求在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优势下,京津冀地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机理;最后,对京津冀区域化经济如何推动对外贸易发展以及贸易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何邕健[3](2012)在《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为揭示中国渤海湾地区港口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推动我国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等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和城市规划成果数据,系统全面地开展了转型期(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对天津市城镇化特征进行了评价,就新时期天津市的城镇化调控提出了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天津市城镇化演进自1990年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地域空间结构变动可以概括为从“跳跃同心圆结构”演变为“双核扇形结构”复又演变为“单中心扇形结构”。经济空间格局经历了一个专业化分工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1990年的“扇形”结构演变为2000年的“双核心扇形”结构并一直维持至2010年。城乡建设格局变化以2005年为界,前期以城市体系发展最为显着,后期村镇体系格局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影响下开始成为规划与建设的趋势。城乡规划工作核心内容也处于动态变化中,经历了一个以中心城区功能组织为主向以都市区功能组织为主再向构建统筹发展的城乡格局转变的过程。2.“非对称共轭双核”结构以及双核相向拓展是天津城镇化格局演变的模式,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则是天津市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国内外国家的典型城镇化格局演进比较,天津的城镇化格局既具有普遍的特征,也表现出独特之处。与国内“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天津的城镇化同样存在着一个乡村工业化阶段,但在城镇化动力主体以及外部联系方向上存在着显着差异。3.向“对称共轭双核”结构转型是新时期天津城镇化格局调控的主要方向。为此,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区位特征确定各具特色的城镇化调控策略,包括环城四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外围地域的“特色化”以及生态脆弱区“生态化”。综上,本文对传统城镇化演进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改进,发展并丰富了城镇化研究的量化方法,提出了新时期天津城镇化转型的方向与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闫涛[4](2010)在《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实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从本质内涵方面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更主要体现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即集聚于城市的各种现代产业的以及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增长动力来源、增长途径等问题。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的影响和作用非常重要,并且其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区域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先导性作用。因此,本文在系统梳理经济增长基本理论、经济增长方式基本理论、城市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超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并且对上海、北京两个超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案例分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方式与其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向相符,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程度和可持续性较好,总体比较成功。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我国应该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即在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发展的同时,突出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改变以往的抑制大城市发展的思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张祺[5](2008)在《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区域、城市与都市圈视角》文中提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茨曾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两大主题”。中国正发生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伴随着人口迁移活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人口迁移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口迁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共同作用下,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成为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关于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关系的研究中,省市尺度的研究较多,而从地级市尺度进行这样的研究尚不多见。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仅从省级尺度上把握人口迁移可能会漏失一些重要信息,对人口迁移特征的把握也显得过于粗疏,而且从计量经济学角度来讲,由于省级单位数量较少,计量分析因样本量过小也会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将主要以地级市为基本单元,对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地级市的人口迁移状况如何?地市间人口迁移有没有不同于省际人口迁移的规律?经济活动与人口迁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怎样?都市圈——全国经济发展引擎地区,城市人口迁移和经济增长的发展动态及可资借鉴之处是什么?空间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能否解释中国的人口迁移等问题?如何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更好地促进人口迁移,收获人口红利,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等等。本文按照如下顺序展开:首先,从区域的层面描述中国近30年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总体态势,然后从城市层面,利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考察地市间的人口迁移特征,探讨全国性的一般规律;接下来再以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三大都市圈的城市为重点,考察城市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动态,并根据都市圈1990年和2000年两位数子行业的制造业区位商,分析制造业结构变动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讨论通过人口迁移收获人口红利的途径;其次,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地级市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大小,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考察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我国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格局的演化,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智力流失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未成年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公共服务(以义务教育为例)的需求及供需矛盾解决等。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简述对未来人口迁移态势的估计,并针对前文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有下列发现:1、关于地市间人口迁移活动规律,基本上符合如拉文斯坦等学者总结的人口迁移规律: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影响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方向,人们倾向于由近到远,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原来居住地的地区迁移。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了一些过去省际迁移研究所没有发现的迁移规律,如:省内地市间人口迁移首先向省会城市集中,西部地区向省会城市集中度最高,中部次之,而东部地区出现了与省会城市竞争的其他省内人口迁入中心,打破了省会城市人口迁入中心的“一元化”局面,出现“二元化”甚至”多元化”现象;虽然整个东部地带在省际迁移层面都表现为净迁入地区,但是地级市之间分化比较明显,而非都市圈地区倾向于向都市圈地区迁移,都市圈的城市和中西部的省会城市为主要的净迁入城市;中部与西部地带也有差异,中部地带除了省会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几乎都表现为人口净迁出。而西部地带虽然也是人口净迁出地带,但是人口净迁入的城市多一些,主要是经济重镇和少数民族地区;2、在现有数据条件下,建立以地级市为基本地域单元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区域初始经济发展条件影响人口迁移率,这些条件包括城市初始的工资水平、FDI合同金额、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农业人口比重等,其中工资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人口净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影响,人口净迁入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人口净迁出反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城市人均GDP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总人口抚养比与人均GDP负相关,表明中国人口红利期对经济发展较为有利;净迁移率对工资增长率有负相关影响,同时,中部地区工资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经验一致,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劳动力供给充裕,使工资增长受到向下压力,而人口净迁出地区则反之。由此可以解释大量人口迁入的珠三角为什么工资增长水平近几年落后于其他都市圈地区。都市圈地区人口迁移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不同于非都市圈和全国地级市模型,后两者比较接近。(2)人口迁出可能会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但是财政支出对西部地区城市市场规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已发现有重要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地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的智力流失较为严重,对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在2年后最为明显,随后对中部地区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小,而对西部地区的不利影响消除较慢;3、关于都市圈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研究发现:(1)珠三角的就业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两个都市圈和全国在同期的就业增长率,在整个90年代,虽然珠三角和长三角都是人口迁入中心,但是珠三角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长三角,显示了它强大的就业岗位创造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珠三角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就业高增长,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却没有相应的高就业增长。在1990—2000年与2000—2005年两个期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就业增长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城市排名的剧烈变化。总体来看,长三角的苏锡常嘉兴有后来居上的势头,而珠三角的部分城市有下降趋势,这与一些新闻报道中所讲,部分农民工从珠三角转到长三角寻找打工机会的报道比较吻合。(2)从都市圈城市制造业就业人员占全国份额的变化来看,从1996到2005年,都市圈各个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比较稳定,2000年的趋势在2005年得以继续保持,但是从1996年到2005年十年间,制造业在三大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变化。1996年、2000年、2005年的制造业人员所占份额首都圈稳定小幅增长,珠三角2000年与2005年期间份额增加了1倍,说明珠三角的制造业在2000年以后竞争力迅速增强,制造业仍然快速发展,制造业吸纳劳动力较多,长三角一直是制造业从业人员份额最大的地区,在2000年长三角制造业份额有所增加,但是到2005年,长三角的份额下降,而珠三角却大幅扩大,上海在2000—2005年期间制造业占全国份额明显下降,显示离心力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制造业向都市圈地区集聚的速度加快了,1996—2000年期间,都市圈制造业份额增加了2.5个百分点,而2000—2005年期间却增加了5.04个百分点。(3)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珠三角的工资水平很有竞争力,长三角其次,首都圈最差,但是90年代后半期珠三角的大多数城市在90年代后半期的工资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同期的长三角和首都圈,提供了人口迁移与工资增长率负相关的中国案例。(4)受FDI区位选择影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专业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失去了新兴产业的份额,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迁入新兴产业得到较好成长的地区;在城市层级上研究制造业中心—外围格局演化,发现整个中西部省会城市几乎都在失去份额,说明中西部地区正全面陷落,我国目前正在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中心”而中西部地区为农业“外围”的区域分工格局,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种格局还将延续。同时,在东部地区内部城市之间,制造业由集中趋于分散,但分散化的范围还限于东部地区内部,一些原来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城市发展为地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深圳、东莞等地。4.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劳动力充裕和总人口抚养比较低有利于经济增长,自80年代起,人口红利已经对中国经济增长有近30年的贡献,但是中国人口素质较低,某些地方政府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偏好可能偏离我国的比较优势,这些都不利于收获人口红利。计量模型显示,教育、人口迁移和较低的抚养比对人均GDP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主要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人口迁移可以促进经济效率提高,因此应该继续促进人口流动;第二,就业同时增长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模式,长三角较低就业增长的事实提醒我们,要重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才能有效地收获人口红利;第三,教育对经济效率提高有比较突出的显着正向影响,并且8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是个重要的分界点,只有超过这点,教育才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跃升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升人力资本,同时,切实解决流动儿童在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提升远期人力资本;第四,发挥中西部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国家保持对西部较高的财政支出水平,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第五,一定时期内,中西部实施促进中等城市优先发展的城市化措施将会优于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措施。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以下三点:1、首次从地级市尺度系统地对中国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过去在省际人口迁移中所没有发现的人口迁移特征,如省内地市间人口迁移首先向省会城市集中,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向省会城市集中度最高,中部次之,而东部地区出现了与省会城市竞争的其他省内人口迁入中心,打破了人口迁移省会城市的“一元化”局面,出现“二元化”甚至”多元化”现象等;2、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首次从不同人口属性的迁移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互影响及其大小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如计量分析了24—34岁和24—64岁大学毕业、就业移民的迁出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随迁未成年人口对迁入地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需求和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等现实问题等。3、综合人口迁移与新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对区域、城市(都市圈城市)经济发展轨迹进行实证分析和合理解释。如在城市层级上,实证研究制造业中心—外围格局演化,发现整个中西部省会城市几乎都在失去份额,说明中西部地区正全面陷落,陷入“无心化”状态,不仅在区域、省市尺度上,而且在城市尺度上也显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中心”而中西部地区为农业“外围”的区域演化格局成立。同时,在东部地区内部,制造业由集中趋于分散,而分散化的范围还局限于东部地区内部,一些原来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城市发展为地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本文的不足之处包括:第一,由于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难以获得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且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才有地级市、县一级迁出地的调查,目前仅有1995-2000年地市间人口迁移横截面数据,也没有关于迁移人口收入的调查,因此难以运用结构方程、面板数据等计量估计方法;第二,因数据不充分,不能对所有地级市展开研究,某些章节只能以都市圈城市为主进行重点研究。
韩佳[6](2008)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体现在国家内部的区域竞争层面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首位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内各省市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江三角洲具有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及日益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政策和思想观念等软件条件。本文总结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已形成一定制度,城市间、企业间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融合日益紧密,城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世博会的联动效应也将有力推动长三角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但是,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诸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导致恶性竞争,产业升级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制约,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区域创新体系面临瓶颈等。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针对当前阻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进行研究,提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首先需要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主导与政府调节的关系、相关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问题。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区域内各省市可通过让渡部分权力,由区域协调机构统一调控。并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区域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使一体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在中央政府协调下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内协调和区外合作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基金或者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所进行的利益协调,避开分割市场的行政地域边界,通过共同权力干预资源配置,进行全局和整体整合。并完善在国家以产业为特征的地区政策框架下的规范性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主要职责是在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和基础产业等非竞争部门直接投资和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涉及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领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协调,并强化中央派驻长三角的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区域经济功能,解决城市土地、港口等资源紧缺的瓶颈。同时,积极培育非政府性的跨地区合作组织,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和民间跨地区协调组织,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张杜鹃[7](2007)在《基于UGIS的中国沿海三大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的缓冲空间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是目前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选取组团式城市群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高频词”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2002—200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组团式城市群是新一轮财富集聚的战略平台,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京津唐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三大城市群聚集,三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即中国财富集聚地的考虑。组团式城市群地域范围广阔,城市数目较多。因此,从区域角度突破行政区划的“围墙”把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研究其经济空间是众多学者们正在探索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对GIS(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应用软件arcgis9.0,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rdas8.5以及UGIS(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习,以自己所学专业为基础,以UGIS理论为研究依据,论文尝试使用UGIS空间分析技术中城市缓冲区分析(Ubuffer)功能,以30 km(大约相当于半小时的车程)缓冲空间为例,对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的核轴带(即发展轴和拓展轴)做了实体线状和面状缓冲区分析。通过缓冲空间图示能够观察到核轴带一定距离缓冲空间内所能辐射和影响到的其他大城市的地域范围,达到了一定距离邻域空间可视化效果,而且从缓冲空间上说明三大城市群作为中国未来财富集聚地只有通过实现空间上的优势组合及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财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到区域财富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的转变。GIS软件自面世以来一直在自然地理学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利用相对较少。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硕士生,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大胆地把自己所学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专业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使用,不仅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而且对未来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东[8](2007)在《闽粤制造业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立足前人研究基础,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当代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粤闽两省先后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的新趋势,对闽粤两省如何加强区域经济整合进行研究。本文以制造业合作为切入点,研究闽粤两省制造业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合作基础、现实背景)以及合作对策。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一是对制造业合作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对国内制造业合作的成功案例(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进行解析;二是分析说明闽粤制造业合作对避免区域恶性竞争、培育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三是应用波士顿矩阵方法,对闽粤两省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说明闽粤之间存在产业梯度推移、产业水平与垂直分工的客观基础:四是对闽粤制造业合作的现实背景进行SWOT分析,从两省合作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说明现实背景是有利的;最后,从借鉴长三角合作经验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考虑两个角度对闽粤制造业合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研究目的在于,将闽粤两省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来考察和认识,揭示两省制造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互动关系,从培养区域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为进一步推动闽粤制造业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陈月英[9](2006)在《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差距是能够用数量表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区域经济差异通常表示区域经济结构、功能等各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它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经济现象或事物在质、量方面的不同。差异的数量表现就是差距。区域经济分异一方面包涵差异,另一方面表示形成差异的过程和原因。区域经济差距是区域经济分异的数量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直观现象表现,是区域经济分异的结果。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研究区域经济分异的目的,走区域经济分异发展的道路是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途径。区域经济差距是世界性问题。国外对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在二战后成为热点,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区域政策研究,二是运用和创建理论、方法,研究区域发展差异状态、机理和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改革开放后成为热点。对中国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始于对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对其解释从最初的“政策说”发展为目前的“多因说”,而且集中在宏观地带或省际之间差异的研究上,主要采用单一指标如人均GDP、GNP等来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分异的研究,2000年以前,是以整个东部沿海地区或是以省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这主,仅有少量的文献是以地市为地域单元进行研究的。2000年以后,则以发达地区即经济隆起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的研究为主,以欠发达地区即经济低谷地区的研究为辅,对低谷地区的研究显见薄弱。研究的方法,一是按专题进行纵向的系统分析,二是按地区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上述研究中,未见到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从区域经济分异的角度对东部滨海地带进行研究的。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研究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能更恰当地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分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立论部分,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第二章为立论部分。本文以地域系统理论为理论方法主线,以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为客观基础。认为,地域经济系统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是地表经济事象通过分异和组合所形成的。经济事象的地域分异、组合规律是经济区域形成的机理。分异、组合的对立、统一,是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动力,也是区域空间差异及特征产生的动力。经济要素的流动与地域分异、组合是相伴而生的。要素流动是地域分异、组合的基础。因此,本文研究了经济要素的内涵、经济要素流动的规律、影响经济要素流动的条件及随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经济要素流动的演替规律。经济区域具有综合性、系统特征和时空关联性。经济区域由经济中心、地域结构、部门结构构成的。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是地域结构、部门结构的结合部,在地域经济系统中发挥着引导、组织、协调的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与部门(产业)结构。本文通过部门结构、空
丁伟,黎林烽[10](2004)在《大都市圈:中国城市的迷情时刻》文中指出 自法国学者戈特曼1957年提出“大都市圈(带)”概念以来,大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纽约、芝加哥、伦敦、东京为中心的城市群,汇聚了当今世界最大的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也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 上个世纪末,有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正在崛起的中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巨大的财富迅速在城市聚集并辐射开来,拉动了区域的发展。在上世纪已经形成规模的三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都市圈更是发展迅猛,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支撑全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地区。 据悉,2003年8月15日至16日,已经有11年历史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在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召开了第
二、长三角、珠三角、大北京已成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三角、珠三角、大北京已成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总体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
3.1.1 效应分析 |
3.1.2 形成要件 |
3.1.3 驱动机制 |
3.1.4 核心要素 |
3.1.5 演进路线 |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
4.3.1 总体规模 |
4.3.2 空间特征 |
4.3.3 目标形式 |
4.3.4 发展趋势 |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
4.5.1 时间维度 |
4.5.2 空间维度 |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
4.6.1 时间维度 |
4.6.2 空间维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
5.5.1 案例选择原因 |
5.5.2 案例简介 |
5.5.3 区位选择 |
5.5.4 动因研究 |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
6.1.1 探索启动阶段 |
6.1.2 先行先试阶段 |
6.1.3 不断突破阶段 |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
6.5.1 案例选择原因 |
6.5.2 案例简介 |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
6.5.4 动因模式 |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
7.1.1 萌芽阶段 |
7.1.2 快速发展阶段 |
7.1.3 提速腾飞阶段 |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
7.5.1 案例简介 |
7.5.2 区位选择 |
7.5.3 动因模式 |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京津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京津冀贸易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 |
1.1.2 京津冀贸易经济发展的国内背景 |
1.2 选题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
1.2.1 选题意义 |
1.2.2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的理论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2 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
2.1 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
2.1.1 经济增长的内涵 |
2.1.2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
2.1.3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
2.2 国际贸易理论回顾 |
2.2.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 |
2.2.2 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3 区域经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 |
3 京津冀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比分析 |
3.1 中国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实践及趋势 |
3.2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 |
3.2.1 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协同发展史 |
3.2.2 区域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 |
3.3 与长三角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对比 |
3.3.1 长三角区域内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3.3.2 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的对比分析 |
4 京津冀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模型的设计 |
4.1.1 选取解释变量 |
4.1.2 对外贸易的衡量指标 |
4.1.3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体系建立 |
4.2 建立模型与检验 |
4.2.1 建立经济模型 |
4.2.2 模型检验 |
4.3 模型分析与预测 |
5 京津冀贸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5.1 京津冀地区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京津冀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2 京津冀区域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京津冀贸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5.2.1 推动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 |
5.2.2 改革行政区划,加强政策引导 |
5.2.3 治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 |
5.2.4 规划区域分工,强化城市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3)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
1.1.2 城乡统筹成为新时期城镇化的主题 |
1.1.3 大都市地区城镇化研究日益得到关注 |
1.1.4 天津城镇化可作为渤海湾地区港口城市发展的“基准”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与资料评价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基础资料评价 |
第二章 城镇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城镇与城镇化 |
2.1.2 格局(pattern)与城镇化格局 |
2.2 国外城镇化研究评述 |
2.2.1 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2.2.2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城镇化模式研究 |
2.2.4 国外城镇化研究简评 |
2.3 国内城镇化研究评述 |
2.3.1 城镇化水平研究 |
2.3.2 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2.3.3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城镇化模型研究 |
2.3.5 国内城镇化研究简评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城镇化的人口格局演进 |
3.1 城镇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城镇人口格局演变 |
3.1.2 城镇化水平格局演变 |
3.2 就业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 |
3.2.1 就业人口门类划分 |
3.2.2 农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3 工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4 生产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5 分配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2.6 社会性服务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 |
3.3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3.1 人口地域类型分布演变 |
3.3.2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天津城镇化的经济格局演进 |
4.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 |
4.1.1 经济总量演变 |
4.1.2 产业结构演变 |
4.2 三次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1 第一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2 第二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2.3 第三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4.3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4.3.1 经济地域类型分布演变 |
4.3.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津城镇化的建设格局演进 |
5.1 建设用地格局演变 |
5.1.1 规模演变 |
5.1.2 来源演变 |
5.1.3 扩展方向演变 |
5.1.4 形态演变 |
5.1.5 集约度演变 |
5.2 工业区格局演变 |
5.2.1 县区工业园布局演进 |
5.2.2 开发区布局与转型 |
5.3 城乡体系格局演变 |
5.3.1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演变 |
5.3.2 村镇体系组织结构演变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城镇化的规划格局演进 |
6.1 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演变 |
6.1.1 1986 和 1996 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 |
6.1.2 2004 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格局 |
6.1.3 2009 版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功能格局 |
6.2 新时期涉农地区的规划探索 |
6.2.1 近郊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华明模式” |
6.2.2 经验与局限 |
6.2.3 主要问题与调整建议 |
6.3 从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型 |
6.3.1 规划转型的现实动力 |
6.3.2 规划转型的意义 |
6.3.3 天津市城乡体系规划架构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城镇化演进的影响因素 |
7.1 人口数据修补 |
7.1.1 全市常住人口数据修补 |
7.1.2 全市城镇人口数据修补 |
7.2 经济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1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2 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 |
7.2.3 经济增长模式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 社会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1 城市建设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2 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3.3 城乡差异水平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 政策与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城镇化的影响 |
7.4.2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特征评价 |
8.1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的系统特征 |
8.1.1 “非对称共轭双核”空间结构 |
8.1.2 相向生长的系统机制 |
8.2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评价 |
8.2.1 人口格局演进的国内外比较 |
8.2.2 经济格局演进的国内外比较 |
8.2.3 建设与规划格局特征的国内外比较 |
8.2.4 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比较 |
8.3 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的动力机制评价 |
8.3.1 中国典型城镇化模式的动力机制 |
8.3.2 动力主体的典型模式比较 |
8.3.3 外部联系的典型模式比较 |
8.4 小结 |
第九章 新时期天津城镇化格局的规划调控 |
9.1 调控目标与策略 |
9.1.1 调控目标 |
9.1.2 调控总体策略 |
9.2 环城四区与中心城区的“一体化”调控 |
9.2.1 城镇化现状基础 |
9.2.2 对接中心城区的“一体化”策略 |
9.2.3 融入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规划 |
9.2.4 环城四区的小城镇规划重点 |
9.3 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市化”调控 |
9.3.1 城镇化现状特征 |
9.3.2 从制造业基地向滨海新城转型的“城市化”动力 |
9.3.3 “城市”型空间形态重构 |
9.3.4 城乡居住体系规划 |
9.4 城市外围地区的“特色化”调控 |
9.4.1 外围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
9.4.2 外围地区的“特色化”发展方向调控 |
9.4.3 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调控 |
9.5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化”调控 |
9.5.1 生态脆弱区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
9.5.2 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
9.5.3 七里海地区“生态化”调控 |
9.6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实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基本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 |
2.1 有关基本理论问题 |
2.1.1 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2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理论 |
2.2 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对有关基本理论和研究文献的简要分析 |
第3章 超大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 |
3.1 我国超大城市的发展状况 |
3.1.1 超大城市数量明显增加 |
3.1.2 超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3.1.3 超大城市地域分布不均衡 |
3.2 超大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3.2.1 经济增长极 |
3.2.2 产业结构升级先导 |
3.2.3 区域经济辐射源 |
3.2.4 经济体制改革前沿地带 |
3.3 超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超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3.3.2 超大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回波效应 |
3.4 小结 |
第4章 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性分析 |
4.1 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界定 |
4.2 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 |
4.3 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体系 |
4.4 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状况 |
4.4.1 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加快 |
4.4.2 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
4.5 小结 |
第5章 北京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
5.1 北京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
5.1.1 城市规模发展 |
5.1.2 经济总量和结构 |
5.1.3 经济禀赋 |
5.2 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演变 |
5.2.1 经济增长方式演变历程 |
5.2.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果 |
5.3 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
5.3.1 资源环境约束仍然突出 |
5.3.2 与周边区域竞争加剧 |
5.4 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方向 |
5.5 小结 |
第6章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
6.1 上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
6.1.1 城市规模发展 |
6.1.2 经济总量和结构 |
6.1.3 经济禀赋 |
6.2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演变 |
6.2.1 经济增长方式演变历程 |
6.2.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果 |
6.3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
6.3.1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与地方职能转变迟缓 |
6.3.2 民营经济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
6.4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方向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1.1 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相对较高 |
7.1.2 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要与自身功能定位相匹配 |
7.1.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以科学的城镇化道路选择为前提 |
7.2 政策建议 |
7.2.1 明确城市功能定位 |
7.2.2 加快经济结构升级 |
7.2.3 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努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区域、城市与都市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创新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目标、思路与创新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思路 |
3.主要创新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典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2 新空间经济学人口集聚与城市发展相关模型及述评 |
2.3 已有研究对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
第三章 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动空间发展模式的总体态势 |
3.1 简单历史回顾 |
3.2 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动空间发展的总体态势 |
3.3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1978—2005年 |
3.4 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动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地市间人口迁移的移民特征及空间模式 |
4.1 地市间人口迁移的移民属性 |
4.1.1 地市间迁移的数据说明 |
4.1.2 地市间迁移人口属性分析 |
4.1.3 地市间迁移的移民文化素质 |
4.1.4 迁移原因 |
4.1.5 迁移农民的行业和职业特点 |
4.2 地级市的人口迁移率 |
4.2.1 地市间迁移率图 |
4.2.2 三大地带地级市人口迁移概况 |
4.3 省内地市间人口迁移流向选择模式 |
4.4 东北地区和三大都市圈地市间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
4.4.1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
4.4.2 首都都市圈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
4.4.3 长三角都市圈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
4.4.4 珠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 |
4.5 小结与结论 |
第五章 都市圈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 |
5.1 都市圈经济概况与地市间人口迁移 |
5.1.1 三大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 |
5.1.2 三大都市圈的增长极地位 |
5.1.3 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 |
5.1.4 移民属性 |
5.2 城市的就业增长 |
5.2.1 三大都市圈的就业增长 |
5.2.2 三大都市圈非农业人口变化 |
5.2.3 各地级市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变化 |
5.2.4 三大都市圈地级市第三产业就业增长 |
5.3 城市收入增长 |
5.4 新兴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 |
5.4.1 区位商概念简介 |
5.4.2 三大都市圈制造业区位商分析 |
5.4.3 新兴产业兴起与人口集聚 |
5.5 收获人口红利的途径探讨——以广东和上海为例 |
5.5.1 相关研究回顾 |
5.5.2 广东省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增长 |
5.5.3 广东省与上海市就业流动人口的人口属性 |
5.5.4 广东省与上海市吸纳流动人口能力差异的原因探讨 |
5.5.5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6 小结与结论 |
第六章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6.1 人口迁移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
6.1.1 已有研究回顾 |
6.1.2 数据和模型 |
6.1.3 模型估计结果 |
6.2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6.2.1 人口迁移率对GDP的影响 |
6.2.2 收入模型 |
6.3 都市圈和非都市圈模型 |
6.3.1 迁移率的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
6.3.2 人口净迁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6.3.3 人口迁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
6.4 小结与结论 |
第七章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进一步考察 |
7.1 人口迁移与中心—外围格局的演化:空间经济学分析 |
7.2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1996—2003年 |
7.2.1 已有研究回顾 |
7.2.2 地级市1996年、2000年和2003年的人口—GDP洛伦兹曲线 |
7.2.3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 |
7.3 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
7.3.1 相关研究回顾 |
7.3.2 相关理论概述 |
7.3.3 教育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7.3.4 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
7.3.5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7.4 智力流失及对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
7.4.1 智力流失对迁出地影响的讨论 |
7.4.2 总净迁移率与24—34岁、24—64岁大学毕业生净迁移率的概况 |
7.4.3 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智力集聚 |
7.4.4 中部地区的智力流失 |
7.4.5 西部地区的智力流失 |
7.4.6 智力流失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7.5 0—14岁随迁未成年人与迁入地的公共服务:以义务教育为例 |
7.5.1 随迁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
7.5.2 迁入地、迁出地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 |
7.5.3 其他国家可资借鉴之处 |
7.5.4 政策建议 |
7.6 小结与结论 |
第八章 未来展望、问题与对策 |
8.1 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下的未来人口迁移趋势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后记 |
(6)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长三角的界定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研究进展 |
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
二 地方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研究 |
三 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区位理论 |
一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二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三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三节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三 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 |
四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第四节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一 新增长理论 |
二 区域创新理论 |
三 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五节 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
一 增长极模式 |
二 点轴模式 |
三 网络开发模式 |
第六节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
一 绝对成本学说 |
二 比较成本学说 |
三 要素禀赋理论 |
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七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八节 都市圈理论 |
一 都市圈的一般概念 |
二 都市圈理论简述 |
第九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一 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概述 |
二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基本思路 |
第十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启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与范例 |
一 欧盟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三 亚太经合组织 |
四 珠江三角洲 |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渐进过程 |
二 建立具有一定权威的区域性组织机构 |
三 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四 构建有限权能政府,平衡都市集权与地方自治关系 |
第三节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长三角的启示 |
一 CEPA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
二 港深都会制度合作对长三角的启示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 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历史渊源 |
二 鸦片战争后新兴工商业城市群形成和发展阶段 |
三 计划经济时期地区发展失衡和城市功能趋同阶段 |
四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
一 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磋商制度已基本形成 |
二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
三 社会各界的众多交流合作活动相继展开 |
四 城市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市场融合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
五 城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
六 申办世博会成功产生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
一 长三角地区互为依存、联动发展的深厚历史基础 |
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 |
三 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四 江浙沪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政府领导观念的重大转变 |
五 长三角自身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体制和制度问题 |
二 区域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 |
三 区域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个性塑造问题 |
四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问题 |
五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分工与配套衔接问题 |
六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
七 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能级提升问题 |
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一 区域管理协调主体缺失造成区域整体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 |
二 区域性法律法规缺失造成区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 |
三 四大机制缺失导致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与瓶颈制约的矛盾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四方面关系 |
一 厘清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二 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关系 |
三 厘清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
四 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 |
一 明确制度变迁主体,建立区域协调机构 |
二 建立地区政策框架下的法律体系 |
三 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基金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一 统筹规划,完善功能,形成区域整体架构 |
二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
三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培育区域统一市场 |
四 协调机构,创新机制,提供区域一体化制度保障 |
五 多元主体,跨界合作,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 |
第四节 促进区域公共品资源的制度化合作 |
一 建立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科学利用和保护流域水资源 |
二 发挥区域民航部门管理职能,合理建设配置机场资源 |
三 推进港口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实现区域港口群一体化 |
四 开展跨行政区划的公路规划,建成统一畅通的区域公路网 |
五 实行区域铁路网的统一规划管理,构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
六 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
七 推进区域信息化合作,构建区域通信一体化网络 |
八 加强区域防灾减灾工程的区域协作与配套衔接 |
第五节 政府主导推进区域内城市跨界发展 |
一 城市跨界发展模式 |
二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过程 |
三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发展的特点 |
四 江阴—靖江城市跨界增长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六节 积极培育非政府性跨地区合作组织 |
一 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
二 非政府组织在协调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加强社会协调力量,鼓励建立非政府性跨地区协调组织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基于UGIS的中国沿海三大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的缓冲空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论文设计与研究综述 |
1.1 研究依据、目标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
1.3 国内外城市群财富聚集与空间分析研究综述 |
第2章 国内外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现状调查 |
2.1 城市群与组团式城市群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组团式城市群财富现状对比 |
2.3 国外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对中国的启示 |
第3章 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缓冲空间分析 |
3.1 组团式城市群的UGIS缓冲空间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 |
3.2 京津环渤海湾城市群缓冲空间分析 |
3.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缓冲空间分析 |
3.4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缓冲空间分析 |
3.5 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涌流的本质载体 |
第4章 组团式城市群财富空间与可持续发展 |
4.1 组团式城市群未来财富空间发展趋势 |
4.2 组团式城市群财富空间与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闽粤制造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 |
1.1.2 制造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紧密链条 |
1.1.3 制造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
1.2 相关文献回顾 |
1.3 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体系 |
1.3.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制造业合作的基础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制造业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区位理论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3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
2.1.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 制造业合作的案例研究 |
2.2.1 长三角制造业合作的主要标志 |
2.2.2 长三角制造业合作绩效分析 |
2.2.3 长三角的经验及对闽粤制造业合作的启示 |
第3章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 |
3.1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必要性 |
3.1.1 避免区域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
3.1.2 打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
3.1.3 提升闽粤各自的区域竞争力 |
3.2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意义 |
3.2.1 "泛珠三角"产业整合与发展的基础 |
3.2.2 有效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
第4章 闽粤制造业合作基础分析 |
4.1 闽粤制造业发展水平及结构分析 |
4.1.1 闽粤制造业梯度差距分析 |
4.1.2 闽粤制造业结构动态分析——波士顿矩阵法 |
4.1.3 闽粤制造业产品结构分析——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 |
4.1.4 小结 |
4.2 梯度差距是闽粤产业转移的基础 |
4.3 同构性和互补性并存有利于闽粤横向与纵向分工 |
第5章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现实背景(SWOT分析) |
5.1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优势 |
5.1.1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优异 |
5.1.2 闽粤经济差异小 |
5.1.3 闽粤制度和体制差异小 |
5.1.4 地域相连,交通便利 |
5.2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劣势 |
5.2.1 要素禀赋互补性不明显 |
5.2.2 产业结构趋同造成的心理防范 |
5.3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机遇 |
5.3.1 区域合作意识的觉醒 |
5.3.2 "泛珠三角"制度安排 |
5.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5.4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挑战 |
5.4.1 "泛珠三角"其他省区的竞争 |
5.4.2 缺少必要的经济合作运行机制 |
5.5 对闽粤制造业合作劣势和挑战的认识 |
5.5.1 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
5.5.2 产业结构趋同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
5.5.3 "泛珠三角"其他省区承接广东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 |
第6章 推进闽粤制造业合作的对策探讨 |
6.1 推进闽粤制造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
6.1.1 弱化行政区概念,消除产业资源自由流动的障碍 |
6.1.2 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 |
6.1.3 规范政府与企业行为 |
6.1.4 促进产业战略联盟和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 |
6.1.5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 |
6.2 闽粤制造业合作的"钻石体系"策略 |
6.2.1 生产要素——联合培养策略 |
6.2.2 需求条件——产品差异化策略 |
6.2.3 相关和支持产业——连锁对接策略 |
6.2.4 同类企业——良性竞争策略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完善的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分异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及原因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 |
第二节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 |
第三节 经济区域的特性 |
第四节 区域经济的时空演替规律 |
第三章 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衡量与表现特征 |
第一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指标衡量及现状特征 |
第二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表现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形成因素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形成因素 |
第二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形成机制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态势及调控对策 |
第一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态势 |
第二节 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的调控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长三角、珠三角、大北京已成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京津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 王静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2)
- [3]1990年以来天津城镇化格局演进研究[D]. 何邕健. 天津大学, 2012(05)
- [4]我国超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为实例的分析[D]. 闫涛. 吉林大学, 2010(08)
- [5]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区域、城市与都市圈视角[D]. 张祺. 复旦大学, 2008(03)
- [6]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韩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7]基于UGIS的中国沿海三大组团式城市群财富聚集的缓冲空间分析[D]. 张杜鹃. 华南师范大学, 2007(06)
- [8]闽粤制造业合作研究[D]. 陈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9]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研究[D]. 陈月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
- [10]大都市圈:中国城市的迷情时刻[J]. 丁伟,黎林烽. 中国建设信息,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