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华,卫宏[1](2020)在《基于优秀访谈类节目打造思想政治“金课”之初探》文中认为"金课"由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6月首次提出,要求全国高校切实落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提升教学效果。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中,"金课"一词正式出现在教育部文件当中,并且对"金课"提出"两性一度"的要求。"两性一度"包含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高阶性,是指要让学生达到能用较高级的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学习结果要有个性化;挑战度,是指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提高备课质量,不要照本宣科,而学生要用心去领悟课程中蕴含的知识,并且进行提炼,做到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王婷婷[2](2014)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化学实验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是一门把实验作为为基础的课程,化学实验的学习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仅是中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能力、以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知探索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在学习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好奇、恐惧、模仿、应试、游戏、模糊、冒进等各种心理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心理对他们在化学实验学习中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促进学习的作用也有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作用。因此,及时掌握中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制定出相应的优化中学生化学实验心理的策略,及时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式,创设学生需要的化学实验情境,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真正做到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思维与行动向结合,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验法、访谈法以及活动分析法等对中学生化学实验时的心理进行了探察;初步总结了中学生解决化学实验的心理类型并初步探讨不同年级、地区、性别对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影响,探究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化学实验行为的影响并且笔者结合自己所阅读的文献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张海霞[3](2014)在《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想信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东西方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不断碰撞冲击,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西省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深入了解,结合独立学院体制、生源结构、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在分析独立学院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我国历届领导人关于理想信念的观点,最后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四个方面来阐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山西省独立学院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了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够、实践教育实施效果不佳、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校园网络平台缺乏系统管理、学生管理人员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第四章针对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个人因素及网络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其根源。第五章提出山西省独立学院理想信念教育的完善途径,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以教学改革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率、以创新网络教育平台来优化理想信念教育手段、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来充实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等四个方面。
韩建芬[4](2012)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促使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教育思想。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持和发展,这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思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脚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大众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使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遭受极大冲击,进而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必须立足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郑培贤[5](2010)在《GA公司变革管理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之一。经过多年的企业改革实践,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不断演进,最终确立了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使企业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看到,改革的孤军深人,往往难以奏效,这些年来,出现了“以包代管”、“以改代管”,特别是企业粗放经营,在结构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在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企业改革同企业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变革管理,使现有企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使企业形成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为了求得国有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积极地回顾企业走过的改革历程,反思企业存在的问题,摒弃旧思维拓展新思路,学习适合自由经济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方法,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务实高效的管理风格渗透到国有企业中。因此,本文选择了国有企业——GA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深入分析和研究GA公司过去存在的懒散、低效、互相推诿、工作业绩与收入不匹配等等不良现象,深刻总结出公司存在的本质问题:企业管理与监管漏洞滋生的问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事业心、员工缺乏责任感,管理权责不匹配,收入分配、员工激励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论文在问题界定和变革历程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GA公司从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的角度,根据量化管理、有效激励、权责匹配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改革过程和成效,结合GA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具体的改革措施的优缺点,包括:类项目管理的办法;给员工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以此产生的成就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两公两严”以及民主决策;全员参与的选拔和晋升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变革方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之前存在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但也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例如人才选拔制度、人才薪酬激励制度和人员安置制度等,案例分析的最后部分指出了未来的改革方向和对策。
沈红宇[6](2007)在《论世界观的形成及其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人们在世界观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然而学术界中对世界观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中外学者有关世界观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很早以前的)为基础,力求对世界观理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述,并在分析当前世界观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改进世界观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笔者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人自身、对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其核心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世界观本身是十分抽象的,但它的表现却是十分具体的,它在政党的方针政策、个人的立场、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哲学理论中都有非常具体的表现。世界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普遍性和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矛盾性、根本性、渗透性以及社会历史性。世界观的构成因素包括知识、观点和理论这三个基本因素以及需要、情感、信念、意志和理想这五个动力因素。三个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而五个动力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并且基本因素利动力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世界观形成的前提条件包括思维能力的具备、实践活动的开展。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就是获得知识、形成观点和理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动力因素发挥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包括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开始形成阶段、调整阶段和初步稳定阶段。由于世界观要经过四个阶段才最终形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世界观会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自我认识以及人生经历这四个因素的影响下实现发展或发生倒退。当前,青年人的世界观中存在有许多的问题:对科学世界观缺乏情感上的认同;有神论思想的存在;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等。而我们当前的世界观教育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实践活动在世界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观教育缺乏层次性;只灌输世界观的知识,不联系现实中的世界观问题;教育过程过分依赖理性教育,缺少与之配套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进行世界观教育;加强对世界观的具体指导以及在进行理性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崇高情感的培养等。
刘月岭[7](2005)在《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最新教育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从实际出发,对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及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力求做到客观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是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方法是否有效与相关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和研究了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之后,对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教育主体、客体、内容、目标、环境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本文对中外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做了简略的历史回顾。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进行了哲学及理论的探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划分为哲学方法、一般原则方法及具体方法,对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进行整体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而一般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是本文探索和研究的重点。因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体系建构,个人、社会、世界三种理想信念的划分,物质和精神双向的教育方式,理想信念教育重在践履等方面,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是本文的成果和创新之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只有应用于实践中才会发挥出实际作用,如何在高校进行切实可行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因此,在具体方法方面,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文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树立榜样和优化环境,解决实际问题,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结合,成为研究的对象。方法的应用和实施需要相关因素的配合与保障,否则,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会失去支撑和平台。在教育观念、内容、机制、师资、环境等方面,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保障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实施和应用。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本文对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在意义、现状、历史、原则、应用、保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期望能够推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大学
操良利,陈适宜,文建秀,徐彦,吴小林,王小兵[8](2003)在《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文中提出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知识状况、情感状况、信仰状况和行为状况。认为 ,我国大学生在树立科学世界观过程中存在知识、情感、信仰、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障碍。要帮助大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搞好“两课”教学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 ,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需要教育者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罗道全[9](2000)在《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文中认为 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获得知识、产生情感、确立信念、化为行动四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产生障碍,都将妨碍世界观的
二、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优秀访谈类节目打造思想政治“金课”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优秀明星访谈类节目和思想政治“金课”之间有共通元素 |
1.1两者都需要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
1.2 两者都需要不断创新: |
1.3 两者都需要同理心与宽容心: |
2 优秀的明星访谈类节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2.1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
2.2 有利于为大学生树立人生榜样: |
2.3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3 将优秀明星访谈类节目引入思想政治“金课”建设的途径 |
3.1 筛选优秀访谈节目扩充思想政治“金课”授课内容: |
3.2 以优秀访谈节目为媒介宣扬思想政治“金课”主题思想: |
3.3 参照优秀访谈节目明确思想政治“金课”发展目标: |
3.4 类比优秀访谈节目培养优质“金课”教师团体: |
(2)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化学实验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二、 人本主义理论 |
三、 新行为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念分析 |
一、 心理素质的概念界定 |
(一) 心理的定义 |
二、 心理素质的成分 |
第四章 中学生实验心理的探索 |
一、 探查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探究结果与分析 |
(一) 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化学实验心理特点存在差异 |
(二) 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实验心理特点不同 |
(三)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化学实验心理不同 |
(四) 同一年级的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差异 |
(五) 中学生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心理类型 |
第五章 不同实验心理对化学实验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
一、 积极心理对化学实验的影响 |
(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
(二)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三) 积极心理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
二、 不良心理对化学实验的影响及其相应对策 |
(一) 轻视心理 |
(二) 模糊心理 |
(三) 恐惧心理 |
(四) 纯兴趣心理 |
(五) 模仿心理 |
二、 针对不良心理对化学实验影响的解决对策 |
(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
(二) 加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三) 加强演示实验教师操作的规范性 |
(四)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
第六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2.1 独立学院 |
2.1.1 独立学院概述 |
2.1.2 山西省独立学院概述 |
2.1.3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 |
2.2 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观点 |
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阐述 |
2.3 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
2.3.1 辨别和认清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 |
2.3.2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客观需要 |
2.3.3 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
2.3.4 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
2.3.5 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战略需要 |
2.4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问卷 |
3.1.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3.1.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
3.2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
3.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 |
3.2.2 实践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率的捷径 |
3.2.3 校园文化是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途径 |
3.2.4 网络平台是开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路的手段 |
3.2.5 社会环境的优化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力保障 |
3.3 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不够 |
3.3.2 实践教育实施效果不佳 |
3.3.3 校园文化建设不成熟 |
3.3.4 校园网络平台缺乏系统管理 |
3.3.5 学生管理人员对理想信念基础教育重视不够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独立学院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 |
4.1 社会因素 |
4.1.1 多元文化的交融 |
4.1.2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 |
4.1.3 社会各领域的偏见 |
4.2 学校因素 |
4.2.1 局促的办学环境 |
4.2.2 匮乏的教学资源 |
4.3 家庭因素 |
4.3.1 父母观念的主导性 |
4.3.2 家庭经济状况的偏差 |
4.4 学生个人因素 |
4.4.1 基础偏差降低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 |
4.4.2 动力不足导致理想信念教育很被动 |
4.5 网络环境因素 |
4.6 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独立学院理想信念教育的完善途径 |
5.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 |
5.1.1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
5.1.2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
5.1.3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大学生的活力 |
5.1.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大学生的道德基础 |
5.2 以教学改革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率 |
5.2.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
5.2.2 创建家校互通平台,引导学生认知方向 |
5.2.3 创设教学相长的互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5.2.4 提供合作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合作愿望 |
5.2.5 营造课堂自由氛围,释放学生学习热情 |
5.3 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5.3.1 加强职能部门监控作用,优化网络环境 |
5.3.2 加强校园网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舆论作用 |
5.3.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素养建设 |
5.4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渲染理想信念教育氛围 |
5.4.1 树立校园文化学生共建意识 |
5.4.2 营造奋发向上的校园风气 |
5.4.3 建设洁净优雅的环境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论文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四、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想信念与理想信念教育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及其特征 |
一、 理想信念的含义 |
二、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理想信念教育及其特征 |
一、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 |
二、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思想理论的灌输方式 |
三、 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
一、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
二、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
第二章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第一节 多元文化及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一、 文化及多元文化 |
二、 我国当前的多元文化状况及其形成的因素 |
三、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
二、 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 |
三、 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更新和提高 |
四、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薄弱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方略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原则 |
一、 民主平等原则 |
二、 科学原则 |
三、 实效性原则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
一、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目标 |
二、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手段,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 |
三、 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
四、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社会实践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
第三节 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措施 |
一、 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保障 |
二、 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人才队伍保障 |
三、 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5)GA公司变革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变革管理概念 |
1.2.2 国外企业变革管理文献综述 |
1.2.3 国内企业变革管理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 |
案例正文 第二章 GA 公司变革的背景和历程 |
2.1 GA 公司简介 |
2.2 GA 公司变革管理模型 |
2.3 GA 公司变革之前基本状况 |
2.4 GA 公司成功的变革过程 |
2.4.1 变革路线之一:人的管理 |
2.4.2 变革路线之二:事的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案例分析 第三章 GA 公司变革管理成功的经验分析 |
3.1 GA 公司管理问题的把握 |
3.2 GA 公司变革管理的阻力及其克服措施 |
3.2.1 陈旧落后观念制约变革 |
3.2.2 既得利益者阻挠变革 |
3.3 GA 公司变革措施评价和变革成效分析 |
3.3.1 GA 公司变革措施评价分析 |
3.3.2 GA 公司变革成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A 公司变革管理未解决的问题及变革方向 |
4.1 GA 公司变革管理的不足 |
4.2 GA 公司未来的变革管理方向 |
4.2.1 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
4.2.2 完善人才薪酬激励制度 |
4.2.3 完善流出人才安置制度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I:(2005)中层竞聘实施细则(合并稿) |
附录II:竞聘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评分表 |
附录III:员工代表对应聘人员评分表 |
附录IV:高管层对应聘人员评分表 |
致谢 |
附录 |
(6)论世界观的形成及其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 |
一、世界观的基本内涵 |
(一) 对世界观的界定 |
(二) 世界观的具体表现 |
(三) 世界观的特点 |
二、世界观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一) 构成世界观的因素 |
(二) 世界观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三、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
(一) 形成世界观的前提条件 |
(二) 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
(三) 世界观的变化 |
四、世界观的教育 |
(一) 当前青年人在世界观上存在的问题 |
(二) 当前的世界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对改进世界观教育的几点看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
1.4.2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意义 |
1.5 本文的创新 |
2 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方法现状 |
2.1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成因 |
2.2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现状 |
3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地位及历史演变 |
3.1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关系 |
3.1.1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关系 |
3.1.2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教育主体、客体等的关系 |
3.2 中外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历史演变 |
3.2.1 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
3.2.2 西方国家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
3.2.3 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 |
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
4.1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 |
4.1.1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 |
4.1.2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理论依据 |
4.1.3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层次结构 |
4.2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一般原则 |
4.2.1 构建21 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层次结构 |
4.2.2 倡导物质与精神双向目标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4.2.3 正面“灌输”与形象“渗透”有机结合 |
4.2.4 注重实效崇尚理想信念教育重在践履的教育方法 |
4.3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具体运用 |
4.3.1 充分发挥高校“两课”及人文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4.3.2 树立先进人物,同时把榜样教育模式基层化 |
4.3.3 利用环境建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
4.3.4 占领思想阵地 解决实际问题 |
4.3.5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 |
5 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实施的保障 |
5.1 教育观念的转变 |
5.2 教育内容的更新 |
5.3 教育机制的健全 |
5.4 教育师资的培养 |
5.5 教育环境的优化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8)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现状 |
1.1 大学生的知识状况 |
1.2 大学生的情感状况 |
1.3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
1.4 大学生的行为状况 |
2 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过程中的障碍 |
2.1 知识障碍 |
2.1.1 主要表现 |
2.1.2 知识障碍形成的原因 |
2.2 情感障碍 |
2.3 信仰障碍 |
2.3.1 大学生信仰障碍的主要表现及社会根源 |
2.3.2 大学生信仰障碍形成的其他原因 |
2.4 行为障碍 |
2.4.1 主要表现 |
2.4.2 大学生行为障碍形成的原因 |
3 克服障碍的主要措施 |
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 |
3.1.1 重视“两课”教育 |
3.1.2 改进教学方法 |
3.1.3 拓展知识面 |
3.2 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3.2.1 以多种方式激发爱国热情 |
3.2.2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社会 |
3.2.3 要多进行榜样教育 |
3.3 教育者以身作则, 进行有效的理想教育 |
3.3.1 教育者要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
3.3.2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3.3.3 教育要讲究艺术性和实效性 |
3.3.4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
3.4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
3.4.1 搞好入学初期的军训 |
3.4.2 加强校史、校规、校训教育 |
3.4.3 通过实习劳动培养群众观念和劳动观点 |
3.4.4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培养奉献精神 |
3.4.5 开展文体联谊活动, 培养集体主义观点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
3.5 高校要为学生克服各种障碍提供保障措施 |
3.5.1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3.5.2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开展体系 |
3.5.3 净化校园内外环境 |
4 研究结论 |
四、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优秀访谈类节目打造思想政治“金课”之初探[J]. 张毅华,卫宏. 校园心理, 2020(06)
- [2]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化学实验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D]. 王婷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01)
- [3]山西省独立学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张海霞.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9)
- [4]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韩建芬.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 [5]GA公司变革管理案例研究[D]. 郑培贤.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2)
- [6]论世界观的形成及其教育[D]. 沈红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07)
- [7]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研究[D]. 刘月岭. 西安科技大学, 2005(07)
- [8]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J]. 操良利,陈适宜,文建秀,徐彦,吴小林,王小兵.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 [9]浅谈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J]. 罗道全. 北京高等教育,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