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频37°2(论文文献综述)
钟璐,熊俊,张茜,杨哲涵,欧阳金鑫,熊小伏[1](2021)在《基于光伏减载的电力系统紧急降风险控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伏发电系统通常运行于最大功率点,难以在紧急条件下为电网提供功率支撑。受制于建设和运行成本,储能的大规模应用还难以实现,同步发电机占比的降低使得含高比例光伏发电的电网安全风险不断增加。为此,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特性和稳定运行条件,提出了通过光伏减载运行预留备用功率从而为电网提供紧急功率支撑的思想。进而分析了协议发电成本和风险成本的关系,建立了以同步发电机启停机计划、备用容量和光伏减载量为决策变量的两阶段降风险发电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了考虑光伏减载运行的电力系统降风险优化调度方法。最后利用IEEE RTS 24节点系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降低电网功率不平衡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优的经济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刘文杰[2](2020)在《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齿轮箱故障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齿轮箱作为改变速度与传递动力的基本传动部件,复杂的机械装置,嘈杂的运行环境、切换频繁的工况等因素,导致设备内部容易发生故障。故障的产生会延缓生产进度,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对齿轮箱进行损伤检测与识别极其重要。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从齿轮箱信号特征的融合、状态识别等方面开展故障识别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齿轮箱在高温、高寒、多工况等环境下工作导致齿轮箱的工况频繁发生变化,使转速发生波动而存在频率混叠现象等特点,导致上述的检测方法在多工况下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本文从齿轮箱检测的特征值提取和故障识别方法两个方面,开展多工况下的齿轮箱故障识别。首先以单级斜齿轮的简化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单级齿轮的振动机理。分析了恒定与波动转速下的斜齿轮典型故障及其对应的振动信号特征。同时,对实际转速存在波动的齿轮箱信号进行研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波动转速会引起故障频率模糊,因此研究检测与识别方法对波动转速工况不敏感性非常有必要。其次,针对齿轮箱的波动转速而导致信息获取及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比率算法的齿轮箱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融合指标提取方法。利用齿轮箱的公开试验数据,以不同损伤的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并与常用的时域频域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融合特征指标结果的可分度高于传统特征值,是检测齿轮箱运行状态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最后,为了提高不同工况下齿轮箱损伤识别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将频谱和密度函数相结合来识别齿轮状态。针对齿轮箱易受影响和多工况等特征,利用齿轮箱频谱信息成分丰富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频谱核密度函数相似性的齿轮运行状态的识别方法。通过单一损伤与复合损伤的16种运行工况的振动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可靠性、可分度和抗噪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负载对识别方法的影响略微明显。相比频率分布直方相似法,基于核密度函数频谱相似性的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相关性和抗噪性能。
任可[3](2020)在《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容量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光伏发电普遍采用电力电子元件控制和最大功率运行,呈现“隐藏”惯量或零惯量特征,这给光伏渗透率高的电网的频率安全带来了挑战,因此电网运营商纷纷开始鼓励光伏电站参与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按调频动作方向的不同,一次调频可进一步分为频率上扰响应和频率下扰响应,即高频时段的功率下调服务和低频时段的功率上调服务。如果光伏参与频率下扰响应就必须通过长期降额运行的方式,提前预留备用,这会给光伏电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目前光伏电站一般只提供频率上扰响应。但是一方面光伏电站参与调频会带来调节精度不足的问题,容易过调或欠调,另一方面光伏提供频率上扰响应仍然需要主动降额出力,即需要付出不能将该部分电量上网出售的机会成本。化学储能设施可以存储电能,当储能度电成本低于光伏的上网电价时,通过在光伏电站配置储能提供频率上扰响应不仅可以增强光伏电站的调频性能,还可以提高光伏电站的收益。由于现阶段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仍然较高,合理配置储能容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容量配置问题开展研究。首先,阐述了一次调频的原理和特征,以及一次调频在英国、芬兰、美国PJM、中国的实践情况,并且将国内外一次调频实践情况的异同做了对比分析。其次,介绍了化学储能的常见概念,分析了化学储能成本的构成以及计算方法,其中重点阐述了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电池系统折旧成本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系统,考虑了光伏出力的波动性提出调频时段储能的充电策略,考虑了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出非调频时段储能的两种放电策略,然后基于提出的储能充放电策略,以光储系统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储能容量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储能的控制策略、一次调频补偿标准、储能的单位容量成本均会影响到应配置储能容量的大小,储能的循环寿命特性会影响光储系统的净收益。在本场景下,采用本文提出的储能充电策略和即时放电策略,配合光伏参与频率上扰响应,可以满足电网的调频需求,充分利用储能的容量,有效提高光储系统的整体效益。
何光碧[4](2019)在《车载低压24V DC-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全球范围下的化石油燃料越来越少环境污染严重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逐渐壮大,车载低压动力变换器是电动汽车低压设备充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车载低压DC-DC变换器更趋向于更小体积、高频化、低损高效发展。本文针对大降压比DC/DC变换器,展开了对3kW车载低压级联式DC/DC变换器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了车载低压DC-DC变换器电路整体系统结构,确定了论文具体技术指标要求,提出了两级级联式双路交错并联Buck+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主电路结构总体方案。分析了变换器的系统功能,对前级交错并联电路与后级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采用软起动方式可以减小电容承受的启动电流电压冲力,后级使用软开关技术在提高系统开关频率时能够减小功率器件的损耗,采用PID闭环控制策略能得到稳定的输出。建立了前级交错并联Buck电路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和后级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近似基波等效模型,对两部分电路进行了具体参数设计和元器件型号选取,且谐振腔的设计符合增益取值优化范围,最后分析了两级电路的损耗问题。设计了系统的硬件控制电路包括主控DSP设计、驱动IGBT/MOSFET信号电路、采样板等,为提高安全可靠性,制定了相关的硬件启动短路保护,采集过压过流保护,驱动信号OC保护和CAN通信故障保护功能等。对软件控制设计了相关的主控制、中断、通信与保护等流程图。通过MATLAB仿真对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先分别进行了搭建,后级采用移相和调频对比仿真波形,得出更好的方案。然后将两电路级联式再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台3kW的车载DC-DC系统变换器,在500V输入下输出24V/125A的样机,试验数据符合本文系统设计要求,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与系统的有效性。
孙亚林[5](2019)在《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齿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齿轮系是汽车传动系统中最主要的传动机构之一,受恶劣工作环境影响,极易发生疲劳损伤而产生裂纹,影响驾驶者的舒适性甚至安全性。研究齿轮系在正常和裂纹故障下振动特性,建立相应振动响应的映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能量法和渐开线几何特性,推导正常与轮齿裂纹下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各状态下齿轮副啮合刚度特性。正常状态,只有啮合频率及倍频成分;轮齿裂纹且忽略引起转速波动时,除正常时频率成分外还有间隔为裂纹齿轮转频且幅值衰减很慢的全频边带;轮齿裂纹且考虑引起转速波动时,与转速恒定时相比,各阶啮合频率两边出现调频边带;裂纹轮齿啮合时,啮合刚度随裂纹扩展程度、扩展角增大而减小。以单级定轴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系统在正常和轮齿裂纹故障下振动响应特性。正常状态,只有啮合频率及倍频成分;裂纹故障且忽略其引起转速波动时,振动响应除正常频率成分外,还有裂纹齿轮转频及高阶倍频调制系统固有频率形成的全频调制边带;考虑裂纹引起转速波动时,振动响应还出现裂纹齿轮转频及倍频对各阶啮合频率调制产生的调频边带,与原有共振带延伸来的信号叠加,只改变信号幅值;转速波动量越大,调频边带越明显。单级定轴减速器实验验证了数值仿真与理论分析正确性。以单级行星齿轮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法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考虑传递路径时变效应,通过数值仿真研究系统在正常、太阳轮裂纹、内齿圈裂纹和行星轮裂纹下振动响应特性。以行星架转频归一,正常状态,包括各阶啮合频率附近能被3(行星轮个数)整除的阶次成分以及两侧以3倍行星架转频阶次为间隔的不对称调制边带,靠近各阶啮合频率处的共振带也有可能被激起;太阳轮裂纹时,在系统共振区还存在两组以太阳轮冲击型故障频率为间隔的边带且两组相邻阶次间形成有特殊阶次间隔;内齿圈裂纹时,在系统共振区还存在一组以3倍行星架转频阶次为间隔的共振调制边带;行星轮裂纹时,振动响应在系统共振区还存在两组以行星轮相对转频阶次为间隔的边带且两组相邻阶次间形成有特殊阶次间隔。单级行星齿轮箱实验验证了数值仿真分析结论。
常烨骙,李卫东,巴宇,刘娆,王海霞[6](2019)在《基于运行安全的频率控制性能评价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电网在频率控制性能评价方面实施的"时段CPS标准",存在指标设计缺乏理论依据、评价方式过于严苛等不足,导致一些电网出现机组调节频繁、评价结果与控制效果不匹配的现象。本文从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为依据,抽象出频率控制的要求:正常运行情况下保证频率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Ⅰ类扰动情况下限制频率持续越限的时间。鉴于此,提出新的频率安全评价方法(FSAM),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设计,以此对区域在正常情况和Ⅰ类扰动情况下的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和评价。算例仿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引导控制区域进行有利于系统安全运行的调节行为,保证频率在安全范围内变化,且能够减少机组调节次数,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周鑫[7](2018)在《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动陀螺是一种基于机械谐振器模态之间科里奥利(Coriolis)耦合效应的角速度传感器,基于MEMS技术的振动陀螺在体积、功耗和成本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MEMS振动陀螺的性能尚存在不足,这主要受制于MEMS制造工艺较大的相对制造误差和器件尺寸缩小导致的灵敏度降低。本文以目前最具精度潜力的嵌套环式陀螺谐振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陀螺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尺度下的物理特性,深入探究了高性能MEMS陀螺谐振结构的设计方法;并率先在陀螺谐振器上开展声子腔动力学研究,以期拓展MEMS振动陀螺的调控手段。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科里奥利耦合的二维谐振子模型出发,分别对开环和力反馈模式的振动陀螺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推导得到了振动陀螺的关键性能和主要误差的显式数学描述,为高性能陀螺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还给出了频率和阻尼修调的基本理论。2.讨论了嵌套环式谐振器的内禀型(Intrinsic)和动力学(Dynamical)耦合机理。首先研究了嵌套环式谐振器刚度失配引起的模态杂化(Hybrid)耦合,在其基础上开展了声子腔动力学研究,并首次基于多尺度摄动法详细地给出了动力学耦合的混波过程;此外还论证了模态之间的静电非线性参数耦合,该耦合与张力引起的非线性耦合具有相反的特性,最后基于该非线性参数耦合实现了?形式的三模耦合。3.基于有限元方法,构建了获取嵌套环式谐振子完整性能参数的仿真计算平台,然后利用该平台深入研究了嵌套环式谐振器的结构参数与陀螺性能之间的关系,着重对嵌套环式谐振结构的谐振环壁厚分布进行了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4.衰减时间系数是影响陀螺性能的核心参数,本文深入研究了在微尺度实现大值的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刚度质量解耦的陀螺结构设计方法,并在嵌套环式谐振结构上验证了该方法实现大值的有效性。最后基于专门设计的刚度质量解耦嵌套环式谐振结构构建了力反馈模式的陀螺样机,常温下测得其Allan方差零偏稳定性为0:08?/h,角度随机游走为0:012?=ph,该样机的主要误差来自电路,谐振结构本身具有更高的精度潜力。
叶文强[8](2018)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标识别是电子对抗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是目标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传统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能力有限,可靠性不高,加之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等因素,已经无法满足电子战对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利用深度学习结构优秀的图像特征提取能力,对信号时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具体工作如下所示:(1)首先介绍了雷达辐射源信号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对每一种信号进行了仿真,同时对比分析了信号的时域和频谱特点;然后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Wigner-Ville时频分布两种时频分析方法,给出了不同调制类型信号经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后的时频图;最后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每种信号的时频图进行图像预处理。(2)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效果,研究了基于栈式降噪自编器(sDAE)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两种深度学习结构较其它特征提取算法都能取得更好的识别效果。两种算法比较而言,栈式降噪自编码器能够挖掘输入数据更深层次特征,识别效果更佳,并且具有很好的降维性能;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局部连接、权值共享和池化层操作可以大大减少网络计算量,使用该模型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3)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在保证识别效果的基础上,为了降低时间复杂度,本文提出了DAE+CNN识别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降噪自编码器对输入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模型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达到了理想的识别效果,同时时间复杂度与栈式降噪自编码器和卷积神经网络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可以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马华霖[9](2018)在《竖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的减振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结构振动控制中属于经典的被动控制技术之一,凭借其构造简单维护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其本身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对频率比较敏感,对激励的适应性差,从而造成TMD在实际工作中控制效果不稳定。TMD质量块的重量很大需要较大的空间,安装也十分不便。而大跨度人行天桥往往采用箱型截面,内部空间较小,造成TMD难以应用于天桥的振动控制。为了改善TMD的缺陷,对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进行研究。PTMD在TMD的基础上增加了碰撞耗能,即在PTMD阻尼器中设置粘弹性材料限位层,当质量块与粘弹性材料发生碰撞时,粘弹性材料将吸收的能量耗散出去,从而进一步减轻结构的振动。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PTMD阻尼器的减振原理,对竖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进行设计,并制作出PTMD阻尼器装置。建立PTMD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工作特性进行研究。(2)根据人群荷载模型和改进的碰撞力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分别得到了人行天桥在无控、TMD和PTMD控制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表明PTMD对人行天桥的位移减振率比TMD提高了 11.02%,加速度的减振率提高了 10%,说明PTMD的控制效果好于TMD。随后对PTMD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对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随着质量比的增加,减振效果随之增加、存在最优的碰撞间隙使减振效果最佳。MPTMD控制系统的减振效果好于PTMD,同时减小了 PTMD质量块的重量,最后对MPTMD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分析。(3)通过试验检验PTMD的振动控制效果。根据人行天桥动力特性设计制作试验梁,将PTMD阻尼器安装于试验梁。对试验梁施加人工激励,试验结果表明,PTMD对加速度峰值的减振率比TMD提高了 9.52%,加速度均方值的减振率提高了 11.78%,说明PTMD的控制效果好于TMD。随后通过试验对PTMD的参数进行分析,最后对MPTMD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研究。
王海燕[10](2017)在《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电网将分布式发电装置、负荷、储能以及监控保护装置有机结合接入中低压配电系统,是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主要形式。在主网计划停电期间,微电网须由并网运行模式转为独立运行模式,当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容量有限时,如何保证微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并网型微电网的拓扑结构、运行控制策略及其在独立运行模式下的能量管理与优化调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了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策略,为微电网的优化运行和提升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了微电网的结构、运行模式及控制策略,建立了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仿真模型。为更好地适应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仿真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并网型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功率变换方法,以某标称并网电压和功率的标准微电源仿真模型为基础,在其并网侧加入功率变换模块,可以得到任意并网电压和并网功率的微电源仿真模型。基于上述元件模型,建立了对等控制方式下的光储微电网的离线和实时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微电网模型及其运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提出了基于剩余电量预估的微电网切负荷策略。对微电网独立运行期间,不断预测微电网的剩余电量,按照负荷的重要等级,适时切除次重要的负荷,确保网内重要负荷持续供电。在此基础上,以尽可能延长所有负荷供电时间为目标,对切负荷策略中的负荷投切时刻进行优化,形成了面向负荷供电可靠性的微电网最优切负荷策略。提出了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负荷平移策略。对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并网型微电网,同时考虑整个孤岛时段微电网发电量与用电量的供需平衡及实时功率平衡,对储能电量进行预估,结合需求侧响应技术,对微电网中可平移负荷的运行时段进行优化,将发电量不足时段的可平移负荷优化平移至发电量充足时段,有效提高了微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了基于滚动预估和反馈校正的微电网分层协调调度策略。由于微电网调度策略的准确性受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误差的影响,而预测精度随时间尺度减小而提高,该策略以储能电量和功率的滚动预估为基础,对微电网实行“日前粗调+日内细调+实时微调”的滚动优化调度,并以储能功率和电量实测值为反馈信息,对调度策略进行反复校正,使调度结果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采用典型的光储微电网结构,对上述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及优化调度策略在多场景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所提策略是正确有效的,应用这些策略可显着提高微电网在独立运行模式下的供电可靠性和光伏发电的利用率。
二、调频37°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频37°2(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齿轮箱故障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齿轮箱故障识别技术 |
1.2.2 波动转速的齿轮箱故障识别技术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
第二章 齿轮箱故障的振动特性 |
2.1 齿轮箱常见故障 |
2.2 波动转速对故障特征的影响 |
2.2.1 齿轮箱的动力学模型 |
2.2.2 恒定转速齿轮振动信号模拟 |
2.2.3 波动转速齿轮振动信号模拟 |
2.2.4 齿面磨损故障信号 |
2.2.5 齿面点蚀故障信号 |
2.2.6 轮齿断齿故障信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齿轮箱故障特征融合方法研究 |
3.1 齿轮箱故障特征 |
3.1.1 时域故障特征 |
3.1.2 频域故障特征 |
3.2 时域频域实验信号分析 |
3.3 齿轮箱故障特征指标的融合 |
3.3.1 时域频域特征指标融合 |
3.3.2 新特征提取方法实验验证 |
3.3.3 工况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齿轮箱故障类型的识别 |
4.1 核密度估计的概述 |
4.1.1 核密度函数的估计 |
4.1.2 核函数 |
4.1.3 窗口宽度 |
4.2 频谱核密度估计故障识别方法 |
4.2.1 频谱核密度估计的方法 |
4.2.2 故障类型识别指标 |
4.3 频谱核密度函数相似性在故障识别中的应用 |
4.3.1 齿轮箱故障识别实验系统 |
4.3.2 核密度函数带宽的选择 |
4.3.3 实验结果 |
4.3.4 工况的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4.3.5 方法可靠性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3)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容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参与调频研究现状 |
1.2.2 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一次调频的特征和国内外实践 |
2.1 一次调频的原理和特征 |
2.2 国内外实践情况 |
2.2.1 英国 |
2.2.2 芬兰 |
2.2.3 美国PJM |
2.2.4 中国 |
2.3 国内外实践情况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的常见概念和成本计算 |
3.1 储能电池的常见概念 |
3.2 化学储能成本计算 |
3.3 电池系统折旧系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容量优化 |
4.1 光伏电站调频容量和电量需求 |
4.1.1 光伏调频贡献电量计算 |
4.1.2 光伏调频功率需求计算 |
4.2 储能的控制策略 |
4.2.1 储能的充电策略 |
4.2.2 储能的放电策略 |
4.3 储能的容量配置 |
4.3.1 目标函数 |
4.3.2 约束条件 |
4.4 求解算法和流程 |
4.5 实用算例及结果分析 |
4.5.1 模型参数选取 |
4.5.2 测算结果 |
4.5.3 灵敏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车载低压24V DC-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车载DC/DC变换器研究背景 |
1.1.2 车载低压DC/DC变换器发展及研究意义 |
1.2 车载低压降压变换器国内外现状 |
1.2.1 单级降压变换器现状分析 |
1.2.2 级联变换器研究现状 |
1.2.3 谐振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载低压DC/DC变换器系统方案设计 |
2.1 车载低压DC/DC系统方案设计 |
2.1.1 车载降压DC/DC系统设计指标 |
2.1.2 两级式DC/DC变换器系统方案确定 |
2.2 车载低压DC/DC系统电路分析 |
2.2.1 前级电路原理分析 |
2.2.2 后级变换器原理分析 |
2.3 系统控制技术设计 |
2.3.1 软起动与软开关控制 |
2.3.2 PID闭环控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载低压两级式电路建模与参数设计 |
3.1 前级交错并联buck电路模型建立 |
3.1.1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建立 |
3.2 前级电路参数设计与损耗分析 |
3.2.1 前级电路参数设计和选型 |
3.2.2 前级电路损耗分析 |
3.3 后级全桥LLC谐振变换器模型建立 |
3.3.1 近似基波等效模型建立 |
3.3.2 电压增益特性及取值优化 |
3.4 全桥LLC谐振电路参数设计与损耗分析 |
3.4.1 变压器及LLC谐振腔设计 |
3.4.2 开关管与二极管设计 |
3.4.3 输出滤波电容设计 |
3.4.4 后级损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低压系统硬件控制电路与软件设计 |
4.1 系统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
4.2 两级式DC/DC系统控制硬件电路设计 |
4.2.1 主控电路设计 |
4.2.2 采集电路及硬件过流保护设计 |
4.2.3 驱动电路设计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5.1 系统simulink软件仿真 |
5.1.1 前级双相交错buck电路仿真 |
5.1.2 后级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仿真 |
5.1.3 级联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2 实验平台搭建与结果分析 |
5.2.1 前级交错buck电路实验结果分析 |
5.2.2 整机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齿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定轴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3.2 行星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与分析 |
2.1 正常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 |
2.1.1 直齿圆柱齿轮内外齿单齿刚度计算 |
2.1.2 综合啮合刚度计算 |
2.2 轮齿裂纹下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的计算 |
2.3 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轴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分析 |
3.1 定轴轮系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3.1.1 定轴轮系集中参数模型建立 |
3.1.2 定轴轮系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3.2 定轴轮系振动特性分析 |
3.2.1 正常状态下齿轮系振动特性 |
3.2.2 裂纹故障且忽略其引起转速波动下振动特性 |
3.2.3 裂纹故障且考虑其引起转速波动下振动特性 |
3.3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星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分析 |
4.1 行星轮系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4.1.1 行星轮系集中参数模型建立 |
4.1.2 行星轮系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4.2 固定位置传感器振动响应信号的求取 |
4.3 行星轮系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
4.3.1 正常状态下齿轮系振动特性 |
4.3.2 太阳轮裂纹故障振动特性 |
4.3.3 内齿圈裂纹故障振动特性 |
4.3.4 行星轮裂纹故障振动特性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运行安全的频率控制性能评价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电网“时段CPS标准” |
1.1 指标形式 |
1.2 评价与考核方式 |
1.3 不足之处 |
2 频率安全评价方法 |
2.1 理论依据 |
2.2 评价要求 |
2.3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 |
2.3.1 正常情况 |
2.3.2 Ⅰ类扰动情况 |
3 算例仿真 |
3.1 仿真条件 |
3.2 仿真结果 |
3.2.1 正常情况 |
3.2.2 Ⅰ类扰动情况 |
4 结论 |
(7)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使用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性能MEMS振动陀螺研究进展 |
1.2.1 四质量块振动陀螺 |
1.2.2 微半球谐振陀螺 |
1.2.3 环式及嵌套环式振动陀螺 |
1.2.4 分析与讨论 |
1.3 微纳机械谐振器前沿研究 |
1.3.1 微纳机械谐振器品质因数研究 |
1.3.2 腔动力学研究 |
1.3.3 机械模态耦合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动陀螺的动力学分析 |
2.1 振动陀螺动力学模型 |
2.2 振动陀螺开环模式分析 |
2.3 振动陀螺力反馈模式分析 |
2.3.1 力控正交的闭环陀螺 |
2.3.2 参控正交的闭环陀螺 |
2.4 振动陀螺误差分析 |
2.4.1 开环模式振动陀螺误差分析 |
2.4.2 力反馈模式振动陀螺误差分析 |
2.5 振动陀螺修调理论 |
2.5.1 振动陀螺频率修调理论 |
2.5.2 振动陀螺阻尼修调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套环式谐振子的内禀性和动力学模态耦合 |
3.1 基于嵌套环式谐振结构的实验平台 |
3.2 刚度失配引起的模态耦合及其动力学操控 |
3.2.1 刚度失配引起的杂化耦合 |
3.2.2 基于杂化耦合的动力学耦合 |
3.2.3 动力学耦合的多尺度摄动诠释 |
3.3 静电非线性耦合及其动力学操控 |
3.3.1 静电非线性引起的模态耦合 |
3.3.2 耦合三模态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结构优化设计 |
4.1 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设计目标函数 |
4.2 基于有限元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
4.3 嵌套环式谐振器基本结构参数的设计 |
4.3.1 嵌套环数目的影响 |
4.3.2 谐振器外径的影响 |
4.3.3 谐振器锚点大小的影响 |
4.3.4 结构厚度的影响 |
4.3.5 嵌套环壁厚的影响 |
4.4 嵌套环结构参数优化 |
4.4.1 基于机械灵敏度的单目标壁厚分布优化 |
4.4.2 多目标壁厚分布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刚度质量解耦的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 |
5.1 衰减时间系数对陀螺性能的影响 |
5.2 热弹性阻尼 |
5.3 刚度质量解耦设计实现高QTED值 |
5.3.1 物理机理 |
5.3.2 实验器件 |
5.3.3 制造工艺 |
5.3.4 实验验证 |
5.4 刚度质量解耦的嵌套环式振动陀螺 |
5.4.1 陀螺结构设计 |
5.4.2 (111)单晶硅面内外耦合导致的支撑损耗 |
5.5 陀螺样机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多目标PSO优化帕累托前沿上的解 |
(8)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
1.3.2 智能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基础理论介绍 |
2.1 引言 |
2.2 雷达辐射源信号模型分析及仿真 |
2.2.1 连续波信号 |
2.2.2 线性调频信号 |
2.2.3 非线性调频信号 |
2.2.4 相位编码信号 |
2.2.5 频率编码信号 |
2.3 时频分析 |
2.3.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3.2 Wigner-Ville时频分布 |
2.4 图像预处理 |
2.5 深度学习基础理论 |
2.5.1 感知器 |
2.5.2 多层感知器 |
2.5.3 BP神经网络 |
2.5.4 深度学习的训练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栈式降噪自编码器在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自编码器 |
3.2.1 稀疏自编码器 |
3.2.2 降噪自编码器 |
3.2.3 栈式自编码器 |
3.3 基于sDAE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 |
3.3.1 分类器的确定 |
3.3.2 基于sDAE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模型 |
3.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1 sDAE不同参数识别效果对比及分析 |
3.4.2 sDAE与 PCA降维效果对比分析 |
3.4.3 不同参数特征提取算法对比及分析 |
3.4.4 sDAE算法与sSAE算法识别效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卷积神经网络在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卷积神经网络 |
4.2.1 卷积神经网络(CNN)介绍 |
4.2.2 卷积神经网络的特点 |
4.3 基于CNN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 |
4.3.1 CNN理论推导 |
4.3.2 基于CNN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模型 |
4.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1 不同参数识别效果对比及分析 |
4.4.2 CNN算法与sDAE算法识别效果对比及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AE+CNN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 |
5.1 引言 |
5.2 高维数据及数据降维 |
5.3 基于DAE+CNN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 |
5.3.1 PCA主成分分析法 |
5.3.2 自编码器降维 |
5.3.3 基于DAE+CNN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模型 |
5.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5.4.1 不同降维模型识别效果对比及分析 |
5.4.2 不同数据维度及隐藏层层数效果对比及分析 |
5.4.3 不同深度学习结构效果对比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竖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的减振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在桥梁结构的应用现状 |
1.3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TMD的设计与制作 |
2.1 引言 |
2.2 TMD与PTMD的减振原理 |
2.3 MPTMD的减振原理 |
2.4 PTMD的制作 |
2.4.1 PTMD的组成部分 |
2.4.2 PTMD装置各部分的连接 |
2.5 PTMD阻尼器的工作过程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行天桥的振动控制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碰撞力模型 |
3.3 人行荷载模型 |
3.3.1 单个行人激励的荷载模型 |
3.3.2 人群荷载模型 |
3.4 人行天桥模型的建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人行天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 PTMD控制下天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
3.5.1 无控状态下天桥的动力响应 |
3.5.2 TMD和PTMD振动控制时天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
3.5.3 PTMD的参数优化 |
3.5.4 频率对PTMD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 MPTMD控制下天桥的动力响应 |
3.6.1 MPTMD的设计方法 |
3.6.2 MPTMD的个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3 MPTMD的总质量比u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4 MPTMD的质量分布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5 MPTMD的碰撞间隙对减振效果的影响 |
3.6.6 扫频激励下MPTMD的减振效果分析 |
3.7 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评价 |
3.7.1 人行天桥振动控制的两种方法 |
3.7.2 人行天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梁的设计 |
4.3 PTMD与试验梁的连接 |
4.4 试验仪器的介绍与测点布置 |
4.4.1 数据采集系统 |
4.4.2 加速度传感器及布置位置 |
4.5 人行荷载激励下结构响应分析 |
4.5.1 PTMD装置的参数设计 |
4.5.2 单人跨中激励下的时程曲线分析 |
4.5.3 单人往复移动激励下的时程曲线分析 |
4.6 PTMD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
4.6.1 质量比对PTMD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2 碰撞间隙对PTMD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3 粘弹性材料对PTMD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分析 |
4.6.4 MPTMD的减振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分布式发电技术 |
1.1.2 微电网技术 |
1.1.3 微电网发展现状 |
1.2 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 |
1.2.2 微电网运行控制结构 |
1.3 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 |
1.3.1 微电网长期能量管理及运行策略 |
1.3.2 微电网实时功率平衡及运行策略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微电网的结构、运行模式与仿真建模 |
2.1 微电网的结构及运行模式 |
2.1.1 微电网结构 |
2.1.2 微电网运行模式 |
2.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
2.2.1 光伏电池模型 |
2.2.2 光伏并网系统建模 |
2.3 储能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
2.3.1 铅酸蓄电池模型 |
2.3.2 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与建模 |
2.3.3 DC/AC逆变及其控制 |
2.3.4 蓄电池储能单元仿真结果分析 |
2.4 分布式电源仿真模型的功率变换 |
2.5 光储微电网的仿真建模 |
2.5.1 光储微电网结构及参数 |
2.5.2 光储微电网控制策略 |
2.5.3 微电网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2.6 基于RT-LAB的微电网实时仿真 |
2.6.1 RT-LAB概述 |
2.6.2 基于RT-LAB的微电网实时仿真模型的建立 |
2.6.3 实时仿真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剩余电量预估的微电网切负荷策略 |
3.1 剩余电量及其预估 |
3.2 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切负荷策略 |
3.2.1 负荷的分类与分级 |
3.2.2 切负荷方案及流程 |
3.2.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3.3 面向负荷供电可靠性的微电网最优切负荷策略 |
3.3.1 最优切负荷方案及流程 |
3.3.2 最优切负荷策略仿真分析 |
3.4 切负荷策略对微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4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微电网负荷平移策略 |
4.1 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 |
4.2 微电网需求侧资源及其响应技术 |
4.2.1 需求侧资源 |
4.2.2 需求侧响应方式及响应模型 |
4.3 微电网孤岛运行策略 |
4.4 负荷平移的优化 |
4.5 负荷平移优化策略的仿真分析 |
4.5.1 微电网参数 |
4.5.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3 负荷平移对微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评估 |
4.6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负荷平移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 |
4.6.1 负荷平移对储能容量配置的影响分析 |
4.6.2 储能容量配置算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滚动预估和反馈校正的微电网分层协调调度策略 |
5.1 微电网分层协调调度 |
5.2 基于储能功率和电量的滚动预估和反馈校正的微电网分层协调调度策略 |
5.2.1 考虑需求侧响应和储能电量预估的孤岛微电网日前优化调度 |
5.2.2 基于储能功率和电量的滚动预估和反馈校正的微电网日内调度 |
5.2.3 基于微电网电压频率监控的实时调度 |
5.3 微电网分层协调调度策略的仿真分析 |
5.3.1 日前优化和日内调度策略仿真分析 |
5.3.2 实时调度策略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调频37°2(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伏减载的电力系统紧急降风险控制方法[J]. 钟璐,熊俊,张茜,杨哲涵,欧阳金鑫,熊小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21(14)
- [2]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齿轮箱故障识别方法研究[D]. 刘文杰.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参与光伏频率上扰响应的储能容量优化[D]. 任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车载低压24V DC-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D]. 何光碧.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齿轮系轮齿裂纹故障振动特性研究[D]. 孙亚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基于运行安全的频率控制性能评价新方法[J]. 常烨骙,李卫东,巴宇,刘娆,王海霞. 电工技术学报, 2019(06)
- [7]嵌套环式MEMS振动陀螺的结构分析与优化[D]. 周鑫.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算法研究[D]. 叶文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9]竖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的减振机理及应用研究[D]. 马华霖. 福州大学, 2018(03)
- [10]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王海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