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文科类期刊发展的因素分析

促进高校文科类期刊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郭星[2](2021)在《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素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关于职前教师数字素养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以一所省属师范大学S大学为个案,S大学是西部地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并在师范生培养位居全国中等偏上,对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现状调查,能较好地反映全国的普遍情况;S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优秀师范院校,其师范生数字素养情况也在大程度上反映全国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水平。因此,调查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当下特征,分析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可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首先,综合借鉴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和我国教育部师范生信息素养框架,自主设计了《师范生数字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水平值为0.947,每个指标的标准化项的值也达到0.947,表现出良好的结构,说明了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很高,问卷的可靠性很高。问卷在七项维度的效度的水平的KMO值为0.751,表明此问卷的各项因素的分析为适当的,且内部效度良好。本研究对S大学师范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对320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12名师范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有以下一些特点:数字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一般基础性数字技术素养较好,这主要是由当代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的数字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但在隐私、知识产权等教学必需的安全保护技能上因缺乏系统训练而表现出明显不足;现有的数字素养基本上能支持作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还远远不能支持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B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师范生能获得丰富的新型数字内容,但自己的数字内容创造能力不足。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影响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师范生的个人特征,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任务的升级促使数字素养水平明显提高;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范生对数字技术依赖程度差异较大;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师范生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性别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二是目前师范类院校对于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中,师范院校缺少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以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素养教育中缺乏了教师的参与等问题。三是宏观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校经费投入及师范生家庭数字设备的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从国家、高校、个人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和参与数字内容创造;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立数字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等。

贾维德(JAVAD YAGHOUT)[3](2021)在《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呈增长趋势,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学术适应和学术成就是教育的核心和目的。目前来华留学生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学术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留学研究生学术适应及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关注还不多。正是基于当前这种研究状况以及来华留学生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以192名在京伊朗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便为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论、为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培养和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梳理了中伊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教育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评估制度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两国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来华伊朗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二,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学术适应定义及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的定义,构建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第三,本文利用该测量指标体系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现状,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群体差异;第四,运用自编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量表,考察了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社会和心理因素。第五、考察了学术成就作为学术适应的重要后果,并探索了学术适应对学生最终学术成就的影响。第五,通过深入访谈16名学生,挖掘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在学术、社会交往和心理上面临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以及学生面临不同的问题时采取的相应的应对策略,探讨了不同策略对学生的适应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不存在性别、学习专业和授课语言上的差异,而年龄、来华学习时间和汉语及英语水平对学生的学术适应产生着显着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的关系方面,结果显示生活方面的交往和学术方面的交往都显着的预测学术适应的变异。在学生的朋友圈的国别结果表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朋友国别和优选的朋友国别都以本国学生为主,但那些具有更多的中国朋友的学生呈现更高水平的学术适应。在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上,结果表明学生对中国高校的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及学生经历的消极情绪和焦虑的水平显着的影响学术适应,但孤独感和思乡病对学术适应的影响不显着。在学术成就上,本文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授课语言、汉语和英语水平、学术适应、非学术性交往和孤独感和思乡病水平都是学术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定性研究发现,语言水平是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在学生相应的应对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包括上课前预习、上课带录音机、借用母语、找中国语伴;而一些以情绪为导向的或者一些回避策略如包括回避上课或者回避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回避自己做作业并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策略。最后,本研究基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的特点以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留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教员以及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有关学术适应的信息以及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利用这些信息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其达到最佳学术适应率并解决来华留学生各方面的若干问题。

陈元元[4](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张健[5](2021)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迭代对于新时代教师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深刻而伟大的教育技术革命,如何培养新时代教师也逐渐成为焦点。通过TPAC K问卷调查,结合文献分析、访谈与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M大学师范生TPACK的培养现状,发现师范院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师范生培养策略。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不高。通过对平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各维度的平均值处于3~3.7之间,处于中等水平,其中TK的分值最低,说明师范生掌握技术知识的能力最弱。此外,PCK、PK的均值也相对较低。所以,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性别、学科、教育实习经历、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四个方面对师范生的TPACK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在性别因素上,男生TPACK水平普遍高于女生,其中男女生T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在学科因素上,文理科学生TPC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理科学生各项均值都高于文科学生,但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说明学科差异影响有限。在教育实习经历的差异分析中,相较于无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参与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而均值上的差异也能说明教育实习经历有着促进作用。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中,学习过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是总体上无显着差异。所以,TPACK作为复合型能力,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需要兼顾各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影响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水平受教师信息素养、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教育实践体系的影响较大。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对TPACK应用不足。其次,师范生虽然认为教学法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基本合理,但其学习教育技术的主动性不足。所以,在课程类别的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都需要加强。最后,师范生微格教学次数少、教育实习周期较短。高年级师范生普遍重视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的作用,对教育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自身TPACK水平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因此,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能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策略:一、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通过有效建构TPACK理念,使师范生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益和价值,形成一个良性优化的循环发展阶梯,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TPACK水平;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不仅要注重男女比例均衡,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二、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并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其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四、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加强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以及实习期间的教育技术支持,合理规划校外教育见习、实习。

邓同玲[6](2021)在《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开拓思维的主要渠道。因此,本文以大学生“课堂参与”为切入点,研究课堂参与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随机抽取5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SPSS22.0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在了解大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和创新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分析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实证研究,课堂参与三个维度平均得分在3.0-3.3分之间,学生课堂参与总体均值为3.18分,大学生课堂参与总体水平偏低。(2)创新能力在各个维度上总体分数位于3.58-3.41分之间,说明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一般,有待提升。(3)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证明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显着性影响,且课堂参与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同特征均存在正向相关。具体来讲,大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376、0.409、0.482;大学生课堂认知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305、0.249、0.197;大学生课堂情感参与对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预测作用大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ate)分别为0.096、0.107、0.035;其中课堂行为参与特征和认知参与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访谈的形式从课堂参与视角对大学生创新力不强的原因进行补充和说明。最后,针对研究结果,试从提高大学生课堂行为参与、课堂认知参与以及情感参与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文倩[7](2020)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新发感染率逐年上升,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给高校艾滋病防治带来诸多挑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网络媒体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主要途径,并逐渐影响着学生对事情的看法及观点。同时,政府对于互联网发展新时期下的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亦提出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例,基于健康传播理论,将机器学习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相结合,定量研究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对于探索有效的网络途径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研究的查阅及梳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9-10月,以线上问卷星形式对南京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11份,在剔除空白、缺答、胡乱填写、有明显逻辑错误的问卷后,收集有效问卷1189份,有效回收率98.18%。其次,基于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均值检验等方法研究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需求、利用及评价等,从而了解现阶段国内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及网络媒体利用的真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发现,大学生存在艾滋病知信行人群分化,对艾滋病整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潜伏期与窗口期等知识点认识模糊,性观念较为开放,艾滋病风险意识薄弱,同性性行为(14.29%)、临时性行为(12.18%)和商业性行为(9.66%)依然存在。既有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质量层次不齐,大学生对信息内容正确性与权威性评价不高。再次,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多重对应分析、因子分析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研究网络媒体平台类型、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及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相关性,初步了解网络媒体因素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百度百科、政府或官方组织网站、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信息全面、信息更新及时、内容丰富、文章观点独特、权威性高、贴近生活,实用性高等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论坛或贴吧等互动网站平台、对信息内容评价则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行具有显着负向作用。接着,将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构建多因素分析模型,深入探讨网络媒体因素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现,网络媒体平台及所传播信息影响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与行为,提示高校艾滋病预防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多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行水平同步提升,为高校艾滋病网络途径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陈宇[8](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李苗[9](2020)在《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才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该群体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特点,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测量,并以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团队等层面设计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问卷。以南昌大学为例,对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弱,各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知识结构、创新人格。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性别、导师带生总人数方面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专业类别、学科门类、导师指导频率方面,在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团队因素、学校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两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并讨论了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讨论,本文从激发个人创新动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强导师指导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科研环境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熊雨飞[10](2020)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导互动”是影响学习绩效的关键因素,要探寻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需从“生导互动”这一关键因素入手。现阶段高校中的“生导互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却并没有引起重视。且“生导互动”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如何促进“生导互动”,很多高校没有从根本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鉴于此,“生导互动”及其效应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十分关注和重视,学者们也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面的师生互动展开研究。其中研究生层面的“生导互动”研究成果较少,且以质性研究为主,从“生导互动”的过程入手,探求生导互动的机理,并从“生导互动效应”感知的角度出发进行定量研究的成果则不多见。本研究从“生导互动”的概念出发,界定了“生导互动效应”的内涵和外沿,通过对“生导互动效应”的分项化处理,将其量化并测量,在此之后,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构建出“生导互动效应”的理论模型,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在理论分析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编制问卷,以我国内地各高校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的总体,以随机抽取的样本为调查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统计推断,探明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生导互动效应”的真实情况和影响互动效应的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生导互动效应可以通过“学术成长效应、生活态度效应、职业追求效应”和“品行修养效应”四个层次反映,且“生导互动”状况总体良好,但各层次存在差异;第二,“学生素质特征”是影响“生动互动效应”的第一要素,硕士研究生提升自我素养对加强生导互动至关重要;第三,“导师指导投入”和“导师性情特征”是影响“生导互动效应”的重要因素,导师的自我修养与精力投放要引高度重视;第四,内、外环境因素对学生“学术成长、生活态度、职业志向、品行修养”的影响表现各异,提示高校在推动并深化生导互动时,需要考虑各有侧重;第五,不同特征硕士生在“生导互动效应”的感知上表现各异,人文社科类硕士生显着高于理工医农类硕士生,学术硕士显着高于专业硕士;第六,不同特征导师在“生导互动效应”的感知上有显着差异,职称越高、学术指导能力越强的导师感知越强。依据调查结果和实证分析,结合当前硕士研究生“生导互动效应”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第一,高校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生导互动”对育人的影响,关注“生导互动”的现实状态;第二,要通过提升硕士生的素养、端正其学习态度与目标,来推进并深化生动互动;第三,高校应该建立或完善生导互动评价机制,以推动构建良好的生导互动模式;第四,高校应建立“生导再选”的工作机制,以利于生导融洽关系并深化生导互动;第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导师坚守本职并保障足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

二、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数字素养内涵及框架的已有相关研究
        1.4.2 我国数字素养研究发展迅速,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
        1.4.3 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已有相关研究
        1.4.4 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进展
        1.4.5 文献评价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法
        1.5.2 访谈法
    1.6 研究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师范生
        2.1.2 数字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3.实证研究与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设计及修改
        3.3.2 问卷调查过程
        3.3.3 问卷测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
    3.6 研究框架
    3.7 小结
4.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
    4.1 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普遍具备基础数字素养
    4.2 师范生数字安全的意识水平高于技能水平
    4.3 师范生数字素养基本够“学之用”
    4.4 师范生数字素养不够“教之用”
    4.5 师范生在数字内容上用得多生产得少
    4.6 师范生数字素养整体呈金字塔模型
    4.7 小结
5.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
    5.1 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具有较强的个人特征
        5.1.1 高年级学习任务升级促使师范生数字素养逐步提高
        5.1.2 不同专业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差别大,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5.1.3 数字设备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影响不同地区师范生数字素养
        5.1.4 部分师范生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
        5.1.5 男女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5.1.6 小结
    5.2 高校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之中
        5.2.1 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线上+线下”模式
        5.2.2 缺少数字素养教育课程,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5.2.3 缺少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5.3 区域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差异大
    5.4 小结
6.促进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策略
    6.1 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开展个性化数字素养教育
        6.1.1 鼓励学生参与数字内容创造与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6.1.2 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6.1.3 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6.2 加大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
    6.3 加强正式课程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6.4 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构建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新生态
    6.5 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入
7.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学者有关国际学生的一些研究结论
        二、国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伊两国教育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国研究生的状况述评
        一、接受外国研究生的总体情况
        二、接受伊朗研究生的情况
    第二节 中伊两国教育的比较
        一、教育体系的比较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四、评估制度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假设的提出
        一、学术适应
        二、社会交往
        三、心理适应
        四、学术成就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一、研究工具的构成
        二、量表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调查过程和样本描述
        一、问卷发放
        二、样本描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状况及其差异分析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现状
        一、学术适应总体现状
        二、具体学术适应现状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差异分析
        一、个体差异
        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第三节 讨论
        一、学术适应整体水平
        二、学术适应的个体差异
        三、学术适应的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交往与心理适应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
        一、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质量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二、社会交往的国别差异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
        一、心理适应现状
        二、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第三节 讨论
        一、社会交往有关的结论
        二、心理适应有关的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结果——学术成就
    第一节 学术成就的现状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一、个体因素和语言因素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二、学术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三、社会交往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四、心理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第三节 回归分析
        一、课程通过率的预测因素
        二、比赛参与预测因素
        三、论文发表预测因素
        四、期末成绩的平均分数预测因素
        五、学术会议的参与预测因素
        六、总体成就的预测因素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节 讨论
        一、个体因素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二、汉语和英语水平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三、学术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四、社会交往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五、心理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抽样
        三、访谈过程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学术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三、心理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留学经历质量
        一、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
        二、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
        三、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
    第三节 研究创新、限制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二 调查问卷(波斯文版)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TPACK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TPACK概念界定
        (二)TPACK各构成因子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TPACK理论内涵相关研究
        二、TPACK测量工具相关研究
        三、TPACK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四、TPACK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一)开发专门的TPACK培训课程
        (二)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三)创设技术感知环境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一章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课堂观察表设计
    第二节 师范生TPACK调查实施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实施
        三、课堂观察
第二章 师范生TPACK现状分析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现状
        一、师范生TPACK各维度情况
        二、师范生TPACK现状的差异
        三、职业认同情况
    第二节 TPACK培养情况
        一、课程设置情况
        二、教师指导情况
        三、教育实践情况
        四、TPCK影响因素
    第三节 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不高
        二、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
        三、师范生TPACK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第三章 师范生TPACK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
        一、强化师范生TPACK信念
        二、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
    第二节 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
        一、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目标及原则
        二、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内容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节 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
        一、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
        二、合理规划校外教育实习
        三、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技术支持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
    附录2 访谈内容框架
    附录3 师范生教学活动观察表
致谢
读硕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6)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六、相关概念
第一章 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工具
    第二节 数据处理
        一、问卷回收情况
        二、样本结构
        三、大学生课堂参与调查问卷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第三节 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大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三、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课堂参与视角探究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第一节 从课堂行为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
        二、教育观念传统化,课堂参与较被动
        三、创新教育体系的缺失,缺乏参与途径
    第二节 从课堂认知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知识基础的不牢固,认知能力不足
        二、功利学习动机太强,认知意识薄弱
        三、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认知思维固化
    第三节 从课堂情感参与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学生心理因素受限,课堂互动受阻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交往质量不高
        三、学科兴趣培养匮乏,学习动力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课堂参与视角探究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第一节 提升课堂行为参与
        一、提高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培养行为参与意识
        三、增设创新实践课程,提供行为参与途径
    第二节 提升课堂认知参与
        一、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知识与思维并重
        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性意识
        三、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以思维开拓为导向
    第三节 提升课堂情感参与
        一、克服内敛与保守心态,营造互动课堂
        二、提高师生间交往质量,促进有效沟通
        三、推进各学科兴趣教育,增进学习动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问卷初稿
    附录二:因子分析数据
    附录三:问卷定稿
    附录四: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研究
        1.3.2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干预研究
        1.3.3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媒体应用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收集方法
        2.2.2 统计分析方法
    2.3 理论基础及概念操作化
        2.3.1 理论基础
        2.3.2 概念操作化
第三章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
    3.1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
        3.1.1 大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与传播途径知识掌握
        3.1.2 大学生对艾滋病潜伏期与窗口期知识掌握
        3.1.3 大学生对艾滋病治疗与预防知识掌握
        3.1.4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总体情况
    3.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
        3.2.1 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态度
        3.2.2 大学生对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态度
        3.2.3 大学生对艾滋病检测及防治态度
        3.2.4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体情况
    3.3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
        3.3.1 大学生最近一次性行为情况
        3.3.2 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
        3.3.3 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原因
        3.3.4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总体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需求、利用与评价
    4.1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利用现状
        4.1.1 大学生选择的获取艾滋病信息的网络媒体
        4.1.2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选择标准
    4.2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信息的评价
        4.2.1 对网络媒体的整体评价
        4.2.2 对不同网络媒体的评价差异
    4.3 大学生对网络媒体艾滋病防治信息的需求意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媒体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5.1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5.1.1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5.1.2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5.1.3 媒体渠道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5.2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5.2.1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5.2.2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5.2.3 网络媒体平台类型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5.3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5.3.1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5.3.2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5.3.3 网络媒体信息选择标准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5.4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相关性分析
        5.4.1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相关性分析
        5.4.2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相关性分析
        5.4.3 网络媒体信息评价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多因素分析
    6.1 多因素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6.1.1 模型评价指标
        6.1.2 数据准备
    6.2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影响多因素分析
        6.2.1 Logistic回归模型
        6.2.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6.2.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6.3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影响多因素分析
        6.3.1 Logistic回归模型
        6.3.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6.3.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6.4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影响多因素分析
        6.4.1 Logistic回归模型
        6.4.2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6.4.3 模型确定与结果解释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Logistic回归更适用于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7.1.2 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水平有待提升
        7.1.3 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艾滋病咨询的首要媒体渠道
        7.1.4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的正向引导更强
        7.1.5 大学生对网络防艾信息的评价差异显着
        7.1.6 大学生对网络防艾健康信息具有需求差异
        7.1.7 网络媒体高度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的知信行
    7.2 对策与建议
        7.2.1 发现重点人群,实行差异化防艾健康教育
        7.2.2 开办网络防艾课程,实现高校资源互通
        7.2.3 提升网络防艾信息质量,加强网络监督
        7.2.4 建设防艾官方网络平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7.2.5 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关注网站美化设计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留学和留学生
        (二)来华留学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五、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七、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三)相关借鉴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呼吁
        1.1.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1.1.3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1.1.4 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
        1.1.5 社会科学类研究的特殊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1.2.2 关于研究生创新内涵的研究
        1.2.3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
        1.2.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1.2.6 文献研究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社会科学类
        2.1.2 创新能力
        2.1.3 研究生创新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创造能力成分理论
第3章 问卷编制与施测
    3.1 问卷设计
    3.2 预试问卷的调查与检验
        3.2.1 项目分析
        3.2.2 因素分析
        3.2.3 信度检验
    3.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3.3.1 调查对象
        3.3.2 问卷复检
第4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4.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4.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4.2.1 性别
        4.2.2 年级
        4.2.3 专业类型
        4.2.4 学科门类
        4.2.5 导师带生总人数
        4.2.6 导师指导频率
        4.2.7 导师指导时间
    4.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4.3.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4.3.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
    5.1 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5.1.1 重庆大学
        5.1.2 中国人民大学
    5.2 国外主要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5.2.1 美国
        5.2.2 英国
        5.2.3 日本
第6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6.1 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6.2 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6.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6.4 优化课程设置
    6.5 改善科研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预试)
附录B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10)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师生互动
        1.3.2 生导互动
        1.3.3 生导互动效应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现状分析
    2.1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2.1.1 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点
        2.1.2 师生关系的类型
        2.1.3 师生关系对生导互动的影响研究
    2.2 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
    2.3 关于导师角色及“生导互动”效应的研究
        2.3.1 关于导师角色的研究
        2.3.2 关于“生导互动”的效应研究
    2.4 关于“生导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2.5 结论及启示
第3章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3.1 “生导互动效应”概念的分项化
    3.2 “生导互动效应”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3.2.1 路径-目标理论
        3.2.2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导互动模型
        3.2.3 生导互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
    3.3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的建立
        3.3.1 “生导互动效应”影响因素的筛选
        3.3.2 “生导互动效应”理论模型构建及解析
        3.3.3 研究假设
第4章 问卷与调查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预试问卷结构
        4.1.2 测量指标设计
    4.2 预调查与预试问卷检验
        4.2.1 量表题项的项目分析
        4.2.2 量表结构的因素分析
        4.2.3 量表信度检验
    4.3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问卷形成
    4.4 调查设计
第5章 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调查实施与问卷整理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1 “生导互动效应”测量均值与差异比较
        5.3.2 “生导互动效应”影响因素测量均值与差异比较
        5.3.3 不同特征学生“生导互动效应”感知差异比较
    5.4 推断统计分析
        5.4.1 独立样本t检验
        5.4.2 单因子方差分析
        5.4.3 相关分析
        5.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5 实证结果描述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预试问卷(学生版)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预试问卷(教师版)
附录3: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正式问卷(学生版)
附录4: “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研究”正式问卷(教师版)

四、促进高校文科学报发展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郭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贾维德(JAVAD YAGHOUT).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5]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张健. 喀什大学, 2021(07)
  • [6]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邓同玲.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影响研究 ——以南京高校本科生为例[D]. 王文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8]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李苗. 南昌大学, 2020(01)
  • [10]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生导互动”效应的实证研究[D]. 熊雨飞. 南昌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促进高校文科类期刊发展的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