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轮机叶片结垢的新工艺处理法(论文文献综述)
肖彤彤[1](2020)在《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低温余热回收对于进一步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330MW供热机组的节能改造展开研究,提出了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分别回收低质循环水余热和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两种供暖改造方案。方案一基于吸收式热泵技术直接回收低温循环水余热;方案二采用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和吸收式热泵机组耦合而成的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使冷媒水与湿法脱硫后烟气在氟塑料换热器中换热,换热管内的冷媒水吸收烟气的热量后进入吸收式热泵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在高温高压蒸汽的驱动下加热热网回水最终实现供暖。通过分析某供热机组供暖季低质余热资源情况和供热现状,将36℃/30℃作为热泵机组低温热源的设计参数,对比吸收式热泵机组的Excel数理模型和Ebsilon模型的计算结果,两者的相对误差在工业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设计工况下吸收式热泵机组的COP值为1.73,可回收17.40MW的低温循环水余热,将55℃的热网循环水加热至75℃后,继续由高温高压蒸汽加热至130℃供给热用户。论文通过脱硫塔能量守恒计算了锅炉额定燃煤量时湿法烟气脱硫塔出口烟气量为1585.11t/h,含湿量为0.083kg/kg干烟气,温度为50.25℃。论文设计了一套与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该换热器整体换热系数为120.93W/(m2.K),烟气出口温度降至46.40℃,回收17.40MW的低温烟气余热,其中潜热为15.44MW,占全部回收余热的88.74%。同时可回收烟气中水分23.34t/h,返回脱硫塔为补充水。此外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时可以除去部分粉尘,起到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出机组抽汽供暖方案(作为基准方案)、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一)和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二)等三种系统模型。模拟计算了三种不同供暖方案在机组发电率为295MW、供热负荷为157.21MW时的热经济性指标。与基准方案相比,方案一和方案二可减少发电标煤量3.40kg/kW.h,减少供热标煤量2.12kg/Gj,整个供暖季机组可减少煤耗6.34kt,将供热机组的总燃料利用系数提高了 1.50%,回收电厂低质余热17.40MW。同时SO2、CO2、NOX、烟尘的排放量可分别减少104.13t、153.38kt、98.90t、60.86t。论文估算了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系统投资与效益情况,并基于时间价值理论,利用动态评价方法从动态投资回收期、费用年值和NPV值三个角度对比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技术经济性。研究发现方案二的初期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均高于方案一,因而方案二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比方案一的动态投资回收期略长。但是方案二兼具回收余热、回收水分和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综合效益更好。在对排放要求更高的场合,优先考虑投入方案二供暖改造系统。
王云变[2](2019)在《汽轮机结垢的判断及对策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汽轮机作为工业驱动装置,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生产系统至关重要。如果蒸汽品质出现问题,通流部分及叶片出现结垢,严重影响机组出力。文章主要剖析了结垢形成现象、判断,介绍了叶片结垢的典型处理对策,并剖析其优缺点,为汽轮机叶片结垢处理对策选择提供参考。
黄河雨[3](2018)在《软化澄清及反渗透处理循环排污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电厂2×1000MW机组为了减小水耗和排污量,计划采用软化澄清+反渗透的组合工艺对循环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本文以该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为对象,试验研究了石灰—纯碱法软化澄清模拟循环排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石灰、纯碱的最佳剂量;之后,采用反渗透对软化澄清水进行了脱盐处理。(1)P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浓缩倍数为12,含盐量高而有机污染物含量低,硬度碱度高,硅含量高,含有阻垢剂、杀生剂。排污水中的总硬度为8.55mmol/L,碱度为 7.48mmol/L,电导率为 1045μS/cm。(2)通过混凝烧杯试验研究了石灰—纯碱法处理五种模拟排污水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阻垢剂对软化澄清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硬度、碱度的最佳去除率平均值判断,不同阻垢剂的最佳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AAS>AA/AMPS>配方E>配方A>HEDP。软化剂加入量不同时处理效果相差很大,通过调整石灰、纯碱加入量可以优化澄清水质。影响澄清水水质主要因素是石灰的加入量。(3)以含配方A和配方E的两种P电厂实际循环排污水为处理对象,对比了石灰—纯碱法和单一石灰法的软化澄清效果。单一石灰法去除硬度和钙硬度的效果明显不如石灰—纯碱法,但在去除碱度、全硅、活性硅和COD方面略优于石灰—纯碱法。对于排污水A,石灰—纯碱法的最佳软化条件为CaO浓度181mg/L、Na2C03浓度108mg/L、软化pH为11.35,此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92%,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分别为76%和60%,全硅和COD去除率分别为48%和37%。而单—石灰法的最佳软化条件为CaO浓度178mg/L,该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90%,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分别为51%和68%,全硅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4%和47%。对于排污水E,石灰—纯碱法的最佳软化条件为CaO浓度163mg/L、Na2C03浓度105mg/L、软化pH为11.20,此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81%,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分别为65%和46%,全硅和COD去除率分别为44%和22%。而单—石灰法的最佳软化条件为CaO浓度181mg/L,该条件下浊度去除率为89%,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分别为41%和66%,全硅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6%和32%。(4)通过ROSA软件计算不同RO进水的最高回收率,原排污水直接作RO进水时最大回收率仅为33%,而澄清水A和澄清水E的最大回收率分别为68%和63%,说明了软化澄清预处理排污水能显着提高废水再生回收量。通过最大回收率下浓水LSI和Si02浓度的比较,发现反渗透处理排污水回收率的制约因素是硅垢的形成。对软化澄清水进行了连续6h的反渗透深度除盐动态运行试验。反渗透装置运行方法采用阶梯浓缩法,即淡水分阶梯地交替外排和返回给水箱,浓水则全量回流至给水箱。运行过程RO系统进水压力为0.35~0.53MPa,进水流量在1000L/h左右,淡水流量维持100L/h。试验结果表明,澄清水A、B的最大回收率分别为79%和70%,该回收率下浓水硅含量分别为302mg/L和288mg/L。运行6h后平均脱盐率分别为91.43%和92.06%,淡水平均电导率分别为162 μ S/cm和143 μS/cm。
俞谷颖,陶邦彦[4](2017)在《火电厂节水与废污水“零排放”综述》文中提出我国有限的水资源与用水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与和谐环境。加快电厂废污水治理、挖掘电厂节水潜力和经济合理地规划用水已成为现阶段电厂水污染治理的紧迫任务。通过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电厂废污水处理正从一般治理逐步走向"零排放"的深度治理。
于文明[5](2017)在《含硫废水制酸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目前丙烯腈行业发展,下游产业链逐步拓展,MMA装置市场走向平稳,效益可观。但是随着产业链的逐步扩大,带来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副产物废酸水无法处理,废酸水主要成分是含有20%的硫酸,52%的硫酸氢铵,24%的水及少量的重组分组成,成分结构复杂,如果单纯的对废水进行焚烧,投资费用很大,如果通过加液氨进行反应,做成硫铵,相应成本也较高,而且近年来硫铵市场不是很好。论文采用一种新的技术,将MMA装置生产的废酸水,通过焚烧,将废酸水所含有的含硫废水进行分解,得到二氧化硫气体,再经过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通过干吸单元吸收,得到产品硫酸。MMA装置在生产运行期间需要采用100%硫酸做为氧化剂参与反应,反应后的副产物又转换成含硫废水。通过对含硫废水焚烧后,在装置与装置之间形成了硫的循环利用,即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把废水变为了原料,即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废水排放费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聂莹莹[6](2016)在《电厂浓盐水的回用和减量化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火力发电厂运行和电能生产的必备要素之一,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系统能量传输和转换的载体。由于生产工艺的特点,火电厂对生产用水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而自然界中的水质很难达到其要求。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水处理方法,对原水进行处理,以满足电厂用水要求。目前,反渗透技术是电厂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环境污染小、处理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电厂等诸多行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工艺性能的限制,在采用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时,会产生浓度很高的反渗透浓水,若不妥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水源、土壤,破坏环境。因此,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是反渗透工艺设计和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以某热电厂升级改造项目为依托,对该电厂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其排水水质的特点,设计了浓盐水回用系统和高浓盐水减量及零排放系统。同时,针对本项目高浓盐水的水质特点,以及以往工程经验,综合考虑运行可靠、投资、运行成本等因素,设计了一套运行稳定、可靠的浓盐水回用系统和高浓盐水浓缩、减量和零排放生产工艺。有效降低电厂系统运行风险,减少运行费用和投资,并为后续的分盐处理、节能降耗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本工程中,浓盐水回用系统是采用高效沉淀池、超滤和反渗透等处理工艺,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浓盐水进行过滤和浓缩处理,并将产水进行循环利用,大大提高系统产水效率和水利用率。高浓盐水减量及零排放系统是采用高效沉淀池、超滤、高压反渗透、超高压反渗透等处理工艺,对生产过程和浓盐水回用系统所产生的高浓盐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浓缩减量化处理。然后,结合蒸发结晶和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将浓盐水全部转化为回用水和污泥,最终实现高浓盐水的回用和零排放目标。
宋伟[7](2016)在《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蒸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饱和蒸汽发电技术是一种余热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因其应用广泛,得到普遍的关注。其不但用于实际生产中,更成为了一种能源利用科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技术。目前,饱和蒸汽发电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但是依然存在很多行业和领域的余热资源具有可利用的潜力,其中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不够完善。而我国的饱和蒸汽发电应用大多数是高耗能行业,对该发电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且存在着跨行业能力不足的缺点和可参照相关的工程项目应用的缺失,这与迫切的市场需求和能源结构优化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本课题对饱和蒸汽发电技术进行了理论基础研究,结合国内外发展应用的现状,提出利用饱和蒸汽发电技术拟解决煤化工行业大量副产蒸汽无法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将以往无法消耗而排向大气的蒸汽进行能源再利用,减少环境中的蒸汽污染,同时解决全厂性蒸汽管网间的上下呼应问题,便于级间的调节,保证全厂蒸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并对饱和蒸汽发电技术进行全面的概述,针对其中的关键问题,末级叶片二次液滴腐蚀,蒸汽参数波动,变工况运行,机组安全和热电装置配套选取等问题进行了详实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试验提出解决思路,对饱和蒸汽发电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同时,着重以潞安矿业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2×CN25MW中压余热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作为热力装置研究对象。该机组的动力站区域不但向各工艺装置提供各种等级的过热蒸汽,也接受从工艺装置输送来的各种余热蒸汽进行发电。其中,中压的饱和蒸汽余热发电模块作为余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工业透平特征:进汽参数受上游工艺装置的限制,无法自行调节,只能调整自身工况来适应上游的参数变化。最后,根据全厂各蒸汽工艺参数特点,提出全厂蒸汽管网平衡,确定热电装置配套选取方案,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研究可为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参考。
何水淋[8](2013)在《蔗渣浆清洁制浆(漂白)技术的工程实践及其生产过程除垢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丰富的非木材资源,包括竹子、(稻)麦草、蔗渣等,合理利用非木材纤维原料是保证制浆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论文以蔗渣浆清洁制浆为主线,以清洁漂白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为重点,概述了漂白生产实践情况,针对生产过程的结垢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非木浆的清洁生产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持。本项目年产蔗渣浆5万吨,采用烧碱法连续蒸煮技术,全无氯兼顾无元素氯(OpQPo/OpDEop)清洁漂白技术,封闭筛选系统,配套修建了碱回收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环保措施。在运行全无氯OpQPo漂白时,纸浆白度高于80%ISO,灰分为0.513%,粘度高于传统CEH漂白浆40%,纸的物理性能也优于传统CEH漂白。生产过程用水大幅降低,废水排放量少、污染负荷低,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结垢是影响生产线连续生产的主要问题。经分析,垢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含量达到97.36%,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酸盐垢。在综合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电磁防垢技术进行防垢的方案,并采用动态实验进行了除垢效果的系统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线中。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电磁频率为0.5KHz,线圈匝数40匝时防垢效果较好,此时抑垢率为41.88%;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提升可以提高防垢效果,90℃时抑垢率为46.53%;此外,电磁处理的抑垢效果越好水溶液的电导率及钙离子浓度越小,而相对应水体中的沉淀最多;SEM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经电磁处理后晶体颗粒较小,且排布紧密,因而不容易沉积。生产实践证实,电磁法具有较好的抑垢作用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蒋铭明[9](2011)在《新型水稳剂ABEDP的合成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分子结构优化理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膦羧酸-1-氨基-2-(苯并三氮唑基)乙撑基-1,1-二膦酸(英文简称ABEDP)。它综合了有机膦酸和苯并三氮唑的共同特点,保持了有机膦酸和苯并三氮唑两种水处理剂的分子结构特征,同时比目前使用的有机膦酸的含磷量大大减少,生物降解性能得到了改善,可代替目前使用的低分子有机膦酸类药剂。可广泛应用在电厂、化工、纺织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同时也可以作为工业化学清洗药剂使用。研究以苯并三氮唑、氯乙腈及亚磷酸为原料,经取代、加成反应制得了1-氨基-2(苯并三氮唑基)乙撑基-1,1-二磷酸(ABEDP)产品,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产物结构与组成。采用鼓泡法测定了合成药剂的阻垢性能,探讨了ABEDP浓度、溶液pH值、钙离子浓度、阻垢温度、阻垢时间等因素对阻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a2+]为240mg/L、反应时间6h、pH值为7的水溶液条件下,增加ABEDP量,阻垢效果显着提高;药剂ABEDP的阻垢效果在酸性条件下明显优于碱性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综合考虑实际应用和成本核算,筛选出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最佳处理条件:药剂浓度10mg/L,阻垢温度45℃,pH为7,Ca2+浓度为240mg/L,阻垢时间6h,此条件下的阻垢率达到63.58%。采用旋转挂片失重法分别考察了ABEDP对A3碳钢和黄铜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制的模拟水质中,ABEDP在60mg/L的药剂用量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达到54.38%。以120mg/L的ABEDP预膜24h后,改为10mg/L运行48小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达到80.24%;黄铜的缓蚀率达到97.38%。
鲁战明[10](2010)在《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的紧缺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水资源分级处理、按需要回收、循环利用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本文针对工业耗水大户——火电厂,将中水回用于电厂企业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正是顺应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发势趋势,因此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重点研究了中水回用的现状,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的方法与工艺。根据山东兖矿南屯电厂循环水系统与上游中水水质的特点,最终选择了投资较小、施工管理简单、又能够充分利用本厂自身资源的混凝澄清法做为中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方法。对污水厂提供的中水进行预处理,使其能够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针对系统运行之初使用的缓蚀阻垢剂造成的结垢、腐蚀等问题,进一步调研选择,针对几种可能的替代品SDF-3、SDF-7与SDF-8进行了浓缩倍率、缓蚀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根据水质特点选择了SDF-8作为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并.且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其阻垢性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置、安装了整个系统,并且规定了一整套适用于新系统的操作规程:SDF-8药剂的工作浓度为14 ppm、循环水浓缩倍率≤3.8,并对相关的参数连续监测。实践表明,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水质稳定。通过对比发现腐蚀现象大大减少;又通过悬挂辅助铜管监测发现,SDF-8阻垢效果良好。实用效果与经济分析表明,仅在循环水部分,每年可以为企业创造146.75万元经济效益。
二、汽轮机叶片结垢的新工艺处理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轮机叶片结垢的新工艺处理法(论文提纲范文)
(1)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煤炭资源消费情况与政策支持 |
1.1.2 火电厂低温余热资源利用现状 |
1.2 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2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氟塑料换热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1 氟塑料换热器与金属换热器的比较 |
1.3.2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3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的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
2.1 有关热力学理论介绍 |
2.1.1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指标 |
2.1.2 热力系统计算方法 |
2.2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热力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
2.2.1 #1机组介绍 |
2.2.2 基于Ebsilon的330MW凝汽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
2.2.3 #1机组供热改造介绍 |
2.2.4 基于Ebsilon的33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供热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
3.1 吸收式热泵简介 |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
3.1.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数理模型 |
3.2 基于Ebsilon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建模与热力计算 |
3.2.1 吸收式热泵设计工况的建模 |
3.2.2 吸收式热泵机组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
3.3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
3.3.1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 |
3.3.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变工况分析 |
3.3.2.1 驱动热源压力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3.2.2 低温热源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3.2.3 热网水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
4.1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提出 |
4.2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 |
4.2.1 未考虑外来水分时烟气参数计算 |
4.2.2 脱硫塔后烟气参数计算 |
4.2.3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结果 |
4.3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
4.3.1 换热器热负荷计算 |
4.3.2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计算 |
4.3.3 换热器管束排布 |
4.3.4 换热器水侧和烟气侧阻力计算 |
4.3.5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设计结果 |
4.3.6 烟气量对氟塑料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4.4 基于Ebsilon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低质余热提质利用工程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
5.1 系统方案经济性评价分析方法 |
5.2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
5.2.1 余热回收系统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
5.2.2 余热回收系统效益估算 |
5.3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动态经济方法评价指标对比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汽轮机结垢的判断及对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结垢现象及判断 |
3 结垢处理对策 |
3.1 停机揭缸处理 |
3.2 停机不揭缸处理 |
3.2 不停机在线处理 |
4 总结 |
(3)软化澄清及反渗透处理循环排污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力式膜分离 |
1.2.2 膜蒸馏 |
1.2.3 电吸附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循环排污水概况 |
2.1 排污水中的阻垢剂 |
2.2 水质分析 |
3 模拟污水的软化澄清 |
3.1 目的和原理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准备 |
3.2.2 试验条件 |
3.2.3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 |
3.3.1 含HEDP模拟水 |
3.3.2 含PAAS模拟水 |
3.3.3 含AA/APS模拟水 |
3.3.4 含配方A模拟水 |
3.3.5 含配方E模拟水 |
3.3.6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际排污水的软化澄清 |
4.1 石灰-纯碱法软化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试验结果 |
4.2 单一CaO软化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 |
4.3 方法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反渗透脱盐试验 |
5.1 试验原理 |
5.2 RO系统流程 |
5.3 回收率的确定 |
5.4 试验方法 |
5.4.1 试验准备 |
5.4.2 试验条件 |
5.4.3 试验过程 |
5.5 模拟排污水A的RO试验 |
5.5.1 软化澄清 |
5.5.2 RO试验 |
5.6 模拟排污水E的RO试验 |
5.6.1 软化澄清 |
5.6.2 RO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含硫废水制酸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废硫酸的回收再利用 |
1.1.1 浓缩法 |
1.1.2 氧化法 |
1.1.3 萃取法 |
1.1.4 结晶法 |
1.1.5 废水焚烧回收制酸法 |
1.2 含硫化物废水回收再利用 |
1.2.1 中和处理法 |
1.2.2 加氯处理法 |
1.2.3 曝气处理法 |
1.2.4 氧化处理法 |
1.2.5 汽提处理法 |
1.2.6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法 |
1.2.7 沉淀处理法 |
1.2.8 树脂处理法 |
1.2.9 电化学氧化处理法 |
1.2.10 湿式空气氧化法 |
1.2.11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 实例装置 |
1.4 该装置地理情况 |
1.4.1 地形地貌情况 |
1.4.2 水文地质情况 |
1.4.3 气象条件 |
1.4.4 工程地质方面 |
1.5 原料构成及性质 |
1.5.1 含硫废水 |
1.5.2 硫磺 |
1.5.3 催化剂 |
1.5.4 渣油 |
1.5.5 天然气 |
1.5.6 硫化氢 |
1.5.7 氧气 |
1.5.8 乙基蒽醌废酸水 |
第2章 含硫废水制酸装置情况 |
2.1 装置能力 |
2.2 催化剂、辅助材料技术规格及消耗 |
2.3 催化剂、辅助材料消耗量 |
2.4 公用工程物料规格、消耗定额和综合能耗 |
2.4.1 公用工程物料规格 |
2.4.2 公用工程物料消耗定额和综合能耗 |
2.5 生产方法和技术路线 |
2.6 工艺特点 |
2.6.1 采用独特的焚烧炉结构 |
2.6.2 能够充分利用转化工段和硫磺燃烧的反应热 |
2.6.3 转化率得到有效提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2.6.4 采用新型高效设备 |
2.6.5 焚烧炉增加富氧燃烧技术 |
2.6.6 自动化程度高 |
2.7 工艺流程 |
2.7.1 原料单元 |
2.7.2 硫酸主装置 |
2.8 余热回收系统 |
2.8.1 工艺方案 |
2.8.2 余热锅炉热力系统 |
2.9 鼓风机驱动用透平的配置设计 |
2.9.1 机组选型 |
2.9.2 热力系统 |
2.9.3 鼓风机采用透平驱动 |
2.9.4 离心压缩机本体结构 |
2.10 节水、节能措施 |
2.10.1 节能措施 |
2.10.2 节水措施 |
2.11 生产过程控制和机械化程度 |
2.11.1 自动控制 |
2.11.2 现场仪表选型原则 |
2.11.3 DCS系统概述 |
第3章 实际运行及相关技术改造 |
3.1 装置运行情况 |
3.2 装置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改造 |
3.2.1 渣油燃烧器运行问题 |
3.2.2 干吸单元浓硫酸系统调节阀问题 |
3.2.3 废酸水储罐泄漏问题 |
3.2.4 发烟硫酸系统管线泄漏问题 |
3.2.5 硫酸装置盲板改阀门问题 |
3.2.6 焚烧炉废酸水枪问题 |
3.2.7 装置运行负荷方面问题 |
3.2.8 装置尾气排放问题 |
3.2.9 装置投料流程切换问题 |
3.2.10 转化器总转化率低于设计值的问题 |
3.2.11 吸收塔上部酸泥积存问题 |
3.2.12 焚烧炉燃烧器运行问题 |
3.2.13 浓硫酸管线泄漏问题 |
3.2.14 装置运行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分析 |
3.2.15 系统运行转化率偏低的问题 |
3.2.16 装置运行负荷无法进一步提高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电厂浓盐水的回用和减量化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
1.3 反渗透浓水概述 |
1.3.1 反渗透浓水的来源 |
1.3.2 反渗透浓水的特点 |
1.3.3 反渗透浓水处理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难点 |
第2章 发电厂用水概况 |
2.1 水在发电厂的作用 |
2.2 发电厂用水和排水系统 |
2.2.1 电厂用水 |
2.2.2 电厂排水 |
2.3 发电厂用水水源及性质 |
2.3.1 电厂用水水源及其特点 |
2.3.2 天然水中杂质及特点 |
2.4 电厂用水水质指标 |
第3章 电厂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
3.1 电厂用水水质要求 |
3.2 水的预处理技术 |
3.1.1 混凝 |
3.1.2 沉淀与澄清 |
3.1.3 过滤 |
3.3 膜脱盐处理技术 |
3.3.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3.3.2 常规过滤处理 |
3.3.3 膜脱盐处理技术 |
3.4 小结 |
第4章 火电厂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
4.1 火电厂废水处理技术 |
4.2 火电厂浓盐水产生工艺流程 |
4.3 火电厂浓盐水处理及回用 |
4.4 火电厂高浓盐水减量化处理 |
4.5 小结 |
第5章 浓盐水回用及减量化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设计原则 |
5.3 排水现状分析 |
5.3.1 排水量分析 |
5.3.2 排水水质 |
5.3.3 产水水质要求 |
5.4 浓盐水回用系统设计 |
5.4.1 设计原则 |
5.4.2 方案设计 |
5.4.2.1 污染物分析及去除对象 |
5.4.2.2 工艺路线的选择 |
5.4.2.3 核心工艺 |
5.4.2.4 工艺组成 |
5.4.3 系统水量平衡图 |
5.4.4 反渗透单元设计 |
5.4.5 运行及成本分析 |
5.5 高浓盐水减量及零排放系统设计 |
5.5.1 高浓盐水水质 |
5.5.2 方案设计 |
5.5.2.1 污染物分析及去除对象 |
5.5.2.2 工艺路线的选择 |
5.5.2.3 核心工艺 |
5.5.2.4 工艺组成 |
5.5.3 系统水量平衡图 |
5.5.4 反渗透单元设计 |
5.5.5 运行及成本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蒸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低压饱和蒸汽轮机发电技术概述 |
1.2.1 基于汽轮机的饱和蒸汽发电技术 |
1.2.2 螺杆膨胀动力机的饱和蒸汽发电技术 |
1.2.3 基于补燃系统的饱和蒸汽发电技术 |
1.2.4 基于涡轮的饱和蒸汽发电技术 |
1.3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国外应用现状 |
1.3.2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国内应用现状 |
1.3.3 饱和蒸汽在核电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行业系统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饱和蒸汽发电理论基础 |
2.2.1 主蒸汽参数 |
2.2.2 排汽参数 |
2.3 饱和蒸汽发电在煤化工行业的应用 |
2.3.1 饱和蒸汽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设备工艺参数 |
2.3.2 国内厂家及进口厂家方案可行性比较 |
2.3.3 国产和进口饱和蒸汽汽轮发电技术比较 |
2.4 结果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关键技术 |
3.1 引言 |
3.2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关键问题 |
3.2.1 汽轮机叶片的水蚀现象 |
3.2.2 蒸汽来源的稳定和汽轮机超速现象 |
3.3 蒸汽稳定的主要技术方案 |
3.3.1 蒸汽品质的改善 |
3.3.2 蒸汽压力的平稳 |
3.3.3 蒸汽干度的提高 |
3.4 避免饱和蒸汽汽轮机水蚀的主要技术 |
3.4.1 改进叶片材料 |
3.4.2 镶嵌司太立合金 |
3.4.3 表面处理 |
3.4.4 饱和蒸汽再热 |
3.4.5 汽水分离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方案比选 |
4.1 引言 |
4.2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的安全性 |
4.3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行业经济性和效益性分析 |
4.3.1 供热方案的确定 |
4.3.2 锅炉机组设置方案 |
4.3.3 发电机组设置方案 |
4.4 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行业中的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蔗渣浆清洁制浆(漂白)技术的工程实践及其生产过程除垢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蔗渣的应用情况 |
1.1.2 蔗渣原料的制浆性能 |
1.2 清洁生产技术 |
1.2.1 清洁生产的定义 |
1.2.2 国内外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技术现状 |
1.2.3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技术途径 |
1.3 制浆漂白生产过程结垢问题及其处理技术 |
1.3.1 垢的形成 |
1.3.2 结垢的危害 |
1.3.3 除垢技术 |
1.4 电磁防垢除垢的研究现状 |
1.4.1 电磁防垢除垢机理 |
1.4.2 电磁防垢除垢的应用概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年产 5 万吨漂白蔗渣浆工程概况 |
2.1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总况 |
2.2 制浆工程概况 |
2.2.1 备料及蒸煮 |
2.2.2 洗选漂工段 |
2.3 废水处理系统 |
2.3.1 废水处理系统介绍 |
2.3.2 废水处理工艺 |
2.4 碱回收系统 |
2.4.1 蒸发工段 |
2.4.2 燃烧工段 |
2.4.3 苛化工段 |
2.5 软化水处理系统 |
2.6 发电及烟气脱硫系统 |
2.6.1 汽轮发电系统 |
2.6.2 烟气脱硫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蔗渣浆 TCF 清洁漂白生产实践 |
3.1 小试实验 |
3.1.1 原料 |
3.1.2 漂白实验 |
3.1.3 实验结果 |
3.2 OpQPo 漂白流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
3.2.1 整体漂白流程及设备介绍 |
3.2.2 漂白流程详细介绍 |
3.2.3 OpQPo 漂白流程生产运行实践 |
3.3 OpQPo 漂白流程废水排放情况 |
3.4 运行成本 |
3.5 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法的电磁防垢实验 |
4.1 除垢方案的制定 |
4.2 实验药品及设备 |
4.3 电磁防垢实验 |
4.3.1 实验装置设计原则 |
4.3.2 实验装置说明 |
4.3.3 实验步骤 |
4.4 动态结垢实验结果 |
4.4.1 频率对电磁防垢效果的影响 |
4.4.2 线圈匝数对电磁防垢效果的影响 |
4.4.3 不同温度下的电磁防垢实验 |
4.5 电磁处理对水的电导率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4.5.1 测量部分 |
4.5.2 取样 |
4.5.3 测量结果 |
4.6 形貌分析 |
4.7 现场应用效果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新型水稳剂ABEDP的合成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方法和意义 |
1.3 有机膦系水稳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有机膦系水稳剂的发展 |
1.3.2 有机膦系水稳剂的合成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循环冷却水的腐蚀和结垢及其控制原理 |
2.1 冷却水中金属的腐蚀与控制 |
2.1.1 金属腐蚀的机理 |
2.1.2 金属腐蚀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
2.1.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
2.1.4 影响缓蚀效果的因素 |
2.2 冷却水中的结垢与阻垢 |
2.2.1 结垢原理 |
2.2.2 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 |
2.2.3 冷却水系统的防垢的原理与方法 |
第三章 水稳剂ABEDP的合成及表征 |
3.1 实验药品、试剂及实验仪器 |
3.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ABEDP合成实验 |
3.2.1 合成原理 |
3.2.2 ABEDP红外光谱测定 |
3.2.3 ABEDP元素分析测定结果 |
第四章 ABEDP的阻垢性能试验 |
4.1 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 |
4.1.1 阻垢率的测定及计算 |
4.1.2 实验装置 |
4.2 阻垢性能实验结果 |
4.2.1 ABEDP投加量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2 pH值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3 [Ca~(2+)]对阻垢率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对阻垢率的影响 |
4.2.5 反应温度对阻垢率的影响 |
4.2.6 正交实验 |
第五章 ABEDP的缓蚀性能实验 |
5.1 缓蚀性能的测定方法-旋转挂片法 |
5.1.1 缓蚀率的测定及计算 |
5.1.2 实验装置 |
5.1.3 实验药品及实验条件 |
5.2 ABEDP的缓蚀性能实验 |
5.2.1 ABEDP对A_3碳钢的缓蚀实验 |
5.2.2 ABEDP对铜片的缓蚀效果实验 |
第六章 ABEDP阻垢缓蚀机理探讨 |
6.1 ABEDP的阻垢机理 |
6.1.1 晶格畸变理论 |
6.1.2 络合增溶作用 |
6.2 ABEDP对金属的缓蚀机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项目背景 |
1.2 中水回用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外中水的应用概述 |
1.2.2 国内中水应用情况现状 |
1.3 中水处理工艺 |
1.3.1 生物处理法(Biological Treatment) |
1.3.2 物理化学处理法(Physical Chemistry Process) |
1.3.3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eration) |
1.3.4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 |
1.4 中水回用作热电循环冷却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
1.4.1 城市中水用于电厂循环水存在的问题 |
1.4.2 中水回用作热电循环冷却水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1.5.1 工程概述 |
1.5.2 南屯电厂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与设备简介 |
1.5.3 运行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1.5.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南屯电厂中水回用工艺流程的确定 |
2.1 南屯电厂中水水源情况 |
2.2 常见的中水处理方法及其对比 |
2.2.1 混凝澄清法 |
2.2.2 曝气生物滤池 |
2.2.3 接触氧化法 |
2.2.4 膜分离技术 |
2.2.5 几种方案的简要对比与选择 |
2.3 方案实施 |
2.3.1 工艺流程 |
2.3.2 主要设备与规格 |
2.3.3 深度处理效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水回用后的循环水缓蚀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
3.1 凝汽器换热管腐蚀与结垢机理与抑制方法 |
3.1.1 凝汽器换热管腐蚀机理与抑制方法 |
3.1.2 凝汽器换热管结垢机理 |
3.1.2 抑制结垢机理与方法 |
3.2 缓蚀阻垢剂的初步选择 |
3.3 浓缩倍率静态实验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2.3 讨论 |
3.4 中水缓蚀阻垢剂缓蚀效果研究 |
3.4.1 挂片腐蚀实验方法 |
3.4.2 缓蚀实验方法与结果 |
3.4.3 缓蚀阻垢剂的选择 |
3.5 循环水阻垢剂阻垢效果性能比较实验 |
3.5.1 实验目的 |
3.5.2 实验原理 |
3.5.3 污垢热阻测定方法 |
3.5.4 实验装置与设备 |
3.5.4.1 动态模拟实验简介 |
3.5.4.2 动态模拟试验流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配置与运行方案 |
4.1 循环冷却水系统配置与管理 |
4.1.1 循环冷却水系统配置 |
4.1.2 循环冷却水系统管理规程 |
4.1.4 正常水处理运行分析监测项目 |
4.2 南屯电厂实际运行中的参数确定 |
4.2.1 浓缩倍数的计算 |
4.2.2 在循环水水系统内挂铜管作为辅助指标 |
4.2.3 普氏结垢指数PSI检验循环水水质状态 |
4.3 实际运行效果 |
4.4 经济效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
5.2 建议 |
5.2.1 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普及中水利用知识,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
5.2.2 制定合理的水价体系,推广中水利用,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 |
5.2.3 中水回用循环水系统比较突出的菌藻黏泥失控问题 |
主要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汽轮机叶片结垢的新工艺处理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D]. 肖彤彤. 山东大学, 2020(10)
- [2]汽轮机结垢的判断及对策选择[J]. 王云变. 氮肥技术, 2019(04)
- [3]软化澄清及反渗透处理循环排污水的试验研究[D]. 黄河雨. 武汉大学, 2018(12)
- [4]火电厂节水与废污水“零排放”综述[A]. 俞谷颖,陶邦彦. 2017火电厂超低排放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交流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论文集, 2017
- [5]含硫废水制酸及工艺研究[D]. 于文明.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6]电厂浓盐水的回用和减量化的工艺研究[D]. 聂莹莹. 山东大学, 2016(03)
- [7]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煤化工蒸汽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宋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8]蔗渣浆清洁制浆(漂白)技术的工程实践及其生产过程除垢技术的研究[D]. 何水淋.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
- [9]新型水稳剂ABEDP的合成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D]. 蒋铭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10]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鲁战明. 中南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