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甲醛监测研究

室内空气甲醛监测研究

一、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监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单冰,崔亮亮,张迎建,曹萌,秦大中,王丽珩,彭秀苗[1](2021)在《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室内空气中常见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的健康风险分布特征,识别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可能存在的主要健康风险,为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和章丘共7个区,设置监测点进行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推荐的方法,评估公共场所中化学污染物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评估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5种危害因素的非致癌风险,所有场所空气中甲苯的非致癌风险指数(HQ)均低于1;所有场所空气中甲醛的HQ中位数均大于1;宾馆的苯、二甲苯和理发店的苯、氨及美容院的苯的HQ中位数均小于1,但风险最大值大于1。评估了甲醛和苯2种危害因素的致癌风险,所有场所空气中甲醛最低风险值均高于10-6水平,最大值高于10-4;所有场所空气中苯的致癌风险中位数均低于10-6,但最大值均高于10-6,其中宾馆存在风险最高值超过10-4情况。结论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中甲苯暴露量未超过不良反应阈值,非致癌风险较低;苯、二甲苯、甲醛、氨存在非致癌风险,需要开展持续性监测与风险评估。甲醛引起癌症的风险性较高;苯的致癌风险较低,但也存在极端值风险超过10-4情况。

贺良,张银,简春[2](2021)在《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37家场所的136份空气样品中甲醛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评价。结果 2018年万州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检测结果总合格率为74.26%,其中,各类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指标合格率依次为医院>美容美发场所>酒店旅店。3类场所甲醛监测结果合格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72)。3类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37,P=0.000),美容美发店和酒店旅店空气中甲醛浓度显着高于医院的甲醛浓度。公共场所夏季与冬季的甲醛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P=0.025)。结论万州区公共场所存在甲醛污染的问题,酒店旅店和美发美容店的甲醛污染比较严重,应加强监管。

封余贤,何日梅[3](2021)在《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AHMT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现场检测方法有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AHMT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但显色反应时间一致性对检测结果有很大影响;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所用乙酰丙酮显色剂稳定,重复性及选择性较好且不受乙醛干扰,但其灵敏度较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高但易受温度影响,且乙醛、丙醛的存在会对检测结果有干扰;气相色谱法具有样品用量少、高灵敏、高效等特点,但其仪器设备价格较高,难以在一般检测实验室普遍推广;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能实现快速检测且携带方便,但其稳定性差异大。短期内传统实验室方法在检测空气中甲醛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现场简便取样方法的相关仪器设备是未来仪器研发的热点之一。

赵长民,李莉娜,简朝星,潘本锋,姜加龙[4](2021)在《乙酰丙酮荧光法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的甲醛》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标准测定方法普遍难以满足当前大气监测中对痕量浓度水平甲醛的监测需要。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的乙酰丙酮荧光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高的灵敏度,适用于大气中痕量浓度水平甲醛的监测。基于乙酰丙酮荧光法设计了甲醛在线监测系统,并对其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吸收效率为98.9%~100.1%,检出限为0.045 4×10-9,精密度为0.44%,线性误差为-0.55%,线性范围为0.0~80.0×10-9,响应时间为282 s,单日零点漂移为-0.04×10-9~1.33×10-9,单日跨度漂移为-0.90×10-9~3.45×10-9。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当前对大气环境中痕量浓度水平甲醛的监测需求。

潘书正[5](2021)在《宾馆客房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三门峡市某区宾馆客房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2019年1—12月三门峡市某区43家宾馆客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根据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计算甲醛超标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通风条件下的甲醛浓度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通风条件变好甲醛浓度超标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装修后时间下的甲醛浓度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增加甲醛浓度超标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时段气温下的甲醛浓度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气温的增加甲醛浓度超标率呈上升趋势(P<0.05);复杂装修的甲醛浓度超标率高于简单装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门峡市某区宾馆客房室内甲醛污染较严重,通风条件差、装修后时间短、气温升高以及装修程度复杂是造成其甲醛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刘丽芳[6](2021)在《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安全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与之最为密切的环境,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甲醛(HCHO)作为室内最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之一,已成为重点治理对象。在现有的众多去除甲醛的方法中,氨基酸除醛技术是利用其与甲醛接触时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NH—CH2OH或—N(CH2—OH)2等羟甲基衍生物和水,能够有效净化甲醛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但由于其效率较低,一直未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其效率,开展兼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营造健康建筑环境的新型净化室内甲醇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除醛材料。将其与多孔分子筛粉末结合负载于镍网海绵,实现提高污染空气与氨基酸的接触面积,改善除醛材料周围的空气动力性能,以充分发挥其除醛性能,达到在有效、无二次污染的情况下提高其净化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探究在不同通风方式下对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实现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提出指导性建议。基于氨基酸除醛原理,将氨基酸物质负载于一种轻便、多孔的滤网净化载体,开展兼顾提高室内空气品质营造健康建筑环境的新型净化室内甲醛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除醛材料。探究了氨基酸种类及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除醛材料进行表征。通过1m3气候箱法,探讨了新型除醛材料的除醛性能。并结合实际应用,使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顶送下回、地板送风、孔板送风和顶送顶回通风方式下的甲醛浓度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结果:(1)使用分子筛混合式载体负载氨基酸,形成一种物理-化学共同作用的除醛材料,并对其进行样品表征,得出其具有良好的微孔结构。并确定该材料除醛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氨基酸种类和氨基酸负载量。(2)通过实验研究对比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在线式甲醛监测仪和PPM-HTV甲醛监测仪三种甲醛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综合其各自的优劣势,本课题以在线式甲醛监测仪为甲醛检测仪器对实验过程中的甲醛浓度进行监测。(3)探究了除醛性能受氨基酸种类及氨基酸负载量的影响关系,最终得出L-甘氨酸、L-赖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组氨酸四种氨基酸均有一定的甲醛去除效果,其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去除甲醛的效果最好,L-赖氨酸次之,L-组氨酸和L-甘氨酸再次之,它们的初始除醛效率分别为70.4%、64.1%、56.3%、50.7%。(4)通过开展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L-赖氨酸负载率为5%、10%、15%、20%和25%时,除醛材料的初始除醛率分别为47.6%、64.1%、76.2%、79.2%和80.4%。(5)通过实验与模拟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境仓内不同通风方式下环境仓仓内流速的大小以及流场的分布,验证了模拟中风速场的准确性。并详细介绍了环境仓内甲醛浓度模拟的方法(6)将四种通风方式内放置有L-赖氨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材料,探究了两者共同结合除醛的效果。其中地板送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环境仓内的甲醛下降至国家标准要求以下;其次是孔板送风也能够有较好的除醛效果;再次,顶送下回在实验进行到第300 s时,环境仓内甲醛质量分数下降百分数达90.8%;最后,顶送顶回在第300 s时环境仓内甲醛质量分数下降百分数达87.1%。且在除醛材料附近具有较低的甲醛浓度。本课题基于氨基酸除醛的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对人体无害的除醛材料,通过对其进行除醛性能的实验研究,提出最佳的制备方法。并探究了该材料在不同通风方式下的表现,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徐子涵[7](2021)在《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室内空气品质是衡量室内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室内空气品质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气态污染物的含量。其中,源自室内装修建材中的甲醛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长时间在甲醛环境中停留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然而,仅仅通过自然通风来净化甲醛难以使其浓度满足健康要求,为有效地控制甲醛含量,需要研究甲醛在室内的分布特征。本文以上海市某套精装修住宅户型为研究案例,在其精装修竣工后,首先对室内的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然后采用Airpak软件对几种不同送风工况下的室内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了甲醛浓度的分布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案例建筑某一卧室为对象,在建立其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Airpak软件构建了卧室甲醛分布的数值模型,然后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irpak软件可用于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模型的构建。2.利用已验证模型对比分析了侧送上回、侧送下回和上送下回三种送风方式下室内甲醛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侧送上回方式下室内甲醛的分布最为理想,而上送下回方式最不利于室内甲醛消散。3.分析了送风风速分别为0.3m/s和0.6m/s,送风温度分别为22℃、24℃和26℃时,各送回风方式下的室内甲醛浓度的分布情况。得到:侧送上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6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侧送下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3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上送下回方式的最佳送风风速为0.3m/s,最佳送风温度为22℃。4.对比分析了室内有无家具布置对甲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家具布置一定程度上影响室内的气流组织,不利于甲醛的消散。本文获得了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的分布特征,以期为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的进展研究提供理论,并为不同送风方式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孟晓郁[8](2021)在《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居民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普遍存在,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判断与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浓度限值进行综合对比,容易忽视污染物间的协同作用,不足以客观准确的判别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和生物指标的检测,筛选对室内空气污染敏感的生物指标,从而建立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的新方法。主要发现如下:对保定市新装修住房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42个新装修居室中的检出率高达100%,其中主卧的甲醛平均浓度为0.13mg/m3,超标率为76%;TVOC平均浓度为0.86 mg/m3,超标率为85%。装修材料是影响新装修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颗粒板材的使用易产生甲醛污染,使用环保材料纤维板应关注TVOC污染。分析暴露前后人体生物指标的变化发现,室内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可刺激呼吸道的舒缩功能,影响小气道呼吸功能,PEF变异率可以用来初步判断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甲醛污染易引起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降低,淋巴细胞(Lym)水平升高。TVOC污染易引起白细胞介素(IL)-1β、免疫球蛋白(Ig)A、IgG和集落刺激因子(CSF)水平升高。比较有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和无呼吸净化器的志愿者暴露前后的各生物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发现室内环境空气综合污染可引起WBC、Neu、TNF-α水平显着降低,IL-4、IL-6、IgA和IgG水平升高。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物指标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对人体生物指标影响的分析结果,筛选出了受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影响的指标,包括:Neu%、Eos%、Eos#、Lym%、IL-6、IL-10和CSF。利用这些生物指标进行综合指数计算,与通过环境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环境污染等级相对应,发现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小于1.417时,室内环境空气不存在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在1.418到1.502之间时,室内环境空气存在轻度污染。当暴露后的生物指标综合指数大于1.503时室内环境空气为重污染。将暴露后生物综合指数与上述范围对照,可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本研究建立了生物指标综合指数与污染等级对照表,进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评估,是对用生物指标检测评估室内空气污染的新探索,可为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对完善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改进室内污染评估方法,提供了基础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曾佳慧[9](2021)在《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意识到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为此,国内外研发了各式各样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但是大多数是针对卧室和商场这些场景的设备,缺少专门针对教室空气质量监测和调控的设备。而且大多数设备存在价格昂贵,性能不够稳定的问题,不适用教室空气质量的调控。因此,针对教室空气质量差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师生用户功能需求,并确定了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又根据总体方案论证了感知与调控系统主控制芯片方案、教室空气质量调控方案和远程通信方案。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的温湿度模块、PM2.5/PM10模块、二氧化碳模块、甲醛模块、挥发性有机物模块等子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其次,基于新风机调控方案设计了 PWM控制电路、过零点检测电路和新风机风速档位驱动电路。设计了液晶显示模块的硬件电路和液晶屏幕的开关机页面、主页面、锁屏和解锁界面,实现了空气质量数据的液晶显示和新风机风速的控制。然后,设计了基于GPRS通信方式设计了网络通信平台的软硬件,使得感知系统和调控系统能通过GPRS与服务器端通信。为了实现教室空气质量数据在PC端远程显示功能,完成了 WEB端软件程序的设计。最后,对整机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感知系统的实时感知的结果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测试结果与当地实际的空气质量相符;液晶屏幕能正常清晰显示感知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能控制新风机通过高速、中速和低速三个档位进行调节教室空气质量;网络通信平台发送和接收数据完整,实现了空气质量PC端的数据可视化。

马琳,刘保献,晁晶迪[10](2020)在《大气中甲醛分析方法的比对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文献调研,对空气中甲醛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检测限进行了梳理,分光光度法是甲醛测定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因而在检测甲醛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方法所用吸收剂各有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了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法的方法原理,同时对样品采集方法进行比对,在进行方法性能指标时,通过大量条件实验,优化了试验条件,使酚试剂法、AHMT法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由0.9x达到0.999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实验分析方法,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指标进行讨论,均优于国标方法,结果令人满意。使用三种不同方法同时采集实际气体样品,进行方法之间相对偏差的计算,酚试剂法和AHMT法间的相对偏差在-3.7%~2.3%之间,酚试剂法和乙酰丙酮法间的相对偏差-10.8~1.0%之间,AHMT法和乙酰丙酮作间的的相对偏差在-7.1%~5.9%之间,通过本实验研究,对增强检测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针对应急污染事故,可以视情况,选取相应配套的方法开展。

二、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监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室内空气中常见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设置
    1.2 方法
        1.2.1 监测检验
        1.2.2 问卷调查
        1.2.3 质量控制
        1.2.4 健康风险评估
        1.2.4.1 危害识别
        1.2.4.2 剂量-反应评估
        1.2.4.3 暴露评估
        1.2.4.4 风险表征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化学污染物浓度水平
    2.2 致癌风险
        2.2.1 点值分布
        2.2.2 概率分布
        2.2.2.1 宾馆
        2.2.2.2 理发店
        2.2.2.3 美容院
    2.3 非致癌风险
        2.3.1 点值分布
        2.3.2 概率分布
        2.3.2.1 宾馆
        2.3.2.2 理发店
        2.3.2.3 美容院
3 讨 论

(2)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018年万州区各类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指标检测结果
    2.2 2018年万州区各类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污染水平
    2.3 2018年万州区部分公共场所夏冬两季空气中甲醛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3)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AHMT分光光度法
2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3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4 气相色谱法
5 简便取样仪器检测方法
    5.1 光电光度法
    5.2 电化学传感器法

(4)乙酰丙酮荧光法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的甲醛(论文提纲范文)

1 现行甲醛测定方法比对
2 乙酰丙酮荧光法原理
3 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3.2 采样单元
    3.3 反应单元
    3.4 检测单元
    3.5 质控单元
4 性能指标测试
    4.1 吸收效率
    4.2 检出限
    4.3 精密度
    4.4 准确度
    4.5 线性范围
    4.6 响应时间
    4.7 零点漂移和跨度漂移
5 环境样品测试
6 结论

(5)宾馆客房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监测样本量和监测点
        1.2.2 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通风条件对甲醛浓度的影响
    2.2 装修后时间对甲醛浓度的影响
    2.3 气温对甲醛浓度的影响
    2.4 装修程度对甲醛浓度的影响
3 讨论

(6)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甲醛在室内环境污染中的现状
        1.2.1 甲醛的理化特性及其毒性
        1.2.2 室内环境中甲醛的来源
    1.3 室内甲醛控制现状
    1.4 除醛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负载型除醛材料的除醛原理
        1.4.2 物理吸附除醛法
        1.4.3 化学除醛法
        1.4.4 光触媒除醛法
    1.5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6.1 课题研究目的
        1.6.2 课题研究意义
        1.6.3 课题研究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台介绍
        2.1.1 实验用1 m~3气候箱简介
        2.1.2 恒温恒湿环境仓简介
        2.1.3 气候箱背景实验台简介
    2.2 主要化学试剂及实验原材料
    2.3 主要设备及检测仪器
        2.3.1 检测仪器介绍
        2.3.2 甲醛浓度检测分析对比的实验方法
    2.4 实验过程
        2.4.1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表征探究
        2.4.2 甲醛净化能力的气候箱法实验研究
        2.4.3 顶送下回通风方式下环境仓内的实验研究
    2.5 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2.5.1 实验原理
        2.5.2 实验方法
        2.5.3 误差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表征
        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
        3.1.2 拉曼光谱(Raman)
    3.2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在静态气候箱内除醛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3.2.1 氨基酸种类对除醛材料除醛性能的影响
        3.2.2 氨基酸负载量对除醛材料除醛性能的影响
    3.3 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在动态环境仓内实验研究结果
        3.3.1 顶送下回工况下速度场分布情况
        3.3.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变化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
    4.1 CFD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4.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
        4.2.1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介绍
        4.2.2 环境仓通风工况下甲醛浓度的数值模拟网格验证
    4.3 结果与结论
        4.3.1 环境仓内气流组织及风速分析
        4.3.2 环境仓通风工况下的甲醛浓度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风方式对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分布的模拟结果
    5.1 前言
    5.2 环境仓内甲醛浓度分布的模拟
        5.2.1 四种通风方式数值模拟方法
        5.2.2 四种通风方式下室内甲醛浓度特征面、线的确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顶送下回工况下室内甲醛浓度分布
        5.3.2 地板送风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5.3.3 孔板送风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5.3.4 上送上回工况下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致谢

(7)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室内空气环境研究现状
        1.1.2 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标准要求
        1.1.3 室内空气污染物研究必要性
    1.2 主要空气污染物种类
        1.2.1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
        1.2.2 PM2.5、PM10
        1.2.3 甲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行业及标准研究现状
        1.3.2 检测和实验研究现状
        1.3.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模拟理论基础
    2.1 室内空气流动模拟数学模型
        2.1.1 湍流模拟方法
        2.1.2 雷诺时均模型
        2.1.3 标准k-eplison模型
    2.2 污染物扩散
        2.2.1 菲克扩散定律
        2.2.2 对流传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FD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3.1 CFD软件选用
    3.2 模型介绍
        3.2.1 案例建筑选取
        3.2.2 模型的简化
        3.2.3 室内材料选用
        3.2.4 新风机组产品选型
    3.3 数值模型的搭建与结果分析
        3.3.1 模型搭建
        3.3.2 网格划分
        3.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3.4 模拟结果分析
    3.4 模型的实验验证
        3.4.1 实验方法简介
        3.4.2 实验方案
        3.4.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4.4 实测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送风工况下甲醛浓度分布特征分析
    4.1 不同送风方式和研究对象点位确定
        4.1.1 侧送上回工况
        4.1.2 侧送下回工况
        4.1.3 上送下回工况
        4.1.4 小结
    4.2 不同送风风速
        4.2.1 侧送上回工况
        4.2.2 侧送下回工况
        4.2.3 上送下回工况
    4.3 不同送风温度
        4.3.1 侧送上回工况
        4.3.2 侧送下回工况
        4.3.3 上送下回工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具布置前后甲醛分布对比分析
    5.1 交付状态(无家具布置)下室内甲醛分布
        5.1.1 送风风速0.3m/s
        5.1.2 送风风速0.6m/s
    5.2 监测点位空气环境对比分析
        5.2.1 送风风速0.3m/s
        5.2.2 送风风速0.6m/s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地点选择
    2.2 实验志愿者招募
    2.3 环境样本采集及分析
        2.3.1 环境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2.3.2 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2.3.3 操作过程
    2.4 生物样本采集及分析
        2.4.1 生物样本采集所需仪器和试剂汇总
        2.4.2 肺功能指标检测
        2.4.3 血常规指标采集及分析
        2.4.4 血液炎症因子指标采集及分析
        2.4.5 人体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分析
    2.5 统计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3.1 保定市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特征
    3.2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污染特征
    3.3 实验所选暴露环境的甲醛和TVOC的污染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生物样本的影响
    4.1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呼吸系统的影响
        4.1.1 研究肺功能指标的意义
        4.1.2 暴露实验期间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4.2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4.2.1 研究血常规指标的意义
        4.2.2 受试者血常规水平超标情况
        4.2.3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常规水平差异
        4.2.4 各组受试者血常规水平之间的差异
    4.3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体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4.3.1 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的意义
        4.3.2 暴露前后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4.3.3 各组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
    4.4 室内污染浓度差异对人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4.1 研究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意义
        4.4.2 暴露前后基因甲基化水平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生物样本水平的影响
    5.1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5.2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5.3 室内空气综合污染对人体氧化应激水平、DNA损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样本间的相关性
    6.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与生物指标间的相关性
    6.2 生物样本之间的相关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建立
    7.1 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
    7.2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的计算
    7.3 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计算
    7.4 基于生物样本综合指数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等级分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结构
        1.3.1 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1.3.2 论文组织架构
2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总体研究与设计
    2.1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1.1 感知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1.2 调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1.3 人机交互方式功能需求分析
    2.2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总体设计
    2.3 系统方案论证
        2.3.1 感知与调控系统主控制芯片方案论证
        2.3.2 调控系统方案论证
        2.3.3 远程通信方案论证
    2.4 本章小结
3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设计
    3.1 感知系统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1.1 温湿度模块
        3.1.2 PM2.5/PM10模块
        3.1.3 二氧化碳模块
        3.1.4 甲醛模块
        3.1.5 挥发性有机物模块
    3.2 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2.1 室内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
        3.2.2 室外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
    3.3 感知系统软件设计
        3.3.1 温湿度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3.3.2 PM2.5/PM10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3.3.3 二氧化碳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3.3.4 甲醛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3.3.5 挥发性有机物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设计
    4.1 新风机模块
        4.1.1 PWM控制电路设计
        4.1.2 过零点检测电路设计
        4.1.3 新风机风速档位驱动电路设计
    4.2 液晶显示模块
        4.2.1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4.2.2 液晶显示模块界面设计
    4.3 调控系统主控制模块
    4.4 调控系统软件设计
        4.4.1 新风机模块软件设计
        4.4.2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网络通信平台设计
    5.1 GPRS网络通信平台硬件设计
    5.2 GPRS网络通信平台软件设计
    5.3 WEB端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1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1.1 室内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1.2 室外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2 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6.2.1 新风机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6.2.2 液晶显示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6.3 网络通信平台功能测试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监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宾馆、理发店和美容院室内空气中常见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J]. 单冰,崔亮亮,张迎建,曹萌,秦大中,王丽珩,彭秀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12)
  • [2]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分析[J]. 贺良,张银,简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21)
  • [3]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封余贤,何日梅.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8)
  • [4]乙酰丙酮荧光法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的甲醛[J]. 赵长民,李莉娜,简朝星,潘本锋,姜加龙. 中国环境监测, 2021(04)
  • [5]宾馆客房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潘书正.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3)
  • [6]氨基酸/分子筛混合式载体的研发及其除醛性能研究[D]. 刘丽芳.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7]不同送风工况下室内甲醛分布特征研究[D]. 徐子涵. 扬州大学, 2021(08)
  • [8]基于生物样本检测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D]. 孟晓郁. 河北大学, 2021(09)
  • [9]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曾佳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10]大气中甲醛分析方法的比对及应用研究[A]. 马琳,刘保献,晁晶迪.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2020

标签:;  ;  ;  ;  ;  

室内空气甲醛监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