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阳山字型构造雏型及其与石炭二叠纪煤系煤层煤质的若干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申伟刚[1](2019)在《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高铝煤中矿物学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它们可以为煤中有害元素的脱除和有益元素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分析煤层的演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本文运用煤田地质学、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作为理论支撑,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带能谱的扫描电镜等实验仪器,对沁水煤田昔阳县坪上矿和长治县首阳山矿15号煤的地球化学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坪上矿和首阳山矿15号煤均以亮煤为主,夹有少量暗煤,总体为玻璃光泽。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69.28%和79.24%),惰质组次之(19.35%和11.54%),且均未发现壳质组显微组分,说明两矿煤层的成熟度较高。两矿煤层中的矿物主要以黏土矿物、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为主,其次还存在少量的黄铜矿、金红石、钛铁矿、铁白云石、勃姆石和磷灰石。常量元素中,除坪上矿15号煤中的Al2O3、P2O5的含量略高于中国煤中元素含量背景值外,两矿中其余常量元素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值;微量元素中,坪上矿和首阳山矿15号煤层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大致相同,整体上均表现出亏损状态,分布趋势大致相同,说明两煤层的物质来源是相似的,地质背景大致相同。通过R型聚类分析可知,在煤层的沉积过程中,受陆源供给、环境变化、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两煤矿中元素的聚类趋势差异较大。坪上矿15号煤的稀土元素可能多以有机吸附形式存在;而首阳山矿15号煤可能以有机吸附态和无机态共存的形式存在,且主要赋存在无机矿物中。两矿稀土元素的富集类型为L-type型,HREY元素均亏损严重,两煤层的母岩均为陆相来源,但是沉积过程中不断受到海水侵蚀的影响,成煤环境为以酸性-还原环境为主的海陆交互相。
沈阳[2](2019)在《首阳山煤矿3号、9号煤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首阳山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沁水煤田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煤层。太原组厚度为90.91m-122.02m,平均厚度112.95m,太原组共含煤10层,其中15号为稳定可采煤层,9号煤层不稳定,局部可采;山西组厚度为34.82m-65.98m,平均厚度53.60m,山西组共含煤3层,其中3号煤为稳定可采煤层。以首阳山煤矿3、9号煤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煤岩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和XRD、XRF、ICP-MS、带能谱的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探讨了研究区煤样的宏观、显微煤岩学特征和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变化、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并探讨了成煤时期的古环境及成煤沼泽环境。3号煤宏观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9号煤以半亮煤为主。首阳山煤矿煤层的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含量均达到70%以上,惰质组次之,壳质组极少。首阳山煤矿3号煤煤灰中矿物粘土矿物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方解石和白云石,个别煤层中发现少量石英和黄铁矿;9号煤中粘土矿物含量最高,石英和方解石含量次之,白云石、黄铁矿、菱铁矿、菱镁矿、重晶石在大部分煤层中均有分布,但是含量较少;石膏、长石只在少数煤层零星分布。微量元素中,与中国煤相比3号煤中Li、、Sr、Cr、Ga、Pb、U元素含量的算数平均值大于中国煤的算术平均值,与中国煤相比9号煤中Li、Be、Sc、V、Cr、Cu、Ga、Zr、Nb、Hf、Pb、Th、U、Mo和Ba的平均含量均大于中国煤算术平均值。3号煤中富集的元素为Li、Sr、Zr、Pb、Th;9号煤中富集的元素为Li、Sc、V、Cu、Zr、Nb、Mo、Hf、Th、U。稀土元素中,首阳山3号煤只有La、Y元素富集正常,其余元素均表现为亏损,9号煤中La元素表现为轻度富集,其余元素为富集。首阳山9号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于3号煤,3号、9号煤中稀土元素表现为富集正常,稀土元素富集类型为富轻稀土型。首阳山3号、9号煤沉积类型为陆相泥炭沼泽。根据多种方法对比,确定研究区整体的成煤环境是还原环境,首阳山3号煤成煤环境属于半干燥-半潮湿气候,首阳山9号煤成煤环境属于潮湿气候。
宁博文[3](2015)在《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文中提出在资料收集与整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研究了湘中地区下石炭统测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和大隆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泥页岩厚度较大,且横向分布较稳定,在坳陷中心处泥页岩最大厚度可达200米左右。泥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高于2.5%,其中龙潭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可高于4%。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和Ⅲ型为主,泥页岩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普遍大于1%,最高可达3%以上。不难发现,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具有良好的页岩气生成条件。XRD分析结果表明,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高于50%,其中大隆组脆性矿物含量平均高达79.8%。Ultrapore-200A氦孔隙仪测试结果显示,泥页岩孔隙度为0.2%-14.9%,平均3.7%。ULTRA-PERMTM200渗透率仪测试结果显示,泥页岩渗透率为0.003mD-0.07 mD,平均0.015mD。不难发现,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泥页岩物性条件总体较差,且非均质性非常明显。利用概率体积法系统评价了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资源量为2.8×1012m3。其中,下石炭统测水组页岩气资源量和资源丰度最大,分别为1.2×1012m3和1.02×108m3/km2,其次是上二叠统龙潭组,其资源量和资源丰度分别为0.98×1012m3和0.72×108m3/km2,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资源量和资源丰度最低,分别为0.62×1012m3和0.6×108m3/km2。综合信息叠合法研究结果表明,涟源-娄底、冷水江-新化和隆回-新邵为湘中地区下石炭统测水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块,涟源-娄底、冷水江和邓家铺-三比田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块,涟源七星街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块。
聂焘[4](2015)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与抗战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是民国时期中国地质学最高学术研究机构,这一机构不仅在地质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在服务现实的应用地质学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地质研究所对全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与勘探,在此基础上,煤、铁、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得到了科学开发,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的持久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前,地质研究所已对全国各地的矿产资源做过大量调查,抗战期间,更是将矿产调查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并取得了显着成就。本文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央研究院及地质研究所的相关文献,以及一些其他资料为基础,对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以及该所在抗战前和抗战期间进行的调查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该所为抗战所作的贡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即笔者选择这一题目的原因。正文部分,首先论述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这部分简单介绍了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发轫、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及地质研究所的成立。第二,论述了地质研究所的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第三,系统的论述了地质研究所在抗战前的准备工作,先简单的说明了地质研究所的理论准备和参与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计划的情况,之后,以不同区域为序介绍了地质研究所的调查活动,包括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五大区域。第四,系统的介绍了地质研究所在抗战期间进行的大量的调查工作,以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种类为序,按照湘西、鄂西、广西以及黔桂铁路沿线等不同调查区域分别介绍,并详细论述调查的具体过程。最后,在前文对地质研究所调查活动大量论述的基础上,对地质研究所为抗战所作的贡献进行客观的评价。
李焕同[5](2014)在《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从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主要控煤断裂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煤盆地原型演化及煤系赋存特征,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三级体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1个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亚区及19个赋煤构造带,并分析了各赋煤构造带控煤构造基本特征。完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归纳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与旋扭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等6个大类和40个类型。华南赋煤构造区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类型可以概括为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滑推叠加型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煤系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和分布特征提出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逆冲推覆、滑脱构造等的控煤模式。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划分即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形区,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变形区,东南推覆、滑脱构造变形区及川滇走滑构造变形区。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形的差异是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
宁树正[6](2013)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赋煤构造单元与大地构造单元、赋煤单元、成矿单元的关系,定义了赋煤构造单元及命名原则;在分析中国含煤岩系形变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三级划分方案,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为5个赋煤构造区、13个赋煤构造亚区和66个赋煤构造带;以构造控煤理论为指导,以煤系形变研究为主线,分析了主要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通过对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分析,探讨了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在对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地构造单元对区域煤系形变的影响;进而总结了中国赋煤构造单元煤系形变发育规律。
林东燕[7](2011)在《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西南地区是“永梅拗陷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古陆的主体、中国东部环西太平洋火山岩带以及多金属成矿带交汇处,是特提斯E-W向构造与环太平洋NE向构造时空演化交替的典型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福建省“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同时也造就了该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铁等矿产重要的矿集区。本文将福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武夷基底杂岩、闽西南被动陆缘与陆表海盆地以及闽东岩浆弧等3个Ⅲ级单元。其中,研究区所属的闽西南被动陆缘与陆表海盆地,可进一步划分武平桃溪基底杂岩、南口-清流陆内裂谷、长汀-上杭陆缘斜坡、大田-龙岩陆表海盆地等4个Ⅳ级单元。宁化-南平、政和-大埔、上杭-云霄、闽江口-永定等四条主要深大断裂带控制着区内沉积成矿作用及构造、岩浆的演化。研究区发育了印支和燕山二个期次的逆冲推覆构造。其中,印支期可分为明溪—上杭和南平—龙岩两个NE走向的推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的逆冲推覆;燕山期也可大致分为东部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分布的推覆构造带和西部明溪—清流里田两个条带,整体表现为自东向西逆冲推覆。通过对晚古生代—三叠纪地层的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和构造环境分析、探讨,得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是特提斯E-W向构造重要的组成部分,推测晚古生代—三叠纪存在“闽东古陆”,提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叠纪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区内演化划分为结晶基底形成、变质褶皱基底形成、陆表海盆地发育、活动大陆边缘等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对马坑、汤泉典型铁矿床的解剖,认为马坑铁矿为沉积-改造型铁,汤泉铁矿为接触交代型。其中获得马坑热液叠加改造伴生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0.5±0.92Ma。通过总结铁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铁矿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找矿标志,并划分了大田-将乐接触交代型铁矿区和龙岩-德化沉积-改造型铁矿区2个成矿亚带(Ⅳ级),以及将乐万安、永安溪南-大田龙凤场、大田银顶格、漳平挂山、德化阳山、安溪潘田-剑斗、龙岩蕉山-漳平大坂、漳平洛阳、龙岩马坑、上杭湖洋等10个铁矿成矿远景区(Ⅴ级)。并提出了远景区部署建议。
杨怀宇[8](2010)在《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定位于湘桂地区海相油气勘探的基础性地质研究。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要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和岩相古地理编图等技术手段,对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构造古地理学研究,明确了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历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剖析研究区特殊的“台-槽-丘-盆”多种沉积类型对构造活动、海平面相对变化的沉积充填响应,探讨叠加、改造型的残留盆地物质充填规律及其反映的构造-古地理意义。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地层中发育3大沉积相组、14种沉积相类型。分别为大陆相组的风化残积、冲积扇和河流;海陆过渡相组的三角洲、潮坪和泻湖相;海相组的陆源碎屑型无障壁海岸、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台间盆地、欠补偿型盆地和补偿型浊积岩盆地。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表现为泥盆纪拉开,石炭纪延续,二叠纪发展和早、中三叠世统一的特征。早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湘桂地区发生伸展裂陷,总体古地理格局为北高南低,槽-台相间格局已经形成,孤立台地面积较大,钦防海槽自加里东期之后连续沉积并未间断,石炭纪时浅水碳酸盐台地范围扩大,台间深水盆地分布局限,浅滩发育,槽-台分异不明显,早二叠世发生海侵,海水淹没全区,槽-台分异明显,孤立台地范围变小;晚二叠世东吴运动造成钦防海槽关闭并褶皱回返,云开地区发生隆起,深水盆地收缩,槽-台分异明显,早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转为以大面积鲕粒滩为特征碳酸盐缓坡,该时期至中三叠世滇黔桂地区各坳陷合并统一为南盘江坳陷并以巨厚的浊积盆地沉积为特征,此时孤立台地均被淹没。湘桂地区处于多种构造体系交切复合部位,经历了长期的板块构造演化和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形成了复杂的盆山系统,并且发育了独特的“台-盆-丘-槽”沉积体系,通过研究湘桂地区残留盆地内物质充填规律及不整合面分布,以隆林孤立碳酸盐台地与南盘江坳陷生物礁为实例,探讨不同沉积类型对于构造运动、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充填响应特征,综合研究认为,本区泥盆纪-中三叠世先后经历的5次构造运动及3次海侵事件控制着研究区的3次成煤期、4次造礁期、3次生物绝灭事件及2次槽-台分异明显时期和1次分异不明显时期。
郭桦[9](2010)在《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为理论指导,利用大量野外露头调查、室内化验分析与沉积学“相比法”等手段,重建了湘桂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和演化历程,简要评价了湘桂地区生、储、盖特征等基本油气地质条件。湘桂地区晚古生代主要发育有3大沉积相组类型,即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及海相组。其中陆相组主要发育河流相、冲积扇相2种类型;海陆过渡相组主要为三角洲相1种类型;海相组则发育有滨岸相、潮坪泻湖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内浅滩相、生物礁相、台缘斜坡相、浅海陆棚相、台棚相、台盆相及深水盆地相等12种相类型。湘桂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表现为泥盆纪拉开,石炭纪延续,二叠纪发展。具体来讲,泥盆纪湘桂地区发生伸展裂陷,总体古地理格局为北高南低,槽-台相间格局已经形成,孤立台地面积较大,钦防海槽自加里东期之后连续沉积并未间断;石炭纪时浅水碳酸盐台地范围扩大,台间深水盆地分布局限,浅滩发育,槽-台分异不明显,早二叠世发生海侵,海水淹没全区,槽-台分异明显,孤立台地范围变小,晚二叠世东吴运动造成钦防海槽关闭并褶皱回返,云开地区发生隆起,深水盆地收缩,槽-台分异明显;早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转为以大面积鲕粒滩为特征碳酸盐缓坡,该时期至中三叠世滇黔桂地区各坳陷合并统一为南盘江坳陷并以巨厚的浊积盆地沉积为特征,此时孤立台地均被淹没。湘桂地区海相油气地质条件总体表现为生、储、盖发育层位多,分布广,后期改造破坏强。具体来看,烃源岩共发育三套(D、C1及P),以泥盆系及下石炭统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储集岩发育四套(D2、D3、C2及P1、),以下泥盆统碎屑岩储层及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储层物性较好;盖层发育三套(D2-3、C1及P),以泥盆系泥页岩分布广、封盖能力强。
王建,李三忠,金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刘鑫[10](2010)在《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认为湘中地区存在三套不整合面,划分了四个构造变形期次: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并对各个构造期次的变形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加里东期与印支早期分别为近东西向的褶皱,印支晚期为一近似平行于祁阳弧断裂的弧形构造,燕山期则以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为主。通过分析各构造期次的复合叠加特征,本文提出:湘中地区的穹盆构造是由于加里东期褶皱与印支期褶皱叠加而形成的,并在燕山期时受到北东—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断层的改造。
二、祁阳山字型构造雏型及其与石炭二叠纪煤系煤层煤质的若干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阳山字型构造雏型及其与石炭二叠纪煤系煤层煤质的若干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高铝煤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煤矿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象和水文特征 |
2.4 区域地质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 |
3.3 实验分析 |
第4章 煤岩学特征 |
4.1 宏观煤岩特征 |
4.2 显微煤岩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中矿物学特征研究 |
5.1 煤质分析 |
5.2 矿物学特征 |
5.2.1 黏土矿物 |
5.2.2 硫化物矿物 |
5.2.3 氧化物矿物 |
5.2.4 碳酸盐矿物 |
5.2.5 磷灰石 |
5.3 矿物来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中伴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 煤中的常量元素 |
6.2 煤中的微量元素 |
6.2.1 煤中元素的丰度特征 |
6.2.2 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 |
6.2.3 煤层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 |
6.3 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6.3.1 相关性分析 |
6.3.2 聚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7.1 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富集特征 |
7.2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 |
7.3 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
7.4 稀土元素的赋存及来源 |
7.5 沉积环境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首阳山煤矿3号、9号煤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2 煤中矿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 |
2.2 自然地理 |
2.3 以往地质工作 |
2.4 区域地层 |
第3章 煤岩特征分析 |
3.1 工业分析 |
3.2 宏观煤岩特征 |
3.3 显微煤岩特征 |
3.4 煤相类型 |
3.5 煤相垂相演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中矿物特征 |
4.1 煤中矿物含量 |
4.2 矿物在物镜下特征 |
4.2.1 氧化物 |
4.2.2 硅酸盐矿物 |
4.2.3 碳酸盐矿物 |
4.2.4 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 |
4.2.5 其他矿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中伴生元素 |
5.1 煤中常量元素 |
5.1.1 常量元素赋存状态 |
5.1.2 剖面规律 |
5.2 煤中微量元素 |
5.2.1 含量特征 |
5.2.2 富集程度 |
5.2.3 微量元素纵向分布特征 |
5.2.4 相关性分析 |
5.3 稀土元素 |
5.3.1 稀土元素含量 |
5.3.2 稀土元素化学参数 |
5.3.3 稀土元素模式分布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煤环境分析 |
6.1 古盐度条件 |
6.2 古氧化还原条件 |
6.3 古气候条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所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所完成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3 岩相古地理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石炭系 |
2.3.2 叠系 |
第三章 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
3.1 页岩气生成条件 |
3.1.1 泥页岩发育特征 |
3.1.2 有机碳含量 |
3.1.3 有机质类型 |
3.1.4 烃源岩生烃史 |
3.2 页岩气储集条件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储集类型及特征 |
3.2.3 吸附性能 |
3.3 页岩气保存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构造活动 |
3.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4 岩浆岩和成矿热液活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页岩气资源评价 |
4.2.1 计算单元的划分 |
4.2.2 计算参数的选取和确定 |
4.2.3 页岩气资源评价结果 |
4.3 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块优选 |
4.3.1 有利区块优选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
4.3.2 有利区块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与抗战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成立 |
一、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发轫 |
二、中央研究院的成立 |
三、地质研究所的成立 |
四、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 |
第二章 地质学研究与抗战的资源准备 |
一、基础理论研究 |
二、参与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三、自主进行的矿产调查与勘探 |
四、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调查与勘探 |
第三章 战时矿产资源的调查与勘探 |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地质研究所的内迁 |
二、煤矿的调查与勘探 |
三、铁矿的调查与勘探 |
四、金矿的调查与勘探 |
五、有色金属矿产的调查与勘探 |
第四章 地质研究所对抗战的贡献及其评价 |
一、促进战时铁路运输与工业生产 |
二、支持军工生产,促进对外贸易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内外研究状及发展势 |
1.2.2 存在的主要问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航磁特征 |
2.2.3 地震场特征 |
2.3 主要断裂带特征 |
2.3.1 扬子地块控煤裂构造 |
2.3.2 华夏地块控煤裂构造 |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田地质特征 |
3.1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
3.1.1 晚古生代含煤地 |
3.1.2 中生代含煤地 |
3.1.3 新生代含煤地 |
3.2 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3.2.1 华南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3.2.2 华南晚三叠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分 |
3.3 本章小结 |
4 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
4.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
4.2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
4.2.1 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煤构造带 |
4.2.2 扬子北逆冲煤构造带 |
4.2.3 龙门山逆冲煤构造带 |
4.2.4 川中南部隆起煤构造带 |
4.2.5 川渝隔档式褶皱煤构造带 |
4.2.6 丽江雄坳陷煤构造带 |
4.2.7 康滇隆煤构造带 |
4.2.8 滇东褶皱煤构造带 |
4.2.9 川南黔叠加褶皱煤构造带 |
4.2.10 渝鄂湘黔隔式褶皱煤构造带 |
4.2.11 江南隆煤构造带 |
4.3 华夏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
4.3.1 湘桂陷煤构造带 |
4.3.2 赣湘坳陷煤构造带 |
4.3.3 上饶安福曲仁坳陷煤构造带 |
4.3.4 浙赣东坳陷煤构造带 |
4.3.5 闽南坳陷煤构造带 |
4.3.6 右江褶皱煤构造带 |
4.3.7 雷琼陷煤构造带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
5.1 聚煤盆地类型 |
5.2 主要成煤期构造格局 |
5.2.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 |
5.2.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
5.2.3 新生代古构造格局 |
5.3 成煤盆地构造演化 |
5.3.1 聚煤盆地构造发育阶 |
5.3.2 聚煤盆地构造演特征 |
5.3.3 聚煤盆地富煤带迁移变 |
5.4 本章小结 |
6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
6.1 控煤构造样式涵义及划分 |
6.2 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
6.3 控煤构造模式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煤系构造变形规律 |
7.1 煤系构造变形特征 |
7.2 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特征 |
7.2.1 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 |
7.2.2 雪峰山陆内合构造变 |
7.2.3 东南推、滑构造变 |
7.2.4 川滇走滑构造带构造变 |
7.3 煤系构造变形差异性对比分析 |
7.3.1 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的差异 |
7.3.2 煤系构造变控制因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煤田构造研究现状 |
1.2.2 构造分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
1.3.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
1.3.3 赋煤构造单元控煤特征 |
1.3.4 赋煤构造带煤系形变控制因素 |
1.3.5 主要大地构造带区域控煤与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手段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
2.1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
2.1.1 构造单元定义 |
2.1.2 成矿单元定义 |
2.1.3 赋煤单元定义 |
2.1.4 赋煤构造单元定义 |
2.2 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赋煤单元、赋煤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
2.3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依据 |
2.3.1 聚集特征(成煤地质时代)差异 |
2.3.2 含煤岩系赋存形态表现差异 |
2.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
2.4.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
2.4.2 成矿单元划分体系 |
2.4.3 赋煤单元划分体系 |
2.4.4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体系 |
2.5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
2.5.1 划分的资料基础 |
2.5.2 划分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赋煤构造亚区控煤特征 |
3.1 东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1.1 东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
3.1.2 东北中部赋煤构造亚区 |
3.1.3 东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
3.2 华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2.1 华北北部赋煤构造亚区 |
3.2.2 华北西部赋煤构造亚区 |
3.2.3 华北东部赋煤构造亚区 |
3.2.4 华北南部赋煤构造亚区 |
3.3 华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3.1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 |
3.3.2 华南赋煤构造亚区 |
3.4 西北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4.1 北疆赋煤构造亚区 |
3.4.2 南疆赋煤构造亚区 |
3.4.3 祁连赋煤构造亚区 |
3.5 滇藏赋煤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典型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
4.1 二连断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
4.1.1 煤系变形特征 |
4.1.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
4.1.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
4.2 鄂尔多斯东缘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
4.2.1 煤系变形特征 |
4.2.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
4.2.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
4.3 柴北缘逆冲推覆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
4.3.1 煤系变形特征 |
4.3.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
4.3.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
4.4 滇东褶皱赋煤带煤系变形与控制因素 |
4.4.1 煤系变形特征 |
4.4.2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环境 |
4.4.3 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大地构造带对煤系形变的构造控制 |
5.1 天山-兴蒙造山系 |
5.1.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
5.1.2 天山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
5.1.3 蒙古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
5.2 秦祁昆造山系 |
5.2.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
5.2.2 秦岭大别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
5.2.3 祁连造山带对煤系变形影响 |
5.3 邻庐断裂带 |
5.3.1 构造演化与地球动力学 |
5.3.2 郯庐断裂对煤系变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煤田构造发育规律 |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 |
6.1.1 大地构造演化 |
6.1.2 大地构造与赋煤作用 |
6.1.3 深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 |
6.2 煤系变形基本规律 |
6.2.1 含煤岩系变形规律 |
6.2.2 含煤岩系变形组合 |
6.3 控煤构造样式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1 伸展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2 挤压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3 剪切和旋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4 反转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5 滑动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3.6 同沉积(成煤期)构造控煤与煤系展布规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
(7)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对象及其地理位置、大地构造位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历史回顾 |
1.2.2 前人研究成果、现状述评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闽西南区域地质背景 |
2.1 深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 |
2.1.1 地球物理特征 |
2.1.2 地壳结构 |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2.3 地质构造概况 |
2.3.1 地层特征简述 |
2.3.2 侵入岩特征简述 |
2.3.3 构造特征 |
3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 |
3.1 晚古生代-三叠纪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
3.1.1 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2 石炭纪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3 二叠纪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4 早三叠世溪口组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5 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2 闽西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演化 |
3.2.1 宁化-南平北东东向构造-岩浆带 |
3.2.2 政和-大埔NNE 向断裂带 |
3.2.3 上杭-云霄NW 向断裂带 |
3.2.4 闽江口—永定断裂带 |
3.3 闽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发展阶段特征 |
3.3.1 基底形成阶段 |
3.3.2 陆表海盆地发展阶段 |
3.3.3 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
3.4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模式 |
4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
4.1 区域成矿的地层条件 |
4.1.1 碳酸盐岩地层的控矿作用 |
4.1.2 早中石炭世含铁建造特征 |
4.1.3 地层的含矿性特征 |
4.1.4 闽西南铁矿矿体顶底板岩性特征 |
4.1.5 碳酸盐围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
4.2 区域成矿的岩浆岩条件 |
4.3 区域成矿的构造条件 |
4.3.1 矿床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
4.3.2 研究区主要的控矿型式 |
5 闽西南地区典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
5.1 典型矿床的解剖 |
5.1.1 马坑式沉积-改造型铁矿 |
5.1.2 汤泉式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 |
5.2 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 |
5.3 铁多金属矿床成因机理 |
5.3.1 马坑式沉积-改造型铁矿成因机理 |
5.3.2 汤泉式接触交代型铁矿成因机理 |
6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6.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6.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6.1.2 矿床具有层控及时控特征 |
6.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4 沉积岩相与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5 侵入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6 铁矿与矿化继承性作用关系 |
6.2 铁矿形成的时间分布规律 |
6.3 铁矿形成的空间分布规律 |
6.3.1 铁矿富集的有利空间 |
6.3.2 铁矿产出的层位 |
6.3.3 矿床及矿物组合区域分带 |
6.4 闽西南地区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6.5 闽西南地区铁矿找矿标志 |
7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
7.1 成矿远景区划分 |
7.1.1 铁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法 |
7.1.2 闽西南地区铁矿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
7.2 成矿远景区特征及找矿方向 |
7.2.1 Ⅳ级成矿亚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
7.2.2 Ⅴ级成矿远景区特征及找矿方向 |
7.3 勘查部署建议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8)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现状 |
1.1.2 湘桂地区地层及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1.3 湘桂地区含油气改造型盆地研究现状 |
1.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论文选题依据、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特征 |
2.1 湘桂地区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湘桂地区构造演化 |
2.2 湘桂地区构造单元区划 |
第三章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地层发育特征 |
3.1 泥盆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1.1 泥盆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2 泥盆系残余地层展布 |
3.2 石炭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2.1 石炭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2 石炭系残余地层展布 |
3.3 二叠纪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3.1 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2 二叠系残余地层展布 |
3.4 早中三叠世地层对比及残余地层展布 |
3.4.1 早中叠世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
3.4.2 下中三叠统地层残余地层展布 |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及典型沉积模式 |
4.1 陆相组特征 |
4.1.1 风化残积相 |
4.1.2 冲积扇相 |
4.1.3 河流相 |
4.2 海陆过渡相组特征 |
4.2.1 三角洲相 |
4.2.2 潮坪与泻湖相 |
4.3 海洋沉积相组特征 |
4.3.1 陆源碎屑型无障壁海岸相 |
4.3.2 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3 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4 孤立型碳酸盐岩台地相 |
4.3.5 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相 |
4.3.6 台间盆地相 |
4.3.7 盆地相 |
4.4 事件沉积 |
4.4.1 风暴流事件及沉积记录 |
4.4.2 热事件及沉积记录 |
第五章 区域沉积格架及构造沉积演化模式 |
5.1 区域沉积格架 |
5.1.1 泥盆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2 石炭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3 二叠纪区域沉积格架 |
5.1.4 早中三叠世区域沉积格架 |
5.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沉积演化模式 |
第六章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6.1 编图思路及图件表达方法 |
6.1.1 编图思路 |
6.1.2 编图单元及图件表达方法 |
6.2 主要控相断裂带概述 |
6.3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 |
6.3.1 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2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3 二叠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
6.3.4 早、中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
6.4 湘桂地区古地理环境总体发育模式 |
6.5 湘桂地区古地理环境差异性 |
第七章 盆地沉积演化及构造-充填响应 |
7.1 海相沉积盆地原型与演化 |
7.2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不同沉积类型响应 |
7.2.1 区域不整合属性及其分布 |
7.2.2 多旋回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与不同沉积类型响应 |
7.2.3 构造运动与沉积地质事件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1) |
图版及说明(2) |
图版及说明(3) |
图版及说明(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相古地理 |
1.2.2 地层 |
1.2.3 生物礁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1.1 中-新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
2.1.2 震旦纪-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 |
2.1.3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再次发育阶段 |
2.1.4 晚三叠世-新生代陆相挠曲盆地发育阶段 |
2.2 地层系统与划分 |
2.3 残留地层展布 |
2.3.1 泥盆系残留地层 |
2.3.2 石炭系残留地层 |
2.3.3 二叠系残留地层 |
第三章 沉积体系特征 |
3.1 典型相标志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陆地边缘相 |
3.2.2 台地相 |
3.2.3 台地边缘 |
3.2.4 台棚相 |
3.2.5 台盆相 |
3.2.6 事件沉积 |
3.3 沉积相发育模式 |
3.3.1 湘桂地区总体发育模式 |
3.3.2 孤台-台间海槽沉积体系模式 |
第四章 岩相古地理演化 |
4.1 泥盆纪岩相古地理 |
4.2 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
4.3 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
第五章 湘桂地区油气地质特征 |
5.1 泥盆系油气地质特征 |
5.1.1 下泥盆统 |
5.1.2 中泥盆统 |
5.1.3 上泥盆统 |
5.2 石炭系油气地质特征 |
5.2.1 下石炭统 |
5.2.2 上石炭统 |
5.3 二叠系油气地质特征 |
5.3.1 下二叠统 |
5.3.2 上二叠统 |
5.4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组合 |
5.4.1 湘桂地区生、储、盖特征 |
5.4.2 南盘江坳陷生、储、盖组合 |
5.4.3 十万山盆地生、储、盖组合 |
5.4.4 桂中坳陷生、储、盖组合 |
5.4.5 湘中坳陷生、储、盖组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祁阳山字型构造雏型及其与石炭二叠纪煤系煤层煤质的若干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沁水煤田高铝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申伟刚.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2]首阳山煤矿3号、9号煤的地球化学特征[D]. 沈阳. 河北工程大学, 2019
- [3]湘中地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D]. 宁博文.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4)
- [4]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与抗战之关系研究[D]. 聂焘.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5]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焕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6]中国赋煤构造单元与控煤特征[D]. 宁树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8)
- [7]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D]. 林东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8]湘桂地区泥盆纪—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 杨怀宇.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9]湘桂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特征研究[D]. 郭桦.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5)
- [10]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J]. 王建,李三忠,金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