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疱疹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3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静[1](2021)在《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单纯毫火针)31例,治疗组(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31例。两组毫火针针刺操作、取穴相同,主穴均为患侧相应夹脊穴、局部阿是穴。配穴根据气虚血瘀证型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四关穴。对照组采用单纯毫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患侧血海、曲池、阳陵泉进行穴位注射,注射药物选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比较两组各项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情况、发病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前一阶段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第1次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VAS评分降低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组内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4)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5)本试验治疗全程,未发生不良事件,59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无异常变化,提示本研究安全性良好。结论: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阮见[2](2021)在《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温针灸夹脊穴与电针夹脊穴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旨在筛选出一种更优、更有效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温针灸组和电针组,每组各36例。二组均给与基础治疗(皮损局部阿是穴围刺+口服泛昔洛韦分散片和甲钴胺胶囊);温针灸组采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电针组采用夹脊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接受1次治疗,1个疗程10次,共1个疗程。治疗后第30天完成随访,了解是否存在后遗神经痛。记录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疗效(疼痛评定指标、疱疹评价指标、后遗神经痛指标、临床症候总积分),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疼痛评定指标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VAS评分(P<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疱疹评价指标疗效比较:温针灸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组(P<0.01)。3.后遗神经痛指标疗效比较:温针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电针组(P<0.05)。4.临床症候总积分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临床症候总积分(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临床症候总积分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5.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与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相当,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临床症候,但温针灸夹脊穴在促进皮损愈合方面优于电针夹脊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电针夹脊穴。故温针灸夹脊穴是一种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更优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晓沁[3](2021)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自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希望为临床治疗PH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4例PHN(气滞血瘀证)患者。根据门诊就诊先后顺序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2例。拟定两组用药疗程均为4周,其中实验组根据中医辨证给予自拟桃红四物汤加减方(生产厂家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其组成为桃仁6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0g等。)的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服用方法: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200ml温开水冲服。而对照组则予以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商品名:莱瑞克,H20130073的国药准字号,生产厂家: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服用方法:口服;75mg,频率为早晚各一次。并同时予以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及相关心理疏导,嘱患者一方面注意适度休息、以防劳累过度;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适当转移注意力,以防过度焦虑。通过填写自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调查表;并分别于第2周(对患者进行VAS评分)、第4周(对患者进行VAS、SAS、PSQI评分)进行随访。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效果差异。根据所得结论对两组治疗气滞血瘀型PHN患者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经过2周和4周的治疗后均有显着下降,且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P=0.771),治疗4周(P=0.213)两个时间节点对比,两组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而在治疗2周后两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治疗4周对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均为P=0,P<0.01)提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0.771)、治疗4周(P=0.213)对比,两组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SAS评分以及治疗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对比均有显着改善,经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其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愈显率高达80.0%,而对照组愈显率为53.3%。经卡方检验,两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组有效率为96.7%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6.7%,经连续修正卡方检验,X2=0.873结果P=0.35,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疗效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两组均能显着缓解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治疗2周后桃红四物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强于普瑞巴林,而在治疗4周后两组缓解疼痛效果则相当。两组均可显着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睡眠情况。两组均有显着疗效,在疗效及有效率方面,两组效果相当,而在愈显率方面,桃红四物汤加减方明显强于普瑞巴林。
束敏[4](2021)在《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创面修复、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同时探讨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不同时间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预见性的指导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州市某医院皮肤科2019年12月—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带状疱疹门诊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远红外组(60例)、氦氖激光组(60例)及TDP神灯组(60例),三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上,分别给予远红外、氦氖激光、TDP神灯进行光照射。干预前应用《带状疱疹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登记表》(自行设计)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各组带状疱疹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无差异;干预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在治疗第3天、第5天、第10天评估带状疱疹的疼痛的治疗效果,应用《疱疹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修复所需时间,应用《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满意度,30天、90天应用《随访记录单》对患者疼痛情况、皮损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的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三组对带状疱疹疼痛都有缓解作用,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氦氖激光组患者在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远红外组、TDP神灯组;远红外组在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均低于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2.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远红外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着低于氦氖激光组和TDP神灯组。3.疼痛及皮损的观察: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天随访时疼痛、皮损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3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53.7%、18.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2.7%、9.6%)和TDP神灯组(23.5%、2.0%)。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天“无痛、无色素沉着”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9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90.7%、81.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80.8%、65.4%)和TDP神灯组(64.7%、43.1%)。4.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满意度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TDP神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4.18±0.91)分,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52±0.80)分,远红外组患者相对最低(3.43±0.82)分;远红外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4.37±0.62)显着高于TDP神灯组(3.92±0.74)氦氖激光组(3.67±0.76)。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远红外、氦氖激光与TDP神灯对早期带状疱疹的疼痛、皮损修复均有一定效果。但远红外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效果更显着,其次是氦氖激光,TDP神灯;氦氖激光在第3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远红外、TDP神灯;远红外在治疗的第5天、第10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氦氖激光、TDP神灯。远红外组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TDP神灯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其次是氦氖激光,远红外;远红外的舒适度最高,其次是TDP神灯,氦氖激光。三组患者光照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光疗的不良反应状况,患者容易接受。三种辅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光疗方案,在止痛效果、皮损修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费用接受度和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王明刚[5](2021)在《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第一部分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诊断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一步探讨腹壁薄弱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修复材料选择。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9例,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对腹壁薄弱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手术方案、修补材料选择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以电话等随访方式为主。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情况:79例患者包括45例男性,34例女性。腹壁薄弱患者发病原因不同,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43例(54.43%)、外伤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21例(26.58%)、病毒感染9例(11.40%)、先天性因素6例(7.59%),病程为6.3±3.6年(3~11年)。(2)临床特点:医源性腹壁肌筋膜组织薄弱或缺失发生于胸、腰椎、主动脉、肾脏手术后,既往手术在进行分离操作过程中可能伤及肋间神经,导致肋间神经控制范围的腹壁肌肉组织发生去神经化改变,从而引起腹壁肌肉和相关组织薄弱的发生;而外伤同样可导致相应肋间神经损伤,与医源性腹壁组织损伤出现相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侵犯肋间神经时,受累的肋间神经控制相应的运动神经麻痹,进一步导致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腹壁肌肉和腹壁组织,进而引起腹壁膨出出现腹壁薄弱的临床表现;胚胎发育过程中,因胚胎体腔关闭停顿,可能导致先天性腹壁膨出,表现先天性腹壁薄弱,临床较为少见。(3)诊断:全部79例患者经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为腹壁薄弱。35例(44.30%)患者术前CT检查存在明确缺损样表现,其余44例(55.70%)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缺损,表现为腹壁薄弱整体膨出。(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34例(43.04%)行Sublay手术,27例行Stoppa手术(34.18%),14例(17.72%)行Onlay手术,4例行组织缝合手术(5.06%)。修补材料方面,使用聚丙烯材料51例(64.56%),脱细胞基质材料13例(16.46%),聚偏二氟乙烯材料10例(12.66%)。(5)随访:66例患者完成不同时间的随访,随访率83.54%,中位随访时间年48个月(6~120月)。有4例患者复发(4/66),复发率为6.06%;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切口浅层感染(5/79),浅层感染发生率6.33%;2例患者随访出现深部感染并累及修补材料(2/66),深部感染发生率为3.03%;有5例患者在院期间出现血肿(5/79),血肿发生率为6.33%;19例患者随访期内出现血清肿(19/66),血清肿发生率为28.79%;共计10例患者出现异物感(10/66),异物感发生率为15.15%;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慢性疼痛(1/66),慢性疼痛发生率为1.51%。结论(1)手术治疗腹壁薄弱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腹壁薄弱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多种修复材料;(3)人工合成材料治疗腹壁薄弱存在术后异物感的问题。第二部分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背景腹壁薄弱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壁疝,一般是腹壁的肌肉组织发生萎缩、减少或失去原有的组织强度而导致局部腹壁功能的缺失及外形改变,其发病原因主要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相关临床因素。当由于患者生理因素或医源性损伤(手术、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而导致腹壁肌肉组织力量下降时,即出现腹壁薄弱。然而,相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却是复杂的,传统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为了探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tissue matrix,ACTM)材料与传统的聚丙烯材料在腹壁薄弱中的作用机理,并讨论其修复腹壁薄弱的根本机制,本研究尝试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通过脱细胞基质材料与聚丙烯材料修补腹壁薄弱的动物实验模型,行随机对照研究,从而监测动物腹壁肌肉强度改善状况,并对反映机制重要实验指标的动态变化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不同材料对改善实验兔的腹壁肌肉薄弱的重要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只健康雄性实验兔,采用切断实验兔的左侧腹壁运动神经建立腹壁薄弱动物模型,左侧腹壁为试验组,同只实验兔的右侧腹壁为对照组。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伤口愈合及肿胀发生情况。于术后第12周记录双侧腹壁长度,通过对比腹围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腹壁薄弱。取出实验兔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行力学测试,包括拉伸应力和拉伸应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后,分别在30只健康的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左、右腹壁的肌后间隙层面分别植入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ACTM),并缝合固定,同时修补腹壁缺损。术后1月观察期内注意实验兔体温及局部伤口愈合情况,于术后第24、48周分别处死15只实验兔,取出腹壁标本,对其两侧腹壁肌肉组织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比较,以及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结果在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2只实验兔均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因术后感染死亡,随后补做3只。其他实验兔均存活超过3个月。非手术侧腹壁腹围长度为17.0±0.7 cm,腹壁薄弱侧腹围长度为19.0±1.2 cm,表明腹壁薄弱动物模型腹围长度平均增加2 cm。腹壁薄弱组的拉伸应力显着降低为1.116±0.221MPa(P<0.001),拉伸应变显着降低为 9.126±2.073%(P<0.001)。根据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其术后的腹围长度和生物力学特性都证实成功建立了腹壁薄弱的动物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聚丙烯组和ACTM材料组均有2只兔共4只因麻醉意外死亡,随后补做4只兔。材料植入术后,聚丙烯组有4只兔和ACTM组1只兔发生切口感染,经敞开清创换药后痊愈。两种材料植入体内的成功率为100%。补充标本后30只实验兔均存活。与聚丙烯组相比,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409±0.806MPa(P=1.482E-08),48周后平均拉伸应力比聚丙烯组低2.319±0.486 MPa(P=3.093E-11);ACTM组24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高15.259±6.499%(P=2.992E-07),48周后平均拉伸应变比聚丙烯组高15.845±6.731%(P=3.093E-11)。需要注意的是,从24周到48周,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力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01±0.321 MPa(P=0.004)和1.1±0.244 MPa(P<0.001),增长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聚丙烯组和ACTM组拉伸应变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 0.111±1.195%(P=0.926)和0.697±2.104%(P=0.743),变化幅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聚丙烯周围组织见轻微炎症反应,ACTM周围组织几乎无炎症反应,还可见毛细血管的长入。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24周,纤维组织排列和走向相对整齐、正常,还可看到细胞粘附在ACTM材料上。ACTM材料植入术后的48周,材料外缘可见一定程度降解,周围组织长入。可见,ACTM材料植入后组织结构变化较小,束状结构仍然紧密相连。结论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实验兔的腹壁薄弱模型。植入性修补材料植入动物模型后,证实ACTM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学材料,有进一步应用于腹壁薄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可能。
申淑娴[6](2021)在《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试验研究病例共60例,均来自于2020年1月至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及皮肤科门诊或住院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的药物基础治疗。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予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外涂利多卡因软膏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进行记录及对比,并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该60例患者外周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80%)。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睡眠(PSQI评分)和生活质量(DLQI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VAS、PSQI、DLQI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D3+(%)、CD4+(%)及CD4+/CD8+均升高,同时治疗组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4.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病情复发率,治疗组复发率为17.25%,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更为显着,既可明显减轻PHN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张媛婧[7](2021)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为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调查,在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对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门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及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进而辨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中医体质。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构成比描述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身高、体重分布的差异。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病程、吸烟、饮酒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运动情况、基础病史、不同诱因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责任神经、西医分型、前驱痛、疼痛频率分布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偏颇体质最高(83.0%),构成比由大至小为瘀血质(21.5%),阳虚质(18.0%),阴虚质(12.5%),气郁质(11.0%),气虚质(10.5%),痰湿质(5.5%),特禀质(3.5%),湿热质(0.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占1 7.0%。各中医体质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运动情况、基础病史、不同诱因、前驱痛、疼痛频率、西医分型、责任神经分布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女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体质类型以阳虚质为主。在年龄分布上,在20-59岁之间中医体质分布以阳虚质比例最高(23.1%)。60岁以上中医体质分布瘀血质最多(25.5%)。在病程分布上,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和阳虚质比例最高(均为19.8%),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瘀血质为主(35.4%)。在吸烟、饮酒方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吸烟人数最多,阴虚质饮酒人数最多。六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年龄、病程与瘀血质呈正相关,说明年龄大、病程长是形成瘀血质的风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瘀血质的风险增加1.042倍;病程每增加1个月,发生瘀血质的风险增加1.030倍。性别与阳虚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女性发生阳虚质的风险是男性的3.056倍。结论: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以瘀血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为主,其分布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程相关。2.经Log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与瘀血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与阳虚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朱小芳[8](2020)在《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艾灸作为辅助治疗及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不同时间介入艾灸来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通过观察近期、远期临床疗效,为优化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方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我院带状疱疹病人诊疗证型分布以及老年人生理特点,得出此次临床观察带状疱疹的基本证型为脾虚湿蕴证。本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平均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口服伐昔洛韦缓释片及中药治疗),试验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4~5天内介入治疗),试验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同加入艾灸治疗(艾灸需在病程的第1~3天内介入治疗);三组基础治疗均为10天,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艾灸治疗均持续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以皮损愈合后为起始,通过微信、电话等回访方式了解皮损治愈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发生PHN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1)基线对比:分别对三组受试对象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疼痛评分、睡眠评分等一般资料进行了基线分析,结果提示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三组受试对象一一按时测量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随访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共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在这5个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并在各个观察时点上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从治疗开始直至随访观察结束,三组VAS评分的走向均呈下降趋势,三组分别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分组为前提,各观察时点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1分别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三组患者分别测量5个观察时点(具体同上)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提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在5个观察时点中睡眠自评量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各组内在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三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试验组1与试验组2、对照组与试验组2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1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三组人群在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上比较,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三组人群后遗症发生率存在不同。结论:艾灸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疗效确切,且越早使用艾灸治疗,在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效果越好。本研究进一步优化了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黄敏敏[9](2020)在《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程长短、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后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组75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7例)和对照组(n=38例),治疗组予口服柴瓜蝎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均在治疗开始与结束行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检测及相关常规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疼痛评分;于研究开始及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病程长短、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高低;研究结束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有无遗留神经痛及计算其发生率;试验期间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从而综合评价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脱落及失访5例病例,最终纳入7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一致。(2)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更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3)治疗病程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止痛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更能缩短病程。(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5)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DL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补体C3、C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比:结束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4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15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2.86%。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瓜蝎汤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治疗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效果要优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2)柴瓜蝎汤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在用药安全性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效果相当。(3)柴瓜蝎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补体C3、C4等免疫系统相关。
张瑞[10](2020)在《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探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近2年经西医治疗结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归纳临床资料特点、疾病相关因素特征,了解临床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以便为今后开展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多标准化的诊疗思路。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急性期带状疱疹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573例患者,对其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临床资料(季节、发病诱因、受累神经、首诊误诊情况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整理,并比较不同年龄组(青年、中年、老年组)一般症状缓解情况及疾病转归是否有差异,将需要研究的资料录入Excel,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本次纳入的急性期患者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是91岁,且各年龄阶段的男女性别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发病因素:四季均可发病,通过对纳入研究的观察,秋季的患者人数较多(P<0.01)。患者的常见发病诱因为劳累、情志因素、外感、局部外伤等,但大部分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其中361例(63.0%)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最多见。3.临床特点:48.5%的患者疼痛与皮疹同时出现,45.0%的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6.3%的患者以皮疹为首发症状,0.2%的患者仅有皮疹不伴疼痛。本次研究中皮疹分布在右侧的较分布在左侧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累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丛神经>腰骶神经>臂丛神经>面神经。中医证型以肝经郁热证为主(96.0%)。4.疾病转归:纳入的573例患者的最短住院天数为6天,最长为21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1.71±1.92)天;平均止疱时间为(4.72±1.12)天、疼痛缓解时间为(6.30±1.76)天。不同年龄阶段比较显示:不同年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疱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疼痛及皮损评分在治疗前后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5.中医路径:我院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治疗的完成率为92.7%。6.治疗效果:573例患者治愈97例(16.9%),有效437例(76.3%),未愈39(6.8%),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满意度高,总有效率达93.2%。在疗效方面青年组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我院经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在缩短住院时间、疼痛缓解、皮损改善及综合疗效评价方面均有显着优势,有助于本病的规范性诊疗,值得推广。
二、疱疹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疱疹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3例(论文提纲范文)
(1)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试验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器械准备 |
2.5 异常情况的处理 |
2.6 观察指标 |
2.7 试验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础资料比较 |
2.1 性别比较 |
2.2 年龄及病程比较 |
2.3 一般情况比较 |
2.4 发病部位比较 |
2.5 治疗前基线评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观察 |
3.1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 |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
3.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4 总有效率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1.1 毫火针疗法 |
1.2 穴位注射疗法 |
1.3 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疗法 |
1.4 药物及刺激量 |
1.5 证型选择 |
2 选穴依据 |
2.1 患侧相应夹脊穴 |
2.2 局部阿是穴 |
2.3 经验配穴 |
2.4 穴位注射疗法取穴 |
3 临床疗效评价与结果分析 |
3.1 评价指标与可信度分析 |
3.2 疗效结果对比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温针灸组治疗方法 |
2.3 电针组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指标 |
3.2.1 疼痛评定指标 |
3.2.2 疱疹评价指标 |
3.2.3 后遗神经痛指标 |
3.2.4 临床症候总积分 |
3.2.5 临床疗效评价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3 治疗结果 |
3.1 两组患者疼痛评定指标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疱疹评价指标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指标疗效比较 |
3.4 两组患者临床症候总积分疗效比较 |
3.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1 中医对带状疱疹病名及症状的认识 |
1.2 中医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 |
2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西医对带状疱疹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西医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治疗 |
3 本课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
3.1 基础治疗的选择依据 |
3.2 温针灸疗法的选择依据 |
3.3 电针疗法的选择依据 |
3.4 夹脊穴的选择依据 |
3.5 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 |
3.6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随机数字表 |
附录B 温针灸夹脊穴与电针夹脊穴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
综述 针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测指标 |
3.统计方法 |
4.结果 |
4.1 完成研究情况 |
4.2 一般资料分析 |
4.3 不良反应 |
5.讨论 |
1 桃红四物汤方药分析 |
2.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3.研究结论 |
4.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调查表 |
附录三:VAS疼痛评分标准 |
附录四:SAS自评量表 |
附录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致谢 |
(4)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带状疱疹流性病学特征 |
1.1.2 带状疱疹的预后 |
1.1.3 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 |
1.1.4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
1.1.5 护理人员在光疗中的作用 |
1.2 光疗的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光疗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
1.2.2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研究路线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1.5 实验材料及操作方法 |
2.1.6 样本量计算 |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
2.2.1 成立研究团队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指标和工具 |
2.2.4 安全性指标 |
2.3 资料收集 |
2.4 质量控制 |
2.4.1 研究设计阶段 |
2.4.2 研究实施阶段 |
2.4.3 数据处理阶段 |
2.5 统计学分析 |
2.5.1 数据管理 |
2.5.2 统计方法 |
2.6 伦理原则 |
2.6.1 自愿原则 |
2.6.2 保密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1 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 |
3.1.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1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 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 |
3.2.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2 远红外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3 氦氖激光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2.4 TDP神灯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
3.3 三组患者皮损程度的差异比较 |
3.3.1 三组患者止疱时间的差异比较 |
3.3.2 三组患者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
3.3.3 三组患者脱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
3.4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4.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4.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
3.5 三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
3.5.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费用接受度的差异比较 |
3.5.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差异比较 |
3.6 选择清单 |
4 讨论 |
4.1 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
4.1.1 人口疾病学特征 |
4.1.2 伴随症状特征 |
4.2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的影响 |
4.3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皮损改善程度的影响 |
4.4 三组光疗对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影响 |
4.4.1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
4.4.2 对带状疱疹皮损修复中出现色素沉着的影响 |
4.5 三组患者光疗的满意度 |
4.6 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
5 小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不足与改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79例腹壁薄弱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脱细胞基质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的应用机制 |
背景 |
动物实验一 腹壁薄弱动物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动物实验二 聚丙烯材料和脱细胞基质材料修复动物腹壁薄弱模型的对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壁薄弱诊疗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6)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 |
1.1 针刺治疗 |
1.2 灸疗 |
1.3 针灸联合治疗 |
1.4 中药外敷 |
1.5 中药塌渍 |
1.6 刺络拔罐 |
1.7 穴位注射 |
2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人来源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基线值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3.3 VAS评分、睡眠及生活质量比较 |
3.4 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
3.5 不良反应观察 |
3.6 复发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热奄包治疗PHN的机理分析 |
1.1 中药热奄包的治疗作用 |
1.2 自制热奄包的具体方药 |
1.3 单味药物分析 |
1.4 自制热奄包方解 |
2 热敏灸治疗PHN的机制分析 |
2.1 热敏灸简要概述 |
2.2 腧穴热敏灸的治疗作用 |
2.3 现代生物学研究 |
3 中药热奄包和热敏灸联合应用的分析 |
4 从T淋巴细胞亚群方面探讨对PHN患者临床疗效的理论依据 |
4.1 T淋巴细胞亚群与PHN的关系探究 |
4.2 中药热奄包及热敏灸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机制 |
4.3 加巴喷丁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机制 |
4.4 本次研究中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5 关于观察指标VAS评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说明 |
6 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
7 本次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8 总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信息 |
2 PHN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 |
讨论 |
1 PHN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
2 禀赋遗传论探讨PHN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结语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患者信息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60条目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病例分组 |
3 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2.1 带状疱疹西医诊断标准 |
3.2.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
3.2.3 带状疱疹中医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1.1 口服免煎中药 |
4.1.2 口服抗病毒药物 |
4.2 试验治疗 |
4.2.1 施灸部位 |
4.2.2 回旋灸法操作 |
4.3 观察方法及疗程 |
4.4 技术路线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资料 |
5.2 安全性指标 |
5.3 疗效观察指标 |
5.3.1 疼痛评估法 |
5.3.2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
5.3.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4 不良事件观察及应对措施 |
6 统计学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入组及脱失情况 |
7.2 患者入组特征及基线比较 |
7.2.1 三组性别比较 |
7.2.2 三组年龄比较 |
7.2.3 三组病程比较 |
7.2.4 发病部位比较 |
7.2.5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7.2.6 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
7.3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
7.4 三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
7.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7.6 不良反应记录 |
8 研究结果的探讨 |
讨论 |
1 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西医理论基础 |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2 带状疱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
1.4 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
1.4.1 年龄因素 |
1.4.2 前驱期、疱疹急性期疼痛及皮损特点 |
1.4.3 初治时间与诊疗方案 |
1.4.4 免疫能力及伴基础疾病 |
1.5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 |
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历史源流 |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带状疱疹的内治治疗 |
2.4 带状疱疹的外治疗法 |
2.4.1 针刺治疗 |
2.4.2 灸法治疗 |
2.4.3 中药外治 |
3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探析 |
3.1 带状疱疹脾虚湿蕴证 |
3.2 参苓白术散处方探析 |
4 艾灸探析 |
4.1 艾灸目的与优势 |
4.2 艾灸理论依据 |
4.2.1 艾灸的中医理论认识 |
4.2.2 艾灸现代药理研究 |
4.3 灸量的掌握 |
4.4 艾灸介入时间的选择 |
4.5 艾灸选穴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1.1 中医命名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2.1 古代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辩证分型 |
2 中医治法 |
2.1 中药内治法 |
2.2 中药外治法 |
2.2.1 中药热奄包 |
2.2.2 中药穴位贴敷 |
2.2.3 中药熏蒸 |
2.2.4 中药溻渍治疗 |
2.3 中医非药物外治法 |
2.3.1 针刺治疗 |
2.3.2 灸法 |
2.3.3 放血疗法 |
2.3.4 穴位注射 |
2.3.5 火龙疗法 |
2.3.6 针刀治疗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受试须知 |
附录3 筛查访问清单 |
附录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 |
附录5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 |
附录6 不良反应记录表 |
附录7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8 申明及授权书 |
(9)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组 |
2.3 对照组 |
2.4 生活调摄 |
2.5 治疗疗程 |
2.6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脱落病例 |
4.2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4.3 疼痛评分 |
4.4 治疗病程对比 |
4.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4.6 生活质量评分 |
4.7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4.8 补体C3、C4的检测 |
4.9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 讨论 |
5.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
5.2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5.3 导师对于带状疱疹的中医认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疼痛评分 |
6.2 治疗病程对比 |
6.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6.4 生活质量评分 |
6.5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6.6 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 |
6.7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教育经历 |
科研及工作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疱疹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4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毫火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李佳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温针灸与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 阮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沁.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D]. 束敏.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5]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模型中增强腹壁薄弱强度的应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D]. 王明刚. 山东大学, 2021(11)
- [6]中药热奄包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 申淑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D]. 张媛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艾灸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朱小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黄敏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57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 张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神经痛论文; 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疱疹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