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业商会发挥作用要抓好三项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施设[1](2021)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请予审议。第一部分工作回顾第六届理事会于2016年4月26日在北京成立,至今已工作了5年零7个月。五年多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民政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同业协会的积极参与下,第六届理事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
王莹[2](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粮食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其一,通商口岸相继开埠,开启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粮食需求量显着增加,国内粮食供需矛盾愈加突显;其二,轮船和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兴起,国内粮食贸易线路得以延伸,粮食贸易规模显着扩大;其三,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进口贸易迅速扩张,对国内粮食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粮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并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农业恐慌。国民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干预逐渐加强,突出表现为一系列粮食贸易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从市场运行和政府政策两个维度考察国内粮食贸易问题,主要展开了如下具体工作:首先,结合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和相关粮食调查报告,补充、修正国内粮食贸易数据,采用ArcGIS数据管理工具进行联系强度评价与分析,在全国大尺度空间内清晰刻画粮食贸易的空间格局。国内稻米贸易呈现出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各级产地市场、中转市场和消费市场是贸易网络中的“点”,连接不同等级“点”的交通运输线路即为“轴”。不同规模等级的节点和轴线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贸易的点轴空间结构。就空间联系强度而言,贸易联系随距离延伸而衰减,贸易规模也随距离的增加而变少。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稻米流通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米民船运输费用较低,贸易规模最大,安徽—江苏—上海是稻米流通最为繁忙的线路;广东是米粮缺口最大的省份,但是与长江中下游产地市场联系较弱。国内小麦贸易同样呈现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由于铁路运输成本较民船和内河小轮船更高,上海面粉厂通常采用民船和内河小轮船从江苏各地采购小麦,沿津浦路采购小麦最北不过徐州;华北地区铁路常因战事而受阻隔,小麦运销不畅,面粉厂因原料短缺而面临经营危机。面粉贸易呈现出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上海在贸易网络中居于制高点,所产面粉行销各地。其他面粉工业聚集地较上海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产面粉多供本地消费,仅有少量输出。在土磨坊和石磨广泛存在的情形下,机制面粉消费局限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而未能深入广大农村市场。其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和演变。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慢变量,是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形成的首要因素。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作为快变量,往往在短时间内对粮食贸易网络形成剧烈冲击。稻米、小麦和面粉贸易网络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稻米流通规模消长受产地市场自然环境影响更大;广东与东南亚稻米产地形成稳定的贸易圈,粮食贸易更加受东南亚经济环境的影响;小麦和面粉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是世界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国际市场价格涨跌直接影响小麦、面粉进口规模和国内贸易规模。再次,考察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从各利益主体关系看,稻米贸易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多层中间商分销,主体间多为松散的市场联结方式,渠道关系不稳定,并未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小麦、面粉贸易以面粉加工业为核心,面粉厂商将纵向交易环节纳入到内部组织完成,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渠道的长度,上下游各利益主体形成相对密切的联系。从利益分配格局看,国内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生产者所获收益与承担的生产费用和风险极不匹配;各级稻米经销商利用稻米价格的季节性特征,低买高卖,获得可观收益;面粉厂商通过整合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也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从利益传导关系看,ATP-EC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稻米和面粉价格均呈非对称传导特征,这在本质上也反映了不同主体间利润的不均等分配。最后,对20世纪30年代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实践及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做一整体考察,系统梳理了“粮食市场危机—贸易保护思想形成—粮食贸易保护政策建构—粮食市场反馈—贸易保护思想转变—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这一时期粮食贸易思想逐渐走向激进,始终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且理想化地以兼顾粮食生产者和粮食消费者、粮食加工业的利益为目标。事实上,贸易保护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是在国内粮食流通不畅,区域间粮食供需失衡的情形下,不仅无法兼顾各方利益,反而会增加扭曲利益分配的风险,造成矛盾的激化。上海米荒、广东米荒以及面粉业原料短缺困境恰恰是关税政策扭曲利益分配的结果。
覃江龙[3](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业联合会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是工商业者联合组织起来的人民团体,作为连接国家与私营工商业者的桥梁,是党开展工商界工作的重要抓手。当时,在党的领导下,广东工商联建立了符合新政权需要的组织体系、制度框架与运作机制,并且发挥出预期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1949-1956年的广东工商联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相关史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各级工商联的组建、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主要功能等进行相应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广东私营工商界整顿传统工商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同业公会)注1初步组建县市工商联筹备机构,再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把改组同业公会工作与县市工商联的组建相结合,使国家介入与改造传统同业公会的同时,推动广东县市工商联的组建,不仅有效把私营工商业者组织起来,还加强了党对他们的领导。同时,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领导工商界组建广东省级工商联机构,为实现对广东工商界的统一领导提供有利保障。党还结合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五反”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等各项重要工作对县市工商联进行整顿与改组工作,使之按照党的意志进行组建,又参与到各项工作当中。此外,广东省级工商联机构亦对县市工商联的组织健全工作给予指导与帮助,由此广东各级工商联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通过制度、运作机制建设,成为符合新政权需要的工商团体。表现为广东工商联职能机构建设以国家工作为导向、人事建设主要由党政负责、各级组织明确领导关系与加强内部交流、通过会费制度推动组织建设,同时其紧密围绕国家职能运作,运作机制具有浓厚的国家化倾向。最终,广东工商联成为党开展工商界工作的有力抓手。结论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发展体现了党成功改造传统工商行会组织与充分利用旧社会资源缔造新中国的成功实践,亦是党自身组织建设理念对社会组织的有效注入与带动,工商联由此发挥出了新政权的预期作用。同时因国家的介入与工作开展的需要,广东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偏向于统战,社会性、经济性亦相应的减弱,传统民间工商团体具有的部分积极作用未能发扬光大。
姚普佼[4](2019)在《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多次重申,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为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注入了新的思想动力、政策支持。新时代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出现了新挑战。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商联和非公有制企业必须重视的课题。为了更好地认识此课题,要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系统方法,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阐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基本理论。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重要地位与作用;阐述了统一战线的概念与特征、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内涵与战略定位;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概念与重要性、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二是总结分析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现存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工作、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工商联组织建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六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在这六个方面的现存问题。三是提出做好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实践路径。从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效化、长效化,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工作,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高工商联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新型政商关系长效化六个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上述第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管长远,如,理想信念教育长效化,发挥综合评价长效引领“两个健康”的载体作用,新型政商关系长效化。二是着眼于管根本,如,理想信念教育实效化,从内外结构入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三是着眼于管全局,如,政治安排的推荐、监督及安排后的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织建设、作用途径、骨干力量、工作队伍和基础保障,工商联工作的基础、目标、原则、方法和关键。
唐湘雨[5](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表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王琴[6](2015)在《现阶段商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商会组织蓬勃发展。商会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形式,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已经成为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中,福州商会组织便是其中之一。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福州商会逐渐壮大,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加以解决以促进其健康、稳步发展。本文从在理论研究角度,从商会组织的性质和定位入手,同时介绍国际主要国家商会组织的类型、发展、性质、组织现状和主要职能,以及对我国商会组织发展的启示。本文具体地论述了福州商会的历史由来、现状概况、建设作用、存在问题以及详细的解决措施,为更好地推动福州市非公经济发展以及商会建设提供现实可靠的实际资料及理论研究方案,用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发展与地方治理理论研究讨论现代商会组织建设,探索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创新之路,切实引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以期为商会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意见。
赵向莉[7](2013)在《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成就获得了世界普遍的认同,但是我国企业的信誉问题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改善,反而企业信誉缺失现象屡见报端,社会对企业诚信的质疑日渐增加。由此看来,对企业的信誉缺失行为治理,除了政府、法律、媒体等管理监督外,还需要其他治理方式的加入。行业协会作为企业间的自律组织,承担规范企业经营,维护行业秩序的作用,其具有的信息功能、协调功能与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所需要的信息等相关条件相得益彰,因此行业协会应该可以在我国日趋严峻的企业不诚信行为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在探索验证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问题。论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评价量表,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的三维模型,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探求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接着以博弈论为理论分析工具,论证了行业协会这三项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说。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假说,构建了行业协会三项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效应模型。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建议,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思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对于企业来说,行业协会功能包括信息、协调和管理三个维度,本文所开发的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基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特殊性,我国行业协会由于生成途径的不同,包括企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和政府主导形成的行业协会两大类型。实证结果表明生成途径的不同并未对行业协会的功能维度产生显着性影响,两种不同生成途径的行业协会具有相同的功能维度。(3)在不考虑行业协会生成模式不同的状况下,我国行业协会的信息功能、协调功能正向影响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信誉缺失治理;而管理功能负向影响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无法实现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效果。(4)对于企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来说,其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产生正向影响,而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产生的影响则不显着。而对于政府引导产生的行业协会,其信息功能的影响不显着,但其协调功能的影响显着,且呈现正向影响。两类协会的管理功能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影响显着,但均呈现负向影响。论文期望通过上述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拓宽,不仅从理论上能够进一步丰富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研究,而且能够在实践领域为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与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建议。本文形成以下两个创新点:第一,本文提炼并验证了基于企业视角的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模型。已有对于行业协会功能多以政府或行业协会本身为视角进行考察。本文以企业为研究视角,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对行业协会功能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因子分析为工具,采用实证方法提炼并验证了基于企业视角的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模型,丰富和完善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的量化研究(3.2节)。同时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并验证了不同生成模式行业协会的功能差异(3.3节),丰富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二,本文探索并验证了行业协会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效应模型,丰富了企业信誉缺失第三方治理的研究内容。本文将结构方程运用于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在不讨论生成模式不同的状况下,我国行业协会的信息功能和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管理功能则是产生负向影响(5.2节)。考虑到不同生成途径的行业协会的状况下,信息、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管理功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5.3节)。
刘春[8](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杨涛[9](2012)在《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说明交通系崛起于清末,是北洋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的主要人物唐绍仪、梁士诒、周自齐、朱启钤、叶恭绰、詹天佑、吴鼎昌等在此时是以新型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官僚与精英的身份而登上历史舞台的,依靠密切的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形成政治集团。他们追随袁世凯与徐世昌,以交通、外交领域为主要活动空间,积极赞襄北洋与东北新政,是新政的具体推行者与实践者,为早期现代化和北洋集团崛起起到巨大作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求新、务实、敢为的作风,并体现了积极扞卫国家主权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他们倾向共和,为南北统一、颠覆帝制立下不朽的功劳。对推进铁路事业、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并深远影响着民初的铁路事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民初袁世凯统治时期,交通系领袖活跃在经济各领域,对交通、财税、金融、币制、实业政策产生极大影响。在交通业方面,其经济政策主要倾向为国有化问题。如路政方面推行商办铁路国有、借债修路、崇官抑商政策,反映出交通系力主铁路事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为促进国有铁路营运、管理、建设、财会制度的发展,则以统一路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为手段。在电政方面则颁布有《电信条例》,明定国有原则,在管理上分设电政管理机构。在邮政上,设立电政管理区,废除驿站,打击民信局和客邮,厘定邮政司与帛黎之间的关系。航政方面则更激烈地表现为轮船招商局的官办与商办之争。这说明交通系民初交通四政政策带有鲜明的国家资本主义特色。从实际效果看,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在交通领域对促进四政的发展、改观具有明显效果。特别是铁路、电信与邮政,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其发展成就是不容抹杀的。在金融方面,交通系取得了对中交二行的控制权。在他们努力下,中交二行实际取得国家银行地位,形成复杂中央银行制度,享有发行兑换券、经理公债发行、代理国库等特权,为财政清理与统一奠定基础。但其政策中充满了金融与财政杂糅特点,发行公债与垫款即为突出表现。但相对于后者,前者对民初财政好转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而后者不仅对中交二行的官办方向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以反对停兑为表现,促成二行向商办化转型。此外,中行归部直辖,中交合并风潮也是金融与财政政策杂糅的体现。同时交通系领袖还举办了新华储蓄银行垄断邮政储蓄业务。在交通系领导下,中交二行也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对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挹注作用,特别体现在一战爆发后对缫丝业的支持;同时成立具有金融投资公司性质的通惠实业公司,抵制日本对汉冶萍公司的侵夺;积极参与上海银业公会这一新型金融组织的活动。在币制方面,梁士诒、周自齐、吴鼎昌等积极帮助袁世凯推行币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整理各省滥币,筹划币制借款,推广袁头币,统一铸权,力主银本位制,设立平市官钱局等。币制改革为此后南京政府废两改元奠定了基础。在财政税收方面,周自齐、梁士诒等首先帮助袁世凯加强财政事权的高度集中,如实行中央专款制度,各省财政事权收归中央,出台各种考成条例等。在具体理财办法上,二人都反对举借外债,但迫于财政现状而不得已为之,但注意用途多元化,在举债时间、借款额、利息、附带条款等方面注意减少主权损失;进行官产清理,这一方面具有消极性,即保守的弥补财政目的,但也有促进垦荒,清理不良资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他们力主举办官业,对官矿业、官农业的扩大以及商业专卖制度形成起到重要影响;交通系领袖还积极整理旧税,特别是力主裁厘,整理田赋、牙税、当税等,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并因此与保守派和袁世凯产生矛盾;他们注意制度创新,如举办预算,在会计、审计制度上革新,推行新税制,如印花税、营业税等。交通系的税制整理体现了扩充财政的主要目的,但也有便利商民、促进工商业发展的举措,适应财政、税收制度现代化的倾向。同时,周自齐、梁士诒还积极筹划关税谈判,特别是对常关税进行改革,并统一关税管辖权,其意义十分重大。周自齐、梁士诒与张弧还推行盐政改革,以统一盐政机关、整齐税率、施行商运、剔除耗斤、先税后盐、制造精盐、争取盐余为最有意义者。但也因此引起周学熙等人的强烈抵制。在实业政策上,周自齐、朱启钤、梁士诒等交通系人物的政策,涉及农、林、商、工、矿等各部门,不仅涉及领域广,而且涉及内容多为当时经济发展中的敏感、重大问题,如矿业管理、垦务、清丈、博览会举办、企业专办问题等等。在垦务、矿业、地质调查、农业改良、林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是应予以特别肯定的。交通系经济政策具有财政本位、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倾向、专业技术化特征。在清王朝与南京政府之间,起到呈上其下作用,核心政策得到延续,具有体制、模式特征。但是交通系象清末以来许多致力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政治集团一样,在涉及财政与经济发展,国家与社会问题上,仍未能找到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其政策充满了矛盾性,其自身也充满了矛盾性。特别是交通系将其经济政策的成败与否,财政经济政策推行目标的实现寄托在袁世凯这一政治强人身上,寄望于一个威权政府的建立,并将其经济、政治诉求,利益诉求与袁世凯的集权统治结合于一。这就决定了其经济政策中的良莠杂糅,新旧杂糅,也决定了交通系这一集团经济政策的根本属性与作用,决定了这一集团的最终命运和历史评价。
农行襄樊分行课题组,李建华,唐道远[10](2010)在《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提升品质——对农行襄樊分行2011-2013发展展望》文中认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农行襄樊分行进入全面提升发展品质的新的历史阶段。为明确战略目标,引导有效发展,本文在对农行襄樊分行近年来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襄樊农行"十二五"时期的头三年(2011-2013)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二、同业商会发挥作用要抓好三项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业商会发挥作用要抓好三项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工作回顾 |
深入开展行业发展研究,全面反映会员诉求,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一)研编行业发展规划,体现行业协会担当 |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
(三)积极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四)开展行业发展研究,打造咨询服务品牌 |
(五)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
(六)引领企业走向国际,树立“中国设计”品牌 |
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会员和从业人员市场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
(一)建立健全诚信体系,提升行业自律意识 |
(二)发布行业成本信息,助力反不正当竞争 |
全心全意服务会员,促进并帮助会员单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全面进步 |
(一)开展行业法律服务,增强守法维权意识 |
(二)优化评优激励机制,彰显评优引导作用 |
(三)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四)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
(五)加强团体标准建设,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
(六)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
(七)加大行业宣传力度,扩大行业社会影响 |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一)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全力推进深度融合 |
(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
(三)开展精准扶贫行动,积极贡献协会价值 |
(四)共庆祖国七十华诞,激励行业继往开来 |
(五)推进协会脱钩改革,创新协会工作机制 |
第二部分工作体会 |
(一)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推进党建与业务的融合 |
(二)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
(三)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四)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思维 |
(五)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推进年轻化、职业化建设 |
第三部分向第七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 |
(一)加强党建工作,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
(二)反映企业诉求,为行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
(三)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四)规范会员行为,努力维护好行业市场秩序 |
(五)加强自身建设,适应协会改革发展新形势 |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粮食国内贸易的研究 |
1.2.2 粮食国内贸易与进口贸易关系的研究 |
1.2.3 粮食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
1.2.4 粮食贸易政策的研究 |
1.2.5 文献述评和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1 海关埠际贸易统计资料说明 |
2.1.1 近代海关职能范围变迁 |
2.1.2 海关贸易统计体例和内容变迁 |
2.1.3 埠际贸易统计数据局限性 |
2.2 国内稻米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2.1 国内稻米供需情形 |
2.2.2 国内稻米输出市场概况 |
2.2.2.1 湖南稻米输出市场 |
2.2.2.2 安徽稻米输出市场 |
2.2.2.3 江西稻米输出市场 |
2.2.3 基于O-D数据的稻米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
2.3 国内小麦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 |
2.3.1 国内小麦供需情形 |
2.3.2 国内小麦输出市场概况 |
2.3.3 基于O-D数据的小麦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
2.4 国内面粉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 |
2.4.1 国内面粉厂发展概况 |
2.4.2 基于O-D数据的面粉贸易网络空间格局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形成与演变 |
3.1 城市化、工业化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的形成 |
3.2 自然灾害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
3.2.1 自然灾害与稻米贸易网络变迁 |
3.2.2 自然灾害与小麦、面粉贸易网络变迁 |
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粮食贸易网络 |
3.3.1 中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
3.3.2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稻米贸易网络 |
3.3.3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小麦贸易网络 |
3.3.4 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面粉贸易网络 |
3.4 实例分析 |
3.4.1 1931 -1933 年国内自然灾害与世界农业恐慌交织 |
3.4.2 1931 -1933 年国内粮食贸易网络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粮食贸易的利益分配机制 |
4.1 国内粮食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1.1 稻米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1.2 小麦、面粉贸易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
4.2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2.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2.2 小麦、面粉贸易中的利益分配格局 |
4.3 国内粮食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3.1 稻米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3.2 面粉贸易中的利益传导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及其政策实践 |
5.1 粮食贸易保护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
5.1.1 粮食贸易保护的必要性 |
5.1.2 粮食贸易保护的先决条件 |
5.1.3 粮食贸易保护关税政策的总体设计 |
5.1.4 经济学者推动粮食贸易保护理论进入政策决策层面 |
5.2 多方利益博弈下的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修订 |
5.2.1 各商人利益集团间博弈 |
5.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 |
5.2.3 中央政府内部派系利益博弈 |
5.2.4 1933 年粮食进口税则的颁布 |
5.3 粮食保护关税的实际影响及经济学者的政策反思 |
5.3.1 关税政策抑制进口作用有限 |
5.3.2 关税政策统一性遭到破坏 |
5.3.3 面粉业陷入原料短缺困境 |
5.3.4 经济学者关于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主张 |
5.4 统制粮食贸易政策的实践 |
5.4.1 国民政府统制粮食贸易的筹备工作 |
5.4.2 广东米荒中进口许可证办法的制定与实施 |
5.4.3 1937 年《粮食调节办法》关于粮食贸易国营的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稻米和小麦贸易网络呈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 |
6.1.2 面粉贸易网络呈极核式空间结构特征 |
6.1.3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塑造了粮食贸易网络 |
6.1.4 粮食贸易中各主体利益分配不平衡 |
6.1.5 粮食贸易保护政策有其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 |
6.2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业联合会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组建 |
一、解放初期广东工商联组建的历史背景 |
(一)广东工商联组建面临的不利因素 |
(二)广东工商联组建的有利条件 |
二、通过改造同业公会初创县市工商联 |
(一)初步整顿同业公会组建县市工商联筹备机构 |
(二)结合改组同业公会继续组建县市工商联 |
三、组建省工商联加强对工商界的统一领导 |
(一)初步筹备建立省工商联 |
(二)成立省工商联筹备委员会加强工商界工作 |
(三)正式成立省工商联推动公私合营 |
四、结合政治运动推动县市工商联的组建 |
(一)结合“镇反”、“土改”、“五反”运动组建县市工商联 |
(二)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组建县市工商联 |
五、省工商联对县市工商联组建工作的协助 |
(一)省工商联筹备处对县市单位组建的初步指导 |
(二)省工商联筹备委员会协助县市单位基本完成组建 |
(三)省工商联正式成立后继续推动县市单位健全组织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制度建设与运作机制 |
一、职能机构建设以开展国家工作为导向 |
二、人事建设主要由党政负责 |
(一)选拔领导分子 |
(二)派遣干部推动工作开展 |
(三)组织干部学习 |
(四)提高干部待遇 |
三、明确领导关系与加强内部联系 |
(一)省工商联与县市工商联的互动 |
(二)市工商联与基层组织的互动 |
(三)县工商联与基层组织的互动 |
(四)发挥同业公会的专业性作用 |
四、通过会费制度加强组织凝聚力 |
(一)省工商联以等级征收制强化组织观念 |
(二)县市工商联以统筹统支加强集中领导 |
五、运作机制国家化 |
(一)党的领导是工商联运作的关键 |
(二)召开会议传达国家政策法令 |
(三)组织工作与宣教工作结合 |
(四)结合国家工作形成行业核心力量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主要功能 |
一、协助党和政府进行政治宣传与动员 |
(一)党和政府的有力宣教助手 |
(二)推动政治运动 |
(三)开展对港澳、华侨工商界的统战工作 |
二、助力国家经济建设 |
(一)组织工商界开展物资交流 |
(二)协调劳资关系 |
(三)动员工商界依法纳税 |
(四)号召工商界认购国家公债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力抓手 |
(一)进行清产核资 |
(二)协助人事安排 |
(三)加强对私营工商界的思想改造 |
第五章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评价与经验总结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工作成效 |
(一)把私营工商业者有效组织起来 |
(二)提升私营工商业者的政治认同感 |
(三)促使私营工商业者配合国家经济建设 |
(四)帮助党和政府与私营工商业者实现良好互动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运作中存在的不足 |
(一)组织发展失衡 |
(二)部分单位组织建设滞后 |
(三)自主性不足和代表性欠缺 |
(四)内部领导关系不正常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联的历史经验 |
(一)工商联的作用发挥应与国家工作相结合 |
(二)各级组织形成紧密共同体 |
(三)平衡各级组织发展 |
(四)工商联的发展要各方参与推动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框架 |
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基本理论 |
(一)非公有制经济 |
1.非公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
2.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二)统一战线 |
1.统一战线的概念与特征 |
2.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内涵与战略定位 |
(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
1.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概念与重要性 |
2.新时代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 |
二、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现存问题分析 |
(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实践探索 |
1.强化教育培训,做好思想引领 |
2.对综合评价工作进行积极探索 |
3.畅通渠道,做好政治安排工作 |
4.开展企业党建,助推企业发展 |
5.织密组织之网,积极发展会员 |
6.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服务民企 |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现存问题分析 |
1.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重教轻化 |
2.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需要完善 |
3.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工作还需优化 |
4.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
5.工商联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受到制约 |
6.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工作中存在短板 |
三、新时代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实践路径 |
(一)实现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效化、长效化 |
1.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
2.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弘扬企业家精神相结合 |
3.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建设企业文化相结合 |
(二)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
1.评价理论要有新发展 |
2.评价制度要有新突破 |
3.评价机制要实现创新 |
(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工作 |
1.优化政治安排推荐机制 |
2.做好政治安排工作监督 |
3.加强非公经济人士教育 |
(四)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
1.大力组建党组织,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
2.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 |
3.探索拓宽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 |
4.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壮大党建骨干力量 |
5.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壮大工作队伍 |
6.加强基础保障,优化企业党建工作的环境 |
(五)提高工商联工作科学化水平 |
1.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作基础 |
2.促进“两个健康”是目标 |
3.体现“三性”特征是原则 |
4.开展调查研究是重要方法 |
5.改良工作作风是关键之举 |
(六)实现“亲”“清”政商关系长效化 |
1.着眼政商关系结构,实现亲清目标 |
2.营造管长远的亲清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
一、混乱的政局 |
二、衰败的经济 |
三、落后的习俗 |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
小结 |
结语 |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现阶段商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商会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会组织的概述 |
第二节 商会组织的职能、特征、分类 |
第三节 商会组织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商会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以福州市为例 |
第一节 我国商会组织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福州市商会组织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福州市商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福州市商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 |
第五节 福州市商会组织面临的问题 |
第六节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商会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以美国为典型的英美型商会 |
第二节 以法国为典型的大陆型商会 |
第三节 以日本为典型的混合型商会 |
第四节 上述国家商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促进商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促进商会健康发展 |
第四节 搭建服务会员的有效平台 |
第五节 加强异地商会的建设工作 |
第六节 发挥经济职能,帮助企业做强做大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方法 |
1.4.2 经验实证方法 |
1.5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5.1 结构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
2.1.1 行业协会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行业协会功能研究综述 |
2.1.3 行业协会功能的俱乐部性质研究综述 |
2.1.4 我国行业协会的生成模式研究综述 |
2.2 企业信誉问题研究综述 |
2.2.1 企业信誉 |
2.2.2 企业信誉的缺失原因 |
2.2.3 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研究综述 |
2.3 行业协会治理企业信誉缺失问题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相关研究的简洁评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实证分析 |
3.1 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量表开发与设计 |
3.2.2 量表的前测与重测分析 |
3.2.3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式 |
3.2.4 项目分析 |
3.3 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实证分析 |
3.3.1 描述性分析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3.3 信度效度检验 |
3.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 不同生成途径行业协会的功能差异实证检验 |
3.4.1 数据描述性分析 |
3.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4.3 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信誉缺失的行业协会治理机理分析 |
4.1 行业协会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1.1 基于贝叶斯法则的行业协会信息功能治理机理 |
4.1.2 行业协会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优势分析 |
4.2 行业协会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2.1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治理机理 |
4.2.2 行业协会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优势分析 |
4.3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3.1 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管理功能 |
4.3.2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机理 |
4.4 基于行业协会功能的企业信誉缺失治理假说形成 |
4.4.1 假说提出的现实依据 |
4.4.2 假说形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实证分析 |
5.1 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的测量模型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信效度检验 |
5.2 行业协会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行为治理的结构模型分析 |
5.2.1 模型设定与识别 |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
5.3 不同生成途径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差异分析 |
5.3.1 假说形成与拟合结果评估 |
5.3.2 模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建议 |
6.1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的约束建议 |
6.1.1 约束行业协会管理功能的现实性分析 |
6.1.2 削弱行业协会管理功能措施 |
6.2 加强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信息整合机制 |
6.2.1 加强行业协会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
6.2.2 建立行业协会牵头的技术辅助 |
6.3 构建俱乐部式的行业协会协调约束 |
6.3.1 降低行业协会协调成本 |
6.3.2 创建行业协会协调有利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
一、 审批登记 |
二、 整顿改造 |
三、 解散取缔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大事年表 |
后记 |
(9)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学术前史 |
(一)、关于“交通系”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交通系人物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 |
(三)、余论 |
二 选题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意义 |
(二)、重点、难点和主要学术创新 |
(三)、研究的思路、主要理论与方法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一章 北洋集团的崛起与交通系的形成、发展 |
第一节 交通系主要成员及早期经历 |
一、出身、文化与教育状况 |
二、地缘、亲缘、业缘关系密切 |
三、职业经历与社会活动特征 |
四、与北洋集团核心人物袁世凯、徐世昌的关系 |
第二节 北洋、东北新政及辛亥革命中的建树 |
一、在北洋、东北新政中的建树 |
二、辛亥革命中的功勋 |
第三节 交通系主要人物与清末铁路、金融 |
一、控制交通行政权 |
二、收回路权 |
三、革新路政 |
四、创办交通银行 |
五、对铁路国有化的态度 |
第二章 交通系与民初交通四政政策 |
第一节 对交通部及交通行政、事权的控制、影响 |
一、对交通部的控制 |
二、中华全国铁路协会的成立 |
三、利用“二次革命”对路权的进一步控制 |
第二节 交通系与民初铁路 |
一、铁路国有政策的推行 |
二、统一路政 |
三、国有铁路的资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交通系与民初的航政、邮政、电政 |
一、电信事业的发展 |
二、邮政事业的重大改观 |
三、航政——轮招局的国有、商办之争 |
第三章 交通系与民初金融政策 |
第一节 对中交二行的控制与影响 |
一、控制中交二行的人事与行政管理权 |
二、对中交二行性质、地位的影响 |
第二节 经理内国公债 |
一、发行内债之必然性 |
二、梁士诒、周自齐力主发行公债 |
三、民三、民四内国公债的募集 |
四、民三、四年内国公债发行成功之表现 |
五、民国五年内国公债的发行 |
六、中交二行与内国公债 |
七、内国公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垫款与中交停兑风波 |
一、1912年——1916年间中交二行垫款情况 |
二、中交第一次停兑风波 |
第四节 交通银行金融业务的广泛开展 |
一、梁士诒与民初交行的经营方针 |
二、交行业务的整理与扩大 |
第五节 其他金融活动 |
一、新华储蓄银行的设立 |
二、通惠实业公司对汉冶萍公司的维持 |
三、对民族工商业的挹注 |
四、发起上海银行公会 |
第六节 交通系与民初币制 |
一、整理滥币 |
二、影响币制改革 |
第四章 交通系与民初财税政策 |
第一节 交通系人物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一、梁士诒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二、周自齐的财政思想与推行的主要政策 |
第二节 对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 |
一、财政部官制修订 |
二、考成条例与征收官交代条例的颁行及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规定 |
三、预算制度的举办 |
四、国地税名目取消与规复解款 |
五、会计与审计制度 |
第三节 外债的举借 |
一、梁士诒与外债举借 |
二、周自齐与外债举借 |
三、对交通系举债的评价 |
第四节 官产、官业政策 |
一、官产、官业问题的形成及北洋政府的最初政策 |
二、交通系与官产、官业处理 |
第五节 整理旧税与施行新税 |
一、整理旧税 |
二、施行新税 |
第六节 盐政改革与海关管理 |
一、盐政改革 |
二、海关管理 |
第五章 交通系与民初农工商政策 |
第一节 农业政策及影响 |
一、农业政策 |
二、大力发展林业 |
第二节 工商业政策及影响 |
一、设立劝业委员会并拟订章程 |
二、对各地商会组织的规范 |
三、商业政策 |
四、工矿业政策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提升品质——对农行襄樊分行2011-2013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条件与机遇展望 |
(一) “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成就 |
(二) 机遇展望 |
路径选择 |
(一) 坚持城乡两大市场并举, 提升市场综合营销能力 |
(二) 坚持做大总量与做优质量并举, 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 |
(三) 坚持市场份额与发展品质并举, 提升核心业务绩效贡献能力 |
(四) 坚持要素重组与效率提升并举, 提升经营转型服务能力 |
(五) 坚持流程再造与机制推动并举, 提升全行创新发展能力 |
(六) 坚持理性发展与稳健经营并举,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
(七) 坚持业务经营与三大建设并举, 提升科学发展能力 |
四、同业商会发挥作用要抓好三项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 施设. 中国勘察设计, 2021(12)
-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粮食贸易研究[D]. 王莹. 山西大学, 2020(12)
- [3]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工商业联合会研究(1949-1956)[D]. 覃江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研究[D]. 姚普佼.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6]现阶段商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D]. 王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7]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D]. 赵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8]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9]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D]. 杨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2)
- [10]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提升品质——对农行襄樊分行2011-2013发展展望[J]. 农行襄樊分行课题组,李建华,唐道远.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