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性膀胱全切及原位膀胱术(论文文献综述)
魏娟,曹辉茹,周影,杨矗,户宪珍[1](2022)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排尿困难、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新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姚紫川[2](2020)在《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是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主要方法。然而,其预后差,复发风险高,而且尿道复发的肿瘤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男性MIBC患者行RC联合尿路改道术后的危险因素及肿瘤预后。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中心行RC联合尿路改道术的310例男性MIBC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合并症和围手术期数据。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置信区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测定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310例患者中,30例(9.7%)出现了尿道肿瘤复发(UR)。尿道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病史(HR=2.607,P=0.014)、肿瘤分期(T3 vs.T2,HR=5.210,P=0.001;T4 vs.T2,HR=5.317,P<0.001)和肿瘤多灶性(HR=3.710,P=0.001)。而尿道肿瘤复发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与未发生复发患者无明显差异(P=0.083,P=0.267)。结论男性MIBC患者在RC合并尿路改道术后发生UR并不罕见。本文确定了三个独立的UR危险因素:TURB病史、肿瘤分期和肿瘤多灶性。有UR和无UR患者的肿瘤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治疗策略和制定随访计划。
姚南[3](2019)在《术前风险评分在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前风险评分(preoperative risk score,PRS)对膀胱癌病人选择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行原位膀胱术、回肠输出道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膀胱癌患者(共303例)的PRS、并发症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complication index,CCI),分析不同术式的膀胱全切患者PRS值与术后并发症CCI值的相关性,得到PRS预警值,为尿流改道术式选择提供量化依据。结果:(1)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PRS平均值为0.72±0.23,回肠输出道为0.48±0.24,原位膀胱术为0.34±0.17,经统计分析,差异显着。而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CCI平均值38.19±16.34,回肠输出道为36.04±11.17,原位膀胱术为38.14±13.36,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2)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向左取80%单侧可信区间时,PRS值位于区间外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该区间内的患者。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PRS区间位于0.340.86,PRS>0.86的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差异显着(P<0.01);回肠输出道组PRS区间位于0.150.60,PRS>0.60的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差异显着(P<0.01);原位膀胱术组PRS区间位于0.140.42,PRS>0.42的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差异显着(P<0.05)。结论:PRS大于0.42时,原位膀胱术风险较高,不建议选择该术式;PRS大于0.60时不建议行回肠输出道术;PRS>0.86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升高,故不建议行该术。
王诗扬[4](2019)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估》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尿流改道术后1年以上患者的系统随访,全面评价该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访2008年1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过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尿流改道手术的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血肌酐及尿素氮检查、血电解质检查、尿路影像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等检查情况,相关生活质量评价,比较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系统评价患者术后的控尿及新膀胱功能、肾功能、代谢情况、相关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状况。采用spss21.0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电话联系患者或家属共72人,其中12例患者死亡,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随访13人,愿意接受随访47人。随访时间为术后14-110个月,平均44.2个月。接受随访的47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9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4.29±8.74 岁。47 例患者中,血清 Cr 52-229 μmoI/L,平均 89±18 μ moI/L,BUN 4-14μ moI/L,平均 6±2.7 μ moI/L。血 K 3.3-4.8 mmol/L,平均 4±0.38mmol/L,血Na 131-144.2,平均139.14±3.63mmol/L,血Ca 1.88-2.47,平均2.23±0.12mmol/L,血 Cl 93.8-117.9,平均 103.78±4.29mmol/L。尿流动力学结果:新膀胱容量185-602mL,平均409±90ml;新膀胱充盈期压力15-31.6cm H20,平均 26.16±5.17cm H2O;新膀胱顺应性 14-40 ml/cmH20,平均 26.5±6.3ml/cmH2O;最大尿流率7.1-20.3 ml/s,平均12.8±3ml/s;最大尿流率时膀胱压26-42 cmH2O,36.9±5.3cmH20;平均残余尿量18.56±35.1 ml。47例患者中,完全性尿失禁3例(6.4%)。白天的排尿次数平均为4.36次,夜间为2.48次。43例(91.4%)患者白天可控排尿,35例(74.4%)患者夜间可控排尿。35例(74.4%)白天、夜间均可控排尿。47例新膀胱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04-132分,平均117.37±7.049分,说明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有着较高的得分,有着较好生活质量。[结论]1.腹腔镜回肠原位尿流改道可获得较好的远期肾功能保护和电解质的平衡。2.术中精准的手术操作、足够的新膀胱容量以及术后的盆底肌群功能训练,可使绝大多数患者获得较好的尿控效果。3.术后接近正常生理膀胱的原位排尿,可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4.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有效减少术后尿道肿瘤的复发。
程强[5](2019)在《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并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30天内)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白蛋白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统计我院开展的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的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17年8月。收集患者的所有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资料,对于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结果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最终影响因素。最后行ROC曲线绘制,得出结论。结果:1、统计2008年6月至2017年8月,我中心共有697例腹腔镜及机器人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97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被排除,剩余500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回肠膀胱术451例,回肠原位膀胱术45例,乙状结肠膀胱术4例,500例患者行机器人手术255例,腹腔镜手术245例。男性431例,女性69例(6.25:1),中位年龄60岁(53-67岁),中位体重指数(BMI)24.7 Kg/m2(22.8-26.7 Kg/m2),患者中位手术时间5.5小时(5-7小时),中位术中出血300ml(200-500ml),术后中位胃管留置4.0天(3-7.5天),再次放入胃管34例,中位耐受进食时间5天(4-6天),中位术后住院11天(9-15天)。术后发生并发症114例(22.8%),按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Ⅰ级46(40.4%)例,Ⅱ级 58(50.9%)例,Ⅲ级4(3.5%)例,Ⅳ级 5(4.4%)例,V级 1 例(死亡)。对检验结果较为完善的297例,进一步统计术前术后的血糖,白蛋白水平及其比值。这29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69例(23.2%)。2、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有:手术方式(X2=5.643,p=0.018),手术时间(Z=-3.048,p=0.002),术中出血(Z=-4.682,p<0.01),术后白蛋白与血糖的比值(Z=-2.007,p=0.045)。对以上四个因素行多因素分析得出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有手术时间(p=0.039),术后白蛋白与血糖的比值(p=0.045)。3、对术后白蛋白与血糖比值进行ROC曲线分析最大约登指数:0.181,对应比值:3.62,特异度:0.725,敏感度:0.456,回归拟合方程预测的正确率77.1%。结论: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数据,统计了我院开展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尿流改道术的开展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了术后可能影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有手术时间及术后白蛋白与血糖的比值。基于白蛋白与血糖可能均会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经验理论,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转化关系,提出了两者的比值作为一个可能存在的新的预测因素,而不再是孤立两个因素。并以此作为指导康复及改善术后结果的指标。
程云[6](2017)在《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同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90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同肠原位膀胱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沦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同肠原位膀胱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发症减少,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值得应用。
顾洪[7](2016)在《术前风险因素评估对全膀胱切除患者选择尿流改道术式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术前风险因素(PRS)对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44例膀胱癌患者并行全膀胱切除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E-PASS)中的术前风险因素评分指标,分析术前风险因素与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术前风险因素评分为0.342±0.209,PRS≥0.23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2);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患者术前风险因素评分为0.401±0.224,PRS≥0.48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0);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术前风险因素评分为0.556±0.308,PRS≥0.6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9)。结论PRS低于0.23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在0.230.47之间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在0.48到0.59分之间建议选择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毛士玉,黄天宝,熊大波,徐亮,叶定伟,郑军华,姚旭东[8](2016)在《膀胱全切Bricker术与Studer原位膀胱术8年的随访和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长期对患者各方面检查和随访,评价两种术式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5年4月至2013年8月,363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行Studer原位膀胱术97例,Bricker术266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后早期、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tuder组和Bricker组在不全肠梗阻、尿道肿瘤复发、术后吻合口狭窄、低血钾性行走无力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在排尿困难、膀胱结石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uder组排尿情况: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6周后恢复控尿;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3例临时导尿,与黏液堵塞出口有关;新膀胱容量前3月100200mL,术后半年200350mL,1年后350500mL,平均450mL;残余尿量10100mL,平均30mL。两组患者随访肾功能、电解质、肝功等,静脉造影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Bricker术,Studer原位膀胱术在肿瘤特异生存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然而,Studer原位膀胱术可达到极好地自主排尿,是一种生活质量较高的尿流改道方式,因此是临床可首先选择的膀胱重建术。
全翔凤,姚莉,伍瑞连[9](2015)在《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的护理现状》文中提出综述了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的护理现状,术前护理包括肠道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输尿管支架护理、膀胱造瘘管和尿管护理、盆腔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认为细致的原位膀胱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刘瑞霞[10](2015)在《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后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治疗20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20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护理干预下介入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男性膀胱全切及原位膀胱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男性膀胱全切及原位膀胱术(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尿失禁、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及膀胱功能分级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2)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人群 |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基线资料特点及随访方案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信息 |
3.2 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比较 |
3.3 两组患者多因素分析比较 |
3.4 两组患者CSS与OS比较 |
4 讨论 |
4.1 流行病学资料 |
4.2 肿瘤分期 |
4.3 肿瘤多灶性 |
4.4 TURB病史 |
4.5 CSS与OS |
4.6 尿流改道 |
4.7 局限性与创新性 |
5 结论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术前风险评分在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的常见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并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资料统计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及小结 |
第二部分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及小结 |
第三部分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及小结 |
第四部分 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的ROC曲线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及小结 |
全文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7)术前风险因素评估对全膀胱切除患者选择尿流改道术式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后并发症 |
2.2 风险指标的评估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膀胱全切Bricker术与Studer原位膀胱术8年的随访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开放性膀胱癌逆行全膀胱切除术 |
1.2.2 Studer回肠原位膀胱术步骤 |
1.2.3 Bricker回肠代膀胱术步骤 |
1.3临床指标观察及随访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基线资料的比较 |
2.2手术并发症 |
2.3排尿功能 |
3 讨论 |
(9)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的护理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前护理 |
1.1 心理护理 |
1.2 肠道准备 |
2 术后护理 |
2.1 一般护理 |
2.2 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护理 |
2.3 膀胱造瘘管及尿管护理 |
2.4 盆腔引流管护理 |
2.5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
2.5.1 漏尿 |
2.5.2 尿失禁 |
3 小结 |
(10)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2.1手术方法 |
1.2.2对照组护理 |
1.2.3观察组护理 |
1.3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3讨论 |
四、男性膀胱全切及原位膀胱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的影响[J]. 魏娟,曹辉茹,周影,杨矗,户宪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4)
- [2]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D]. 姚紫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术前风险评分在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中的应用[D]. 姚南.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4]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估[D]. 王诗扬.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腹腔镜及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并肠道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研究[D]. 程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6]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J]. 程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8)
- [7]术前风险因素评估对全膀胱切除患者选择尿流改道术式的价值[D]. 顾洪.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8]膀胱全切Bricker术与Studer原位膀胱术8年的随访和评价[J]. 毛士玉,黄天宝,熊大波,徐亮,叶定伟,郑军华,姚旭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03)
- [9]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的护理现状[J]. 全翔凤,姚莉,伍瑞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03)
- [10]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J]. 刘瑞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