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色色杆菌败血症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甘红婉,李金亮,钟雨[1](2021)在《紫色色杆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1例紫色色杆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男,58岁。左小腿溃疡反复伴疼痛1个月。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可见手掌大水肿性红斑,中央一2.0 cm×1.8 cm溃疡面,其上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及血痂,压痛(+)。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为紫色色杆菌。诊断:紫色色杆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予静脉滴注环丙沙星,加强局部护理。治疗1周后,皮损恢复明显,疼痛缓解。1年后电话回访,患者病情恢复良好。
杜宏[2](2021)在《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是水产品常见的优势腐败菌之一,其致腐机制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密切相关,因此寻找干扰温和气单胞菌QS的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控制其致病能力。乳酸菌作为安全、绿色、高效的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但其作为群体感应淬灭剂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鲜见。本文从传统发酵食品、鱼肠道等环境中筛选对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ated 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具有降解活性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研究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活性、嗜铁素等毒力因子、生物膜形成、群集和泳动运动性及Lux I/Lux R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菌株YF-8对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淬灭效应。以无菌三文鱼块为载体,从体外模型研究菌株YF-8对温和气单胞菌致腐能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96孔板法结合牛津杯打孔法从184株乳酸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温和气单胞菌AHLs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YF-8,降解活性接近100%。该菌株分离自朝阳泡菜中,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 DNA测序分析后,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酸性条件和中性条件下测定菌株YF-8酶解活性,排除AHLs-内酯酶的作用,同时发现菌株YF-8酶解活性位于无细胞上清液中。菌株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0 mg/m L,YF-8粗提物在亚最小抑菌浓度2.0、4.0和6.0 mg/m L时不影响温和气单胞菌菌体生长,还可以降解紫色色杆菌CV026紫色菌素的生成,且呈剂量依赖性。2.研究菌株YF-8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活性、嗜铁素等毒力因子产量的影响,和其对鞭毛介导的的群集和泳动运动性及对生物膜的形成及预先形成生物膜清除作用,进一步分析该菌株对QS系统的Lux I/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亚最小抑菌浓度2.0、4.0和6.0 mg/m L的YF-8粗提物处理后对温和气单胞菌酪蛋白、胞外多糖、溶血性和嗜铁素的抑制率分别是9.6%-32.72%,17.91%-58.09%,19.21%-51.49%,19.04%-44.35%。6.0 mg/m L的YF-8粗提物对群集泳动的抑制率接近100%。qRT-PCR分析结果发现6.0 mg/m L的YF-8粗提物使Lux I和Lux R的相对表达量水平下调69.48%和80.76%,表明Lux I和Lux R基因转录水平受到YF-8 CE的干扰。96孔板法,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说明:sub-MIC的YF-8CE对温和气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及预先形成生物膜具有显着的抑制及清除作用。3.通过测定4℃冷藏条件下不同处理的三文鱼细菌菌落总数、持水力、p H、TBA以及TVB-N等指标,验证戊糖片球菌YF-8粗提物对三文鱼中重要优势腐败菌温和气单胞菌致腐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经不同处理的三文鱼在4℃冷藏过程中细菌菌落总数、TBA值和TVB-N值呈不断增长趋势,持水力逐渐下降,p H值大致呈“V”型变化。YF-8处理可有效延缓三文鱼p H值、TBA值和TVB-N值的上升及持水力的下降。YF-8与温和气单胞菌共培养之后,温和气单胞菌对三文鱼的致腐能力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可延长货架期2d和4d。
修云芳,徐素慧,王隆柏,罗伟铭,何晓聪,周伦江,曾显成[3](2020)在《一例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的诊治报告》文中认为自2020年7月9日以来,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发现饲养的20只小熊猫群体中,陆续有6只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及死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紫色色杆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相应紧急防控措施,疫情最终获得有效控制。
姜凯[4](2020)在《AHL类和AI-2类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导致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临床上治疗由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面临很大挑战,因此寻找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细菌可通过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调控生物被膜及毒力因子的产生,增加其致病性与耐药性。因此,以QS为靶点的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的研发是针对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新思路与新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医院内主要机会致病菌,本文分别以AHL(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和AI-2(autoinducer-2)类QS信号分子为靶点设计了系列新型化合物,分两个部分系统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的影响。第一部分,本文设计、合成并分析了18个新型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AHL类QS的影响。首先,我们以前期工作合成的4-对氯苯氧基-N-(2-氧恶唑烷酮-3-基)-丁酰胺(ZS-12)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紫色色杆菌CV026为报告菌种初步筛选出化合物YXL-13具有较强的AHL类QS抑制活性(IC50=3.686±0.579μM)。然后,以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实验菌种评估YXL-13的QS抑制活性。体外实验表明,YXL-13对PAO1生物被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产生及swarming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YXL-13增加了PAO1生物被膜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最后,以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N2为模型生物通过体内实验表明YXL-13对PAO1 Q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延长了受感染线虫的寿命。第二部分,自诱导分子AI-2为信号分子的QS在多菌种之间的相互交流及细菌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AI-2类QSI的QS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首先,我们以AI-2信号分子受体LuxP作为靶标通过虚拟筛选技术对来自In-house化合物库的8600个小分子化合物筛选,通过哈氏弧菌BB170作为报告菌种初步筛选出化合物Str7410具有较强QS抑制活性(IC50=0.3724±0.1091μM)。然后,我们以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PAO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测试菌种通过体外、体内研究测试化合物Str7410对两种菌种间QS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表明Str7410对两菌种共同培养时混合菌种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Str7410与抗生素联用可显着提高混合菌种生物被膜细胞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体内实验表明Str7410对种间Q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延长了共同感染了PAO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线虫的寿命。接下来,我们研究了Str7410在PAO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共同培养时对PAO1毒力因子和swarming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Str7410明显减少了PAO1毒力因子的产生和swarming运动。最后,我们初步评估了Str7410对种间QS的抑制机制,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定量分析发现Str7410能够使PAO1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共同培养时PAO1 QS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证明化合物通过抑制混合菌种PAO1对种间AI-2的感应下调QS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产生对种间QS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文从体外和体内实验对两种QSI的QS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估。证实了新型恶唑烷酮类化合物YXL-13与化合物Str7410分别是较好的AHL类与AI-2类QSI。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为抗菌药物发现提供新思路,而且在实践上为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寻找新方法。
闫心林[5](2018)在《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生素的发现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使得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众多被细菌感染的患者因抗生素耐药性而无法进行彻底有效的治疗。在所有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中,有65%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与细菌群体感应调节的生物被膜形成有关。细菌群体感应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靶点之一。细菌群体感应是一种细胞间信号交流机制,包括信号分子(自诱导物)的产生、释放和识别响应;自诱导物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大而增多,当达到一定的阈值,其被相应的转录调节蛋白识别,最终导致被膜的形成,生物发光等,因此抑制细菌的群体感应,可阻断细菌毒素因子和生物被膜的产生,从而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且同时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生长。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选取ZS-12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其群体感应转录调节蛋白CviR的三维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3-氨基-2-恶唑烷酮类目标化合物。以溴代羧酸酯和3-氨基-2-恶唑烷酮等为原料,合成了18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并经1H-NMR和MS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本文采用具有细菌群体感应调节体系的紫色色杆菌的突变体紫色色杆菌CV026作为模型菌,研究目标化合物对细菌群体感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除YXL-7、11、14、16、18对CV026细菌生长有激动作用,其余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YXL-13对CV026细菌群体感应抑制作用最强(IC50=3.68μM)。另外,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当目标化合物的碳链延长为7个碳原子时,对CV026细菌群体感应由抑制剂转变为激动剂。
郑威,杨涛,尤聪,林栋美,叶小英[6](2017)在《姐弟先后患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文中研究说明报告2例姐弟先后患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例1.患儿女(姐姐),6岁。皮肤科检查:左腘窝下一4 cm×2 cm不规则溃疡面,表面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和新生肉芽肿,周围肿胀。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WBC 15.36×109/L,白细胞分类:N0.75,血涂片示中性粒细胞增多伴中毒性改变。分泌物及淋巴结穿刺液细菌培养示紫色色杆菌生长。彩超示多发性肝、脾脓肿。诊断: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多脏器脓肿。治疗:予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1.5 g,每日2次)抗感染,29 d后出现高热伴惊厥、腹痛及咳嗽,多脏器脓肿救治无效死亡。例2.患儿男(弟弟),5岁。皮肤科检查:双下肢散在分布数个大小不等暗红色肉芽肿样结节伴小脓疱,部分形成溃疡,周围有炎性浸润性红晕,双侧腹股沟触及增大的淋巴结伴压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WBC 29.39×109/L,N 0.86;降钙素原6.48μg/L,分泌物细菌培养示紫色色杆菌生长。诊断: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治疗:予静脉滴注亚胺培南(0.5 g,每日2次)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5 g,每日2次),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20 d后患者双下肢溃疡结痂完全脱落,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
李进福[7](2017)在《河南省猪呼吸道隐性感染病原菌耐药分子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猪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尤其是猪隐性呼吸道感染,由于症状不明显,易引起误诊或漏诊,而导致猪只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对养猪业危害较大。本试验对河南省8个不同地市114份猪源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PCR及测序分析代表性受试菌对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特征及其耐药基因分子特性,以期为临床合理有效防控猪隐性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本试验在114份猪肺脏(有明显病变)中共分离菌株2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5株(71.43%),包括葡萄球菌70株,芽孢杆菌60株,链球菌12株,及其他33株;革兰阴性菌70株(28.57%),包括大肠埃希菌31株,肺炎克雷伯菌19株,其他阴性菌20株。说明临床导致猪呼吸道隐性感染的细菌菌种类较多。245株分离菌中有20.41%(50/245)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等致病菌,其中35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致病菌总数的70%,推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猪呼吸道隐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之一;53.41%(131/245)为条件致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分离数量最多,说明其在呼吸道疾病的继发及混合感染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在245株分离菌中共有133株为人畜共患(条件性)致病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耐药表型检测发现,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明显,三类菌均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在80%1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吡肟较敏感,敏感率在77.14%91.43%。而芽孢杆菌除了对泰妙菌素耐药明显(耐药率达(35.29%63.64%),对其他常见药物较为敏感。同时,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有明显差异,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明显较多西环素严重(P<0.01),且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极显着高于葡萄球菌(P<0.01)。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尽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特征趋于一致,但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有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主要检出TEM(61.29%)、tetA(87.10%)、tetM(54.84%)和flo R;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携带TEM(73.68%)、SHV(89.47%)、tetA(78.95%)、tet O(42.11%)和flo R;葡萄球菌的tetA(32.86%)、tetB(14.29%)、tet C(10.0%)、tetM(10.0%)、fexA(47.14%)、lsaA(35.71%)和lsaE(11.42%)检出率较高,而芽孢杆菌对泰妙菌素的耐药主要由vgaB(40.74%)和lsa E(14.63%)介导。综上所述,河南地区猪隐性呼吸道疾病肺脏携带细菌种类复杂多样,且73.82%(181/245)的分离菌有一定致病性,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及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四种分离菌,且前三种菌对临床常见药物有一定耐药,携带多重耐药基因;而芽孢杆菌除对泰妙菌素有明显耐药外,对其他药物敏感性较高。
王亚妮,梅春丽,燕醒狮[8](2017)在《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死亡一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高龄糖尿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对紫色色杆菌感染的认知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收治的1例高龄糖尿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例84岁男性糖尿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者,给予联合抗细菌、厌氧菌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但因家属放弃治疗后5 d死亡。结论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需在发病早期积极行联合治疗。
郭春钰,魏桂林,钟斌[9](2016)在《紫色色杆菌菌血症临床用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紫色色杆菌菌血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方案。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紫色色杆菌感染治疗的方案。结果对于紫色色杆菌感染的治疗,获得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确诊非常关键。结论推荐在确诊后早期使用亚胺培南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作为首选方案。
廖一群,陈瑜[10](2016)在《脓液中检出的2例紫色色杆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谱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紫色色杆菌临床感染特征、细菌学特性及耐药性,提高对紫色色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将收治的2例患者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检出的病原菌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此菌感染的2例患者均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脓肿周围红肿疼痛,出现皮疹和皮肤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2株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氯霉素、替加环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表现为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及氨曲南表现为耐药。结论紫色色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感染部位脓肿,并可侵入血流引起脓毒血症,重者可引起各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及早诊断治疗十分重要。
二、紫色色杆菌败血症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色色杆菌败血症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紫色色杆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
2讨论 |
(2)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群体感应与水产品腐败 |
1.1.1 群体感应 |
1.1.1.1 革兰氏阴性菌QS系统 |
1.1.1.2 革兰氏阳性菌的QS系统 |
1.1.1.3 细菌种间QS系统 |
1.1.1.4 其它QS系统 |
1.1.2 水产品腐败与群体感应 |
1.1.2.1 水产品特定腐败菌 |
1.1.2.2 QS与水产品腐败 |
1.2 温和气单胞菌 |
1.2.1 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
1.2.2 温和气单胞菌腐败性与群体感应系统 |
1.2.2.1 温和气单胞菌的腐败性 |
1.2.2.2 温和气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
1.3 群体感应抑制剂 |
1.3.1 天然产物来源的QSI |
1.3.2 合成来源的QSI |
1.3.3 群体感应淬灭酶 |
1.4 乳酸菌 |
1.4.1 乳酸菌抑菌物质 |
1.4.1.1 细菌素 |
1.4.1.2 有机酸 |
1.4.1.3 过氧化氢 |
1.4.2 乳酸菌群体感应抑制剂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的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菌株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菌种活化 |
2.3.2 温和气单胞菌AHLs粗提物的制备 |
2.3.3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初筛 |
2.3.4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复筛 |
2.3.5 乳酸菌QQ酶的鉴定 |
2.3.6 QQ活性位置的确定 |
2.3.7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
2.3.8 sub-MIC乳酸菌粗提物对温和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
2.3.9 sub-MIC乳酸菌粗提物对紫色杆菌素的降解 |
2.3.10 乳酸菌菌株鉴定 |
2.3.10.1 形态学观察 |
2.3.10.2 生理生化反应 |
2.3.10.3 16S r DNA序列分析 |
2.3.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粗提物乳酸菌的初筛 |
2.4.2 降解温和气单胞菌AHLs乳酸菌的复筛 |
2.4.3 YF-8 群体感应淬灭酶及其活性位置分析 |
2.4.4 最小抑菌浓度(MIC) |
2.4.5 温和气单胞菌的生长曲线 |
2.4.6 YF-8 粗提物对紫色杆菌的紫色素降解作用 |
2.4.7 乳酸菌菌株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戊糖片球菌YF-8 对温和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生物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菌株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酪蛋白的测定 |
3.3.2 胞外多糖(EPS)抑制测定 |
3.3.3 溶血活性抑制试验 |
3.3.4 嗜铁素的检测 |
3.3.5 群集与泳动测定 |
3.3.6 荧光定量PCR分析QS调控基因 |
3.3.7 对生物膜的影响 |
3.3.7.1 生物膜抑制及清除定量测定 |
3.3.7.2 浮游细胞的存活测定 |
3.3.7.3 光学显微镜分析生物膜结构 |
3.3.7.4 扫描电镜分析生物膜结构 |
3.3.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酪蛋白 |
3.4.2 胞外多糖(EPS) |
3.4.3 溶血性 |
3.4.4 嗜铁素 |
3.4.5 群集与泳动 |
3.4.6 YF-8 粗提物对调控QS基因的影响 |
3.4.7 对生物膜的影响 |
3.4.7.1 生物膜抑制及清除 |
3.4.7.2 浮游细胞的存活 |
3.4.7.3 光学显微镜分析YF-8 粗提物对生物膜及预先形成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3.4.7.4 扫描电镜分析YF-8 粗提物对生物膜及预先形成生物膜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戊糖片球菌YF-8 群体感应抑制剂对三文鱼的保鲜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菌株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菌株YF-8 粗体物的制备 |
4.3.2 温和气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 |
4.3.3 无菌鱼块的制备 |
4.3.4 接种试验 |
4.3.5 新鲜度指标测定 |
4.3.5.1 细菌菌落总数测定 |
4.3.5.2 持水力测定 |
4.3.5.3 pH的测定 |
4.3.5.4 TBA值的测定 |
4.3.5.5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细菌菌落总数 |
4.4.2 持水力 |
4.4.3 pH |
4.4.4 TBA |
4.4.5 TVB-N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一例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的诊治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
2 临床症状 |
3 病理变化 |
4 实验室诊断 |
4.1 细菌分离 |
4.2 PCR检测 |
4.3 药敏试验 |
5 防治措施 |
5.1 预防 |
5.2 治疗 |
6 分析与讨论 |
(4)AHL类和AI-2类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细菌感染概述 |
1.1.1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 |
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 |
1.1.3 多菌种感染的致病性 |
1.1.4 抗细菌感染的现状 |
1.1.5 细菌生物被膜概述 |
1.2 细菌群体感应概述 |
1.2.1 AHL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
1.2.2 AIP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
1.2.3 AI-2 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 |
1.2.4 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 |
1.2.5 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感应系统 |
1.3 群体感应抑制剂研究现状 |
1.3.1 抑制信号分子产生 |
1.3.2 抑制信号分子传递 |
1.3.3 抑制信号分子接受 |
1.4 本文立题依据 |
第2章 AHL类 QSI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分析 |
2.1 新型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1.2 化合物的合成 |
2.2 化合物初步筛选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菌种 |
2.2.1.2 实验仪器 |
2.2.1.3 实验溶液配制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化合物对CV026 QS的激动及抑制活性分析 |
2.2.2.2 化合物对CV026 生长活性分析 |
2.2.2.3 化合物对CV026 QS的半抑制浓度(IC_(50))测试 |
2.2.2.4 数据分析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化合物对CV026 QS的激动及抑制活性分析 |
2.2.3.2 化合物对CV026 QS的生长活性分析 |
2.2.3.3 化合物对CV026 QS的半抑制浓度(IC_(50))测试 |
2.2.4 实验小结 |
2.3 化合物YXL-13 对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QS的影响 |
2.3.1 实验材料 |
2.3.1.1 实验菌种 |
2.3.1.2 实验仪器 |
2.3.1.3 实验溶液配制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生物被膜定量分析 |
2.3.2.2 毒力因子定量分析 |
2.3.2.3 Swarming运动分析 |
2.3.2.4 生物被膜细胞敏感性分析 |
2.3.2.5 受感染线虫寿命分析 |
2.3.2.6 数据分析 |
2.3.3 实验结果 |
2.3.3.1 化合物YXL-13对PAO1 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2.3.3.2 化合物YXL-13对PAO1 毒力因子的影响 |
2.3.3.3 化合物YXL-13对PAO1 swarming运动的影响 |
2.3.3.4 化合物YXL-13对PAO1 生物被膜细胞敏感性的影响 |
2.3.3.5 化合物YXL-13对感染PAO1线虫寿命的影响 |
2.3.4 实验小结 |
第3章 AI-2类QSI的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 |
3.1 目标化合物的发现 |
3.2 化合物初步筛选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菌种 |
3.2.1.2 实验仪器 |
3.2.1.3 实验溶液配制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实验小结 |
3.3 AI-2类QSI对种间QS抑制活性评价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实验菌种 |
3.3.1.2 实验仪器 |
3.3.1.3 实验溶液配制 |
3.3.2 实验方法 |
3.3.2.1 细菌生长活性测试 |
3.3.2.2 混合菌种生物被膜定量测定 |
3.3.2.3 混合菌种生物被膜细胞敏感性分析 |
3.3.2.4 共同感染PAO1与SA线虫寿命分析 |
3.3.2.5 数据分析 |
3.3.3 实验结果 |
3.3.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3.2 化合物Str7410 对细菌生长活性测试 |
3.3.3.3 化合物Str7410 对混合菌种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3.3.3.4 化合物Str7410 对混合菌种生物被膜细胞敏感性的影响 |
3.3.3.5 化合物Str7410 对受感染线虫寿命的影响 |
3.3.4 实验小结 |
3.4 AI-2类QSI对 PAO1 感应AI-2 的抑制活性评价 |
3.4.1 实验材料 |
3.4.1.1 实验菌种 |
3.4.1.2 实验仪器 |
3.4.1.3 实验溶液配制 |
3.4.2 实验方法 |
3.4.2.1 化合物Str7410 对多菌种共同培养时PAO1 毒力因子的作用分析 |
3.4.2.2 化合物Str7410对多菌种共同培养时PAO1 swarming运动的作用分析 |
3.4.2.3 引物设计 |
3.4.2.4 提取cDNA |
3.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3.4.2.6 数据分析 |
3.4.3 实验结果 |
3.4.3.1 化合物Str7410 对多菌种共同培养时PAO1 毒力因子的作用 |
3.4.3.2 化合物Str7410对多菌种共同培养时PAO1 swarming运动的影响 |
3.4.3.3 化合物Str7410 对多菌种共同培养时PAO1 QS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4 实验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细菌群体感应的简介 |
1.2 群体感应的调节信号系统 |
1.3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4 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路线的选择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3-氨基-2-恶唑烷酮的制备 |
3.2 目标化合物YXL-1的制备 |
3.3 目标化合物YXL-2的制备 |
3.4 目标化合物YXL-3的制备 |
3.5 目标化合物YXL-4的制备 |
3.6 目标化合物YXL-5的制备 |
3.7 目标化合物YXL-6的制备 |
3.8 目标化合物YXL-7的制备 |
3.9 目标化合物YXL-8的制备 |
3.10 目标化合物YXL-9的制备 |
3.11 目标化合物YXL-10的制备 |
3.12 目标化合物YXL-11的制备 |
3.13 目标化合物YXL-12的制备 |
3.14 目标化合物YXL-13的制备 |
3.15 目标化合物YXL-14的制备 |
3.16 目标化合物YXL-15的制备 |
3.17 目标化合物YXL-16的制备 |
3.18 目标化合物YXL-17的制备 |
3.19 目标化合物YXL-18的制备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4.1 生物活性测试的实验原理 |
4.2 目标化合物对CV026生长抑制的检测 |
4.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检测 |
4.4 活性评价结果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介绍 |
致谢 |
(6)姐弟先后患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7)河南省猪呼吸道隐性感染病原菌耐药分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 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
1.1 大肠埃希菌 |
1.2 肺炎克雷伯菌 |
1.3 葡萄球菌 |
1.4 芽孢杆菌 |
1.5 链球菌 |
1.6 鲍曼不动杆菌 |
1.7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
2 常见病原菌耐药机制 |
2.1 β-内酰胺类 |
2.2 四环素类 |
2.3 氟苯尼考 |
2.4 截短侧耳素类 |
3 隐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控 |
3.1 温湿度的合理控制 |
3.2 有害气体的有效控制 |
3.3 做好免疫消毒工作 |
3.4 科学投料及定时运动 |
3.5 合理的药物预防 |
试验一 呼吸道隐性感染病原菌分离鉴定 |
1.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料来源 |
2.2 培养基 |
2.3 试验试剂 |
2.4 试验仪器 |
2.5 细菌分离纯化与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细菌形态学分析 |
3.2 鉴定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特征 |
4.2 葡萄球菌分离特征 |
4.3 芽孢杆菌分离特征 |
4.4 其他菌分离特征 |
5.结论 |
试验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来源 |
2.2 培养基 |
2.3 试验药品 |
2.4 试验试剂 |
2.5 试验仪器 |
2.6 细菌分离纯化培养 |
2.7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8 耐药基因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药表型分析 |
3.2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
3.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产ESBLs的菌株与多药耐药 |
4.2 四环素类耐药性分析 |
4.3 氟苯尼考耐药性分析 |
5 结论 |
试验三 葡萄球菌耐药性基因检测及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菌株 |
2.2 试验用培养基 |
2.3 试验药品 |
2.4 试验仪器 |
2.5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
2.6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7 引物设计 |
2.8 PCR扩增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耐药表型分析 |
3.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3.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截短侧耳素类耐药情况分析 |
4.2 四环素类耐药情况分析 |
4.3 氟苯尼考耐药情况分析 |
5.结论 |
试验四 芽孢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菌株 |
2.2 培养基 |
2.3 试验药品 |
2.4 试验仪器 |
2.5 细菌分离纯化培养 |
2.6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7 引物设计 |
2.8 PCR扩增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药敏结果 |
3.2 耐药基因扩增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录一:缩略词表 |
(9)紫色色杆菌菌血症临床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2 治疗经过 |
2.1入院体检 |
2.2临床药师建议 |
3 结果 |
4 讨论 |
(10)脓液中检出的2例紫色色杆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细菌分离与药敏试验 |
2 结果 |
2.1 细菌学特征 |
2.2 药敏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四、紫色色杆菌败血症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色色杆菌致皮肤软组织感染[J]. 甘红婉,李金亮,钟雨.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1(10)
- [2]戊糖片球菌YF-8对温和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作用研究[D]. 杜宏. 渤海大学, 2021(09)
- [3]一例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的诊治报告[J]. 修云芳,徐素慧,王隆柏,罗伟铭,何晓聪,周伦江,曾显成. 福建畜牧兽医, 2020(06)
- [4]AHL类和AI-2类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群体感应作用的研究[D]. 姜凯. 吉林大学, 2020(08)
- [5]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D]. 闫心林. 吉林大学, 2018(01)
- [6]姐弟先后患紫色色杆菌脓毒血症[J]. 郑威,杨涛,尤聪,林栋美,叶小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05)
- [7]河南省猪呼吸道隐性感染病原菌耐药分子特征[D]. 李进福.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8]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紫色色杆菌感染死亡一例[J]. 王亚妮,梅春丽,燕醒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01)
- [9]紫色色杆菌菌血症临床用药分析[J]. 郭春钰,魏桂林,钟斌. 医药导报, 2016(11)
- [10]脓液中检出的2例紫色色杆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谱分析[J]. 廖一群,陈瑜.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