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铜1~#电炉的启动及攻关(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锦[1](2016)在《2015年云南冶金年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有关云南的冶金资料,概述了2015年云南冶金的生产、科研及技术开发状况。
秦怀坤[2](2013)在《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只有时刻把握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并深刻了解自己的内部环境,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制定着眼未来的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经营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运用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LPXD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行业竞争状况及其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企业内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得出LPXD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能力;形成文化竞争力,并制定了LPXD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最后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重点措施:通过加强供应链、成本和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实现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能力。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人力管理,形成文化竞争力。
王冲[3](2012)在《云铜技术创新简述》文中研究表明云铜作为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铜冶炼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近年云铜的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有4个方面共10项内容。冶炼方面:"艾萨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技术"、"铜火法精炼燃煤回转式阳极炉工艺技
卢启程[4](2011)在《基于知识的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事权日益扩大。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既是区域政府官员实现政绩的需要,也是省级政府完成事权的财力保证,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也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但在当前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中普遍存在“现状评价多,机理分析少”的现象,对我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及政府作用的关注和研究不足,使得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省级区域竞争的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以致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权威性不高,多数省份政府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很强的趋同性,缺乏自己的特色,难以在竞争中实现区域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借鉴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竞争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知识的视角对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省级政府在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基本内涵的界定。(2)分析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的构成因素和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3)构建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基于知识的视角,从企业、产业(集群)和区域三个层次分析省级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微观机理。(4)省级政府在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5)以云南省为例,应用企业案例分析、SAM乘数模型、产业集群案例分析,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等方法对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省级政府能力与省级区域竞争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1)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由省级区域运营能力和省级区域动态能力构成;(2)省级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知识构成和知识活动决定着省级区域运营能力和省级区域动态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省级区域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3)中国省级政府在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省级政府可以通过改变区域内知识来实现对省级区域竞争力的提升;(4)社会核算矩阵(SAM)乘数模型在选择省级区域优势产业方面具有优越性;(5)云南省应从政府能力建设、区域制度创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知识集群发展四个方面提升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1)结合中国省级区域发展情境,考虑省级区域竞争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构建了广义多重钻石模型作为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在国内竞争环境中,建立了由省内五因素钻石和省外五因素钻石构成的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复合双钻石模型,获得了一种分析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的有效工具,拓宽了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发展了波特的单一钻石模型。(2)从知识的视角解释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的微观机理。建立了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集群和区域三个层次统一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从区域内知识活动的微观视角解释了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了区域竞争优势基本来源。为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充实了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省级区域竞争力评价中缺乏理论基础的普遍性问题。(3)对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中省级政府的角色和作用做了明确界定和合理解释。将政府作为第五个关键要素加入钻石模型,对省级政府在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中的角色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中国省级区域竞争中省级地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机理。(4)从知识的视角研究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演化及政府作用,夯实了省级区域竞争力形成理论的微观基础。(5)将社会核算矩阵(SAM)模型创新性地引入到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丰富了区域竞争力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李英顺[5](2009)在《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简化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铜炉渣回收铜的过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先,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收集每一个单元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然后,将生态指数法Eco-indicator99改进后用于我国铜工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影响评价模型,将清单数据通过Simapro7.1软件中的生态指数法(Eco-indicator99)进行计算,量化为环境影响负荷值。最后,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结果的解释。论文对铜炉渣和原铜矿回收铜过程的环境协调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环境负荷数据。铜炉渣回收铜过程包括破碎、磨矿、浮选、脱水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环境负荷单一值分别为0.0168、0.0200、0.0615、0.0279,铜炉渣回收铜过程总的环境负荷单一值为0.1262;而原铜矿回收铜过程增加了采矿环节,包括五个阶段,五个阶段的环境负荷单一值分别为0.1120、0.0138、0.0152、0.0617、0.0287,原铜矿回收铜过程总的环境负荷单一值为0.2314。由于铜炉渣回收铜的生产过程减少了采矿环节,铜炉渣回收铜过程的人类健康损害、生态系统损害和资源损害环境负荷单个值分别是原铜矿的82%、54%、19%,它的环境负荷约为原铜矿的0.55倍。由以上研究结果可知,从铜炉渣中回收铜资源将显着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韩瑞国[6](2008)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有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性、技术创新项目的难度与复杂性以及企业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技术创新活动延期、中止、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这不仅会引发财务风险而导致企业发生有形的损失,而且还会导致时间损失、机会损失、管理损失等无形损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在转机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如何防范技术创新中各种各样的风险,积极寻求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提高预防和控制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及自我创新的能力,已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相当紧迫的任务。因此,应给予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充分的重视。本文以云南铜业集团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子课题——云南铜业集团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理论与现状的分析,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44个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统计学中的集值统计模型对技术创新行为的风险因素等级进行评估,针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应对建立了一套技术创新应对方案遴选体系,并将运筹学中熵-DEA模型引入到方案遴选中。最后对云南铜业集团艾萨炼铜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预控与防范对策。本文对整个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在技术创新风险理论框架的构建方面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在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叶克鹏[7](2007)在《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创新项目正是企业实现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载体。然而,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新项目受众多因素的制约,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创新具有风险与机会的共生性、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既要能有效把握其中的机会,又要能合理地预防、处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本文以创新项目风险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在开篇之后,首先对创新与创新项目、创新风险与创新项目风险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创新风险体系,该体系包括创新战略风险和创新项目风险。在对现状和现有研究理论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企业创新项目风险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认为研究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应当遵循一定的模式和程序。首先,系统分析创新项目风险特性,理清创新项目风险在创新风险体系中的层次等;其次,依据创新项目风险特性对一般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进而分析出各阶段的主导风险因素:再次,对创新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依据以上分析研究,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应对管理。提出企业创新项目风险研究框架之后,在风险因素识别方面,本文先对创新项目风险特性与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创新项目的5个特性和5条内在机理。再据此,设计出创新项目风险因素体系要素辨析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创新项目风险因素体系进行的辨析和识别。进而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性对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再次区分,识别出各阶段的主导风险因素。在风险评估方面,本文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风险因素进行化简后,对创新项目的风险问题进行了评估,评估所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动态模拟性。最后,在风险应对方面,提出企业创新风险的宏观防范和创新风险的微观防范两个层面的防范措施。本文最后以云南铜业的艾萨炉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本文的相应结论进行了检验和验证。本文研究创新项目风险问题的过程中,在方法上注重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在过程上注重过渡的严谨性。
付江[8](2007)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织优化的实践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云南铜业股份公司生产系统实施生产组织优化的过程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王冲[9](2007)在《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世界铜的生产和消费为参照,在分析我国铜市场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云南省铜资源、产业布局及生产状况,总结云南省铜产业与国内外铜行业的差距,提出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铜及铜加工材主要应用于电气、电子、轻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目前铜用量最大的是电气行业,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2%,用量增长最快的是电子行业,占总消费量的10%。全球2006年铜消费量1800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2200万吨。世界上主要铜资源国是智利、美国、秘鲁、印尼、赞比亚、中国、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大部分铜矿山采用露天开采,使用大型化、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的采选矿及运输设备,工艺较为先进,并对低品位废矿石、尾矿等采用溶浸法直接生产电积铜,投资及生产费用很低。铜冶炼主要采用闪速炉熔炼、艾萨炉(奥氏麦特炉)熔炼等先进工艺及配套技术和设备;铜加工主要采用高精度、高效益和高自动化水平的专用设备。国外铜产业集中体现出企业规模大、技术及装备水平高、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和特点。我国经济近些年来取得较快发展,对铜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从而带动铜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铜资源储量小、品位低、开采条件差,现有企业规模小,尤其是矿山企业普遍规模小、装备水平低,冶炼企业仅有60%的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加工企业30%生产能力接近国外水平,严重制约着我国铜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云南省誉称“有色金属王国”,十种有色金属,尤其是铜、铅、锌、锡等矿产品资源丰富。但是云南省与发达地区,尤其是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资源不足、企业规模小、技术及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云南省铜产业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铜业生产、技术及综合管理经验和思考,本论文提出了云南省铜产业战略设想:一是实施资源战略,优势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努力扩大资源储量,加大矿山开发,提高原料自给率,打造铜资源大省;二是以云铜集团为依托,实施中国名牌产品电铜“倍增计划”,以产量增长促进经济倍增;三是引进创新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广富氧顶吹溶池熔炼—艾萨炼铜等新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提高整体技术及装备水平;四是加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深加工上台阶;五是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综合回收,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打造绿色产业;六是优化机制,“引进来、走出去”,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进国际化经营;七是加强政策扶持,实施多渠道融资,以人为本,打造云南铜产业航母。
梁卫国,张邦琪,杨小陆[10](2006)在《云铜4m×11.7m转炉吹炼实践》文中指出叙述了云铜!4m×11.7m转炉的生产实践,重点介绍了转炉的构造、辅助设施、运行参数和操作环境等,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云铜1~#电炉的启动及攻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铜1~#电炉的启动及攻关(论文提纲范文)
(1)2015年云南冶金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黑色金属冶金 |
2. 1 钢铁冶金 |
2. 2 铁合金冶金 |
2. 3 锰冶金 |
2. 4 铬冶金 |
3 有色金属冶金 |
3. 1 重金属冶金 |
3. 1. 1 铜镍钴冶金 |
3. 1. 2 铅锌冶金 |
3. 1. 3 锡冶金 |
3. 1. 4 锑镉铋汞冶金 |
3. 2 轻金属冶金 |
3. 3 贵金属冶金 |
3. 4 稀有金属冶金 |
3. 5 半金属冶金 |
3. 6 稀土金属冶金 |
4 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与冶金环保 |
5 冶金相关过程 |
6 结语 |
(2)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LPXD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1.2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
2.1.1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
2.1.2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现代战略理论 |
2.1.3 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4 以互惠共存为基础的新战略管理理论 |
2.2 战略管理过程 |
2.2.1 战略分析阶段 |
2.2.2 战略选择阶段 |
2.2.3 战略实施阶段 |
2.2.4 战略评价阶段 |
第3章 LPXD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LPXD股份有限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有色金属、水电行业状况分析 |
3.2.1 有色金属行业特征 |
3.2.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现状 |
3.2.3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现状 |
3.3 竞争状况分析 |
3.3.1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
3.3.2 现有竞争者 |
3.3.3 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
3.4 LPXD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
3.4.1 LPXD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机会 |
3.4.2 LPXD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主要威胁 |
第4章 LPXD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发展历程分析 |
4.2 生产状况分析 |
4.3 财务状况分析 |
4.4 人力资源分析 |
4.5 LPXD内部的优劣分析 |
4.5.1 主要优势分析 |
4.5.2 主要劣势分析 |
第5章 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矩阵分析 |
5.2 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
第6章 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 加强供应链、成本和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
6.1.1 加强供应链管理 |
6.1.2 加强成本管理 |
6.1.3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
6.2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实现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核心能力 |
6.2.1 加强知识管理 |
6.2.2 加强信息化管理 |
6.2.3 加强技术管理 |
6.3 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人力管理,形成文化竞争力 |
6.3.1 加强创新管理机制 |
6.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6.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云铜技术创新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创新制度建设 |
1.1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相关制度 |
1.2 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 |
2 研发平台建设 |
1) 火法处理的试验研究 |
2) 湿法处理过程的试验研究 |
3) 机电试验研究 |
4) 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试验研究 |
3 综合回收利用 |
3.1 降低电炉渣含铜 |
3.2 冶炼余热利用 |
3.3 副产品增值 |
4 总结 |
(4)基于知识的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界定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创新 |
1.6 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2.2 中国省域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2.3 波特钻石模型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 |
3.1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 |
3.2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模型 |
3.3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模型的知识基础 |
3.4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知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竞争优势与政府作用 |
4.1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企业动态能力 |
4.2 基于知识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分析 |
4.3 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机理 |
4.4 省级政府行为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 |
4.5 案例分析——云南铜业集团动态能力的形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AM的省级区域产业(集群)及政策分析 |
5.1 社会核算矩阵(SAM) |
5.2 基于SAM乘数的省级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
5.3 云南省SAM的编制 |
5.4 基于云南省SAM的实证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作用与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6.1 政府作用与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面板数据分析 |
6.2 云南省政府行为与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6.3 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发展与政策——以云南省为例 |
6.4 省级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铜工业生产概述 |
1.1.1 铜采、选、冶概述 |
1.1.2 铜工业资源现状 |
1.1.2.1 世界铜矿资源储量及分布 |
1.1.2.2 中国铜矿资源储量及分布 |
1.1.3 铜的生产、消费、进口和价格 |
1.1.3.1 生产量和消费量 |
1.1.3.2 进口量 |
1.1.3.3 价格 |
1.1.4 我国铜生产环境负荷 |
1.1.4.1 铜工业的能耗 |
1.1.4.2 铜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 |
1.1.4.3 铜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 |
1.1.4.4 铜工业固体废物排放 |
1.1.5 铜矿的采、选、冶工艺 |
1.1.5.1 铜矿的采矿、选矿工艺 |
1.1.5.2 铜精矿的冶炼工艺 |
1.1.6 解决国内铜矿资源匮乏的根本途径 |
1.2 环境管理 |
1.2.1 环境管理的概念 |
1.2.2 环境管理的内容 |
1.2.3 环境管理的特点 |
1.2.4 环境管理的性质 |
1.2.5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
1.2.6 环境管理的主要实施手段 |
1.2.7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
1.2.8 国家标准(GB/T24040) |
1.3 本章小结 |
2 铜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
2.1 引言 |
2.2 铜炉渣特性 |
2.3 选矿方法从铜炉渣中回收铜 |
2.3.1 选矿工艺 |
2.3.2 影响铜炉渣选矿的因素 |
2.3.3 选矿工艺流程的特点 |
2.4 铜炉渣选矿后尾矿的综合利用 |
2.4.1 回收有价成分 |
2.4.2 尾矿用于生产建材 |
2.4.3 用尾矿充填井下采空区 |
2.5 铜炉渣的直接利用 |
2.5.1 水淬铜渣代砂混凝土 |
2.5.2 铜渣水泥砂浆 |
2.5.3 铜渣用于地基和基础工程 |
2.5.4 其他利用途径 |
2.6 本章小结 |
3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概述 |
3.1 LCA的发展历程 |
3.1.1 LCA的起源 |
3.1.2 LCA的初期研究 |
3.1.3 LCA的迅速发展时期 |
3.2 用生命周期方法评价环境影响依据 |
3.2.1 LCA定义 |
3.2.2 LCA与其它环境影响评价工具的比较 |
3.2.3 有关国际机构对LCA的研究 |
3.3 LCA的简化 |
3.3.1 分类 |
3.3.2 方法 |
3.4 国内外用生命周期方法研究实例及效果 |
3.4.1 LCA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应用 |
3.4.2 LCA在工业企业部门中的应用领域 |
3.5 研究方法 |
3.5.1 国际LCA评价软件 |
3.5.2 LCA技术框架 |
3.5.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3.5.4 Simapro软件内容及功能 |
3.5.4.1 瑞典EPS(EnviromentaI priority strategies in design product)方法 |
3.5.4.2 CML方法 |
3.5.4.3 生态指数法(Eco-indicator 99) |
3.6 方法的局限性 |
3.6.1 LCA的局限性 |
3.6.2 Simapro的局限性 |
3.7 选题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7.1 选题依据 |
3.7.2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3.8 本章小结 |
4 目的范围确定和清单分析 |
4.1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GoALAND ScoPE DEFINITIoN,GSD)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功能单位 |
4.1.4 范围(边界)确定 |
4.2 清单分析(LIFE CYCLE INVENTORY,LCI) |
4.2.1 清单分析概述 |
4.2.2 数据收集 |
4.2.2.1 输入 |
4.2.2.2 输出 |
4.2.3 能耗 |
4.2.3.1 采矿过程能耗 |
4.2.3.2 选矿过程能耗 |
4.2.3.3 铜业公司能源结构 |
4.2.3.4 铜炉渣选矿能耗分析 |
4.2.3.5 原铜矿采选能耗分析 |
4.2.4 水耗 |
4.2.5 资源消耗 |
4.2.6 三废 |
4.3 本章小结 |
5 铜炉渣回收铜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5.1 引言 |
5.2 分类 |
5.3 特征化 |
5.3.1 特征化模型 |
5.3.2 特征化因子 |
5.3.3 特征化数学表达式 |
5.3.4 特征化结果 |
5.3.5 特征化影响类型分析 |
5.4 损害评价 |
5.5 标准化、加权评估 |
5.5.1 标准化 |
5.5.2 加权评估 |
5.6 环境负荷单一值 |
5.7 铜炉渣回收铜过程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5.7.1 单一环境负荷指标 |
5.7.2 损害类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原铜矿回收铜过程生命周期评价 |
6.1 引言 |
6.2 特征化 |
6.3 损害评价 |
6.4 标准化 |
6.5 加权评估和单一值 |
6.6 原铜矿回收铜过程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6.6.1 单一环境负荷指标 |
6.6.2 损害类型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铜炉渣和原铜矿回收铜过程的环境协调性评价 |
7.1 铜炉渣和原铜矿环境影响的分析对比 |
7.1.1 特征化 |
7.1.2 损害评价 |
7.1.3 标准化、加权平均和单一值 |
7.1.4 结果解释 |
7.2 铜炉渣和原铜矿回收铜过程各阶段环境影响的分析对比 |
7.2.1 特征化 |
7.2.2 损害评价 |
7.2.3 标准化、加权平均和单一值 |
7.2.4 铜炉渣和原铜矿回收铜过程四个阶段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下一步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6)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1.1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
1.1.2 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 |
1.2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4.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2.1.1 技术创新内涵 |
2.1.2 技术创新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概述 |
2.2.1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内涵 |
2.2.2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技术创新风险识别 |
3.1 风险识别概述 |
3.1.1 风险识别的概念 |
3.1.2 风险识别的工具 |
3.2 风险识别的过程、内容和结果 |
3.3 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
3.3.1 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概述 |
3.3.2 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的目的 |
3.3.3 构建六大模块(44因素)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
第4章 技术创新风险评估 |
4.1 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目的 |
4.2 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方法 |
4.2.1 几种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4.2.2 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的集值统计模型 |
4.3 风险等级划分 |
4.4 风险评估过程 |
第5章 技术创新风险应对与预控 |
5.1 风险应对的策略 |
5.2 构建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应对方案遴选体系 |
5.3 熵-DEA模型在技术创新风险应对中的应用 |
5.3.1 熵-DEA模型的理论基础 |
5.3.2 熵-DEA模型的应用流程 |
5.4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控对策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艾萨炼铜技术创新项目简介 |
6.2 风险识别 |
6.3 风险评估 |
6.4 风险应对 |
第7章 结论 |
谢辞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7)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1.1.1 创新是人类财富的来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
1.1.2 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 |
1.1.3 创新风险管理现状 |
1.2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3 有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1.3.1 创新与创新项目 |
1.3.2 创新风险与创新项目风险 |
1.4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4.1 本文采用的研究逻辑框架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理论 |
2.1.1 企业创新理论发展历程 |
2.1.2 企业创新理论发展评述 |
2.2 项目与项目管理理论 |
2.2.1 项目的发展与项目管理 |
2.3 风险与风险管理理论 |
2.3.1 风险理论发展概述 |
2.3.2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2.3.3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因素识别与内在机理分析 |
3.1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研究框架 |
3.2 创新项目风险特性与内在机理分析 |
3.2.1 创新项目风险特性分析 |
3.2.2 创新项目风险内在机理 |
3.3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3.3.1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类别分析 |
3.3.2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体系的构成辨析 |
3.4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3.4.1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属性分析 |
3.4.2 创新项目风险因素阶段性分析 |
第四章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 |
4.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4.1.1 系统动力学发展概述 |
4.1.2 系统动力学主要理论 |
4.2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与结果分析 |
4.2.1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企业创新项目风险系统动力学分析 |
4.3 风险应对理论 |
4.3.1 企业创新风险的宏观防范 |
4.3.2 企业创新风险的微观防范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
5.2 艾萨炉项目分析与应对 |
5.2.1 艾萨炉项目概况 |
5.2.2 艾萨炉项目实践 |
5.2.3 艾萨炉项目风险模拟与评估 |
5.2.4 艾萨炉项目实践风险与应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结论意义 |
6.3 本文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8)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织优化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熔炼系统的生产组织优化 |
1.1 备料系统的优化 |
1.2 艾萨熔炼工艺的优化 |
1.3 贫化电炉工艺的优化 |
1.3.1 Fe304还原技术的开发 |
1.3.2 Fe3O4还原技术的应用效果 |
2 火法精炼系统的生产组织优化 |
2.1 转炉生产工艺的优化 |
2.1.1 转炉工艺的调整 |
2.1.2 生产组织模式确定 |
2.1.3 转炉技术经济指标 |
2.2 阳极炉生产工艺的优化 |
2.2.1 反射炉作业模式确定 |
2.2.2 反射炉铜模统型 |
2.2.3 使用洗精煤 |
2.2.4 6#回转式阳极炉投产 |
2.2.5 反射炉技术经济指标 |
3 电解系统的生产组织优化 |
3.1 有效利用“丰枯”电价的政策 |
3.2 确保高电流密度生产下电铜的质量 |
3.3 外购阳极处理工艺控制探索 |
3.4 降低残极率的工艺研究 |
3.5 克服蒸气压力低的困难 |
3.6 电解系统技术经济指标 |
4 硫酸系统的生产组织优化 |
5 综述 |
5.1 主要产品产量及经营情况 |
5.2 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5.3 生产组织优化的几点启示 |
(9)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困难说明 |
第二章 国际铜产业现状 |
2.1 资源 |
2.1.1 地质储量与资源 |
2.1.2 矿床类型及规模 |
2.1.3 废杂铜资源 |
2.2 矿山开采 |
2.2.1 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
2.2.2 铜精矿产量 |
2.3 精炼铜产量 |
2.4 精炼铜消费 |
2.4.1 铜消费增长趋势 |
2.4.2 铜消费增长进一步预测 |
第三章 中国铜产业现状 |
3.1 资源 |
3.2 矿山生产 |
3.2.1 精矿产量 |
3.2.2 技术及装备 |
3.3 冶炼 |
3.3.1 规模 |
3.3.2 技术装备 |
3.4 深加工 |
3.4.1 规模 |
3.4.2 技术及装备 |
3.5 铜消费 |
3.6 精铜消费趋势预测 |
第四章 云南省铜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资源 |
4.2 发展历程 |
4.3 存在的问题 |
4.3.1 资源开采条件差 |
4.3.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3 产品结构不合理 |
4.3.4 科技总体水平低 |
4.3.5 资金结构不合理 |
第五章 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5.1 经济环境分析 |
5.1.1 从参与国际分工看 |
5.1.2 从参与国内分工看 |
5.1.3 从未来趋势来看 |
5.2 BCG矩阵分析 |
5.3 技术分析 |
5.4 市场分析 |
5.5 能源及交通分析 |
5.6 政策及资金分析 |
5.7 云南铜产业核心—云铜集团 |
5.7.1 概况 |
5.7.2 资源及实施措施 |
5.7.3 矿山生产 |
5.7.4 冶炼及深加工 |
5.7.5 “十一五”发展规划 |
5.7.6 第一轮“倍增行动” |
第六章 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
6.1 战略思想 |
6.2 战略方针 |
6.3 战略目标 |
6.4 战略措施 |
6.4.1 资源战略促进产业 |
6.4.2 深加工战略提升产业 |
6.4.3 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产业 |
6.4.4 加强产业及技术结构调整 |
6.4.5 加强产品结构调整 |
6.4.6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
6.4.7 加强进口铜原料运作 |
6.4.8 加强国内铜企业间合作和产学研合作 |
6.4.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集团化经营之路 |
6.4.10 "引进来、走出去",推进国际化经营 |
6.4.11 以人为本,助推产业 |
6.4.12 规模战略实施新一轮“倍增行动” |
6.4.13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
6.5 促进云南省铜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论文发表情况 |
四、云铜1~#电炉的启动及攻关(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年云南冶金年评[J]. 杨大锦. 云南冶金, 2016(02)
- [2]LPXD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秦怀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3]云铜技术创新简述[J]. 王冲. 云南科技管理, 2012(01)
- [4]基于知识的中国省级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卢启程.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5]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李英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03)
- [6]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D]. 韩瑞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3)
- [7]企业创新项目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D]. 叶克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8]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织优化的实践与探讨[J]. 付江. 中国有色冶金, 2007(05)
- [9]云南省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冲.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10]云铜4m×11.7m转炉吹炼实践[J]. 梁卫国,张邦琪,杨小陆. 中国有色冶金,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