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n the metabolism of two dominant copepods: Calanoides acutus and Metridia gerlachei collected in summer from the marginal ice zone of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论文文献综述)
牟文秀,杨光,郝锵,徐志强,李超伦[1](2021)在《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极宇航员海使用北太平洋网(0.5m2,33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浮游动物的丰度、群落结构、优势种种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0年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总丰度在8.93—102.00 ind./m3之间,最高丰度记录在宇航员海中部靠北区域,浮游动物主要由桡足类、磷虾、毛颚类、浮游被囊类等类群组成。调查海域桡足类丰度对浮游动物总丰度的贡献可达90%以上,其中、大中型桡足类Calanoides acutus, Metridia gerlachei, Calanus propinquus和Rhincalanus gigas分布广泛,而小型桡足类Oithona similis、Oithona frigida、Ctenocalanus citer、Oncaea conifera等在丰度上占比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宇航员海浮游动物在区域上划分为5个群落,普里兹湾涡流、威德尔涡流、南极绕极流南界等物理海洋学过程是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分布模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另外,生物环境匹配(Bio-env)分析显示,饵料(叶绿素a)也对该海区浮游动物的种群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梁晨[2](2019)在《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浮游纤毛虫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型浮游动物。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普里兹湾邻近海域、阿蒙森海以及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浮游纤毛虫,特别是砂壳纤毛虫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比了不同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探究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不同水团,包括夏季表层水(Summer Surface Water),冬季水(Winter Water)和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中浮游纤毛虫的空间分布,分析了阿蒙森海不同区域,包括南极区(Antarctic Zone)、极地锋(Polar Front)和亚南极区(Subantarctic Zone)中砂壳纤毛虫类群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空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之间联系,最终描绘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地理分布的大致格局。以往,浮游纤毛虫只有在南大洋不同生境中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水团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纤毛虫类群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根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该区域划分出了三个水团:夏季表层水(包括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小于3和大于3的两部分)、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从夏季表层水(大于649?559 ind./L,大于4.96?4.98μg C/L)、冬季水(228?222 ind./L,1.44?1.35μg C/L)到绕极深层水(94?90 ind./L,0.29?0.33μg C/L)依次降低。相对于其他水团,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砂壳纤毛虫丰度占总纤毛虫丰度比例最高(38.2%),无壳纤毛虫粒级最大(大于20μm的个体占总纤毛虫的丰度超过了85%)。冬季水中南极本地种的砂壳纤毛虫占比最高(大于30%),其他水团占比不足15%。每个水团中都有其优势的砂壳纤毛虫类群:夏季表层水中,代表种类为未定种号角虫(Salpingella sp.)和高斯类铃虫(Codonellopsis gaussi);冬季水中,代表种类为有肋号角虫(Salpingella costata)、福雷号角虫(S.faurei)及德里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drygalskii);船生孔环虫(Laackmanniella naviculaefera)和水晶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cristallina)在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和冬季水中丰度都较高。绕极深层水中基本没有砂壳纤毛虫分布,但绕极深层水的涌升导致了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在表层出现了低值区,分布不连续。本研究探讨了浮游纤毛虫群落分布与水团之间的关系,即不同的水团中有其特定的优势砂壳纤毛虫种类,这些种类分布的时空变化与水团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阿蒙森海砂壳纤毛虫的研究大部分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并且缺少砂壳纤毛虫的组成和分布信息。本研究共发现砂壳纤毛虫7属17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其中9种属于南极本地种,主要分布在靠近南极大陆的南极区,占砂壳纤毛虫总丰度的比例超过60%。根据砂壳纤毛虫的丰度分布情况将它们分为四个组群:组群一(亚南极类群),包括挪威棘口虫(Acanthostomella norvegica)、冰生类铃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微渺类铃虫(Cd.pusilla)和南极波缘杯虫(Cymatocylis antarctica),主要在极地锋的北边界分布;组群二(极地锋类群),包括杯状波缘杯虫(Cymatocylis convallaria forma calyciformis)、未定种(Unidentified species)和五边类瓮虫(Amphorellopsis quinquealata),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组群三(南极类群),包括有肋号角虫(S.costata)、梵氏波缘杯虫(Cymatocylis vanhoeffeni)、水晶波缘杯虫、德里波缘杯虫、漂流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高斯类铃虫和船生孔环虫,主要南极区分布;组群四(广布类群),未定种号角虫在所有区域都有分布。我们发现了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的砂壳纤毛虫类群——组群二,同时发现大口径(>88μm)的砂壳纤毛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区。本研究探讨了砂壳纤毛虫类群从南极区到极地锋的分布以及不同类群在极地锋区的交汇混合情况。我们的结果可以作为南极近岸到南极绕极流区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研究的经典案例,为研究南大洋浮游生物大尺度分布情况提供思路和方向。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在海冰边缘区,而关于浮游纤毛虫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南奥克尼群岛这一片海域分布的研究基本没有。本研究中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36?936 ind./L和2.57?3.56μg C/L。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区主要在50 m以浅,而在2断面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沉。砂壳纤毛虫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分别为18 ind./L和0.29μg C/L,不同断面上砂壳纤毛虫的分布模式差异很大,砂壳纤毛虫在1断面主要在南侧从表层到底层分布,在2断面上由北到南逐渐从表层下沉到底层分布,而在3断面上刚好与2相反,5和6断面上砂壳纤毛虫主要在表层分布。无壳纤毛虫在纤毛虫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直接决定了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本次调查共检出砂壳纤毛虫6属16种,包括6种南极本地种。在本论文南大洋的调查中首次发现了近岸型砂壳纤毛虫未定种拟铃虫(Tintinnopsis sp.)。在该调查海区主要是南极本地种居多,并且倾向于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水层中,其中水晶波缘杯虫和漂流波缘杯虫占优势,丰度平均值分别为4.20 ind./L和4.15 ind./L,最大值分别为74 ind./L和63 ind./L。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与温度最相关,表明南极本地种砂壳纤毛虫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水晶波缘杯虫和德里波缘杯虫。总氮、硝酸盐和硅酸盐对巴氏类铃虫(Cd.balechi)、漂流波缘杯虫和船生孔环虫分布的影响较大,呈显着负相关。本研究调查了南极半岛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威德尔海和斯科舍海交汇区,再到南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涵盖了海峡、近岸、交汇区等多生境,系统研究了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三个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南极区、极地锋和亚南极区的分布模式,以及浮游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大致分布格局,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鲁晶晶[3](2017)在《中国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分别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桑沟湾四个近海海域开展共14个航次,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和荧光标记颗粒示踪法,现场调查各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对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摄食,并结合实验室内获得的微型鞭毛虫排氨率与摄食率的估算模型,对中国近海海域海区微型鞭毛虫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做了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2009年7月(夏季)、2010年1月(冬季)、2010年10月(秋季)和2011年4月(春季),南海北部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2.19-10.42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34-16.65%(平均4.09%)。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99-2.20 cells PNF-1 h-1,P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1-11.82%(平均1.26%)。微型鞭毛虫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40-17.50%(平均5.34%)。(2)2009年7月(夏季)、2010年1月(冬季)、2010年10月(秋季)和2011年4月(春季),南海北部HNF对聚球藻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3-1.22 cells HNF-1 h-1,HNF摄食聚球藻的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1.25-9.82%(平均0.91%)。PNF对聚球藻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1-0.65 cells PNF-1 h-1,PNF摄食聚球藻的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2.58-7.53%(平均-0.33%)。微型鞭毛虫摄食聚球藻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3.09-17.35%(平均0.58%)。(3)2006年10月(秋季)、2007年3月(春季)和2009年3月(春季),黄海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2.43-9.54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6-36.39%(平均9.81%)。2009年的非沉降性水华中HNF摄食过程中再生的氮营养盐对海区营养盐的贡献远高于2007年的沉降性水华。(4)2013年5月(春季)、2013年8月(夏季)和2013年10月(秋季),东海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36-36.79 cells HNF-1 h-1,H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169.94%(平均13.55%)。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25-43.60 cells PNF-1 h-1 PNF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37.17%(平均3.01%)。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3-207.10%(平均 16.56%)。(5)2011年4月(春季)、2011年8月(夏季)、2011年10月(秋季)和2012年1月(冬季),桑沟湾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27-16.91 cells HNF-1 h-1,HNF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1-20.51%(平均3.54%)。不同季节P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率变化范围为0.03-32.53 cells PNF-1 h-1,PNF摄食异养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111.51%(平均13.19%)。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排氨作用对海区氮营养盐的日补充率变化范围为0.0001-132.03%(平均16.72%)。
王晓[4](2012)在《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次级生产者,在海洋生物链(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在海区的分布受到水温、盐度、海流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在食物链中受到上行控制和下行控制的影响,对浮游动物进行研究是了解特定海区生态系统功能与动力学的基础。本论文基于2006年以来的多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南黄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南黄海海樽类浮游动物主要种类的时空分布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的季节更替以及夏季不同的水文现象对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影响;黄海冷水团内部结构对栖息于其中的浮游动物分布格的影响;冬季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及暖水种分布的影响及黄海暖流发生前后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2006-2007年4个季度月调查共记录浮游动物191种,浮游幼体34种,刺胞动物和甲壳动物是浮游动物种类数最多的类群。夏季多样性指数最低,秋季最高。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文现象密切相关。夏季多样性最低,与冷水团水域多样性指数较低有关;秋季,随着冷水团的缩小,多样性明显升高,且多样性高值区与沿岸流及长江冲淡水影响区相吻合,在东北部黄海暖流影响区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冬季多样性最高区恰好是黄海暖流侵入区;春季在黄海暖流残留水影响区浮游动物多样性也较高。春季,随着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冬季丰度最低;秋季胶质性浮游动物生物量很低,致使总生物量最低。不同网型获取的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多样性都存在差异。大网严重低估粒径较小浮游动物的丰度;两种网型生物量的差别要小于丰度;中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大网,但Margalef丰富度指数低于大网。系统研究了南黄海海樽类的季节变化特征。梭形纽鳃樽冬、春、夏季在南黄海出现,秋季完全消失。夏季,较高的水温和较低的叶绿素a浓度可能是其最终消失的主要原因;冬季的重新出现与处于强盛期的黄海暖流及东海外陆架的种群有关;小齿海樽夏、秋季出现,秋季成为浮游动物优势种,这可能与长期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是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数据与研究数据的支持。2006-2007年4个季度月鱼类浮游生物的调查共记录鱼类浮游生物10目58种,其中鳀科种类最多。随着季节的变化,优势鱼类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随之变化。如冬季,冷水性的玉筋鱼数量最多,而夏季则是暖水性的多鳞鱚数量最多。夏季,不同的水文现象如浅海陆架锋、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等对主要种类,如鳀鱼和多鳞鱚鱼卵和仔稚幼鱼的分布有显着影响。黄海冷水团对浮游动物的分布产生明显影响。夏季,黄海冷水团为主要的浮游动物种类如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等提供躲避高温的场所,同时其内部结构可能对浮游动物的分布格局产生影响,如内部暖中心可能会阻止中华哲水蚤种群向深水扩展,而自北向南的冷水冷中心可能对太平洋磷虾种群向岸的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冬季,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暖水种分布及昼夜垂直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黄海暖流侵入区及影响海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低;暖水种主要分布在黄海暖流影响区;在黄海暖流处于强盛期前,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明显,但处于强盛期后,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消失。水文特征的变化可能引起浮游动物分布格局的变化。1959年春季和2007年春季,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相似,但夏季却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可能与两年春季不同的水文特征,如青岛冷水团的范围和强度、海洋锋的分布以及长江冲淡水强度的变化等变化有关。
刘永芹[5](2012)在《磷虾和纽鳃樽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1.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磷虾和纽鳃樽在空间分布上磷虾密度较高的站位几乎全部位于64–67oS之间。各航次中站位之间磷虾密度变异较大,大多数年份磷虾密度最高和最低值之间相差两个数量级。除2007/2008年未采集到南极磷虾外,从1999/2000到2009/2010年高速采集器和IKMT均采集到幼体后期磷虾。南极磷虾密度年际变化明显,高速采集器采集的南极磷虾平均丰度和生物量最大值为1442.3ind/1000m3或582.6g/1000m(31999/2000),最小值为58.2ind/1000m3或19.5g/1000m(32005/2006);IKMT采集的磷虾平均丰度和生物量最大值为79.7ind/1000m3或27.9g/1000m3(2001/2002),最小值为1.4ind/1000m3或1.0g/1000m3(2008/2009)。IKMT的磷虾丰度和生物量明显小于高速采集器,而且两种网具所采集的南极磷虾密度最大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样网具、时间、位置及方法不同造成的。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001/2002、2004/2005和2009/2010年,种群中磷虾未成体的比例超过10%,表明南极磷虾种群存在较强的补充群体,但在其他年份磷虾种群补充较弱。2002/2003、2008/2009和2009/2010年种群中3DF和3EF的比例都非常高,表明种群已进入产卵期。采样时间分别在1月中旬到2月中旬、1月底到3月上旬和12月下旬,推测这是南极磷虾种群的产卵高峰期。2001/2002和2004/2005年种群中主要以次成体2F及未受精雌体3AF为主,受精雌体的比例较低,说明在南极磷虾种群正处于发育期。两年采样时间基本在1月中下旬到2月中旬,推测磷虾种群的产卵时间可能晚晚于2月中旬。2005/2006年2F和3AF的比例也比较高,同时种群中出现一定比例的3EF,表明种群已经开始产卵。1999/2000和2004/2005年幼体的发育状态较低,2001/2002年幼体发育状态较高。通过磷虾体长眼径的分析发现,2002/2003年南极磷虾的生长状态最好,而1999/2000年磷虾的生长状态最差,在其他年份南极磷虾基本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磷虾的生长状态与海冰消退早晚密切相关,消退较早磷虾生长状态较好,消退较晚,生长状态较差。纽鳃樽在普里兹湾海域的出现频率比较低。海域中共发现两种纽鳃樽,2001/2002、2004/2005和2009/2010年,纽鳃樽为Salpa thompsoni;2002/2003,2005/2006、2007/2008和2008/2009年,纽鳃樽为Ihlea racovitzai,主要分布于近冰缘区。2005/2006年纽鳃樽种类为S. thompsoni,其分布的纬度较高,位于66–67°S之间。2002/2003年纽鳃樽的平均丰度最高,为124.0ind/1000m3,而在2008/2009和2009/2010年丰度非常低,平均值分别为2.1和2.2ind/1000m3。纽鳃樽S. thompsoni的丰度随纬度的升高出现降低。2.南黄海海域的磷虾和纽鳃樽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南黄海海域太平洋磷虾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春季(5月份)和秋季(10月份)。春、冬季水温较低,成体分布范围较广;夏、秋季表层水温急剧升高到20℃以上,太平洋磷虾成体主要分布在黄海冷水团海域。5、9和12月,磷虾幼体主要分布于外海海域,3、6和8月主要位于浅海区域。5、6月份太平洋磷虾种群主要以磷虾幼体为主,其他月份种群中磷虾成体的比例非常高。在南黄海太平洋磷虾分布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太平洋磷虾比较适宜生活的水温是8–16℃。梭形纽鳃樽从2006年12月份在南黄海海域大量出现,种群均以复体为主。梭形纽鳃樽单复体的分布和丰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大多数月份该种主要分布在外海海域,仅在6月份其分布的海域扩展到近海区域。2007年5月份梭形纽鳃樽爆发,单复体的平均丰度非常高,分别为5.8和79.7ind/m3。6月份梭形纽鳃樽复体的平均丰度更高,为122.8ind/m3,而单体的平均丰度略有降低,为5.0ind/m3。梭形纽鳃樽的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海域略有差别。在S1-4站位,12月份梭形纽鳃樽复体在0–50m的水层中表现出不规则的昼夜垂直移动,但从未到达底层(50–70m)。从中午到傍晚主要分布在表层,之后移动到较深的水层(10–30m),而单体由于数量较少而未进行昼夜垂直移动分析;5、6月份,该种单体和复体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向昼夜垂直移动,即白天迁移到表层,夜间向底层迁移。在S3-3站位,12月份梭形纽鳃樽复体也表现出不规则的昼夜垂直移动,在夜间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在06:00时到达最底层,白天主要分布在20m以上的水层中。5月份梭形纽鳃樽单复体昼夜垂直移动不明显,白天主要集中在20–30m的水层中,夜间主要分布在0–20m水层。梭形纽鳃樽复体的平均体长在4月份最大(7.85mm),而在6月份最小(3.45mm);单体的平均体长在12月份最大(19.28mm),4月份次之(14.24mm),而在5月份最小(7.13mm)。在6个月份中,种群中发育期复体(2–7mm)在复体个体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其变动范围在43.3%(4月份)–92.2%(3月份)。单体种群中,5月份幼体(0–7mm)所占的比例最高,而在12月份和8月份,未成熟单体(15–25mm)和成熟单体(≥25mm)所占的比例较高。3.磷虾和纽鳃樽的相互关系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除2004/2005年南极磷虾和纽鳃樽S. thompsoni的分布出现重叠外,在2001/2002和2009/2010年南极磷虾和纽鳃樽S. thompsoni的空间隔离非常明显。南极磷虾和纽鳃樽在丰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S.thompsoni丰度较高时,次年磷虾丰度较低,这与海冰情况关系密切。南黄海海域太平洋磷虾和梭形纽鳃樽空间分布上出现重叠,空间隔离不明显。5月份,梭形纽鳃樽丰度与太平洋磷虾卵及幼体的丰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杨光[6](2011)在《南极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和优势种摄食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1998—2006年中国6次南极考察期间用改进的北太平洋网(330μm, 0.5 m2)采集的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样品,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进行了研究。大洋群落和近岸群落出现在所有年份的群落划分中,大洋群落多样性高,其指示种有Haloptilus ocellatus, Heterorhabdus austrinus, Thysanoessa macrura, Rhincalanus gigas, Scolecithricella minor和Oikopleura sp;近岸群落多样性低、丰度高,其指示种主要是Euphausia crystallorophias和Stephos longipes。1999及2006年航次夏季普里兹湾陆坡区域海冰密集度高于深海区域和近岸区域,此时过渡群落在陆坡区域出现。大洋群落和近岸群落都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动,这种变动主要体现在物种丰度水平而非种类组成水平,其中近岸群落的年际变动更为明显。海冰回退的时间和尺度以及冰间湖的出现与否通过对饵料供应的作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海冰回退早的年份使得深海区域浮游植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长,此时大洋群落浮游动物群组中大中型桡足类(特别是早期桡足幼体阶段)比例高;近岸群落的大中型桡足类和晶磷虾经常在冰间湖出现的年份呈现高的丰度和更早的发育期。另一方面,在海冰回退晚和近岸区域冰间湖面积小的年份,桡足类丰度低并且种群主要由后期桡足幼体组成。对普里兹湾四种桡足类优势种(尖角似哲水蚤、近缘哲水蚤、戈式长腹水蚤和巨锚哲水蚤),三种磷虾幼体(大磷虾、长尾缨磷虾和晶磷虾)及纽鳃樽种群结构的年际变动进行了分析。尖角似哲水蚤是四种桡足类中丰度最高的种,其次是近缘哲水蚤、戈式长腹水蚤和巨锚哲水蚤。巨锚哲水蚤主要分布在深海温度较高的水域,而其他三种桡足类分布在整个调查海域并且存在分布上的重叠。在1999, 2003和2006年,海冰回退时间早并且冰间湖在近岸采样一个月前已经出现,此时调查海区尖角似哲水蚤、近缘哲水蚤和戈式长腹水蚤丰度高,CI,CII期早期桡足幼体占种群组成比例高;在2000,2002和2005年,海冰冰缘线位于湾北并且近岸区域没有出现冰间湖,较低的桡足类丰度暗示这些年份较差的种群补充。所有航次巨锚哲水蚤种群主要由CV期桡足幼体和成体组成。尖角似哲水蚤、近缘哲水蚤和戈式长腹水蚤丰度经Log10 (x+1)转化后与温度和叶绿素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而平均发育期指数则与这些环境因子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尖角似哲水蚤、近缘哲水蚤和戈式长腹水蚤的早期桡足幼体在近岸分布更广。普里兹湾磷虾幼体主要由大磷虾、长尾缨磷虾及晶磷虾组成,长尾缨磷虾分布最广,丰度较高,晶磷虾主要在近岸分布,纽鳃樽仅在个别站位有分布,且丰度很低。当海冰回退时间早且回退幅度大时,长尾缨磷虾及大磷虾会有更高的丰度和更晚的发育期,纽鳃樽出现频率及丰度也会增加。我们认为冰间湖对近岸浮游植物爆发有重要的贡献,从而促进桡足类和晶磷虾的种群繁殖和补充。研究显示磷虾幼体、纽鳃樽和桡足类的种群变动与海冰、冰间湖等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很好的响应。普里兹湾春季末期、夏季初期、及夏季末期深海、陆坡和近岸区域浮游动物优势种摄食活动存在显着的时空变化。春季末期,近岸冰下区域尖角似哲水蚤处于休眠状态,摄食率仅为1.30μgC female-1 day-1;夏季初期近岸站位发生以海链藻和脆杆藻为优势类群的水华,实验动物饵料(浮游植物和纤毛虫)生物量达到247.67μgC/L,晶磷虾、尖角似哲水蚤、戈式长腹水蚤和一种小型桡足类Ctenocalanus citer的日摄食量分别为129.69μgC/ind,8.06μgC/ind,11.41μgC/ind和3.54μgC/ind,此时陆坡站位和深海站位饵料生物生物量低于20μgC/L,培养生物选择性摄食纤毛虫;夏季末期,近岸站位和陆坡站位实验动物饵料主要由拟菱形藻和纤毛虫组成,浓度低于10μgC/L,近岸站位尖角似哲水蚤优先摄食纤毛虫,陆坡站位培养水体的饵料主要由拟菱形藻组成,桡足类戈式长腹水蚤、近缘哲水蚤和巨锚哲水蚤的日摄食率低于2.5μgC/ind。根据2009/2010年现场采集的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脂肪酸样品,基于脂肪酸百分比组成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海区浮游动物优势种之间存在显着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尖角似哲水蚤脂肪酸组成主要包括EPA,20:1ω9,DHA及16:1ω7;巨锚哲水蚤脂肪酸组成主要为EPA,16:1ω7,18:1ω9和DHA;晶磷虾脂肪酸主要由18:1ω9,EPA,16:0和DHA组成;大磷虾脂肪酸主要包括16:0,EPA,14:0和DHA;近缘哲水蚤和戈式长腹水蚤在脂肪酸组成聚类分析中呈现重叠,它们脂肪酸组成主要包括DHA,EPA和16:0。大磷虾和尖角似哲水蚤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显着的种内差异和时空变化。同时各物种特征脂肪酸组成很好地指示了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摄食活动和营养级地位。研究表明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不同的脂肪酸生化途径使得各物种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南大洋恶劣的环境。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于群落结构划分和优势种大磷虾的种群分布,本文从年际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普里兹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和优势种种群结构的变动,对影响群落年际变动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本文初步探讨了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的摄食活动和脂肪酸组成情况,对磷虾、桡足类等优势种夏季摄食的时空变化和脂肪酸组成的种间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极地恶劣环境下浮游动物的生活史策略研究提供依据。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继续从群落长期变动角度探究极地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同时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深入研究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活史策略。
赵文,梁箫,谢玺,张琳,魏杰[7](2008)在《温度、盐度和体长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排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T=3、8、14、20℃和22℃)、盐度(S=5、10、15、20和25)和体长(0.80、1.23、1.51、1.84mm和2.38mm)对西藏拟溞排氨率(N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西藏拟溞幼溞排氨率随温度(T)的升高而升高,其回归方程为NR=0.0359Ln(T)-0.0185(n=5,r=0.9881,P<0.05),数值范围为0.022~0.092mg/(g·h)。在盐度(S)试验中,西藏拟溞幼溞排氨率有同样的趋势,回归方程为NR=0.0535e0.0213S(n=5,r=0.9884),其数值范围为0.061~0.092mg/(g·h)。而体长试验中,西藏拟溞排氨率随体长(L)的增加而降低,回归方程为NR=0.0568L-1.4154(n=5,r=0.9938,P<0.05),数值范围为0.017~0.083mg/(g·h)。
蔡昱明,宁修仁,朱根海,史君贤[8](2005)在《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现存量与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道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对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具有显着的空间区域化特征.普里兹湾及其毗邻陆架区浮游植物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均较高,大陆坡和深海区明显降低;营养盐浓度由于浮游植物的消耗则有相反的分布趋势.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受水体的垂直稳定度、浮游动物摄食、水温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粒度分级测定结果表明,对调查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小型浮游生物为52.2%,微型为29.4%,微微型为18.4%;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小型为52.4%,微型为28.7%,微微型为18.9%.研究海区的平均新生产力和f比分别为230.6mg/(m2·d)和0.43.
李超伦[9](2002)在《海洋桡足类摄食生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文中认为本文利用肠道色素法,对我国近海(渤海、黄海、东海、莱州湾、潍河口)和南大洋(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在自然海区的摄食状况及其对浮游植物及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近海:桡足类肠道色素含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但是肠道排空率与个体大小没有相关性。桡足类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高峰出现在夜间,另外河口海区桡足类的摄食节律与潮汐有关。现场测得的桡足类摄食率结果表明,在莱州湾,夏季桡足类群体的日摄食量占初级生产力的20.81—98.35%,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2.53—6.36%,潍河口,河口外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体的日摄食量占初级生产力的32.28%,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4.12%,河口内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 <3%,日摄食量小于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整个渤海海区,桡足类摄食占浮游植物现存量分别为春季11.9%,秋季6.3%;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春季53.3%,秋季超过100%。黄东海海区,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春季为11.2%,秋季为6.1%。另外中国近海小型桡足类(200-500(m)对整个桡足类群体摄食率的贡献超过50%。南大洋:南极夏季边缘浮冰区微型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的主要摄食者,纽鳃樽在形成一定的种群密度时也对浮游植物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李超伦,孙松,张光涛,吉鹏[10](2000)在《南极普里兹湾夏季边缘浮冰区两种主要浮游桡足类的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 1 998年 1 2月至 1 999年 1月南极夏季 ,对南大洋普里兹湾临近海域两种主要浮游桡足类Calanoides acutus和 Metridia gerlachei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现场调查 ,同时对其代谢产物对海洋初级生产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 ,C. acutus的体碳、氮含量占干重百分比分别为 48.4%~ 48.6%和 6.1 %~ 6.5% ;M.gerlachei分别为 47.1 %~ 50 .1 %和 5.9%~ 7.4%。C.acutus在不同海区耗氧率有一定的差异 (0 .2 2 6~ 0 .558μl O2 mg- 1h- 1)。排氨率变化范围为 0 .0 1 4~ 1 .0 58μg N mg- 1h- 1,最高值位于浮冰区 - 9站 ,在陆冰缘区 (FI站 )最小。不同海域其排氨率的高低与现场水温无相关性。不同站位上 C.acutus的 O:N比相差 5~ 6倍。M.gerlachei耗氧率为 0 .488~ 0 .644μl O2 mg- 1h- 1,排氨率为 0 .0 1 5~ 0 .0 34μg N mg- 1h- 1。根据代谢实验结果和桡足类自身碳氮含量推算 ,其维持正常代谢的碳、氮日损失率分别为 0 .59%~ 1 .99%和 0 .44%~ 3.2 7%。桡足类群体每天的碳需求量占初级生产力的 0 .6%~ 2 9.2 % ,氨氮日输出量占初级生产所需氮盐的 0 .2 %~ 38.0 %。
二、Study on the metabolism of two dominant copepods: Calanoides acutus and Metridia gerlachei collected in summer from the marginal ice zone of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metabolism of two dominant copepods: Calanoides acutus and Metridia gerlachei collected in summer from the marginal ice zone of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论文提纲范文)
(1)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现场取样 |
1.2 样品和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环境因子 |
2.2 浮游动物群落 |
2.3 桡足类优势物种的种群结构 |
2.4 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组成及群落结构 |
3.2 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
4 结语 |
(2)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洋浮游纤毛虫 |
1.1.1 砂壳纤毛虫 |
1.1.2 无壳纤毛虫 |
1.2 南大洋区域和水团划分 |
1.3 南大洋浮游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分布 |
1.4 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海区、方法及目的 |
1.5.1 研究海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纤毛虫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海区 |
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水文和水团划分 |
2.2.2 不同水团中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2.2.3 不同水团中的砂壳纤毛虫 |
2.2.4 浮游纤毛虫分布的间断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水团中的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 |
2.3.2 砂壳纤毛虫的组成 |
2.3.3 水团中特有种的垂直分布模式 |
2.3.4 上升流对浮游纤毛虫分布的影响 |
2.3.5 对南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预测 |
2.4 小结 |
第3章 阿蒙森海不同区域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的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海区 |
3.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水文环境 |
3.2.2 砂壳纤毛虫组成 |
3.2.3 砂壳纤毛虫种类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4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2.5 砂壳纤毛虫分布模型 |
3.3 讨论 |
3.3.1 极地锋与砂壳纤毛虫分布 |
3.3.2 砂壳纤毛虫交汇 |
3.3.3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3.4 砂壳纤毛虫丰度分布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海区 |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2 结果 |
4.2.1 水文环境 |
4.2.2 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 |
4.2.3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砂壳纤毛虫 |
4.2.4 砂壳纤毛虫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4.3.2 砂壳纤毛虫组成和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微型鞭毛虫概述 |
1.2 海洋微型鞭毛虫的分布特征 |
1.3 微型鞭毛虫的摄食生态学 |
1.3.1 微型鞭毛虫的摄食方式 |
1.3.2 影响微型鞭毛虫摄食的因素 |
1.4 海洋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1.4.1 海洋微型鞭毛虫营养盐再生的研究意义 |
1.4.2 海洋微型鞭毛虫氮营养盐再生的研究进展 |
1.4.3 营养盐再生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海域与站点布设 |
2.2 环境参数的测定 |
2.3 微型鞭毛虫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微型鞭毛虫丰度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2 微型鞭毛虫的镜检计数 |
2.4 微型鞭毛虫的摄食实验 |
2.4.1 荧光标记细菌的准备 |
2.4.2 现场摄食实验 |
2.4.3 样品分析 |
2.4.4 摄食数据处理 |
2.5 微型鞭毛虫排氨率与氮营养盐再生作用的估算方法 |
2.6 数据的分析处理 |
第三章 南海北部微型鞭毛虫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3.1 南海海域概况 |
3.2 夏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3.2.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3.2.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3.2.3 微型鞭毛虫对聚球藻的摄食 |
3.3 冬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3.3.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3.3.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3.3.3 微型鞭毛虫对聚球藻的摄食 |
3.4 秋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3.4.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3.4.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3.4.3 微型鞭毛虫对聚球藻的摄食 |
3.5 春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3.5.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3.5.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3.5.3 微型鞭毛虫对聚球藻的摄食 |
3.6 讨论 |
3.6.1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和聚球藻摄食的季节变化 |
3.6.2 不同区域微型鞭毛虫摄食率的比较 |
3.6.3 微型鞭毛虫对海区营养盐再生贡献的季节变化 |
3.6.4 影响微型鞭毛虫摄食的因素 |
第四章 黄海微型鞭毛虫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4.1 黄海海域概况 |
4.2 秋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4.2.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4.2.2 HNF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4.2.3 影响微型异养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4.2.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4.3 2007 年春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4.3.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4.3.2 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4.3.3 水华站BM1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4.3.4 影响微型异养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4.3.5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4.4 2009年春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4.4.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4.4.2 HNF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4.4.3 影响微型异养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4.4.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4.5 讨论 |
4.5.1 微型鞭毛虫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贡献的季节变化 |
4.5.2 两个水华航次的比较 |
4.5.3 影响微型鞭毛虫摄食的因素 |
第五章 东海微型鞭毛虫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5.1 长江口及其邻近东海海域概况 |
5.2 春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5.2.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5.2.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5.2.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5.2.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5.3 夏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5.3.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5.3.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5.3.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5.3.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5.4 秋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5.4.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5.4.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5.4.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5.4.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5.5 讨论 |
5.5.1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摄食的季节变化 |
5.5.2 不同区域微型鞭毛虫摄食率的比较 |
5.5.3 微型鞭毛虫对海区营养盐再生贡献的季节变化 |
5.5.4 影响鞭毛虫摄食的因素 |
第六章 桑沟湾微型鞭毛虫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6.1 桑沟湾概况 |
6.2 春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6.2.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6.2.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6.2.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6.2.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6.3 夏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6.3.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6.3.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6.3.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6.3.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6.4 秋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6.4.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6.4.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6.4.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6.4.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6.5 冬季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 |
6.5.1 摄食研究站点的水文和生物参数 |
6.5.2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的摄食 |
6.5.3 影响微型鞭毛虫对细菌摄食的因素 |
6.5.4 微型鞭毛虫摄食细菌对海区氮营养盐再生的贡献 |
6.6 讨论 |
6.6.1 微型鞭毛虫对异养细菌摄食的季节变化 |
6.6.2 不同养殖区之间微型鞭毛虫摄食率的比较 |
6.6.3 不同养殖区微型鞭毛虫对海区营养盐再生贡献的比较 |
6.6.4 影响鞭毛虫摄食的因素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南海北部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7.1.2 黄海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7.1.3 东海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7.1.4 桑沟湾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7.1.5 中国近海海洋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 |
7.2 特色与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国外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
1.1 浮游动物取样设备及研究设备进展 |
1.2 海洋浮游动物研究展望 |
1.3 海樽类浮游动物研究 |
1.4 全球海洋浮游动物普查计划与国际海洋浮游动物研讨会 |
2 国内浮游动物研究发展动态与研究现状 |
3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其影响因素 |
1 南黄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的研究 |
1.1 站位设置 |
1.2 调查方法 |
1.3 浮游动物分析方法 |
1.3.1 丰度和生物量 |
1.3.2 浮游动物各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3.3 优势种 |
1.3.4 浮游动物多样性 |
1.4 结果 |
1.4.1 水温、盐度分布 |
1.4.2 种类组成 |
1.4.3 南黄海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4.4 南黄海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1.5 讨论 |
1.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1.5.2 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 |
1.5.3 浮游动物多样性 |
1.6 小结 |
2 南黄海不同网型对浮游动物的取样效率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站位设置 |
2.1.2 样品采集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的影响 |
2.2.2 不同取样网型对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丰度的影响 |
2.3.2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
2.3.3 不同取样网型对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南黄海两大浮游类群——海樽类及鱼类浮游生物研究 |
1 海樽类浮游动物 |
1.1 梭形纽鳃樽 (Salpa fusiformis) |
1.1.1 材料与方法 |
1.1.2 梭形纽鳃樽丰度的季节性变化 |
1.1.3 梭形纽鳃樽秋季消失原因的可能性分析 |
1.1.4 冬季梭形纽鳃樽重新出现的原因分析 |
1.1.5 冬、春季梭形纽鳃樽种群发展 |
1.2 小齿海樽 (Doliolum denticulatum) |
1.2.1 小齿海樽在南黄海的季节性分布 |
1.2.2 小齿海樽在南黄海季节性出现原因分析 |
1.3 海樽类其他种类 |
1.3.1 贝环纽鳃樽 (Cyclosalpa bakeri) |
1.3.2 软拟海樽 (Dolioletta gegenbauri) |
1.4 小结 |
2. 鱼类浮游生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站位设置 |
2.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2.2 2006-2007 年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 |
2.3 鱼类浮游生物主要种类季节变化 |
2.4 夏季鱼类浮游生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4.1 种类组成 |
2.4.2 夏季鱼卵、仔稚鱼丰度水平分布 |
2.4.3 夏季主要种类对水温、盐度的适应 |
2.4.4 夏季主要鱼类浮游生物的分布格局 |
2.5 讨论 |
2.5.1 南黄海鱼类浮游生物种类组成 |
2.5.2 南黄海鱼类浮游生物主要种类季节变化 |
2.5.3 夏季水文现象对主要鱼类浮游生物分布的影响 |
2.5.4 夏季鱼卵、仔稚鱼分布高值区的饵料基础 |
2.6 小结 |
第四章 南黄海物理海洋特征对浮游动物分布及行为的影响 |
1 黄海冷水团内部结构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站位设置 |
1.1.2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
1.2 结果 |
1.2.1 水温分布 |
1.2.2 冷水团水域中华哲水蚤丰度水平分布 |
1.2.3 冷水团水域太平洋磷虾丰度水平分布 |
1.2.4 冷水团水域纺锤水蚤丰度水平分布 |
1.2.5 冷水团水域其他主要浮游动物种类丰度水平分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2 黄海暖流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2.1 网采浮游动物 |
2.2.2 黄海暖流随时间的演变 |
2.2.3 体积后向散射强度 |
2.3 讨论 |
2.3.1 浮游动物生物量 |
2.3.2 浮游动物垂直移动 |
2.4 小结 |
3 春、夏季南黄海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的变化及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站位设置 |
3.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 |
3.2.1 水文条件 |
3.2.2 中华哲水蚤丰度的水平分布 |
3.3 讨论 |
3.3.1 中华哲水蚤丰度的变化 |
3.3.2 中华哲水蚤分布格局与水文特征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附表 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磷虾和纽鳃樽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磷虾和纽鳃樽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1 南极磷虾的研究进展 |
1.1.1 南极磷虾的分布和丰度 |
1.1.2 南极磷虾的种群补充 |
1.1.3 南极磷虾的生活史 |
1.2 南极纽鳃樽的研究进展 |
1.3 太平洋磷虾的研究进展 |
1.4 梭形纽鳃樽的研究进展 |
1.5 磷虾和纽鳃樽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普里兹湾海域南极磷虾和纽鳃樽的种群生态学 |
第一节 普里兹湾海域南极磷虾的种群生态学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第二节 普里兹湾海域纽鳃樽的种群生态学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三章 南黄海磷虾和纽鳃樽的种群生态学 |
第一节 南黄海太平洋磷虾的种群生态学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第二节 南黄海梭形纽鳃樽的种群生态学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磷虾与纽鳃樽的相互关系 |
第一节 普里兹湾海域南极磷虾与纽鳃樽的相互关系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1.4 小结 |
第二节 南黄海太平洋磷虾与梭形纽鳃樽的相互关系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6)南极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和优势种摄食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1 浮游动物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南大洋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 |
1.3 南大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4 南大洋浮游动物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普里兹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种群变动 |
第一节 普里兹湾桡足类优势种种群变动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第二节 普里兹湾磷虾幼体及海樽种群变动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 |
3.2.4 小结 |
第四章 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摄食活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普里兹湾浮游动物优势种脂肪酸组成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温度、盐度和体长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排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温度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试验 |
1.2 盐度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试验 |
1.3 体长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试验 |
1.4 氨氮浓度的测定 |
1.5 计算方法 |
2 结果 |
2.1 温度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 |
2.2 盐度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 |
2.3 体长对西藏拟溞排氨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温度对排氨率的影响 |
3.2 盐度对排氨率的影响 |
3.3 体长对排氨率的影响 |
3.4 几种动物的排氨率的比较 |
(8)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现存量与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采样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普里兹湾及其毗邻海域环境概况 |
3.2 浮游植物现存量和优势种类 |
3.2.1 叶绿素a浓度与分布 |
3.2.2 粒度分级叶绿素a |
3.2.3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优势种类 |
3.3 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 |
3.3.1 粒度分级初级生产力 |
3.3.2 新生产力 |
4 讨论 |
4.1 空间区域化特征 |
4.2 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因素 |
4.2.1 水体的垂直稳定度 |
4.2.2 营养盐 |
4.2.3 浮游动物摄食 |
4.2.4 光照和温度 |
4.3 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的重要性 |
4.4 调查海区新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海区的比较 |
5 结论 |
(9)海洋桡足类摄食生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植食性浮游桡足类摄食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浮游动物摄食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浮游桡足类现场摄食率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
第一节 、莱州湾夏季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研究 |
第二节 、潍河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肠道色素含量分析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
第三节 、渤海浮游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
第四节 、黄东海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I:种群数量和肠道色素含量 |
第五节 、黄东海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II:摄食率及摄食压力 |
第六节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
第三章 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的生态学特征 |
第一节 、桡足类肠道色素含量与跃层的关系 |
第二节 、浮游植物在中华哲水蚤食物中的贡献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Study on the metabolism of two dominant copepods: Calanoides acutus and Metridia gerlachei collected in summer from the marginal ice zone of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牟文秀,杨光,郝锵,徐志强,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 2021(04)
- [2]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D]. 梁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8)
- [3]中国近海海域微型鞭毛虫在氮营养盐再生中的作用评估[D]. 鲁晶晶. 厦门大学, 2017(07)
- [4]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对其分布影响的研究[D]. 王晓.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5]磷虾和纽鳃樽种群生态学研究[D]. 刘永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10)
- [6]南极夏季普里兹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动和优势种摄食生态学研究[D]. 杨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08)
- [7]温度、盐度和体长对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 Sars)排氨率的影响[J]. 赵文,梁箫,谢玺,张琳,魏杰. 生态学报, 2008(12)
- [8]南极普里兹湾浮游植物现存量与初级生产力粒级结构和新生产力研究[J]. 蔡昱明,宁修仁,朱根海,史君贤.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04)
- [9]海洋桡足类摄食生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D]. 李超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01)
- [10]南极普里兹湾夏季边缘浮冰区两种主要浮游桡足类的代谢研究[J]. 李超伦,孙松,张光涛,吉鹏. 极地研究,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