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一、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1](2022)在《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文中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相关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更有效指导新发展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相关经济学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文章首先提炼了数字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此为逻辑起点,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学理链,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其次,本文相继阐释了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数字经济核心理论,以及技术变革下的数字经济研究方法体系。最后,本文讨论了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拓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韩健鹏[2](2021)在《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于一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总体经济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国主流商业银行的主要分类情况,将商业银行按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分类研究。在对以往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次将模糊理论引入研究,发展出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即考虑模糊数的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通过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别进行测度,从负债效率、资本效率、人力资源效率、金融科技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及比较研究,并对其宏观、微观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从多个角度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银行效率理论及目前国内外对银行效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对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分析,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首次引入模糊理论,建立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二是通过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总体情况进行测度,得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总体状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三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监管政策、货币增长率、银行业市场结构、盈利能力、成本管理、风险控制、资产质量、资产规模、公司治理、产权结构等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四是从负债效率、资本效率以及其他资源效率三个角度对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经营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在目前如市场占有率、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外部环境以及金融科技、数字技术等新兴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三类商业银行中,股份制银行具有最优的发展潜力。城市商业银行无法超越股份制银行,但其在一定时期内,可通过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赶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较城市商业银行更具备发展潜力;二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即其垄断地位的下降,对其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将各类业务有效与科技结合,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资产质量,积极推进业务多元化均衡发展,稳健提升经营效率,优化产权结构,完善商业银行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体系,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策略。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通过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效率测度方面,以定量分析法确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值,通过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通过定性分析法确定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从理论层面的角度来看,本文主要运用了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经济效率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概念与方法,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发现从负债效率、资本效率和其他资源效率三个维度考察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最能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的真实情况。在综合运用上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基于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其经营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与挑战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的现实情况,从多个维度研究并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负债效率、资本效率和其他资源效率的现实情况与内在差异。

孙景宇[3](2021)在《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劳动力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其所假定的"生存工资"不仅有可能使社会总产品实现出现困难,而且会导致劳动异化问题。对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分析应当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上来,并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历程加以审视。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合理配合、两大部类之间协作互补的结果,不能看作是对之前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颠覆的结果。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普通技能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逐步实行按劳分配实现高技能劳动力的再生产。

李翔[4](2020)在《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至今已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持续的低生育率不仅缩减了人口总量,而且也带来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加速等问题,影响了经济的长期发展。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在持续的低生育率背景下,理清低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分析,成为研究的迫切需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相关理论与作用机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来阐述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对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沿着“提出问题——理论与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生育政策调整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逐一展开,试图科学、全面地对低生育率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分析。经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效应来看,人口生育率的提高会促进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并且由低生育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增加也并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下降,反而会提高劳动参与率;反之,持续的低人口生育率会阻碍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即经过人口转变,持续的低生育率会对我国劳动参与率产生负效应。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劳动参与率的负效应还会通过滞后效应进一步增强。同时,在对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进行分析与预测后,发现如果生育率继续维持在当前的较低水平,那么至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会比维持在自然更替的生育水平方案下少大约767万人,并且这一差异将在2040年和2050年后进一步扩大。另外,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规模的减少效应,不仅体现出绝对量的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体现出减少速度的加快。第二,从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来看,当生育率下降时,人力资本积累会增加。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随着生育率的持续降低,其对人力资本影响的正效应也逐渐显现。在考虑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不仅会受到当前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前期人口生育水平的滞后效应影响。另外,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中还发现,生育率的变动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最大。而根据在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也就是说,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这将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三,生育率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直接效应呈现出显着的倒“U”形,即当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时,随着生育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也会不断上升,但当生育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继续上升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负效应。同时,在滞后效应分析中发现,经济增长率还会受到前期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影响。而在中介效应分析中,低生育率,一方面,会通过改变劳动供给水平降低劳动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中介效应;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改变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中介效应。但在目前教育投入力度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经过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口代际转变,劳动参与率的负中介效应要略高于人力资本的正中介效应。由此,我们从供给途径来分析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呈现出负效应。第四,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并且当总和生育率达到1.6时,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但当总和生育率继续上升至1.8时,经济增长率为1.65,又回到了总和生育率为1.5时的结果。这说明如果现行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或是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能够促使生育率处于1.5-1.8的区间内,则能够促进经济保持高增长。因此,在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率的适度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但生育率的过度反弹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另外,对放松生育政策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后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户籍状态与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在意愿生育二孩间的差异明显。同时,放松生育政策后,受政策的影响还未生育二孩的家庭更明确二孩生育计划。从总体来看,低生育率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和阶段性,但随着人口转变,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增进劳动供给质量将刻不容缓。

姜雁杰[5](2020)在《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全民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私人乘用车作为大众享受美好生活和交通便利的主要载体,近几年在中国获得了高速增长,无论是产量、销量还是保有量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私人乘用车给大众带来福利同时,使用过程中耗费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料能源,会排放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尤其是颗粒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乘用车使用也特别集中,健康损害外部性更加严重。将私人乘用车(Private Passenger Vehicle,PPV)排放的颗粒物导致的健康损害外部性作为研究细化对象,基于经济学分析框架考察它的成因,核算它的规模和单位数量,就是要让大众,尤其是PPV车主认识到,PPV使用对他人存在较大的健康损害,只有从自身做出主动改变,才能减少该负外部性。因此,正确理解、看待数量巨大的中国私人乘用车使用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一一颗粒物对不确定人群造成的健康损害外部性,以及在理论分析和准确评估该外部性基础上,确定科学的外部性消除机制,从而有效减少该损害,便构成了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探讨大体遵循了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的逻辑路线,其具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根据研究背景,确定研究问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2018年销售量超过2500万辆,是欧盟27成员国乘用车总销量的约1.5倍,美国的4倍。高速增长的PPV在使用过程中带来巨大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排放的颗粒物对人们的健康损害上。但是由于PPV使用具有移动性,而颗粒物首先排放到空气中,然后再对呼吸它的人们产生健康损害,侵害和被侵害个体都是不确定的,这带来了二者之间无法确立侵害关系的现实困难。这样的研究背景决定了,核算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现实困难也要求采用新的具有理论意义的视角和方法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文献综述确立研究视角和主要分析工具。基于德姆塞茨的外部性与人与人互相依赖和范围两个维度相关的观点,以及传统网络外部性缺少微观基础的判断,认为有必要对外部性进行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的考察。对于社会关系和网络经济学的综述也发现了图论分析工具的重要性,另外能源外部性相关论述中都强调了 IPA分析框架的重要。进而,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对外部性进行新的阐释并将结论应用到本研究主题。其中,涵盖了对关系经济本质、关系构成要素、关系外部性、个体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以及单向关系单向利益流网络博弈等概念或模型的考察,它们都对原因分析起到了支撑作用。主要结论包括提出了关系外部性、个体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新解释,给出了基于图论“流”理论的新数学表达。更进一步,分析中将新的结论与研究主题结合,提出了 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的新理论解释。比如分析认为现实中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可以在理论上理解成单向的潜在关系上的负效用流,而没有对健康损害者的赔偿必将导致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及最严重的健康侵害局面。要减少健康损害外部性,还必须首先核算外部性货币化规模。这里,运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Impact Pathway Approach,IPA)对PPV使用时排放的颗粒物导致的健康损害外部性规模分排量区间进行货币化评估。首先,在LEAP系统中核算PPV颗粒物排放量,并对目前政府施行的有关PPV的节能减排政策,进行情景模拟,对比政策效果。然后,基于环境因素不变的假设,通过分析经济因素源强,获得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确定浓度反应关系为评估健康损害观测点外部性货币化规模打下基础,也为确立侵害关系提供客观依据。在前三个环节基础上,给定一些重要假定,通过合适的外部性货币化方法确定各健康损害观测点平均费用,利用浓度反应关系计算获取健康损害外部性的货币化规模。通过核算发现,中国PPV年颗粒物排放总量将从2018年的约5.4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5.8万吨;供给端基于燃油经济性管理的政策效果空间有限,如果在使用端通过制度设计,鼓励PPV车主绿色出行,那么颗粒物减排效果会更好。在一定参数条件下,最终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PPV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规模达到 2678522 万元,95%CI(1098564,4073789)。最后,根据原因分析和相关核算铺垫,基于关系、网络视角提出了新的外部性消除构想。首先基于新研究视角,对比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基于图论割点和桥理论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并用数理模型指出了该构想实施原则。分析发现庇古税实施主体政府具有网络中介优势,类似于割点和桥;科斯方案虽然能揭示经济个体的环境保护倾向,却不能提供直接向被侵害者赔偿的路径。根据潜在关系和直接向被侵害者赔偿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割点和桥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它可以应用于大规模共同侵权案例情形。根据现实因素,分析了构想的现实意义和实施条件,并通过社会福利最优理论模型推导发现,无论是庇古税还是科斯方案的污染权交易都必须遵循谁侵害谁承担的指导原则。本研究在理论分析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在数理处理上运用了图论和网络博弈有关分析模型,在核算颗粒物物理排放量时运用了 LEAP系统,对外部性进行货币评估时主要是在IPA分析框架中进行,在分析构想指导原则时利用了社会福利最优化模型。本文在以下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一是本研究主题细化于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上。鉴于研究现实背景,以及现有研究对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的分析不足,确定了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该细化研究主题。二是基于关系、网络新视角丰富、扩展了外部性经济学范畴。采用不同于传统外部性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对比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并结合图论中的相关概念、模型对外部性范畴进行丰富扩展,并应用到研究主题分析中。三是获取了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包括运用图论“流”相关理论,对关系外部性,网络中个体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给出了新的解释和数学表达。基于图论割点和桥理论,在关系、网络视角外部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的外部性消除构想,并论证了构想实施指导原则。本研究核算了颗粒物物理排放量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损害货币化规模,还对不同的政策模拟效果进行了对比,它们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刘芬[6](2020)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养老服务的区域融合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与障碍,导致了养老服务区域融合滞后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长三角养老服务的区域融合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养老服务区域融合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从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养老服务的发展以及制约瓶颈;第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内在机理,研究区域融合的主要方面,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融合的途径与方式,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分析区域融合的内在动力;第三,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长三角地区现状以及前人研究基础筛选出区域制度差异、养老服务市场差异、人文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权重分析及评价;第四,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路径设计,加强顶层设计,市场供需对接,引导老年人异地养老,资源异地互动;第五,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从政策制定后的维护、主体的执行力、与目标群体的沟通、良好的实施环境等开展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区域融合顶层设计不足,存在行政隔离,服务标准以及供需不统一。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制度差异、养老服务市场差异、人文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都对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养老服务市场的差异影响相对明显,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对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影响程度最大。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需要政策、市场、服务标准、评估标准的标准化,并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政藩篱,推动养老服务市场供需匹配,积极推动老年人口与养老服务资源异地互动发展。

张翼飞[7](2019)在《数字营销平台网络价值转化与反垄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数据资源提供数字营销服务是当今互联网平台最主要的商业模式。数字营销服务的核心形式是数字广告;以提供数字广告等营销服务为主要收益来源的互联网平台就是数字营销平台。数字营销平台在运营中的两个主要目标是积聚网络价值和将网络价值转化为收益。在积聚网络价值过程中,由于网络效应作用,数字营销平台往往在消费者端占有极高市场份额。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问题成为了政府、公众和学者持续关注的焦点。数字营销平台有着与传统企业十分不同的定价规律,其定价与平台规模之间相关性取决于具体商业模式和用户行为特征。这种独特定价规律使得以价格为核心的传统反垄断分析工具不再适用;仅通过定价变化无法有效判断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高低,以及其行为造成的社会福利影响。建立新的理论分析工具来研究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数字营销平台商业特征,合理评估其所处市场环境,将双边市场理论与具体经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为核心的双边平台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全新的网络价值和网络价值转化率概念,并依次分析了数字营销平台定价规律、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来源、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评估、数字营销平台合并及社会福利影响等问题。并指出了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新的Conduct-Performance-Structure范式来分析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问题。CPS范式是依据互联网经济基本特征所选择的分析框架,符合互联网经济现实背景和发展模式,可以作为一般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分析的基本范式。2.建立了数字营销服务定价模型。依据当今互联网经济中最主要的商业模式,通过理论模型描述了数字营销平台定价规律,分析了影响数字营销平台定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说明。3.提出新的衡量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方法。在仔细分析了数字营销平台独特定价规律后,定义了网络价值和网络价值转化率概念,并通过网络价值转化率来衡量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4.分析了垄断数字营销平台的社会福利影响。在分析垄断数字营销平台的社会福利影响时,综合考虑了平台行为、外部约束因素和研发投入的作用。5.分析了数字营销平台横向和纵向合并的社会福利影响。深入探讨了影响数字营销平台合并激励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社会福利的影响。6.明确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基本问题,提出了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基本思路。本文主要结论为:1.由于数字营销平台独特定价规律,通过定价高低来衡量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无法得出确定结论。2.数字营销平台规模越大,研发投入激励越强。大型数字营销平台不但可以通过网络效应来增加社会福利,并且有更好的研发效率。3.数字营销平台的市场势力与网络价值转化率成正比,数字营销平台规模越大其网络价值转化率越低。4.数字营销平台垄断和合并的社会福利结果受到其商业模式、市场环境、研发投入、消费者行为等因素综合影响。5.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分析一定要综合考虑平台商业模式、外部约束因素和研发投入。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为:1.建立Conduct-Performance-Structure范式来分析数字营销平台反垄断问题。2.分析了数字营销平台独特定价规律,并用实证结果进行了检验。3.提出了网络价值和网络价值转化率概念。4.定义了交互约束,并分析了交互约束对社会福利影响。5.探讨了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分析的基本原则。

葛婷婷[8](2019)在《“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在一起、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一直以来既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与市场经济的,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当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社会主义蓝图由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转变为苏俄的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后,当苏俄探索、实行的与传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完全不同的制度形式与经济建设模式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运行的可行性问题也因此开始引起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与思考。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能否进行合理的经济核算、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否存在合理性与可能性的大论战。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能存在市场经济与合理的经济核算的,即使在理论上说得通,在实践中也不能具有可行性。波兰旅美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反驳,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指由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理沙德·兰格(Oskar Ryszard Lange)创立的以“兰格模式”为核心,并对其不断进行丰富与发展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该理论模式以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前提,假设消费者和劳动者有自由选择权,并设立中央计划局模拟生产资料市场、统筹全国的经济运行与发展。理论模式保留了小私有制,含有真正的消费品和劳动服务的自由竞争市场与模拟出来的生产资料市场,共两套市场机制和由两个市场决定形成的双重价格体制,有中央、企业、个人三个决策主体。兰格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将市场机制从社会制度中抽离出来,将其单纯地视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冲破了传统上市场与社会主义相互排斥、无法共融的藩篱,提出了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全然不同的,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模式——“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上论证了市场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可以兼容,证明了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并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改革都有理论启迪与实践借鉴作用,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市场能否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这个问题始终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的一条主线与核心。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的探索历程,其实就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商品经济、市场、市场与计划关系认识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的接力棒式的薪火相传的积极、持续努力探索之下,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作用等方面的认知不断深化,终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的历史性论断,同时还要求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出了市场的活力。本文以“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以从中得出有益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为目的,通过六个章节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论述与梳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现状、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章论述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等内容,第四章将“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五章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辩证客观地评价,第六章在上述几章的基础上,在比较的视野中得出“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益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的现实启示与借鉴。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时代的关联性。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总结理论模式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不仅可以获得很多有益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宝贵经验与启示,而且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及正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当代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也有着“他山之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宋岱[9](2019)在《现代价值守恒特征的逻辑语义初探》文中提出研究目标:借助19世纪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将后次贷危机时代处于离散状态的现代市场构成(包含政府机构)重整为一个逻辑自洽,动能内生的现代市场有机体。研究方法:以守恒定律臵换现代经济的效用价值内生逻辑。研究发现:后次贷危机时代虚拟价值对实体价值的逾越现状,是金融权力过大的恶果,解决这一矛盾不应局限于金融体系,更要以一个整体合力的视角重新看待市场每个存在的有机理论价值,这其中包括对曾经不被主流框架所接纳的经济组织的存在意义的解读。研究创新:不止于重新定义了福利经济语境下的无谓损失存在,更通过文明视角重新界定了社会价值内生于个体价值的分工内生与守恒过程。研究价值:作为价值守恒问题的抛砖之作,引发学术界对市场原生动力与系统守恒矛盾的反思,并为后次贷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可持续性提供一种有序的理论思考。

周嫣然[10](2019)在《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学分析不能不处理时间因素对经济决策的影响这一重大问题。然而,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的进展就十分缓慢。现代主流经济学以自然时间或逻辑时间来定义“经济时间”,使用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无差异度量方法,并据此建构越来越精致的分析模型。然而,经济学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并未相应提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是由马歇尔和凯恩斯两位英国剑桥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构成的。因此,本文从思想史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考察,重点研究英国剑桥学派三位代表性经济学家马歇尔、凯恩斯以及琼·罗宾逊的经济思想,尤其是继承了前两位剑桥经济学大家思想的20世纪杰出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关于历史的“经济时间”理论,试图挖掘其中长期被学术界冷落的重要思想资源。首先,通过对《经济学原理》的重新梳理,本文认为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困难。出于经济学科学化的考虑,马歇尔一直力图在科学的标准下考察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影响,调和时间与科学化的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马歇尔的时间处理可以从作为描述的时间、作为度量的时间、长期和短期以及悬而未决四个维度进行理解。整体而言,马歇尔的尝试大多作为一种特殊情况的预案,或者虚置为一种关于“常识”“正常状态”的讨论,而在事实上被隔离于正式的经济分析外。直到晚年,马歇尔仍对自己未能妥善处理经济分析中的时间因素而耿耿于怀。其次,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作为马歇尔最伟大的学生,凯恩斯将他关于时间问题的思索具体呈现在了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的周期性失业和经济萧条状况的经济理论中。凯恩斯指出,短期内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它受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的影响。而这三个基本因素都与时间有关。因此,凯恩斯对时间有着清醒的自觉,并试图在其经济分析中进行有效处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而写的,对时间问题的基础性分析并非重点。因此,凯恩斯并没有特意在其理论中突出地处理时间因素。第三,本文以罗宾逊晚期的代表作品《现代经济学导论》为主要文本材料,借助比较思想史研究方法,将罗宾逊关于“经济时间”的理论放置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以来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并将其与同时代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分析范式加以比较,力图准确把握其核心内涵和特征,阐明其对经济学发展的意义。本文认为罗宾逊的历史时间方法内涵包含以下三方面:不可改变的过去,单向时间以及不可预测的未来。接着本文将《现代经济学导论》中基于历史时间的具体分析同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九版)中关于类似问题的相关表述进行对比,讨论两种分析结构的不同之处。此外,本文将罗宾逊提出的关于技术进步差异化和不稳定性的部分在现代经济分析模型上做一个尝试,试图使模型更加接近现实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罗宾逊更加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历史分析与抽象理论相结合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剑桥学派师徒三代人都非常重视经济分析中的时间问题。但由于每一位所处的时代特征不同,面对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同,乃至经济学学科本身的进展也不一样,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取舍。马歇尔提出了经济学处理时间问题的困难和重要性,但并没有非常好的调和与经济学科学化之间的关系。凯恩斯面对经济现实的变化以及对于当时学科多维度的探讨,在理论中更加凸显未知的将来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主要通过人的心理特征将其引入。当进展到了罗宾逊处时,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学对长期以及动态分析范式的诉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学科发展的走向,罗宾逊深刻地意识到经济学急需重视时间因素,并将其思想最终表达为历史时间。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受到马歇尔,凯恩斯以及马克思(包括卡莱斯基)的影响。通过这一方法,她试图将经济学拉到更加贴近现实并可靠的道路上。经济学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社会科学的一个子领域。本文认为理解历史时间,并基于此重新审视当前经济学的发展道路,对于学科未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学科现实感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本文基础上,沿着这一线索,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乃至更广阔时空的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纳入进来,可以进一步深入和详尽地挖掘和理解英国剑桥学派的相关经济思想。

二、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中的科学问题
    (二)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科学内涵
    (二)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与现实表现
五、数字经济核心理论:基础与演进
    (一)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二)突破地理空间界限:中观产业组织理论的拓展
    (三)市场主体行为变化:微观经济理论的挑战
        1. 大数据思维、网络外部性及长尾效应: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创新
        2. 垄断与竞争:厂商理论的拓展
    (四)产权与成本的新探索: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变革
        1. 平台化与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的拓展
        2. 公有资源价值:现代产权理论的改变
    (五)数字创新:创新管理的变革
六、数字经济研究方法体系
    (一)数字经济的经济研究方法论创新
    (二)数字经济的研究方法体系框架构建
七、未来研究展望
    (一)新一代数字技术下的经济理论体系深入研究
    (二)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三)结合中国情境构建独创性数字经济理论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rospect of Digital Economy
《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附录

(2)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2.2 商业银行前沿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1.2.3 商业银行规模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1.2.4 商业银行范围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1.2.5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1.3 论文主要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效率理论
        2.1.1 效率的概念
        2.1.2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
        2.1.3 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均衡效率理论
        2.1.4 边际学派的效率理论
        2.1.5 福利经济学效率理论
        2.1.6 X效率理论
    2.2 银行经营效率理论
        2.2.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概念
        2.2.2 西方经济理论中的银行经营效率
        2.2.3 《资本论》对银行经营效率的阐述
        2.2.4 银行经营效率的类别
        2.2.5 本文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分类
    2.3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3.1 商业性贷款理论
        2.3.2 资产可转换性理论
        2.3.3 预期收入理论
        2.3.4 存款理论
        2.3.5 购买理论
        2.3.6 销售理论
    2.4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2.4.1 数据包络分析(DEA)
        2.4.2 超效率DEA模型
    2.5 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构建
        2.5.1 模糊理论
        2.5.2 隶属函数
        2.5.3 模糊非径向超效率DEA模型
        2.5.4 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
        2.5.5 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模糊增强型Russell测度方法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比较分析
    3.1 中国银行业发展总体现状
        3.1.1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格局及特点
        3.1.2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3.2 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测度
        3.2.1 测度方法选择
        3.2.2 效率测度相关概念界定
        3.2.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3.2.4 基于增强型Russell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静态分析
        3.2.5 基于随机前沿法的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动态分析
    3.3 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效率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负债效率比较分析
    4.1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4.1.1 商业银行负债的界定
        4.1.2 商业银行负债的作用
        4.1.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4.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效率分析
        4.2.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4.2.2 实证分析
    4.3 股份制银行负债效率分析
        4.3.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4.3.2 实证分析
    4.4 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效率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4.4.2 实证分析
    4.5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效率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资本效率比较分析
    5.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5.1.1 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5.1.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意义
    5.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效率分析
        5.2.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5.2.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效率实证分析
    5.3 股份制银行资本效率分析
        5.3.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5.3.2 股份制银行资本效率实证分析
    5.4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效率分析
        5.4.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5.4.2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效率实证分析
    5.5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资本效率比较分析
        5.5.1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5.2 资本效率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其他资源效率比较分析
    6.1 商业银行其他经营资源效率
        6.1.1 人力资源效率
        6.1.2 金融科技效率
        6.1.3 规模效率
    6.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其他资源效率分析
        6.2.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6.2.2 实证分析
    6.3 股份制银行其他资源效率分析
        6.3.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6.3.2 实证分析
    6.4 城市商业银行其他资源效率分析
        6.4.1 指标选择与效率测度
        6.4.2 实证分析
    6.5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其他资源效率比较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宏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7.1.1 监管政策
        7.1.2 经济增长
        7.1.3 货币政策
        7.1.4 市场结构
    7.2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微观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7.2.1 盈利能力
        7.2.2 成本管理
        7.2.3 风险控制
        7.2.4 资产质量
        7.2.5 资产规模
        7.2.6 公司治理
        7.2.7 产权结构
    7.3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3.1 DEA-Tobit模型
        7.3.2 变量选择与说明
        7.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4 回归分析与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进一步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对策选择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选择
        8.2.1 我国银行业总体策略选择
        8.2.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策略选择
        8.2.3 股份制银行策略选择
        8.2.4 城市商业银行策略选择
        8.2.5 宏观政策方向选择
    8.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力再生产与二元经济理论中的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二、劳动力再生产与二元经济理论中的劳动异化问题
三、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
四、劳动力再生产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中介效应分析模型
        1.3.2 世代交叠模型(OLG模型)
        1.3.3 离散选择模型
        1.3.4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人口转变理论
    2.2 人口经济理论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2.1 悲观论
        2.2.2 乐观论
        2.2.3 中性论
    2.3 人口因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作用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生命周期理论
        2.3.3 世代交叠模型
        2.3.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3.5 家庭需求模型与抚养负担假说
    2.4 文献综述
        2.4.1 关于低生育率、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2 关于低生育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3 关于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4.4 关于低生育率与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
        2.4.5 对文献的简要评述
第3章 低生育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3.1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3.1.1 消费者行为
        3.1.2 人口年龄结构及加总
        3.1.3 厂商行为
        3.1.4 政府行为
        3.1.5 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
    3.2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3.2.1 低生育率通过劳动力投入改变劳动供给影响经济增长
        3.2.2 低生育率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改变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劳动供给的影响分析
    4.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与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4.1.1 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现状分析
        4.1.2 劳动参与率现状分析
    4.2 低生育率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2.3 实证分析
        4.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4.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4.3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未来劳动供给预测分析
        4.3.1 劳动供给预测方法与参数设定
        4.3.2 不同生育率水平下劳动供给结构预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5.1 劳动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5.2 低生育率对人力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5.2.3 实证分析
        5.2.4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5.2.5 区域稳健性检验
    5.3 低生育率下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5.3.1 模型构建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3.3 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
    6.1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6.3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分析
        6.3.1 基准回归估计
        6.3.2 低生育率的滞后效应分析
    6.4 低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1 人口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2 人口增长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4.3 少儿抚养比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1 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
        7.1.1 OLG模型设定
        7.1.2 参数校准
        7.1.3 数值模拟
    7.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及其效果评价
        7.2.1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现状分析
        7.2.2 放松生育政策后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7.2.3 放松生育政策后对生育意愿影响的效果评价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和逻辑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排放及健康损害外部性
    2.2 外部性在经济学中的源始脉络
    2.3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2.4 能源外部性
    2.5 社会关系与网络经济学
    2.6 研究评述
第3章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理论基础
    3.1 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经济含义
        3.1.1 关系的构成要素
        3.1.2 关系的经济含义
        3.1.3 利益流的组成、大小、方向和性质
        3.1.4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负效用流、单向和不对等特征
    3.2 潜在关系
        3.2.1 元关系到关系的动态转变
        3.2.2 潜在关系的经济本质
        3.2.3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潜在关系特征
    3.3 关系外部性
        3.3.1 外部性的利益流不对等本质
        3.3.2 关系外部性模型
        3.3.3 利益流绝对量的衡量
    3.4 网络外部性
        3.4.1 个体外部性及其三个层次
        3.4.2 传统网络外部性
        3.4.3 基于关系、个体外部性微观基础的网络外部性
        3.4.4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网络外部性
        3.4.5 个体、网络外部性与经济效率
    3.5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的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特征
        3.5.1 单向关系单向流动网络博弈模型
        3.5.2 完全图纳什网络均衡
    3.6 小结
第4章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评估
    4.1 影响路径分析方法介绍
    4.2 私人乘用车颗粒物排放及结构特征
        4.2.1 分析工具和模型介绍
        4.2.2 数据获取
        4.2.3 颗粒物减排政策各情景设置及结果分析
    4.3 基于经济因素源强的颗粒物浓度变化分析
        4.3.1 颗粒物扩散规律
        4.3.2 基于源强解析的全局浓度变化规律
        4.3.3 颗粒物浓度变化结果及分析
    4.4 颗粒物致健康损害浓度反应函数
        4.4.1 颗粒物致健康损害观测点
        4.4.2 浓度反应函数形式与阈值
        4.4.3 浓度反应函数的确定及计算
    4.5 健康损害外部性的货币化评估
        4.5.1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看货币化评估的必要性
        4.5.2 货币化评估方法介绍
        4.5.3 健康损害观测点货币化评估
    4.6 健康损害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消除机制
    5.1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外部性消除机制的含义
    5.2 私人乘用车使用端的庇古税及启示
        5.2.1 OECD和欧盟国家经验
        5.2.2 中国私人乘用车使用端庇古税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5.2.3 政府作为割点的庇古税启示
    5.3 私人乘用车使用端的科斯方案及启示
        5.3.1 美国和欧盟排放交易经验
        5.3.2 中国排放交易经验
        5.3.3 关系、网络视角的产权及污染权
    5.4 融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的外部性消除机制构想
        5.4.1 科斯方案污染权限额的确定原则
        5.4.2 构想中庇古税的确定原则
    5.5 构想的现实意义及困难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关系、网络新视角更能反映外部性本质
        6.1.2 准确核算健康损害货币化规模是外部性消除前提
        6.1.3 新外部性消除构想融合庇古税和科斯方案优势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6.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研究学理基础
    2.1 核心概念阐释
        2.1.1 长三角一体化
        2.1.2 养老服务
        2.1.3 养老服务区域融合
    2.2 理论阐释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3.1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养老服务区域融合
        3.1.1 战略机遇
        3.1.2 “双网”支撑
        3.1.3 区域协作
        3.1.4 文化融合
    3.2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发展
        3.2.1 人口分布视角下的养老服务区域融合
        3.2.2 空间资源分布视角下的养老服务区域融合
    3.3 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制约瓶颈
        3.3.1 顶层设计不足
        3.3.2 行政隔离
        3.3.3 服务标准不统一
        3.3.4 供需不统一
第四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内在机理
    4.1 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主要方面
        4.1.1 养老服务政策
        4.1.2 养老服务市场
        4.1.3 养老服务服务标准
        4.1.4 养老服务评估标准
    4.2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4.2.1 养老服务政策区域融合
        4.2.2 养老服务市场区域融合
        4.2.3 养老服务服务体系区域融合
        4.2.4 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区域融合
    4.3 基于区域经济理论的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的动力机制
        4.3.1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4.3.2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3.3 区域养老服务需求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 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影响因素的筛选
        5.1.1 正效应影响因素
        5.1.2 负效应影响因素
    5.2 研究设计
        5.2.1 数据及数据来源
        5.2.2 模型的选择及模型适用性
        5.2.3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4 权重计算
        5.2.5 模糊综合评价
    5.3 结果分析
        5.3.1 养老服务市场差异影响程度最明显
        5.3.2 区域制度差异影响程度较明显
        5.3.3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程度略明显
        5.3.4 人文社会发展影响程度最小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路径设计
    6.1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
        6.1.1 建立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统一服务机构
        6.1.2 管理机构区域联动
    6.2 养老服务市场供需对接
        6.2.1 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平台
        6.2.2 出台吸引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
        6.2.3 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部门
    6.3 引导老年人区域内异地流动
        6.3.1 按需供给
        6.3.2 建立异地养老标准化试点
        6.3.3 建立老年人异地养老反馈平台
    6.4 养老服务资源异地互动
        6.4.1 建设标准化的供给体系
        6.4.2 建立异地养老流动人才库
第七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7.1 提高政策制定后的维护能力
        7.1.1 提高政策宣传能力
        7.1.2 完善政策维护环境
    7.2 提高政策主体的执行力
        7.2.1 积极推动发展进程
        7.2.2 完善监督机制
        7.2.3 队伍专业化发展
    7.3 加强与目标群体的沟通
        7.3.1 加强政策宣传
        7.3.2 提供个性化服务
        7.3.3 强化养老意识
    7.4 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7.4.1 智能化发展
        7.4.2 借鉴国际经验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数字营销平台网络价值转化与反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实与理论背景
        1.1.1 互联网平台崛起
        1.1.2 互联网平台类型
        1.1.3 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与数字营销
        1.1.4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问题与争议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意义与价值
        1.2.2 现实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双边市场与网络效应
        2.1.1 经典双边市场理论
        2.1.2 双边市场理论研究进展
        2.1.3 网络效应与用户交互行为
        2.1.4 双边市场实证研究
    2.2 双边平台反垄断问题
        2.2.1 市场势力评估
        2.2.2 平台合并问题理论研究
        2.2.3 平台合并问题实证研究
    2.3 数字营销平台商业模式
        2.3.1 商业模式与市场结构
        2.3.2 数据资源产权与垄断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数字营销平台定价规律与研发投入
    3.1 引言:研究框架与主要概念
        3.1.1 CPS范式
        3.1.2 数字营销平台定义
        3.1.3 市场划分与市场关联
        3.1.4 网络效应与网络价值
    3.2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定价基本模型
        3.2.1 模型说明与基本设定
        3.2.2 模型建立
    3.3 反馈约束与最优定价
    3.4 影响最优定价的因素
        3.4.1 广告主利润对最优定价的影响
        3.4.2 点击率对最优定价的影响
        3.4.3 用户交互次数对最优定价的影响
    3.5 交互约束与最优研发投入
        3.5.1 点击率对广告主的影响
        3.5.2 交互约束和点击率对平台收益的影响
        3.5.3 数字营销平台最优研发投入
    3.6 实证分析:平台规模与数字营销服务定价
        3.6.1 现实定价方式差异
        3.6.2 样本与数据来源
        3.6.3 基本假定与模型说明
        3.6.4 相关性分析结果
        3.6.5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6.6 实证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价值转化率与市场势力衡量
    4.1 引言:数字营销平台市场势力衡量中的特殊问题
    4.2 网络价值转化率
        4.2.1 网络价值与网络价值转化率
        4.2.2 网络价值转化率取值范围
    4.3 影响网络价值转化率的因素
        4.3.1 网络价值转化率与点击率
        4.3.2 网络价值转化率与交互次数
    4.4 数字营销平台的市场势力来源
        4.4.1 网络效应与网络价值
        4.4.2 市场势力与效用比率
        4.4.3 市场势力与网络价值转化率
    4.5 案例应用:欧美主要搜索平台市场势力评估
        4.5.1 网络价值转化率现实应用
        4.5.2 样本与数据来源
        4.5.3 市场势力评估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与合并的社会福利影响
    5.1 引言
    5.2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的社会福利影响
        5.2.1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对实际转化收益影响
        5.2.2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对基础用户福利影响
        5.2.3 数字营销平台垄断对研发投入影响
        5.2.4 社会福利与网络价值转化率的关系
    5.3 数字营销平台横向合并的社会福利影响
        5.3.1 数字营销平台横向合并激励
        5.3.2 横向合并对基础用户福利的影响
        5.3.3 横向合并对实际转化收益的影响
        5.3.4 横向合并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5.4 数字营销平台纵向合并的社会福利影响
        5.4.1 纵向合并的反垄断背景
        5.4.2 纵向合并对用户福利的影响
        5.4.3 纵向合并对实际转化收益的影响
        5.4.4 纵向合并对研发投入和网络价值转化率影响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模型推广与延伸思考
    6.1 引言:互联网双边平台反垄断基本问题
    6.2 互联网双边平台市场势力
        6.2.1 传统衡量标准失灵
        6.2.2 互联网双边平台市场势力来源
    6.3 互联网双边平台定价规律
    6.4 互联网双边平台网络价值
        6.4.1 网络价值概念推广
        6.4.2 网络价值转化率概念推广
    6.5 互联网双边平台合并的社会福利影响
    6.6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1.1 本文主要工作
        7.1.2 本文主要结论
    7.2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原则与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行为独立假定证明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8)“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2.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2.1.1 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1.2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2.1.3 社会主义经济可行性大论战的爆发
        2.1.4 兰格个人的成长经历
    2.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溯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理论
        2.2.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
        2.2.3 帕累托最优理论
        2.2.4 考茨基社会主义货币思想
        2.2.5 巴罗内“试错法”
第3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3.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
        3.1.1 “兰格模式”的内涵
        3.1.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3.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概观
        3.2.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前提
        3.2.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2.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3.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3.3.1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多元化所有制形式
        3.3.2 用计划模拟市场
        3.3.3 具有明显的竞争性
第4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对比分析
    4.1 “兰格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
        4.1.1 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的比较
        4.1.2 主要内容与形成过程的比较
        4.1.3 基本特征的比较
    4.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时代关联
        4.2.1 二者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
        4.2.2 二者都具有相同的社会主义理念
        4.2.3 二者都肯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性
        4.2.4 二者都极具突破性与创新性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
        4.3.1 理论来源的超越
        4.3.2 市场地位认知的超越
        4.3.3 政府职能与作用定位的超越
        4.3.4 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超越
第5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5.1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1.2 论证了市场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可以兼容
        5.1.3 论证了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5.1.4 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5.2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
        5.2.1 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启迪意义
        5.2.2 对后世学者的理论研究有借鉴与启发作用
        5.2.3 为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提供全新的方法与思路
    5.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5.3.1 理论模式本身存在缺陷
        5.3.2 未能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总框架
        5.3.3 现实可行性与实践性不强
第6章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6.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6.1.3 在实践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6.1.4 在创新与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新的理论飞跃
    6.2 培育和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
        6.2.1 完善、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2.2 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6.2.3 完善市场竞争与价格决定机制
        6.2.4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6.3 推动创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6.3.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6.3.2 深化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
        6.3.3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6.3.4 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
    6.4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4.1 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6.4.2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6.4.3 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6.4.4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5 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6.5.1 坚持共享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6.5.2 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6.5.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6.5.4 建立完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现代价值守恒特征的逻辑语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市场呼唤守恒
一、从无谓损失看现代经济的守恒矛盾
    (一)无谓损失的理论回顾
    (二)无谓损失的价值辩证
        1. 税收楔子下的无谓损失
        2. 垄断因素下的无谓损失
        3. 结构离散下的无谓损失
    (三)无谓损失的学术信条
二、现代价值源头的经济循证
    (一)微观统治的价值失衡
        1. 微观经济理论逻辑自洽,但加入外部性就不再守恒。
        2. 宏观经济理论割裂市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逾越。
        3. 产业经济理论逻辑单一,无法构建全经济环境守恒。
    (二)传统理论的价值存在
    (三)现代经济的守恒语义
三、社会价值的个体源头
    (一)现代价值的源头论辩
    (二)价值载体的文明特征
        1. 价值载体的文明维度
        2. 价值载体的信息特征
    (三)价值逻辑的个体特征
        1. 价值逻辑的个体视域
        2. 价值逻辑的守恒语义
四、社会价值的守恒特征
    (一)集体选择的社会智慧
    (二)文明特征的禀赋投影
    (三)守恒语义的经济回归
        1. 前古典时期的符号化描述
        2. 古典经济危机的特化符号
        3. 凯恩斯主义的分级化修正
        4. 符号视角的现代金融危机
五、结语:现代文明的价值信条
    (一)现代文明的效用约束
    (二)现代文明的分工约束
    (三)现代文明的福利约束
    (四)现代文明的结构动力

(10)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与对象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2.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关于历史时间的内涵的研究
    2.2 关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2.2.1 经济学科建设
        2.2.2 演化思想
    2.3 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2.3.1 关于时间
        2.3.2 经济周期
    2.4 关于罗宾逊对经济学中时间的研究
        2.4.1 罗宾逊研究的最新进展
        2.4.2 关于《现代经济学导论》的研究
        2.4.3 关于罗宾逊的历史时间的研究
    2.5 小结
3 源起——马歇尔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3.1 时代背景
    3.2 学术浪潮
    3.3 具体内容
        3.3.1 作为描述的时间
        3.3.2 作为度量的时间
        3.3.3 长期与短期
        3.3.4 悬而未决
    3.4 小结
4 发展——凯恩斯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4.1 时代背景
    4.2 学术浪潮
    4.3 具体内容
        4.3.1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3.2 消费倾向
        4.3.3 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
        4.3.4 流动性偏好
    4.4 小结
5 回答——罗宾逊对时间问题的思考
    5.1 时代背景
    5.2 学术浪潮
    5.3 具体内容
        5.3.1 历史时间的内涵
        5.3.2 具体的例子
    5.4 小结
6 剑桥学派关于时间问题的思考
    6.1 从马歇尔到凯恩斯
        6.1.1 长期与短期的延续
        6.1.2 静态与动态
        6.1.3 总结
    6.2 从凯恩斯到罗宾逊
        6.2.1 马歇尔与罗宾逊
        6.2.2 凯恩斯与罗宾逊
    6.3 小结
7 一个现代经济学的尝试
    7.1 基于历史时间的技术转移问题
        7.1.1 初期
        7.1.2 中期
        7.1.3 后期
    7.2 基本模型
        7.2.1 技术转移
        7.2.2 基本假设
        7.2.3 最终结论
    7.3 结论与政策含义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马歇尔的思索
        8.1.2 凯恩斯的思索
        8.1.3 罗宾逊的思索
        8.1.4 剑桥学派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 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 管理世界, 2022(02)
  • [2]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比较研究[D]. 韩健鹏. 辽宁大学, 2021(02)
  • [3]劳动力再生产视角下的中国二元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孙景宇.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1(02)
  • [4]低生育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李翔. 华侨大学, 2020(11)
  • [5]私人乘用车颗粒物致健康损害外部性分析 ——基于关系、网络视角[D]. 姜雁杰. 山东大学, 2020(01)
  • [6]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养老服务区域融合发展研究[D]. 刘芬.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7]数字营销平台网络价值转化与反垄断问题研究[D]. 张翼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 [8]“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葛婷婷. 吉林大学, 2019(02)
  • [9]现代价值守恒特征的逻辑语义初探[A]. 宋岱. 制度型开放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论文集(下), 2019
  • [10]历史时间与经济学:从马歇尔、凯恩斯到琼·罗宾逊[D]. 周嫣然.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