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朱琳[1](2021)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的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1913-1966)》文中认为人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师范教育,以及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教育实践经历,使他深化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提出了关于教师工作的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深受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思想和“五四”时期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虚心向老师学习、尊重教师,还致力于提高教师们的地位和经济待遇,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重视平民教育的公平与普及,主张教育应为革命和经济建设服务。青年毛泽东在教育实践中,其思想经历了从教育救国论到教育服务革命救国论的转变。在毛泽东的教育救国论思想中,他认为教师的重要作用为运用教育工具促进社会进化,在他的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服务革命救国论后,他认为教师的重要作用为通过培养革命人才来推动社会革命。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的思想的形成呈现出历史阶段性。民主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关于教师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接受了传统的师范教育。在学习期间,他倡议并开办了工人夜学,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了对教师工作的认识。1920年,毛泽东担任了一师附属小学校长,随后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和多所农民夜校,在工作中他致力于改革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的脑力和体力的均衡发展,把理论的学习同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号召在各革命根据地开展群众教育,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生产劳动。1936年,毛泽东提议并创办了抗日红军大学,他亲自讲授政治课和做形势报告,培养优秀的军政干部。毛泽东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学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等理论观点,对革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参与指导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他的人民教师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重视教师的思想改造、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和政府也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教师培养及培训体系。毛泽东要求教师要“又红又专”、虚心做人民的学生、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在党和政府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领导下,我国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显着提高。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毛泽东所主张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要有扎实学识、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等理论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他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理论观点为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经验指导。毛泽东关于教学改革的思想以及他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视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黄春森[2](2020)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文中研究指明

史孟雨[3](2020)在《毛泽东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劳动贯穿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状态,对毛泽东劳动观探索要立足于整个中国的历史环境之中,全面审视每个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劳动观呈现出的不同思想内容。本文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用历史和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系统的对毛泽东劳动观形成的思想历程和发展脉络进行全面客观的梳理,总结发现毛泽东劳动观深刻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用来指导当代劳动观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入为中国工人阶级寻求自身解放提供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论支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经验为毛泽东的劳动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中国传统劳动观和五四运动时期非主流劳动观对毛泽东劳动观形成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毛泽东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毛泽东劳动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本文重点从劳动经济观、劳动政治观、劳动观文化观、劳动社会观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劳动观进行了概阐述。对理论的研究要回归到现实的指导上,毛泽东劳动观的研究是为了对当代劳动观构建提供了指导,毛泽东劳动观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培育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培育了全国人民热爱劳动的高涨情绪、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面对当代存在的“劳动光荣”理念淡化、劳动教育功能弱化,忽视体力劳动者以及劳动者主体地位下降等劳动问题,研究毛泽东劳动观的当代价值对于解决当代劳动问题,构建引领当代正确的劳动观提供根本遵循和方法指导。

杨丽[4](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刘成喆[5](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董波[6](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姜晓悦[7](2019)在《《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文中认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题目原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结束后,对该文作了修改、补充,1月15日完稿,并以这个题目发表在同年2月15日名为《中国文化》的创刊号上(延安出版),随后,在1940年2月20日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该文章时,题目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这篇着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作了阐述,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1952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作了修改,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此文版本众多,可以分为1949年10月以前以及1949年10月以后两个部分研究。本文尽可能的列全《新民主主义论》的各类版本,包括:1949年10月之前与1949年10月之后的版本、少数民族版本、外文版、伪装本以及节选本。依据时间分段选取其中较有意义或改动较大的版本进行校勘与分析,并就其中某些版本及修改情况作一阐述及研究,探讨了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进行修改的原因,对其修改进行思考,并认为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修改后某些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最后从理论及实践意义两方面出发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更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张灯[8](2019)在《毛泽东生活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着、毛泽东着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山山[9](2019)在《建国后毛泽东国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国防建设的勇敢尝试,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形成了符合当时发展的国防思想。同时,在战备工程建设、中国三大战线建设和核武器发展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的思想体系。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有助于国防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新时代中国国防仍面临着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以及霸权主义的挑战,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保卫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作为国家的首要目标。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毛泽东国防建设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章主要从严峻的国际局势和复杂的国内形势,分析毛泽东国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梳理了毛泽东国防思想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以及在革命战争年代中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全面系统的梳理了毛泽东东国防思想的主要内容:国防现代化思想、国防教育思想、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全民皆兵思想以及反帝斗争的思想;第四章,本文肯定了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同时,一分为二的评析了毛泽东国防思想中的不合理部分。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期的指导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一直不懈奋斗。准确理解和把握建国后毛泽东的国防思想,有利于在复杂形势下提高国民的国防意识和建立军民融合的全民国防。当前,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对我国构成的威胁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加强国防建设仍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兴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因此,研究毛泽东的国防思想,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防现代化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康银桥[10](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群众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指导党和人民群众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任务,新时代这一思想同样有着重大的当代价值,它对保障我们党依法治国,国家经济腾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在经历了萌芽和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才变得成熟并得到发展。且该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是其根本态度和目的、一切依靠群众是其基本保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落实这一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的完整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各代领导集体都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础上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建国后,毛泽东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是否满意的评价标准,江泽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全体党员在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等一切工作中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思想表明我们党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保证人类历史的绵延不绝。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全力惩治党内外存在的腐败现象,还发动全党力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各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做法虽然不同,但其本质上都遵循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同时这一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路线思想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上,这一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胜利的重要法宝,还使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同时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在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不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有着极大的当代价值。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仅能够不断提高党建水平,还能够完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能够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的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1913-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历史传承:吸取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思想的精华
        1.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思想
        2.毛泽东对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思想的弘扬
    (二)理论渊源:“五四”时期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
        1.毛泽东受“五四”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高扬救亡启蒙的旗帜
        2.信奉“五四”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现实需要:从教育救国到革命救国
        1.人格主义的国民教育
        2.革命主义教育
二、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教师思想的初步形成(1913-1949)
    (一)从“师范生”到“革命导师”:毛泽东的教师生涯
        1.湖南一师时期的求学经历
        2.筹办工人夜学,倡导平民教育
        3.主办一师附小,改革教育教学
        4.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革命人才
        5.领导工农大众的教育运动
        6.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发展干部教育
    (二)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教师思想
        1.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9-1966)
    (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导人民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改造旧教育,重视教师的思想改造
        3.倡导教师参加生产劳动,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教育工作者应“又红又专”
        2.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3.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
        4.教师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四、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
        2.教育振兴,师范先行
        3.教师要有扎实学识
        4.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二)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经验指导
        1.培养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2.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
        3.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4.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1.教师要拥护党的领导
        2.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4.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毛泽东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毛泽东劳动观形成过程的研究
        1.3.2 关于毛泽东劳动观基本内容研究
        1.3.3 关于毛泽东劳动观的当代价值研究
        1.3.4 毛泽东劳动观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2 毛泽东劳动观的形成过程
    2.1 毛泽东劳动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
        2.1.2 工人阶级的诞生以及寻求自身解放的需要
        2.1.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
    2.2 毛泽东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
        2.2.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观的实践借鉴
        2.2.3 对中国传统劳动观的批判继承
        2.2.4 对西方非主流劳动观实践的审察
    2.3 毛泽东劳动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2.3.1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劳动观的表现(1924年-1927年)
        2.3.2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劳动观的表现(1927年-1937年)
        2.3.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劳动观的表现(1937年-1949年)
        2.3.4 新中国建立以来毛泽东劳动观的表现(1949年-1976年)
3 毛泽东劳动观的基本内容
    3.1 劳动经济观
        3.1.1 重视劳动生产对革命和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3.1.2 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1.3 坚持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3.2 劳动政治观
        3.2.1 干部劳动成为一项制度
        3.2.2 通过劳动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
        3.2.3 军队变为生产队参与生产劳动
        3.2.4 劳动改造犯罪分子
    3.3 劳动文化观
        3.3.1 无产阶级意识的锻造
        3.3.2 劳动光荣精神的塑造
        3.3.3 多种方式宣传劳动精神
    3.4 劳动社会观
        3.4.1 关注劳动者就业问题
        3.4.2 劳教结合的教育模式
4 毛泽东劳动观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劳动观的历史意义
        4.1.1 为革命胜利提供了丰富的人力保障
        4.1.2 培养了全国人民热爱劳动的高涨情绪
        4.1.3 培育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1.4 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4.1.5 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4.2 毛泽东劳动观的当代价值
        4.2.1 发扬“劳动光荣”的劳动思想理念
        4.2.2 贯彻劳动平等、劳动不分高低贵贱的思想内核
        4.2.3 坚持劳动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2.4 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夯实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5 结论
6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4)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4.3.1 敢于斗争
        4.3.2 善于斗争
        4.3.3 勇于胜利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4.4.1 理论批判
        4.4.2 实践批判
        4.4.3 自我批判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4. 拨乱反正时期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选题原因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本章小结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本章小结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本章小结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1949年10 月以前的研究
        (二) 1949年10 月以后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1章 《新民主主义论》背景成文过程及主旨意义
    1.1 写作背景和成文过程
        1.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1.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2 成文过程及发表
    1.3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旨、意义
        1.3.1 主旨
        1.3.2 意义
第2章 《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综述
    2.1 1949 年10 月以前的版本
    2.2 1949 年10 月以后的版本
    2.3 外文版本
    2.4 少数民族版
    2.5 不详版本
    2.6 其他版本
    2.7 伪装本
第3章 《新民主主义论》的校勘与分析
    3.1 1949 年10 月之前的版本校勘
        3.1.1 1940 年《解放》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3.1.2 1947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解放》版异同
        3.1.3 1948 年中原新华书店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异同
    3.2 1949 年10 月之后的版本校勘
        3.2.1 1952 年人民出版社单行本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2.2 1966 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合订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3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40 年《中国文化》版校勘与分析
        3.3.1 标署写作时间不同
        3.3.2 标点不同有10 余处
        3.3.3 文字修改
        3.3.4 增加注释
    3.4 1991 年《毛泽东选集》版与 1952 年《毛泽东选集》版校勘与分析
        3.4.1 增加注释
        3.4.2 修改注释
第4章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的几点思考
    4.1 对毛泽东修改文稿的思考
        4.1.1 修改后表述及提法更合理、准确、科学
        4.1.2 修改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更鲜明
        4.1.3 修改后表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4.1.4 某些修改是因社会及形势发生变化
    4.2 《新民主主义论》修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4.2.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4.2.2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毛泽东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解读法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第一节 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第二节 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第三节 特质
        一、能动的主体性
        二、鲜明的民族性
        三、深刻的实践性
        四、彻底的革命性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建国后毛泽东国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严峻的国际环境
        二、复杂的国内局势
    第二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一、土地革命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四、新中国成立后
第三章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防现代化思想
        二、国防教育思想
        三、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四、全民皆兵的思想
        五、反帝斗争的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建设的根本
        二、军队防卫和人民防卫相结合
        三、物质国防和精神国防共同发展
        四、以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
第四章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国防和战争的理论
        二、是我国开展国防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
        四、奠定了我国国防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
        二、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三、掌握和发展尖端的国防科技
        四、建立军民融合的全民国防
    第三节 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战备状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二、重视意识形态和世界战争
        三、阻碍了中外交流和经济合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及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民本思想
        2.1.2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2.1.3 吸收了列宁的群众观
        2.1.4 借鉴了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的群众思想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过程
        2.2.1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萌芽
        2.2.2 在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2.2.3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熟和发展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涵
        3.1.1 “一切为了群众”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根本态度和目的
        3.1.2 “一切依靠群众”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要求
        3.1.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工作方法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特点
        3.2.1 立足国情,注重社会调查研究
        3.2.2 尊重关心群众,在一切工作中发动人民群众
        3.2.3 在不同地区不断丰富群众路线的内容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建国后的发展
    4.1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4.1.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扞卫人民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
        4.1.2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1.3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4.2 改革开放后党的领导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4.2.1 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为人民谋利益的标准
        4.2.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保证
        4.2.3 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作为人民群众在和谐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依据
    4.3 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发展
        4.3.1 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坚决反腐以保证党的纯洁性
        4.3.2 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帮助贫困人口
        4.3.3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4.3.4 坚信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5.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意义
        5.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路线思想的理论
        5.1.2 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1.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路线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实践意义
        5.2.1 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群众基础
        5.2.2 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5.2.3 更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5.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
        5.3.1 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建水平提供借鉴
        5.3.2 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5.3.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群众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关于人民教师的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1913-1966)[D]. 朱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D]. 黄春森. 湘潭大学, 2020
  • [3]毛泽东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D]. 史孟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5]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新民主主义论》版本研究[D]. 姜晓悦. 湘潭大学, 2019(02)
  • [8]毛泽东生活观研究[D]. 张灯. 华侨大学, 2019(11)
  • [9]建国后毛泽东国防思想研究[D]. 王山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研究[D]. 康银桥.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论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