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利支出不堪重负(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文[1](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王宏强,王云斌[2](2021)在《发展普惠型: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趋向》文中提出2020年,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2021年,中国开始跨入小康社会。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社会成员的生活处于良好状态,必然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完善与建构。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从分析福利国家走向第三条道路的历程与趋势、发展型福利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入手,梳理发展型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提炼出西方发展型社会福利思想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相关启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借鉴国际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探索经验,做出中国社会福利应该建构"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判断,并提出了构建中国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思路。
朱培源[3](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提出
曹海苓[4](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黄蓝紫[5](2020)在《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二战后至今是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此前建立起来支撑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也在各种社会压力下开始转型。通过相关政策的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历经强调规模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发展阶段,在培养目标、模式、标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成效显着。同时,战后英国独特的两党交替执政模式,以及政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导致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彰显着政治和利益属性。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切入视角,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推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一方面可以丰富对英国教师教育史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视野,这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视角,以政党交替为纵向划分依据,结合公共政策学的横向分析框架,对不同历史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剖析,以探究政策的阶段性议题和影响政策形成的内外动因。同时,通过梳理政策变迁的轨迹与总结其特征,分析导致政策变迁的利益博弈,进而归纳出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具体而言,本研究基本观点如下。第一,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强调数量扩张、突出质量与能力、注重标准与专业、追求卓越四个阶段。二战后至1979年的“共识政治”时期,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主题是强调数量扩张。英国政府通过颁布《麦克奈尔报告》、《罗宾斯报告》和《詹姆斯报告》扩大了职前教师教育规模,提高了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确立了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培养路径。20世纪70年代保守党上台执政,受撒切尔主义意识形态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影响,英国政府通过颁布多个政策,拓宽注重实践的师资培训途径,制定能力本位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立多个职前教师教育督查机构,进而确立了质量与能力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同时,中央政府逐渐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控制,鼓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市场化竞争。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在“第三条道路”的指导下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标准与质量。为此,新工党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拓展合格教师准入途径等政策确立了注重标准与专业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主题。2010年后,联合政府确立了培养“卓越教师”的发展方向,通过《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白皮书、《2012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的颁布实现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卓越化。第二,1944至2015年,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内容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和能力;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导致政策发生上述变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政府;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高等教育机构、中小学;自身利益的维护者:教师。此外,不同执政党、教师与中央政府,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直接导致了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变迁。第三,通过探讨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不难发现,实现职前教师教育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即构建职前教师教育领域多元平衡的发展格局。首先,应当倡导职前教师教育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中介机构、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配合。其次,追求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持续开发针对不同生源、多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培养模式。最后,实行职前教师教育生源选拔的多元化。
王溪[6](2020)在《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实现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这一宏伟目标,我国的扶贫工作以空前的力度推进,在这场落实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脱贫攻坚战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了边疆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拦路石”。“健康扶贫”就是国家为了突破这一难题,顺利实现精准脱贫而提出的新型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不仅是我国的脱贫攻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实现“2030健康中国”这一重要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健康扶贫政策在边疆贫困地区具体实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健康扶贫工作路径进行探索和优化,无论是对解决现阶段的现实问题还是对实现国家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以文山州小街镇这一边疆贫困地区为调研对象,对该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访谈,发现现阶段健康扶贫工作使小街镇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但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和困境。在边疆贫困地区,由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加之能力有限,导致资金、人才短缺,且顶层设计不足、管理碎片化使得政策无法全面落实到位,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致使基层诊疗效果不满意,健康扶贫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探索一条针对边疆贫困地区的精准高效健康扶贫实施路径,要从健康扶贫的宏观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并针对边疆贫困地区制定适宜的地方性配套政策,地方政府要采用多方合作,实现扶贫主体多元化,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设备、人才压力,利用多部门、多组织联动提高政策实施效率,降低政策实施成本。还要考虑多方因素对健康扶贫工作的牵制,比如边疆贫困地区受教育程度低下导致村民对政策的不理解和不接受,自然环境导致交通受限使得偏远地区就医率仍持续低下,这就需要联合文化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来保障健康扶贫工作的有效实施。
吴亦婷[7](2019)在《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长期护理需求增大的问题,给护理需求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长期风险。加之,社会结构的转型,现代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使得家庭护理能力进一步弱化,具有护理需求的群体也转而向外部寻求帮助。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应对不断深化的老龄化趋势以及各种社会风险的挑战,立足于本国国情,纷纷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都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后进国家提供了可供研究的样本,通过研究这些样本,借鉴有益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后进国家少走弯路,为长期护理保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其中年轻老年人占比还相对较高,高龄老年人增长日益加快。随着老龄化、高龄化和失能失智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亟待完成的使命。本文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于绩效角度对以德国、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广覆盖强制性的公共长期护理保险、针对一部分特定人群的强制性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和个人自愿型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对比研究。为了使三种不同绩效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得到更为公正的测评,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和绩效测评的方法,结合各国实情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法对三类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绩效进行测评,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三国模式的运行成效。三国中,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成效是最好的,德国次之,日本则位于第三。根据得出的绩效评价结果,结合具体的数据变动,分析了三国绩效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得出三国模式的优劣。通过对三国模式优劣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择优而用,趋利避害,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一、商业保险的灵活性与公共保险的互济性相协调;二、建立完善的第三方审查机构;三、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四、采取严格的失能鉴定标准;五、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赵浩华[8](2018)在《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福利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领域,作为福利具象化的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欧洲是福利国家制度的诞生地,在其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逻辑。本文从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入手,运用管理哲学和制度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从多维的视角审视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系统梳理不同历史阶段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现实动因和理论成因,通过对欧洲不同类型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分析,挖掘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在社会历史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的深层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就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审视与反思,揭示了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变迁规律。一方面,从普遍和一般的角度出发,理性审视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制度主体三个维度的变化是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制度主体的选择、制度主体的价值目标调整、制度主体回应社会客体需要等。社会规定性的变化是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机制,其包括经济变迁、政治因素、社会结构以及文化思想的变化等;另一方面,论文以管理哲学和制度哲学为视角,理性审视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本质和规律,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抉择、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平衡,在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过程中具有关键性地推动作用。在审视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发挥制度价值的引领作用、合理界定制度主体的权责界限、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化等,以期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大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所裨益。
田菁[9](2018)在《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残疾人是在生理、心理、人体结构上存在组织或功能损伤的弱势群体,普遍需要长期护理服务来重塑身体机能、辅助正常生活,从而重返社会活动、平等参与竞争,但是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健全,残疾人普遍需要的护理服务得不到充分满足,现有的残疾人福利政策也呈碎片化.特征。与此同时,全球银发浪潮席卷的背景下残疾老龄化和老龄残疾化的发展趋势日益鲜明,社会医疗保险越来越不堪重负,家庭护理服务资源供不应求,探索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是有效整合残疾人福利资源,形成规范的护理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网络的必然要求,也是纾解社会医疗保险困境、补缺家庭护理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残疾人福利发展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文献,指出三对主要矛盾:护理服务与医疗服务亟待分开、残疾人长期护理与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须“存同求异”、残疾人护理保险与护理补贴之争,作为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和现实资源条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反社会排斥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构建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观点。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残情,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应是一项典型的社会保险政策,它以社会效益为首位,以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为原则,以社会服务为导向,承担着分配护理服务资源、规范护理服务行业、解决护理服务问题的重要功能。通过借鉴美、德、日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经验和我国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实践,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可以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做出初步构想。第一,政策实施应以“平等、参与、共享”为基本理念;第二,立法先行,政策顶层设计方案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证有法可依;第三,根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政策主体框架应包括财务支持系统、人才供给系统、服务递送系统,以保障残疾人基本护理服务为宗旨,构建“家庭-社区-机构”三级基本护理服务网络,并鼓励商业保险在基本护理服务之外发挥重要补充作用;最后,还应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为政策实施保驾护航。通过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实施,可以起到纾解医疗保险困境、整合残疾人福利资源、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网络。
杨泽榆[10](2018)在《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东北非能源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现有成果主要针对该地区能源生产、供应和价格等要素进行研究,而本文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消费政策,探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历程,研究视角与以往不同。本文所指能源消费,包括中东北非国家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即是该地区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生产目标和保障民众福利、满足人民生活所需的一种引导能源消费的方式和具体措施。在本文研究中,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主要表现为价格低廉的能源消费方式,以及国家为维持低价能源消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从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分析为起点,找出能源消费增长快、增量大、人均能耗高等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价格低廉,探究该地区能源低价消费的政策性因素——能源价格补贴。能源补贴在中东北非地区运用广泛,影响深远。政府实施能源补贴的经济成本高昂,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制约,带来了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为了消除能源补贴的负面影响,中东北非国家大力推行能源补贴改革,核心是提高能源消费价格。此外,笔者在研究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过程中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规律,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能源导向型经济增长促进了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制约了经济发展,同时,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最终推动了能源消费政策的变革。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论部分共分为五章,遵循从历史和现有现象背后寻找原因、深入分析原因的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章分析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有形势,是研究的起点;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部门分布特点和低价特点。第二章从政策性因素解释能源消费价格低廉的原因,分析了中东北非实施能源补贴政策的基础和目标,以及各国推行能源补贴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一步回应了前章所述能源消费急剧增长的原因。第三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其中能源补贴的负面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内容,是对上一章所述各国推行能源补贴政策影响的进一步论述;对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必要性的论述,又为后一章讨论能源消费价格调控做了铺垫。第四章概述了该地区国家能源补贴改革的情况,归纳了改革的特点、经验和改革面临的风险、挑战。第五章论述了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演进历程,归纳出该地区能源消费政策植根于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特征,以及能源消费政策调整与该地区经济改革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判断。结论部分采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对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变化进行解释,笔者认为,中东北非地区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该地区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的弊端,因此,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必须符合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规律。此外,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改革的部分成功经验,可对中国的能源补贴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福利支出不堪重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利支出不堪重负(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发展普惠型: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借鉴: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一)福利国家走向第三条道路的历程与趋势。 |
(二)发展型福利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
(三)发展型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和内容。 |
1. 宏观层面。 |
2. 微观层面。 |
(四)西方发展型社会福利思想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
1. 避免走入福利国家陷阱。 |
2. 多元化社会福利责任主体。 |
3. 抓住社会福利制度的两个平衡。 |
4. 建立发展型社会福利制度是国际趋势。 |
二、路径研究:构建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思路 |
(一)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框架结构。 |
1. 面向特定群体的福利项目。 |
2. 面向全体国民的福利项目。 |
(二)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实现路径。 |
1. 要深刻理解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型特征。 |
2. 要牢牢把握对人的投资是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 |
3. 要充分利用民主的手段保障社会福利的公平和公正。 |
4. 要重视发挥社会工作在发展型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 |
三、结语 |
(4)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呈现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职能 |
(二)政府治理 |
(三)公共服务 |
(四)社会化养老 |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准市场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
二、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独特性 |
三、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教育政策 |
二、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三、利益相关者 |
四、英国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英国教师教育的历史研究 |
二、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政策分析法 |
第六节 研究视角及思路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后“共识政治”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干预 |
二、英国基础教育的广泛普及 |
三、中小学师资数量和质量的欠缺 |
第二节 强调数量扩张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一、《麦克奈尔报告》:扩大职前教师教育办学规模 |
二、《罗宾斯报告》: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学术地位 |
三、《詹姆斯报告》:职前、入职与在职教师教育一体化 |
第三节 “共识政治”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
一、大学与教育学院的利益博弈 |
二、不同执政党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二章 保守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第一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撒切尔主义与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 |
二、经济危机爆发对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提出新诉求 |
三、职前教师教育扩张与教师专业化运动的矛盾 |
第二节 撒切尔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课标的控制 |
一、3/84通告:突出实践倾向的课程标准 |
二、24/89通告:注重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 |
第三节 梅杰执政时期:加强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全面控制 |
一、ATS、LTS与 SCITT计划:拓宽师资供给途径 |
二、9/92和14/93通告:强化职前课程标准监管 |
三、《1992教育法》与《1994教育法》:设立师资培训监督机构 |
第四节 保守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
一、新右派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
三、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第一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第三条道路”指导下的新工党改革 |
二、“教育优先”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 |
三、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一、不断完善合格教师标准 |
二、拓宽合格教师准入途径 |
三、保障合格教师标准实施 |
第三节 新工党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
一、新自由主义与教师意识形态的冲突 |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四章 联合政府时期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第一节 联合政府时期职前教师教育政策的背景 |
一、联合政府的执政理念 |
二、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 |
三、经济危机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补助紧缩 |
第二节 追求卓越的职前教师教育政策 |
一、《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卓越化 |
二、《教师标准》和《卓越教师标准》:培养标准卓越化 |
第三节 联合政府职前教师教育政策中的利益博弈 |
一、执政党与教师教育者意识形态的冲突 |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五章 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审思 |
第一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相关者 |
一、政府:职前教师教育的掌控者 |
二、教育机构:职前教师培训权的争夺者 |
三、教师:自身利益的维护者 |
第二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 |
一、从注重理论和数量转向注重实践与能力 |
二、从教师教育自治转向中央问责制 |
三、从注重能力转向基于标准 |
四、从基于标准转向追求卓越 |
第三节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中的利益博弈 |
一、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博弈 |
二、教师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 |
三、教育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实践经验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综合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精准扶贫 |
二、健康贫困 |
三、健康扶贫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简介 |
一、文山州人口情况简介 |
二、选取小街镇作为个案研究的原因 |
第二节 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措施与实践 |
一、预防保健措施与实践 |
二、疾病诊疗措施与实践 |
三、多重医疗保障措施与实践 |
第三章 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扶贫工作经费短缺 |
二、转诊制度规范性欠缺 |
三、医保政策的过度倾斜 |
四、偏远地区就医率持续低下 |
第二节 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地方政府筹资渠道单一 |
二、基层医疗水平有待提高 |
三、过度依赖外力性扶贫 |
四、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多重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健康扶贫的经验做法和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先进医疗模式和体制 |
一、美国“B2B”远程医疗模式 |
二、日本分级诊疗制度 |
第二节 国内有关健康扶贫的经验做法 |
一、内蒙古“健康扶贫小药箱” |
二、“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 |
第三节 国内外对健康扶贫的先进经验借鉴 |
一、先进国家经验借鉴 |
二、同类地区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小街镇健康扶贫工作路径优化 |
第一节 精准高效的政府多渠道合作方式 |
一、提高多重医疗保障输入 |
二、降低技术人才资本投入 |
三、提高财力物力输入 |
第二节 精准科学的边疆地区医疗模式建设 |
一、构建合理的基层人才建设 |
二、树立正确的基层择业导向 |
三、加强范化的基层定期培训 |
第三节 精准提升边疆贫困居民的医疗认知 |
一、加强健康管理,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
二、常见急救培训,降低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
三、改善贫困认知,提升脱离疾病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7)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设计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特点与发展模式 |
2.1 相关概念 |
2.1.1 长期护理 |
2.1.2 长期护理保险 |
2.2 长期护理保险的内容及特点 |
2.2.1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原因 |
2.2.2 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 |
2.2.3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 |
2.2.4 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营 |
2.3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
2.3.1 公共长期护理保险 |
2.3.2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
2.3.3 公共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区别 |
第三章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比 |
3.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剖析 |
3.1.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1.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
3.1.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点 |
3.1.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剖析 |
3.2.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
3.2.3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点 |
3.2.4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剖析 |
3.3.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 |
3.3.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
3.3.3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优点 |
3.3.4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4 德、日、美三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 |
3.4.1 三国模式的相似性 |
3.4.2 三国模式的差异性 |
第四章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绩效评价 |
4.1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分析 |
4.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测评研究 |
4.2.1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
4.2.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测评模型的构建 |
4.3 三国长期护理模式的实证比较分析 |
4.3.1 三国长期护理模式的实证比较结果 |
4.3.2 三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绩效差异的比较分析 |
4.3.3 三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绩效差异的原因总结 |
第五章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5.1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 |
5.1.1 中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5.1.2 当前的基本发展状况 |
5.1.3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
5.2 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5.2.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启示 |
5.2.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启示 |
5.2.3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启示 |
5.3 对中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
5.3.1 商业保险的灵活性与公共保险的互济性相协调 |
5.3.2 建立完善的第三方审查机构 |
5.3.3 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 |
5.3.4 采取严格的失能鉴定标准 |
5.3.5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基础概念的界定 |
一、福利的界定及其哲学审视 |
二、福利国家的内涵及其规定性 |
三、福利制度的界定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界定 |
第二节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共性与个性 |
一、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共性 |
二、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个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一、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以国家干预为主导的福利思潮兴起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建立框架的比较分析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建立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变革 |
一、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革的外在动因 |
二、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福利思想变革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革内容比较分析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革的历史合理性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转型 |
一、欧洲福利国家制度转型的社会背景 |
二、以“第三条道路”为主导的福利思想兴起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转型内容的比较分析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转型的实质影响 |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欧洲福利国家制度面临的挑战 |
一、欧债危机对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挑战 |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兴起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制度主体的变化: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 |
一、制度主体的选择: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二、制度主体的自我调整:价值与目标的变化 |
三、制度主体回应社会需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调整 |
第二节 社会规定性的变化: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机制 |
一、经济因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物质基础 |
二、政治因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 |
三、社会结构: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 |
四、思想文化: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人文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哲学审视 |
第一节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理性抉择: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张力 |
一、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浑沌统一 |
二、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变革: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偏离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整合 |
四、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审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抉择 |
第二节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道德困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 |
一、集体主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道德标榜 |
二、个人主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价值底蕴 |
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 |
第三节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自我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平衡 |
一、路径依赖与自我肯定: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
二、制度创新与自我否定: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发展动力 |
三、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审视: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的平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一节 公平和效率的结合: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作用 |
一、公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首要价值 |
二、效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必要前提 |
三、寻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契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
第二节 主导与协同的融合:合理界定社会保障制度主体的权责界限 |
一、合理界定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权责关系 |
二、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作用 |
第三节 目的与手段的契合: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化 |
一、以价值理性引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 |
二、以公共理性夯实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基础 |
三、以工具理性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我国残疾人护理服务短缺 |
1.2 护理服务与医疗服务理应分解 |
1.3 国际社会的成功经验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残疾人及其分类 |
1.2 长期护理与长期护理保险 |
1.3 何为政策 |
2. 文献研究述评 |
2.1 有关残疾人福利的研究 |
2.2 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 |
2.3 研究述评 |
3. 理论基础 |
3.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3.3 反社会排斥理论 |
第三章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动力分析:三对主要矛盾 |
1. 护理服务与医疗服务待分解剥离 |
1.1 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
1.2 残疾人护理服务与医疗服务理应分离 |
2. 残疾人长期护理与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须“存同求异” |
2.1 残疾人与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相似性 |
2.2 残疾人护理服务需求的特殊性 |
3. 残疾人护理保险与护理补贴可融合发展 |
3.1 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不能实现初衷 |
3.2 残疾人护理保险政策是一项完整的社会服务政策 |
第四章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目标路径:政策设计维度 |
1.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性质维度 |
1.1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社会保险 |
1.2 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以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为原则 |
1.3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以社会服务为导向 |
2.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功能维度 |
2.1 分配护理服务资源 |
2.2 规范护理服务行业 |
2.3 解决护理服务问题 |
3.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内容维度 |
3.1 财务支持系统 |
3.2 人才供给系统 |
3.3 服务递送系统 |
第五章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经验借鉴:国内外政策经验 |
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
1.1 政策背景 |
1.2 政策主要框架 |
1.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
2.1 政策背景 |
2.2 政策主要框架 |
2.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3.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
3.1 政策背景 |
3.2 政策主要框架 |
3.3 经验借鉴与启示 |
4.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4.1 政策背景 |
4.2 政策主要框架 |
4.3 试点经验与启示 |
第六章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本土化构建:政策体系设计 |
1. 政策实施理念:“平等、参与、共享” |
2. 政策法律规范:立法先行 |
3. 政策主体框架 |
3.1 面向对象与覆盖范围 |
3.2 主管部门与参与主体 |
3.3 筹资机制与缴费标准 |
3.4 服务体系和待遇水平 |
3.5 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全国信息化管理平台 |
4. 政策配套保障措施 |
4.1 以商业保险为重要补充 |
4.2 资金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价值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东北非能源问题相关研究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问题有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 |
一、1970~2015年能源消费与GDP增长 |
二、能源导向型经济结构构建的历史原因 |
第二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形势和结构特点 |
一、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费形势 |
二、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结构特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部门分布特点 |
一、能源消费部门分布总体情况和特点 |
二、发电部门 |
三、海水淡化 |
四、石油化工及其他高能耗产业 |
第四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的低价特征 |
第二章 中东北非国家实施的能源消费政策——能源补贴 |
第一节 丰富能源资源禀赋及其财富累积 |
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禀赋 |
二、巨额能源财富的累积 |
第二节 能源补贴及其初始目标 |
一、能源补贴的定义和内涵 |
二、能源补贴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能源补贴的社会保障目标 |
四、能源补贴的政治因素考量 |
第三节 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及国别情况 |
一、能源补贴的推行运用 |
二、能源补贴的国别情况 |
第四节 能源补贴的特点 |
一、中东北非各国的差异性比较 |
二、能源补贴的特点 |
第三章 中东北非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社会成本及其挑战 |
第一节 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特点及形势 |
一、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
二、中东北非地区宏观经济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经济成本分析 |
一、能源、经济增长及其联系 |
二、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 |
三、政府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 |
第三节 能源低价消费的社会影响 |
一、能源低价消费负面影响使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遭质疑 |
二、边境能源走私问题 |
三、能源低价消费的环境影响 |
第四节 能源低价消费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改革的必要性 |
一、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经济安全问题 |
二、能源低价消费与地区能源安全问题 |
三、能源价格补贴改革刻不容缓 |
第四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调整——价格调控 |
第一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基本情况 |
一、地区各国启动改革及改革历程 |
二、能源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三、补贴改革的初步成效 |
第二节 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经验及面临的风险挑战 |
一、能源补贴改革的特点和经验 |
二、能源补贴改革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第五章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分析 |
第一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演变及特点 |
一、能源消费政策的演变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特点 |
第二节 能源消费政策与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 |
一、地区经济改革的推行情况 |
二、地区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一、能源消费政策对地区经济改革和能源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二、能源消费政策的未来走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福利支出不堪重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发展普惠型:小康社会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趋向[J]. 王宏强,王云斌. 湖北社会科学, 2021(04)
- [3]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二战后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D]. 黄蓝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文山州小街镇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D]. 王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德日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绩效对比研究[D]. 吴亦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8]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研究[D]. 赵浩华.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9]残疾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探索[D]. 田菁. 南京大学, 2018(01)
- [10]中东北非能源消费政策研究[D]. 杨泽榆.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