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舰船干扰火箭武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作战效能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金亚[1](2021)在《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虽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局部战争从未停止。海上战争是这些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战争中,反舰导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决定海上战争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反舰导弹的效能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对于反舰导弹效能评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本课题主要提出了仿真法和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反舰导弹的工作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进行了基于解析法和仿真法相结合的反舰导弹效能研究的总体设计。通过对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攻防过程的分析确定反舰导弹的各个分效能,研究反舰导弹在不同航道飞行时,反舰导弹对抗效能的组成。2.研究反舰导弹反探测效能与反舰导弹掠海生存效能。基于经典雷达探测理论和斯威林I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海杂波对舰载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从而影响反舰导弹掠海飞行时的反探测效能。研究反舰导弹采用等高掠海飞行时,反舰导弹受海况影响坠海的概率,从而推出反舰导弹掠海生存概率。3.研究反舰导弹突防舰艇干扰和拦截的效能。对反舰导弹攻防水面舰艇时,可能受到舰艇的干扰和拦截进行分析:冲淡干扰、质心干扰、舰空导弹拦截、密集阵武器系统拦截。对反舰导弹以随机搜索突防舰艇质心干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突防质心干扰时,对舰艇运动模型、箔条云运动模型、反舰导弹运动模型以及波束对舰艇以及箔条云团的切割模型进行建模,分析速度对突防概率的影响。在分析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拦截效能时,对舰空导弹命中概率与损伤概率模型进行构建,最后分析反舰导弹不同高度与不同速度对突防效能的影响。在分析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武器系统效能时,对反舰导弹末端“跃升俯冲”的模型进行构建,对反舰导弹以一定俯冲角度打击舰艇时,击落反舰导弹的平均必须命中数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不同航道的不同俯冲角度以及不同速度对于突防效能的影响。4.最后对反舰导弹攻防水面舰艇的航道进行规划、对水面舰艇的对抗能力进行规划、对反舰导弹采用多枚齐射时的突防拦截与干扰概率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对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的整体效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张登谦[2](2020)在《基于结构诸元的自动步枪动力学计算及效能评价》文中指出自动步枪方案效能评价对于自动步枪研制与作战使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对自动步枪方案评价多针对自动步枪研制中后期,对于自动步枪研制初期方案评价研究较少,且评价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受到评价专家群体影响较大,本文针对自动步枪方案研制初期方案的效能客观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现在多采用基于战术技术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自动步枪方案研制初期,指标值较为主观,且指标综合性较强,对于方案结构设计参考性较低,本文提出了基于结构诸元的自动步枪评价指标体系,即以方案评价为目标层,以战技指标为准则层,以自动步枪结构诸元为结构层,这可以将研制初期的自动步枪结构参数直接引入方案评价,避免直接使用综合性较强的战术技术指标指标,评价更符合研制初期的特点。针对指标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指标赋值方法。针对动态指标构建了内、外弹道模型、自动步枪发射动力学模型和人枪发射动力学模型;针对静态指标,确定了定量给出和测量物理参数的赋值方法。接着针对自动步枪方案评价中,针对指标全面性和独立性、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这些相互掣肘,以及指标数据较为模糊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关联度分析法、熵权法以及基于马氏距离的灰靶理论,这三种方法对自动步枪研制初期方案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方案评价的可信度问题做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可信度计算方法。以评价结果可信度为目标,以评价流程为导向,以评价关键步骤为要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评价结果可信度进行了计算。
程莉莉,罗威,胡芷毅,赵开敏,张毅[3](2017)在《舰载作战系统战备状态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评价舰载作战系统的战备状态一直是舰载作战系统研究领域中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因为舰载作战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其系统、分系统和设备的战备状态不仅取决于设备本身的战备状态,也取决于与其相关设备和系统的战备状况。论文在对舰载作战系统做出一定合理假设的前提条件下,对作战系统的组成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战备状态的定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实现作战系统的战备完好性测试系统和改进作战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杨丽[4](2015)在《自动火炮供弹机可靠性及关键性能评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军事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国防工业部门对新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过程、研制方法和效能评估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缩短新产品研制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提高效费比已成为军工企业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随着武器装备评定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武器装备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正在大力开展评估技术的研究,以期以最优的策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为准确的评价。自动机可靠性研究技术大多停留在试验验证阶段,只能根据传统的经验、类似产品试验数据或设计准则开展自动机设计工作,缺少可靠性分析手段,造成产品可靠性水平较低。具备双路供弹系统的火炮、步兵战车可根据不同作战目标快速实现不同弹种的交换,可避免勤务操作混乱,实现点面杀伤,提高作战效能。由于其供弹机构结构复杂,成为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机构,特别是供弹机构工作时,容易出现射频低、卡滞(或卡弹)、磨损不均或过快、停射或自动机零件开裂破断等故障,造成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武器系统的可靠性试验过程投入大、周期长,延长了研制和定型周期,造成试验样本数往往比较少,在可靠性评估方面很难或基本不能反映产品的实际性能,对于产品本身和下一代相关产品的技术改进难以提供可靠的依据,更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供弹机的可靠性相关问题的研究,需要从技术和手段上进行突破,从设计阶段入手分析和优化提高供弹机的可靠性。为解决火炮自动供弹机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大口径自动火炮为研究对象,设计适用于该自动火炮的关键机构——双路供弹系统,研究其动作特性,进行供弹机构可靠性分析,提出了评价自动火炮关键性能的有效方法,为双路供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课题的背景,考虑双路供弹系统自身的特性,分析其工作原理,确定各部分结构,考虑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双路供弹系统与武器本身的关系,应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通过ADAMS进行供弹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物理样机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数据对比,各项数据误差均处于允许范围内,验证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对数据对比结果误差较大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考虑供弹系统某些大尺寸零部件易发生弹性变形和机构之间的耦合作用的特性,建立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工况,为供弹机可靠性分析提供依据。(2)建立了双路供弹机构多体系统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一阶和二阶结构灵敏度分析,找到对供弹机传动机构中的输出轴转动角度影响较大的参数,结合结构灵敏度的分析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建立极限状态函数,结合蒙特卡洛法分析系统响应对随机输入变量的敏感性。(3)通过对供弹机的压弹盖板材料属性和供弹动作性能属性的分析,提出并建立了一种不影响决策方案排序的多属性决策灵敏度分析模型与方法。分析了当相关属性权重改变时,对相应的属性权重向量进行平均修正,并求出了权重改变量,进而得到属性权重的灵敏度临界值和稳定区间的大小,通过比较,得到对决策方案排序的属性灵敏度,为多属性决策优化设计提供思路。(4)建立了供弹机动作分析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了引入继承因子的混合Bayes方法,通过对比其他经典方法的可靠度置信下限和置信区间,验证了混合Bayes方法得到的区间估计结果更加精确稳定,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5)通过对混合Bayes方法进行可靠性验证,得到了单元试验和历史数据数量与试验次数的对应关系。得到了适当减少单元试验数量或者增加历史数据组数,可以降低进行单元试验的成本和系统试验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对于高可靠度单元进行Bayes方法的可靠性验证时,不需较多的单元试验次数,就可以在系统试验次数较小的情况下验收产品,从而降低了试验成本,提供了武器装备的试验与评定一种新的策略。(6)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利用灰色决策关联度的思想,在对灰色方案决策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区间数的概念,对灰色模糊多属性方案决策的方法进行了拓展和完善,提出了在非确定数据条件下通过灰色关联贴近度进行多属性决策的方案,并将其运用到不同类型的自动火炮系统机动性能评估决策的过程中,对机动性较为理想的火炮系统的防护性能进行进一步评估,评价结果正确、可靠,为自动火炮的关键性能的综合多属性决策评估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董晨[5](2015)在《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应用》文中指出集成驾驶系统效能是指船舶在复杂多变的水域航行时,集成驾驶系统辅助航海人员依据指令任务完成航行管理、事件处理以及控制船舶的运动和状态的能力。对集成驾驶系统进行效能评估不仅体现了集成驾驶系统对于船舶的航行能够提供的价值,同时也为集成驾驶系统的设计、研制、维护和使用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利用ADC法、AHP—模糊综合评估法对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相关国内外标准对集成驾驶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总体指标体系;根据集成驾驶系统的功能以及影响集成驾驶系统能力的因素,结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建立方法,建立了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其次,根据集成驾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将某型集成驾驶系统的初始状态划分为32种可能状态,根据组成部分正常运行和故障失效两种情况,将系统的状态划分为六大类,结合系统可用性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可用度向量表达式;根据该型集成驾驶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执行航行任务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态转移变化,结合可信性的相关概念,得到了系统的可信性矩阵。再次,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估法,根据相关领域专家对集成驾驶系统各能力指标重要性的评价结果,计算出某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各层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在专家对该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中各能力指标的优劣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解得各指标的隶属度向量,从而获得对该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的评价结果。最后,运用ADC效能评估法,将可用性、可信性和能力相结合,对该型集成驾驶系统进行了综合效能评估。
贾旭山[6](2014)在《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武器装备试验要求对武器装备在规定使用环境条件下的各项性能做出准确评估,并给出是否满足指标要求的结论。然而,由于武器装备构成及使用环境的复杂性,试验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往往不高,并直接影响武器的战术运用和作战效能。面向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武器装备试验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了现行试验模式在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了武器装备试验问题原因,研究指出“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对多种试验信息的融合运用”,并研究了本体在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上的适用性、必要性及构建要求。2.进行了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设计。设计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依靠本体实现各层次试验信息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系统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数据中心原则,即武器装备试验领域业务逻辑由本体自含,而非程序硬编码实现,编码程序主要完成一些事务处理(如查询),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可扩展性。3.研究了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本文从武器、性能、环境和试验四个基本概念入手,着重研究了各自的层次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并对应确定各自的概念层次及相互关系,对较复杂的复合关系引入规则进行表示,在此基础上采用protégé完成了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4.完成了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开发,并讲解了实现武器装备性能综合评估的本体应用实例。系统结构为B/S,开发语言采用Java,开发环境采用Eclipse,企业级开发架构采用seam,语义网框架采用Jena,DBMS支持采用MySql。本文首次提出基于本体构建及应用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在该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由于武器装备试验的复杂性,本体构建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反复研究、逐步改进。本文基于语义网设计、开发了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为解决武器装备试验问题提供了一个具体平台。
杨丽丽,王华涛[7](2013)在《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性能测评体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航母作为舰机一体、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其电子信息系统集声光电磁于一体、功能齐全、构造复杂,试验与鉴定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航母战斗群攻防体系分析了航母电子信息系统的配置组成,通过研究航母电子信息系统的试验鉴定阶段、测评项目及内容,构建了多维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测评体系,初步设计了测评系统配置组成。研究内容和成果可应用于航母及其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测评系统设计,同时对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试验鉴定、功能性能分析及作战效能评估等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王冰[8](2012)在《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战场存在的影响激光近炸引信多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理论,设计了模拟战场环境的试验环境构建方法,建立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一定干扰等级下激光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技术研究。研究了目标识别、光学探测对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的影响,对几种定距算法和时间测量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能域、频域、空域、信号处理等方面对当前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二是干扰环境构建方法研究。从战场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干扰源分析入手,从典型自然条件、激光干扰、烟幕干扰三个方面对激光近炸引信的干扰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了战场环境下影响激光近炸引信作战能力的不同因素,对战场存在的干扰源进行了分类,从作战对象的选取、干扰信号的生成等方面对干扰环境构建提供了思路。三是提出以引爆距离、探测概率、距离控制精度、引战配合效率和抗干扰成功率为主的单项指标抗干扰能力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评定方法,建立了一定干扰环境下的单项指标抗干扰能力评估法。四是综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电子信息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根据激光近炸引信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HP法的一定干扰等级下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判法。首先建立干扰环境等级评估模型和一定干扰等级下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对干扰环境的复杂程度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激光近炸引信受到的干扰等级;然后在此干扰环境中,对激光近炸引信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分层次考核,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激光近炸引信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通过对某型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实验实例分析,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以满足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的评估要求,评估结果基本可以反映装备的抗干扰性能。
董晓明,石朝明[9](2008)在《一种舰载作战系统体系结构量化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系结构设计和评估是舰载作战系统改进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分析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的概念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借鉴软件体系结构的思想选取分系统数量、节点数量、接口数量、信息单元数量和作战流程环复杂度等5个定量指标,并通过衍生指标来评估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的特征,例如功能分布性、集成复杂度、数据耦合度和信息能力成熟度等。通过定量的测度来提供作战系统体系结构的评估机制,从而指导和优化设计。
王小艺,刘载文,侯朝桢,原菊梅[10](2007)在《一种改进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首先建立了在可靠性理论基础上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对W SE IAC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向量的预测模型,克服了原先计算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向量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最后,将其运用到对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舰船干扰火箭武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作战效能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舰船干扰火箭武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作战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反舰导弹系统作战效能算法设计及基本问题 |
2.1 引言 |
2.2 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建模 |
2.2.1 基本效能指标和基本作战效能模型 |
2.2.2 对抗效能指标和对抗效能模型 |
2.2.3 建立对抗作战效能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舰导弹反探测效能及生存效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反探测效能 |
3.2.1 反探测效能的定义 |
3.2.2 信噪比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 |
3.2.3 舰载雷达一次探测概率 |
3.2.4 海杂波背景下信噪比的计算 |
3.2.5 反舰导弹雷达散射截面积的计算 |
3.2.6 舰载雷达探测反舰导弹概率仿真实验 |
3.3 掠海飞行生存效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舰导弹突防无源干扰效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反舰导弹突防冲淡干扰效能分析 |
4.2.1 冲淡干扰的作战原理 |
4.2.2 随机选择目标工作模式下的捕捉概率 |
4.3 反舰导弹突防质心干扰效能分析 |
4.3.1 舰艇运动模型 |
4.3.2 箔条云的运动模型 |
4.3.3 反舰导弹运动模型 |
4.3.4 反舰导弹的雷达波束的对舰艇和箔条云团的切割效应 |
4.3.5 波束范围内舰艇和箔条云团合成质心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舰导弹突防舰载武器系统效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效能分析 |
5.2.1 单枚反舰导弹突防舰空导弹概率模型 |
5.2.2 单枚舰空导弹命中概率模型 |
5.2.3 单枚舰空导弹损伤概率模型 |
5.2.4 拦截反舰导弹次数模型 |
5.3 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火炮系统效能分析 |
5.3.1 反舰导弹跃升俯冲模型 |
5.3.2 反舰导弹平均必须命中概率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舰导弹整体效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航道规划 |
6.3 舰艇对抗能力规划 |
6.4 反舰导弹基本作战效能 |
6.5 反舰导弹整体作战流程图与仿真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结构诸元的自动步枪动力学计算及效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效能评估现状分析 |
1.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动步枪效能及评估指标体系 |
2.1 效能的定义及分类 |
2.1.1 效能的定义 |
2.1.2 效能的分类 |
2.1.3 效能评估的一般步骤 |
2.2 基于结构诸元自动步枪评价指标体系 |
2.2.1 自动步枪指标简述 |
2.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3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指标模型构建 |
3.1 动态指标模型 |
3.1.1 内弹道模型 |
3.1.2 外弹道模型 |
3.1.3 枪械发射动力学模型 |
3.1.4 人-枪发射动力学模型 |
3.2 指标值计算 |
3.2.1 定性指标 |
3.2.2 动态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评价模型 |
4.1 关联度分析法 |
4.1.1 灰色系统理论 |
4.1.2 关联度分析法 |
4.1.3 灰靶贡献度 |
4.2 熵权法 |
4.2.1 指标无量纲化 |
4.2.2 熵权计算 |
4.3 马氏灰靶距离 |
4.3.1 马氏距离 |
4.3.2 灰靶理论 |
4.3.3 马氏灰靶距离 |
4.4 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应用 |
5.1 关联度分析法应用 |
5.2 熵权法应用 |
5.3 马氏灰靶距离应用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评价可信度分析 |
6.1 构建指标体系 |
6.2 指标值的获取 |
6.3 评价可信度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舰载作战系统战备状态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舰载作战系统战备状态分析 |
2.1 作战系统层次性关系分析 |
2.2 战备可用性的分析和计算 |
2.3 战备可用性的关联影响 |
3 结语 |
(4)自动火炮供弹机可靠性及关键性能评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相关设计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路供弹技术的发展 |
1.2.2 虚拟样机技术在武器装备的研究现状 |
1.2.3 多体系统及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2.4 武器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
1.2.5 武器装备评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供弹机虚拟样机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
2.1 供弹机虚拟样机工作特性及工作原理 |
2.1.1 供弹机工作特性 |
2.1.2 供弹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2.2 供弹机虚拟样机结构设计 |
2.2.1 供弹机主要机构的结构设计 |
2.2.2 供弹机虚拟样机整体结构的装配 |
2.2.3 供弹机虚拟样机各部件接触问题的处理 |
2.2.4 供弹机虚拟样机最终调试模型的建立 |
2.3 供弹机虚拟样机动力学分析 |
2.3.1 多刚体运动学方程 |
2.3.2 多刚体运动学分析 |
2.4 仿真与试验对比 |
2.4.1 试验目的和原理 |
2.4.2 试验环境和测试装置 |
2.4.3 试验步骤 |
2.4.4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考虑刚柔耦合结构的虚拟样机动力学特性分析 |
2.5.1 拨弹机构模态分析结果 |
2.5.2 拨弹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
2.5.3 多刚体模型与刚柔耦合模型的仿真模型对比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供弹机结构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多体系统运动学灵敏度分析理论 |
3.3 多体系统运动学灵敏度 |
3.3.1 基于代数方程模型的一阶灵敏度微分方程 |
3.3.2 多体系统运动学二阶灵敏度分析微分方程 |
3.4 供弹机构的结构灵敏度分析 |
3.4.1 供弹机左路灵敏度分析 |
3.4.2 供弹机右路灵敏度分析 |
3.5 供弹机结构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3.5.1 基于响应面法的可靠性随机变量的选择 |
3.5.2 供弹机传动机构动作可靠性灵敏度计算 |
3.5.3 K-S检验 |
3.5.4 可靠性灵敏度计算 |
3.6 基于Monte Carlo和PDS法的极限状态函数敏感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灵敏度分析的供弹机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多属性决策灵敏度分析理论 |
4.2.1 原始决策矩阵 |
4.2.2 规范化决策矩阵 |
4.2.3 方案综合评价值 |
4.2.4 灵敏度分析 |
4.3 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
4.3.1 单一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
4.3.2 相关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
4.4 改进属性权重灵敏度分析 |
4.4.1 单一属性权重灵敏度分析 |
4.4.2 相关属性权重灵敏度分析 |
4.5 供弹机压弹构件材料属性优化设计 |
4.5.1 供弹机压弹构件材料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
4.5.2 供弹机压弹构件材料属性权重灵敏度分析 |
4.6 供弹机动作属性优化设计 |
4.6.1 供弹机动作性能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
4.6.2 供弹机动作性能属性权重灵敏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子样条件下自动供弹机动作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供弹动作特性分析和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
5.2.1 供弹动作特性分析 |
5.2.2 供弹系统动作可靠性模型建立 |
5.3 Bayes验前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 |
5.3.1 验前信息的处理 |
5.3.2 继承因子的确定 |
5.4 供弹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探讨 |
5.4.1 智能评估方法的相关问题讨论 |
5.4.2 假设检验确定影响因子Beta的Bayes混合评估方法 |
5.4.3 MML方法的可靠性评估 |
5.4.4 LM方法的可靠性评估 |
5.5 供弹机系统动作可靠性分析实例 |
5.5.1 动作可靠性的点估计和置信下限 |
5.5.2 不同置信水平下的置信下限比较 |
5.5.3 基于混合Bayes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5.5.4 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武器评价的综合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AHP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6.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6.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6.2.3 权重向量和一致性指标 |
6.2.4 AHP的总排序 |
6.3 考虑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理论 |
6.3.1 区间数基本概念 |
6.3.2 区间数运算法则 |
6.3.3 关于区间数的比较和排序 |
6.3.4 一般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6.4 模糊灰色关联度决策方法 |
6.4.1 灰色理论的发展 |
6.4.2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6.4.3 灰色关联度法的基本步骤 |
6.5 自动火炮关键性能的AHP分析模型的建立 |
6.6 自动火炮系统最优理想效果向量及效果测度分析 |
6.6.1 最优理想效果向量的确定 |
6.6.2 评估方案效果测度的获得 |
6.6.3 火炮典型性能参数的规范化处理 |
6.6.4 评估方案灰关联效果测度的计算 |
6.6.5 灰关联贴近度的获得 |
6.6.6 蒙特卡洛模拟法最优方案的确定方法 |
6.7 自动火炮系统关键性能多属性决策的实例分析 |
6.7.1 自动火炮系统机动性的分析 |
6.7.2 自行火炮系统防护性的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他成果 |
附录C 作者简介 |
(5)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集成驾驶系统效能定义分析与确定 |
1.4 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选择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2.1 效能指标概念 |
2.2 效能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3 效能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
2.4 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2.5 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2.5.1 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的结构 |
2.5.2 集成驾驶系统能力评价指标提取 |
2.5.3 集成驾驶系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可用性分析 |
3.1 可用性的概念 |
3.2 可用性向量的计算方法 |
3.3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结构组成分析 |
3.4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可用性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可信性分析 |
4.1 可信性的概念 |
4.2 马尔可夫过程 |
4.3 集成驾驶系统可信性模型建立 |
4.4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可信性矩阵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分析及综合效能评估 |
5.1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1 评估主体的选择 |
5.1.2 准则层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评判 |
5.1.3 子准则层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评判 |
5.1.4 方案层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评判 |
5.2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能力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
5.2.1 系统能力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
5.2.2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综合能力评分 |
5.3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的能力向量 |
5.4 某型集成驾驶系统综合效能评估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2 研究现状 |
1.2 本文工作 |
第2章 背景知识及主要技术介绍 |
2.1 概述 |
2.2 背景知识介绍 |
2.2.1 武器装备试验基本概念 |
2.2.2 武器装备试验工作流程 |
2.2.3 武器装备试验基本内容 |
2.2.4 武器装备试验方法及发展历程 |
2.3 主要技术介绍 |
2.3.1 本体 |
2.3.2 本体语言 |
2.3.3 语义网编程 |
2.4 小结 |
第3章 武器装备试验问题及领域本体需求研究 |
3.1 概述 |
3.2 武器装备试验分析 |
3.3 武器装备试验问题研究 |
3.3.1 武器装备试验问题分析 |
3.3.2 武器装备系统级狭义试验的局限性分析 |
3.3.3 现行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缺陷分析 |
3.3.4 武器装备试验问题解决途径研究 |
3.4 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需求研究 |
3.4.1 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适用性和必要性分析 |
3.4.2 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要求 |
3.4.3 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作用机理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需求分析 |
4.2.1 信息化需求 |
4.2.2 信息及融合模式 |
4.2.3 功能需求 |
4.3 开发原则 |
4.3.1 数据中心原则 |
4.3.2 规范性原则 |
4.3.3 开放性原则 |
4.4 基本思路 |
4.5 应用案例 |
4.5.1 应用背景描述 |
4.5.2 问题分析 |
4.5.3 基于本体的问题解决思路 |
4.5.4 试验信息源及信息获取 |
4.5.5 试验信息组织 |
4.5.6 试验信息融合 |
4.5.7 面向评定的试验信息应用 |
4.6 小结 |
第5章 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工程 |
5.1 概述 |
5.2 本体构建目标 |
5.2.1 促进信息重用 |
5.2.2 转变试验模式 |
5.2.3 提升试验水平 |
5.3 本体构建思路 |
5.3.1 本体范围 |
5.3.2 武器装备试验系统思路 |
5.3.3 本体构建原则 |
5.4 关于复用本体 |
5.4.1 武器装备试验学科体系 |
5.4.2 关于复用本体的考虑 |
5.5 领域概念层次 |
5.5.1 武器术语层次 |
5.5.2 性能术语层次 |
5.5.3 环境术语层次 |
5.5.4 试验术语层次 |
5.6 领域业务关系 |
5.6.1 武器装备结构 |
5.6.2 武器装备性能结构 |
5.6.3 武器装备环境结构 |
5.6.4 武器装备试验结构 |
5.7 本体构建 |
5.8 小结 |
第6章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开发 |
6.1 概述 |
6.2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开发环境及框架 |
6.2.1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开发环境 |
6.2.2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开发框架 |
6.3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及运行流程 |
6.3.1 系统功能结构 |
6.3.2 系统运行流程 |
6.4 武器装备试验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
6.4.1 系统可靠性指标评估 |
6.4.2 系统维修性指标评估 |
6.4.3 系统精度指标评估 |
6.4.4 指标鉴定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性能测评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航母电子信息系统配置 |
2.1 航母战斗群攻防体系 |
2.2 航母电子信息系统的配置 |
1) 指挥控制系统 |
2) 归航着舰引导系统 |
3) 通信系统 |
4) 导航系统 |
5) 预警探测系统[5-6] |
6) 电子对抗系统 |
7) 管理信息系统 |
3 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测评体系 |
3.1 测评阶段 |
3.2 测评体系结构 |
3.3 测评项目和内容 |
3.4 测评设备配置 |
1) 试验方案仿真验证系统 |
2) 综合测试与信息采集系统[11] |
3) 信息记录与综合显示系统 |
4) 试验数据处理与效能评估系统 |
5) 配试及保障系统 |
4 结 论 |
(8)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本文所作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技术分析 |
2.1 工作原理 |
2.1.1 目标识别技术 |
2.1.2 光学探测技术 |
2.1.2.1 前视探测 |
2.1.2.2 周视探测 |
2.1.3 目标定距算法 |
2.1.4 时间测量技术 |
2.2 主要性能参数 |
2.3 抗干扰技术 |
2.3.1 能量/功率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
2.3.2 频域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
2.3.3 空域方面的抗干扰技术 |
2.3.4 信号处理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干扰环境构建方法 |
3.1 作战环境分析 |
3.1.1 干扰源分类 |
3.1.2 干扰机理分析 |
3.1.2.1 激光干扰 |
3.1.2.2 烟幕干扰 |
3.1.2.3 自然因素干扰 |
3.2 干扰环境构建要求 |
3.2.1 干扰环境的构成要素 |
3.2.2 攻击目标选取 |
3.2.3 干扰信号要求 |
3.2.3.1 激光信号 |
3.2.3.2 烟幕信号 |
3.2.3.3 自然环境 |
3.3 干扰环境构建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 |
4.1 建立评估模型的思路 |
4.2 干扰实验环境等级评定 |
4.2.1 干扰环境等级指标体系 |
4.2.2 干扰环境等级评判模型 |
4.2.2.1 初始模型 |
4.2.2.2 评估方法 |
4.3 单项指标性能评估 |
4.3.1 引爆距离评定 |
4.3.2 探测概率评定 |
4.3.3 距离控制精度评定 |
4.3.4 引战配合效率评定 |
4.3.5 抗干扰成功率评定 |
4.4 一定干扰等级下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效能模糊综合评估 |
4.4.1 抗干扰能力指标的层次分析 |
4.4.2 抗干扰能力评判模型 |
4.4.2.1 初始模型 |
4.4.2.2 评估方法 |
4.5 小结 |
第五章 评估实例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评估数据的获取 |
5.2 干扰环境等级评定 |
5.2.1 干扰等级评定准则 |
5.2.2 确立单因素评判集 |
5.2.3 确定权重集 |
5.2.4 干扰环境等级评定结果和分析 |
5.3 一定干扰环境等级下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估 |
5.3.1 单项指标评估准则 |
5.3.2 单项指标评判结果 |
5.3.3 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估 |
5.3.3.1 确定权重集 |
5.3.3.2 利用AHP法逐层计算能力值 |
5.3.3.3 确定评判结果 |
5.4 评估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一种改进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
1.1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效能分析 |
1.1.1 可用性向量分析 |
1.1.2 可信赖矩阵分析 |
1.1.3 作战能力向量的获取 |
1.2 武器系统作战能力预测的神经网络设计 |
2 仿真与测试 |
2.1 武器系统作战能力预测仿真 |
2.2 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仿真 |
3 结束语 |
四、舰船干扰火箭武器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作战效能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D]. 金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结构诸元的自动步枪动力学计算及效能评价[D]. 张登谦. 中北大学, 2020(10)
- [3]舰载作战系统战备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 程莉莉,罗威,胡芷毅,赵开敏,张毅.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7(09)
- [4]自动火炮供弹机可靠性及关键性能评估策略研究[D]. 杨丽. 东北大学, 2015(01)
- [5]集成驾驶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应用[D]. 董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7)
- [6]武器装备试验领域本体构建与应用研究[D]. 贾旭山. 吉林大学, 2014(10)
- [7]航母电子信息系统性能测评体系分析[J]. 杨丽丽,王华涛. 电子测量技术, 2013(05)
- [8]激光近炸引信抗干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 王冰.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9]一种舰载作战系统体系结构量化评估方法[J]. 董晓明,石朝明. 舰船电子工程, 2008(09)
- [10]一种改进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 王小艺,刘载文,侯朝桢,原菊梅.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7(05)